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科学实验 制作日晷
- 格式:pdf
- 大小:90.25 KB
- 文档页数:3
制作日晷的方法过程
1 收集材料
要制作一只日晷,第一步就要收集材料,首先要准备一只能够装上日晷轮子的容器,一般可以从市场上买一只水晶玻璃容器,其次还需要一台日晷底座,一台指针组,以及日晷轮子组件等。
2 安装框架
第二步就是要将收集好的日晷部件组装起来,首先要将日晷底座安装到容器中,再将指针组连接到底座上,这对于整个日晷来说是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安装的框架稳固才能保证日晷的精准性。
3 安装轮子组件
第三步就是要将轮子组件安装好,首先要在指针组的中心里安装轮子组件,然后把轮子组件及指针组整合好,最终需要将轮子组件固定在指针组上,以保证日晷的精准性。
4 测试
安装完成后,第四步就是要进行测试,主要是测试所装的日晷是否能够正确的运转,首先要检查指针组是否能够在轮子组件上顺利运转,然后检查指针组上的刻度是否跟日期时间标准相一致。
5 包装
最后一步就是要带上包装,经过4步的工序,日晷已经制作完成,最后要将其装上精美的水晶玻璃容器,再将容器用精美的外包装进行
包装,将之制作完成的日晷献给特殊的人。
日晷的制作方法
1.用一张白卡片纸,剪制转尺、水平尺、刻度盘和垫圈。
铆钉孔的大小按所采用的铆钉而定。
转尺上的针孔和太阳像的标定位置,要同两个铆钉孔放在同一直线上。
水平尺的铆钉孔要与水平尺的上边缘在一直线上,然后将转尺两端沿虚线向同一侧折起,与尺身成直角,如是太阳光即可经针孔成像在其标定位置上。
2.用半透明的纸描下来,贴到刻度盘上。
注意刻度纸和刻度盘相贴时,两者圆心必须严格重合,“春分”、“秋分”的延长线必须对准“0°”线。
然后再用量角器在刻度盘边上画出所在地的地理纬度刻度(从0°起,逆时针方向度量),并在此刻度与圆心之间画一直线。
例如在上海就画出31°与圆心相连的直线。
3.用铆钉将针孔日晷组装起来。
铆钉连接的部分应能灵活转动。
制作日晷的正确步骤
制作日晷是一项有趣的手工制作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时间的流逝。
下面是制作日晷的正确步骤:
步骤一:准备材料
制作日晷所需的材料包括:一个长而直的竹竿或木棍、一个小圆盘、一根细长的针、一张纸、一支铅笔、一把剪刀和胶水。
步骤二:制作日晷的支架
将竹竿或木棍插入地面,使其直立。
确保竹竿或木棍稳固,并且垂直于地面。
这将成为日晷的支架。
步骤三:制作日晷的表盘
将纸张剪成一个小圆形,直径约为10厘米。
在纸圆盘的中心用铅笔画一个小孔。
步骤四:定位日晷的指针
将针插入纸圆盘的孔中,确保针的一端指向北方。
这个指针将用来指示时间。
步骤五:制作日晷的刻度
在纸圆盘上用铅笔绘制刻度线。
可以按照15分钟或30分钟为间隔进行刻度。
确保刻度线与指针垂直,并且刻度线清晰可见。
步骤六:固定日晷的表盘
使用胶水将纸圆盘固定在竹竿或木棍的顶部。
确保纸圆盘与竹竿或木棍紧密连接,并且不易松动。
步骤七:测试日晷的使用
将日晷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确保指针在刻度线上有清晰的阴影。
根据阴影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当前的时间。
制作日晷是一项简单而有趣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时间的认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希望以上步骤可以帮助你成功制作一台自己的日晷。
快来尝试一下吧!。
日晷的制作方法
日晷是一种古老的时间测量工具,它主要利用太阳的影子来测量时间的流逝。
下面是制作日晷的方法:
材料:
1.一张平坦的大纸板
2.一根较长的竹竿或细木棍
3.一个小圆盘
4.一只细长的钉子或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架
步骤:
1.将纸板平放在一个阳光充足的地方,确保整个纸板都能被阳
光照射到。
2.选择一根较长的竹竿或细木棍,将其固定在纸板的中央位置。
可以用适当的方法将竹竿或细木棍固定牢固,以确保其垂直直立。
3.在纸板的顶部附近,放置一个小圆盘,将其固定在竹竿或细
木棍的顶端。
4.在纸板上刻画出一条从圆盘到底部的直线,以作为时间刻度。
5.在每个确定的时间间隔上,用细长的钉子或支架来标记出刻
度线。
记住,时间的刻度线越密集,日晷的时间测量越准确。
制作完成后,将日晷放置在一个平稳的表面上,并确保其暴露在阳光下。
当太阳的光线通过圆盘上的孔洞时,太阳的影子将在刻度线上移动。
通过观察影子的位置,你可以测量出当前的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地球自转轨道的变化以及日晷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方式的不同,日晷的准确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在使用日晷测量时间时,仍需要结合其他可靠的时间测量设备来验证结果。
日晷的制作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材料,一块平整的木板、一根垂直的竖杆、一个水平
的横杆和一根指针。
木板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但一般建议选用较大的木板以便于观测。
竖杆和横杆可以使用金属或塑料材料制作,指针则可以用金属或塑料制成。
