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九九重阳节
- 格式:docx
- 大小:15.20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九九重阳节》含反思一、教案概述主题:九九重阳节适用年龄:3—6岁(大班)时间:45分钟教学目标:1.了解九九重阳节的由来和意义;2.学习重阳节的相关诗句和歌曲;3.提高幼儿的爱国意识和文化传承意识;4.培育幼儿的感恩和孝敬家长的情感。
教学内容:1.重阳节简介2.听取摘菊花和唱《高山流水》3.制作菊花粥4.共享家庭感恩的事情教学准备:1.重阳节的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菊花、糯米等食材和口碑良好的厨房;3.适合幼儿赏识的重阳节诗句和歌曲;4.家长支持材料(如感恩卡等)。
二、教学步骤及反思步骤一:引入(5分钟)介绍重阳节背景,让幼儿了解这个节日是哪天,干什么的。
反思:在开始教学前,我先制作了一份PPT,并收集了一些图片,让幼儿通过这些视觉资源感受重阳节的气氛,也更加简单理解这个节日的由来和意义。
步骤二:听取摘菊花和唱《高山流水》(10分钟)通过听取诗歌和歌曲来了解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反思:这部分引导幼儿在赏识诗歌和歌曲的同时,全身心地感受到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同时提高了他们的情感认知本领。
步骤三:制作菊花粥(20分钟)通过制作菊花粥来体验重阳节的习俗,也可以培育幼儿的动手本领和口味的品位。
反思:菊花粥是中秋节和重阳节的传统食品之一,为了让幼儿更真切地体验这种传统,我特地备好了菊花和糯米等材料,让幼儿尝试本身动手制作,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
步骤四:共享家庭感恩的事情(10分钟)通过互动让幼儿共享他们感恩家庭的事情,培育幼儿对家庭的感恩之情,也可以增长亲子间的情感。
反思:在每次教学之后,我都会在教室门口贴一份反思表格,激励家长在接孩子时留下本身的感受和建议,帮忙我更好地跟进教学。
三、总结通过这堂课,幼儿们能够深入了解重阳节的历史文化传统,并能够在感受中感悟和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同时,我也从当中得到了不少引导和建议,希望今后能够更好地发挥老师的职能。
幼儿园大班社会《重阳节》优质教案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围绕“重阳节”这一主题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章《我们传统节日》第二节“重阳节”,详细内容涉及重阳节起源、习俗、意义以及相关诗词、故事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重阳节起源、习俗和意义,增强对传统文化认识。
2. 培养幼儿尊老爱幼、关爱他人优秀品质。
3. 提高幼儿语言表达、动手操作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重阳节意义,培养尊老爱幼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重阳节起源、习俗和相关故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重阳节故事音频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重阳节相关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上节日是什?”2. 讲解重阳节起源和习俗(10分钟)介绍重阳节起源、习俗,让幼儿解这个传统节日意义。
3. 例题讲解(5分钟)通过讲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唐诗,让幼儿感受重阳节氛围。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重阳节活动安排,鼓励他们发表自己想法。
2)手工制作:指导幼儿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重阳节贺卡,表达对长辈祝福。
5. 故事分享(5分钟)播放重阳节故事音频,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人物和情节,培养他们倾听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重阳节起源、习俗和意义。
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重阳节”为主题,画一幅画,表达对长辈祝福。
2. 答案:幼儿作品,无需标准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解重阳节文化内涵,培养他们尊老爱幼品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参与重阳节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同时,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我为长辈做件事”,将重阳节精神内涵融入幼儿日常生活。
大班社会活动九九重阳节优秀优质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是大班社会活动——九九重阳节。
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材第五章“传统节日”,具体包括九九重阳节由来、习俗、文化意义等详细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九九重阳节起源、习俗和文化意义。
2. 培养学生尊老敬老品质,提高他们社会公德心。
3. 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九九重阳节文化内涵和尊老敬老重要性。
重点:掌握九九重阳节起源、习俗,以及如何向长辈表达敬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故事书等。
学具:彩笔、画纸、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九九重阳节视频,让学生初步解重阳节氛围和习俗。
