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开中学05-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化学单元训练题(氮族元素)(附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33.89 KB
- 文档页数:12
重庆南开中学05-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化学单元训练题(镁、铝、铁)(附答案)一、选择题1.希尔实验是将分离出的叶绿素加到草酸铁溶液中,经光照后发生反应。
4Fe3++2H20 光照叶绿素4Fe2++4H++02↑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溶液的pH降低B.每生成1mol02转移4mol电子C.叶绿体被氧化D.该实验可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源于水2.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分别在①氧气中②空气中③氮气中④二氧化碳中完全燃烧,烧后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②﹤①﹤③﹤④B.④ = ① = ② = ③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3.向某晶体的溶液中加入Fe2+的溶液无明显变化,当滴加几滴溴水后,混合液出现血红色,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Fe3+的氧化性比溴的氧化性强B.该晶体中一定含有SCN-C.Fe2+不能与SCN-形成血红色化合物 D.Fe2+被溴氧化成Fe3+4.新买的铝锅用来烧开水时,水浸到的地方都会变成黑色,这与水中含有下列可溶盐有关的是()A.钠盐B.钾盐C.钙盐D.铁盐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粉撒入稀硫酸中.2Fe + 6H+ = 2Fe3+ + 3H2↑+B.向氯化铁溶液中通入H2S气体.2Fe3+ + 3H2S = 2FeS↓ + S↓ + 6HC.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2Fe2+ + 4Br- + 3Cl2 = 2Fe3+ + 6Cl- + 2Br2D.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溶液中.Fe(OH)3 + 3H+ = Fe3+ + 3H2O6.现代建筑的门窗框架,常用电解加工成古铜色的硬铝制造。
取硬铝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已知锰比铁活泼)由此推知硬铝的组成是()A.Al、Mg、Si、Zn B.Al、Cu、Mg、Si、MnC.Al、Fe、C.Cu D.Al、Si、Zn、Na7.下列各组溶液,无论将少量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将少量后者滴入前者,生成物一定相同的是()A.NaOH溶液和AlCl3溶液B.FeBr2溶液和氯水C.NaHCO3溶液和澄清石灰水D.Ca(HCO3)2溶液和澄清石灰水8.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322322HCO O H CO CO B .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O H ClO Cl OH Cl 22322C .硫酸亚铁溶液加入过氧化氢溶液:O H Fe H O H Fe 23222442D .过量的稀硫酸滴入偏铝酸钠溶液中:322)(OH Al O H AlO H 9.测知由Fe 2(SO 4)3和FeSO 4组成的混合物中含硫a %,则其含铁量应为()A .(100-4a )%B .(100-2a )%C .(100-a )% D .(100-3a )%10.把含有氧化铁的铁片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直到铁片完全溶解,经分析该溶液中无Fe 3+,且生成的Fe 2+与反应生成的H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则原混合物中Fe 2O 3与Fe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1B .2︰5C .4︰1D .3︰1 二、填空题11.铁酸钠(Na 2FeO 4)是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氧化性比高锰酸钾更强,本身在反应中被还原为Fe 3+ ,配平制取铁酸钠的化学方程式:___ Fe(NO 3)3 + ____ NaOH + ___ Cl 2 ------ Na 2FeO 4 + ____ NaNO 3 + ____ NaCl + ___ H 2O 反应中_______元素被氧化,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12.下列五个图中,横坐标表示加入的物质的量,纵坐标表示生成沉淀的量从A -E 中选择各题要求的序号填入表中AB C D E 溶液加入的物质答案序号饱和石灰水通CO 2至过量AlCl 3溶液通过量的NH 3含少量NaOH 的NaAlO 2溶液通过量的CO 2NaAlO 2溶液滴加稀HCl 至过量MgCl 2 AlCl 3的混和液滴加NaOH 至过量13.已知①ZnCl 2·xH 2O 易溶于水,且其水溶液呈酸性;②SOCl 2极易与水发生下列反应:SOCl 2+H 2O=SO 2+2HCl 。
第十五章氮族元素一选择题 1. 氮气制备的方法是() A.将硝酸氨NHNO加热 B. 将亚硝酸氨NHNO加热 4342 C.将氯气与氨气混合 D. B和C 2. 下列化合物中与水反应放出HCl的是() A. CCl B. NCl C. POCl D.ClO 433273. NO溶解在NaOH溶液中可得到() 2A. NaNO和HO B. NaNO、O和HO 22222C. NaNO、NO和HO D. NaNO、NaNO和HO 3252322 4. 硝酸盐加热分解可以得到单质的是() A. AgNO B. Pb(NO) C. Zn(NO) D. NaNO 332323 5. 下列分子中具有顺磁性的是()A. NOB. NOC. NOD. NO 22234 6. 下列分子中,不存在离域键的是()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3 A. HNO B. HNO C. NO D. N322 3 7.分子中含d—p反馈键的是()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 HNO B. HNO C. HPO D. NH 32323 8. 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A. NH B. NHOH C. NH D. HN 242 33 9. 下列酸中为一元酸的是()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 HPO B. HPO C. HPOD. HPO 427323334 10. 下列各物质按酸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 HNO>HPO>HPO B. HPO>HPO>HNO 234427427342C. HPO>HNO>HPO D. HPO>HPO>HNO 427234344272 11. 下列物质中,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Sb(OH) B. Sb(OH) C. HAsO D. Bi(OH) 35343 12. 