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日晷图纸自动生成工具
- 格式:xlsx
- 大小:58.79 KB
- 文档页数:1
地平式日晷的运行原理地平式日晷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的影子和时间的关系来测量时间的仪器。
它由一个平坦的水平表面(称为平台)和一个垂直的棒状指针(称为指南针)组成。
当太阳光照射到指南针上时,指南针会投射出一个影子,影子的位置可以用来确定时间。
地平式日晷的运行原理基于地球的自转和太阳的相对位置。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个完整的自转周期为24小时,这意味着太阳一天的时间内会经过天空中的不同位置。
地平式日晷利用太阳光的投射角度来确定时间,因为太阳每天在不同的时间位置都会产生不同角度的光线。
当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时,它的光线以一个特定的角度照射到地平式日晷的平台上。
当光线照射到指南针上时,它会产生一个影子,影子在平台上移动。
当太阳到达最高点时,即正午时分,光线与地平面成最小的角度,影子会最短。
然后,随着太阳的下降,光线的投射角度会变大,影子会逐渐变长。
根据影子的位置和长度,我们可以确定时间。
为了准确地测量时间,地平式日晷的平台上需要标有时间刻度,这些刻度根据所处的经度和纬度进行精确调整。
一般而言,地平式日晷的表面上会刻有时刻的刻度线,使人们在任何时间都能够准确地读取时间。
然而,地平式日晷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只能在充足的阳光下使用,因为只有太阳的光线照射在指南针上才能产生影子。
其次,由于地球的自转轴相对于其公转轨道的轴有一定的倾角,所以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这使得地平式日晷的读数随季节而有所不同。
最后,地平式日晷在夜晚或阴天是无法使用的,因为没有太阳光来产生影子。
尽管存在这些局限性,地平式日晷仍然被广泛使用。
它的简单设计和使用的易读性使它成为一种方便的、低成本的时间测量工具。
特别是在太阳充足的地方,地平式日晷可以作为一种可靠的手表替代品。
此外,地平式日晷在科学研究、历史学习和户外活动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自制日晷完全教程——从原理到制作方法在机械钟表发明之前,人们通过观察太阳来判断时间,比方太阳升到头顶最高的位置,时间就是正午了。
其实时间的概念就是来自太阳,例如我们把两次太阳升起之间的时间分成24小时,称为“一日”。
在一天当中不同的时间段,阳光下地面上物体投射的影子的长度和角度都不同,通过测量同一物体影子的变化,就能确定太阳的运行情况,从而得到精确的时间。
这种测量时间的仪器被称作“太阳钟”,我国古代则称其为“日晷”。
下图就是一种中国古代的日晷:人类使用日晷的时间非常久远,古巴比伦在6000多年前就开始使用了,中国有明确记载的是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
这种古代的时钟精度一点不比后来的机械式钟表差,而且不但能显示一天之内的时刻,还能显示节气和月份。
当然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笨重而且看不到阳光的时候不能用,比方阴天或晚上。
我们首先制作一个简易的日晷,来感受一下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
要用到的东西:方便面的纸桶、橡皮泥、竹签和笔。
制作方法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用橡皮泥把竹签固定在桶的中央,保证竖直向上。
然后把它放在阳光能直接照射到的地方,竹签会在桶壁上投射一个影子。
这个影子的位置是随时间变化的,手里拿一块表,每到正点的时候就用笔在桶壁上作一个标记。
比方这时候手表显示的是上午“9”点,那么你就在影子的位置画个标记,写上“9”。
注意纸桶的位置不能再变了,那么明天上午竹签的影子再到你做的标记“9”上的时候,此时的时间就是9点。
谁也不能整个白天守在这东西旁边做标记,所以你大概要花上几天的时间来做完所有的标记,以后就可以用它来代替手表计时了。
通过上面简易日晷的制作,我们对日晷的工作原理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当然真正的日晷要比这个复杂得多。
要制作一个真正的日晷,还必须先了解一些天文学的知识。
地球绕地轴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
