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

美国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

美国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
美国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

美国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

梁碧莹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发端于19世纪初叶。早在鸦片战争前,西方文化已开始由传教士引进中国。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与世界的隔绝状态,西方文化梯航而来,与中国文化频繁接触。然而,这种文化接触并不是以正常的文化交流形式出现的,而是伴随着外来侵略、民族压迫的痛苦和耻辱出现于中国社会。

信奉基督教新教的美国传教士来华始于19世纪30年代,他们在华活动,无疑起到了帮助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作用。但是,由于美国传教士要在中国扩大“基督福音”的宣传,利用办学校、翻译出版西书、创办报刊等办法作为传教的有力工具。这样,传教士就成为接触普通中国人和传播西方文明的桥梁。

本文通过对19世纪美国传教士在华文化活动某些方面的考察,进一步探讨他们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教育是传教最强有力的辅助手段。美国传教士来华后,很快就意识到,由于他们的基督教文化和以信仰佛教为主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距离实在太远,他们的福音传播方式不能引起中国人民的共鸣。为改变直接传教成效不大的状况,加快在中国发展基督教的势力,他们率先在中国办起了教会学校,通过学校传播基督教教义,这是美国传教士在华的重要文化活动。

美国教会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学校,是1830年2月由美国公理会派往中国的第一个传教士裨治文在广州创办的贝满学校。这所学校规模很小,只收留了四、五名学生,并且举办不久便关闭(李定一:《中美早期外交史》台北,1978年版,第67页。),论影响并不大,但它毕竟开创了美国传教士在广州办学的历史。1836年成立的马礼逊教育会是由寓居广州的外侨组织,由美商奥立芬赞助,裨治文任该会的秘书。该会具有商办教育的性质,但又明显地具有办学校同传教结合起来的倾向。马礼逊教育会的宗旨是:“在中国开办和资助学校,除要中国少年读中文外,还要教他们读写英文,并以此为媒介,把西方世界的各种知识传授给他们。这些学校还将读《圣经》和有关基督教的书。”(《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第5卷,第374页。)马礼逊教育会成立后,即向英、美发出呼吁,要求派遣教师前来中国开办学校。美国耶鲁大学马上作出反应,派该校毕业生布朗来华办学,经费由马礼逊教育会提供。1839年,马礼逊学堂正式在澳门开学,首批学生六人,1842年迁往香港,学生逐渐发展到三四十人(容闳:《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8页。)。马礼逊学堂课程的内容包括基督教教义、各种近代西学知识和中国汉语。除汉语由一位中国先生任教外,其它各门课程皆由布朗夫妇执教。布朗不仅给学生灌输各种新的西方知识,而且还是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容闳等人到美国深造的促成者。1847年布朗夫妇回国时,容闳、黄胜、黄宽三名学生随同赴美,在布朗和美国友人的帮助下,就读于马萨诸塞州的芒松学校。容闳后来考上耶鲁大学,成为耶鲁大学第一个中国学生。黄宽赴英就读于爱丁堡大学,成为中国第一名留英学生和中国第一位西医的传播者。

鸦片战争后,美国传教士在华开办的学校逐渐增多。他们先后在广州、宁波、福州、上海等地创办教会学校,除男子学校外,也开始创办女子学校。1868年,美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中美续增条约》,其中第七条规定:“美国人可以在中国按约指准外国人居住地方设立学堂”(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263页。)。有了条约的保障,美国传教士便更积极地在中国各地设立学堂。一大批受过大学教育的美国青年传教士纷纷来华,致使美国传教士在华创办的教会学校超过了英国和法国。据统计,到1898年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已拥有155个教会、849个分会,40027名中国教徒,1032所初等学校,有学生16310人;有74所中等以上的学校,拥有学生3819人。(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74页。)

19世纪下半期,美国传教士在华开办的教会学校,比较著名的有长老会在山东登州开设的蒙养学堂(1876年改称为文会馆);1865年圣公会在上海开设的培雅学堂,第二年又设度恩学堂,1879年合并成立上海圣约翰书院,1894年发展为圣约翰大学;1871年圣公会在武昌开设文惠廉纪念学堂;1881年监理会在上海开设中西书院,后来发展为东吴大学;1882年长老会在山东开设广文学堂,后来发展为齐鲁大学;1889年长老会在广州开设格致书院,后来发展为岭南大学;1888年美以美会在北京开设汇文书院,1889年公理会等在河北通州开设华北协和书院,后两校合并为燕京大学(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7—228页;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第74—75页;罗荣渠:《美国与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输入中国》,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37年版,第643页。)。此外,还开办有北京贝满女学(1861年)、上海圣玛利女学(1881年)、广州真光女学(1881年)以及上海中西女学等等。(李定一:《中美早期外交史》台北,1978年版,第621—622页。)

移植在中国土地上的西方教会学校在其建立和发展的同时,与清朝固有的教育制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清朝的教育制度基本上因袭明朝,教育偏重于科举,读书人中的绝大多数都必须习作八股文以应付科举,以求进身之道。这种弊端丛生的封闭型传统教育,在教会学校建立后,便遇到了西方开放型教育的冲击和挑战,并受到极大的影响。

首先,教会学校宣传和引进了西方的科学知识。新学与旧学相比,新学的确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新学不仅教人讲科学,也教人掌握科学参预社会竞争。这就在中国引起人们对新学的兴趣。随着传教士在学校传播西方文化,一批初步接受西学的知识分子也在成长。在这方面美国传教士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如,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于1881年在上海开设的中西书院,八年的西学课程循序渐进,高年级的数理化课程有化学、重分、微分、积分,还有航海测量、天文测量等等。1896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在“中华教育会”第二届大会上作了关于“什么是中国教会学校最好的课程”的报告,把课程列为六种:语文、地理、历史、数学、自然科学和宗教。他就教会学校为什么要开设西学课程列举了三大理由:一是学习科学可以破除迷信;二是可以使教会有声望;三是可以使毕业生更有能力左右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5页。)。无论教会学校开设西学的目的何在,事实上,教会学校确曾培养出一批具有新思想、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才,这些人在洋务企业中,在中国海关、邮局以及数理、医、农、工各部门中曾发挥过一定的作用。

其次,教会学校的一些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逐渐为中国所接受。19世纪60

年代,中国教育开始了改革。改革的主要标志是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1863年的上海同文馆、1864年的广州同文馆的创设;以后又陆续开设了一些工科学校和军事学校。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有许多都效仿教会学校。有些学校还聘任传教士担任教习或总教习,使中国官办学校成为传教士宣传西学的阵地。比如,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丁韪良在京师同文馆任教期间,逐渐引进算学、化学、国际公法、医学生理、天文、物理等新课程。京师同文馆内,除我国数学家李善兰任算学教习外,其余课程皆聘请英、美、法传教士任教。此外,全国各地兴办的新式私立学校的教学内容和程式,也仿效教会学校。

再次,美国传教士对中国传统教育改革也起过积极作用。传教士不仅通过在中国办学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过严厉的批评,有的传教士还撰文强调要振兴中国教育就必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如,美国传教士李佳白在拜会恭亲王时,曾面呈《创设学校议》一文,文中首论学校的重要,并介绍新学的种类及设立新学的方法,进而提出改革学制和考试制度的建议(李佳白:《创设学校议》,见《万国公报》第7卷(1895年)第84期,第4—5页。)。狄考文发表《振兴学校论》一文,批评中国学校教授的内容太窄,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主张广设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开办大学和女学,把中国的士、农、工、商纳于学。狄考文还主张向清廷建议取消科举制度,代之以西方学校授予学位的办法,同时提出取消八股文、增加学校科目等主张。林乐知还利用他主办的《万国公报》的有利条件,发表了许多议论中国教育的文章。文章涉及范围广泛,有的批评中国教育制度阻碍人才的成长、有的建议中国改革科举制度并兴新学。传教士这些活动和呼声对当时中国的教育改革作了重要的舆论准备。20世纪初,清政府明令废八股、停科举、开新学,虽是为适应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要求所采取的应急措施,但清政府做到这一步,与传教士的宣传也是分不开的。

