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具设计与制造规范初稿
- 格式:doc
- 大小:2.34 MB
- 文档页数:16
检具和设计规范范文检测工具和设计规范在工业生产和产品开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使用适当的检测工具和设计规范,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减少产品故障率和安全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检测工具和设计规范在工业生产和产品开发中的应用以及其重要性。
首先,检测工具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原材料的检测,还是产品的成品检测,都需要使用适当的检测工具来确保产品的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检测工具可以通过测量、分析和判定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符合性,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减少产品缺陷率。
常见的检测工具包括测量仪器、传感器、成像设备等。
例如,对于汽车制造业,使用合适的测量仪器来检测车辆的大小、重量、外观等参数,可以确保汽车的质量和安全性;对于食品加工业,使用适当的传感器来检测食品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等指标,可以防止食品变质和污染。
其次,设计规范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设计规范是指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的准则和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设计符合用户需求、功能要求和安全规定。
设计规范可以涵盖产品的外观、材料、性能、可维护性等方面。
通过遵循设计规范,可以降低产品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
例如,在航空航天行业,设计规范非常严格,需要考虑飞行安全、结构强度、材料耐用性等方面的要求;在医疗器械行业,设计规范需要考虑产品的安全性、无菌性、人体工学等要求。
检测工具和设计规范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上,还能够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
通过使用合适的检测工具,可以从根本上改进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严格遵循设计规范,可以规范产品开发过程,降低设计变更和修复的需要,减少生产成本和开发周期。
此外,检测工具和设计规范还可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通过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符合性,企业可以赢得用户的信任和好评,提高品牌声誉和市场份额。
总结起来,检测工具和设计规范在工业生产和产品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检具制作规范检具概述检具是冲压件和焊接件等在线检测检验夹具的简称,与其它文件中提到的样架具有相同意义。
检具是一种按需方特定要求专门制造的检测工具。
检具的形面必须根据零件的CAD数据铣削加工,能体现零件的所有参数,对零件进行定性检测。
对于零件上的某些极重要的功能性尺寸,还能利用检具进行数值检测。
检具还应具有测量支架的功能,但是当检具在线检测功能与测量支架功能不能同时满足时,应首先满足检具的在线检测功能。
检具的设计、制造和验收应以产品图纸和主模型(或CAD数据)为基准。
当零件无主模型(或CAD数据)时,应以产品图纸和经需方认可的样件作为依据。
在正常使用频率和良好的保养维护情况下,应保证检具与其对应的压延模具和焊接夹具有相同的使用寿命。
检查治具仕样决定时考虑事项:A.成品要求精度的部位及精度确认方法。
B.精度要求的重要度及确认方法。
C.成品在冲压加工时产生变形量考虑。
D.使用上之考虑(方便、轻量化)。
E.整体结构坚实不变形。
目次检具概述一.单件检具仕样说明 (1)1. 检查治具基本式样 (2)1.1基本仕样 (2)1.2使用目的 (2)1.3使用材料 (2)1.3.1轮廓表面 (2)1.3.2检具骨架 (2)1.3.3基准块 (3)2. 制作仕样说明 (3)2.1检查治具制作方向 (3)2.2剪线及成品末端仕样 (4)2.3折线 (4)2.4一般孔 (4)2.5翻边孔 (4)2.6钣件定位 (6)2.6.1基准孔 (7)2.6.2零贴面 (10)2.6.3支撑与夹持 (11)3. 检具制作基本要求 (11)3.1形状面要求 (12)3.1.1检查面 (12)3.1.2非检查面 (12)3.1.3零接触面 (13)3.2分割体 (14)3.2.1钣件检查 (14)3.2.2钣件检查需要 (14)3.3端面样板 (15)3.4钣件固定 (15)3.5治具搬运 (16)3.5.1吊取装置 (16)3.5.2搬运孔 (17)4. 途装 (18)4.1检查作业性质之区分 (18)4.2外观途装 (18)4.3车种区别 (18)4.4途装色号 (19)5.基准 (19)5.1基准线 (19)5.2基准面 (20)5.3基准指示 (21)5.4其它 (21)二.车体组合件量具(U G)制作说明 (22)1. UG之定义 (22)2. UG之功能 (22)3.UG之主要结构 (22)3.1底座 (22)3.2支架 (22)3.2.1定位用支架 (22)3.2.1检验用支架 (22)4. UG设计所需标准之质料 (23)5. 设计与制图之程序 (24)5.1制图程序 (24)5.2制图规定 (25)5.3设计及制图要点 (25)一、单件检具仕样说明1.检查治具基本式样:零件形状、剪线、折线、孔位之检查。
