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三号线介绍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016.50 KB
- 文档页数:9
广州地铁3号线活塞风井及风道施工方法6.9.1概况活塞风井和风道设在中信广场旁的空地上,分明挖段和暗挖段两部分。
明挖段呈L型,长边长度25m宽边长度19.5m,围护结构采用∮1200人工挖孔桩,横撑采用∮600钢管,壁厚10mm;暗挖段深20.1m,暗挖段横穿左右线隧道,长21.8m,高14.3m,宽6.6m,分上下两层,中间设风道夹层板。
6.9.2活塞风井和风道施工顺序人工挖孔桩→冠梁及挡水圈砼施工→安装龙门桁吊提升设备→井身开挖及钢支撑安装→开挖至正线隧道拱顶上方→破挖孔桩、打超前小导管→开挖暗挖风道上半部3m→继续开挖至井底→井底垫层砼→继续开挖风道暗挖上下部分→风道风井防水施工→二衬施工→回填土覆盖。
6.9.3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法、程序说明及附图人工挖孔桩采用跳孔开挖,按照规范要求:密排桩隔三孔开挖,早强砼护壁。
无水孔桩芯采用直升导管法灌注砼;有水桩孔如水不能抽干则采用水下砼浇筑方法,确保桩芯砼浇筑质量。
人工挖孔桩主要采用工序为桩位放样、挖孔、下钢筋笼、灌注砼等。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示:6.9.3.1测量定位首先进行竖井定位,标出挖孔桩位置并编号。
6.9.3.2挖孔挖孔前,在孔口处锁口环设置四个桩芯控制点,并牢固标定,以便随时检查挖孔垂直度和孔深。
开挖采用人工风镐逐层开挖,当挖掘到硬质风化岩层风镐难以作业时可以采用少量炸药进行微震动控制爆破开挖(炮眼布置及爆破参数表见下图)。
边开挖边进行护壁支护,护壁采用C15早强钢筋砼。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6.9.3.3钢筋笼吊装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场制作,现场安装,采用起吊机吊装就位。
为使钢筋笼居中,在钢筋外圈设置足够数量的保护层垫块,当钢筋笼过长而没有净空吊装,可以分节吊装焊接钢筋笼。
6.9.3.4桩芯砼灌注钢筋笼吊装完毕后,进行砼灌注,当渗入孔内的水量小于1m3/h时,将水抽干后,采用直升导管法浇筑砼,当孔内渗水量超过1m3/h且无法抽干时,采用导管法浇筑水下砼,砼边灌注边振捣密实,采用加长插入式振动器和人工插实相结合的方法,保证捣固均匀密实,砼浇筑一次性连续完成。
6号线 Line 63号线 L i n e 3A P M 线 L i n en e 181号线 Line 13号线L i n e3广州车站Guangzhou Railway Station白云国际机场Baiyun International Airpot越秀公园Yuexiu Park白云山Baiyun Shan天河客运站Tianhe Coach Terminal公园前Gongyuanqian海珠广场Haizhu Square黄沙Huangsha东山口Dongshankou林和西Linhexi燕塘Yantang杨箕Yangji珠江新城Zhujiang New Town体育西路Tiyu Xilu动物园Zoo广州东站Guangzhou East Railway Station冼村Xian cun环城高速公路I n n e r -R i n g Hi g h w a y中山路 Zhongshan Road 中山大道西 Zh o ng s h 解放中路Jiefang Road (C)A3A4A5A8B5B4Yuexiu Park Station 約30分鐘Approx. 30 mins 約15分鐘Approx. 15 mins 約30分鐘 Approx. 30 mins淘金站Taojin Station中國大酒店China Hotel, Guangzhou廣州花園酒店The Garden Hotel, GuangzhouA4LOCATION MAP OF OFFICIAL HOTELS大会指定酒店位置图22-24.2.2023 • 廣州 Guangzhou 廣州廣交會威斯汀酒店The Westin Pazhou 廣州朗豪酒店The Langham Place 福朋喜來登酒店Four Points by Sheraton 廣州中國市長大廈酒店China Mayor's Plaza 廣州保利假日酒店Holiday Inn GuangzhouB 6 廣州保利悅雅酒店La Yarda HotelB 7 粵大金融城酒店Yueda Financial City International Hotel B 8 船舶太古酒店Gondola Taikoo HotelB 9 廣州鉑頓國際公寓Poltton International Apartment B10 廣州市琶洲酒店Pazhou Hotel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A 區Area A , China Import and Export Fair Complex請於地鐵「新港東站」下車,由A 出口離站Please alight at Xingangdong Metro Station and exit at Exit A新港东路 Xingangdong Road。