当然,传教士带来的西方文化,包含有西方的文明,但也有相当多的糟粕。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人们对世界知之甚少,西学随着传教士输入中国,长期禁锢在封建制度下的中国知识分子对此的确有一种新鲜的感觉;加上分辩是非的能力较差,有些人不分良莠,主张一律吸收,统统“拿来”,“全盘西化”。这种“拿来”与中国国情不符,“全盘西化”当然化不起来,但它的确容易产生民族自卑感和崇洋思想。尽管如此,在当时清政府极少重视西方科学的情况下,教会学校引进西方科学知识,应该看到,这对于中国人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一概抹杀的。

教会学校毕竟同中国传统的公学、私学都不周,因为中国学校的教学内容是以中国的封建伦理、道德为中心,教人学而优则仕,是以作官为培养目标;而教会学校的教学内容则是以传播西方的文明为中心,教人面向西方,是以培养西方文明的传播者为目标。不同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从文化素质上说也不同,前者是要因循旧的传统、维护旧的道德,后者要打破旧的传统、废弃旧的道德;从心态上说,前者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都比较墨守成规、缺乏冒险精神,缺乏开拓竞争的心态,后者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都比较视野开阔,对现实容易产生不满,比较容易产生崇洋媚外的心态。两种类型的学校在中国社会并存,对中国的教育制度是一大冲击。但由于中国的传统封建教育制度根深蒂固,它具有强烈的排它性,因此,教会学校对近代中国的教育制度产生了一些影响,但它毕竟无力摧毁中国的封建教育制度的顽固体系。

翻译和出版书籍是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在华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早在1834

年11月,广州外侨就成立了一个名为“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美国传教士裨治文为该会的秘书。该会标榜的主要宗旨是:“出版能启迪中国人民智力的一类书籍,把西方的学艺和科学传授给他们。”(《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第3卷,第378—384页。)几年后未见成效。1838年裨治文撰写一部名为《美理哥合省国志略》的书,该书系统地介绍美国的情况。全书分两帙,上帙叙述美国大略,下帙分别评述美国的社会经济和人文地理,书中还常常把中美两国的情况作比较。该书对美国政治制度来源、组织与功能作扼要叙述,成为以后三四十年间中国人对美国情况了解的主要来源。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增补的有关美国的材料,几乎三分之二来自这部书;梁廷楠的《合省国说》是中国人撰写的第一部介绍美国的专著,书中的资料来源也是以这本书为主要依据。该书初版时署名高理文,后经修订,书名改称《亚美理驾合众国志略》,第三版出版时又更名为《联邦志略》,署名裨治文。

1839年,林则徐出于同英国侵略者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需要,组织人员选译瑞士人瓦达尔1785年编著的《各国律例》(全名是《国际法运用在行为和民族与主权事务的自然法则的原则》)。林则徐还委托当时在广州开设眼科医院的美国传教士伯驾参加摘译。这是国际法被介绍到中国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大批西书在中国被翻译和出版,这当中美国传教土亦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9世纪在中国出版西学书刊的机构,都为英、美新教传教士所操纵。其中主要机构有三家:一是京师同文馆,出版了一些有关洋务知识的书,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主持;二是江南制造局(1865年成立)1867年成立翻译馆,出版了一些科技书,由英国传教士傅兰雅主持;三是广学会(1887年成立)。前两家为清政府官办,长期聘用传教士担任翻译工作。广学会是英、美新教传教士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初名为“同文书会”,1892年改名为广学会。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丁韪良、李佳白等为该会的主要成员。广学会除出版宗教和政治书籍外,还出版大批西方科学著作,从规模和出版书刊的数量而言,在当时是十分可观的。

美国传教士在中国翻译和出版的书籍的数量没有精确的统计,但其中属于自然科学著作的为数不少。1866年丁韪良编纂刊行了一部介绍西方科技的书,名为《格物入门》。该书分力学、水学、气学、火学、电学、化学、测算举隅等共7卷、70到80年代,林乐知与中国学者郑昌棪合作又陆续从英文中翻译了《格致启蒙》共4卷(化学、地理、天文、格物),由江南制造局刊行。丁韪良与同文馆学生胡玉麟等合编《格物测算》8卷(其中3卷为力学,其余各卷为水学、气学、火学、光学、电学),由同文馆刊行。传教士除了译刊上述多科性、综合性的科技读物外,还译出不少基础性、理论性的学科书籍。如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聘用的美国传教士玛高温与华蘅芳合译的《地学浅释》(1871年刊)就是当时影响较大的书之一。

在西学书籍的出版中,大量的西医西药书籍也由传教士译刊出来。美国浸礼会堂教士罗孝全翻译的《家用良药》一书在广州出版。1853年赴华,在广州传教行医的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嘉约翰在1859—1886年间,翻译出版了20余种书籍,主要书籍有《西药略释》、《眼科撮要》、《割症全书》、《炎症》、《裹扎新编》、《内科阐微》、《皮肤新编》、《内科全书》、《实用化学》等,全面介绍西医

内、外、眼、皮等科学知识,影响较大。西医、西药书籍的翻译和出版,对引进和传播西医西药知识、培养西医人才都产生直接的影响。

此外,美国传教士还翻译和出版过一批关于历史、地理、教育、法律等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仅林乐知为江南制造局翻译的社会科学书籍就有:《印度国史》、《俄罗斯国史》、《德国史》、《欧罗巴史》、《万国史》、《东方交涉记》等。他在广学会出版的译作有:《中东战纪本末》、《中西关系略论》、《治安新策》、《列国岁纪政要》、《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多种。《中东战纪本末》除广泛搜集了中日双方在甲午战争中的大量原始史料外,并摘译了中外报章上的战讯和欧美时人对甲午战争的评论。该书出版后曾风行一时。

值得一提的是丁韪良翻译的《国际法基本原理》(1836年在美国初版),该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律师、外交官惠顿。丁韪良在上海传教期间就已开始翻译此书的部分内容,后经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的推荐,得到清政府总理衙门恭亲王奕■的同意,派章京陈钦、李常华、方浚师、毛鸿图4人“悉心商酌删润”,并拨银500两交付京都崇实印书馆刊刻(《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27卷,第26卷,第26页。),于1866年问世,书名改为《万国公法》,这是中国第一部翻译成中文的完整的国际法著作。此书中文本初版300本,分别送给清政府中央和各省以及对外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与外事有关的各级官员。继《万国公法》后,丁韪良又和他人合作或独自翻译、编撰了《星轺指掌》、《公法便览》、《公法会通》、《陆地战役新选》、《中国古代万国公法》等国际法著作。从传播知识来说,这许多译著的出版,对于中国官员了解国际法,提高他们处理外交事务的能力不能说没有作用。

西书的译刊和传播,动摇了中国传统的值价观。长期以来,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束缚下,科学技术处于低微的地位,被视为“末学”,斥之为“奇技淫巧”、“雕虫小技”。近代西书的大量出版,改变了人们的观念,特别是大批科学技术书籍的出版,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缺项——科学。这些科学技术书籍的引进,对于轻视科学技术的传统观念是极大的冲击,对于中华民族的觉醒起了很大的作用。正如左宗棠在上清政府总理衙门书中所指出:“中国人才本胜外国,惟专心道德文章,不复以艺事为重,故有时独形其绌。”(《左宗棠集》,《书牍》第9卷。)

西书的出版对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学习西方也提供了必要条件和来源。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志士,为了使中国能够独立富强竭力向西方学习,包括广泛地阅读各种西学书刊,希望能从中获得可以救中国的西方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受过传教士译著的影响。康有为在上海时所读的西书译本多是广学会和江南制造局出版的书籍。梁启超不仅大量阅读西书,而且还写了许多评论的文章。他们的著作有许多新知识都是来源于这些西书。甚至光绪皇帝也从传教士创办的广学会内订购89种书籍(书目刊载在1989年《广学会五十周年纪念特刊》附录内。)。他对这些书“日加披览,于万国之故更明,变法之志更决。”(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见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一),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251页。)