加热分解可以得到金属单质的是() (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 Hg(NO) B. Cu(NO) C. KNO D. Mg(NO) 323233213. NHNO受热分解产物为() 43 A. NH+HNO B. N+H OC. NO+HOD. NO+HO 3222222 14. 下列物质中受热可得到NO的是() 2A. NaNO B. LiNO C. KNO D. NHNO 33343 15. 下列氢化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 A. NH B. PH C. AsH D. SbH 3333 16. 遇水后能放出气体并有沉淀生成的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Bi(NO) B. MgN C. (NH)SO D. NCl 32324243 17. 下列物质均有较强的氧化性,其中强氧化性与惰性电子对有关的是()A. KCrO B. NaBiO C. (NH)SO D. HIO 2273422856 18. 下列化合物中,最易发生爆炸反应的是() A.Pb(NO) B. Pb(N) C. PbCOD. KCrO 32323 24 19. 欲制备NO气体,最好的实验方法是() A. 向酸化的NaNO溶液中滴加KI溶液 2 B. 向酸化的KI溶液中滴加NaNO溶液 2-3C.Zn粒与2mol·dmHNO反应 3 D. 向双氧水中滴加NaNO溶液220. N和CH分子中都含有键,但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高二化学《氮族元素》单元测验试卷姓名 班级 座号 成绩第I 卷(60分)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有害气体主要是( )A .CO 2、碳氢化合物B .NO 和NO 2C .SO 2 D.氟氯烃 2、下列关于氮族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原子的最外层均有5个电子,最高价均为+5价B 、非金属性比同周期的氧族元素和卤族元素弱C 、原子半径比同周期的氧族元素、卤族元素小D 、稳定性:NH 3 > PH 33、氮气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且能维持含量基本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 .氮分子结构稳定B .氮气难溶于水C .氮分子是非极性分子D .氮气比空气轻 4、下列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 H SO H SO 2423和B. 红磷和白磷C. H O D O 22和D. O O 188168和5、将氨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发现氧化铜变红色,此外还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这种气体估计应是( ) A. O 2B. H O 2C. NOD. N 26、在8363242NH Cl NH Cl N +=+反应中,若有1023.g NH 被氧化,则反应用去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 A. 5.04L B. 6.72LC. 20.16LD. 40.32L7、有一种盐A 和KOH 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B 经过一系列氧化再溶于水可得到酸C ,B 和C 反应又可以生成A ,则A 是 ( )A .NH 4ClB .(NH 4)2SO 4C .NH 4NO 3D .NH 4HCO 3 8、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1铜与浓硝酸反应;○2铜与稀硝酸反应;○3铜与氧气反应生成CuO ,CuO 再与稀硝酸反应。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所消耗的硝酸的量:①>②>③B .对环境造成的危害,③最小C .因铜与浓硝酸作用最快,故制取硝酸铜的最佳方案是①D .三种途径所消耗的铜的质量相等9、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H K Fe NO +++-、、、23 B. OH Na NH Cl -++-、、、4C. +---K PO H OH NO 、、、423 D. Mg NO H Al233+-++、、、10、阿波罗宇宙飞船升入太空是以N 2H 4(联氨)和N 2O 4为推力源。
《氮族元素》测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Cu 64 Fe 56 Zn 65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①红磷加热升华变成白磷 ②氯化铵晶体受热后由试管底部移到试管上部 ③固体碘受热变成碘蒸气 ④干冰汽化 ⑤浓硝酸从无色液体变成黄色液体A ①②B ③④C ④⑤D ③④⑤2、下列试剂:①浓HNO 3 ②AgNO 3 ③KNO 3 ④氯水 ⑤氨水 ⑥NaHCO 3应避光保存的是( )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②④ D ②③⑥3、 下列含氮的氧化物中称为硝酐的是( )A NOB N 2O 3C NO 2D N 2O 5 4、 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 A N 2和H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 3 B NO 和O 2反应生成NO 2 C NH 3经催化氧化生成NO D 由NH 3制碳铵和硫铵5、 关于磷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红磷没有毒性而白磷剧毒B 、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260℃可转变为红磷C 、白磷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D 、少量白磷应该保存在水中6、 下列混合物可用加热的方法分离的是( )A 、碘和氯化铵B 、硝酸钾和二氧化锰C 、硫酸钾和氯酸钾D 、氯化铵和氯化钡7、某温度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适量的NH 3和Cl 2恰好完全反应。
若反应产物只有N 2和NH 4Cl 固体;则反应前后容器中的压强比接近于( )A 、1:11B 、11:1C 、7:11D 、11:78、经研究发现;有一种磷分子具有链状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一种极性分子;易溶于水B 分子中每个磷原子以3个共价键与3个磷原子结合C 相对分子质量8倍于白磷分子D 它和白磷是磷的同素异形体9、氨和酸反应生成铵盐的实质是( )A 氨极易溶于水B 氨具有碱性C 氨分子与H +形成铵离子 D 氨分子是极性分子10、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应含Fe 2+;若食亚硝酸盐;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 2+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而中毒。