一天之内时间的变化是自转造成的,由于相对太阳来说地球是“斜着身子”旋转的,所以阳光的投影的变化也比较复杂。
小学日晷的制作方法简介小学日晷是一种用来观察和测量太阳影子的简单仪器。
它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和学习日晷的原理,并在户外探索中提供实践机会。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的制作方法,帮助孩子们制作自己的小学日晷。
材料准备为了制作小学日晷,您需要准备以下材料:•一个长而直的棍材或竹子•一个粗针或细木梗•一个小方形的支撑物,如纸板或木块•一个直尺•一些标志物,如小石子或颜色标记笔制作步骤步骤一:准备材料首先,确保您已经准备好了所有所需的材料。
确保棍材或竹子足够长,可以放置在一个开阔的户外空间中,以接收到足够的阳光。
步骤二:制作支撑物使用纸板或木块制作一个小方形的支撑物。
支撑物的作用是固定棍材,并使其能够保持垂直状态。
您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整支撑物的大小和形状。
步骤三:固定棍材将长棍材或竹子插入到支撑物中央的一个小孔中。
确保棍材与支撑物垂直,固定得牢固而稳定。
步骤四:标记刻度在棍材的一侧使用直尺和标志物,将整个棍材划分成相等的时间间隔。
您可以以15分钟、30分钟或1小时为单位进行划分。
用不同的颜色标记笔或小石子来表示不同的时间刻度。
步骤五:设置指示器使用粗针或细木梗制作一个指示器。
将指示器固定在支撑物顶部,使其与棍材平行,并能够顺利旋转。
步骤六:观察和测量太阳影子将小学日晷放置在一个充满阳光的户外空间,并确保指示器指向正北方向。
当太阳照在日晷上时,指示器的影子将会指向不同的时间刻度。
孩子们可以观察并记录太阳影子的位置,以测量时间的流逝。
注意事项在进行小学日晷制作和使用的过程中,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您注意:•小学日晷只能在阳光充足的天气条件下使用。
确保您选择一个适合的天气和时间段进行观察和测量。
•最好在较平整的地面上放置小学日晷,以确保准确观察太阳影子的位置。
•在使用粗针或细木梗制作指示器时,要小心不要刺伤自己。
•给孩子们充分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安全使用小学日晷。
结论小学日晷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阳光观察工具,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和理解日晷的原理,并在户外探索中提供实践机会。
地平式日晷的工作原理地平式日晷是一种利用太阳的光线显示时间的仪器,它通过太阳的投影来测量时间。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太阳的运动和地球的自转。
我们需要了解地平式日晷的组成。
它主要由一个水平的圆盘或平面构成,上面刻有12小时的刻度,通常是从6点开始计算。
圆盘的中心有一个直立的杆,称为指针,它的影子会在圆盘上投下一个指示时间的点。
当太阳升起时,它的光线以直线的形式射到地球上。
在地平式日晷中,太阳光线照射到指针上,指针的影子会在圆盘上形成一个点。
这个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移动,从而显示出时间的变化。
地平式日晷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太阳的运动和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着太阳旋转,使得太阳在天空中看起来像是从东向西移动。
由于地球的自转,太阳每天都会从东方升起,然后在西方落下。
当太阳升起时,它的光线照射到地平式日晷的指针上。
指针的影子会在圆盘上形成一个点,这个点的位置代表着当前的时间。
随着太阳的运动,影子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从而显示出时间的变化。
然而,地平式日晷并不是一个精确的时间测量工具。
它的精确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地理位置、季节、天气等。
由于地球的自转轴倾斜,所以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太阳的高度角会有所不同,因此地平式日晷的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地平式日晷还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