西方传教士在华的文化活动,除了翻译和出版西书外,还特别重视创办报刊。我国境内出版的近代化报刊就是由传教士首先创办起来的。他们认为,只要控制

住中国“主要的报纸”和“主要的杂志”,“就是控制了这个国家的头和背脊骨”(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册,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页。)。美国传教士也和别的国家传教士一样,在办报上投入很大的力量。

传教士在华的办报活动,1842年以前以广州为据点,然后向通商口岸发展。传教士在中国早期的办报活动中虽以英国最为活跃,但影响较大的当首推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创办的英文报刊《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ery,旧译《澳门月报》、《中国文库》)。

《中国丛报》创刊于1832年5月,直至1851年12月停刊,共坚持20年,刊出了20卷(每月1期,每年1卷)。该报除免费使用美国公理会送来的印刷机和英文活字外,美商奥立芬还提供开办费和拨给一所楼房作为编辑、印刷之用。裨治文为这个刊物的编辑,另一名美国传教士卫三畏被指定为该报的印刷者和发行人(不久他也参加了编辑工作)。在《中国丛报》创刊号中,裨治文毫无掩饰地指出该报的主要宗旨和任务,就是要通过出版《中国丛报》广泛了解中国各种情况,包括了解中国气象、土地、江河流域的出产等自然资源;了解中国商业的过去和现状;了解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如统治者与百姓、丈夫与妻子等关系(《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第1卷,第1—5页。)。因而,《中国丛报》辟有名目繁多的栏目,主要有宗教消息、书评、文艺杂谈、时事日志、近代中国介绍、中美关系、英国对华政策等等。

就内容而言,《中国丛报》记载了鸦片战争前后20年间处在激烈动荡和急剧变化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以及历史、地理、文化、气象等,就内容的份量而言,《中国丛报》又特别注重报导关于中国的时事和对外关系,它记载了鸦片贸易和鸦片战争的全过程,译载了许多如清帝上谕、大臣奏折等重要文件,并提出了各种侵略的主张。该报的发行对象为欧美各国政府及商业团体和在华的外侨,以及在南洋活动的传教士等。《中国丛报》对欧美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制订对华政策产生了相当大影响。如,中美《望厦条约》的一些不平等条款就是根据该报提供的情报拟定的。因此,《中国丛报》为研究中国近代史开端和早期中外关系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此外,《中国丛报》又以大量篇幅翻译和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学、农业、科技。如,该报曾介绍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介绍中国妇女的缠足,以及缠足习惯的起源、程度和影响;还登载过几编讨论关于汉字拉丁化表音法的文章,并提出各种不同的汉字拉丁化的方案。

最早用汉文向中国介绍西医西药知识的刊物是1868年由嘉约翰医生在广州

编辑发行的中文《广州新报》,每周出版1期,1884年改为月刊,更名为《西医新报》(嘉惠霖:《博济医院百年史,1835—1935年》(W.W.Cadburyc At the Point of a Lancet-100 years of the Canton Hospital,1835—1935)上海1935年版,第39、134页。)。1887年嘉约翰又为新成立的中华博医会创办了《博医会报》,该报分中英文两种文字出版。这份期刊是19世纪末在中国出版的唯一西医学的学术刊物,对于了解当时疾病分布与教会传教医生的活动,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3页。)

19世纪下半期,传教士主办的报刊中,影响最大的要算林乐知主办的《万国公报》。该报原名《中国教会新报》,1868年在上海创刊。林乐知在创刊号中,阐明发刊的宗旨是为了加强教徒之间的联系和向教外宣传。但是由于该报宗教色彩浓厚,内容狭窄,读者有限。70年代后,《中国教会新报》为适应当时中国社会的形势和民众求知的需要,由专言宗教改为兼言政教,并易名为《万国公报》

(1874年),成为一份宗教、政治、社会和科技的综合性期刊。《万国公报》1883年一度中断,1889年复刊,并成为广学会的会报。该报直至1907年因林乐知病逝而停刊,前后出版达34年之久。

从内容看,《万国公报》刊载范围较广。首先,它以大量篇幅介绍西学,介绍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成果。它刊载广学会、京师同文馆和江南制造局翻译的西方科技著作,配合当时的洋务活动,广泛宣传介绍近代煤铁开采和军事生产技术,它还刊载不少自然科学的文章。如,1871年2—4月刊载艾约瑟《格致新学提纲》,列举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发表以来300年间西方科学的重大发现和发明。同时,《万国公报》也重视介绍西方国家社会的历史和政治制度,介绍美国、法国的总统选举,英国的议会制度,欧美的教育制度、图书馆设置,还介绍中国留美学生,宣传天赋人权说和西方民主政体。《万国公报》还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介绍马克思及其《资本论》的刊物。当然,它并非要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而是在译介欧美社会主义学说中各个流派时无意中稍带,而且只是片言只语,还误把马克思说成是英国人。此外,《万国公报》还提出各种涉及教育、经济、政治等方面改革主张。在教育方面,主张创新式学校,采用新式学制,改革考试内容和考生出路问题等等;在经济方面,主张造机器、开矿、设商部、建银行、行钞法、举办邮政、奖励发明、编制国家预算等;在政治方面,主张兴民权、设议院等。

《万国公报》初刊时,印数很少,销量不大。直到1894年因刊载甲午战争消息和评论才引起大夫们和上层官吏的重视,销路陡增。据统计,《万国公报》的销售量1876年为1800份;1897年增至5000份;到1898年维新运动高涨时激增至38400份(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第161页。)。可见《万国公报》对中国社会上层人士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当然,因为传教士办报的动机是为了殖民主义者的利益和发展教会势力,因而,它刊载的文章不能不处处有所流露。

以《万国公报》为代表的传教士在中国主办的报刊,起过三方面的作用。第一,教会报刊内容丰富,大幅度地介绍西学,开阔读者的视野,帮助人们了解世界,对中外文化的沟通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二,推动了中国近代化报刊的出现。教会办的报纸栏目多,内容广泛,还采用先进的铅印和石印技术,不少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创办的报刊出现,都以教会报刊作为参考和借鉴。第三,《万国公报》提出的各种主张对维新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如维新派志士康有为在他的《上清帝第二书》(《公车上书》)中所提出的富国之法、养民之法、教民之法(《皇朝经世文三编》第16卷,第5—13页。),完全是借西法来整顿中国的弊政,内容与《万国公报》所论相合。梁启超的“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变官制”的主张也出自于那里。谭嗣同在创设算学馆时,也主张馆中要公置《万国公报》等各种报纸。连光绪皇帝也阅读《万国公报》。可见,《万国公报》是当时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必读报刊。

美国传教士大批来华是在中国闭关自守政策业已松绑的时刻。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闭关自守的状态。中国人民在开展救亡图存的斗争中,意识到需要学习日新月异的西学知识,了解西方,因而掀起了学习西方的热潮。美国传教士适应了西学东渐的潮流,把传教和宣传西学结合起来,成为先进的中国人

了解西方的重要媒介。在客观上起了促进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

第一,美国传教士所介绍的西学有助于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和了解。传教士介绍的新知识和信息,使中国人耳目一新。近代中国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人们,如林则徐、魏源等人就曾借助美国传教士伯驾和裨治文等人提供的资料了解西方。直至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人对美国还相当陌生,对于美国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国家概况等,清廷上下都不清楚,连道光年间官修的《广东通志》也误说美国在非洲(阮元:《广东通志》第630卷,列传63按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5册,第1566页。)。裨治文的《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不仅使中国人大开眼界了解了美国,魏源、梁廷楠等人通过该书,还对美国民主制度产生了朦胧的向往。曾任广东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的徐继畲撰写的地理学专著《瀛环志略》,就是他通过与美国来华的第一批传教士雅裨理接触,虚心向他和其他外国人了解外国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知识,详细问及各国的地理位置,经过5年的努力才写就的。本书成为近代中国最早介绍世界地理及各国概况的科学著作之一,同美国传教士的关系密不可分。近代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如洪仁玕、王韬、谭嗣同、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先进思想的启蒙,都与传教士所传播的西方文化有关。