接下来,我们需要在木板上固定竖杆,竖杆应该垂直于木板并且稳固。
然后,
在横杆的中间位置打一个小孔,用来安装指针。
指针的长度应该适中,太长会影响观测,太短则不够准确。
安装好指针后,我们需要确保它能够自由转动,并且指向的角度能够准确地反映太阳的位置。
完成以上步骤后,我们需要确定日晷的朝向。
日晷应该朝向正南方,这样才能
够准确地测量时间。
在确定好朝向后,我们可以在木板上标注出时间刻度,这样就能够通过观察指针的位置来确定时间了。
最后,我们需要在日晷的周围清理一下杂物,确保太阳的影子能够清晰地投射
在木板上。
当太阳光线照射到指针上时,指针的影子将会落在木板上的时间刻度上,从而能够准确地读取时间。
总的来说,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并不复杂,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材料和一些耐心。
当然,这种日晷只能在晴天使用,并且精度相对较低,但它可以作为一种有趣的科学实验工具,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太阳和时间的关系。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对日晷的制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动手尝试一下,体验一下古老的时间测量方式的乐趣吧!。
日晷最简单的制作方法
首先,你需要准备以下材料,一根直立的竖直杆(可以是一根木棍或者一个直立的支架)、一个水平的底座(可以是一块平整的木板或者一个水平的平台)、一个可以投射影子的指针(可以是一根细长的木棍或者一个小的金属杆)、一个可以测量角度的工具(如量角器或者手机上的角度测量App)。
接下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制作:
第一步,确定竖直杆的位置。
将竖直杆立在底座上,并确保它垂直于地面。
你可以使用水平仪来确保竖直杆的垂直度。
第二步,固定指针。
将指针固定在竖直杆的顶端,确保它能够自由旋转,并且能够投射出清晰的影子。
第三步,确定指针的角度。
使用角度测量工具来确定指针与地面的夹角,这个角度将决定日晷的精确度。
一般来说,夹角等于你所在地的纬度加上23.5度(地球轴倾斜角度)。
第四步,标记时间。
在底座上标记出每个小时的位置,这样当
太阳的影子指向特定的标记时,就可以知道当前的时间。
第五步,测试日晷。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将日晷放置在阳光下,观察太阳的影子是否准确地指向时间标记。
通过以上步骤,你就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了。
当然,这只
是一个基本的日晷制作方法,如果你对日晷制作有更深入的兴趣,
还可以进一步学习日晷的原理和改进制作方法。
希望这篇文档对你
有所帮助,祝你制作日晷顺利!。
科学日晷制作方法
科学日晷是一种测定时间的工具,它能够根据太阳的运动来精确地测量时间。
制作科学日晷需要以下材料和步骤:
材料:
-一块平整的大理石或水泥板。
-一个铝合金的圆盘,直径大约为15厘米。
-一根直径为1厘米的长针。
-一个朝北的罗盘。
-一个直角三角板。
-一支铅笔。
-一个半球形罩子。
步骤:
1.将大理石板或水泥板水平放置在地面上,并用水平仪检查它是否完全水平。
2.在大理石板的正中心画一个十字形标记,标记的两条线应该互相垂直。
3.把铝合金圆盘放在大理石板上,圆盘中心应该和十字形标记的交点重合,并且圆盘应该可以自由旋转。
4.把罗盘放在圆盘上,调整罗盘的朝向,使其指向北方。
5.把三角板放在圆盘上,将针插在三角板的直角处。
针应该与大理石板垂直并且朝北。
6.用铅笔仔细地在大理石板上标记出针的投影位置。
7.每小时在大理石板上标记出一条线,并在这些线之间标记小时数。
8.把半球形罩子放在针上方的位置,它将会投射出一个明显的阴影。
阴影的位置将告诉你准确的时间。
制作完成后,把整个日晷放在室外的平面上,确保它没有受到遮挡并且可以直接接收到阳光。
如果阳光的角度太低,阴影会偏移,日晷的准确性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最好在太阳高度角最高的时间使用日晷,例如中午时分。
日晷最简单的制作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一块平整的木板或者硬纸板、一根直立的竖杆(比如一根铁棒或者木棍)、一个水平的圆盘(可以用一个平底锅盖或者其他圆形物体代替)、一支直尺和一个指南针。
接下来,我们开始制作日晷。
首先,在木板或者硬纸板上画出一个圆形,这个圆形的直径要比圆盘稍大一些。
然后,在圆形的中心位置钉上竖杆,让它垂直于木板或者硬纸板。
接着,将圆盘放在竖杆的顶端,确保它水平放置。
在圆盘的边缘上标上12个小时的刻度,表示一天的时间。
现在,我们需要利用指南针来确定日晷的指向。
将指南针放在圆盘的中心位置,然后根据指南针的指向在圆盘上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这样我们就确定了日晷的指向,确保它可以准确地显示时间。
最后,当太阳照射在日晷上时,它的影子会落在圆盘上的刻度上,从而显示出准确的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太阳的位置会不断变化,因此日晷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准确
显示时间。
通过以上简单的制作步骤,我们就可以制作出一个简单的日晷。