氮族元素单元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P-31 Al-27 Fe-56 Cu-64 Zn-65(第Ⅰ卷,共83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以下贮存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少量自磷贮存在二硫化碳中B、水玻璃贮存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中C、少量钠贮存在煤油中D、浓硝酸应贮存在棕色的广口瓶中2、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N4,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N4是N2的同素异形体B、N4是N2互为同位素C、相同质量的N4和N2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2D、N4的摩尔质量是56 g3、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A、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D、由氨气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原子间以非极性键结合而成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D、原子间以极性键结合而成的分子必定是极性分子5、下列含氮的氧化物中称为硝酐的是:A、NOB、N2O3C、NO2D、N2O5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6、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红磷加热升华变成白磷②氯化铵晶体受热后由试管底部移到试管上部③固体碘受热变成碘蒸气④干冰汽化⑤浓硝酸从无色液体变成黄色液体A、①②B、③④C、④⑤D、③④⑤7、铜粉放入稀H2SO4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下列一种物质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显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物质是:A、Fe2(SO4)3B、Na2CO3C、KNO3D、FeSO4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氨水与稀H2SO4:NH3·H2O + H+ ==== NH4+ + H2OB、实验室用铵盐(NH4Cl)与碱(Ca(OH)2)共热制取氨气:NH4+ + OH-∆NH3↑ + H2OC、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Ba2+ + SO42-==== BaSO4↓D、Cu片溶于稀HNO3:3Cu + 2NO3-+ 8H+ == 3Cu2++ 2NO↑ + 4H2O9、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OH-所含质子数为9N AB、31 g白磷含有共价键数为4N AC、22.4 L NO2含有的原子数一定为3N AD、5.6 g Fe和足量Cl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0.2N A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并生成NH3B、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不是所有铵盐中的氮均呈-3价C、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 + OH-∆NH3↑+ H2OD、NH4Cl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可用升华法分离11、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型的化合物,往往其结构和性质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无色晶体,下列对它的描述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B、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成有色气体C、它可由PH3与HI化合得到D、它不能跟烧碱溶液反应12、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A B C D13、将0.1 mol铜与40 mL 10 mol·L1-HNO3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a mol H+,由此可知:A、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2 × 22.4 LB、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23× 22.4LC、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2a-)molD、反应后溶液中所含N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14、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H4N3—HNO3 + N2 + 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A、5:3B、5:4C、1:1D、3:515、碳跟浓硫酸其热产牛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16、向铁与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剩余m1g金属,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剩余m2g金属。
高二化学《氮族元素》单元测试试卷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60分)1.常温下最难与浓硝酸发生持续反应的是(A)Al (B)Mg (C)Cu (D)Ag2.下列试剂保存方法正确的是(D) (A)浓HNO3放在棕色瓶中(B)白磷放在冷水中(C)氨水放在密闭容器中(D)钠放在冷水中3.既能用浓H2SO4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是( D ) (A)SO2 (B)H2S (C)NH3 (D)N24.制取相同质量的Cu(NO3)2时,消耗硝酸质量最多的是( A ) (A)铜与浓HNO3反应(B)铜与稀硝酸反应(C)氧化铜与硝酸反应(D)氢氧化铜与硝酸反应5.在氨氧化法制硝酸中的尾气,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D ) (A)HNO3与NO (B)NO2与H2S (C)H2与NO (D)NO与NO26.下列有关含氧酸的对应酸酐不正确的是( A ) (A)HNO3:NO2 (B)HNO2:N2O3(C)H4SiO4:SiO2 (D)H3AsO4:As2O57.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A ) (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B)由NH3制碳铵和硫铵等化肥(C)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 (D)NO与O2反应生成NO28.下列关于浓HNO3与浓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常温下都可用铁制容器贮存(B)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C)露置于空气中,溶液质量均减轻(D)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增大9.氮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非金属元素是( )A. 氮B. 磷C. 砷D. 铋10.在图示装置中,将液体Y滴入瓶中并摇动,一会儿小气球胀大。