检具设计制作规范中国·开封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Ⅰ.序言A.介绍根据客户产品设计要求按照其质量计划获取检具来检验其产品.供应商在对庆成检具进行报价、设计、和制造时,除了使用自己的标准和要求外,还应参照本手册。
B.适用范围庆成检具标准概括检具设计制作规范的最低要求。
供应商应将本标准应用于在制造过程或分总成的检测中。
本标准提供了车身钣金部件和总成的检具的标准。
Ⅱ.供应商的责任A.供应商应对检具获得过程的所有要素负直接的责任。
另外,供应商必须保存所有相关活动的文件。
由于零件情况不尽相同的复杂性,供应商必须会同庆成技术、品管部门决定如何适时适度地参与。
B.供应商应保证检具符合下列条件:1、时间进度要符合整个项目的时间节点。
2、与被测零件的使用功能相符合。
3、通过遵循定位基准方案,使检具符合被测零件的几何尺寸和公差图纸(GD&T)。
4、如适用,应在检具中包括关键产品特性的测量。
5、如要求,应包括能进行测量系统分析(MSA)的定量型数据采集装置。
6、应具有辨别零件相对于名义值的变差的能力。
C.供应商应建立并保持用于测量系统控制的编制成文件的程序。
此文件应包括该检具的:1、尺寸测量报告,必须使用三坐标测量仪(CMM)。
2、工程更改文件。
3、检具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
4、检具设计图5、检具数模6、检具操作说明书。
供应商应维护更新具检具设计和检具更改的记录。
无论检具是否受到影响,更改记录应反映产品设计更改级别。
供应商应及时解决设计上的问题。
Ⅲ.设计概念A.开始设计前,应召开一个设计概念的预备会议,应参加的主要人员为:供应商检具工程师、检具设计及制造方的代表和庆成公司的开发品管工程师、开发工程师代表。
还可以邀请CMM工程师。
设计概念应包括详细的检具草图和书面描述,以便能依此进行检具设计。
设计概念不必详细得如个完成的设计,但应包括下列信息:1、检具设计方向:被测零件与检具基座的位置关系。
最好使用装车位置,然而,其它位置可能更适应被测零件/检具的使用(即第一使用位置)。
检具及设计规范范文
简单来说,现场检具是用于在特定环境中进行检测和测量的工具,主
要有仪器、仪表、显微镜等,它们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领域。
一、检测和测量仪器
主要有实验室测验仪器(如酸度计、粒度仪、硬度计、衡器)、原子
吸收光谱、气相色谱等,用于检测和测定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二、实地检测仪器
包括用于多种土质检测的内压测试仪、晶体试验仪、比表面积仪、基
本特性仪等仪器,可以检测土壤类型、含水量、碎石等地质构成和结构特征。
三、测量工具
包括各种精密定位仪、测高仪、激光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等,用于测
定和记录室内外、自然环境等的特征地物,以及对其细微变化的观察。
四、测量仪表
包括温度计、湿度计等,用于测量大气、水质、粉尘浓度等环境参数,以及土壤、建筑结构等商业环境参数的变化;可以用来监测和控制环境。
五、显微镜
包括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用于观察和研究
微观结构,如病毒、细胞、菌类等,可以进行细胞、微生物和病毒的分析
和监测。
六、力学测量仪
包括拉伸机、减薄机、冲击试验机等,可用来测定和记录金属件、塑料件、玻璃等材料的力学特性。
检具开发制作管理规范1.目的:通过制订本管理规范,检具在规划、设计、制造、验收和使用时,能够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评价指标。
2.适用范围:本规范要求适用于冲压单件、塑壳件和一次注塑成品、组装成品等零部件的检具规划、设计、制造、验收和使用。
3.职责:3.1项目工程:主导过程工序设计,使用检具检验产品工序可行性评估;3.2DQA:负责检具报价评估、方案设计、申请制作,对自动化输出的图纸进行审核受控下发,检具效验报告的确认签核,检具MSA评价;3.3研发:负责输出产品基准及定位公差;如需要需评审检具方案和技术支持;3.4自动化:负责检具实际费用的报价,2D/3D图纸绘制,检具发包和制作进度追踪;3.5实验室:负责对新检具的校验,已发行检具周期校验;负责建立检具台账管理、维护;负责监督生产对检具的日常维护与保养;3.6文控中心:负责检具图纸受控,检具的收/发行。
3.7使用单位:负责检具日常维护与保养,使用检具在有效期内,定期及时送检,已下发检具的补发申请(损坏/丢失/复制等)。
4. 检具的概述4.1 检具的概述检具是一种用来测量和评价零件尺寸质量的专用检验治具。
当零件正确地安装在检具上,通过目测,或者借助测量表、卡尺、检验销和三坐标等检验工具对零件孔位、型面、切边尺寸进行检验,可以合理地测量零件的几何参数。
对于零件上的某些极其重要的功能性尺寸,还能利用检具进行定量检测。
