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世界地理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9
世界地理概况一、大洋和大洲1.世界海陆分布: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71%为海洋,29%为陆地。
2.七大洲和四大洋(1)七大洲和界线①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图中字母所在的大洲:②界线(2)四大洋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1.陆地地形类型与特征写出世界地图册上的平原高原盆地山脉较大的岛屿群岛海峡半岛海湾2.海底地形类型及特点A到E的地形名称及其特点三、地貌与板块构造写出六大板块的名称,描出板块的分界线,写出两大的山系四、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1.气温影响气温的因素(1)变化规律(2)分布规律(1)形成条件:(2)降雨的类型(3)降雨区的划分:(3)空间分布五、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写出影响气候的因素写出十种气候的类型、特点、分布各大洲气候分布图(写出气候类型成因)五、各大洲地形、河流分布图写出非洲的高原、山脉、盆地、河流、湖泊、岛屿、海湾、海峡、周围的海洋写出欧洲的平原山脉较大的岛屿群岛海峡半岛海湾海洋写出澳大利亚的一个山脉、岛屿、盆地、河流、高原、大堡礁、最低点、和特有动物。
写出南、北美洲的平原山脉高原较大的岛屿群岛海峡半岛海湾海洋七大洲地形特征及对气候的影响(描出各大洲的经纬度)地形复杂,起伏大,山地、高原面积广;地形以平原为主分布于北部和南部;平地形以高原为主,“原大陆”;东部区、中部平原区、东部山脉,东部高原,中部分三大地形区:矮的高原、中部平原、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地形的哪些方面对气候产生影响?提示:(1)地势的高低:主要影响气温,地势越高,气温越低;但也会对降水产生影响,热带地区高大的高原,气温较同纬度偏低,蒸发减弱,导致对流减弱,降水偏少。
(2)地形的走向:与气流走向相同,有利于气流的深入;与气流走向相反,会阻碍气流的深入。
(3)地形的起伏;地形平坦,有利于气流的深入,气候较单一;地形起伏大,气候较复杂。
(4)海岸轮廓:海岸轮廓支离破碎,有利于海洋的深入,受海洋的影响较大。
(5)地形的坡向: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向阳坡温度较高。
区域地理之世界地理概况世界地理概况是研究全球不同地区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的重要学科。
本文将概述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念,探讨全球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世界人口地理,以及探讨世界各地的经济地理情况。
一、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念世界地理研究的是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动物群落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它不仅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变,也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全球自然地理特征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特征可以划分为五大基本类型:海洋、大陆、高山、平原和沙漠。
海洋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地理特征,占据了地球表面的71%。
大陆是地球表面的主要陆地区域,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高山包括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安第斯山脉等,它们是由地质运动形成的巨大山脉。
平原是地球表面较为平坦的地区,如北美洲的平原。
沙漠则是降水较少的地区,如撒哈拉沙漠。
三、世界人口地理人口地理是研究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和人口增长的地理学分支。
世界人口地理的主要特点包括人口增长迅速、人口城市化明显、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等。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分布和迁移情况也存在显著差异。
例如,在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生活成本高昂和社会福利不足,老年人迁移到较便宜的地方居住的情况比较普遍。
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四、世界各地的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地理学分支。
世界各地的经济地理情况存在显著差异。
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欧洲国家,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是主导产业,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制造业和农业是主导产业。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存在差异。
例如,一些国家依赖于自然资源出口,如中东国家和俄罗斯;而一些国家则依赖于旅游业收入,如希腊和意大利。
总之,世界地理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挑战的学科。
高考区域地理总复习——世界地理(精编)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3.世界的居民和国家;一、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无论哪个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
考纲要求第一部分世界地理概况知识点一世界的海陆分布二、大洲和大洋1.七大洲面积(1)由大到小依次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2)大陆:地球表面的大块陆地。
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3)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格陵兰岛——世界最大(4)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5)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2.大洲分界线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A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B巴拿马运河非洲与亚洲C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D白令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E德雷克海峡3.(1)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2)大西洋:呈“S”形(3)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4)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5)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6)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7)既跨南北半球又跨东西半球的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
既跨南北半球又跨东西半球的大洋:太平洋、大西洋。
