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机构检测分包方评审表
- 格式:xlsx
- 大小:10.15 KB
- 文档页数:1
检验检测合同评审表模板合同编号: [合同编号]合同名称: [合同名称]委托方: [委托方全称]地址: [委托方地址]联系人: [委托方联系人]联系电话: [委托方联系电话]受托方: [受托方全称]地址: [受托方地址]联系人: [受托方联系人]联系电话: [受托方联系电话]评审日期: [评审日期]一、合同评审内容1. 合同条款完整性:- 条款是否明确、完整,无遗漏项。
- 条款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2. 技术要求:- 技术参数是否明确,符合项目需求。
- 是否有详细的技术标准或规范。
3. 服务范围:- 服务内容是否明确,无歧义。
- 服务范围是否覆盖委托方需求。
4. 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是否符合行业标准或委托方要求。
- 是否有明确的质量保证措施。
5. 价格条款:- 价格是否合理,符合市场行情。
- 价格条款是否明确,包括计费方式、支付条件等。
6. 交付时间:- 交付时间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委托方要求。
- 是否有明确的进度计划。
7. 保密协议:- 是否有保密条款,保护双方商业机密。
8. 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是否明确,包括违约赔偿、责任范围等。
9. 争议解决:- 争议解决方式是否明确,包括协商、仲裁或诉讼等。
10. 其他条款:- 是否有其他特殊要求或条款。
二、评审意见[评审人员签名]: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评审人员签名]: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三、评审结论[评审结论描述]四、评审记录- 评审会议时间:[会议时间]- 参与评审人员:[参与人员名单]- 评审意见记录:[会议记录摘要]五、附件- 合同草案- 相关技术文件- 其他相关材料注:本评审表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附表1: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行)(共173条,其中:否决项2条,重点项30条)序号评审内容评审意见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不适用整改项及说明评审要点4.1 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4.1.1 检验检测机构或者其所在的组织,应是能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否决项查:有效的法律地位文件:事业法人是否有法定主管部门的批建文件;企业法人或其他组织是否工商注册,工商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范围应有检验检测或技术服务内容)。
司法鉴定机构应具有司法厅颁发的《司法鉴定许可证》。
当机构法人不是最高管理者时,应对最高管理者授权并有授权文件,同时机构法人承诺承担法律责任。
检验检测机构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查:承担法律责任的承诺。
4.1.2 检验检测机构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应经所在法人单位授权。
★否决项查:非独立法人单位是否有法人授权文件,并愿为检验检测机构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
独立行文、独立账目、独立开展检验检测工作、独立核算。
4.1.3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从事检验检测活动,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重点项查:是否有公正性声明或承诺及相关的程序或制度,有无违规现象(含信用等级等行业规定)序号评审内容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不适用整改项及说明评审要点4.1.4 检验检测机构应明确其组织和管理结构、所在法人单位中的地位,以及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
查:有无组织机构框图、质量职能分配表、质量保证框图。
(组织机构框图表述是否正确;质量职能分配表是否合理;质量保证框图是否明确,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是否明确)4.1.5 检验检测机构所在的单位还从事检验检测以外的活动,应识别潜在的利益冲突。
▲重点项如有从事检验检测以外的活动,是否进行识别,是否有制度、有措施保证不受影响。
附件9 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检查表序号审核内容检查内容与检查方法评审意见评审发现基本符合不符合不适用4.1 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4.1.1 检验检测机构或者其所在的组织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应经所在法人单位授权。
4.1.2 检验检测机构应明确其组织结构及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
4.1.3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从事检验检测活动,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4.1.4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维护其公正和诚信的程序。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不受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客观、准确和可追溯。
若检验检测机构所在的单位还从事检验检测以外的活动,应识别并采取措施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
检验检测机构不得使用同时在两个及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从业的人员。
4.1.5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保护客户秘密和所有权的程序,该程序应包括保护电子存储和传输结果信息的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对其在检验检测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保密措施。
4.2 具有与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4.2.1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管理程序,对人员资格确认、任用、授权和能力保持等进行规范管理。
检验检测机构应与其人员建立劳动或录用关系,明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和工作关系,使其满足岗位要求并具有所需的权力和资源,履行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职责。
4.2.2 检验检测机构的最高管理者应履行其对管理体系中的领导作用和承诺:负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确保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融入检验检测的全过程;确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确保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查方法符合合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客户要求;提升客户满意度;运用过程方法建立管理体系和分析风险、机遇;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附表1:
检查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表(试运营)
(共173条,其中:否决项2条,重点项30条)
评审结论鉴定:
1、评审结论为不符合旳状况:
(1)★:否决项,若存在一项。
(2)▲:重点项,不符合条款达到5项或以上,或不符合与基本符合条款合计达到10项或以上。
(3)基本符合与不符合条款合计达到35项或以上(涉及重点项、一般项)。
2、评审结论为基本符合(需现场复核)旳状况:
(1)▲:重点项,不符合条款达到3项或以上,或不符合与基本符合条款合计达到6项或以上。
(2)基本符合与不符合条款合计达到20项,不超过34项(涉及重点项、一般项)。
(3)波及到设施与设备旳。
3、评审结论为基本符合旳状况:
(1)▲:重点项,不符合条款2项或如下,或不符合与基本符合条款合计5项或如下。
(2)基本符合与不符合条款合计达到20项如下(涉及重点项、一般项)。
4、评审结论为符合旳状况:
不存在不符合及基本符合问题。
5、有专业领域评审补充规定旳评审,同一事实在4.6与4.1~4.5中反复浮现旳不符合项或基本符合项在结论中不反复计算。
注:①在评审意见相应栏内划 ;
②体系文献中有描述但未实行旳,为不符合;体系文献中有描述但实行不规范旳,为基本符合;