常见检具:冲压件GO-NOGO检具,注塑件GO-NOGO检具,PIN位置度检具。
4.2 检具的校准检具要求按照有效的图纸,借助三坐标测量机或者其他有效量测设备进行定期校验,只有标定合格的检具才能投入使用。
4.3 检具的寿命在正常的使用频率和良好的保养维护情况下,应保证检具在相应零件生产周期内的使用寿命。
通过周期性复检来评价检具寿命;5.检具开发管理控制流程图及作业规范5.1检具配置需求项目评估阶段,由DQA工程师主导,项目工程、研发协助等针对产品检验、量测评估开发数量及费用。
检具设计与制造技术要求1.总体要求1.1检具设计及制造依据甲方提供的产品数模和检查基准书为主要依据,产品图为辅助依据。
检具结构设计须径甲方确认方可制造。
1.2检具的结构1.2.1检具采用钢骨架结构或板式结构,(底座在400X600以下用板式结构)凡重量在20kg 以上的检具应在适当位置设置4个起吊钩,设置的位置须考虑起吊平稳、起吊钩高度应保证钢丝绳不与检具构件发生干涉。
1.2.2 检具放置时,基准面不应着地。
底座下面应有支撑。
钢骨架结构的检具应设置滚轮。
滚轮装置采用可拆卸结构,以便对检具进行校验。
1.2.3 手动夹紧装置及断面规装置应设置在检具的合理位置,操作灵活,锁紧稳定可靠,不与其它构件发生干涉,夹紧方向应与零面垂直。
1.3 检具材料及要求1.3.1 骨架采用钢管焊接骨架。
大型检具使用50*50*3方钢管,中型检具使用40*40*3方钢管。
焊缝应牢固,无夹渣等焊接缺陷,非焊接表面不允许有焊渣,焊瘤。
焊接完成后应消除内应力。
小型检具使用板式结构,45钢,板厚30mm,1.3.2 型面型面采用可加工树脂材料。
要求组织致密、均匀,无裂缝、夹生。
经过加工后的型面光顺、无麻点。
每100cm2内的气孔不得多余3处,气孔不得大于0.5mm。
型面1.4检具的基准及坐标标注:1.4.1基准块平面度为0.05mm/m2 ,基准孔位置精度±0.1mm 以内。
1.4.2 用铝板打字标明基准面的X、Y、Z 坐标方向,并标出基准面的坐标值。
检具形面刻坐标线,间距为100mm,大形检具间距可200mm,在可见处标注坐标值。
1.5 标准件的选用原则夹紧器选用台湾嘉手产品1.6 检具的标牌检具标牌应用铝板制作,安装在基座上。
并标出该检具所测量冲压制件的名称,检具编号、重量和制造日期。
1.8检具的编号检具的编号按照甲方文件执行。
检具图样标题栏应能表示出检具编号的内容。
1.9 检具的涂色检具的各部位颜色按照甲方要求涂色。
1. OBJECTIVE1. 目的进一步规范化检具的设计制造及检测要求,以确保满足客户要求Standardize the gauge design, build and inspection, to satify the coustomer requirements2. INSTRUCTION2. 操作指导2.1 设计及制造要求Desing and build requriment,2.1.1当报价获得客户批准后,由检具的设计人员负责检具的设计,严格按KSR检具设计标准执行,After the customer accept our quotation, the designer can start the design as per KSR gauge build standard .1). 设计开始前应获得产品的最新版本的2D及3D图纸,方可进行设计工作,Before designing we need make sure we had got the latest prints,2). 检具基准的选取应与产品的2D图纸完全相吻合,All the datums for the gauge need meet the part prints,3). 检具各部位所选用的材料应符合KSR检具标准 (任何与产品接触的易磨损部位应选用硬化的钢铁材料, 不可使用铝材), All the material used need meet KSR standard (All the wearing section for the gauges need the harden steel),4). 检具的制造公差应严格按2D产品图纸的10%进行定义, 这些公差应体现在总成及分部件2D图纸上,(包括委外加工件,内部加工件,及FEELER,GO/NOGO等配件),以确保制造人员了解制造要求.Gauge build tolerance need meet the 10% of the part print tolerance, and all the tolerance need be shown on the design print, to make sure the tool maker understand the requirement, 5). 设计完成后应由具体的设计人员签名后转给部门经理组织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相关人员SIGNOFF方可转给客户进行最后APPROVAL, 只有经过客户批准的设计才能开始制造.After finishing the design, the review and sign off need to be performed, then the design can be sent to customer for approval. Only when we get the customer’s approval, we can start the build.2.2过程检测要求 In-process inspection1). 