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气边界层
- 格式:pdf
- 大小:312.42 KB
- 文档页数:23
大气边界层对大气污染扩散的限制大气边界层是指地球上大气与地表之间的那一层空间,它在大气污染扩散中起着重要的限制作用。
大气边界层的高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污染物在大气中的传播和扩散方式。
本文将从大气边界层高度、稳定性以及大气层内气流运动等方面,探讨大气边界层对大气污染扩散的限制。
首先,大气边界层的高度是影响大气污染扩散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大气边界层的高度约为1000-2000米,超过这个高度后,大气污染物将随着风力的作用迅速扩散,降低污染的浓度。
然而,如果大气边界层高度较低,就容易造成气溶胶、气体等污染物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堆积,导致污染物的浓度极高,给环境和人身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其次,大气边界层的稳定性对大气污染扩散也有显著影响。
稳定的大气边界层意味着大气层内温度逐渐升高或保持不变,导致冷空气下沉而温暖空气上升的情况较少。
这种情况下,污染物难以扩散和稀释,更容易形成污染物的高浓度层,造成空气质量恶化。
例如,夜间或冬季,大气边界层较为稳定,导致污染物难以扩散,使城市雾霾加剧。
此外,大气边界层内的气流运动也是影响大气污染扩散的重要因素。
在大气边界层内,气流呈现复杂的运动方式,包括对流运动、湍流运动等。
对流运动是指由地表的热能不断向上输送,形成冷空气下沉、暖空气上升的循环。
这种对流运动可以有效促进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使其不易在一定区域内积聚。
湍流运动则是指空气流动的不规则和不稳定性,通常使污染物的浓度分布非均匀。
这些气流运动形式的存在使得大气污染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都具有不规则的分布特点。
另外,大气边界层内的地表特征也会对大气污染扩散产生一定的限制。
地表的不均匀性、复杂性以及建筑物等人类活动的干扰都会对大气层内的气流运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大气污染物的传播。
例如,城市中高楼大厦、山脉和河流等地表特征能够改变的气流的流向和速度,限制污染物的传播路径和范围。
综上所述,大气边界层的高度、稳定性、气流运动以及地表特征等因素共同限制着大气污染的扩散。
大气边界层对大气污染扩散的影响大气污染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它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问题。
大气边界层是指大气与地面相互作用的部分,它在大气污染扩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大气边界层对大气污染扩散的影响因素及其中的关系。
大气边界层的高度是影响大气污染扩散的重要因素之一。
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加热地面,产生对流运动,使得大气层产生上升和下沉的气流。
因此,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变化会引起大气污染的扩散效果不同。
在夜间,地表温度下降,大气边界层高度减小,导致大气污染物无法很快扩散。
而在白天,太阳辐射加热地面,大气边界层高度增加,污染物扩散范围较广。
因此,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变化能够对大气污染的扩散产生明显的影响。
大气边界层的稳定性也是影响大气污染扩散的重要因素之一。
稳定的大气边界层具有强大的抑制热对流运动的能力,导致大气污染物停留在较低的层次。
稳定性强的大气边界层通常有暖空气层覆盖在冷空气层之上,形成不利于大气污染物上升和扩散的温度结构。
而不稳定的大气边界层则有利于热对流,使得大气污染物容易扩散到较高的层次。
因此,大气边界层的稳定性能够对大气污染的扩散产生显著的影响。
此外,地面风速也是影响大气污染扩散的因素之一。
风是大气污染物传输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它能够带走污染物并促进其在大气中的扩散。
较高的地面风速能够将大气污染物迅速带离源区,并在空气中获得更大的扩散范围,从而减少对周围地区的影响。
相反,较低的地面风速会限制污染物的扩散能力,导致其停留在源区附近。
因此,地面风速对大气污染的扩散具有重要的影响。
除了以上因素外,地形和人类活动也对大气污染扩散的影响不容忽视。
地形特征如山脉和山谷能够改变大气流场,限制或促进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在山区,山脉可以把大气污染物阻挡在山的背风面,造成空气质量问题。
而山谷则可能形成污染物的聚集区。
此外,人类活动也是污染物扩散的重要影响因素。
工厂排放、交通尾气和城市排放等活动都会对大气污染扩散产生影响。
大气边界层的基本特征大气边界层离我们可近啦。
它就在地球表面往上那么一段距离,就像地球给自己盖了个薄被子,这被子直接和地面接触,地面上的那些小山丘、小河流、小房子啥的,都能跟它玩起来。
比如说,白天太阳一出来,地面被晒得热乎乎的,就像给这个“被子”下面点了小火炉,边界层就跟着变暖和啦。
这大气边界层里面的风也是个有趣的家伙。
它可不是规规矩矩地吹,有时候像个调皮的小孩子,东吹吹西吹吹。
靠近地面的地方,风就像是在跟地上的小草捉迷藏,一会儿快一会儿慢。
因为地面上有高高低低的东西挡着呀,风就得绕着走,这样就形成了各种奇奇怪怪的风向和风速。
大气边界层的温度变化也很有个性。
白天的时候,温度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往上冲,因为地面吸收了太阳的热量,然后就把这热量传给边界层。
可到了晚上呢,温度又像泄了气的皮球,蹭蹭地往下降。
这一冷一热的,就好像边界层在白天和晚上有着不同的心情一样。
还有啊,大气边界层里面的水汽也不安分。
地面上的水蒸发变成水汽就跑到边界层里去了。
有时候水汽多了,就像一群小伙伴在里面挤来挤去,挤着挤着就可能形成云啦,要是再热闹点,说不定就下雨啦。
在大气边界层里,污染物也有自己的小世界。
它们就像一群不请自来的小坏蛋,在边界层里晃悠。
如果风小的时候,这些污染物就聚在一起,让空气变得脏脏的。
要是风大了,就像有人在赶它们,它们就被吹得到处跑。
大气边界层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里面的各种元素相互作用,虽然有时候会给我们带来点小麻烦,像是污染天气啥的,但更多的时候,它就像一个默默守护我们的小伙伴,在地球的表面和大气层的其他部分之间搭起了一座特别的桥梁呢。