2. 背景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九九重阳节由来、习俗和文化意义,让学生对重阳节有全面解。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如何向长辈表达敬意,例如:制作贺卡、送上祝福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份独特重阳节祝福方案,并向全班同学展示。
5. 互动环节(10分钟)邀请学生分享家中长辈感人故事,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
六、板书设计1. 九九重阳节由来2. 九九重阳节习俗3. 尊老敬老意义4. 重阳节祝福方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九九重阳节”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要求:介绍九九重阳节由来、习俗,以及自己在这个节日里如何向长辈表达敬意。
2. 作业题目:制作一份重阳节贺卡,送给家中长辈。
答案要求:贺卡内容要包含祝福语、图案等,表达对长辈敬意和祝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解九九重阳节文化内涵,培养尊老敬老品质。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作业完成情况,并进行适当拓展延伸,如组织学生参加重阳节敬老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同时,教师还需不断反思教学效果,为今后教学提供借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深入理解2. 教学目标具体落实3. 教学难点与重点针对性讲解4. 教学过程互动性与实践性5. 作业设计针对性与延伸性一、教学内容深入理解在讲解九九重阳节内容时,我需要确保学生对重阳节由来、习俗和文化意义有深入理解。
九九重阳节大班教案(5篇)九九重阳节大班教案 1一、活动目标:1、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初步学*儿歌。
2、通过儿歌,懂得要关心老人,要对老人有礼貌。
3、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二、活动准备:1、课前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重阳节的知识。
2、爷爷奶奶笑哈哈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图片上有谁呀?(爷爷奶奶)他们怎么啦?(他们笑了)师:他们为什么笑呢?(请小朋友说一说)师:原来他们要过节了,所以笑得那么开心。
师:你们知道爷爷奶奶要过什么节了吗?(九九重阳节)(二)、欣赏儿歌《九月九》。
师:你们喜欢爷爷奶奶吗?(请小朋友说一说)师:老师也喜欢爷爷奶奶的,所以老师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吗?1、老师完整地朗诵儿歌一遍。
师:小朋友,你听到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呀?(请小朋友说一说)2、再次让幼儿欣赏一遍。
3、引导幼儿学*儿歌。
(帮助幼儿矫正个别发音)4、教育幼儿要做一个听话的乖宝宝,要有礼貌。
四、活动总结:教师针对幼儿今天的表现,及时的给予评价,鼓励和表扬那些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
同时,教师也要留意那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的情绪,通过表扬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
五、活动延伸:教师让幼儿回家以后把今天所学到的童谣唱给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听。
附儿歌:《九月九》九月九,重阳到,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哈哈笑,我请他们吃甜糕,妈妈/爸爸夸我好宝宝。
九九重阳节大班教案 2设计意图:金秋时节,重阳将至,这是一个登高望远、品糕赏菊的日子,是一个属于敬老爱老的日子。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汶河幼儿园大班组正在计划开展迎“九九重阳”庆祝活动。
*时许多年轻父母整日忙于工作,把照顾和教育孩子的重要大事全权托付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
“老人们冒着寒风酷暑接送孩子;戴着老花镜为孩子抄作业;背的是孩子喜欢吃的食品、带的是孩子穿的衣服。
”他们无怨无悔的奉献着。
而孩子们享受着老人们无限的关爱与呵护却一直熟视无睹,觉得是理所应当,稍有不满还大发脾气。
幼儿园大班社会《重阳节》教案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我们的节日》第四章,详细内容为重阳节的相关知识。
本章主要介绍了重阳节的由来、习俗、意义等内容,旨在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2. 培养幼儿尊老爱幼的美德,懂得关爱长辈。
3.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重阳节的意义,培养尊老爱幼的美德。
教学重点:掌握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完成相关实践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故事书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回顾已学的节日,为新课做铺垫。
(2)展示重阳节的图片,让幼儿猜测并引导幼儿说出节日的名称。
2. 讲解(10分钟)(1)利用PPT和故事书讲解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幼儿了解节日的意义。
(2)结合图片和视频,让幼儿直观地感受重阳节的氛围。
3. 实践活动(15分钟)(1)分组讨论:每组讨论一个重阳节的活动,如登高、赏菊、佩茱萸等。
(2)制作重阳节卡片:每组根据讨论的活动制作一张卡片,卡片上要有活动名称、寓意和祝福语。