这个日晷虽然简单,却可以帮助我们感受到古人对时间的观测和计算,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便利。
希望大家可以
尝试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日晷,体验一下古老的计时方式带来的乐趣。
日晷制作方法和步骤
日晷制作方法和步骤如下:
1.用剪刀剪下日晷图示板(半圆型)并将其附着在前面板上,确保日晷位于中心(图示板的小孔与面板小孔对应),且与铅笔线在一条线上。
2.标识日晷上相应的标记(应包括早晨、中午和下午)。
3.将纸板柱穿过正方形支撑板。
4.将乳胶涂在支撑板上表面,从日晷刻度板背面将纸板柱穿过小孔,令支持板粘接在刻度板背面。
5.将两个泡沫三角形(最长边)对称地粘接在底座基板上,指南针粘在中间,并标注方向。
6.将刻度板与基座板进行粘接。
日晷制作方法
日晷是古老的一种时间测量工具,利用太阳的光线来确定时间。
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并不复杂,只需要一些基本的材料和一些耐心。
下面我将介绍日晷的制作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一块平整的木板、一根直尺、一支铅笔、一根竖直放置的棍子、一个水平放置的小盘子或者圆盘。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开始制作日晷了。
第一步,我们需要在木板上画出一个圆圈,直径大约为30厘米。
这个圆圈代表日晷的表盘。
然后,我们用直尺和铅笔在这个圆圈上
画出12个刻度,代表12个小时。
这些刻度应该均匀分布在圆圈上,以便准确测量时间。
第二步,我们需要在木板的中心位置钉上一根竖直放置的棍子,这个棍子的高度应该大约为木板的一半高。
这个棍子代表日晷的指针,用来指示时间。
然后,我们需要在棍子的底部固定一个小盘子
或者圆盘,用来接收棍子投射出的影子。
第三步,我们需要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将制作好的日晷放置
在一个平坦的地面上,确保日晷的表盘处于水平状态。
然后,我们可以观察到棍子在不同时间投射出的影子,根据影子的位置来确定时间。
制作完成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日晷的影子来测量时间。
当太阳位于东方时,影子最短,代表早上9点;当太阳位于西方时,影子最长,代表下午3点。
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我们就可以利用日晷来测量时间了。
总的来说,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并不复杂,只需要一些基本的材料和一些耐心。
希望通过这篇文档,你可以了解到日晷的制作方法,并且可以尝试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日晷。
祝你成功!。
做日晷
几千年来,人类创造了许多构思巧妙、精密实用的天文仪器,日晷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
古时候人们利用一根棍(在平地上垂直立起的杆子)投出的日影方向和长度来测定时间,这就是日晷。
今天在北京故宫等处还保存着一些清代制作的石质赤道日晷。
下面让我们看一看,如何做一个简单日晷。
制作材料
一把剪刀
一支铅笔
一瓶胶水
一个圆规
冰糕棍
一张硬纸壳
两张硬白纸
一支黄色的彩笔
设计
用纸板、笔等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根据太阳在上面的投影来测出时间。
制作程序
1.用剪刀将白纸剪成图1的模型,并用黄色的彩笔在上面画上太阳。
2.用圆规在硬纸壳上画一个圆(如图2),然后用剪刀将圆剪下。
这个圆做日晷的底座。
3.将另外一张白纸剪成与底座相同大小的圆,并在上面画时间。
4.将这张白纸贴在底座上。
5.将日晷贴在底座中心。
注意,如果你在北极,就将日晷垂直贴在底座上。
但你现在肯定没在北极,所以要先查出你所在的纬度是多少,然后用90度减去你所在的纬度就是日晷的倾斜角度。
如果日晷立不住,可以用冰糕棍在后面支撑。
6.早晨早点起来,将做好的日晷放在户外,注意日晷要朝北放置。
7.记录日晷投影的位置,以及它所对应的时间。
8.每隔一小时做一次记录。
大班科学教案自制日晷引言:日晷作为一种古老的测量时间工具,在现代生活中已经被时钟和手表所替代,但它作为一种具备教学意义的科学工具,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通过自制日晷的过程,可以让大班幼儿了解时间的概念、认识太阳的运动规律、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等。
本文将通过结构化展示的方式,介绍如何在大班科学教学中,通过自制日晷来帮助幼儿探索时间和太阳的运动规律。
一、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将能够:1. 了解时间的概念和重要性;2. 认识太阳的运动规律;3. 能够用日晷测量时间;4. 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
二、准备工作:1. 温故知新:在课堂上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幼儿介绍日晷的概念和作用,让他们了解到日晷的用途和原理。
2. 材料准备:- 空心桶或塑料杯;- 纸板;- 针或小竹签;- 半透明的细竹条或直尺;- 黑色或深色纸;- 钟表。
