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断面形式
- 格式:pptx
- 大小:9.16 MB
- 文档页数:75
道路断面知识点总结一、道路断面定义及分类道路断面是指道路横断面的几何形状,包括车行道、路肩、人行道、绿地等各种组成部分。
道路断面可根据道路用途、交通量、城市规划等因素进行分类。
1. 根据道路用途分类(1)城市道路:指城市内部的主次干道、支路等道路。
(2)郊区道路:指城市郊区的城乡结合部道路。
(3)高速公路:指用于高速行驶的道路。
(4)乡村道路:指农村地区的道路。
2. 根据交通量分类(1)主干道:指交通量大、车速快的道路。
(2)次干道:指交通量较大、车速适中的道路。
(3)支路:指交通量较小、车速较慢的道路。
3. 根据城市规划分类(1)城市主干道:指城市内交通量大、车速快的主要道路。
(2)城市次干道:指城市内交通量适中、车速适中的次要道路。
(3)城市支路:指城市内交通量小、车速较慢的道路。
二、道路断面要素及设计原则道路断面主要包括车行道、路肩、人行道、隔离带、绿地等要素,设计时需遵循一定的原则。
1. 车行道(1)宽度:车行道宽度应根据道路用途、交通量等因素确定,一般城市主干道为6-8米,次干道为4-6米,支路为3-4米。
(2)坡度:车行道应具有一定的纵坡,保证排水畅通。
2. 路肩(1)宽度:路肩宽度应根据交通量、车速等因素确定,一般为1-2米。
(2)坡度:路肩应具有一定的纵坡,保证排水畅通。
3. 人行道(1)宽度:人行道宽度应根据行人流量、城市规划等因素确定,一般为2-3米。
(2)坡度:人行道应具有一定的纵坡,并设置坡道等设施,方便行人通行。
4. 隔离带(1)宽度:隔离带宽度应根据道路用途、交通量等因素确定,一般为1-2米。
(2)种植:隔离带可设置绿化带、花坛等,美化道路环境。
5. 绿地(1)设置: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地,可美化环境、降低噪音、净化空气等。
(2)树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的树种,保证绿地的生长。
道路断面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道路断面设计应保证车辆、行人的安全通行。
2. 流畅性原则:道路断面设计应保证车辆、行人的流畅通行。
路面断面型式2011-06-16 14:03道路的断面布置形式道路绿化的断面形式与道路的断面布置形式密切相关,完整的道路是由机动车道(快车道)、非机动车道(慢车道)、分隔带(分车带)、人行道及街旁绿地这几部分组成。
目前我国街道的横断面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一板二带式(一块板)它是由一条车行道、二条绿化带组成,这种形式最为常见。
它的优点是用地经济、管理方便,较整齐。
缺点是景观比较单调、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二板三带式(二块板)这种形式可将车辆的上下行分开,中间、两边共三条绿化带,中间><?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8m宽以上可布置成林荫路,见图8—3。
它的优点是用地较经济,可避免机动车间事故的发生,缺点是不能避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事故发生。
3.三板四带式(三块板)这种形式在宽街道上应用较多,是较完整的道路形式。
共有四条绿化带。
它的优点是使街道美观、卫生防护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
缺点是用地面积大,不经济。
4.四板五带式(四快板)这种形式在宽阔的街道上应用,是比较完整的道路绿化形式。
共有五条绿化带,见图8-5。
如果道路面积不宜布置五带,则可用栏杆分隔,以节约用地。
它的优点是方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绿化量大,街道美观,生态效益显著。
缺点是占地面积大,不经济。
5.其它形式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大,部分城市道路已不能适应车辆日益增多的局面,不少城市将原有的双向车道改造成单行道,这就改变了传统的道路划分方式。
在道路宅旁、山坡旁、河旁、建筑阴影大的地方多一板一带式,见图8-6。
它只有一条绿带,卫生防护作用较差。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街道的横断面形式也发展变化着,街道绿化的断面形式取决于街道的断面形式,但其平面布置形式就要依街道绿带的宽度而定了,即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绿带窄的只可种一至二行行道树,绿带宽的可布置成花园林荫道的形式。
浅析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的选择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两侧红线范围内进行,由车行道、人行道、分隔带、绿化带等组成。