则气体X与液体Y不可能是( C )A B C D气体X NH3SO2CO2HCl液体Y 水浓NaOH 稀H2SO4称食盐水11.下列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振荡,沉淀不消失的是( D )(A)NaNO3 (B)Na2CO3 (C)Na3PO4 (D)Na2SO312.下列物质具有固定沸点的是:A.王水B.氯水C.重水D.氨水13、不能用加热方法除去所含杂质的是( C )A、KCl固体(碘)B、NaCl固体(NH4Cl)C、KClO3固体(KMnO4)D、Na2CO3固体(NaHCO3)1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 )A、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B、常温下浓硝酸可用铝罐贮存,说明浓硝酸与铝不反应C、王水是指1体积浓硝酸和3体积浓盐酸的混合液D、王水能溶解金和铂15.相同状况下,4体积NO2与1.5体积O2混合通过足量水,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 A)(A)0.5体积(B)2体积(C)3体积(D)4.5体积16.同主族的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型化合物,其结构与性质往往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无色晶体,下列对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B)在加热条件下该化合物可分解(C)这种化合物不能与碱反应(D)该化合物可以由PH3与HI化合生成17.下列试剂需用棕色玻璃瓶保存的是:()①浓HNO3;②氯水;③AgNO3溶液;④氢氟酸;⑤NaOH溶液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⑤D.②③④18.下列物质中无毒的是:() A.白磷B.红磷C.偏磷酸D.二氧化氮19.下列性质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稳定性:H O NH PH233>>B.酸性:H AsO H PO HNO34343>>C.氧化性:稀HNO3>浓HNO3D.还原性N2>红磷20.下列有关氨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氨分子的结构呈正四面体型,是非极性分子B.氨分子的结构呈三角锥型,是非极性分子C. 液氨可用作致冷剂D. 液氨是氨气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二、填空题(25分)21.(5分)实验室制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附所需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Ca—40,S—32,Cu—64,Fe—5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2分)1.下列各元素中,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的是()A.碘B、硫C、硅D、磷2.在日光的照射下,下列物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浓HNO3 B.H2和N2的混合气C.溴化银D.氯水3.要检验市面上的金器首饰是否用纯金制成,可取样品浸于某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即可判断该溶液是()A.盐酸B、硫酸C、硝酸D、王水4.据报道,日本青山院教职工授林光一试制成功了液氮动力车,行驶实验时速40km·h-1,行驶里程为30k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氮动力车排出氮气而不产生任何公害,有利于保护环境B.液氮动力车比电动车和氢气车更安全C.液氮动力车的工作原理是:在-196℃时转化为氮气,由此体积膨胀(大约1000倍)而带来的动能D.液氮动力车的工作原理是:氮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燃烧时放热。
5.关于NO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N物质氧化的产物B.NO不能用排气法收集C.NO可以是某些含高价N物质还原的产物D.NO的制法通常是用N2与O2反应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白磷有剧毒,可以通过在空气中加热到260℃转变为无毒的红磷B.红磷与白磷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属于物理变化C.P2O5极易吸水,是良好的干燥剂,但却不可以用来干燥氨气D.P2O5极易与水化合,溶于水即得到磷酸二、选择题(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多选、错选不给分,漏选一个得2分)7.鉴别NO2和Br2蒸气,下列实验不可以的是()A.溶于水B、通入CCl4C、通入NaOH溶液D、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8.下列反应中HNO3即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A.H2S和HNO3B、FeO和HNO3C、Cu和HNO3D、Al(OH)3和HNO3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氨水与稀H2SO4:NH3·H2O+H+ == NH4++H2OB.硫酸铵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Ba2+ + SO42-= BaSO4↓C.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后再用盐酸酸化:Ba2++SO32-==BaSO3↓;BaSO3+2H+==Ba2++H2O+SO2↑D.Cu片溶于稀HNO3:3Cu+2NO3-+8H+==3Cu2++2NO↑+4H2O10.下列物质,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烧碱溶液反应的是()①硫酸氢铵②氧化铝③碳酸钠④碳酸氢钠⑤硫化铵⑥氢氧化铝⑦碳酸铵A.①②③⑤⑦ B.①③④⑤⑦ C.②④⑤⑥⑦ D.②④⑤⑦,在调节溶液酸性时,不应选用作介质11.铋酸钠在酸性介质中可以把Mn2+氧化的MnO4的酸是()A.稀H2SO4B、稀盐酸C、稀HNO3D、亚硫酸12.亚硝酸钠(钾)是我国规定的可用作增强肉类制品色泽的非色素物质,通常称为发色剂或护色剂。