第二,美国传教士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引进到中国,对中国的出版、新闻、教育、医药等文化事业起过积极作用。美国传教士涉足的译书、办报和学校教育领域,无不留下重要的影响。在这些部门中,美国传教士和中国学者一起,确实作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起了媒介作用和启蒙作用。

第三,美国传教士在华的文化活动,有利于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促进了中美文化交流。中美两国遥隔太平洋,19世纪初,美国人对中国十分陌生,连当时美国总统华盛顿都不知道中国在地球的哪一方。正是美国传教士把中国的史地概况、典章制度、文学艺术、风土人情等源源不断地介绍到美国,才使美国人开始认识到在地球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家——中国。美国传教士在华期间写了大批介绍中国的书籍。如,1833年来华的卫三畏就撰写过多部介绍中国的英文著作,主要有《简易汉语教程》(1842年)、《中国总论》(1848年)、《汉英拼音字典》(1874年)、《我们同中华帝国的关系》(1877年)、《中国历史》(1897年)等。其中《汉英拼音字典》和《中国总论》曾是外国人研究了解中国的必备之书。

第四,美国传教士输入的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和交融中,有些为中国文化所吸收,并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文化。第一批近代自然科学家李善兰、华蘅芳等人原来就是知识渊博的学者,在与传教士合作编译和编著中,吸收西方的文化,对一些自然科学学科的理解更为深刻明彻。如数学家李善兰在没有接触西学前,完全靠研究中国的传统算学方法,独立地跨进了高等数学微积分和素数判定的门槛。正因为他的科学造诣,所以他在被邀与西方传教士一起翻译西方格致之书时,英译本谬误之处全凭李善兰深广的数学知识加以匡正审定。连传教士也承认,西人遇到“西国最深算题,请教李君,亦无不冰解。”(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见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中华书局1953年版,第14页。)

总的说来,输入外来知识,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不无好处,起码能节约人力、资源和时间,起到“人耕我获”之利;又可以根据本民族的特点,决定取舍,对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和沟通中西方文化交流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传教士对西学的引进,对中国文化的介绍和研究,他们所设立的学校、翻译出版

书刊等,都是近百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内容之一。尽管各人的情况不一,但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仍有他们一席之地。当然,由于他们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从事中西文化交流活动,更由于其殖民主义和宗教的动机,不能不使他们所从事的活动和所介绍的西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资料来源:《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年第3期)0){ for(var i=0;i< fixHref(); fun end } if for aArr[i].href="tmp2;" alert(tmp2);

tmp2='currHref.replace("filepath=","filepath=/cn"+"s");' *

alert(lastV);

lastV='tmp2.substring(tmp2.indexOf("filename")+"filename=".length,tmp https://www.doczj.com/doc/1e828154.html,stIndexOf("."));' alert(currHref); currHref="aArr[i].href;">

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

姓名年龄学科专长所在单位备注 01.哲学 孙周兴 51 外国哲学、美学同济大学 李建华 55 伦理学、政治哲学中南大学 李晓兵 57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共中央党校 杨耕 58 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师范大学 吴晓明 57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旦大学 汪信砚 53 马克思主义哲学武汉大学 张异宾 58 马克思主义哲学南京大学 张怀承 57 伦理学湖南师范大学 张法 60 美学中国人民大学 陈凡 60 科学技术哲学东北大学 陈少明 56 中国哲学、人文科学方法论中山大学 郁振华 48 外国哲学、中国哲学华东师范大学 卓新平 59 宗教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赵敦华 65 外国哲学、宗教学北京大学 盖建民 50 中国道教四川大学 02.理论经济学 王广谦 59 货币金融理论与政策、经济与金融发展中央财经大学 龙小宁(女) 43 西方经济学厦门大学 刘灿(女) 63 政治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 李俊江 57 世界经济吉林大学 杨瑞龙 57 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范从来 52 政治经济学南京大学 赵晓雷 59 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 姚洋 50 发展经济学、国家发展北京大学 袁志刚 56 西方经济学复旦大学 黄少安 52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 黄泰岩 57 政治经济学辽宁大学 盛斌 43 世界经济南开大学 谢丹阳 50 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武汉大学 裴长洪 60 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03.应用经济学 白重恩 51 经济增长和发展清华大学 丛树海 57 财政学上海财经大学 冯根福 57 产业组织与公司治理、金融市场与企业发展西安交通大学曲振涛 57 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吕炜 45 财政学东北财经大学 孙立坚52 国际金融复旦大学 李俊生54 财政学、公共管理学中央财经大学 肖红叶65 经济统计学天津财经大学

传教士在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上的作用

传教士在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上的作用 基督教传教士在近代中国的文化活动,作为西方殖民者对华政治,经济、军事侵略的辅助手段,在加剧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传教士的文化活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又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具有两重性。客观上,对介绍西方近代文明,促进中国封建社会机体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从这一方面来说,传教士的文化活动义是传播西方科学文化,酝酿和促进近代中国新闻、出版、教育等项事业以及资产阶级先进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因素之一,具有推动中国近代化运动和促进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历史作用。 一、创办报刊 基督教传教士在近代中国开始最早、也是最有影响的文化活动,应首推办报。早在1815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就在马六甲编辑出版了一份名为《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的期刊,这是基督教传教士创办的以中国人为对象的第一份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停刊以后,基督教传教士又陆续在南洋、香港、澳门和广州等地编辑出版了一系列中文报刊。如《东西洋每月统纪传》、《天下新闻》、《各国消息》等。其中,德国传教士郭实猎于 1833年7月在广州编辑出版的《东西洋每月统纪传》,是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期刊。 在这一时期,传教士还创办了一些以外商、传教士、外交官员为对象的外文报刊,其中以美国传教士俾治文编辑出版的《中国丛报》影响最大。 鸦片战争以后,基督教传教士在华的办报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十九世纪四十到九十年代的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他们先后创办了近170种中外文报刊,约占同时期我国报刊总数的95%,其中大部分是以教会或传教士个人的名义创办的。” 传教士在中国创办报刊的目的,是企图用“文字播道”的方法来宣传基督教,以实现“中华归主”和为殖民侵略服务。因此这些报纸除宣传基督教外,:

中西方文化比较与交流

中西方文化比较与交流 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但是,这些文化都是有着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中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世界观 我国的传统文化认为物质和精神是合二为一的,即“天人合一”。认为,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而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认为,一切知识和理论必须接受经验事实的直接检验,注重物质和实践。而日本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夸大精神的作用,执着的认为,精神是万能的,而且可以超越和脱离物质而存在。 二.人生观 我国历来信奉和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态度,重整体的成就感和整体的责、权、利,重视个人的成就和荣誉。 三.价值观 1.思维方式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已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民族价值观,以儒家文化为典型,倡导“仁、义、礼、志、信”,强调民族统一,并在很大程度上以此来判定人的行为的好与坏。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这种价值观念更得到强化和固化。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在经济上政治上获得了解放和飞速发展,价值观念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强调集体和社会是价值的主体,集体和社会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个人必须服从集体和社会,并以此为标准评价和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西方遵循先个人而后社会的观念,也就是有突出的“利己”思想。认为个人的价值、利益是最重要的,不实现个人利益,就谈不上实现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西方许多上流社会的人捐赠财产给社会,最初的原因就是觉得多余的钱对自己也没用,也就是说,从利己的角度看待自己利他的行为,只是个人自身价值的实现。 2.行为方式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行为方式必然存在着差异,这一点在中西方文化之间表现的尤为明显。首先,强调个人至上的西方国家表现出直接、果断和有野心。美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自信、独立、做事干净利落,缺乏自信心或进攻性的人是很难被社会接受的。 中国推崇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考虑问题一定要全面,要做到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尤其是将有野心视为不良的行为。交际时要替对方着想,选择恰当而委婉的表达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 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3.家庭观念 在西方,独立性的培养始于孩提时代。当小孩周岁时,父母就会给他们安排一个单间,有意让小孩从小习惯自己的小天地,这大概算是向个人独立迈出的第一步。学生勤工俭学很普遍,除资助自己上学或挣点零花钱外,更主要的是从小改变事事都依赖父母的习惯。做父母的认为,小孩靠自己劳动挣钱有助于认识到金钱来之不易,从小培养起自立的意识。子女