一、陆地地形二、海底地形海底地形特点大陆架大陆向海洋延伸部分,水深不超过200米,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多火山、地震大洋底部洋盆大洋底部,有锰结核分布海岭板块的生长边界海沟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板块的消亡边界三、世界主要地形区1.世界两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安第斯山)。
2.主要高原亚洲: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等;非洲:埃塞俄比亚高知识点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等;南美洲:巴西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等。
世界地理概况第一节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一、大洲和大洋⑴七大洲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东西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大洲界线: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脉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白令海峡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洲面积:亚洲4400非洲3000北美洲2400南美洲1800南极洲1400欧洲1000大洋洲900⑵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第二节世界居民和国家1、世界的人口(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3)人口问题A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
B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
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发达国家70%以上,发展中国家30%左右。
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地面积少等。
高中地理知识点:世界地理概况世界的大洲和大洋:1、七大洲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各大洲面积:亚洲4400非洲3000北美洲2400南美洲1800南极洲1400欧洲1000大洋州9002、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最大海?珊瑚海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1、地形的概念: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2、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有的山地呈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方向延伸很长,叫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
在成因上有联系的一系列山脉总称为山系,最突出的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和科迪勒拉山系。
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分布的地区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叫山区3、七大洲地形特色地形特点:一般从海拔、起势起伏、地形的种类和分布等方面说明世界著名山脉、高原、平原:世界居民和国家1.世界的人口(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2)人口密度:(3)分布及原因:稠密地区: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及北美东部稠密地带:北半球中低纬近海地带原因: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历史悠久,工交、城市发达。
稀疏地区:寒冷地带,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干旱荒漠、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4)人口问题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
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世界地理概况1. 地球表面最主要的特征是海洋和陆地。
海洋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地球表面水资源的97%左右,但可用于人类饮用的水仅占2%。
地球表面的海洋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平均水深约为3795米。
在大洋中,有五个大洋和两个南北极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
2. 地球表面的气候类型可以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类型。
热带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位于低纬度地区。
亚热带气候的特点是四季分明,位于中纬度地区。
温带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位于较高纬度地区。
寒带气候的特点是全年低温少雨,位于高纬度地区。
3. 地球表面的海洋中含有大量的生物,包括浮游植物、鱼类、哺乳动物等。
其中,浮游植物是海洋中的主要生产者,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氧气。
4. 地球表面的海洋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和矿物质,这些物质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二、世界地理分区1. 亚洲: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原、山脉、平原、沙漠等。
亚洲的气候也十分多样化,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2. 欧洲: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洲,地形以平原为主,阿尔卑斯山脉和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是欧洲的主要山脉。
欧洲的气候也较为温和,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3. 北美洲:北美洲是世界上第二大洲,地形复杂多样,包括落基山脉、大平原、五大湖等。
北美洲的气候也较为多样化,包括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等。
4. 南美洲:南美洲是世界上第四大洲,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安第斯山脉是南美洲的主要山脉。
南美洲的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5. 非洲: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洲,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撒哈拉沙漠是非洲最大的沙漠。
非洲的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6. 大洋洲: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地形以珊瑚礁和岛屿为主,澳大利亚大陆是其主要的陆地。
世界地理知识点高中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 海陆分布。
- 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和西半球。
2. 大洲和大洋。