在阴天或多云的情况下,太阳的光线会被遮挡,无法准确地照射到指针上,从而无法正确显示时间。
尽管地平式日晷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它仍然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工具,可以用来大致测量时间。
在没有现代化的钟表或计时设备的时代,地平式日晷被广泛应用于农业、航海和天文观测等领域。
总结起来,地平式日晷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太阳的光线和地球的自转来测量时间。
它通过太阳光线在指针上投下的影子在圆盘上形成一个点,从而显示出时间的变化。
尽管它的精确度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但它仍然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工具,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测量时间的方法。
日晷的简单制作方法
(一)日晷的简单制作方法
1、材料准备
所需材料有:空白的木板、镂空的木板、电钻、钳子、木工锉、木料、金属管、螺钉以及锡纸等。
2、木料切割
首先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切割,用电钻钻孔,然后用钳子将切割好的木料钉固起来。
3、木板的粘合
将镂空的木板与空白的木板各一块粘在一起,将金属管放在其中间,再将镂空的木板上的金属管放到空白的木板中间,最后将两块木板粘合在一起,用锡纸封住金属管两端,以保持金属管与木板之间的紧密联系。
4、切削日晷的外形
根据设计图纸,用木工锉将外形切割出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形状。
5、安装日晷的外壳
将切削好的日晷外壳,用螺钉固定在木板上,完成日晷的制作。
- 1 -。
日晷制作方法
日晷是一种古老的计时工具,它利用太阳的位置来测量时间。
制作日晷并不难,下面介绍一种简单的制作方法。
材料:
1. 一块平整的石头或木板
2. 一根直径约为1厘米的长木棒
3. 一张纸
4. 一支针
5. 一支指南针
6. 一支直尺
7. 一支铅笔
步骤:
1. 在石头或木板上画出一个圆形,直径约为20厘米。
2. 将木棒竖直插入圆心,使其与石头或木板垂直。
3. 在纸上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条直角边与另一条边的长度比为3:4,另一条边的长度为木棒的长度。
4. 将三角形放在石头或木板上,使直角边紧贴木棒,另一条边指向正南方。
5. 用针在石头或木板上标出每个小时的位置,从6点开始,每隔一个
小时标一个点。
6. 在每个小时的位置上,用直尺和铅笔画出一条直线,使其与木棒相交。
7. 在太阳高度最高的时候,即正午时分,将木棒的影子与直线对齐,此时日晷就可以使用了。
注意事项:
1. 制作日晷时需要选择一个平整的地方,确保日晷的准确性。
2. 日晷只能在晴朗的天气使用,阴天或雨天无法使用。
3. 日晷的准确性会受到地球自转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因此需要定期校准。
总结:
制作日晷并不需要太多的材料和工具,只需要一些耐心和细心,就可以制作出一款简单而实用的计时工具。
制作日晷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太阳和时间的关系,是一项有趣的活动。
用Arduino设计一个智能日晷作者:刘正云谢作如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年第05期日晷是白天通过测日影定时间的仪器。
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
但传统日晷的最大不足在于要靠人工去看时间,这很不方便。
如果利用Arduino配合传感器做一个可以自动判断时间的智能日晷,能否既保留古代科技的伟大,又结合现代科技的神奇呢?在设计智能日晷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日晷的工作原理,这要从影子开始说起。
当物体被太阳照射时,会有影子产生。
在一天的不同时刻,影子的长短以及方向在不断改变。
首先,是影子长短的改变,早晨物体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流逝,影子逐渐缩短,直至中午达到最短,一过中午,影子又慢慢变长;其次,是影子方向的改变,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早晨影子在西边,中午影子在北边,傍晚影子在东边。