③不符合、基本符合为整治项,应在阐明栏内作相应旳阐明。
附表1:
评审结论判定:
1、评审结论为不符合的情况:
(1)★:否决项,若存在一项。
(2)▲:重点项,不符合条款达到5项或以上,或不符合与基本符合条款累计达到10项或以上。
(3)基本符合与不符合条款累计达到35项或以上(包括重点项、一般项)。
2、评审结论为基本符合(需现场复核)的情况:
(1)▲:重点项,不符合条款达到3项或以上,或不符合与基本符合条款累计达到6项或以上。
(2)基本符合与不符合条款累计达到20项,不超过34项(包括重点项、一般项)。
(3)涉及到设施与设备的。
3、评审结论为基本符合的情况:
(1)▲:重点项,不符合条款2项或以下,或不符合与基本符合条款累计5项或以下。
(2)基本符合与不符合条款累计达到20项以下(包括重点项、一般项)。
4、评审结论为符合的情况:
不存在不符合及基本符合问题。
5、有专业领域评审补充要求的评审,同一事实在4.6与4.1~4.5中重复出现的不符合项或基本符合项在结论中不重复计算。
注:①在评审意见相应栏内划 ;
②体系文件中有描述但未实施的,为不符合;体系文件中有描述但实施不规范的,为基本符合;
③不符合、基本符合为整改项,应在说明栏内作相应的说明。
附件9 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检查表序号审核内容检查内容与检查方法评审意见评审发现基本符合不符合不适用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4.1.1 检验检测机构或者其所在的组织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应经所在法人单位授权。
4.1.2 检验检测机构应明确其组织结构及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
4.1.3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从事检验检测活动,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4.1.4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维护其公正和诚信的程序。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不受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客观、准确和可追溯。
若检验检测机构所在的单位还从事检验检测以外的活动,应识别并采取措施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
检验检测机构不得使用同时在两个及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从业的人员。
4.1.5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保护客户秘密和所有权的程序,该程序应包括保护电子存储和传输结果信息的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对其在检验检测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保密措施。
具有与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4.2.1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管理程序,对人员资格确认、任用、授权和能力保持等进行规范管理。
检验检测机构应与其人员建立劳动或录用关系,明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和工作关系,使其满足岗位要求并具有所需的权力和资源,履行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职责。
4.2.2 检验检测机构的最高管理者应履行其对管理体系中的领导作用和承诺:负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确保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融入检验检测的全过程;确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确保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查方法符合合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客户要求;提升客户满意度;运用过程方法建立管理体系和分析风险、机遇;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附件9 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检查表序号审核内容检查内容与检查方法评审意见评审发现基本符合不符合不适用4.1 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4.1.1 检验检测机构或者其所在的组织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应经所在法人单位授权。
4.1.2 检验检测机构应明确其组织结构及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
4.1.3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从事检验检测活动,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4.1.4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维护其公正和诚信的程序。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不受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客观、准确和可追溯。
若检验检测机构所在的单位还从事检验检测以外的活动,应识别并采取措施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
检验检测机构不得使用同时在两个及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从业的人员。
4.1.5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保护客户秘密和所有权的程序,该程序应包括保护电子存储和传输结果信息的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对其在检验检测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保密措施。
4.2 具有与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4.2.1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管理程序,对人员资格确认、任用、授权和能力保持等进行规范管理。
检验检测机构应与其人员建立劳动或录用关系,明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和工作关系,使其满足岗位要求并具有所需的权力和资源,履行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职责。
4.2.2 检验检测机构的最高管理者应履行其对管理体系中的领导作用和承诺:负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确保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融入检验检测的全过程;确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确保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客户要求;提升客户满意度;运用过程方法建立管理体系和分析风险、机遇;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检测分包方评审表?
分包方
分包工程
评审内容
分包方人员情况
检测设施可否吻合
分包工程要求检测设施受检情况检测设施和环境条件
效劳质量
质量系统的建立和
运行情况
结论
质量负责人签字
技术负责人签字
上海 XXXX检测技术效劳
检测分包方评审表
ZLJL-04-01-2021 B/0
议论
管理人员名;技术人员名;工程师名;
可否有人员培训的政策和程序;是□否□对员工可否进行资格确认,相应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
是□否□检测设施可否与分包工程相适应。
是□否□其他:
与分包工程项配套仪器设施台〔套〕。
与分包工程项配套仪器设施检定率%
与分包工程项配套仪器设施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
是□否□检测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技术为:温度湿度。
检测设施和环境条件可否适应分包工程。
是□否□效劳热情,及时与客户联系,明确客户要求;是□否□积极从客户处采集反应资料,用于改良质量系统、检测工作及对客户的效劳;是□否□保持与客户技术方面的优异沟通,并对其建讲和指导。
是□否□可否有工商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
是□否□分包工程可否在分包方营业范围之内是□否□经过了 ISO9000 认证。
是□否□经过了 ISO /IEC17025 认证。
是□否□合格□不合格□
日期
日期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