广州地铁三号线广州地铁三号线行向及换乘示意图广州地铁三号线,线路呈南北“Y”字形走向,从北向南贯穿广州市区新城市中轴线和番禺区发展轴线。
线路向北与机场快线衔接,向南延伸至广州新城。
三号线全长36.86公里,共设18座车站,1座车辆段,新建2座主变电站,1座控制指挥中心。
其中在嘉禾望岗站与地铁二号线换乘;在体育西路站、广州东站与地铁一号线换乘;在林和西站、赤岗塔站与珠江新城旅客输送系统(APM)换乘;在珠江新城站与地铁五号线换乘;在客村站与地铁八号线换乘。
站点介绍天河客运站位于广州市燕岭路,东临华南干线,西接北环高速,是地铁三号线支线终点站,车站北面现为华南商贸城、元岗汽配城,南面为天河客运站,是大型的交通枢纽。
五山站是地铁三号线支线第二个车站,该站位于岳洲路与粤汉路交界处,呈南北向。
附近有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车站南面为五山小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华师站位于五山路与天河北路交界处附近,信源大厦与高科大厦对面。
车站分为地下两层。
车站共有A、B、C、D、E五个出入口,B、C、D、E口已开通。
车站以浅黄色为主色调,象征着地铁人工作的活力与热情。
岗顶站位于天河路与中山大道西交接处,东西走向,车站分为地下两层,负一层为站厅层,负二层为站台层。
车站共有A、B、C、D四个出入口,A、B口分别与天娱广场、百脑汇电脑城、中山三院等相连。
车站以苹果绿色调为主,象征着地铁事业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和员工朝气蓬勃的工作面貌。
石牌桥站位于天河路与体育东路的交界口,隆德大厦对面,车站以红色调为主,象征着地铁事业如火如荼的发展趋势和员工热情如火的工作热忱。
体育西路站位于天河区体育西路和天河南一路交界的十字路口地下,是地铁一号线和三号线的换乘车站。
邻近天河体育中心、天河城广场、广州购书中心等。
车站主色调为黄色,给人以朝气蓬勃、充满动力的感觉。
珠江新城站位于华厦路与花城大道交叉路口处,邻近中国海关、商检大楼、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及星汇园等地。
摘要:介绍了广州铁3号线地铁车辆的主要参数,阐述了车体、车门、转向架、列车牵引系统、列车制动系统、列车辅助供电、列车微机控制系统及列车空调等列车主要部件的技术特点,该车尤其在制动技术方面首次采用了EP2002国际最新技术。
关键词:广州地铁;3号线;地铁车辆;EP2002制动系统引言广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以下简称广州3号线)全长36.33 km,包括主线与支线,共设有18座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
其中,主线从广州东站至番禺广场站,长28.78 km,设车站13座;支线从天河客运站至体育西路站,长7.55 km,设车站5座。
运营初期采用3辆编组的列车,配车数为120辆(每列车3辆编组,共40列)。
广州3号线地铁车辆由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于2003年5月19日与广州地铁公司签定合同,2005年12月开始交付首批车辆。
车辆的国产化率为70%,设计寿命为35年。
1 广州3号线地铁车辆的主要参数1.1 地铁车辆的主要技术参数车辆形式 B型轨距 1435 m/n 列车编组一A+B+A 一(一:自动车钩,+:半永久牵引杆,A:带司机室和受电弓的动车,B:拖车) 列车长度 59940 mm 单节车辆长度(跨车钩连接面) ≤19 980 mm 车辆宽度 2 800 mm 车辆高度(轨面至车顶高、新轮、不含受电弓)不含排气口及空调单元≤3 800 mm 含排气口及空调单元≤3 855 mm 受电弓落弓高度 3 875 mm 轴距 2 300 mm 转向架中心距 12 600 mm 车轮直径 840(新轮)/805(半磨耗)/770(全磨耗)mm 最高运行速度 1 20 km/h 车辆地板高度 1 130 mm 车钩距轨面高度 720 mm 供电方式 (正线)架空刚性接触网额定电压 DC 1 500 V 受电弓工作高度 175~1 600 mm 车辆中心高度(客室净高)地板面到天花板中心最小高度 2 100mm 客室内乘客站立区最小高度 1 900mm站台高度 1 060 mm 站台有效长度 120 m站台与直线轨道中心线距离 1 510mm屏蔽门与轨道中心线距离≥1 575 mm 车辆与站台水平面间距离 110mm 1.2列车载客量带司机室的动车座位数量(全部纵向布置)Awl 46座/辆不带司机室的拖车座位数量(全部纵向布置)Awl 50座/辆座席载客量Awl 142座/列定员载客量AW2(6人/m2) (其中A车216人,B车242人)约674人/列超员载客量AW3(9人/m2) (其中A车302人,B车336人)约940人/列1.3列车质量带司机室的动车(空车) 约37.4 t 不带司机室的拖车(空车) 约34.2 t 一列车(空车) 约109 t 轴重(AW3) ≤14.5 t 旅客平均质量按60 kg计算。
