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关于“零口供”扳倒贪污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5
24 检察风云 2012年第3期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2011年12月22日召开媒体新闻通气会,通报了查办原“三九”汽车实业有限公司(简称“三九”汽车实业)原法定代表人、总经理王观超等人涉嫌侵吞巨额国有资产案,即由重庆市三级检察院共同办理的“三九”系列贪污案的情况。
通报称,该案是重庆市检察机关迄今为止查办金额最大的贪污案,也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向重庆检察机关交办的首例大型国有企业贪污案、重庆检察机关首例派专案组驻北京长期异地办理的零口供案。
该案为国家挽回损失7000余万元人民币。
被告人中,已有一人被判处死缓,一人被判处无期。
该案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2012年初国务院国资委纪委专门向重庆发函,建议为专案组干警授功表彰。
真是一个“烫手山芋”2008年5月初,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与国务院国资委纪委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北京“三九”汽车实业有限公司原负责人王重庆首个特大国企贪污案侦破录文/曾齐观超等人涉嫌侵吞巨额国有资产的问题展开调查。
不久,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指定重庆市检察院办理,重庆市检察院又将这一艰巨任务交给一分院具体组织实施。
组织一支队伍,到北京去展示重庆职侦干警的风采,这一机遇对重庆市院、一分院而言,均是前所未有的。
重庆检方各级领导异常重视,最后决定以重庆一分院职侦局为主,吸收各单位骨干成立“三九”案件专案组,加入重庆市江北区、沙坪坝区、南岸区检察院职侦业务骨干,并得到了重庆市公安局、国税局等单位的大力配合。
重庆一分院分管副检察长梁木生、职侦局局长陈卫民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职侦局副局长宋云峰作为一线负责人。
5月19日,梁木生带队赶赴高检正式领取任务。
5月31日,专案组部分人员进驻北京。
虽然专案组对案件难度早有心理准备,也下定了必须拿下的决心,但是在北京初步开展工作,对案情有了大概认识后,还是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因为这是一只真正的“烫手山芋”。
关于王观超侵吞国有资产的举报连续不断,在专案组到来之前,有关部门已经做了一次调查,但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仲若辛:反腐中遭遇刑讯的那些官员▍文仲若辛▍来源公众号刑事网近年来,很多官员遭遇刑讯逼供,或者变相刑讯逼供,疲劳审讯。
纵然他曾经高官厚禄、有权有势,但一旦落马,在“刑讯逼供”这个违法待遇上,他却未必能够幸免。
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对刑讯逼供的控诉很少获得法院的最终认定,除非能提供有力证据,如被打死或有明显外伤,否则,“刑讯逼供”不过是一个单方说法而已。
相反,大部分人反而还因此被取消原来的自首、认罪态度良好等情节,罪加一等。
这些遭遇刑讯的官员,无法忍受残酷的刑讯之后就把希望寄托于检察院、法院的公正司法,遗憾的是,他们仍然陷入深深绝望之中。
一、原河南省平舆县法院院长刘德山整整30年的法律历练和信仰,似乎经不起19个月司法体验的残酷撞击。
他先是经历了8天程序不明的调查。
在专案组没有窗的屋里面,关了8天;接着在监视居住期间,遭遇打耳光,被撂倒在地上打,肋骨疼了整整4个月,曾被带到医院做X片检查;同步录音录像形同虚设:“全是演戏”,“先把我整服气了,让我说‘是的’,他们再开设备走一道场子。
”在看守所里面,每天只发三碗稀饭,不给发馍,还经历过两次“撩起来”,一次时间短,撩起来半天,第二次撩起来3天3夜,去掉之后,还被戴脚镣手铐17天,实行17天“三稀”。
捱到2011年春天,最高法院关于刘德山一案的批复终于下来了。
同年9月3日,刘德山获准取保候审,走出看守所。
10月份,浚县法院一审判决他无罪,浚县检察院提起抗诉。
12月份,鹤壁中级法院终审裁定,刘德山无罪。
当2011年12月14日这位老法官拿到无罪判决,自被带走调查已19个月,其中失去人身自由达16个月之久。
他坚持“要个说法”。
后河南高院裁定办案单位赔偿蒙冤法官刘德山9万余元,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6万元,并要求办案单位在其所在单位公开为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刘德山说,如果将来还有机会做法官,对被告人的权利,他会更加重视,对办案中程序的审查,会更严格,对案件最终的判决,会更加慎重。