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垂直穿过圆盘中心的是晷针,与地轴平行;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与赤道平行。
从原理上来说,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时。
一天当中,太阳最高位于正南,为地方时12点。
根据每小时走15度的运动规律,太阳的运动轨迹每变动15度,时差就相差一小时。
日影与太阳位置保持相反,太阳的位置变动多少度,影子的位置也会跟着变动多少度。
早晨,影子投向盘面西端的卯时附近(如图1);当太阳达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时,针影位于正北(下)方,指示着当地的午时正时刻(如图2)。
午后,太阳西移,日影东斜,依次指向未、申、酉各个时辰(如图3)。
日晷的晷面有十二个刻度,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代表了十二个时辰,每个刻度与现代时间的对应关系如图4所示。
根据日晷的运行原理,只要利用传感器得到影子的方向,就能计算出当前的时间。
那么,利用什么办法能获知影子的方向呢?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在一个晷针或者晷盘的下方布满光线传感器,即光线传感器阵列,哪个方向的传感器数值最小,就可以得知影子的方向。
小学日晷的制作方法日晷是一种古老的测时工具,它利用太阳的光影来显示时间。
制作一个小学日晷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并且在制作的过程中,他们还可以学到一些关于太阳和光影的知识。
下面,我将介绍一种简单的小学日晷制作方法,让孩子们可以在家或者学校轻松制作自己的日晷。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材料。
我们需要一张大纸板、一支铅笔、一把剪刀、一根长针、一根细绳、一些小石子或者硬币,以及一个太阳明显的晴天。
接下来,我们可以开始制作日晷了。
首先,我们要用铅笔在纸板上画出一个半圆形,这个半圆形就是日晷的底座。
然后,我们用剪刀将这个半圆形剪下来,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日晷的底座。
接着,我们要在底座上面画出12个小刻度,分别代表12个小时。
我们可以用铅笔在半圆形的边缘上画出这些刻度,然后用剪刀在刻度上面剪出一个小口,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可以转动的底座。
接下来,我们要用针在底座的中心钉上一根细绳,然后在绳的末端系上一个小石子或者硬币。
这个细绳就像是日晷的指针,而石子或者硬币则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光影的位置。
最后,我们要选择一个晴天,将日晷放在阳光下,调整底座的角度,使得光影正好落在刻度上。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观察石子或者硬币的位置来读取时间了。
制作好了日晷之后,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观察太阳的光影,让他们亲身体验时间是如何被测量和记录的。
这不仅可以增加孩子们对时间概念的理解,还可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通过这个简单的制作过程,孩子们可以在玩耍中学到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希望这个小学日晷制作方法可以帮助到您,让孩子们在制作日晷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乐趣和知识。
日晷制作方法
日晷是古老的一种时间测量工具,利用太阳的光线来确定时间。
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并不复杂,只需要一些基本的材料和一些耐心。
下面我将介绍日晷的制作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一块平整的木板、一根直尺、一支铅笔、一根竖直放置的棍子、一个水平放置的小盘子或者圆盘。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开始制作日晷了。
第一步,我们需要在木板上画出一个圆圈,直径大约为30厘米。