(3)分享成果:每组派代表展示卡片,并分享活动的寓意和祝福语。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出示例题:根据重阳节的习俗,选择正确的活动。
(2)引导幼儿分析并解答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3)进行随堂练习,提高幼儿的动脑和动手能力。
(2)布置课后任务,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六、板书设计1. 重阳节的由来2. 重阳节的习俗3. 重阳节的意义4. 尊老爱幼的美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重阳节”为主题,画一幅画。
2. 答案要求:画面中包含重阳节的相关元素,如老人、孩子、登高、赏菊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了重阳节的相关知识,但在实践活动中的组织与管理还需加强。
大班重阳节社会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1. 重阳节的起源和意义: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历史背景和传统意义,帮助幼儿理解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 重阳节的习俗:讲解重阳节的各种习俗,如登高、赏菊、佩茱萸等,让幼儿了解并体验这些传统活动。
3. 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教育幼儿尊敬老人,关心长辈,培养幼儿的孝道意识和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使幼儿了解重阳节的起源、历史背景和传统意义,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 通过讲解重阳节的习俗,让幼儿体验传统活动,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3. 教育幼儿尊敬老人,关心长辈,培养幼儿的孝道意识和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起源、历史背景、传统意义和习俗。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并培养幼儿的实际行为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重阳节相关图片、视频资料、重阳节习俗卡片等。
2. 学具:幼儿绘画材料、手工制作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重阳节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引起幼儿对重阳节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重阳节的起源、历史背景、传统意义和习俗,并与幼儿进行互动问答。
3. 体验:组织幼儿进行重阳节习俗的体验活动,如登高、赏菊、佩茱萸等,让幼儿亲身体验并感受重阳节的乐趣。
4. 教育:引导幼儿讨论尊老敬老的重要性,教育幼儿尊敬老人,关心长辈,培养幼儿的孝道意识和家庭责任感。
5. 创作:让幼儿利用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创作与重阳节相关的作品,展示幼儿对重阳节的理解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重阳节的起源和意义2. 重阳节的习俗3. 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一次家庭敬老活动,如为长辈倒茶、帮忙做家务等。
2. 答案:幼儿能够主动尊敬长辈,关心家人,表现出自尊老敬老的良好行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重阳节的起源、历史背景、传统意义和习俗,以及组织幼儿进行重阳节习俗的体验活动,使幼儿对重阳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幼儿尊敬老人、关心长辈的传统美德。
大班社会重阳节教案【篇一:幼儿园重阳节活动方案(共8篇)】篇一:幼儿园大班重阳节活动方案及总结幼儿园大班重阳节活动方案一、幼儿发展目标:1、初步知道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愿意和老人一起欢度节日。
2、激发幼儿尊老爱老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礼物、幼儿手工作品、幼儿节目、和光荣院联系三、活动过程:1、引出主题(1)老师引出重阳节主题师: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它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爷爷奶奶的节日。
今天,我们小朋友到光荣院看望那里的爷爷奶奶,和她们一起过节老过节,开心吗?(2)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二、互动环节1、给老人们献上精心编排的歌曲、舞蹈等节目今天是爷爷奶奶们的节日,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些节目给他们看,好吗?*歌曲:“我上幼儿园”*律动:“我的小手”*歌表演:“小猪吃的饱饱”*儿歌:“拍皮球”3、听老人们讲革命故事让爷爷讲讲自己革命故事,使我们永远记得优秀的革命传统。
4、爱你一家亲为老人捶背,整理床铺、推轮椅等等,伸出自己的小手,献出自己的一点爱,使老人感觉到亲人的温暖。
(5)赠送礼物给爷爷奶奶将自己画的,粘贴的,剪的精美爱心贺卡等作品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本领,认识到我们在长大。
三.活动结束。
九九重阳久久难忘——记幼儿园重阳节活动感想大大一班张喜红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一大传统节日——重阳节,又叫老年节。
作为大班的老师,通过参与幼儿园组织的“重阳节”活动,见证了孩子在活动中能积极主动地孝敬老人,并能分享她在活动中的欢乐体验,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孩子们成长的可喜变化。