重庆南开中学05-0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化学单元训练题(氮族元素)(附答案)附所需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Ca—40,S—32,Cu—64,Fe—5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2分)1.下列各元素中,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的是()A.碘B、硫C、硅D、磷2.在日光的照射下,下列物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浓HNO3 B.H2和N2的混合气C.溴化银D.氯水3.要检验市面上的金器首饰是否用纯金制成,可取样品浸于某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即可判断该溶液是()A.盐酸B、硫酸C、硝酸D、王水4.据报道,日本青山院教职工授林光一试制成功了液氮动力车,行驶实验时速40km·h-1,行驶里程为30k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氮动力车排出氮气而不产生任何公害,有利于保护环境B.液氮动力车比电动车和氢气车更安全C.液氮动力车的工作原理是:在-196℃时转化为氮气,由此体积膨胀(大约1000倍)而带来的动能D.液氮动力车的工作原理是:氮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燃烧时放热。
5.关于NO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N物质氧化的产物B.NO不能用排气法收集C.NO可以是某些含高价N物质还原的产物D.NO的制法通常是用N2与O2反应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白磷有剧毒,可以通过在空气中加热到260℃转变为无毒的红磷B.红磷与白磷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属于物理变化C.P2O5极易吸水,是良好的干燥剂,但却不可以用来干燥氨气D.P2O5极易与水化合,溶于水即得到磷酸二、选择题(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多选、错选不给分,漏选一个得2分)7.鉴别NO2和Br2蒸气,下列实验不可以的是()A.溶于水B、通入CCl4C、通入NaOH溶液D、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8.下列反应中HNO3即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A.H2S和HNO3B、FeO和HNO3C、Cu和HNO3D、Al(OH)3和HNO3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氨水与稀H2SO4:NH3·H2O+H+ == NH4++H2OB.硫酸铵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Ba2+ + SO42-= BaSO4↓C.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后再用盐酸酸化:Ba2++SO32-==BaSO3↓;BaSO3+2H+==Ba2++H2O+SO2↑D.Cu片溶于稀HNO3:3Cu+2NO3-+8H+==3Cu2++2NO↑+4H2O10.下列物质,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烧碱溶液反应的是()①硫酸氢铵②氧化铝③碳酸钠④碳酸氢钠⑤硫化铵⑥氢氧化铝⑦碳酸铵A.①②③⑤⑦ B.①③④⑤⑦ C.②④⑤⑥⑦ D.②④⑤⑦11.铋酸钠在酸性介质中可以把Mn2+氧化的MnO,在调节溶液酸性时,不应选用作介质4的酸是()A.稀H2SO4B、稀盐酸C、稀HNO3D、亚硫酸12.亚硝酸钠(钾)是我国规定的可用作增强肉类制品色泽的非色素物质,通常称为发色剂或护色剂。
第一章《氮族元素》测验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O—16,S—32,Fe—561、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有害气体主要是()A.CO2、碳氢化合物B.NO和NO2 C.SO2 D. N22、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S B.P C.N D.O3、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盐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都能用铝制的容器贮存B.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C.常温下都能和铜较快反应D.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都不变4、下列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HNO3>H2SiO3B.H3PO4>H2SO4C.H3AsO4>H3PO4D.H2SO4>HClO45、砷为第四周期第ⅤA族元素,根据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砷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①砷在通常情况下是固体②砷可以有-3、+3、+5等多种化合价③砷的还原性较磷弱④砷与氢气化合困难,且砷化氢很不稳定⑤砷酸(H3AsO4)是一种强酸⑥亚砷酸的酸酐化学式为As2O3A.①③④B.③⑤⑥C.③⑤D.②⑤⑥6、下列有关氮气的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A.常用液氮作冷冻剂,在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B.目前工业上常利用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化合制取NOC.在灯泡中填充氮气以防止钨丝氧化或挥发D.常用氮气作保护气,以防止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腐烂7、已知将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的方法叫氮的固定,那么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转变为氨或铵盐等B.工业上利用氮气与氢气直接化合来合成氨C.土壤里的硝酸盐被细菌分解向大气中释放氮D.在电闪雷鸣的雨天,发生了放电现象,从而使土壤从空气中得到了氮8在日光的照射下,下列物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浓HNO3B.H2和N2的混合气C.溴化银D.氯水9、下列气体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而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NH3B.NO C.NO2 D.H210、除去NO2气体中的少量NH3,可选用的试剂为()A.水B.2mol/L硫酸溶液C.18mol/L硫酸溶液D.6mol/L烧碱溶液11、在酸性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K+、NO3-、Cl-、Na+B.K+、SO32-、Cl-、NO3-C.Na+、Cu2+、NO3-、SO42-D.Na+、SO42-、Cl-、H+12、用一种试剂可鉴别(NH4)2SO4、NH4Cl、AlCl3、Na2SO4和NaCl五种溶液的是()A、NaOHB、HClC、Ba(OH)2D、H2SO413、在1L1mol/L的氨水中(不考虑氨气的挥发)()A.含有1mol氨分子B.含有NH3和NH4+之和为1molC.含有1molNH3·H2O D.