广州地铁目录一、广州市轨道交通简介 (1)二、既有线路与在建线路介绍及规划情况 (2)(一)各条线路介绍 (3)1. 广州地铁1号线 (3)2. 广州地铁2号线 (3)3. 广州地铁3号线 (3)4. 广州地铁4号线 (3)5. 广州地铁5号线 (4)6. 广州地铁6号线 (4)7. 广州地铁7号线(建设中) (4)8. 广州地铁8号线 (4)9. 广州地铁9号线(建设中) (4)10. 广州地铁11号线(建设中) (5)12. 广州地铁14号线(建设中) (5)13. 广州地铁21号线(建设中) (5)14. APM线 (5)15. 广佛线 (5)(二)广州市轨道交通规划 (6)三、线路投资情况介绍 (8)四、轨道交通各组成部分 (8)一、广州市轨道交通简介广州地铁是中国第三大城市广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于1997年6月28日开通,是中国大陆第四个开通并运营地铁的城市。
广州地铁由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负责营运管理,并且还是广佛地铁的实际建设及营运者,并由此间接成为佛山地铁一号线(即佛山境内魁奇路至金融高新区区间)的运营商。
广州地铁已经成为广州市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截至2014年3月日均客流已达623.4万人次,并在亚运免费期以784.4万人次的峰值打破全国记录,为更好地解决地面交通堵塞的问题,广州地铁仍在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工程。
经过数次修订,广州地铁的远期规划长度将达到751千米。
广州地铁现时的口号是“全程为你”,在之前使用过的口号为“地铁,为广州提速”以及“新生活干线”;广州地铁的吉祥物是“科技范”悠悠(YoYo)。
吉祥物悠悠(YoYo)广州地铁线路图1.3号线体育西路站不重复计算;不含未开通的高增站和机场北站。
2.4号线官桥站和庆盛站未开通不计入。
3.6号线沙河站未开通不计入。
4.8号线的昌岗至万胜围段原为2号线的一部分,于2002年开通,2号线于2010年9月25日拆解,该段变为8号线的一部分,故8号线的开通日期可视为2010年9月25日。
论述广州市地铁三号线岗摘要: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岗顶站~石牌桥站)暗挖区间位于中山大道,交通繁忙,线路两侧基本为多层和高层建筑物。
右线隧道全长度641.400m,左线隧道全长度645.444m(其中包括长链4.044m);利用两座施工竖井进行暗挖施工。
隧道平均埋深10.45m,线路最大坡度为29‰,最小坡度为3‰。
本区间结构复杂,断面形式多样,断面转换频繁,共有17种断面形式。
该工程地质情况复杂多变,施工难度大。
根据工程特点及难点,找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保证暗挖施工安全、优质、高效完成。
关键词:地铁工程;施工;特点;难点;技术措施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292-021 工程概况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岗顶站~石牌桥站)暗挖区间位于中山大道,交通繁忙,线路两侧基本为多层和高层建筑物。
右线隧道全长度641.400m,左线隧道全长度645.444m(其中包括长链4.044m);利用两座施工竖井进行暗挖施工。
隧道平均埋深10.45m,线路最大坡度为29‰,最小坡度为3‰。
本区间结构复杂,断面形式多样,断面转换频繁,共有17种断面形式。
该工程地质情况复杂多变,施工难度大。
2 施工方案暗挖隧道采用喷锚构筑法施工,复合式衬砌结构,初期支护为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和格栅钢架,工序为初喷加固、施做锚杆、挂钢筋网、支架格栅钢架、喷射混凝土。
二次衬砌为模筑钢筋混凝土,全断面防水结构,防水层施工、钢筋绑扎焊接、混凝土浇筑单向流水作业。
混凝土输送泵输送混凝土,机械振捣,衬砌采用整体模板台车,局部特殊结构辅以模筑拱架配合小块钢模板进行衬砌。
由于断面形式多样,转换频繁,因此采用的施工方法较多,具体有台阶法、中墙加台阶法、中墙加crd法、crd法施工。