- 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 四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 大洲的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 - 乌拉尔河 - 里海 - 大高加索山脉 - 黑海 - 土耳其海峡。
-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 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3. 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 陆地地形类型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
-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
-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 丘陵海拔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起伏和缓。
- 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海岭等。
- 大陆架是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 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
- 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如马里亚纳海沟。
- 洋盆是大洋底部的主体部分。
- 海岭是大洋中脊,是新的大洋地壳的诞生处。
二、世界的气候。
1.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2. 气温的分布。
-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 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海洋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
南半球相反。
-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纬度因素)。
《世界地理概况》检测题一.选择题(2×1.5=45分)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
据此回答1~3题:1.有关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表面79%是海洋,2l%是陆地B.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C.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亚洲和欧洲D.世界海洋彼此相连成一片2.四大洋中面积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D.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3.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活动B.火山爆发C.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升降D.地球的运动地图是人们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
据此回答4~8题:4.地图的基本三要素是A.比例尺、方向和图例B.比例尺、大小和方向C.比例尺、大小和注记D.方向、大小和图例5.相同图幅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二者比例尺相比A.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小于后者C.二者一样大D.无法判断6.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重合的地方的地形为A.山顶B.山谷C.山脊D.陡崖7.下图是四副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A.aB.bC.cD.d8.根据图中的比例尺估算,黄兴公园的面积约为A.6000m2B. 60000m2C. 600000m2D. 6000000m2下图为世界四个重要的海峡图。
读图回答9~11题。
9.判断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A.①白令海峡②霍尔木兹海峡③多佛尔海峡④马六甲海峡B.①霍尔木兹海峡②马六甲海峡③白令海峡④多佛尔海峡C.①多佛尔海峡②马六甲海峡③霍尔木兹海峡④白令海峡D.①多佛尔海峡②霍尔木兹海峡③白令海峡④马六甲海峡10.图中四个海峡中,是两个大洲分界线的有A.①和②B.③和④C.③D.④11.2004年我国石油净进口已超过1亿吨。
若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港,循最近的航线要依次经过A.④B.①③C.④③②D.②④读下列地形剖面图。
回答12~14题。
12.A地形区名称是A.阿拉伯高原B.德干高原C.伊朗高原D.南非高原13.B地的地形区名称是A.墨西哥高原B.巴西高原C.东非高原D.澳大利亚西部高原14.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的广大地区称为A.山地B.高原C.平原D.丘陵15.下图为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图,造成这种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季风读亚欧大陆1月等温线分布略图,完成16~17题。
16.关于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A.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影响,西岸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B.东岸等温线分布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西岸等温线分布主要受西风和洋流的影响C.东岸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西岸等温线大致纬线平行D.东岸主要受海洋的影响,西岸主要受大陆气团影响17.比较A、B、C、D的降水量,能反映全球降水一般规律的是A.A地、C地B.B地、D地C.B地、C地D.A地、D地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据此回答18~19题18.森林的首要价值体现在A.为工业提供原料B.为人类提供食品C.为建筑业提供木材D.改善生态环境19.在山区,森林的最主要的环境作用是A.含蓄水源B.保持水土C.增加空气湿度D.净化空气为了解决自然资源紧张问题,一方面要“开源”,另一方面要“节流”。
据此回答21~22题20.海水淡化可以扩大淡水来源,目前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是A.中国B.美国C.埃及D.沙特阿拉伯21.下列做法属于“节流”的是A.在丘陵地区修筑梯田B.植树造林,退耕还草C.矿产开采中采大弃小,采富弃贫D.农业生产中应用滴灌,喷灌技术22.对非可再生的资源来说,“开源”的最好办法是A.节约利用B.寻找新资源C.禁止开采D.综合利用国家不论面积大小、人口多少、政治制度有何不同、经济发达与否,地位应该是平等的。
据此回答23~25题23.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中,哪个大洲最多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南美洲24.世界上四大人口稠密区中,平均人口密度最高的是AA.南亚B.欧洲C.亚洲东部D.北美洲东部25. 90年代以来,政治地图变化最大的是A.南、北美洲B.欧洲与非洲C.亚洲与非洲D.欧洲与亚洲二、综合题(共50分)26.(10分)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回答:(1)图中数码代表的海底地形是:①,②,③,④(2)在海底地形中,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其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米。
(3)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4)世界上有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人类活动使海洋变成陆地,即填海造陆。