三、实施步骤:1. 制作日晷的表盘:A. 将红、蓝、绿、黄等不同颜色的纸板剪成小块,并将它们分别粘贴在表盘纸板上,以表示不同的小时刻度。
B. 在表盘纸板上用铅笔绘制24小时的时间刻度。
C. 根据时间的变化,用不同颜色的纸板在表盘上表示不同的时间段,如黄色表示白天,蓝色表示夜晚。
D. 用针或小竹签在表盘下方的中心固定好指针,以便后续调整指针的角度。
2. 制作日晷的支架:A. 在空心桶或塑料杯上钻一个小孔,孔的直径要适合纸板的粗细,以便将表盘纸板固定在空心桶或塑料杯上。
B. 将半透明的竹条或直尺通过孔固定在空心桶上,作为日晷的支架。
3. 调整日晷的角度:A. 在一个晴朗的早上,将日晷放在阳光下,利用指针的阴影调整指针的角度,使指针的阴影正好指向相应时间的刻度。
B. 在一个晴朗的下午,再次调整指针的角度,使指针的阴影正好指向相应时间的刻度。
C.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幼儿掌握如何调整指针的角度。
四、活动展开:1. 引导幼儿观察:A. 让幼儿仔细观察日晷的表盘,并询问他们表盘上的刻度代表什么意思。
《制作日晷》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本次作业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制作日晷,了解日晷的原理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增加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和了解。
二、设计内容1. 理论知识进修:在教室上进行简要介绍日晷的原理和历史,让学生了解日晷的作用和应用方法。
2. 制作日晷: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和指导,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日晷模型。
3. 实地应用:学生在晴天的午间,应用自己制作的日晷测量时间,并与标准时间进行比照。
三、设计步骤1. 准备材料:学生需要准备一个圆盘(可以用废纸板或者木板制作)、一根指针(可以用针或者铁丝)、一根正北指向的绳子、一个铅笔和一个尺子。
2. 组装日晷:学生将指针固定在圆盘的中心点上,然后在圆盘的边缘上标出12个小时刻度,再根据太阳的方向调整圆盘的朝向。
3. 应用日晷:在晴天的午间,学生将日晷放在水平的地面上,根据指针的投影在圆盘上的位置,即可读取时间。
四、评判方式1. 制作过程:评判学生的制作过程是否认真细致,有没有按照要求完成日晷的制作。
2. 应用效果:评判学生应用日晷测量时间的准确性和方法是否正确。
3. 实践能力:评判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表现。
五、作业要求1. 制作日晷的材料和制作方法要符合老师的指导要求。
2. 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日晷的制作和应用,并记录下测量的时间。
3. 学生需要在教室上展示自己制作的日晷,并分享应用过程中的体会和心得。
六、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尝试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应用自己制作的日晷,观察太阳的投影位置的变化,进一步加深对日晷原理的理解。
同时,学生还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日晷在古代的应用和历史故事,拓宽视野,增加知识面。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置信学生们能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增加对天文学的兴趣和了解,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学生们在制作日晷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和快乐!。
《自制日晷》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目的:通过自制日晷实践,引导学生了解日晷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设计内容:1. 理论知识授课:教师讲解日晷的原理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日晷的定义、组成部分及作用。
2. 制作日晷: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教师指导和辅导,学生利用易获得的简易材料(如纸板、针、纸杯等)制作日晷。
3. 实地实验:学生在晴天时,将自制的日晷放在露天场地上,记录不同时间的阴影位置,观察阳光与地球位置的关系。
4. 实验分析:学生根据实地实验的结果,分析阴影位置规律,总结阳光在不同时间下的角度变化。
5. 思考与交流:学生展开讨论,思考日晷的优缺点以及实用性,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实验体会。
6. 结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制日晷,并讲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及制作过程。
