消费与投资(1)
- 格式:ppt
- 大小:689.50 KB
- 文档页数:69
经济生活的概念(一)经济生活概念及相关内容经济生活是指人们在社会中进行物质生产、分配和消费的一种生活方式。
它是指在现代社会中,个体和家庭通过购买和销售商品、服务以及参与不同形式的经济活动,以满足其生活所需的一系列行为。
经济生活的主要内容经济生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经济生活与物质生产密切相关。
个体和家庭通过工作、经商等方式参与物质生产,为社会创造财富。
2.分配:在经济生活中,个体和家庭获得收入,并进行财富的分配。
收入来源包括工资、利息、房屋租金等。
分配方式可以是个人的或家庭的。
3.消费:个体和家庭通过购买商品和服务来满足其需求和欲望。
消费是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
4.储蓄和投资:在经济生活中,个体和家庭可能会将部分收入进行储蓄,并将其投资于各种项目,以获取更高的回报。
5.经济问题:经济生活也伴随着一系列经济问题,如通胀、失业、垄断等。
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保障经济生活的稳定和良性运行至关重要。
经济生活的重要性经济生活在当代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满足需求:经济生活通过生产和消费,实现了人们对物质和服务需求的满足,提高了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发展:经济生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繁荣,为就业机会、技术创新等方面带来机会。
•财富创造与分配:经济生活是财富创造和分配的重要渠道,带动了财富的流动和再分配。
•经济稳定:经济生活的稳定与平衡对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影响着个体和家庭的生活水平。
总结经济生活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涉及到物质生产、分配和消费等方面,对个体和家庭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了解和掌握经济生活的规律,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不同的经济挑战,提高生活水平。
应用经济学专业《微观经济学》练习参考答案(内部使用,请勿外传)林善浪第一部分消费1、帮新公司打算投资5万元做广告推销某新产品,市场调查表明最可能购买这一新产品的消费者是技术员和经理。
于是营销科长决定在《大众技术》和《当代管理》两份杂志上刊登广告。
已知:(1)在《当代管理》上登一则广告,耗费5000元,而在《大众技术》上,耗费为2500元。
(2)《当代管理》上的广告约有1000个经理读者及300个技术员读者。
(3)《大众技术》上的广告约有300个技术员读者及250个经理读者。
(4)没有人同时阅读两本杂志。
请你替营销科长画一条预算曲线,表示在给定预算条件下两种读者数量的不同组合。
2、某学生对学习和体育运动的偏好呈同心圆。
他最喜欢的日程安排是每周50小时学习,10小时运动。
现在他每周学习60小时,运动8小时。
如果让他学习45小时,运动14小时,他会不会感到更愉快一些?3、甜甜喜欢吃蛋糕和冰淇淋。
但吃了10块蛋糕之后,她便感到厌腻,更多的蛋糕会使她讨厌。
而冰淇淋则是多多益善。
(1)甜甜的父母规定她必须把盘里的东西全部吃完。
请画出她对盛有不同数量蛋糕及冰淇淋的盘子的无差异曲线。
(2)如果家长允许她留下不想吃的食物,她的无差异曲线又是怎样?4、杰克只消费汉堡包和啤酒,汉堡包2美元一个,啤酒1美元一听。
他的收入为每周60美元,但他得交付l0美元的个人所得税。
请画出杰克的关于汉堡包和啤酒的预算曲线。
(1)政府决定取消个人所得税,代之以每听l美元的啤酒销售税。
这样,啤酒的价格升为2美元1听。
如果杰克的收入及汉堡包的价格都没变,画出杰克的预算曲线。
(2)由于啤酒销售税,杰克的啤酒消费减少为每周20听。
政府从杰克那儿收到多少税?(3)政府决定对啤酒和汉堡包征收与其价格成同样比例的销售税,并使税收等于征收1美元啤酒税时的税收[问题(2)的答案]。
假定税率全部转嫁到价格之中,而杰克的收入仍为60美元。
画出他的预算曲线。
(4)对杰克来说,新的税制是否比光收啤酒税好些?5、“三只手”有两只左手,一只右手。
持久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假说——现代经济学学习笔记之六十消费与投资是宏观经济学中一对十分重要的范畴。
消费指的是居民户在最终的商品和服务上的支出。
研究消费理论,就是要找出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和变化情况,公认的消费决定因素是可支配收入,其次是财富等其他因素。
对消费需求的基本经济学理论,自凯恩斯以来,有许多颇具影响力的假说,最著名的有莫迪里安尼(F.Modiglianni) 的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M.Friedman)的持久收入假说和杜森贝(J.Duesenberry) 的相对收入假说。
这些不同的假设性消费理论之间存在一定的共同性, 否则不会并存, 但这些假说又都有自身的特点, 需要接受长期的实证检验。
这些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对消费与收入的关系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论证,得出了近似的结论。
自1936年凯恩斯(Keynes)在《通论》一书中提出绝对收入假说(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AIH)后,有关消费函数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创新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以莫迪里安尼(Modigliani,1954)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Life Cycle Hypothesis,LCH)和弗里德曼(Friedman,1957)提出的持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PIH) 为标志,消费函数研究在新古典经济理论的框架之内进行。