含有NH3、NH4+、NH3·H2O之和为1mol14、xZn+nHNO3===xZn(NO3)2+yNH4NO3+zH2O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和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9B、9:1C、4:10D、5:215、离子M2O7x—与S2—能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a M2O7x—+ b S2—+ c H+ = d M3+ + r S + f H2O(a、b、c、d、r、f均为化学计量数,b=3,d=2)则M2O7x—中M 的化合价为()A、+4B、+5C、+6D、+716、如果用0.3mol/L的亚硫酸16mL,刚好将3.2×10—3mol[RO(OH)2]+还原成较低价态,则反应后R的价态为()A、0B、+1C、+2D、+317、下列反应中,既表现硝酸的氧化性,又表现了硝酸的酸性的是()A.CuO+HNO3 B.Cu+HNO3(浓) C.Fe(OH)3+HNO3 D.C+HNO3(浓)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某无色无味气体A与空气接触后,很快转变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则气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
重庆重庆南开中学化学氮及其化合物测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洒落的汞可用硫粉处理B.浓硫酸可用铁制容器装C.可用氨水清洗试管壁上的氧化铝D.可用稀硝酸清洗试管壁上的银【答案】C【详解】A.汞有毒,常温下能够与硫反应生成硫化汞,撒落的汞可用硫粉处理,故A正确;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够使铁钝化,所以浓硫酸可用铁制容器装,故B正确;C.氨水为弱碱,不能与氧化铝反应,不能用氨水清洗试管壁上的氧化铝,故C错误;D.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单质银,所以可用稀硝酸清洗试管壁上的银,故D正确;故选C。
2.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有( )A.浓硫酸B.碱石灰C.氯化钙D.五氧化二磷【答案】B【详解】因为氨气可以和酸反应,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和五氧化二磷等酸性干燥剂干燥;氯化钙可以吸收氨气生成八氨合氯化钙,所以也不能用氯化钙干燥氨气。
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组成的混合物,可以干燥氨气,所以本题选B。
3.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一定有CO32-C.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D.某溶液加入稀盐酸酸化的AgNO3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答案】A【详解】A.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该气体为氨气,推出原溶液中一定有NH4+,A项正确;B. 原溶液中若含HCO3-,加入稀盐酸后也会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原溶液中不一定有CO32-,B项错误;C. 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也可能是AgCl,则原溶液中不一定有SO42-,C项错误;D. 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时,则引入了Cl-,故不能证明是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D 项错误;4.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渐加入少量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A.颜色变浅B.变为红色C.没有改变D.变为黄色【答案】D【详解】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NO3-+4H+═3Fe3++NO↑+2H2O,三价铁离子为棕黄色;故选:D。
高二氮元素练习题以及答案一、选择题1. 氮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A. 14B. 7C. 8D. 122. 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几主族?A. 主族1B. 主族2C. 主族3D. 主族53. 氮元素的电子结构是什么?A. 2, 5B. 2, 8, 5C. 2, 8, 6, 5D. 2, 8, 4, 54. 氮气是由两个氮元素原子组成的分子,写出氮气的化学式是:A. N2B. NO2C. NH3D. N2O5. 氮化合物中氮的化合态可以是以下哪种形式?A. +1B. -1C. +3D. -3二、填空题1. 氮元素的原子半径约为____ nm。
2. 氮气在常温下是一种____。
3. 当氮气与氧气发生反应时会产生____。
4. 氮元素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____。
5. 氮元素的五氧化二氮化学式为____。
三、简答题1. 氮元素的重要性是什么?2. 解释一下氮循环的过程。
3. 举例说明氮元素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B2. D3. B4. A5. D二、填空题1. 0.071 nm(单位可接受范围:0.07 - 0.075 nm)2. 惰性气体3. 氮氧化物(NOx)4. 氨气(NH3)5. N2O5三、简答题1. 氮元素在生物体中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同时,氮元素还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用于合成氨气、氮肥、硝酸等。
2. 氮循环是指氮元素在大气、土壤和生物体之间不断转化的过程。
首先,氮气通过闪电、细菌固氮等方式转化为氨气;然后,氨气进一步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这个过程称为硝化;最后,生物体通过摄取植物或其他生物的蛋白质,将硝酸盐还原为氨气,释放出来,这个过程称为还原。
3. 氮元素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其中包括:- 氮肥:氮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之一,氮肥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氮源。
- 爆炸物:氮元素在一些爆炸物中起着重要角色,如三硝基甲苯(TNT)等。
重庆南开中学高2024级高二(下)开学考试化学第Ⅰ卷(单选题)本卷共14题,每题3分。
共42分,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不选、多选或错选不给分。
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BCD锂离子电池硅太阳能电池电饭煲风力发电器A.AB.BC.CD.D2.巴西奥运会期间,工作人员误将“84”消毒液与双氧水两种消毒剂混用,发生反应:22NaClO H O =+22O NaCl H O ↑++,导致游泳池藻类快速生长,池水变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次氯酸钠的电离方程式为NaClO Na ClO -++B.2H O 的空间填充模型为C.可表示35Cl -,也可表示37Cl -D.过氧化氢的电子式为3.下列关于工业生产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氧化物的方法制金属镁和铝B.氯碱工业中使用阳离子交换膜防止副反应的发生C.钢铁防腐蚀可用化学方法在其表面进行发蓝处理D.工业制备硫酸时在吸收塔中使用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4.砷化镓(GaAs)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