三、设计步骤:1. 准备材料:纸板、针、纸杯、胶水等。
2. 制作日晷:根据教师示范和指导,学生利用材料制作日晷。
3. 执行实地实验:在晴天时将自制日晷放在露天场地上,记录不同时间的阴影位置。
4. 分析实验结果:学生根据实地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5. 思考与交流: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并准备分享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6. 展示成果:学生展示自制日晷,并进行介绍和讨论。
四、评价标准:1. 制作日晷的材料和手工完成度;2. 实地实验的记录准确性和观察力;3.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深度和理解程度;4. 思考和交流能力;5. 展示与表达能力。
五、设计意义:通过设计自制日晷的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同时,让学生在操作中深入了解科学原理,拓展他们的科学视野,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探究中成长。
第二课时一、背景介绍日晷是一种古老的计时工具,通过太阳的光线投影在刻度上来确定时间。
在这个光与影的交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体验到自然的魅力。
日晷制作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日晷制作的过程,了解日晷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首先介绍了日晷的原理和背景知识,然后详细描述了制作日晷的步骤,并对制作过程中的难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最后总结了本次实验的成果和经验,展望了未来日晷制作的发展方向。
引言:日晷是一种利用太阳光投射影子来作为时间标示的仪器,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工具之一。
日晷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太阳光的方位角和影子的长度来确定时间。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通过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来深入了解日晷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材料与方法:材料:- 一块长方形的木板- 一根直径适中的竖杆- 一根直径较细的指针- 一个量角器- 一把锯子- 砂纸- 打孔工具- 一个支撑架方法:1. 准备木板,将其切割成适当的尺寸,约为20厘米长、10厘米宽。
2. 使用砂纸将木板的边缘打磨光滑。
3. 在木板的一端使用打孔工具打一个孔,孔的直径要适合竖杆的直径。
4. 将竖杆插入孔中,使其固定在木板上。
5. 在竖杆的上方,用锯子削尖一端,作为指针。
6. 使用量角器将木板固定在支撑架上,使其与地平面保持一定的角度。
7. 确定指针的位置,使其正好指向地面上的一点。
8. 调整指针的角度,使其与竖杆的垂直投射的阴影正好与实际时间相对应。
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方法,我们成功地制作了一个简单的日晷。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几个难点和注意事项。
首先,需要确保日晷的位置是在一个开阔、没有遮挡物的地方,以便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射到日晷上。
其次,调整日晷的角度和指针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它们直接影响到日晷的准确度。
最后,由于太阳的高度和位置会随着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不同的时间点可能需要进行调整和校准。
这个实验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日晷的原理和制作过程。
通过制作日晷,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太阳的运动规律和时间的概念。
此外,制作日晷也是一种锻炼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方式,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意义。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制作了一个简单的日晷,并通过调整角度和位置来使其达到了较高的准确度。
制作日晷实验方案
1. 引言
日晷是一种利用太阳光投影的装置,用于测量时间。
它在古代被广泛使用,并成为了一种传统的时间测量仪器。
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日晷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来加深对其原理的理解。
2. 实验材料