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受理性预期革命的影响,霍尔(Hall,1978)将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 RE)因素引入生命周期和持久收入假说,提出了随机游走假说(Random Walking Hypothesis,RWH),标志着消费函数研究进入了第二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弗莱文(Flavin,1981)发现的过度敏感性(Excess Sensitivity)、坎贝尔和迪顿(Campbell and Deaton ,1989)发现的过度平滑性(Excess Smothness)、共同对霍尔假说构成了有力的挑战并因此引发了大量新假说,如流动性约束(Liquidity Constraints,LC)假说,预防性储蓄(Precautionary Savings ,PS)假说,损失厌恶(Loss Averse ,LA)假说,近似理性(Near Rationality ,NR)假说等,这是消费函数研究的第三阶段。
3.为什么通货膨胀会有惯性?Why might inflation be inertial ?答:通货膨胀有惯性是因为人们总是根据目前所观测到的通货膨胀来修订他们对将来通货膨胀的预期。
比如,若价格水平正在快速上升,人们会预期价格继续急速上涨。
而通货膨胀预期又影响了人们在签订将来的合同时,对价格的设定。
即:如果现在的通货膨胀高,那么人们有理由相信将来通货膨胀仍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因此,在各种合同中都把价格相应提高。
这样,表现出来的是物价水平持续上升。
4.解释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与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之间的差别。
Explai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emand-pull inflation and cost-push inflation.答:(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
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是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它又可以分为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及利润推动通货膨胀。
(2)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与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不同。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在于:在总产量达到一定产量后,当需求增加时,供给会增加一部分,但供给的增加会遇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现象,即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的不足使成本提高,从而引起价格上升。
或者在产量达到最大,即为充分就业时的产量时,当需求增加时,供给也不会增加,总需求增加只会引起价格的上涨。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或来自政府的需求、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供给推动型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在于: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或者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前者因为工会的力量导致非市场化的工资,后者因为垄断导致非市场化的产品定价。
②对经济的影响效果不同。
答:Quentin偏好的电影是4部;Spike是3部;Ridley是2部;Martin是1部;Steven不愿意租任何电影。
C.中值室友的偏好是什么?答:中值室友是Ridley,其偏好是2部电影。
D.如果室友在有效结果和中值投票人的偏好之间进行投票,每个人会如何投票?哪一个结果会得到大多数票?答:Quentin和Spike会选择3部电影,其他三个室友会选择2部电影。
2部电影会得到大多数票。
E.如果一个室友提出了一个不同数量的电影建议,他的建议能战胜D中投票的赢者吗?答:他的建议不能战胜D中投票的赢者。
除了两部电影之外的任何选择都只会得到少数票。
F.在提供公共物品中多数原则能达到有效的结果吗?答:不能。
在提供公共物品时,中间投票者的偏好决定了投票的结果,这可能达到也可能达不到有效的结果。
10.一组运动员正在进行多日三项全能的竞赛。
他们第一天比赛长跑,第二天比赛游泳,第三天比赛自行车。
你知道运动员要完成三个项目中每一项顺序。
根据这个信息,请你安排整个竞赛的顺序。
你要满足以下条件:·运动员的顺序应该是可传递的:如果运动员A排在B之前,运动员B排在C之前,那么运动员A就一定排在C之前。
·如果在三场比赛中A都击败了B,A就应该排在B之前。
·任何两个运动员的排列顺序不取决于第三个运动员在结束排序之前是否已被淘汰出竞赛。
根据阿罗定理,只有三种能满足这些特征的运动员排序。
这三种排序是什么?这三种排序是合意的吗?为什么?你认为较好的排序日程是哪一种?你的排序使以上哪一个特征得不到满足?答:你可以只考虑某一项比赛的结果。
问题是,阿罗不可能定理排除了这种情况的可能性。
另一种是使用博达计数。
但这会使第三个特征得不到满足,因为运动员中途如果被淘汰,排序结果就将改变。
11.为什么两个党制的一个政党会不选择接近于中值选民?(提示:考虑投票中的弃权和政治捐款)答:在一个两党制的民主社会中,少数选民愿意为和他们观点相似的候选人提供资金支持。
第8篇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经济的收入与支出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2)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2.国内生产总值(1)含义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它衡量的是一国的总收入,被认为是衡量社会经济福利最好的一个指标。
(2)对经济的衡量GDP同时衡量两件事: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出的总支出。
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因为每一次交易都有两方:买者和卖者。
某个买者的1美元支出正是某个卖者的1美元收入。
因此,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做出了相同的贡献。
用图23-1所示的循环流量图也可以说明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假设所有物品与劳务由家庭购买,而且家庭支出了他们的全部收入,这些支出通过物品与劳务市场流动;企业用销售得到的收入来支付工人的工资、地主的租金和企业所有者的利润,这些收入通过生产要素市场流动。
货币不断地从家庭流向企业,然后又流回家庭。