重阳节前夕,我们大班的老师带领孩子们在来到南关桥光荣院看望老人,给老人们献上精心编排的歌曲、舞蹈等节目,表演的精彩节目赢来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为老人制作了精美的爱心贺卡,听老人们讲革命故事,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节日快乐。
最令我感动的就是最后一个互动的环节,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由小朋友们为爷爷、奶奶、捶捶背,敲敲腿,唱唱歌。
大班重阳节教案(精选5篇教案一:《重阳节的故事》一、教学内容根据大班主题活动《重阳节》重阳节的故事《重阳节的故事》二、教学目标1. 理解重阳节的故事内容,知道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2. 能够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看法。
3. 通过手工制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重阳节的故事和风俗习惯。
难点:能够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重阳节的故事课件、手工材料。
学具:手工材料、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播放重阳节的故事课件,引导学生关注故事内容。
2. 故事讲解:教师讲述重阳节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3.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对重阳节的认识和看法。
4. 手工制作:教师发放手工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锻炼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重阳节的故事、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手工制作。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画出你心中的重阳节。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该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重阳节的其他文化内涵,如诗词、歌曲等。
教案二:《重阳节诗词欣赏》一、教学内容根据大班主题活动《重阳节》诗词欣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诗词,理解诗词内容。
2. 能够表达自己对诗词的感受。
3. 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诗词,理解诗词内容。
难点:能够表达自己对诗词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诗词课件、重阳节相关图片。
学具: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播放诗词课件,引导学生关注诗词内容。
2. 诗词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正确朗读诗词,引导学生理解诗词内容。
3.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对诗词的感受,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4. 绘画活动:教师发放画笔、画纸,引导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重阳节。
大班重阳节的教案(精选6篇)大班重阳节的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重阳节的教案(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重阳节的教案1活动内容:敬老爱老从我做起活动目标:1、简单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以及重阳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2、知道要尊敬老人,愿意为老人献爱心。
3、通过社区活动,锻炼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
活动准备:折纸作品(亲子作品)、宣传标语“敬老爱老从我做起”、规划好场地活动过程:活动一重阳节的来历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2、知道重阳节的风俗:吃重阳糕。
3、参观大班制作重阳糕。
4、发表感言:我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贴心话。
活动二社区活动“敬老爱老从我做起”1、活动前:提醒在社区活动时注意安全,不四散乱跑。
注意文明礼仪:不随地乱扔垃圾、吐痰,对人和气。
讨论:怎样和社区的老人打招呼,为老人服务?2、实践活动:按照规划的场地就座,开展热心服务活动。
大胆地与周围的老人打招呼,并会主动邀请老人。
为老人服务:敲背、按摩、给老人唱首歌、向老人送礼物等。
3、活动后:鼓励孩子说说自己是怎样为爷爷奶奶服务的?交流:对今天的活动的感受?讨论:以后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大班重阳节的教案2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尊敬老人、长辈;明白关心他人。
2、体验活动愉快、欢乐的氛围,鼓励幼儿进取参加团体活动。
活动流程:1、开场白:尊敬的爷爷、奶奶,你们好!亲爱的小朋友,你们明白今日是什么节日吗(重阳节)对了,就是敬老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我们一齐对爷爷、奶奶说声“节日欢乐”!那么,你送什么礼物给爷爷、奶奶过节日呢那让我们先来给爷爷、奶奶唱只歌吧!2、团体表演歌曲“好娃娃”3、游戏:“夹球走走”玩法:用身体各个环节夹球,向前行走。
比谁的球夹得多。