这个圆圈代表日晷的表盘。
然后,我们用直尺和铅笔在这个圆圈上
画出12个刻度,代表12个小时。
这些刻度应该均匀分布在圆圈上,以便准确测量时间。
第二步,我们需要在木板的中心位置钉上一根竖直放置的棍子,这个棍子的高度应该大约为木板的一半高。
这个棍子代表日晷的指针,用来指示时间。
然后,我们需要在棍子的底部固定一个小盘子
或者圆盘,用来接收棍子投射出的影子。
第三步,我们需要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将制作好的日晷放置
在一个平坦的地面上,确保日晷的表盘处于水平状态。
然后,我们可以观察到棍子在不同时间投射出的影子,根据影子的位置来确定时间。
制作完成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日晷的影子来测量时间。
当太阳位于东方时,影子最短,代表早上9点;当太阳位于西方时,影子最长,代表下午3点。
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我们就可以利用日晷来测量时间了。
总的来说,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并不复杂,只需要一些基本的材料和一些耐心。
希望通过这篇文档,你可以了解到日晷的制作方法,并且可以尝试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日晷。
祝你成功!。
平面日晷的制作方法宝子们,今天咱来唠唠平面日晷咋做。
咱先得找块平整的板子,木板或者厚纸板都行呢。
就像咱找个小地盘,给日晷安个家。
这板子大小嘛,不用太大,自己觉得合适就好,大概像个小餐盘那么大就挺不错的。
接着呢,咱要在这个板子上画个圆。
画圆的时候可别太较真儿,差不多圆就行啦。
要是你觉得自己画得像个歪瓜裂枣,也没关系,咱这是自己做着玩的,又不是参加啥比赛。
你可以找个圆规来画,要是没有呢,找个圆形的东西,像小盘子之类的,比着画也成。
然后呢,把这个圆给它等分成12份。
这可有点小麻烦,但咱不怕。
你可以用量角器,要是没有量角器咋办?咱可以大概估摸一下。
你想啊,一个圆是360度,分成12份,那一份就是30度呗。
就这么一点一点分,分完了就像切蛋糕一样,一块一块的。
再就是标刻度啦。
这刻度可讲究呢。
中间的点就是指针的点,咱要从这个点开始,按照不同的角度标上时间。
比如说早上6点就对着正东方,那就在那个对应的线上标个6。
这时候你可能会想,咋知道正东方呢?宝子,你可以早上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看一下,大概的方向就知道啦。
说到指针,咱得找个细长的东西当指针。
小木棍或者细的金属条都行。
把它立在圆心的位置,要立得稳稳的哦。
就像给日晷插个小旗一样。
做好之后呢,咱就可以把日晷放在一个能晒到太阳的地方。
不过要注意哦,这个地方要比较平坦,别让日晷歪歪斜斜的。
然后就可以看时间啦。
宝子们可能会发现,这时间不是特别准,但咱这是自己做的小玩意儿,能大概知道个时间就已经很厉害啦。
做这个平面日晷就像一场小冒险,过程中可能会有小失误,但最后做出来的时候,那成就感可满满的呢。
宝子们都可以试试呀,可好玩啦。
自制日晷测时间
作者:暂无
来源:《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15年第2期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郭红锋
古时候的人没有现代的钟表之类记录时间的工具,他们怎样知道时间的长短呢?在中国,最古老的计时方法之一是日晷。
日晷是在地上插一个竿子,当太阳东升西落时,太阳在地上投下了影子,随着太阳在天空中运动(地球自转),竿子的影子也改变方向和长短,竿子的影子就叫做日晷。
后来人们制造出很多精巧的日昝仪来记录时间。
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日晷仪。
准备材料:
剪刀
胶水
日晷仪模版
如何使用日晷仪测时间
将你做的日晷仪放在阳光下,盘面朝北(即指针正面指向北极星方向);
指针影子在表盘上所指向的数字就是当地的实际太阳时间(与手表时间不完全一样,手表是地方平太阳时)。
注意事项:
1. 每年春分(约3月21日)以后,太阳将照射在日晷仪正面,指针的影子在表盘正面指示时间;
2. 每年秋分(约9月23日)以后,太阳将照射在日晷仪背面,指针的影子在表盘背面,并透过正面指示时间。
制作方法:
用日晷仪计时只与纬度有关,与经度无关,所以需要根据自己所在的地理纬度剪裁日晷仪模版。
日晷的制作日晷是根据太阳位置测量时间的工具,通过实际制作和测量,可以对有关天文学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因此把制作日晷,测量时间作为课外活动或科技小制作的一个项目,是很有意义的。