重庆首个特大国企贪污案侦破录作者:曾齐来源:《检察风云》2012年第03期由重庆市三级检察院共同办理的“三九”系列贪污案是重庆市检察机关迄今为止查办金额最大的贪污案。
该案为国家挽回损失7000余万元人民币。
2012年初国务院国资委纪委专门向重庆发函,建议为专案组干警授功表彰。
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2011年12月22日召开媒体新闻通气会,通报了查办原“三九”汽车实业有限公司(简称“三九”汽车实业)原法定代表人、总经理王观超等人涉嫌侵吞巨额国有资产案,即由重庆市三级检察院共同办理的“三九”系列贪污案的情况。
通报称,该案是重庆市检察机关迄今为止查办金额最大的贪污案,也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向重庆检察机关交办的首例大型国有企业贪污案、重庆检察机关首例派专案组驻北京长期异地办理的零口供案。
该案为国家挽回损失7000余万元人民币。
被告人中,已有一人被判处死缓,一人被判处无期。
该案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2012年初国务院国资委纪委专门向重庆发函,建议为专案组干警授功表彰。
真是一个“烫手山芋”2008年5月初,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与国务院国资委纪委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北京“三九”汽车实业有限公司原负责人王观超等人涉嫌侵吞巨额国有资产的问题展开调查。
不久,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指定重庆市检察院办理,重庆市检察院又将这一艰巨任务交给一分院具体组织实施。
组织一支队伍,到北京去展示重庆职侦干警的风采,这一机遇对重庆市院、一分院而言,均是前所未有的。
重庆检方各级领导异常重视,最后决定以重庆一分院职侦局为主,吸收各单位骨干成立“三九”案件专案组,加入重庆市江北区、沙坪坝区、南岸区检察院职侦业务骨干,并得到了重庆市公安局、国税局等单位的大力配合。
重庆一分院分管副检察长梁木生、职侦局局长陈卫民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职侦局副局长宋云峰作为一线负责人。
5月19日,梁木生带队赶赴高检正式领取任务。
5月31日,专案组部分人员进驻北京。
虽然专案组对案件难度早有心理准备,也下定了必须拿下的决心,但是在北京初步开展工作,对案情有了大概认识后,还是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因为这是一只真正的“烫手山芋”。
2011年十大反腐典型案件1、张松坚案:“贪坚强”现象值得警惕2011年7月6日,安徽省高级法院作出终审裁定,驳回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明光市委原书记张松坚的上诉,维持一审法院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判决。
在这份仅有7页纸的刑事裁定书中,有一句话特别醒目:“本院认为,上诉人张松坚……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且在被审判期间始终拒不供认主要犯罪事实,没有悔罪表现,应依法惩处。
”而在一审判决书中,也有对张松坚认罪态度类似的表述,称其“在被审判期间,拒不认罪”。
检察机关指控,自1996年2月至2008年12月,张松坚在任滁州市南谯区常务副区长、区长、区委书记和明光市委书记、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在企业改制、干部任用、分配安臵、土地转让及开发等领域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423次收受贿赂共计400余万元。
一位检察官说,在近年来安徽被查处的贪官的判决书中,明确表述被告人“始终拒不认罪”、“没有悔罪表现”的,张松坚受贿案恐怕是第一例。
所以,像张松坚这样收了400多万元还大呼冤枉的“贪坚强”现象,具有解剖的标本意义,值得人们高度警惕。
2 、张敬礼案:演绎官员出书腐败据2011年11月20日的《北京晚报》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敬礼近日在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出庭受审,他被控涉嫌受贿罪、诬告陷害罪、非法经营罪。
检察机关指控,张敬礼受贿110余万元,非法经营额高达2300万余元,曾指使他人向中纪委及相关领导寄出1300余封诬告陷害他人的信件。
