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高度窦房阻滞:在体表心电图上表现为长 时间窦性P波阙如,出现低位如房室交界性 的逸搏或逸搏心律,其长窦性P-P间期与短 周期呈3:1以上的倍数关系。
30
Ⅲ度(完全性)窦房传导导阻滞:由于窦 房结发出的激动均不能传至心房,在心电 图上窦性P波消失,故单凭心电图难与窦性 静止鉴别。
若在发生Ⅲ度窦房传导导阻滞前,能够记 录到Ⅱ度或高度窦房阻滞心电图,则往往 是以后发展为Ⅲ度窦房传导阻滞的有力佐 证。
13
1.6 感染:伤寒、布氏杆菌病; 1.7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如呕吐、颈A窦过
敏、血管神经性晕厥、麻醉、睡眠、颅内 高压、眼部手术等。
14
2. 病理性 2.1冠心病(下壁心肌梗塞者半数发现窦房
结功能低下); 2.2心肌病; 2.3 心肌炎; 2.4先天性、家族性窦房结发育不全及Q-T
62
希氏束
左束支
右束支完全 阻滞
左后分支Ⅰ 度阻滞
左前分支完 全阻滞
63
郭映春等将SSS安装起搏器者分为3型: A型为单纯窦缓; B型为慢—快综合征; C型为混合型。 随访1-17年(平均6.4年)A型预后良好,无
一例发生心衰与死亡,而C型最差。
64
近年郭继鸿等提出快—慢综合征,见于多 数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年青人,无SSS,为 W-P-W伴PSVT终止时发生极慢心律,可 致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经射频 消融可根治,一般不需植入起搏器,需注 意鉴别。
1.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多慢于50次/min。 单纯的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人,尤其
是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
而持久的心动过缓,如窦性心率<45次 /min,能排除药物等因素,则不论其有无 临床症状均应考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