请举两例。
27. (10分)读下图,回答:⑴图中国家A ,B 。
⑵A、B两国之间的国界线主要以、、为界。
⑶国家之间因国界和领土问题发生争端时,主张用的方法解决。
⑷根据经济发展水平,A、B两国属于国家。
⑸图中B国地跨和两洲。
28. (10分)读下图,填下表北美洲、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共同特点主要原因不同特点主要原因29. (10分)阅读“世界14中重要矿产的耗竭年限预测图”,并思考回答:⑴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作用制约。
⑵矿产资源属资源,其数量是的。
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消费量占绝大数的是国家。
⑶矿产可开采寿命的减少与消费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
⑷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是要资源,减少浪费,延长其资源问题。
30. (10分)读“世界煤炭、石油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地球上煤炭资源分布很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大陆上和北美洲的中部。
⑵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区是,出口量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60%,主要输往哪些地区?⑶请用虚线画出被西方国家称作“海上生命线”的航线。
参考答案及解析:1. D 世海陆分布特点是:海陆相间,陆地分割海洋,全球海洋连通,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块;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陆地占29%,海洋占71%;陆地集中在北半球,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世界大洲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美洲和南极洲;2. B;3. C;世界四大洋中,太平洋面积为18000万平方千米,最大,其次是大西洋,北冰洋面积最小。
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作用是内力作用。
4.A;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地图上的方向、图例和注记。
5. A;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所表示的范围有关。
图幅一样大,说明两幅地图的图上距离相同,北京市地图的实际距离小于中国地图的实际距离,所以北京市地图的比例尺大于中国地图的比例尺。
6.D;因为等高线地形图是地形在平面上的投影,所以等高线重叠的地方就是陡崖。
7.B;根据题意“深山藏古寺”,古寺应该位于盆地式谷地地形中,这样既符合“深山藏古寺”的特点,又便于建筑;而A、B、C三图中古寺的位置分别位于山脊、山峰和陡崖处,只有D图为谷地地形。
8.C;图中黄兴公园大体成长方形,宽约2cm(据比例尺约640米),长约3cm(960米),估算其面积约为600000平方米。
9. D;从选项中四个海峡中来看,多佛尔海峡和白令海峡均处在海峡连接南北水域的位置上,霍尔木兹和马六甲海峡均处在沟通东西海上交通的位置,而马六甲海峡的水域是西北斜向东南,特点明显。
10. C;上述四个海峡中,只有北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11.D;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所经路线是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上海。
12.B;13.D;14.B;从两图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情况可以判断出A地为南亚的的德干高原,B地为墨西哥高原。
15.B;图示为夏季,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沿海地区,海洋影响较大,多云雨,气温较低;向大陆内部深入,海洋性减弱,大陆性增强,云雨较少,气温较高。
16.A;17.A;读图可知,A、B、C、D点均位于30°附近。
该纬度因常年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常形成热带沙漠。
如位于西亚和北非的A、C两地。
但同纬度的B、D两地因位于大陆东岸,形成季风气候。
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成为同纬度地区的“绿洲”,D地更因地形的抬升作用成为全球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
18.D;19.B;森林的首要价值应该是其环境价值,在山区其环境价值主要表现在保持水土。
20.D;21.D;22.B;沙特地处热带沙漠地区,境内没有河流,属于无流国,但其石油资源丰富,经济实力雄厚,可以承担起海水淡化的昂贵成本。
23.C;24. A;25.D。
世界上面积居于前六位的国家是:俄罗斯(欧洲)、加拿大(北美洲)、中国(亚洲)、美国(北美洲)、巴西(南美洲)、澳大利亚(大洋洲)。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中,南亚地区自然增长率最高,且人口基数大,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苏联、南斯拉夫等国解体,使亚洲、欧洲国家数目增多。
26.(1)大陆架大陆坡大洋盆海岭;(2)大陆架 200;(3)太平洋亚欧;(4)荷兰澳门(符合题意的其它也行)。
海底地形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大陆坡(大陆架外缘的陡坡)、大洋底部三部分,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洋盆(大洋底的主体部分)、海岭(深海底部狭长的高地)、海沟(海底狭长的洼地)。
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大陆架,其深度不超过200米。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地带。
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一些国家和地区把海洋变成陆地,典型国家是荷兰,典型地区是中国的澳门。
27.⑴加拿大美国;⑵经线纬线湖泊;⑶和平谈判;⑷发达;⑸北美洲大洋洲。
据图中的经纬线、海陆轮廓和注记可知,A为加拿大、B为美国,两国之间的界线主要以纬线(西部地区)、经线(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交界处)、湖泊(东部地区);国家之间的问题应该按照我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谈判解决;国家按照发展水平可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一个地跨两洲的国家,其本土在北美洲,夏威夷群岛在大洋洲。
28.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规律看,主要分布在纬度为40°—60°的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冬不冷,夏不热,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在北美洲、欧洲温带海洋性分布面积大小不同,除受西风的影响以外,还受洋流、地形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29. ⑴地质⑵非可再生有限发达⑶消费增长率大的矿产,其开采寿命也衰减的较多⑷最有耗竭,提高利用率耗竭时间。
陆地自然资源按照与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除了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加大,不同的资源类型(可资生资源和非可资生资源),不同的资源种类(森林、水、土地、矿产等)形成的资源短缺的原因不尽相同。
对于矿产资源来说,短缺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要考虑的。
30. ⑴亚欧大陆;⑵中东波斯湾北美西欧和日本;⑶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