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肩区运动学
- 格式:ppt
- 大小:8.20 MB
- 文档页数:2
肩部运动解剖及肩关节肌肉功能肩部解剖概要肩部的骨骼包括肩胛骨、肱骨及与肩部运动有关的锁骨、胸骨和胸壁。
它们组成了肩部的五个关节,即孟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肩峰肱骨关节以及肩胛与胸壁间关节(如图示)一、肩部运动是由5 个关节协调完成的,因而任何一个关节受伤,都对肩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其运动包括:肩胛胸壁关节:肩胛骨有上提、下降、内旋和外旋、内收及外展功能。
孟肱关节:有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及外旋。
孟肱关节的肩胛孟浅而小,肱骨头大而圆,关节囊韧带又较松弛所以能完成较复杂而又范围大的动作,是全身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
锁骨两端的肩锁与胸锁关节也随以上两关节的运动,产生相应的活动。
以肩外展180度为例,孟肱关节负责120~ 130度,肩胛骨外旋50~ 60度。
肩锁关节20度,胸锁关节40度。
二、肩部的肌肉1. 肩脚至躯干有前锯肌、斜方肌、大小菱形肌、胸小肌及提肩胛肌。
2. 肩胛至肱骨有肩袖肌群、三角肌、大圆肌及喙肱肌。
3 . 躯干至肱骨有胸大肌及背阔肌。
4 . 肩胛骨至前臂肱二头肌。
其长头肌腱位于肩关节内,它经过结节间沟进入孟肱关节,由于结节间沟狭窄,且有横韧带固定,故易慢性劳损并引起肌腱腱鞘炎。
肱三头肌,其长头止于肩胛骨孟下结节。
(1)肩关节肌肉参与肩关节运动的肌肉主要为肩部肌肉,而且肩关节运动需在上臂肌肉协助下共同进行。
肩关节的运动必须具备2个条件:①要有良好的肩胛部肌肉使肩部保持相当的稳定;②肱骨头和关节孟之间须保持密切相接(主要由肩袖来完成)。
因此,参与肩关节运动的骨骼肌并不单纯地只供给关节动力,在稳定肩关节方面也起很大作用。
参与肩关节运动的骨骼肌很多(有肩肌、臂肌、胸肌和背肌等),具体说来主要有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脚下肌、眩二头肌、眩三头肌等。
一、肩关节肌肉及功能(一)三角肌三角肌(deltoid )位于肩关节的外侧,从前、外、后三面包裹肩关节,使肩部呈现圆隆的外观;起于锁骨外侧端、肩峰和肩胛冈,止于肱骨中段外侧的三角肌粗隆。
运动科学知识:运动科学中的肩部训练肩部训练是健身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肩部的力量和稳定性对于很多动作都非常关键,如卧推、哑铃飞鸟、引体向上等。
在运动科学中,肩部训练有哪些知识和原则呢?1.肩部的解剖结构肩部是由肩胛骨、锁骨和上臂骨组成的。
肩胛骨是位于大背肌上方的骨头,错落有致地与锁骨、上臂骨相连。
由于肩胛骨可以移动,谷上下旋转的角度非常大,因此肩部可以完成多方向的运动。
另外,肩胛骨与锁骨连接的关节也非常重要,它支持着肩部的稳定性。
2.肩部训练的原则(1)综合训练:肩部训练不应只局限于某一种动作,应该综合训练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的肩部肌肉。
只有如此,才能使肩部肌肉得到更加全面的锻炼。
(2)适度重量:肩部肌肉比较小,不能承受大量重量的负荷,因此应该掌握适度的负荷。
一般来说,肩部训练时应该选择较轻的器械或使用半自由器械。
(3)多组多次练习:通过多次练习,使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恢复,从而增强肩部的力量和稳定性。
(4)防止过度训练:一个人的肩部肌肉是有限的,如果进行过度训练,就会引起肩部的疲劳和损伤。
因此,在进行肩部训练时,应该合理控制训练量和强度。
3.肩部训练的常见错误(1)抬肩:在进行肩部训练时,有些人容易抬起肩膀,这样会造成肩胛骨和锁骨的不稳定,容易引起肩关节损伤。
(2)动作不标准:肩部训练中的动作一定要标准,否则容易产生错误的肌肉刺激,从而影响肌肉的锻炼效果。
(3)训练时间过长:肩部肌肉比较容易疲劳,一般来说,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在30-45分钟左右。
4.肩部训练的具体练习方法(1)托举训练:这是肩部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动作,它可以刺激到肩前部分、上斜部分和中斜部分肌肉。
具体方法是:双手握住哑铃,手臂保持伸直,向上持续托举哑铃,直到手臂与地面垂直。
(2)侧平举:这个动作可以刺激到肩中部和肩后部的肌肉。
具体方法是:双手握住哑铃,手臂保持伸直,向两侧持续抬起哑铃,直到手臂平行于地面。
(3)颈后推举:这个动作可以刺激肩后部肌肉,但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颈椎压力。
肩部训练的主要内容
肩部训练,也称为三角肌训练,主要包括对三角肌前束、中束和后束三个部分的锻炼。
以下是针对这三个部位的一些主要训练动作:
1. **三角肌前束**:
- 直臂前平举:使用哑铃或杠铃,从身体前方抬起至与地面平行的位置。
- 斯科特举(Dumbbell Lateral Raises to Front Raise):手持哑铃在腹部前方开始,肘部弯曲约90度,然后通过改变手的位置将哑铃举起至肩部前方平行于地面。
2. **三角肌中束**:
- 哑铃侧平举:站立时,双手各持一哑铃,手臂自然下垂,然后向两侧举起直到与肩部平行。
- 哑铃肩上推举:坐在凳子上,手持哑铃举至头部两侧,然后向上推起直至手臂伸直(但不完全锁定肘关节),再缓慢降下。
3. **三角肌后束**:
- 杠铃/哑铃俯身飞鸟:背部保持平直,俯身向前,手持重量工具做划弧线运动,让手臂在身后展开并聚拢,像是鸟类展翅飞翔的动作。
- 俯立绳索面拉(Rear Deltoid Cable Pulldowns):面对高位滑轮机,双手握住V型把柄,通过向后拉动把手来收缩后束肌肉。
以上每个动作在执行时都应保持良好的姿势,注意控制速度,避免借助惯性,并确保在动作最高点有短暂的顶峰收缩,在下降阶段进行控制性的离心收缩。
每组建议完成8-15次,根据个人能力选择适当的重量,并结合多组数的训练原则以充分刺激肌肉生长。
同时,呼吸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在举起负荷时吸气,在降低负荷时呼气。
肩部训练要领
肩部训练对于塑造健壮的上半身和增强运动能力非常重要。
以下是肩部训练的要领:
1. 热身:在开始肩部训练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可以提高肌肉的温度和灵活性,减少受伤的风险。
进行轻松的有氧活动,如跑步或跳绳,然后进行一些动态拉伸。
2. 多角度训练:肩部是由多个肌肉组成的复合关节,因此需要进行多角度训练来全面发展肩部肌群。
包括前侧平举、侧平举、正推举、倒推举等动作。
3. 控制动作幅度:在进行肩部训练时,确保动作幅度适当,并且保持肌肉的张力。
避免过度张开或者太过收缩肩膀,保持动作的稳定与流畅。
4. 逐渐增加重量和难度:随着训练的进行,逐渐增加负荷和难度,以挑战肌肉并促进进步。
可以使用哑铃、杠铃或训练器械进行训练,选择适当的重量和组数。
5. 注意姿势和姿态: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姿态对于肩部训练非常重要。
保持挺胸、肩胛骨收紧、腹肌收紧等,避免猫背或者拱背。
避免使用过重的负重,以免产生不良的运动模式。
6. 休息与恢复:给肌肉足够的休息时间来恢复和生长。
在肩部训练中,可以间隔练习不同的肌肉群,或者在训练周期中安排充足的休息日。
7. 注意安全:在进行肩部训练时,要确保安全。
选择适当的负荷,保持动作技术正确,避免用力过猛或采取不稳定的姿势。
在进行肩部训练之前,建议咨询专业的健身教练,以了解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和技术要领。
此外,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适度调整训练强度和频率。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肩部肌肉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肩部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肩部的能力,预防运动损伤。
4.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表现。
教学内容:1. 肩部肌肉的结构和功能2. 肩部训练的基本原则3. 肩部训练的动作要领4. 肩部训练的注意事项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肩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肩部训练的了解和困惑。
二、新课讲授1. 肩部肌肉的结构和功能- 教师讲解肩部肌肉的组成,包括三角肌、肩袖肌群等。
- 介绍各肌肉群的功能,如三角肌前束负责前推,三角肌中束负责水平外展等。
2. 肩部训练的基本原则- 逐步增加负荷原则:从轻负荷开始,逐渐增加重量,提高肌肉力量。
- 全面训练原则:针对肩部各个肌肉群进行训练,确保肌肉均衡发展。
- 休息与恢复原则: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让肌肉得到充分恢复。
3. 肩部训练的动作要领- 教师示范肩部训练动作,如哑铃推举、侧平举、前平举等。
- 强调动作要领,如保持身体稳定、控制动作速度等。
4. 肩部训练的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避免运动损伤。
- 选择合适的训练强度和频率。
- 注意呼吸,避免屏气。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肩部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互相交流训练心得,共同提高。
四、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肩部训练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肩部肌肉结构和功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肩部训练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参与实践操作的积极性和效果。
教案范文:一、导入教师:同学们,肩部作为人体的重要部位,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外观,还关系到我们的运动表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肩部训练的常识,希望大家能够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预防运动损伤。
二、新课讲授1. 肩部肌肉的结构和功能- 教师讲解肩部肌肉的组成,包括三角肌、肩袖肌群等。
- 介绍各肌肉群的功能,如三角肌前束负责前推,三角肌中束负责水平外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