GDP等于家庭在市场上为物品和劳务支付的总额,也等于企业在市场上为生产要素支付的工资、租金和利润的总额。
图23-1 循环流量图现实经济比图23-1所说明的经济要复杂得多。
家庭并没有支出其全部收入,也并没有购买经济中生产的全部物品与劳务。
但基本经验是相同的:无论是家庭、政府还是企业购买物品或劳务,交易总有买者与卖者。
边际消费倾向与GDP的内在联系探讨(一)摘要:从边际消费倾向理论出发,以及凯恩思乘数理论中所涉及的核心内容,提出我国当前宏观经济保增长应将重心转移至GDP中的重要一项——消费增长问题。
提出提高消费水平,政府应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医疗保险,教育及住房保障等制度。
关键词:边际消费倾向;乘数;GDP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已呈现经济增速放缓迹象,特别是到今年第四季度,这种趋势大有加速态势,我国外贸进出口出现了近三十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实体经济的发展面临严峻形势,长三角、珠三角的一些中小企业大批倒闭,外来务工人员大量回流,失业人数呈上升之势。
中央政府自今年9月中旬以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方案,包括五次降息及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提高出口退税比率以及针对房地产业的相关利好,及未来两年四万亿的投资计划等。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中央政府密集地出台宏观调控政策这还是第一次,从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中央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心,同时也可感受到这次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
中国在未来很短的时间内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同时也是难得的机遇,我们应适时地把握好这次机遇,调整经济结构,完善各项制度,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富民强。
改革开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令世界瞩目,我国经济总量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知道: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升级换代遇到阻力;人均各项经济指标仍处发展中国家水平;我国经济增长很多靠的是粗放型经济的发展,高科技含量的企业占比较低;我国GDP构成中更多地依赖进出口及投资这两驾马车,而针对于构成GDP重要项的消费的拉动还处在较低水平。
其实消费水平的提高对GDP的影响不只单纯的“消费”这一项,它还会间接地影响GDP的另外三项——投资、政府购买及净出口。
1消费与GDP的关系GDP由以下四部分构成:(1)消费: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
思考与练习1.名词解释汇率 国际收支平衡 净出口函数 浮动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净资本流出函数 IS -LM -BP 模型 均衡汇率2.说明国际收支平衡的确切含义。
3.均衡汇率是如何决定的?4.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有哪些?5.推导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购买乘数的表达式。
6.说明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逆差的调整过程。
7.说明国际收支曲线(即BP 曲线)的推导过程。
8.汇率变动和净出口变动有哪些相互影响?9.假设美元和中国人民币的汇率为1美元兑换8.03元人民币。
试求:(1)用美元表示的人民币汇率是多少?(2)售价1245元人民币的一台电视机的美元价格是多少?(3)售价800美元的一台电脑的人民币价格是多少?10.假定1英镑的价格为2美元,1马克的价格为0.4美元,问:(1)英镑对马克的价格是多少?(2)若1英镑的市价为6马克,英镑持有者如何在套汇中获利?11.某人打算以不超过7500美元的价格买辆小轿车,现在商店的报价为3500英镑,问:(1)若汇率是1英镑=2.2美元,双方能否成交?(2)汇率为多少时他才能买到小轿车?12.设一国边际进口倾向为0.2,边际储蓄倾向为0.1,问当政府支出10单位货币时,对该国进口的影响。
13.设某国呵呵经济有下述方程描述:)10(Y .102mY M M 20X X Y2.025T 26G G 20=I0=I 0.8Y +28=C 0d亿美元单位:+=+===+===试求该国的均衡产出和贸易赤字(或盈余)。
14.IS 曲线的斜率在封闭经济中和开放经济中有什么不同?15.设一国的经济有下述方程描述:,,,其中1P 600M 750G r575.0P EP )P EP (100Y 1.0500NX r 1000Y 625.10PM Y.10r 2000350I Y3.6080C NXG I C Y W W W ===+=--=-=+-=+=+++= (1)推导总需求曲线的代数表达式;(2)若本国价格水P=1,求均衡时的Y ,r ,C ,I ,NX 数值。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共10篇)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一): 宏观经济学习题3 ,请大家帮忙做做!非常感谢!5、假设在两部门经济中,C=50+0.8Y,I=50。
(C为消费,I为投资)• (1)求均衡的国民收入Y、C、S分别为多少(2)投资乘数是多少• (3)如果投资增加20(即△I=20),国民收入将如何变化若充分就业的YF=800,经济存在紧缩还是膨胀其缺口是多少6、假如某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恒等于1/2,他的收支平衡点是8000美元,若他的收入为1万美元,试计算:他的消费和储蓄各为多少?7、假设经济模型为:C=20+0.75(Y-T);I=380;G=400;T=0.20Y;Y=C+I+G。
• (1)计算边际消费倾向。
(2)计算均衡的收入水平。