大班教案《重阳节》6篇大班教案《重阳节》篇1活动目的:1、让幼儿知道重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有其独特的活动和风俗习惯。
2、知道“重阳节”的由来。
3、让幼儿懂得“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传统,要敬重长辈。
4、情愿参与活动,感受节日的欢乐。
5、让幼儿知道重阳节的日子。
活动预备:1、vcd光盘“常回家看看”2、剪辑中心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中,百岁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断。
3、电脑课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课前和幼儿园退休教师刘子平老人(孤寡老人)取得联系,到重阳节这一天把她请来.5、幼儿人手一份自制礼物活动过程:一、请幼儿观看vcd光盘“常回家看看”谈话:1、•刚刚你看到的是什么?(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2、片中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探望老人,回家团聚的情景)3、引出老人节:我们小朋友有自己的节日,老人也有自己的节??日,介绍(农历九月九日)就是老人节。
4、你们知道老人节是怎么来的吗?二、介绍重阳节的来历:1、老人节也称重阳节,相传在我国古代有个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
当时据说这样可以避邪。
因此,重阳节登高以后就渐渐形成一种风俗。
打那以后,在九九重阳这一天有不少诗人都做诗来纪念。
2、播放课件: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萸少一人。
”让幼儿领会诗中重阳节插的风俗和诗人身处异地的兄弟惦念之情。
活动反思:信任这次重阳节的“敬老”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也让孩子们体验一份爱的情感,感受着爷爷、奶奶们的辛苦,学会感恩和敬重长辈,从而萌发关怀老人的美妙情感。
大班教案《重阳节》篇2活动目标:1、简洁地了解重阳节的来历风俗以及古今重阳的不同含义。
2、通过活动,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爷爷奶奶,知道他们是如何关怀孩子的。
3、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喜爱之情。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能积极地与同伴沟通自己的发觉,激发进一步探究事物变化的愿望。
幼儿园大班关于重阳节的活动方案主题7篇幼儿园大班关于重阳节的活动方案主题篇1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尊敬老人、长辈;知道关心他人。
2、体验活动愉快、欢乐的氛围,鼓励幼儿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活动流程:1、开场白:尊敬的爷爷、奶奶,你们好!亲爱的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重阳节)对了,就是敬老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我们一起对爷爷、奶奶说声“节日快乐”!那么,你送什么礼物给爷爷、奶奶过节日呢那让我们先来给爷爷、奶奶唱只歌吧!2、集体表演歌曲“好娃娃”3、游戏:“夹球走走”重阳节活动玩法:用身体各个环节夹球,向前行走。
比谁的球夹得多。
4、表演:幼儿歌舞5、游戏:“蒙眼走步”玩法:将奶奶或爷爷的眼睛蒙住,在画好的圈内走步三分钟,看谁能够保持在圈内。
6、幼儿歌舞7、游戏:抢椅子8、早操表演9、游戏:传球10、集体:“包馄饨”鼓励爷爷、奶奶教孙子、孙女包,幼儿喂爷爷、奶奶吃。
11、结束语:尊敬的爷爷、奶奶,亲爱的小朋友,今天我们与爷爷奶奶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你们高兴吗爷爷奶奶更高兴呢!现在让我们把鲜花送给他们。
(给爷爷奶奶贴上刻印的红花)幼儿园大班关于重阳节的活动方案主题篇2活动目的:1、让幼儿知道重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有其独特的活动和风俗习惯。
2、知道“重阳节”的由来。
3、让幼儿懂得“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要尊敬长辈。
活动准备:1、VCD光盘“常回家看看”2、剪辑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中,百岁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断。
3、电脑课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课前和幼儿园退休教师刘子平老人(孤寡老人)取得联系,到重阳节这一天把她请来.5、幼儿人手一份自制礼物活动过程:一、请幼儿观看VCD光盘“常回家看看”谈话:1、刚才你看到的是什么(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2、片中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团圆的情景)3、引出老人节:我们小朋友有自己的节日,老人也有自己的节崐日,介绍(农历九月九日)就是老人节。
重阳节大班社会领域教案(13篇)重阳节的教案篇一设计意图:水果是幼儿熟悉、喜爱的食品。
它形态各异的外形、鲜艳美丽的色彩、奇特丰富的口味,都对幼儿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对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在各地的水果市场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水果,且取材方便,它的种类很多,比如:苹果、香蕉、梨子、橘子等。
根据小朋友的这个兴趣点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开心果园》。
在活动中幼儿在“参观果园”情境中了解一些常见水果的外部特征。