尔雅2015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 分) 1 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不包括: ?A、 环境 ?B、 语言文字 ?C、 社会 ?D、 人口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 关于地理环境与名族心态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互动互构 ?B、 互补互彰 ?C、 互起作用 ?D、 互相转化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 辜正坤认为,万物的发展有一种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补充、()的趋势。 ?A、 自我完善 ?B、 自我适应 ?C、 自我淘汰 ?D、 自我进化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4 下列哪一项不是儒家的民主思想: ?A、 民贵君轻 ?B、 民治主义 ?C、

?D、 民为邦本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5 中国语音: ?A、 为闭音节 ?B、 为多音节 ?C、 每字有韵调 ?D、 音义象构性弱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 马克思主义学派属于: ?A、 国粹派 ?B、 理想西化派 ?C、 现实西化派 ?D、 都不属于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7 属于中国民主内涵的是: ?A、 恶欲协调 ?B、 迫不得已 ?C、 因势制宜 ?D、 宗法式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 索绪尔的语言理论不包括:?A、

?B、 能指和所指 ?C、 任意性和必然性 ?D、 表意体系和表音体系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 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权力斗争主要集中在权力的: ?A、 天赋和人赋 ?B、 瓜分与分享 ?C、 集中和分散 ?D、 下放和收合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0 在黑格尔看来,中国的天子在发号施令上: ?A、 比较自由 ?B、 可以随心所欲 ?C、 不能锁心所欲 ?D、 有严格程序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1 中西方人对世界的看法是(),程度不同的。 ?A、 殊途同归 ?B、 迥然不同 ?C、 异曲同工 ?D、 错综复杂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美国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

美国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 梁碧莹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发端于19世纪初叶。早在鸦片战争前,西方文化已开始由传教士引进中国。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与世界的隔绝状态,西方文化梯航而来,与中国文化频繁接触。然而,这种文化接触并不是以正常的文化交流形式出现的,而是伴随着外来侵略、民族压迫的痛苦和耻辱出现于中国社会。 信奉基督教新教的美国传教士来华始于19世纪30年代,他们在华活动,无疑起到了帮助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作用。但是,由于美国传教士要在中国扩大“基督福音”的宣传,利用办学校、翻译出版西书、创办报刊等办法作为传教的有力工具。这样,传教士就成为接触普通中国人和传播西方文明的桥梁。 本文通过对19世纪美国传教士在华文化活动某些方面的考察,进一步探讨他们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一 教育是传教最强有力的辅助手段。美国传教士来华后,很快就意识到,由于他们的基督教文化和以信仰佛教为主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距离实在太远,他们的福音传播方式不能引起中国人民的共鸣。为改变直接传教成效不大的状况,加快在中国发展基督教的势力,他们率先在中国办起了教会学校,通过学校传播基督教教义,这是美国传教士在华的重要文化活动。 美国教会在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学校,是1830年2月由美国公理会派往中国的第一个传教士裨治文在广州创办的贝满学校。这所学校规模很小,只收留了四、五名学生,并且举办不久便关闭(李定一:《中美早期外交史》台北,1978年版,第67页。),论影响并不大,但它毕竟开创了美国传教士在广州办学的历史。1836年成立的马礼逊教育会是由寓居广州的外侨组织,由美商奥立芬赞助,裨治文任该会的秘书。该会具有商办教育的性质,但又明显地具有办学校同传教结合起来的倾向。马礼逊教育会的宗旨是:“在中国开办和资助学校,除要中国少年读中文外,还要教他们读写英文,并以此为媒介,把西方世界的各种知识传授给他们。这些学校还将读《圣经》和有关基督教的书。”(《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第5卷,第374页。)马礼逊教育会成立后,即向英、美发出呼吁,要求派遣教师前来中国开办学校。美国耶鲁大学马上作出反应,派该校毕业生布朗来华办学,经费由马礼逊教育会提供。1839年,马礼逊学堂正式在澳门开学,首批学生六人,1842年迁往香港,学生逐渐发展到三四十人(容闳:《西学东渐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8页。)。马礼逊学堂课程的内容包括基督教教义、各种近代西学知识和中国汉语。除汉语由一位中国先生任教外,其它各门课程皆由布朗夫妇执教。布朗不仅给学生灌输各种新的西方知识,而且还是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容闳等人到美国深造的促成者。1847年布朗夫妇回国时,容闳、黄胜、黄宽三名学生随同赴美,在布朗和美国友人的帮助下,就读于马萨诸塞州的芒松学校。容闳后来考上耶鲁大学,成为耶鲁大学第一个中国学生。黄宽赴英就读于爱丁堡大学,成为中国第一名留英学生和中国第一位西医的传播者。

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差别,很多日常行为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屡见不鲜,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交往的顺利进行,并使交往双方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人们在这种跨文化环境中相互交际之前,必须对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才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尴尬的局面。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发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是势不可挡,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文化冲突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日益加强,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是日益频繁与广泛。同时,中国学生出国交流、深造的机会也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然而,这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由于历史、

政治、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各地区的文化的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会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我们应意识到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可忽视和改变的,应该接受这种差异,尊重和理解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流和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中,避免出现文化上的冲突,从而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一、中西方文化差异之语言表达 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 1、文化特征与用词差异 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才能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大不相同,如ol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老张、老王、老李透着尊敬和亲热,张老、王老、

2017尔雅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20) 35' 44'' 题量: 100 满分:100.0 截止日期:2017-12-15 23:59 一、单选题 1 《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A、 天地 ? ?B、 阴阳 ? ?C、 男女 ? ?D、 日月 ? 我的答案:D 2

从气候角度来说,中原一带的肥厚土壤主要是受到()的影响。 ?A、 太平洋暖湿气流 ? ?B、 副热带高压带 ? ?C、 西伯利亚冷气流 ? ?D、 温带季风 ? 我的答案:C 3 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是()。 ?A、 笛卡尔 ? ?B、 霍布斯

? ?C、 洛克 ? ?D、 斯宾诺莎 ? 我的答案:C 4 西方产生了帮主制主要是为了约束太强的()。 ?A、 理性主义 ? ?B、 唯物思想 ? ?C、 专制心态 ? ?D、 共和意识 ? 我的答案:C

5 乔姆斯基认为,所有的句子具有()。 ?A、 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 ?B、 表义结构和表形结构 ? ?C、 文化结构和环境结构 ? ?D、 主观结构和客观结构 ? 我的答案:A 6 第一次农业革命开始于()。 ?A、 第二冰期结束 ? ?B、

第三冰期结束 ? ?C、 第四冰期结束 ? ?D、 第五冰期结束 ? 我的答案:C 7 地球上环境变迁最敏感的地带位于()之间。 ?A、 北纬30°-40° ? ?B、 南纬30°-40° ? ?C、 北纬40°-50° ? ?D、 南纬40°-50° ?