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好坏关系到交通安全、道路功能、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土地资源利用、城市景观等方面。
一、城市道路横断面基本形式我国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可根据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不同的组织方式分为:单幅路、两幅路、三幅路、四幅路。
(1)单幅路断面形式单幅道路能适应“钟摆式”的交通流,具有占地小、投资省、通过交叉口时间短、交叉口通行效率高的优点。
但是,单幅路在混行状态下,机动车的车速较低。
在特殊功能性要求路段,比如常举办集合、游行的路段(如北京王府井大街),即使红线很宽,也可考虑单幅路型式。
(2)双幅路断面形式双幅路断面形式通过设置中央分隔带使相向机动车流分隔行驶,基本消除对向机动车流的干扰,内侧车道机动车行驶速度较高。
但是双幅路在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不易处理好,因此在交叉口处较少使用。
(3)三幅路断面形式三幅路断面形式消除了机非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行驶速度,保障交通安全。
同时,三幅路可以在两侧分隔带上布置多层次的绿化,从景观上可以取得较好的美化城市的效果。
但是,三幅路由于没有解决对向机动车的相互影响,存在对向机动车干扰,非机动车的行驶也受到分隔带的限制,与街道另一侧的联系不方便。
(4)四幅路断面形式四幅路断面形式路段上机动车速度较高、交通量大,在分隔带上布置多层次的绿化,从景观上可以取得较好的美化城市的效果。
中央分隔带还可以作为道路交通发展备用地,但四幅路断面的占地和投资都很大,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也低,并不经济。
(5)四种基本断面形式使用效果比较交通安全上:双幅和四幅路要比单、三幅路都好。
这是由于中央分隔带解决了对向行驶车辆相互干扰的矛盾,同时分隔带还起行人过街的安全岛作用。
行车速度上:双幅路和四幅路的中央分隔带解决了对向行驶车辆的互相干扰,设计速度高。
三幅路由于没有解决好对向行驶车辆的相互干扰,设计速度较低。
公路纵断面的组成形式
公路纵断面的组成形式主要是由一定坡度与有限长度的直坡段,以及具有一定半径的凹型和凸型竖曲线组成。
这些组成部分的细节如下:
1.上半部绘有线路纵剖面,横向表示线路的长度,竖向表示高程,包括设计坡度线、地面线以及车站、桥梁、隧道、涵洞等建筑物的符号和中心里程。
这部分主要用来绘制地面线和纵坡设计线,同时标注竖曲线及其要素、坡度及坡长(有时标在下部)、沿线桥涵及人工构造物的位置、结构类型、孔数和孔径等。
2.下半部分标注沿线桥涵及人工构造物的位置、结构类型、孔数和孔径;与道路、铁路交叉的桩号及路名;沿线跨越的河流名称、桩号、常水位和洪水位;水准点位置、编号和标高;断链桩位置、桩号及长短链关系等。
2011-06-16 14:03道路的断面布置形式道路绿化的断面形式与道路的断面布置形式密切相关,完整的道路是由机动车道(快车道)、非机动车道(慢车道)、分隔带(分车带)、人行道及街旁绿地这几部分组成。
目前我国街道的横断面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一板二带式(一块板)它是由一条车行道、二条绿化带组成,这种形式最为常见。
它的优点是用地经济、管理方便,较整齐。
缺点是景观比较单调、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二板三带式(二块板)这种形式可将车辆的上下行分开,中间、两边共三条绿化带,中间><?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8m宽以上可布置成林荫路,见图8—3。
它的优点是用地较经济,可避免机动车间事故的发生,缺点是不能避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事故发生。
3.三板四带式(三块板)这种形式在宽街道上应用较多,是较完整的道路形式。
共有四条绿化带。
它的优点是使街道美观、卫生防护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
缺点是用地面积大,不经济。
4.四板五带式(四快板)这种形式在宽阔的街道上应用,是比较完整的道路绿化形式。
共有五条绿化带,见图8-5。
如果道路面积不宜布置五带,则可用栏杆分隔,以节约用地。
它的优点是方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绿化量大,街道美观,生态效益显著。
缺点是占地面积大,不经济。
5.其它形式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大,部分城市道路已不能适应车辆日益增多的局面,不少城市将原有的双向车道改造成单行道,这就改变了传统的道路划分方式。
在道路宅旁、山坡旁、河旁、建筑阴影大的地方多一板一带式,见图8-6。
它只有一条绿带,卫生防护作用较差。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街道的横断面形式也发展变化着,街道绿化的断面形式取决于街道的断面形式,但其平面布置形式就要依街道绿带的宽度而定了,即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绿带窄的只可种一至二行行道树,绿带宽的可布置成花园林荫道的形式。