托班的幼儿初步开始具有简单的分类能力,他们的分类主要是按物体明显的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分类,本次活动中幼儿在“摘一摘,说一说、看一看,比一比、装一装,玩一玩”的过程中学习根据水果颜色的不同进行匹配。
活动目标:1、学说短句“……水果是……颜色的”。
2、能正确区分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能按物体的颜色进行匹配。
3、积极参加集体游戏,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已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物质材料准备:一幅大树的背景图、红苹果、黄香蕉、绿梨子若干,红、黄、绿三辆小货车。
活动过程:一、参观果园,学说短句“……水果是……颜色的”。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来到了一个美羊羊种的果园,瞧!果园里面结满了许多的果子,谁来说说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幼儿学说:苹果是红色的;香蕉是黄色的;梨子是绿色的。
二、运输水果,学习根据水果颜色的不同进行匹配。
(一)摘一摘,说一说,再次认知水果颜色。
师:美羊羊想这么多水果我怎么摘呀,请小朋友来帮帮我,好吗?请每个小朋友摘一个水果,摘好了的小朋友去告诉你的好朋友,你摘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颜色的?(幼儿自由讲述)(二)看一看,比一比,根据颜色进行分类。
重阳节健康领域教案。
这个就是直接做完可以有礼品奖励啊社区重阳节活动游戏。
大班社会领域《十二生肖》教案篇二大班社会领域《十二生肖》教案活动要求:1.通过活动,知道十二生肖的名称。
2.知道属生肖是我国特有的民族风格。
幼儿园大班重阳节活动方案7篇幼儿园大班重阳节活动方案篇1主要涉及领域:综合活动目标:1、在和爷爷、奶奶一齐过节的过程中,初步了解重阳节人们喜欢进行的一些活动。
2、能用心参与活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关心、爱护。
3、增进和爷爷、奶奶的感情。
活动准备:1、幼儿已有过重阳节的初步经验。
2、邀请老人来园和幼儿共同过重阳节。
3、重阳糕,幼儿自己制作的送给爷爷、奶奶的礼物,幼儿排练的童谣、歌曲等节目,爷爷、奶奶准备的节目。
活动过程:1、欢迎爷爷、奶奶来园一齐过重阳节。
2、了解活动的资料,讨论相关问题。
(1)谈话,初步了解重阳节人们喜欢进行的活动。
(2)讨论怎样帮爷爷、奶奶度过一个快乐的节日。
3、和爷爷、奶奶一齐登高。
4、表演、品尝活动。
(1)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送礼物。
(2)爷爷、奶奶表演节目,和幼儿共同品尝重阳糕。
(3)向爷爷、奶奶说一句祝福的话。
活动目标:1、在相互讨论中了解礼物的好处明白礼物能够表达对他人的祝福之意和送礼的礼仪。
2、能选取适当的材料把礼物包装好,表达对长辈的敬爱之意。
3、能在相互的交流中体验赠送和理解礼物的乐趣。
活动准备:各种小盒子、小袋子、毛根、丝带、胶带、包装纸、剪刀、礼品、心形祝福语、音乐磁带“好娃娃”幼儿前期准备:参观礼品包装,了解包装的过程,认识一些常用的祝福语。
活动过程:一、组织幼儿讨论礼物的话题教师导语:1、小朋友,你们收到过礼物吗?2、你们为什么会收到礼物的?3、当你收到礼物的时候你的情绪怎样样呀?二、神秘礼物diy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节日。
在这天我们都要对长辈说一句祝福的话语。
祝他们节日快乐!教师导语:1、我们能够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一句什么话,让他们在节日里开心呢?2、老师想在重阳节这天给长辈包装一份礼物(老师示范礼物包装方法)3、幼儿自选材料进行礼物包装。
三、交流分享快乐老师播放音乐《好娃娃》,让幼儿拿着包装好的礼物互相交流自己想要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的甜甜话。
大班社会教案《九九重阳节》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为九九重阳节。
起源于汉代,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这个传统节日的含义和意义,本教案旨在引导幼儿认识九九重阳节及其传统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九九重阳节的起源、庆祝方式和习俗。
2.能够简单描述九九重阳节的含义及其文化内涵。
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2.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传统文化意识,并加深九九重阳节在幼儿心中的印象。
2.让幼儿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懂得关爱家庭、关爱长辈、珍惜生命。
三、教学内容1. 课前导入教师为幼儿们讲解重阳节的来龙去脉,并引导幼儿们展开想象,让每个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来解释重阳节。
2. 九九重阳节1.介绍九九重阳节的起源:重阳节起源于汉代,相传有一位长寿老人,因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照顾自己的母亲,受到神仙的赏赐,长寿不老,自此便流传下来重阳节。
2.介绍九九重阳节的庆祝方式和习俗:在重阳节,人们热衷于登高望远、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挂艾叶、佩茱萸等传统习俗,寓意着祛病延年、团圆祈福。
3.观看九九重阳节的视频和照片,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九九重阳节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3. 学习写“九”1.学习抄写数字9。
让幼儿们用手写出数字9的形状,并在黑板上演示。
2.在手指上使用彩笔或涂色笔画出数字“9”的形状,让幼儿们在毛笔字帖上练习描红、抄写数字“9”,并进行巩固训练。
4. 制作重阳花环1.教师向幼儿展示所需的材料,包括红色和黄色的软纸和软绵线,让幼儿制作花环。