其中上断面采用人工配合风镐开挖,预留核心土,超前小导管加固地层;下断面采用小型挖掘机配合毫秒微差控制爆破开挖。
暗挖隧道采用无轨运输,pc60型挖掘机装渣,小型汽车运输,门式钢桁架配合10t电动葫芦提升吊斗至地面渣场卸碴。
目录第一章概述 (2)第二章工程难点 (3)第三章关键技术节点结构设计处理 (4)第四章结论 (7)1第一章概述1.1工程概况广州地铁三号线体育西路站位于广州市体育西路与天河南一路所在的“T”字路口,埋置于体育西路道路正下方,穿越沿天河南一路行进的地铁一号线。
体育西路现路面宽26m,规划路面宽60m,车站所处的地形较平坦,地面高程为9.57~10.61m,车站两侧大部分为多层和高层建筑物。
车站所在地段地下管线密集,钻孔揭露的岩层自上而下有:人工填土层(Qml4)、砂层(Qal+pl3)、冲-洪积土层(Qal+pl3)、河湖相沉积土层(Qal3)、残积土层(Qel)、岩石全风化带、岩石强风化带、岩石中等风化带、岩石微风化带。
车站总平面图如图1。
1.2一号线体育西路站结构现状一号线体育西路站主体结构于1997年9月竣工,车站设计为13m岛式站台、双层三跨结构。
车站顶覆土约1.8m,底板埋深约14m。
结构构件厚度为顶、底板800mm、中板400mm、侧墙700mm, 900的钢筋混凝土圆柱。
该站采用全包防水,外侧围护结构为1200mm的圆形人工挖孔桩,车站结构仅在站厅层西端南侧预留了与原规划轻轨换乘连接的条件,原设计中未考虑现三号线车站。
1.3两地下车站的相互关系2广州地铁三号线与地铁一号线在体育西路站形成立体交叉,三号线的地下三层车站结构穿越一号线的地下二层车站结构。
当三号线穿越既有的地铁一号线时,三号线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将利用一号线既有的地下一、二层车站结构作为三号线的地下一、二层,而三号线的地下三层则从一号线两侧明挖的基坑中由一号线站台层下部土体中以暗挖隧道的方式穿过。
两地下车站的相互关系如图2和图3。
第二章工程难点根据三号线车站与一号线车站的换乘要求,本站三号线与一号线在体育西路站采用站厅换乘方式,并将三号线和一号线车站的站厅连成整体。
在三号线体育西路站设计和施工时,如何保证一号线体育西路站的正常运营和结构安全,成为有关各方关注的重点,也是本工程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广州地铁三号Y字型线路:1广州地铁三号线导图:2广州地铁三号线Y字型线路简介:广州地铁三号线主线是番禺广场—机场南,支线是体育西路—天河客运站,两条独立的交路转变为两条大交路,简称“Y 型交路”。
但现阶段实际的行车路线安排并没有使用平常意义上的主支线分岔运营模式。
目前实际行车路线为两条独立的行车路线:主要路线为天河客运站—体育西路—番禺广场,多称为三号线主线;另一路线为机场南-体育西路,官方和传媒称为三号线北延段。
由于两条路线相交但不重合,两条路线之间需要在体育西路站换乘。
即从主线番禺广场站北上的列车到达体育西路站后即转入支线开往天河客运站,而前往机场南站则须在体育西路站下车到中部站台换乘开往机场南方向的列车,继续主线的旅程,反向同理。
此外,每晚23:00往机场南的尾班车开出之后,体育西路站将开出往嘉禾望岗站的短途班次列车,并于23:30后开出其尾班车。
此短途班次列车到达嘉禾望岗站后会立即清客,并随即返回嘉禾车辆段。
1.地铁三号线在交通高峰期投放空车分别组织在厦滘、客村、岗顶、体育西和京溪南方医院等站投放空车投入载客。
超高峰时段投放空车到大客流车站投入单方向载客运营,既确保客流相对较少方向服务水平尽量不降低情况下,又提升客流密集区段单方向的运输组织能力,一定程度缓解三号线高峰客运压力。
具体措施:(1)早高峰往天河客运站方向:组织2~3列空车分别在8:00-9:10时段直达客村投入载客,并在周一早上适当安排空车到厦滘投入载客。
(2)早高峰三号线北延段往体育西方向:组织1~2列空车于8:00-8:30时段直达同和或京溪南方医院等大客流车站投入载客。
(3)晚高峰往番禺广场方向:组织2~3列空车分别在18:15-19:00时段直达体育西路投入载客,1~3列空车在18:00-18:30时段直达岗顶投入载客。
3.列车加开安排:7:50-8:45三趟短线车平均投放,运行区间为同和至大石站单向。
从同和至广州东站间上车的乘客,乘短线车可直达珠江新城至大石,无需在体育西路转车。