•一个圆形的底座
•一个直立的指针
•一个小粘土球
•一个刻度尺
•一张纸
•一个铅笔
•一个指南针
•一个直尺
3. 实验步骤
3.1 制作底座
1.将底座放在一个平稳的桌面上。
2.将底座的中心点用铅笔标记出来。
3.2 制作指针
1.在底座上立起一个直立的指针,使其指向北方。
2.确保指针与底座垂直,并用粘土球将其稳定固定在底座上。
3.3 制作刻度尺
1.在一张纸上使用直尺和铅笔绘制一条长直线,并将其折叠成一个常规
长度。
2.将刻度尺固定在底座旁边的桌面上,使其与指针的方向垂直,并确保
0刻度线与指针重合。
3.4 测量时间
1.将底座放在一个有充足阳光的区域,确保指针能够清晰地投影在地面
上。
2.使用指南针找出正南方向,并在底座上标记一个。
日晷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日晷的原理及其作用
2.利用所收集的资料及知识设计一个专属日晷
3.培养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日晷的原理理解
教学难点:精确的制作日晷
三、教学准备
教师用学生用/每组备注
器材
竹签、硬卡纸、剪刀、圆规、套尺、铅
笔、黏土、小手电、指南针
竹签、硬卡纸、剪刀、圆规、套尺、铅
笔、黏土、小手电、指南针
四、教学过程
㈠回顾
回顾上次课所学知识,(1-2个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㈡情境引入
老师提问:如果被某些条件约束不能使用钟表或是彻底失去了钟表,你又会想到什么样的方式来计时呢?古时的人们就没有钟表,他们是如何计时的?古代的人们看时间,大部分是直接观察太阳的位置来大致判断时间,而有些人则根据太阳的位置制作出了一个工具来观察时间,这个工具的名字叫做日晷,晷是一种工具,日晷即利用太阳的位置制作出来的一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小朋友们见过日晷么?本节课的主题:制作可以观察时间的日晷。
(三)实验过程
1.资料搜集分析
提前将任务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搜集日晷的相关知识
1)日晷是怎么测量时间的?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
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
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
日晷上有刻度,中间有根指针,太阳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不同,照射到指针产生影子的方向也不同,影子在不同时刻会倒映在不同的刻度上,以此来读取当时的时刻。
2)日晷的结构特点
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
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晷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
晷面两面都有刻度,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因此古时的时辰即现在的两个小时。
2.头脑风暴
任务要求:晷盘上的刻度要使用现在24小时制
其他资料:日晷要与水平面有一定的夹角,使得指针的影子长度保持一致,这个夹角为当地的纬度。
如:合肥的纬度为北纬32°,因此在合肥使用日晷的时候,其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32°。
以组为单位,根据所搜集的资料和任务要求设计制作方案,并绘制设计图,设计完成的小组向老师汇报,领取所需材料进行试制。
3.选材制作
老师给每组提供一些材料:竹签、硬卡纸、剪刀、圆规、套尺、铅笔、黏土、小手电等,学生可自行选择使用全部或部分材料,制作相应的日晷。
老师根据学生方案提出其中的典型的不合理之处,并要求学生适当修改方案,在制作的过程中对最初的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完善以满足要求。
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并用下列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
晷面的刻度如何去划分?是否可以和钟表一样?
晷面和水平面的角度如何量取?
如何固定日晷,使得它保持和水平面一定的角度不变化
日晷的晷面面对的方向是哪里?
制作过程中可以使用手电简单模拟太阳的位置变化,制作好后,每组再选派一个代表进行展示及功能解说,包括本组日晷的倾斜角度的量取、日晷与水平面夹角的固定方法等
美观度评价,以组为单位进行投票,选出外观设计最受欢迎的产品。
视频播放:播放网络日晷制作方法,让学生学习他人的经验,取长补短,以便完善自己的作品。
4.课后链接
1)课后进行再调整:学生在课堂上刻度、角度等划分可能不是很准确,在晴天的时候,学生可以拿到室外进行校准,用钟表确定时间,比如中午12点的时候,观察日晷的影子是否在数字12上,如果有偏移,进行校准调整。
2)查阅资料,了解目前计时方式除了现在的钟表等电子产品和今天所制作的日晷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用自然条件来计时的方法或是工具?
五、教学总结
学生回顾
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