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第2单元世界地理概况第2课时气温与降水新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3.25 MB
- 文档页数:16
2017春高考地理第2单元世界地理概况(第2课时)气温与降水课时作业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春高考地理第2单元世界地理概况(第2课时)气温与降水课时作业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春高考地理第2单元世界地理概况(第2课时)气温与降水课时作业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单元世界地理概况(第2课时)气温与降水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2016·浙江金丽衢高二检测)读下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当地主要地形特征是( A )A.地势起伏较小,平原为主B.东高西低,东部为山地C.周边山脉围绕,应为盆地D.地势起伏大,可能为高原2.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征,说明( B )A.区域内地势东高西低,山脉南北走向B.区域内越往东海洋性越弱C.西侧受暖流影响,东侧受寒流影响D.西部光照强,东部光照弱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陆地轮廓及河流流向定位可知,该地为东欧平原,以平原为主,地势起伏小,故A项正确。
第2题,该地等温线呈南北走向,其原因应是距离大西洋越来越远,海洋性越来越弱,温度越来越低,故B项正确。
东欧平原内地势平坦,东侧没有寒流,西部海洋性强,光照较弱。
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年较差(即某地降水量最多月和最少月之差)分布图”,完成3~4题。
3.该地最可能位于( A )A.亚欧大陆东岸B.亚欧大陆西岸C.北美洲东岸D.北美洲西岸4.影响该地降水量年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D )A.地形B.洋流C.纬度D.海陆分布解析:第3题,由定义可知降水量年较差越大说明降水的季节变率越大,只有草原、季风等气候的降水年较差较大。
第2课气温和降水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知道0°等温线通过的地区。
2、了解温度带的划分标准和范围。
3、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4、理解干湿地区的划分。
【教学重点】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教学用具】
中国1月气温分布图中国7月气温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教学过程】
描画我国温度带分布图。
教学反思:
气候是自然环境中另一个重要的因素,而气温和降水又是气候的两个要素,所以,了解中国各地的气温和降水是本节课必须完成的内容,本节课理论联系实际,使课堂的学习更实用化。
学生的参入性挺高。
世界的降水及分布规律1 降水的分布(1)降水的时间分布(1)大气环流。
不同的气压带、风带的影响下降水不同,如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较多;西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多等。
(2)海陆位置。
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地形。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
暖流有增湿作用,寒流有减湿作用。
3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读图时主要看等降水量线的走向、疏密及数值等几个方面,其具体判读方法如下:(1)判断降水地区分布的差异大小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
如图甲,B地等降水量线比A地密集,则表明B地降水地区分布差异比A地大。
(2)判断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量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如图乙表示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多雨——迎风坡,少雨——背风坡。
(4)等降水量线的弯曲状况按照“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规律来判断。
若向数值高的地方凸出,则说明该地降水少;若向数值低的地方凸出,则说明该地降水多。
分析原因时要考虑地形、海陆位置、洋流、风向、天气系统等要素。
典|例|剖|析|2.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
读“世界局部地区降水相对变率(%)分布示意图”。
完成(1)~(2)题。
(1)图中降水相对变率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D )A.年降水相对变率随纬度升高而升高B.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相对变率逐渐变小C.地势越低的地区,年降水相对变率越小D.降水量大的地区,年降水相对变率小(2)关于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①地由于地势低,水汽易深入,降水多B.②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终年多雨C.③地年降水相对变率大,水旱灾害多发D.④地年降水相对变率较大,导致动物大规模季节性迁徙[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