起诉书显示,张敬礼涉嫌受贿4起,共计118万余元。
据指控,张敬礼于2005年至2010年4月,利用担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的职务便利,在广州某公司建设国际医药港项目过程中多次为该公司提供帮助,并于2010年4月向该公司总经理卢某索要38万元。
另外3起贿赂均是以销售书籍形式受贿。
指控称,张敬礼利用职务之便,在先后为北京朗天投资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提供帮助后,向3家公司索要1400套名为《寿世补元》的书籍。
职务犯罪案件“零口供”现象浅析作者:曹晓来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27期摘要新《刑事诉讼法》已经在2013年1月1日开始生效,虽然新刑诉法没有赋予犯罪嫌疑人可以“保持沉默”的权力,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往往拒绝供述其犯罪事实,这就对以往的办案方式提出新挑战,要求办案人员从“口供办案”转向“证据办案”。
尤其是近几年来,笔者在从事反贪工作中发现,职务犯罪案件“零口供”现象逐渐呈上升趋势,为侦查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检察机关打击犯罪的力度和效果。
研究“零口供”案件已具有迫切的社会现实性,结合司法实践,本文就此问题简单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职务犯罪“零口供” 初查作者简介:曹晓来,天津铁路运输人民检察院,检察员。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9-127-02一、职务犯罪案件“零口供”概念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八类证据,其中第五项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在司法实践中,该项证据被通俗称为“口供”。
如果嫌疑人或被告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就意味着获得“口供”。
相反,如果嫌疑人、被告人拒不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或无理狡辩,就会出现“零口供”现象。
在司法实践中的“零口供”职务犯罪案件中,缺乏直接证明,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导致案件的侦办难以进行。
检察机关只有审查在案的其他证据,来证明犯罪嫌疑人是否存在犯罪行为。
因此,以无罪推定为依据,以遏制刑讯逼供为目的,司法实务界针对“零口供”案件提出了“零口供规则”,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在讯问的过程中允许犯罪嫌疑人保持沉默;二是犯罪嫌疑人的有罪供述对认定犯罪事实的影响为零;三是重视犯罪嫌疑人无罪、罪轻的辩解,并且根据证据阐明其合法真实与否。
这里我们要注意一点,“零口供”并不是没有口供,而是没有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实施或参与犯罪的口供。
无论普通刑事案件还是职务犯罪案件都会出现“零口供”,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职务犯罪案件的“零口供”现象尤为突出。
小偷反腐另有隐情山西贪官案中案浮出水面作者:来源:《读天下》2012年第03期白培中的老婆李彩婷被劫后,先打电话给自己在公安系统工作的弟弟,弟弟建议先给太原警方一名高层汇报,这名当时还在位的高层就是山西省公安厅副厅长兼太原市公安局局长苏浩。
2011年12月22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山西省委决定,免去白培中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职务。
这则消息还提到,目前纪检机关正在对白培中家中财产被劫案所涉及的白培中廉洁从业情况进行调查。
此消息公布一个月前,有自称“太原警察”的人士通过互联网爆料:白培中家中被所在小区两名保安抢劫财物近5000万元。
但耐人寻味的是,事后,白培中的妻子李彩婷只承认被抢300万元。
而更耐人寻味的是,太原市公安局有关主要领导向办案民警下达紧急封口令,要求绝对保密。
“太原警察”的爆料迅速在互联网上传播并不断发酵,被公众认为是导致白培中被免职的主要导火索。
公安局的紧急封口令2011年11月12日,两名曾在太原汇锦花园工作过的男性保安,尾随白培中的妻子李彩婷来到她家门口,并将她推入家中,抢劫现金、金条、手表、钻戒等价值近5000万元。
