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货币需求
- 格式:ppt
- 大小:685.50 KB
- 文档页数:55
货币需求名词解释
货币需求是指为了支付商品和服务而持有货币的人们对货币的需求。
它是由人们对货币的使用和交易的需求所决定的。
货币需求的大小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人们的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利率水平和人们对货币的信任程度等。
首先,货币需求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
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进而需要更多的货币来满足交易需求。
例如,一个月的收入较高的人可能需要更多的货币来支付房租、汽车贷款和其他高价值产品。
其次,物价水平也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
当物价上涨时,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来支付同样数量的商品和服务。
比如,如果物价上涨了20%,那么购买同样数量的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货
币数量也会相应增加20%。
利率水平也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当利率上升时,人们更愿意将货币储蓄起来以获取更高的利息回报,而不是用于支付商品和服务。
因此,较高的利率水平会导致货币需求减少。
最后,人们对货币的信任程度也会影响货币需求。
如果人们对货币的价值和稳定性没有信心,他们可能不愿意持有过多的货币,而将其转换为其他的资产,如黄金或外国货币。
这会导致货币需求的下降。
总之,货币需求是人们为了支付商品和服务而持有货币的需求。
它受到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利率水平和人们对货币的信任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理解货币需求对我们分析货币市场和宏观经济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货币的均衡与失衡第一节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一)货币均衡与失衡的含义货币均衡: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货币失衡: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偏离,两者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货币失衡有两种表现形态: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如果货币供给持续大于货币需求,物价将会上涨,出现通货膨胀现象;如果货币供给持续小于货币需求,物价将会下跌,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二)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间的关系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市场总需求被定义为经济社会(一国家或一地区)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是指在价格、收入等经济变量既定的情况下,居民、企业和政府部门将要支出的数量,因此,总需求衡量的是经济中各种行为主体的总支出。
与总需求相对应,市场总供给被定义为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总产出),它描述了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
关系:(1)市场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2)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3)货币供给形成市场总需求(4)市场总需求决定市场供给关系图:(市场总供给)(市场总需求)(货币需求)(货币供给)由图知货币均衡与市场总供求均衡有着紧密的联系,进一步说,货币均衡与市场总供求均衡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表现市场供求均衡与否的物价水平波动也可以作为货币均衡与否的外在表现形式。
从经济决定金融的基本原理出发,市场均衡决定货币均衡,但与此同时,货币均衡对市场均衡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从货币供给出发,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则会形成更多的市场总需求(第十四章会讲),需求拉动供给,如果此时一国存在着大量闲置的生产资源,则会促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出,市场总供给伴随着总需求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市场供求在一个更高的产出水平上达到均衡,不会带来物价水平的上涨。
第十三章货币需求一、名词解释1. 货币需求2. 费雪交易方程式3. 预防动机4. 流动性陷阱5. 流动性偏好6. 货币需求函数7. 恒久性收入8.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二、不定项选择1.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 )。
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2. 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只持有货币D、只持有债券3.M=KPY是属于( )的理论。
A、现金交易说B、现金余额说C、可贷资金说D、流动性偏好说4.以下( )属于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说。
A、利率是货币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
B、人们资产选择的原则是效用极大化。
C、“恒久性收入”概念是一个不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纯物质化的概念。
D、货币数量说首先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其次才是产出、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
5. 凯恩斯在其货币需求分析中,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行为是由三种动机决定的:( )。
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C、投机动机D、投资动机6. 下列属于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机会成本变量的有:()。
A、债券的预期收益率B、股票的预期收益率C、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D、货币本身的收益率7. 下列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是()A、费雪方程式B、剑桥方程式C、凯恩斯货币需求模型D、费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8. 在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中,总财富分为()。
A、人力财富B、非人力财富C、现金财富D、资产财富三、判断题1. 货币需求就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愿望,而不考虑人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持有货币。
()2. 在现金余额说中,k为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收入与财富占总收入与总财富的比例。
()3. 利率上升债券价格将会下降。
()4. 弗里德曼认为,在总财富中人力财富所占的比例越大,出于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越小。
()5. 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区别在于是否剔除了物价变动的影响。
()四、简答题1. 简要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第13章 货币需求一、概念题1.货币需求函数[中央财经大学2002研]答:货币需求函数是表达货币需求量与决定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方程式,通常将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而将货币需求本身作为因变量。
建立货币需求函数主要为满足以下三个用途:一是用于分析各种因素对货币需求的不同影响,包括影响的方向和影响的程度;二是用于验证货币需求理论分析的结果;三是作用于预测一定时期内全社会货币需求量及其变化的方向,作为制定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给的依据。
影响和决定货币需求的变量有多种,所以货币需求函数是一个多元函数。
按照货币需求中自变量的性质及对货币需求的不同影响,这些变量大致可分为三类,即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和其他变量,其中规模变量是指决定货币需求规模的变量。
这类变量主要有财富和收入两种;机会成本变量即指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和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实物资产的收益率可用通货膨胀率来反映;除上述各种变量外,影响货币需求的还有一些其他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可测量和不可测量的两种因素,可测量的因素有货币自身收益率;不可测量的因素有制度因素,宏观经济政策等。
比较典型的货币需求函数有传统货币数量论的交易方程式(MV=PT,式中,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一般物价水平;T为商品与劳务的交易量)与剑桥方程式(M=KPY,式中,M为货币数量;K为以货币形式持有的名义国民收入的比例;P为一般物价水平;Y为一定时期内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产出;PY表示名义国民收入水平),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M=M1+M2=L1(Y)+L2(i)=L(Y,i),M1为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M 2为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Y 表示国民收入,i 示利率,L 1表示M 1与Y 的函数关系,L 2表示M 2与i 函数关系),以及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M =f{p ,r b ,r c ,(1/p )·(dp/dt ),w ,y ,u},式中,M 表示名义货币量;P 表示价格水平;r b 表示债券的预期收益率;r c 表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1/p )·(dp/dt )表示物价的预期变动率;w 表示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率;y 表示货币收入;u 为其他随机因素)。
货币需求概念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对货币的需求或愿望。
它反映了人们持有货币的意愿和程度,以及他们在不同时间和情况下愿意持有多少货币。
货币需求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
1.交易动机:人们需要货币来进行日常的经济交易,例如购买商品和服务。
这种货币需求是由人们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所产生的需求。
2.预防动机:人们需要持有一定量的货币来应对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支出。
这种货币需求是为了避免流动性风险和确保个人或企业的支付能力。
3.投机动机:一些人可能持有货币,以便在未来利用市场机会获得更高的回报。
这种货币需求与投资和金融市场相关,人们希望通过持有货币来获取利润。
货币需求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人们的偏好和信心等。
在宏观经济层面上,货币需求的变化可以对货币供应、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产生影响。
因此,了解和分析货币需求对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