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效学
- 格式:ppt
- 大小:8.15 MB
- 文档页数:94
第七章药效学重要考点1:药物的基本作用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以及药物剂量与药效之间关系的科学。
1、药物作用与效应药物作用:药物与机体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初始作用。
药理效应:机体反应的具体表现,是药物作用的结果。
2、药物作用的选择性选择性高的药物作用范围窄,选择性差的药物作用范围广泛。
药物对受体作用的特异性与药理效应的选择性不一定平行。
药物选择性一般是相对的,有时与药物剂量有关。
药物作用选择性是药物分类和临床应用的基础。
重要考点2:药物的量-效关系与量-效关系曲线●量效关系: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的剂量(或浓度)增加或减少时,其效应随之增强或减弱,两者间有相关性。
●量效关系曲线:药物量效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曲线来表示。
常以药理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浓度为横坐标,进行作图,得到直方双曲线。
重要考点3:量反应与质反应量反应药理效应的强弱呈连续性量的变化,可用数或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
研究对象:单一生物个体。
质反应药理效应为反应的性质变化,一般以阳性或阴性,全或无的方式表示。
研究对象:一个群体。
重要考点4:基本概念斜率:在效应约16%-84%区域,量效曲线几乎呈一直线,其与横坐标夹角的正切值。
最小有效量: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药量。
最大效应(效能):继续增加剂量或浓度,效应不能再上升,此效应为一极限。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效应量)的相对剂量或浓度。
半数有效量:引起50%阳性反应或50%最大效应的浓度或剂量。
重要考点5: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作用于受体、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离子通道干扰核酸代谢、补充体内物质、改变细胞周围环境的理化性质、影响生理活性物质及其转运体、影响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功能。
重要考点6: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学说●占领学说:药物必须占领受体,才能发挥作用,药物效应不仅与被占领受体的数量成正比,也与药物-受体之间的亲和力和药物的内在活性相关。
药效学考纲本章节关键字——概念!二、药效学1.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治疗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及概念: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后遗效应、致畸作用2.受体理论(1)受体的概念、特性、类型和调节方式(2)受体学说3.药效学概述(1)亲和力、内在活性、激动剂、拮抗剂、竞争性拮抗剂、非竞争性拮抗剂(2)药物的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及相关概念:最小有效量、作用强度、效能、最小中毒量、极量、量反应、质反应、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治疗指数、安全指数、安全界限4.影响药效的因素(1)机体方面的因素:年龄、性别、遗传、个体差异、种属差异等(2)药物方面的影响:剂型、剂量、给药途径、反复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3)耐受性、抗药性、依赖性、成瘾性等一、药物的基本作用◇治疗作用——凡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
◇不良反应——不符合用药目的,对患者不利的作用。
①副作用:药物本身固有的,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特点:治疗作用与副作用是相对的取决于药物的选择性(选择性低的药物,副作用多)②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所引起的机体损伤性反应。
◇急性毒性:用药后立即出现。
多损害循环、呼吸和神经系统。
◇慢性毒性:长期用药后出现。
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
◇特殊毒性:包括“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
③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降到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效应。
例:镇静催眠药引起的“宿醉”。
④变态反应:少数免疫反应异常患者,受某些药刺激后发生的免疫反应。
特点:过敏体质容易发生;首次用药很少发生;过敏性终生不退;结构相似药物有交叉过敏。
与毒性反应的区别:与剂量和疗程无关;与药理作用无关;不可预知。
⑤特异质反应:是一类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
例:蚕豆病(红细胞缺乏G-6-P酶,易发生溶血)。
⑥继发作用:药物治疗作用所引发的不良后果。
例:广谱抗生素引起的二重感染。
⑦停药反应:指长期用药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重新出现或加剧,又称停药症状或反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