这起惊天抢劫案,直到数天后,被一位自称“太原警察”的人士通过互联网曝光,才得以为世人所知晓。
据《新世纪》周刊报道,事发后,李彩婷先给白培中拨打了电话,但未接通。
于是给在公安系统工作的弟弟打电话,弟弟建议先给太原警方一名高层汇报,这名当时还在位的高层是白培中的好友。
据媒体调查,这名警方高层是山西省公安厅副厅长兼太原市公安局局长苏浩。
苏浩与白培中是同乡,关系密切。
公开资料显示,苏浩在白培中家被劫后的第五天,也就是2011年11月17日,被宣布不再担任原职。
“太原警察”称,太原市公安局十个小时后就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但是,这起入室抢劫厅级官员的案件却被隐瞒起来:太原市公安局有关主要领导向办案民警下达紧急封口令,要求绝对保密。
谁要泄密,一旦查出,严肃处理。
贪官钻研受贿新法玩“雅贿”低买高卖已界定为受贿2011年01月13日 16:05:02 来源:北京晚报【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昨日,被告人闫永喜和情妇毛旭东在法庭受审,闫永喜涉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4200余万元。
本报记者王贵彬摄区长高价卖犬已过时受贿变得越来越隐蔽本报昨天报道了门头沟区原副区长闫永喜受审一案,稿件中有闫永喜高价卖犬,并以这种手段收受500万元贿赂的情节。
在2007年之前,闫永喜这一受贿手段确实具有隐蔽性,但这几年来,贪官们受贿的新手段层出不穷,给司法机关办案提出很大的挑战。
低买高卖已界定为受贿闫永喜伙同情人毛旭东受贿500万,属于典型的打擦边球行为。
在2007年之前,不少贪官用“低买高卖”的形式,为受贿披上一层合法交易所得的外衣。
2007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下列交易形式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购买房屋、汽车等物品的;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请托人出售房屋、汽车等物品的;以其他交易形式非法收受请托人财物的。
新的司法解释一发布,闫永喜高价卖犬这种行为,无疑就属于受贿了。
在该司法解释中,还把用赌博赢钱的形式收受请托人钱财的行为明确界定为受贿。
贪官们“钻研”受贿新方法不过,贪官们有“钻研”受贿新方法的精神,最近几年,“雅贿”使受贿更难以认定。
一位检察官举例说,2008年底,原西城法院院长郭生贵被判死缓。
在郭生贵一案中,检方指控他收受三幅价值昂贵的名人字画,但法院最终没有认定。
去年重庆法院审理的文强案中,涉案的360万元的字画也未予以认定。
据悉,检法两家出现这种分歧,是由于对于字画的真伪和价值没有统一和权威的认定标准,法院认为不能完全排除对于字画真正价值的合理怀疑。
然而,字画的真伪与真正价值如何界定呢?北京法院曾审理过一起赝品案,当时尚在世的大师吴冠中亲自在涉案画作上写下“此画非我所画”,但法院最终却没采信吴老的证明,因为在古玩书画界,作者本人的证明并不算数。
伸手必被抓辽宁抚顺"土地奶奶"被执行死刑被中纪委领导批示"三最"2011年10月9日,记者从最高法获悉,经最高法院核准并下达死刑执行命令,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并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辽宁抚顺市女贪官罗亚平在沈阳被执行死刑。
3255万财产不能说明来源记者了解到,辽宁抚顺市国土资源局顺城分局原局长罗亚平敛财1.45亿元,以科级干部身份行巨额贪腐,被中纪委领导批示为“级别最低、数额最大、手段最恶劣”,媒体称她为“土地奶奶”。
罗亚平1960年12月出生于辽宁省抚顺市,大学文化,1980年参加工作。
2001年6月至2005年4月,罗亚平利用担任抚顺市顺城区土地管理局副局长兼城东新区土地经营中心主任等职务,负责土地开发工作的职务便利,先后收受两家房地产公司的贿赂款共计30万元。
2004年7月至2007年6月间,罗亚平利用担任抚顺市顺城区发展计划局副局长、顺城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抚顺市国土资源局顺城分局负责人、顺城分局局长的职务便利,采取虚假补偿、截留征地款不入账等手段,单独或伙同他人(均已判刑)贪污18起,侵吞、骗取征地款、动迁补偿款等款物共计3427万余元,其中罗亚平占有款物共计3239万余元。
此外,罗亚平尚有3255万余元的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贪污主犯三罪并罚判处死刑2010年12月15日,辽宁省沈阳市中级法院以贪污罪、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罗亚平不服上诉,辽宁省高级法院依法开庭审理,于今年6月22日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报请最高法院核准。