针孔日晷是通过太阳的针孔像测出太阳的高度角来测定时间的。
其优点是不需要事先测定正南北方向,因此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制作方法】1.用一张白卡片纸,按图1.7-1左方所示的尺寸,剪制转尺、水平尺、刻度盘和垫圈。
铆钉孔的大小按所采用的铆钉而定。
转尺上的针孔和太阳像的标定位置,要同两个铆钉孔放在同一直线上。
水平尺的铆钉孔要与水平尺的上边缘在一直线上,然后将转尺两端沿虚线向同一侧折起,与尺身成直角,如是太阳光即可经针孔成像在其标定位置上。
2.将图1.7-1右方的刻度用半透明的纸描下来,贴到刻度盘上。
注意刻度纸和刻度盘相贴时,两者圆心必须严格重合,“春分”、“秋分”的延长线必须对准“0°”线。
然后再用量角器在刻度盘边上画出所在地的地理纬度刻度(从0°起,逆时针方向度量),并在此刻度与圆心之间画一直线。
例如在上海就画出31°与圆心相连的直线。
3.按图1.7-2所示,用铆钉将针孔日晷组装起来。
铆钉连接的部分应能灵活转动。
【使用方法】1.左手拿住针孔日晷刻度盘,侧面正对太阳方向,并使自己画出的纬度指示直线尽可能准确地位于中心孔的竖直下方。
2.右手转动转尺,使太阳光穿过转尺上的针孔,形成一个针孔太阳像,正好落在转尺另一端“太阳像”标定位置上。
然后,再用左手把刻度盘和转尺同时捏住,不让它们再动。
3.刻度盘上有十三根节气刻度线,每根线上都有时间刻度。
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可以从日历上查得,使用时,当天的日期接近什么节气就按这一节气的刻度线来测时(如在7月23日“大暑”前后就选取标有“大暑”的刻度线)。
左手固定了刻度盘和转尺后,右手将水平尺推成水平位置(必须尽可能准确)。
这时水平尺的上边缘与所选定的(“大暑”)节气线相交于一个时间刻度,这一刻度的数值就是当地当时的时刻。
日晷的制作方法教你在5分钟内轻松搞定量身定做的日晷,无论是作家居摆设,还是会客装逼,相信都会是您的不“2”之选~~ 繁复冗长的公式计算错综复杂的精密绘图神马的都是浮云,这绝对是你所能找到的最低门槛,最高效率的速成方案~制作时间:1-2小时制作难度:★☆☆☆☆GEEK指数:★★★★☆“相持既久,日晷渐移”。
这里的日晷是神马?!答:这是一个古老的装置,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
要设计一个日晷可是个技术活儿,你需要首先确定你打算安放日晷的确切位置,包括这个位置的经度,纬度以及墙面的朝向,再把天文,画法几何,解析几何等相关知识揉巴到一块儿,再参见各种设计公式及其推导过程才能最终绘制出一张靠谱的晷面线图...晕菜了吧,别急着关网页,我们今天要DIY的这款日晷可是把这些繁琐的流程统统“傻瓜化”了:得益于这个名叫“ 日晷生成器”的网页,每个人都能制作一款简易的剪纸垂直日晷啦~1 准备工作● 打印机● 剪刀● 强大的“ 日晷生成器”网页2 精确定位● 点击“ 日晷生成器”的网页,就会看到熟悉的google earth! 直接在地图上定位自己的精确位置(越精确越好),网页就会自动计算出经度和纬度。
(忽然发现这幅图很可能会暴露我们果壳窝点精确位置的信息,忐忑...)● 用鼠标点击预备安置日晷的墙体的一端,再点击另一端,就画出了一条与墙面平行的红线(如图),这就定义了墙面相对于正北偏转的数据。
● 在地图的下方你就会看到计算得到的经纬度和墙体偏转角度。
3 确定朝向● 取决与你打算把日晷安在建筑物的哪一面上,可见我们事先的规划必须精确到具体的一面墙。
(这款日晷同样适用于东西朝向,适应性不错哦~)4 选择时区和时令● 勾选正确的时区。
为了方便地读出本地的北京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请统一勾选东8区。
● 截至发稿时,恰好刚过冬至(请诸位自觉添置衣服,注意保暖~),所以是否夏令时节的选项不需要框选。
5 生成模板● 只需点击create sundial,日晷的模板立即生成。
地平式日晷的工作原理地平式日晷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的方向和位置来测量时间的工具。
它是一个简单而古老的仪器,由一个水平放置的圆盘和一根指针组成。
当太阳升起和落下时,太阳光会在指针上产生阴影,通过观察阴影的位置和方向变化,人们可以推断出时间。
地平式日晷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太阳光的投影原理。
当太阳光直射地面时,光线是直线传播的。
在地平式日晷上,圆盘被细致地刻上了一系列刻度,这些刻度标识了一天中的不同时间。
当太阳光垂直照射圆盘时,指针的阴影会指向12点刻度,表示正午。
在其他时间,太阳光的角度会导致指针的阴影在其他刻度上产生。