• (3)在均衡的收入水平下,政府预算盈余为多少?1 Y=C+I=0.8Y+50+50=0.8Y+100 ,Y=500,I=50,C=450,ki=1/(1-0.8)=5I增加20,Y增加100,紧缩,缺口800-500=3002 边际消费倾向1/2设消费函数c=a+0.5y收支平衡点80008000=a+4000,a=4000c=4000+0.5yy=10000,c=9000,s=10003 dc/dy=0.75*0.8=0.6y=c+i+g=20+0.75(y-0.2y)+380+400=0.6y+800,y=2023预算盈余bs=t-g=400-400=0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二): 宏观经济学习题:当政府通过提高税收来增加政府支出时的挤出效应是指:A.刺激了消费和储蓄,实际利率上升,投资下降B.抑制了消费和储蓄,实际利率下降,投资下降C.抑制了消费和储蓄,实际利率上升,投资上升D.抑制了消费和储蓄,实际利率下降,投资上升E.抑制了消费和储蓄,实际利率上升,投资下降帮帮忙啊~说明理由~分不多~麻烦了Y=C+G+I~G增加的挤出效应是C I减少因为y=c-s 税收增加后Y=C(1+T)100%-S(1+T)100%即储蓄消费同时下降.因为S=I 投资下降了当然利率就上升了所以答案是E楼下的对投资和消费的说明正确,但利率问题错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三): 求解一道宏观经济学习题……已知C=200+0.25Yd,I=150+0.25Y-1000R,G=250,T=200,(L/P)^d=2Y-8000R,M/P=1600.试求:IS曲线方程LM曲线方程均衡的实际国民收入均衡利率水平均衡水平时的C和I,并将C、I和G相加来检验均衡的实际国民收入Y.【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IS曲线:y=c+i+t=200+0.25(y-t)+150+0.25y-1000r+200,t=200LM曲线:2y-8000r=1600自己化简方程,然后两方程联立,解得y,r.分别代入就好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四): 宏观经济学习题在某国,自发消费支出是5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是0.8.投资是3000亿美元,政府购买是2500亿美元,税收T=3000+0.1Y(亿美元,假定没有转移支付等项,税收为净税收),出口为100亿美元,进口M=0.12Y.1.消费函数是什么2.总支出曲线的方程式是什么3.均衡支出是多少4.政府购买乘数是多少消费函数C=500+0.8*(Y-3000-0.1Y)自己化简就行了总支出 AE=Y=C+I+GP+(出口-进口) Y就是NI国名收入 C用第一题的式子带入 GP是政府购买带进去就行了均衡支出就是吧y求出来就行了政府购买乘数与税收乘数相差一个负号购买乘数是正的税收乘数=-MPC*MULT MULT=1/(1-MPC)算出来的是负的把符号除了就是购买乘数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五): 一道宏观经济学的习题,求答案及解析7、将一国经济中所有市场交易的货币价值进行加总a、会得到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资源的市场价值b、所获得的数值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GDP的值c、会得到经济中的新增价值总和d、会得到国内生产总值`b 正确市场交易的可能有中间产品,如此中间产品加上最终产品,则重复计算的结果大于GDP;不在国内市场交易,出口销往国外的漏算,则计算结果会小于gdp;如果重复的和漏算的正好相等,则结果可能等于gdp。
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6答案答: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都是生产成本理论中的重要原理,但它们所涉及的经济范畴有所不同。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其边际产量逐渐减少的规律。
这意味着,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虽然会增加总产量,但每增加一单位的投入,增加的产量会逐渐减少,最终导致边际产量为零或负值。
这个规律在决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时非常重要,因为如果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成本将会增加,但产量增加的效果会逐渐减弱。
规模报酬变动规律则是指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总产量的速度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当生产规模较小的时候,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可以快速增加总产量,即出现递增的规模报酬;但当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对总产量的增加效果变得越来越小,即出现递减的规模报酬。
这个规律在决策生产规模时非常重要,因为在实际生产中,生产规模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成本和效益。
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答: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都是企业在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但它们的目标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利润最大化原则是指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产品时,通过控制成本和价格等因素,使得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考虑各种成本和收益的因素,如生产成本、销售价格、市场需求等。
通过分析这些因素,企业可以制定出最优的生产和销售策略,从而实现最大化利润的目标。
成本最小化原则则是指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产品时,通过控制各种成本因素,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最小化。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考虑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技术、生产规模等因素,通过优化这些因素,使得生产成本最小化。
虽然成本最小化原则的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但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实现更高的利润。