广州地铁三号线信号系统培训资料(内部资料)目录1. 参考文档 (3)2. System Architecture/系统结构 (3)2.1 System Management Centre (SMC) /系统管理中心(SMC) (8)2.2 Vehicle Control Centre (VCC) / 车辆控制中心(VCC) (9)2.3 Vehicle On-board Controller (VOBC) / 车载控制器(VOBC) (10)2.4 Station Controller Subsystem (STC) / 车站控制器子系统(STC) (11)2.5 Inductive Loop Communications/感应环线通信 (11)3. 中央设备 (12)3.1 System Management Centre (SMC)/系统管理中心(SMC) (12)3.2 Vehicle Control Centre (VCC)/ 车辆控制中心 (13)4. 轨旁设备 (13)5. 车载设备 (18)6. 测试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21)7. 附件 (21)1. 参考文档2. System Architecture/系统结构The ATC system is based on Alcatel’s SelTrac technology. The main subsystems of the ATC are shown in Figure 2 above.ATC系统基于Alcatel SelTrac技术。
ATC主要的子系统如上图2显示。
The ATC system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ubsystems:ATC系统包括下列子系统:·The System Management Centre (SMC) 系统管理中心(SMC);· A Vehicle Control Centre (VCC)车辆控制中心(VCC);·Station Controllers (STCs)车站控制器(STC);·Vehicle On-board Controllers (VOBCs) 车载控制设备(VOBC);·Inductive Loop Data Communications.感应环线数据通信2.1 System Management Centre (SMC) /系统管理中心(SMC)The System Management Centre (SMC) is the overall management facility. It serves as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system and the Central Control Operators and provides the required ATS level automatic control and supervision functions. Its primary function i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to the COs on the position and status of all tracked trains, and status of the field equipment within the ATC system.系统管理中心(SMC)包括全系统的管理设备。
广州地铁三号线都说来广州没有挤过地铁三号线就不算来过广州,让我们来看看三号线的历史由来吧。
广州地铁3号线(南北快线,北延段称机场线),被誉为暨广州地铁1号线之后广州地铁线网中最繁忙的地铁线路,代表颜色是橙色。
线路呈南北「Y」字形走向,途径番禺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花都区。
并促进了新中轴线和番禺区新城区,地铁线路北延段与白云机场衔接,向南延伸至海傍。
广州地铁3号线全长64.41公里,共设30座车站,2座车辆基地,2座主变电站,1座控制指挥中心,总投资为人民币159.05亿元。
建设历程於1997年规划中,当时的方案B,5号线环线的东段,体育西路至客村一段,即为现时3号线的中段。
20xx年规划中,因应番禺撤市建区,同时天河西部开始发展,因此该段被独立出来,北端延至广州火车东站,南端按现有走向延长至番禺广场。
同时从体育西路分岔出一条支线,向东沿天河路行进,再大致转向北伸展至天河客运站。
同时连接新白云国际机场和广州火车东站的机场快线也出现了,除北延段的路线走向基本确定。
在20xx年初步方案中,机场快线被并入3号线中,并改为大致沿白云山东边布置。
南端也得以大幅延长,从番禺广场向东到达规划广州新城後,沿京珠高速继续向南,到达南沙。
後来20xx年方案局部修改,3号线和4号线交换广州新城(现海傍站)以南及以东的路段,同时北段走线亦被修改,全线走向也基本得以定型。
20xx年5月14日,三号线北延段(原机场快线)原有17.03公里高架路线的规划全部更改为地下敷设。
为此广州市政府增加投资10亿元,工期延长9个月。
同时为控制投资,原有快慢车设计被取消,机场快线服务亦无法实现。
广州东站至客村段于20xx年12月26日开通,其余于20xx年12月30日14时正式开通,初期使用3节编组列车行走,直至20xx年4月28日,全线使用6节编组列车;北延段20xx年10月30日开通。
北延段由广州东站向北延伸至新白云国际机场,新增线路30.9公里,全部为地下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