最高法院经复核认为,罗亚平在贪污犯罪中与他人共同贪污,起组织、策划等主要作用,是主犯;且贪污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应依法严惩。
第一审判决、第二审裁定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
山东一巨贪常排队买便宜鸡蛋落网时正在磨坊磨面176张存款单,1194万元巨款,让他每天都睡不好觉;每当听到有贪官被判刑,他都比照自己,暗自计算自己可能被判多少年刑期;最终,法院以受贿罪、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他有期徒刑18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60万元。
“零口供”扳倒贪污犯2006年9月上旬,黑龙江省北安,阴雨连绵,气温骤降,路人行色匆匆。
对已失去自由的刘某来说,他的心情如这晦涩的天气一样,变得更加糟糕。
就在这个月的13日,他收到了省林区中级法院的再审裁定:被告人刘某犯贪污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维持原判。
本以为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什么也不说,就会没事的他,在一审法院定罪判决后,仍心存幻想。
上诉、申诉,公正的法律对他的诉求予以回应:二审,再审。
经过三次审理,已过“不惑”之年的刘某产生了疑惑,这一“劫”为什么没有躲不过去……东窗事发后,他三缄其口刘某是沾河林业局生活服务公司干部,曾任该公司烧柴站站长、房产股股长。
1998年林业局成立房产处,隶属生活服务公司,他被任命为房产处主任。
2000年房产处又隶属于林业局街道办事处,刘改任房产处副主任。
任职期间,刘认为房产处是省森工总局直属单位,拒绝当地主管单位的领导和管理。
说一不二,大权独揽的局面,使他的私欲膨胀,开始把黑手伸向公款,多次侵吞、骗取房产收费,占为已有。
沾河林业职工群众对此反响强烈,纷纷向检察机关举报。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2005年4月,沾河林区检察院经过秘密初查,在获取刘某涉嫌贪污犯罪的一些证据之后,依照法律规定,果断立案同时对其采取强制措施。
侦查期间,刘某抱着“只要不开口,神仙难下手”的侥幸心理,拒不承认贪污犯罪,称办案人员对他“全是怀疑和猜测”,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根本没有经济问题”。
有时他一言不发,以沉默抗拒审讯,有时又以自己是承包、自负盈亏单位有权自主支配资金为由,开脱罪责。
在被告人拒不交代、认罪的情况下,不少与案情有重大关联的情节没有相应的证据……。
500多份证据,锁定巨贪原形检察官们经过商议,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以“零口供”定案,从外围入手,提高证据“厚度”。
办案的检察官经过不分昼夜的连续奋战,从财务帐目、身边人与被收费对象入手,运用迂回取证的策略,逐一复核调查,在艰辛的取证之路上一步步逼近事实。
“零口供”受贿案中案件事实的认定作者:王健松来源:《中国检察官·经典案例版》2011年第08期核心提示:在办案实践中,运用谋略获取口供固然重要。
然而,在面对直接证据并不十分充分甚至是“零口供”的情况下,如何利用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形成完整、严密的证明体系,从而达到有力地证明案件事实的目的,这才是我们急需面对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邢某受贿案中,面对缺少被告人口供这一重要证据的情况下,运用合理的推定判断行贿人、介绍贿赂人及受贿人供述的真实性,再结合间接证据相佐证,最后从证明标准的角度论证本案已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邢某于1999年9月至2007年1月间,受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全民所有制企业)委派,担任其下属公司兵器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主管投资业务的副总经理。
2005年末至2006年3月间。
经戴某(另案处理)介绍,被告人邢某认识了北京华夏创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创富公司)董事长方某(另案处理),并答应帮方某融资人民币5000万元用于收购上市公司重庆四雏瓷业股份有限公司。
方某表示融资成功后会给邢某100万元人民币及500万股四维瓷业股份,给戴某400万股四维瓷业股份作为回报。