2.花环制作完成后,让幼儿们将花环戴在头上,品尝食物,感受这个传统节日所带来的欢乐。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介绍九九重阳节的起源、庆祝方式和习俗,学习写数字“九”,制作重阳花环,让幼儿们充分了解到九九重阳节的含义与内涵。
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们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写数字“9”和制作花环时也表现得非常投入。
少儿园大班社会教课设计《九九重阳节》含反省大班社会教课设计《九九重阳节》含反省合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课活动中间,让少儿学习如何帮助老人,知道重阳节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激发敬爱老人的感情,快来看看少儿园大班社会《九九重阳节》含反省教课设计吧。
活动目的1.知道重阳节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2.学习如何帮助老人。
3.激发敬爱老人的感情。
4.鼓舞少儿勇敢说话和踊跃应答。
5.愿意沟通,清楚理解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光盘《常回家看看》。
2.老人幸福生活的出色片断。
3.课前和少儿园的爷爷奶奶获得联系,到重阳节这天把他们请来。
4.少儿人手一份自制礼品。
活动过程( 一) 请少儿观看 VCD光盘《常回家看看》1.方才你看到的是什么 ?( 惹起孩子们的感情共识 )2.片中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 ( 孩子和爸爸妈妈一同探望老人,回家团聚的情景。
)3.引出老人节:我们小朋友有自己的节日,老人也有自己的节日,介绍阴历九月九日就是老人节。
4.你们知道老人节是怎么来的吗 ?( 二) 介绍重阳节的来历1.老人节也称重阳节,相传在我国古代有个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一天,全家一同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
听说这样能够避邪。
所以,重阳节登高就渐渐形成一种民俗。
打那此后,在九九重阳这天有许多诗人做诗来纪念。
2.教师叙述:在这天,很多地方的人们都有登高、登山、赏菊、吃重阳糕的风俗,此中登高和吃糕都含有“步步高”的祝福,为表示对老人的敬意,我国将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3.观看专题录像片《百岁老人》 ( 老人们欢喜度暮年的情形 )教师叙述:敬老爱总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传统,我们国家特别重视和关怀老人,各地都为老人修筑了敬老院,我们小朋友要敬爱尊长,知道在尊长患病时要表示关怀,老人过诞辰,送一些礼品给他们。
4.指引少儿说出自己四周的老人是如何过重阳节的。
( 扭秧歌、跑旱舸、打腰鼓等等 )5.在重阳节,你是如何做的 ?( 给老人送礼品等 )6.在平时生活中,你是如何敬爱老人的 ?( 三) 敬老爱老活动1.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是姥姥、姥爷、奶奶、爷爷的节日,在过节的时候,1我们在家里能够给老人买很多东西,和他们一块过节。
大班社会教案:九九重阳节
【活动目标】
1、知道重阳节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2、学习如何帮助老人。
3、激发尊敬老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2、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断。
3、课前和幼儿园的爷爷奶奶取得联系,到重阳节这一天把他们请来。
4、幼儿人手一份自制礼物。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看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1、刚才你看到的是什么?
2、片中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3、引出老人节:我们小朋友有自己的节日,老人也有自己的节日,介绍农历九月九日就是老人节。
4、你们知道老人节是怎么来的吗?
二、介绍重阳节的来历。
1、老人节也称重阳节,相传在我国古代有个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
据说这样可以避邪。
因此,重阳节登高就逐渐形成一种风俗。
打那以后,在九九重阳这一天有不少诗人做诗来纪念。
2、教师讲述:在这一天,许多地方的人们都有登高、爬山、赏菊、吃重阳糕的习俗,其中登高和吃糕都含有“步步高”的祝愿,为表示对老人的敬意,我国将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3、观看专题录像片《百岁老人》
教师讲述: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和关心老人,各地都为老人修建了敬老院,我们小朋友要尊敬长辈,知道在长辈生病时要表示关心,老人过生日,送一些礼物给他们。
4、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周围的老人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5、在重阳节,你是如何做的?
6、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尊敬老人的?
三、敬老爱老活动。
1、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是姥姥、姥爷、奶奶、爷爷的节日,在过节的时候,我们在家里可以给老人买许多东西,和他们一块过节。
我们这里的爷爷奶奶们天天为我们做菜做饭很辛苦,我们一起来孝敬一下他们吧。
2、给老人送礼物,并对老人说句祝福的话。
3、请小朋友一起跟爷爷奶奶们合影留念,活动在《常回家看看》乐曲声中结束。
四、延伸活动。
1、取得家长配合,让家长和幼儿一块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买礼物,表达孝心。
2、在家中为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