我的答案:A 8 索绪尔的()主要强调的是从静态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变化。 ?A、 历时语言学 ? ?B、 短暂语言学 ? ?C、 共时语言学 ? ?D、 纵向语言学 ? 我的答案:C 9 关于阴谋诡计,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不存在大量阴谋诡计的现象 ?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些思考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些思考 陈昌旭食品11-3班110424302 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知识分子是外来文化的传播者和介绍者,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一种外来文化能否被社会接受,或以何种方式被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对外来文化的态度。那么,农民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到底处于什么地位并起了什么作用呢? 十六世纪末,随着利马窦等一批传教士的到来,基督教文化开始在中国传播,对西方世界一无所知的农民在惊异中竟抱着一种宽容的态度接受了它。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胜利,使得西方殖民者再一次有机会向中国进行“文化”输入和传播。农民是小生产者,因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而过着闭关自守的生活。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一块狭小的土地上,很少去关心外面世界发生的事情。但是农民又极具现实精神,他们重经验,重实用,对闯入他们生活的新鲜事物并不一概排斥。这一特点使他们的思想在顽固保守之外,又具有变通、兼容的一面。但无论如何,农民对基督教这种外来文化并非一概排斥则是可以肯定的。 农民信教的原因很多,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基督教满足了他们心理的需要。基督教宣扬原罪,提倡来世,认为只有皈依主,投入主的怀抱,才能洗清前世罪孽,最终进入天国。基督教的这些说教,对于那些生活在苦难之中,看不到前途的农民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他们用基督教附会中国思想,这样就消除了农民因陌生而对外来文化产生的排斥、反感心理,有利于基督教思想的传播。 宣扬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是传教士进行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在传教士传播的各种文化中,这一部分往往最有价值,也受到了统治者的欢迎,然而它却是最容易为农民忽视乃至排斥的。但传教士通过创办慈善机构介绍的具有较强实用性的知识如医学,则是另外一种命运。可以说在传教士进行的文化传播活动中,创办医院等慈善机构是最成功、也是最受农民欢迎的。对于传教士传播的西方医学,农民不加拒绝地接受了,他们乐意到教会医院看病求医,并对它产生好感。这也在于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实用主义的认知态度克服了农民的顽固和保守,使他们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一定的外来文化,给他们僵死沉闷的生活注入种种新鲜的东西。但是实用主义的认知态度终归是一种小农经济的思维方式,它眼界狭窄,目光短浅,只能被动地接受,不能主动地拿来,更不能对外来文化作出科学地分析。中国近代以来始终没能很好地吸收、消融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原因很多,但农民实用主义的认知态度无疑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实用的角度来接受外来文化的,但这种实用并不是建立在科学的分析之上,而是带有很大的主观成分。农民地位低下,没有文化,缺乏理智,头脑里充满稀奇古怪的想法,一种外来文化是否实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主观感受,他们所处的地位、环境,他们的心理、情绪、欲求都会对他们的判断、选择产生重

尔雅课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答案

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下列哪一项是关于中原文化取向的:1.0 分 A、 大帮择主 B、 强化王权 C、 帮派主义 D、 契约分权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2中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会采用()的形式。1.0 分 A、 以礼规范 B、 以道规范 C、 礼法结合 D、 道法结合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西方文化中的征服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为西方工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1.0 分A、 制造业 B、 轻工业 C、 重工业 D、 军事工业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释迦摩尼提出的五蕴是()。1.0 分 A、 色、受、想、行、智 B、 色、受、智、行、识 C、 色、受、想、行、识 D、 色、智、想、行、识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相较于中国的唯心主义,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强调的是()。1.0 分 A、 思维

原型 C、 理论 D、 精神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6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不包括:0.0 分 A、 环境 B、 语言文字 C、 社会 D、 人口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C 7《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1.0 分 A、 天地 B、 阴阳 C、 男女 D、 日月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道家作为验证真理的工具的是()。1.0 分 A、 社会的反应 B、 流行的理论 C、 自己的身体 D、 外部的环境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提出学道者须先明了万物与我为一体之理,不重视观察外物的是()。1.0 分A、 程颢 B、 杨时 C、 陆九渊

张载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0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是:1.0 分 A、 礼 B、 和 C、 衷 D、 孝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1由于特定的历史地理资源,哪种文化形式成了中华民族必然的选择:1.0 分A、 农耕文化 B、 工业文化 C、 商业文化 D、 产业文化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12印欧语系在语义上的特点是()。1.0 分 A、 一音多义,多分类义 B、 多义字少,模糊义多 C、 字义简洁,多综合义 D、 多清晰义,可选择的音节多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3受到语法的影响,印欧语系语言具有()的特点。1.0 分 A、 活用功能,词达理清 B、 直观综合,一语中的 C、 定位功能,比类条分 D、 用词严谨,使用灵活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4关于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三论文献视野方法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

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三论:文献、视野、方法 张西平 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如何展开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目前中国学术界在这个研究领域的难点和任务是何?在方法论上应注意那些?本文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这些问题做一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各位方家。 一,建立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文献学 陈寅恪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通义,非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1清末民初,中国学术界一个进步除其他原因外,敦煌文献和安阳考古的发现是促使其学术一大飞跃的关键之一。在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领域,与国外汉学家的研究相比,中国学者一直不占上风,究其原因也在材料。傅斯年说的很清楚,“本中国学在中国在西洋原有不同的凭籍。自当有不同的趋势。中国学人经籍之训练本精,故治纯粹中国之问题易于制胜,而谈及所谓四裔,每以无比较材料而隔膜。外国学人能使用西方的比较材料,故善谈中国之四裔,而纯粹汉学题目,或不易捉住。”2以后,汉学家的研究也开始逐步进入中国内核文化研究,如沙畹对《史记》 1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36页。

的研究,中国学者也开始进入四裔之研究,如张星烺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但总的来说,中国学者对于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不如外国学者,这里的核心问题仍是材料的掌握。 中外文化交流在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就两次,一次是佛教的传入,一次是明清基督教的传入。我本人主要研究明清基督教传入的前半段,即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从这段研究来看,目前向前推进的关键仍在于材料的发现和整理。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文献主要是两类:一类是以中文文献为主体的东方历史文献,3一类就是西文的历史文献,其中包括:葡萄牙文、西班牙文、拉丁文、意大利文、法文、荷兰文等欧洲多种语言的文献。 关于中文文献《四库全书》是官方首次收入天主教的文献,在四库的采进书目中有西学书共24种,四库所著录的西学书有22种。雍乾教难以后,天主教发展处于低潮,从而使得许多天主教方面的书只有存目,不见其书,到清末时一些书已经很难找到,如陈垣先生所说:“童时阅四库提要,即知有此类书,四库概屏不录,仅存其目,且深诋之,久欲一赌原书,奥中苦无传本也。”4至今中国学术界尚无法全面统计出明清之际关于西学的汉籍文献究竟有多少种,近年来钟鸣旦等外国汉学家陆续出版了藏在台湾、罗马耶稣会档案馆、巴黎国家图书馆的有关文献,5但仍为完成。陈垣先生当年提出的要编一本象《开 3这里所讲的东方历史文献包括日文在内的一些亚洲语言的文献。参阅戚印平《远东耶稣会史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 4方豪《李之藻辑刻天学初函考》,载《天学初函》重印本,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版。 5钟鸣旦黄一农杜鼎克祝平一编《徐家汇藏书楼藏明清天主教文献》,台湾辅仁大学1996年;钟鸣旦杜

中西文化差异总结讲课讲稿

中西文化差异总结

中西文化差异以及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中西方文化的发展态势不同。中国文化中整体上来看,属于一种静态文化、一种家国文化。由于中国所处地理环境较为优越,给予了人一个可以长期居住生产的环境,所以,这种长期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条件便使家族发展的很快,安居乐业、居安而不思流动,就容易促使静态的文化模式发展。家族繁衍、代代相传,家族纽带越来越复杂,尊老和祭祖现象就必然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产生,家族观念,宗法制度也就逐渐形成并根深蒂固了。所以说,中国为什么叫家国,因为,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家和国仅仅是规模上的差别,于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20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期末考试(20) 一? 单选题(题数:50, 共50.0 分) 1() 之后, 西方文化分裂为科学哲学与人本的艺术哲学两个部分? A? 维特根斯坦 B? 尼采 C? 黑格尔 D? 康德 我的答案:C 2儒家的仁和基督教的博爱之间的差异在于, 儒家的仁强调区分() ? A? 地域联结 B? 等级秩序 C? 信仰对象 D? 经济阶层我的答案:B 3中国古代戏剧是() ? A? 悲剧 B? 喜剧 C? 悲喜和合局 D? 混合剧 我的答案:C 4下列人物中,() 不是孟子最为推崇的人物? A? 尧 B? 禹 C? 周文王 D? 周武王 我的答案:D 5达芬奇认为诗是理性哲学,() 是自然哲学? A? 音乐 B? 绘画 C? 散文 D? 建筑 我的答案:B 6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到的“精气神” ,其中() 是构成一切组织器官与营养人体的基本物质? A? 精 B? 气 C? 神 D? 以上都不正确 我的答案:B 7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平和宁静在() 的作品中表现得最为充分?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我的答案:B 8 先秦诸子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 的标志? A? 萌芽 B? 进步 C? 成熟 D? 衰落