因该900万股属于法人股,不能落在个人名下,戴某假借北京翰楚迭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翰楚达公司)名义与华夏创富公司签订虚假《项目收购及融资财务顾问协议》,约定方某给翰楚达公司支付900万股四雏瓷业股份。
2006年3月29日,经邢某运作,兵器财务公司的参股企业深圳置地投资有限公司从其在兵器财务公司的账户上将5000万元打入华夏创富公司银行账户。
资金到位后,被告人邢某于2006年3月至6月间收受华夏创富公司给予的好处费60万元,归个人所有。
1.2006年3月10日,方某从北京华夏创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提取10万元现金,并于当日在邢某办公室送给邢某现金10万元:2.2006年3月31日,方某从其公司账户转款人民币40万元给戴某。
贪官的障眼法作者:赵聪来源:《新传奇》2020年第49期福建省永定区委原书记刘先裘在收受贿赂时爱玩障眼法。
明明是干股分红却要在账面上体现自己已投资入账;收受了他人贵重物品,却在事情即将败露时上演“提前”上交贿品的把戏。
其受贿事实最终被检察机关抽丝剥茧,一一还原。
账面“干净”的股权投资许旭是福建省永定县(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永定县,设立永定区)龙富煤矿有限公司培丰镇丰田煤矿(以下简称“丰田煤矿”)股东。
2012至2016年,刘先裘在担任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委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许旭在丰田煤矿环评验收、安全事故处理等事项上牟取利益。
2012年下半年的一天晚上,刘先裘向许旭提出要以其小舅子孙刚的名义入股丰田煤矿10%的股份(价值1000万元),并交代由孙刚与许旭联系入股的具体事项。
刘先裘主动发话,许旭自然得遵从。
事后,刘先裘与孙刚一起向何某借款500万元用于投资丰田煤矿,另外500万元投资款一时无法筹措。
但许旭仍然给刘先裘10%的股份,也按照10%的股份予以分红。
为掩盖事实,许旭出面向廖某借款500万元,转给孙刚的岳父杨某,杨某把500万元转给孙刚,孙刚再把500万元转给许旭,完成走账。
这样账面看起来刘先裘已投资了1000万元。
2013年5月至2019年上半年,许旭陆续向刘先裘支付丰田煤矿分红款。
为了逃避查处,刘先裘处心积虑地做足表面文章。
虽然账面看似干净没有手脚,但检察机关还是结合其他证据识破了刘先裘借入股的名义收受贿赂的障眼法。
化为灰烬的股票投资协议2011年6月,刘先裘到辖区企业德泓(福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泓光电”)实地调研,并因此结识德泓光电老总刘顺。
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加,两人逐渐熟悉起来。
刘顺通过刘先裘办成了一些请求政府支持、帮助的事项。
2012年春节前的一天,为了感谢刘先裘,刘顺主动提出从自己持有的德泓光电股份中分出5万股给刘先裘。
刘先裘没有拒绝,只是推说自己手头没有这么多钱。
“零口供”扳倒贪污犯
2006年9月上旬,黑龙江省北安,阴雨连绵,气温骤降,路人行色匆匆。
对已失去自由的刘某来说,他的心情如这晦涩的天气一样,变得更加糟糕。
就在这个月的13日,他收到了省林区中级法院的再审裁定:被告人刘某犯贪污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维持原判。
本以为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什么也不说,就会没事的他,在一审法院定罪判决后,仍心存幻想。
上诉、申诉,公正的法律对他的诉求予以回应:二审,再审。
经过三次审理,已过“不惑”之年的刘某产生了疑惑,这一“劫”为什么没有躲不过去……
东窗事发后,他三缄其口
刘某是沾河林业局生活服务公司干部,曾任该公司烧柴站站长、房产股股长。
1998年林业局成立房产处,隶属生活服务公司,他被任命为房产处主任。
2000年房产处又隶属于林业局街道办事处,刘改任房产处副主任。
任职期间,刘认为房产处是省森工总局直属单位,拒绝当地主管单位的领导和管理。
说一不二,大权独揽的局面,使他的私欲膨胀,开始把黑手伸向公款,多次侵吞、骗取房产收费,占为已有。
沾河林业职工群众对此反响强烈,纷纷向检察机关举报。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2005年4月,沾河林区检察院经过秘密初查,在获取刘某涉嫌贪污犯罪的一些证据之后,依照法律规定,果断立案同时对其采取强制措施。
侦查期间,刘某抱着“只要不开口,神仙难下手”的侥幸心理,拒不承认贪污犯罪,称办案人员对他“全是怀疑和猜测”,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根本没有经济问题”。