大气边界层名词解释
大气边界层是指地球表面与大气中的空气交互作用的区域,它是大气层中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
大气边界层的高度通常在地表上方数百米到数千米之间,具体高度取决于地理条件和气象因素。
在大气边界层内,地表的热量和湿度通过辐射、传导、对流等方式与大气中的空气进行交换。
这种交换过程对于气象、气候和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大气边界层可以分为几个子层,包括地面边界层、对流层和边界层顶。
地面边界层是最接近地表的一层,受到地形、地表特征和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其性质和特征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
对流层是地面边界层上方的一层,其中存在着强烈的对流运动,这些对流运动对大气的混合和能量传递起着重要作用。
边界层顶是大气边界层与上层大气相接触的界面,其高度因地区和季节而异。
大气边界层的研究对于气象学、气候学、环境科学和空气质量管理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大气边界层的结构和特
征,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现象、空气污染扩散、气候变化等问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提供科学依据。
大气边界层气流过地面时,地面上各种粗糙元,如草、沙粒、庄稼、树木、房屋等会使大气流动受阻,这种摩擦阻力由于大气中的湍流而向上传递,并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达到某一高度后便可忽略。
此高度称为大气边界层厚度,它随气象条件、地形、地面粗糙度而变化,大致为300~1000米。
直接受到地表作用力影响的大气对流层,有时也称为行星边界层。
这些作用力包括摩擦,加热,蒸发,蒸散和地形影响等。
大气边界层的厚度随时间空间变化而有明显差异,可由数百公尺至一,二公里。
大气边界层之上成为自由大气。
白天地表受到太阳照射加热,温度升高;晚上则因为地表长波辐射冷却作用而降温,使得接近地表的气温呈现日变化,这种日变化是陆地上大气边界层的主要特征。
由于海水的比热大,以及海洋上层海水强烈的混合作用,使得海水表面温度日变化不明显,所以海上大气边界层的日变化也不明显。
气温日变化的振幅大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很快减小,自由大气的日变化则很小。
乱流旺盛也是大气边界层的重要特性。
无论在陆上或海上,在高压区域因为气流沉降,边界层厚度通常比在低压区小。
在陆上高压区域,大气边界层的日夜演化,结构常比较清晰,主要包括混合层,剩余层和稳定边界层。
日出后地表受热,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对流逐渐加强,各种性质近乎均匀的混合,古称之为混合层,也称为对流边界层。
在混合层内为不稳定的大气,其乱流主要有对流作用主导。
日出后混合层很快发展,到了下午一,二点左右,混合层高度达到最高。
日落后,地表受热停止,使得混合层内的乱流强度减弱,原来为不稳定的大气,逐渐转为中性的大气;此为白天混合层的残余,故称之为剩余层。
日落后,地表以长波辐射冷却,逐渐降温,在地表形成逆温,发展成为夜间地面逆温层,这一层大气非常稳定,故称之为稳定边界层,层内的乱流强度很微弱。
在稳定边界层之上即为剩余层。
夜间地面的风通常是微风或静风,但在稳定边界层顶常会出现很强的风速,这种现象称为夜间低层喷流。
无论在混合层或稳定边界层,从地表到约十分之一边界层厚度附近的热通量,水气通量和应力随高度的变化不大,这一层被称为地面层,或等通量层。
大气边界层的主要特征大气边界层的主要特征大气边界层是指地球气氛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它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生存和活动。
在这一层中,气象、气候、空气污染等问题都与大气边界层的特征密不可分。
本文将按照不同的类别,讨论大气边界层的主要特征。
物理特征大气边界层的厚度相当薄,一般只有地球半径的1%左右。
不过,它却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因此很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气边界层受地表温度、湿度、风速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在白天,由于地面受到太阳辐射的加热,地表温度会高于大气温度,形成“逆温层”,使空气向上流动。
而夜间,由于地表散发出来的热量远高于天空,形成“热岛效应”,使得大气温度高于地面温度。
这种现象在城市中尤其明显,因为城市中的建筑物、道路等坚硬表面会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导致地表温度更高。
化学特征大气边界层中的气体成分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地球表面活动的影响,大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逐渐上升,导致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发生许多环境问题。
此外,大气边界层还会受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例如能源消耗带来的空气污染就会导致大气组成的改变,降低大气质量。
生态特征大气边界层是地球上生命活动最为丰富的地方之一,包括大量微生物、植物孢子、尘埃等等。
由于这些生物粒子受到气流的影响,会随着气流的流动被分散到不同的地方,有时也会带来植物花粉、霉菌孢子等有害物质。
这些物质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呼吸道问题,例如哮喘等。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于大气边界层的保护,减少对其的破坏,保证生态平衡。
总结正如以上所述,大气边界层在物理、化学和生态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而这些特征都对人类生命和活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正确地了解大气边界层的特征,采取措施保护大气质量,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