针对检具上的委外加工件,供应商应出具符合性的证明,接收时生产主管要抽样送质保部门进行抽检(附加工图纸),以验证加工精度满足要求.The sub-contractor need submit the certifications for all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utsourced for the gauges, when we receive the components, the tool room supervisor need to send them to QA for CMM inspection to make sure the accuracy can meet our requirement.2). 针对检具上的内部加工件,每道工序加工人员应对此负责,生产主管可送样至质保部门进行抽检(附加工图纸),以验证加工精度是否满足要求.Each tool maker need inspect the components manufactured inside, the tool room supervisor need perform the random inspection to make sure the accuracy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3). 所有的GO/NO GO, 间隙规, 塞规在来料时及内部加工完成时都应按图纸要求进行检测,并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All the Go/no go, feeler, pin need to be 100% checked as per the design print, and theinspection report is needed.4). 只有当零部件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检具的装配,若部件无法满足要求,则生产主管应汇报部门经理组织评审, 执行CPIA/8D(纠正预防措施报告).When the components/gauges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 the CPIA or 8D need to be performed.2.3 最终的检验要求, Final inspection1). 检具完成后由生产主管将检具的的图纸2D/3D(应含产品的检测要求)及检具送交质保部门进行CMM检测,必要时由检具装配工进行适当调整,直到完全满足要求After design finished, the latest 2D/3D need to be submit to QA for CMM inspection, adjusted if needed to meet the entire requirement.2) 在检具发往第三方检测前,应按CHECKLIST做最后的审核, Before the gauge is sent to 3rd party,the final audit need to be performed as per the Checking fixture checklist,2). 只有内部检测符合要求的检具方可进行第三方送检, 送检时需附带检具2D/3D图纸.Only when the internal CMM layout is ok, the gauge can be sent to 3rd party with 2D/3D prints for verification,3). 质保部门负责第三方检测报告的审核. Quality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MM report review.4). 检具第三方检测合格后方可包装, 按客户指定地点发运,包装要确保检具在运输过程不会受损,所有客户需要的文件及光盘应妥善放入包装箱内.When the 3rd party CMM layout is Ok, the gauge can be packaged and sent to the customer designated place , the required documents and disks need to be attached,3. 引用文件Reference documentsGauge build standard检具制造标准4.引用表单Reference formsGo/no go feeler pin inspection form,通止规/间隙规,插规检测表CMM layout report (internal/3rd party)三座标检测报告(内部的及第三方的)Checking fixture checking list检具检测清单。
设备工装检具设计制作和检验规范(含表格)设备、工装、检具设计、制作和检验规范(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适用范围:规范专用于协富光洋公司的设备、检具、工装的设计、制作及检验。
2.0引用标准:GB/T3177-1997《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GB1957-1981《光滑极限量规》GB/T1958-1980《形状和位置误差公差检测规定》GB/T1031-1995《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3.0设计3.1设计依据3.1.1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应给出设备、工装、检具的设计方案,明确设备、工装、检具的功能要求、性能参数,以及对定位基准、夹紧方式和夹紧力、生产率等的一般性要求,和客户要求的其他事项。