有时他一言不发,以沉默抗拒审讯,有时又以自己是承
包、自负盈亏单位有权自主支配资金为由,开脱罪责。
在被告人拒不交代、认罪的情况下,不少与案情有重大关联的情节没有相应的证据……。
500多份证据,锁定巨贪原形
检察官们经过商议,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以“零口供”定案,从外围入手,提高证据“厚度”。
办案的检察官经过不分昼夜的连续奋战,从财务帐目、身边人与被收费对象入手,运用迂回取证的策略,逐一复核调查,在艰辛的取证之路上一步步逼近事实。
鉴于此案的复杂性,沾河林区检察院领导决定,公诉部门派员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
在取证中,采取了一事多证,多角度收集和固定证据。
并对主要证人采取了同步录音、录像的办法,必要时还请证人亲自书写证言。
经侦、诉部门的共同努力,依法获取了刘某涉嫌贪污犯罪的证据500多份,形成卷宗6册。
经查,犯罪嫌疑人刘某涉嫌侵吞、骗取旅游款、药费、套取工资、虚列支出、虚报退烧柴票款等9笔贪污犯罪,金额达8l,245.00元。
很快,犯罪嫌疑人刘某被检察机关以涉嫌贪污犯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针对这起零口供案件的特点,公诉检察官在对案情做了精心研究后,对庭审讯问方式、问话的目的做了反复的推敲。
决定从与认定犯罪无关处入手,逐渐向中心和重点合围,最后点破,让其无法做合理解释。
对每一涉嫌犯罪事实都准备了7、8个外围讯问点,讯问提纲达5000余字。
法庭上,“零口供”被扳倒
法院对刘某的公开审判,在当地引起广泛关注。
旁听席上坐满了人。
不出所料,刘摆出一付“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
法庭调查开始后,公诉检察官按计划,问他一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问题,刘认为与犯罪无关,均做了回答。
公诉检察官抓住时机,对其工资问题发问:“你的工资是多少?”
答:“按林业局副科级的等级开。
”
问:“是林业局给开资吗?”
答:“不,在房产处收费中列支。
”
问:“都支付了吗?”
答:“在记帐单中写明白了。
”
问:“除这张单据中记载的以外还有吗?”
答:“没有了”
公诉检察官暂时放下这一问题,转而又针对其虚报退烧柴票款问题发问:“职工退烧柴票款应该有哪些手续?”
答:“忘记了”
问:“你当了这么多年烧柴站长,这一常识性问题记不清,不可能吧?”
答:“得票据三联齐全。
”
公诉检察官直接点破主题:“你核销在帐上的退烧柴款的票据只有付货票一联,你如何解释?”
“……另两联票据让我扔了”,刘在回答时有些迟疑。
公诉检察官又回到工资问题,问:“你在支出帐上和打工人员列在一起的个人工资款,是怎么回事?”
刘顿时哑口无言。
公诉检察官趁热打铁,围绕起诉书中指控的贪污犯罪事实,抓住其回答前后矛盾之处,连续追问,令刘无法自圆其说。
最后,刘恼羞成怒,大喊大叫,被法庭制止。
在举证阶段,刘的两名律师,针对公诉检察官列举的一份份证据,不断提出异议。
公诉检察官则依法据理予以回应。
在法庭辩论即将结束时,公诉检察官的答辩,义正词严,颇具逻辑性与感染力,“公诉人在公诉发言与辩论中多次用可能二字,确实如此。
但公诉人正是通过可能性的假定,对多种现实可能性逐一进行排除之后,得出一个唯一的可能,这个唯一的可能就是本案的必然,当可能成为唯一的时候它就只能成为必然而不再是可能。
这就是本案中可能与必然的辩证关系。
”赢得了旁听席上阵阵喝彩。
庭审持续了2天。
法庭最后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意见,认定刘某构成贪污罪,并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零六个月。
刘某不服被法院一审判决,上诉至省林区中级法院。
省林区中级法院经审理,作出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判决。
刘某被投入北安监狱服刑后,仍不甘心,以“有新证据为由”,多次向省林区中级法院提出申诉,省林区中级法院按审判监督程序对该案进行了再审。
经法庭公开审理查明,所谓“新证据”与刘某的犯罪事实没有关联,遂裁定“维持原判”。
尽管刘某选择了顽抗到底,但是他低估了法律与正义的力量,忘记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也无法改变他身陷囹圄的命运。
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林区分院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你好哦啊,
更多相关资料请联系QQ 1634189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