我的答案:C 9() 不适合用于形容西方文化? A? 逻辑性 B? 确定性 C? 含蓄性 D? 体系性 我的答案:C 10 中国古代诗人用闺怨? 春怨等主题中的怨郁的女子反应自身同样的遭遇与情怀 () 开始? 的情节自 A? 诗经 B? 淮南子 C? 屈原 D? 道德经 我的答案:C 11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缺憾》中提到, 不存在缺憾的文明是() ? A? 中国文明 B? 西方文明 C? 古代文明 D? 不存在的 我的答案:D 12 斯宾格勒认为西方文化是一种() 文化? A? 神曲 B? 哈姆雷特 C? 浮士德 D? 荷马史诗 我的答案:C 13徐光启等人被基督教归化后,认为基督教可以() ? A? 易道补儒 B? 易佛补儒 C? 易道替儒 D? 易佛替儒 我的答案:B 14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模式更接近于() ? A? 线段 B? 螺旋上升 C? 半环 D? 圆环 我的答案:D 15孟德斯鸠提出, 有一个根本理性存在着,() 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 关系 A? 德 B? 人 C? 法 D? 理 我的答案:C 16 在崇尚文学典范? 强调服从权威上,中国文学与西方新古典主义是() 的? A? 相同 B? 相似 C? 相反 D? 无关我的答案:B 17关于和与同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不应被遗忘的人物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不应被遗忘的人物 ——陈季同其人其书 黄兴涛 提起陈季同,今人能知道的怕是很少。他几乎被人们遗忘了。 但被遗忘的不一定就是该遗忘的。至少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陈氏本应占有一席之地。就近代中国人而论,唯有他同辜鸿铭、林语堂三人用西文所写的介绍中国及其文化的著作,可以说在西方真正畅销过。三人同属闽籍,人称“福建三杰”。其中,辜氏著作走红西方是在20世纪头20余年,尤以在德国影响为大;林语堂的著作最为畅销的时期是本世纪30-50年代,美英读者对之最表欢迎;而陈季同有关中国的书在欧洲流行时,比辜鸿铭还早近20年,时间是19世纪80-90年代,他可以说是有史以来中国人中最先以西方文字写作并出版了其介绍中国文化之著作的第一位畅销书作家。其书初以法文写成,故影响主要在法国。 在向西方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辜、林二人其实都不过是步陈季同的后尘而已。无论是在写作上还是思想上,均曾受到过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今林、辜二人已是人尽皆知,著作广为流传,独陈季同仍湮没无闻,这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疏忽。图时,同时也以“三代”社会为其摹本,老子的“小国寡民”和庄子的“至德之世”的理想模式,充满了对“三代”社会的美好回忆,描绘了一个类似“三代”社会无私有、无纷争和社会文明发展极其低下的社会。因此,与其说是历史倒退,毋宁说是以古鉴今和以古鉴未来;与其说是对古代社会的追求与怀念,不如说是以远古社会为参照对比现实社会,并有针对性地对现实的弊病进行揭露和抨击。因此,道家的社会理想并不是真正地把历史拉向后退。 一 陈季同字敬如,西文名字作Tcheng ki-tong,福建侯官(今属福州)人,近代中国率先走向世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早年肄业于福建船政学堂,1875年初,朝廷拟向西方各国派驻使节,选拔他先行进行考察,他随洋员日意格游历英、法、德、奥四国,完成任务后于次年归国,著有《西行日记》四卷。1877年,清廷派李凤苞、日意格率留欧学生刘步蟾等人出洋,他随同为文案。不久,李凤苞改任驻

中西文化交流史(名词解释)

文化:我们认为,所谓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所创造的并且渗透在其一切行为系统里的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中国古代汉字文化系统里“文化”概念,其一,指历代统治者所施行的文治教化的总和。其二,指文物典章、朝政纲纪、道德伦序,以及成为礼俗日用的一整套观念和习俗。西方学者关于文化的概念分类有以下四种,成果论,能力论,精神论,行为模型论。中国学者的文化概念大致上都超不出我们所归纳的四大类观点。“文化”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第二,“文化”是在历史上产生的,是历史传习的结果。但是作为“文化”的本质,它有着两个显著的品格,即整体性和历史性。 丝绸之路:西汉(公元前2世纪前后),张謇通西域,开辟了从长安(今西安市)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北方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当时对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实际上并不是只有一条路。有陆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箕子朝鲜:史料表明古朝鲜是由箕子所率领东走的商人(东夷人的一支)和朝鲜半岛土著的濊人结合而成。中外史学家对箕子王朝鲜之说,颇有争议,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朝鲜的多数学者否认“箕子东来说”,少数人则认为是历史事实。韩国史学界有人认为箕子是存在的,并要求在“国史”中加以记述。有人则否认箕子朝鲜的存在。我国史学界,有些认为箕子朝鲜说“未必完全可靠,可能是后人的牵强附会”。也有人认为此说是能够成立的。 和平文化:10000年至6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和平(河内西75公里,在越南北方和平、宁平、清化等省发现)文化时期。除了越南外,范围还涉及老挝、泰国一部分。其打制石器与欧洲的旧石器相同,多用整块砾石或砾石片制成,器形不甚稳定,以杏仁形、盘形工具和短斧为主,另有少量刃部磨光了的长方形石斧。由于中国南部也发现了同类遗物,所以有人认为它是从中国传播而来的。另外,同类遗物还远涉马来半岛,由此可窥见对当地的影响。 北山文化:9000~7000年(或5千年)前,属新石器时代的北山文化时期。它已有磨制石器有的砾石上刻有粗略的人面及其他图案。陶器较为进步,葬仪也很讲究,发现有随葬品。五千年前蜀越已经有了共同的文化,在和平、北山两地发现的石器和巴蜀所发现的相比较,新石器时代前期,蜀、越几乎完全相同。新石器时代后期,虽然稍有差别,亦只带地方色彩而已,中国古代中越交通。 东山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越南迎来了青铜时代。东山文化属于青铜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年代为公元前4~公元2世纪,受中国战国至汉代的影响。今清化省东山村出土的汉文化遗物与中国云南、广西等地出土的战国至汉代铜器相仿佛。 赵佗(南越王):南海尉任嚣在临死前召见部下龙川令赵佗,向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建议割据自立,于是赵佗代行南海尉。秦灭,赵佗即进攻并吞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断绝与内地的联系,并且通过法律手段诛杀秦所设置的长吏,以其党为假守。在执政期间,由于他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徐福:秦朝著名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他出山的时候,是秦始皇登基前后,李斯的时代。后来被秦始皇派遣,出海采仙药,一去不返。徐福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于是秦始皇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乘坐蜃楼入海求仙,耗资巨大。但徐巿率众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徐福则在当地之山——“崂山”留下后代,后代改姓崂或劳。公元前210年,徐福再度率众出海,来到“平原广泽”,他感到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人民友善,便停下来自立为王,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的方法,此后再也没有返回中国。也有说徐福死于大海中之说。 遣隋使:隋代日本推古天皇朝派遣到中国的使节团。当时圣德太子摄政,600年、607年、