3.1.2工件图纸工件图纸应包含有工件轮廓和主要表面(如定位表面、夹紧表面、待加工/检测表面),完整标注有被加工/检测表面的尺寸公差等技术要求、加工要求、以及相应的基准面等信息。
3.1.3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设计者向业务人员提出沟通解决。
3.2检具的一般结构检具的结构形式可参考采用下列样式之一,或采用下列样式的组合。
3.2.1. 内孔、轴类线性尺寸使用止通规方式检测(1)内孔尺寸使用塞规检测无特别要求时,塞规的通规与止规应分置塞规手柄的两端、或制成两件。
检验直径3~50mm的塞规一般采用滚花手柄与两端的锥柄测头组合的形式,锥柄锥度为1∶50;止规要比通规短,通规的长度不小于被测表面的配合长度;为便于更换通规,在手柄靠近通规测头锥柄尾部处开孔,如下图:止通规的工作尺寸及制作精度按附录一确定。
(2)轴类尺寸使用卡/环规检测轴类尺寸原则要求使用环规检测,通规的长度不小于配合长度,止规比通规短。
在保证轴的形状误差不致影响配合性质的条件下,允许以卡规代替环规:片形双头卡规用于1~50mm的轴的检测,其厚度为2~5mm;圆片形单头卡规用于1~300mm的轴的检测,其厚度为2~20:3.2.2.外形长度尺寸检测外形长度尺寸检测采用检具座与塞规结合的方式,被测件置于检具座内,一端靠紧、另一端使用止通规进行检测。
检具技术规范(第一版)一、线检测及用于三坐标测量。
二、设计及制造依据:1.产品图纸,数学模型(CAD数据::光盘CATIA的MODEL格式)作为检具的设计基准。
2.检具能够根据有效的产品图和CAD数据来合理的测量零件的所有参数,借助于三坐标测量机能对检具进行校验及鉴定。
3.在正常的使用频率和良好的保养维护情况下,应保证检具的使用寿命为10年以上。
三、检具的精度要求(公差):1.基座:平行度≤0.05mm/m垂直度≤0.05mm/m2.定位基准孔,位置度≤±0.05mm3.一般孔位置精度≤±0.1mm4.“3”位面精度≤±0.15mm5.“1”位面精度≤±0.20mm6.“0”位面精度(基准面)≤±0.1mm“0”位面精度(边缘轮廓)≤±0.15mm7.坐标网格线精度≤±0.2mm/m8.样规检测面精度≤±0.1mm9.在检具适当位置精加工三个Φ10三坐标测量基准孔,位置精度≤±0.05mm,同时用标牌标出该基准孔的车身坐标值。
四、检具的制造规格1.检具为轻质钢管骨架焊接结构,并对质量负责。
构造的骨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选择外径为20mm壁后 1.5mm (GB/T13793-92)的直缝电焊钢管材料20钢,并采取消除应力措施。
2.检具的型面(分段)与零件均匀间隙3mm,材料为树脂。
型面厚度为20—25mm,成型后必须经过时效处理,表面硬度必须达到肖氏硬度(Shore D hardness)80—83型面与钢管骨架间用螺丝联接,支撑台为3mm厚铁质与工件接触。
3.检具需制作一个标准检测基座,材质为A3钢,板厚为20mm,检具与机座之间用M10螺栓和销钉连接,便于检具的加工和检测。
4.检具的基准及坐标线检具的机座上必须设置四个Φ10H7基准孔,坐标为车身坐标,基准孔间距为200毫米的倍数。
同时检具上应划出整百坐标线,并在侧面做出标注。
上海汽车乘用车分公司检具设计与制造(SMPV-QA-090-007-2010:A02)主编:魏林和编写:刘世佳、徐小帆、陈立上汽乘用车质量保证部2010年3月1日目录目录 (I)更改清单 (III)1.目的 (1)2.适用范围 (1)3.责任 (1)4.检具的概述 (1)4.1.检具的定义 (1)4.2.检具的校验和鉴定 (1)4.3.检具的寿命 (1)5.检具的设计与制造 (1)5.1.检具的设计 (1)5.2.检具的结构 (2)5.2.1.检具的骨架和底座结构 (3)5.2.2.检具的型体部分 (4)5.2.3.检具的功能件 (6)6.检具的验收和交付 (10)6.1.检具的验收 (10)6.2.图纸(方案图、结构功能图、工装图) (10)6.3.检具测量报告 (10)6.4.三维数模 (10)6.5.操作指导书(使用说明书) (11)6.6.重复性再现性报告 (11)6.7.交付条件 (11)6.8.包装要求 (11)7.存档 (11)8.评审与更改 (12)9.分发 (12)10.附件清单 (12)附件一:关于检具定位销和检验销的说明 (12)附件二:检具认可流程 (23)附件三:检具设计认可报告(A表) (24)附件四:检具制造认可报告(B表一) (25)附件四:检具制造认可报告(B表二) (26)附件四:检具制造认可报告(B表三) (27)附件五:检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一) (28)附件五:检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二) (29)附件五:检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三) (30)附件六:检具铭牌模版 (31)序号更改日期更改人页码更改内容1 2009.02.26 刘世佳 4 增加型体材料推荐Raku-tool WB16002 2010.03.01 徐小帆 4 增加型体材料推荐Axson LAB10003 2010.03.01 徐小帆22 增加检具正式认可时间节点要求4 2010.05.31 陈立10 增加PPAP前检具终认可流程通过制订《检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标准》,使检具在规划、设计、制造、验收和使用时,能够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