3AsCl 是合成GaAs 的原料之一,其中Ga 与Al 同族,As 与N 同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负性:Cl Ga As >> B.3AsCl 中含有σ键C.3AsCl 分子为平面三角形D.基态Ga 和As 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相同5.2Li O -电池比能量高,可用于汽车、航天等领域。
电池反应式为:2222Li O Li O + 放电充电,放电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Li 在负极失去电子 B.2O 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 .阳离子由正极移向负极D.Li 电极不能直接与水溶液接触6.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24LSO 溶于水,溶液中3HSO -、23SO -和2SO 的微粒数之和小于A0.1NB.向2FeI 溶液中通入适量2Cl ,当有21molFe +被氧化时,转移电子总数一定等于A3N C.电解精炼铜时,以待精炼铜作阳极,以纯铜作阴极,当阳极有64gCu 转化为2Cu +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A 2N D.2428gC H 与2N 混合物中π键的数目为A N 7.下列物质制取、储存和用途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①实验室配制4FeSO 溶液时加入少量铁粉②3NaHCO 和()243Al SO 混合溶液可用作泡沫灭火剂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④实验室盛放23Na CO 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⑤少量的硫酸铁溶于水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A.②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③⑤D.③④⑤8.以反应()[]222424Cu H O 4Cl CuCl ()4H O ΔH 0()蓝黄+--⎡⎤++>⎣⎦为例,探究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
重庆市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单元测试及答案一、选择题1.将红热的木炭与浓硝酸共热产生的气体等分为①和②两份,第①份先通过适量蒸馏水,再通过少量澄石灰水;第②份直接通过少量澄清石灰水。
则石灰水的变化最可能为( ) A .①不变浑浊,②变浑浊 B .①变浑浊,②不变浑浊 C .①变浑浊,②变浑浊 D .①不变浑浊,②不变浑浊 【答案】B 【详解】C 与浓硝酸反应产生2CO 和2NO 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直接通过澄清石灰水,2NO 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先与氢氧化钙反应,难以得到3CaCO 沉淀;混合气体先通过水,2NO 可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 ,NO 和2CO 的混合气体再通过澄清石灰水,NO 与氢氧化钙不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会产生3CaCO 沉淀,故选B 。
2.从某些性质来看,NH 3和H 2O 、NH 4+和H +、NH 2-和OH -、N 3-和O 2-两两类似。
据此判断,下列反应中正确的是( )①4232NH Cl NaNH NaCl NH ∆+→+↑ ②423222CaO NH Cl CaCl NH H O ∆+→+↑+ ③223233()4Mg NH Mg N NH ∆→+↑ A .仅①正确 B .②③正确 C .①③正确 D .全部正确【答案】D 【详解】①OH -和NH 2-相当,NH 3和H 2O 相当,依据NH 4Cl+NaOH=NaCl+NH 3+H 2O ;类推得到:NH 4Cl+NaNH 2═NaCl+2NH 3,故正确;②NH 4+和H 3O +相当,依据CaO+2HCl=CaCl 2+H 2O ,类推得到反应:CaO+2NH 4Cl= CaCl 2+2NH 3↑+H 2O ,故正确;③OH -和NH 2-相当,N 3-和O 2-两两相当,依据Mg (OH )2=MgO+H 2O ,类推得到:223233()4Mg NH Mg N NH ∆→+↑,故正确;因此上述三个反应都能够发生; 正确答案D 。
重庆市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H4B.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Cl-C.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a+-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足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存SO24【答案】C【详解】A. 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可说明原溶液中存NH,故A错误;在+4B. 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为碳酸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不一定含Cl−,故B错误;C. 焰色反应的火焰呈黄色,可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a+,故C正确;SO,应D. 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原溶液中不一定存2-4先加稀盐酸,无沉淀,再加氯化钡,产生沉淀,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2.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CO2B.N2C.SO2D.NH3【答案】D【详解】A. 浓硫酸不和二氧化碳反应,因此可以干燥,A不符合题意,A不选;B. 浓硫酸不和氮气反应,因此可以干燥,B不符合题意,B不选;C.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可以干燥室温下能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气体例如硫化氢、碘化氢等,但二氧化硫和浓硫酸不能反应,故浓硫酸能干燥二氧化硫,C不选;D. 浓硫酸具有酸性,不可以干燥碱性气体氨气,D符合题意,D选;答案选D。