近代中西文化冲突及其现代启示

近代中西文化冲突及其现代启示 作者:周朗生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刊名: 广西社会科学 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5(11)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7条) 1.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2002 2.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2000 3.许纪霖中国现代化史 1995 4.宝成关西湖与回应 2004 5.郭建宁当代中国文化的选择 2004 6.黄楠森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 1999 7.李侃近代传统与思想文化 1990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窦晓晖当代中西文化冲突下中学英语教学的思考[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5) 2.唐健禾中西文化冲突与价值共融[期刊论文]-天府新论2007(4) 3.王继平论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整合过程中的价值选择模式[期刊论文]-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5(5) 4.熊吕茂.建红英.XIONG Lu-mao.JIAN Hong-ying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研究述评[期刊论文]-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2) 5.杨云嵋浅议跨文化交际中如何避免中西文化冲突[期刊论文]-硅谷2009(7) 6.张继良.梁小惠.ZHANG Ji-liang.LIANG Xiao-hui中西文化冲突与清末宪政模式之选择[期刊论文]-河北法学2006,24(8) 7.孙志勇浅谈中西文化冲突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期刊论文]-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34) 8.严尽忠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冲突[期刊论文]-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7) 9.潘海英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期刊论文]-长白学刊2009(5) 10.刘春华.张涛.Liu Chunhua.Zhang Tao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期刊论文]-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3(2) 引证文献(2条) 1.何素芳试论中西文化差异[期刊论文]-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4) 2.张心畅.校建立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冲突[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07(15)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1e828154.html,/Periodical_gxshkx200511060.aspx

中西文化比较

世界文化丰富多彩,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首先,在饮食文化方面,中国人十分注重形式,所以对于菜品的要求就是色香味都要“上道”,而且餐具方面中国人习惯使用筷子,因为其灵活轻巧的特点也让它一直流传至今。而西方的人们则比较看重实际,对于食品的外貌要求并不是很多,所以他们的菜品也相对简单和单调,在餐具方面则喜欢使用刀叉。 在文化观念上,我们的东方文化一直讲究和谐的观念,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以和为贵,人与自然以顺应为主,主张合乎天道,孟子也提出,人类的很多活动应该在不影响自然的前提下进行。所以,在这种观念下,古往今来的很多人也愿意依附自然,比较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 而西方的文化观念则比较注重理性,主张从本源出发,要从根本上认识世界,要善于运用理性的思维来对世界进行积极的改变,所以,西方的思维更多着重在改造世界并使其适应人类方面。因此,在这种观念下,人们也更加注重物质生活。 在隐私方面,西方人比较尊重人权和个人自由,所以不会窥视和传播别人的隐私和秘密,对此,他们认为,热衷于别人隐私的人事不道德和令人厌恶的。而东方的人们对这个没有那么敏感,相反,很多人对别人的隐私还会有一些莫名的兴趣,总喜欢打听和讨论,甚至有的还会把别人的隐私当做一种娱乐工具,用以寻找话题和娱乐消遣,其实这是东方文化里面的一种愚昧。 在教育文化方面,我们受封建儒家文化影响较深,所以虽然看重学习,但是大多数都是为了一张文凭,并且很多单位在人才的取向上也对文凭有着要求。在求知上也比较死板,习惯于循规蹈矩死记硬背。而西方在这方面则截然不同,他们注重的是个人能力,所以对于文凭也没有很多硬性要求。在求知上西方人提倡的是创新和批判能力,要求学生善于创新并且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这也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大多来自西方的国家的原因。 在竞争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所以儒家所主张的“中庸之道”也十分深入人心,尽管现在很多领域竞争都十分激烈,但是从观念来看,儒家所表达的竞争是不道德的说法,依然在人们心目中有一定地位。而自古以来的小农意识,也使得中国式竞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把对手打倒,这种观念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而西方人的观念则与这大相径庭,他们认为竞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部分,竞争才会出现人才,经济才能在竞争中快速发展。而西方人也认为竞争是可以让人与人共同发展的,应该公开公正的竞争,很多突破性的成就都是在竞争中完成的,所以,西方人的看待竞争的方式,也会一定程度给他们的发展和进步带来动力。 因为文明类型不同,所以也就导致了文化的差异,我们喜欢东方文化的含蓄与谦虚,也喜欢西方文化的自由和平等,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个呢? 1、思维方式: 西方人注重思辩理性分析实证,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在西方哲人看来,只有思辩性的东西才是最真实、最完善、最美好的。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是通过归纳推理,演绎推导,而是基于事实。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期末考试(1)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影响中国数千年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是: 1.0分 ?A、 礼 ?B、 和 ?C、 衷 ?D、 孝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 中国学者在翻译西方诗作过程中容易把译文变得更加()。 1.0分 ?A、 平实 ?B、 口语化 ?C、 华丽 ?D、 书面化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 黑格尔提出的唯心主义提倡的是()。 1.0分 ?A、

思维 ?B、 原型 ?C、 理论 ?D、 精神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4 ()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0.0分 ?A、 亚里士多德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安提西尼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D 5 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 1.0分 ?A、 互根律 ?B、 互抗律 ?C、 互助律 ?D、 互证律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 在年龄较小的人群中适宜采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的原因是他们()。 1.0分 ?A、 机械记忆能力强 ?B、 理解记忆能力强 ?C、 理性思维能力强 ?D、 感性思维能力强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7 关于权威学者或舆论的话语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A、 可能改变整个民族的思想 ?B、 可能对人的思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C、 对这些抱有质疑态度才能彻底解放思想 ?D、 能够促进民族思想地发展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 导致地球10万年左右的周期性冰期变化的是()的循环。 1.0分 ?A、 地球与太阳 ?B、 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

?C、 本星系团与银河系 ?D、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9 根据辜正坤老师的观点,中华文化大概存在了()左右。 1.0分 ?A、 3000-5000 ?B、 5000-7000 ?C、 7000-9000 ?D、 9000-10000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0 下列不属于中原文化特点的是: 1.0分 ?A、 顺应自然 ?B、 家庭小工业 ?C、 草场文明 ?D、 内陆贸易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1 相较于西方,中文受到语意的影响体现于它更具有()。

中西方文化交流史论文

最伟大的桥梁:丝绸之路 ――浅谈丝路对文化交流的巨大贡献 作者:周爽历史2007级01班 内容提要: 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横贯亚洲大陆的交通要道,自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后逐渐出现。这条道路的开辟,促使了我国的丝绸、铁器、打井技术等传到西域,西域的土特产、乐器,印度的佛教等也相继传入中国。是我国汉唐千余年间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经济交流、中西文化 丝绸之路的起源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是丝绸之路得以形成的主要原因。 公元前200多年,由于大汉王朝西北边境长年遭受匈奴的侵扰,武帝刘彻决定派出使者联络地处西域的大月氏王国,共同夹击匈奴。张骞领命,于公元前138年,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虽路途辗转,但其不忘使命,终达成汉武帝召命联络到大月氏。但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这就促使了张骞二次出塞。公元前119年,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曰趋频繁。丝绸之路便由此形成了。 它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再分为南北两道,南道是出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西行,经鄯善(今罗布淖尔附近),沿昆仑山的北麓,经过于阗(今和田)、莎东、蒲犁(今塔什库尔干),逾葱岭,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今罗马共和国),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印度);北道是自玉门关(今敦煌西北)西行,经车师前国(今吐鲁番附近),沿天山南麓西行,经焉耆、疏勒,逾葱岭,至大宛。再往南北方向到康居、奄蔡;向西南方向到大月氏、安息,全长约7000公里。 因为这条横贯欧亚的大路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丝绸,因此被称为“丝路”或“丝绸之路”。 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形成于此时,它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丝绸之路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①“通过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②这条东起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西至地中海东岸的古丝道,有一半在新疆。因此,位于欧亚大陆中心的新疆,正是古往今来东西文化荟萃交流的地方,也是许多著名历史人物活动过的地方,留下了无数历史遗迹和稀世文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