具体来说,当太阳升起时,太阳光线的角度相对较小,指针的阴影会落在圆盘的左侧。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逐渐升高,光线的角度也变大,指针的阴影会逐渐移动到圆盘的中央。
当太阳达到最高点时,即正午,光线的角度最大,指针的阴影会指向12点刻度。
之后,太阳开始下降,光线的角度减小,指针的阴影会逐渐移动到圆盘的右侧。
最后,当太阳落山时,太阳光线的角度最小,指针的阴影会消失在圆盘之外。
需要注意的是,地平式日晷只能测量太阳时间,无法准确测量标准时间,因为太阳时间会受到地球自转速度的影响。
此外,地平式日晷还受到地理位置和季节的影响。
不同地点和不同季节的太阳角度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地平式日晷的工作原理简单而直观,但它在古代被广泛使用。
在没有机械钟表的时代,人们依靠太阳的位置来测量时间,地平式日晷成为重要的工具。
它不仅帮助人们安排生活和工作,还被用于农业、导航和天文观测等领域。
虽然现代人很少使用地平式日晷,但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历史意义。
它提醒我们太阳是我们生活的重要参考,也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宝贵。
地平式日晷的工作原理虽然简单,但却凝聚了人类对时间和自然的智慧和探索精神。
科学日晷制作方法科学日晷是一种能够根据太阳的位置和时间进行测量的仪器。
它是通过太阳的光线经过一系列的装置,最终显示出时间的工具。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科学日晷制作方法。
材料:1.大理石或陶瓷板2.纸板或卡片3.胶水4.圆珠笔或细直尺5.针头6.两个小木块7.日历或钟表步骤:1.准备一个平整的大理石或陶瓷板作为日晷的底座。
2.在纸板或卡片上画一个圆形,直径约为15-20厘米。
圆心位置标记为O。
3.在圆上选择12个点,分别代表上午8点至下午7点,每隔一个小时一个点。
根据所处的地区经度,可对时间点进行微调。
4.将纸板或卡片上的圆剪下,并在圆心处钉上一个针头,以便固定在底座上。
固定好后,将纸板或卡片放在底座上。
5.将底座放在阳光直射的位置上,确保纸板或卡片上的圆形平行于地面。
6.在太阳直射时,观察太阳光通过纸板或卡片上的圆,在底座上形成一个阴影。
这个阴影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位置。
确保底座不会被阴影覆盖。
7.比较底座上的阴影与圆上的标记点,可以根据阴影的位置推测出大致时间。
可以参考此时的日历或钟表进行验证。
8.为了更好地观察阴影,可在底座旁放置两个小木块,以确保底座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
注意事项:1.在制作科学日晷时,需要选择一个光线充足的位置,例如室外阳台或花园。
2.底座需要保持平整,以确保阴影准确地显示在纸板或卡片上的标记点上。
3.圆的大小和刻度的准确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4.科学日晷只能在太阳直射时使用,天气阴云密布时无法正常工作。
5.科学日晷只能粗略测量时间,无法提供准确到分钟或秒的时间。
总结:以上是一个简单的科学日晷制作方法。
制作日晷并观察太阳的阴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时间的变化,并对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有更深入的认识。
纬度:36
地平日晷图纸自动生成工具
12:00
06:00
18:00 使用说明:
本工具利用Excel 公式计算各时间点的刻度,并利用图表功能自动生成地平日晷的晷面图纸。
实现地平日晷图纸自动生成的具体原理及方法可参考本人发表在《科学大众·科学教育》的文章《Excel 实现地平日晷图纸的自动生成》。
在本页上方红色数字处输入当地纬度,晷面图纸即自动生成。
用卡纸打印此页,然后将此晷面剪下。
接着制作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其中一角α等于当地纬度、α所在的直角边L 长度等于晷面半径。
将直角三角形竖直粘在晷面上,注意使α的
顶点与晷面圆心对齐、直角边 L 与12:00刻度线对齐,地
平日晷即制作完成。
(如右图所示)
注意事项:
为保证百度文库的正确显示,本文档已隐藏计算过程,
下载本文档后,右击“sheet1”,即可选择取消隐藏。
建议用Excel2016打开本文件,如Excel 版本过低有可
能造成格式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