3.如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该装置适合于()A.用浓硝酸和Cu制取NO2B.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C.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Cl2D.用NH4Cl溶液和Ca(OH)2制取NH3【答案】B【详解】A.二氧化氮会与水发生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A不合适;B.分液漏斗中盛放双氧水,圆底烧瓶中为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可以催化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氧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B合适;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需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故C不合适;D.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且氢氧化钙与溶于水时放出的热量较少,无法蒸出氨气,故D不合适;故答案为B。
2006届高三复习单元测试氮族元素⑵班级 姓名 学号第I 卷(选择题52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混合物可用加热方法分离的是 ( )A .晶体碘和氯化铵B .硝酸钾和二氧化锰C .硫酸钾和氯酸钾D .氯化铵和氯化钡2.(05年南京三测)下列关于浓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具有挥发性,因而浓硝酸略带有黄色B .具有不稳定性,实验室里应保存在棕色瓶中C .具有氧化性,常温下可以跟铜缓慢反应D .具有酸性,实验室可以用它来制氢气3.(05年人大附中)能够使铝的表面出现致密的氧化膜的试剂是 ( ) ①冷稀盐酸 ② 冷稀硫酸 ③冷浓硝酸 ④冷浓硫酸(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 ③④4.将反应O H BiMnO H BiO Mn 23432++→+++-+-+配平后,+H 的化学计量数为 ( )A .8B .10C .14D .305.已知下列事实:①硝酸的酸性比磷酸强;②硝酸显强氧化性;磷酸不显强氧化性;③PH 3的还原性比氨强;④氨比磷化氢稳定。
其中能说明氮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磷元素强的是 (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②③④6.(05年黄冈检测)工业上以CaO 和HNO 3为原料制备Ca(NO 3)2·4H 2O 晶体。
为确保制备过程中既不补充水分,也无多余的水分,所用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 )A .30%B .63%C .70%D .无法计算7.有容积相同的4个集气瓶,分别装满下列各气体,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经充分反应后,集气瓶进水最多的是 ( )A. NO 和N 2体积各占50%B. NO 2和N 2体积各占50%C. NO 2和O 2体积各占50%D . NO 和O 2体积各占50%8.(05年北京海淀)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做如下实验: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原溶液可能是 ( )A .溶有2SO 的品红溶液B .溶有3NH 的酚酞溶液C .溶有2SO 的酚酞溶液D .溶有2Cl 的品红溶液二、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9.把3 mol 的NO 2气体,依次通过下列三个分别装有①饱和NaHCO 3溶液,②浓H 2SO 4,③Na 2O 2(所有物质均过量)的装置后,用排水法把残留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该气体应是 ( )A .1 mol NOB .2 mol NO 2和0.5 mol O 2C .2 mol O 2D .0.25 mol O 210.(05年人大附中)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等质量的硝酸铜:铜跟浓硝酸反应;铜跟稀硝酸反应;铜先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硝酸反应。
一、选择题1.如图是氮氧化物(NO x)储存还原的工作原理:NO x的储存过程与还原过程在不同时刻是交替进行的。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还原”过程中,Ba(NO3)2转化为BaOB.在储存还原过程中,Pt作催化剂C.在储存还原过程中,参加反应的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若还原性气体为H2,则参加反应的H2与生成的N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1答案:C【分析】根据图示可知,“储存”过程中,NO与O2在催化剂Pt的表面生成NO x, NO x再与BaO反应生成Ba(NO3)2;“还原”过程中,Ba(NO3)2与还原性气体反应生成BaO、N2和H2O,结合电子守恒计算判断。
【详解】A.根据图示,“还原”过程中,Ba(NO3)2被还原性气体还原为BaO、N2和H2O,故A正确;B.在储存还原的过程中,Pt不参与化学反应,是催化剂,故B正确;C.在储存还原过程中,NO中N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至+5价,失去电子,O2中O化合价由0价降低至-2价,得到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参加反应的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故C错误;D.若还原性气体为H2,H2中H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至+1价,失去电子,Ba(NO3)2中N 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至0价,得到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参加反应的H2与生成的N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1,故D正确;故选C。
2.下列表述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表述Ⅰ表述ⅡA SO2具有漂白性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 SiO2具有弱氧化性工业上利用SiO2与焦炭制备粗硅C NH3是电解质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D.D答案:B【详解】A.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的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A项错误;B.二氧化硅与碳原子生成硅与一氧化碳,B项正确;C.氨水是弱电解质,但是氨气不是电解质,C项错误;D.硫化氢气体与浓硫酸发生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硫化氢气体,D项错误;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