路堤的几种常用横断面形式
路堤的横断面形式通常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道路用途、地形、土壤条件和水文情况等。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路堤横断面形式:
1. 平台式路堤,平台式路堤是最常见的路堤形式之一,其横断
面呈现出平坦的特征,侧坡较为缓和。
这种形式适用于平坦地区和
较为稳定的土壤条件,适合一般的城市道路和乡村公路。
2. 斜坡式路堤,斜坡式路堤的横断面呈现出较为陡峭的侧坡,
适用于地形较为崎岖的山区和丘陵地带。
这种形式的路堤需要更多
的土方工程和边坡支护工程来保证稳定性。
3. 复合式路堤,复合式路堤结合了平台式和斜坡式路堤的特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横断面形式,以适应复杂
多变的地形和土壤条件。
4. 护岸式路堤,在水域附近或沿海地区,常常采用护岸式路堤,其横断面形式较为特殊,需要考虑水流、波浪等因素对路堤的影响,通常需要设置防波堤或其他防护设施。
总的来说,路堤的横断面形式需要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和工程要求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以确保路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不同的横断面形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
浅析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的选择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两侧红线范围内进行,由车行道、人行道、分隔带、绿化带等组成。
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好坏关系到交通安全、道路功能、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土地资源利用、城市景观等方面。
一、城市道路横断面基本形式我国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可根据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不同的组织方式分为:单幅路、两幅路、三幅路、四幅路。
(1)单幅路断面形式单幅道路能适应“钟摆式”的交通流,具有占地小、投资省、通过交叉口时间短、交叉口通行效率高的优点。
但是,单幅路在混行状态下,机动车的车速较低。
在特殊功能性要求路段,比如常举办集合、游行的路段(如北京王府井大街),即使红线很宽,也可考虑单幅路型式。
(2)双幅路断面形式双幅路断面形式通过设置中央分隔带使相向机动车流分隔行驶,基本消除对向机动车流的干扰,内侧车道机动车行驶速度较高。
但是双幅路在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不易处理好,因此在交叉口处较少使用。
(3)三幅路断面形式三幅路断面形式消除了机非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行驶速度,保障交通安全。
同时,三幅路可以在两侧分隔带上布置多层次的绿化,从景观上可以取得较好的美化城市的效果。
但是,三幅路由于没有解决对向机动车的相互影响,存在对向机动车干扰,非机动车的行驶也受到分隔带的限制,与街道另一侧的联系不方便。
(4)四幅路断面形式四幅路断面形式路段上机动车速度较高、交通量大,在分隔带上布置多层次的绿化,从景观上可以取得较好的美化城市的效果。
中央分隔带还可以作为道路交通发展备用地,但四幅路断面的占地和投资都很大,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也低,并不经济。
(5)四种基本断面形式使用效果比较交通安全上:双幅和四幅路要比单、三幅路都好。
这是由于中央分隔带解决了对向行驶车辆相互干扰的矛盾,同时分隔带还起行人过街的安全岛作用。
行车速度上:双幅路和四幅路的中央分隔带解决了对向行驶车辆的互相干扰,设计速度高。
三幅路由于没有解决好对向行驶车辆的相互干扰,设计速度较低。
六种路基的断面形式
1. 直线断面:路基横截面呈直线形状,通常用于平坦地区或山区的较缓坡路段。
2. 坡度变化断面:路基横截面呈不同坡度段的平均坡线形状,用于较陡坡路段,可使道路坡度过渡更加平缓。
3. 带台阶断面:路基横截面为多级平台形状,用于较陡坡路段,可使车辆行驶更加平稳。
4. 圆弧形断面:路基横截面呈圆弧形状,用于弯道路段,可使车辆行驶更加流畅。
5. 梯形形断面:路基横截面为四边形梯形形状,用于较宽的路段,可使道路路面较宽,适合车流量大的城市道路。
6. 多边形断面:路基横截面为多边形形状,通常用于非常不规则的地形,可使道路的横断面更好地适应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