4、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答: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是生产成本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经济中的资源已得到了充分利用);下面不构成总需求的是(税收);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因素是(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政府支出是指(政府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动);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是(政府支出的增加);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总是(小于1);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诺总需求的….那么这是的总供给曲线是(长期总供给曲线);在总需求不变是,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引致消费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因素是(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诺总需求的变动只英气价格….那这是的总供给曲线是(长期总供给曲线);提出消费者的消费是由持久收入决定的是(弗里德曼);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总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的比较:完全竞争(1)完全竞争含义和形成条件: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这种市场结构形成的条件一是市场上有无数个购买者和生产者,每个人和每个厂商所面对的都是一个既定的市场价格,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二是市场上的产品都是无差异的,任何一个厂商都不能通过生产有差别性的产品来控制市场价格,三是厂商和生产要素可以自由进退和自由流动,使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四是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可以确定最佳购买量和销售量,以一个确定的价格来出售产品,不致于造成多个价格并存现象(2)完全竞争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面对的是一条具有完全弹性的水平的需求曲线D并且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AR,边际收益曲线MR和需求曲线D是重叠的,即P=AR=MR-D都是水平形的(3)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短期边际成本,即MR=SMC厂商达到短期均衡时的盈亏状况取决于均衡时价格P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之间的关系诺P>SAC则可获超额利润,诺P<SAC则亏损,诺P=SAC则有正常利润,亏损状态下,厂商继续生产的条件是:价格大于或等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即P>=SAVC。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概述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旨在探讨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水平及其变动的原因。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经济运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以及预测经济走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主要有两个重要的模型:简单凯恩斯模型和 ISLM 模型。
简单凯恩斯模型强调短期内消费和投资对国民收入的决定作用,而ISLM 模型则在凯恩斯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货币市场,进一步分析了利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二、简单凯恩斯模型例题假设一个经济社会中,消费函数为 C = 100 + 08Y,投资为 I = 50,求均衡的国民收入 Y。
首先,根据均衡条件:Y = C + I。
将消费函数和投资代入均衡条件:Y = 100 + 08Y + 50移项可得:02Y = 150解得:Y = 750在这个例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消费和投资确定时,通过均衡条件可以计算出国民收入的水平。
三、简单凯恩斯模型知识点1、消费函数消费函数表示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一般形式为 C = C(Y),其中 C 表示消费,Y 表示收入。
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通常假设消费函数为线性形式,如 C = a + bY,其中 a 为自主消费,b 为边际消费倾向,且 0 < b < 1。
2、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即MPC =ΔC /ΔY。
它反映了收入变动对消费变动的影响程度。
3、投资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等。
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投资通常被视为外生变量,即不受国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4、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是指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水平。
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均衡条件为 Y = C + I。
四、ISLM 模型例题假设一个经济社会中,消费函数为 C = 100 + 08Y,投资函数为 I = 150 6r,货币需求函数为 L = 02Y 4r,货币供给为 M = 150,求 IS 曲线和 LM 曲线方程,并求出均衡的利率 r 和国民收入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