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气象-第八章(大气边界层)
- 格式:ppt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25
动力气象课后习题标准答案.doc 动力气象课后习题标准答案1. 什么是动力气象学?动力气象学是研究大气运动和气象现象的科学。
它主要涉及大气力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数学模型和物理规律来描述和预测大气中的各种运动和现象。
2. 什么是大气力学?大气力学是研究大气运动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大气中的气体运动、气压分布、风场形成和演变等现象,以及它们与天气和气候的关系。
3. 什么是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热力传递的科学。
在动力气象学中,热力学主要研究大气中的能量转化和热力传递过程,包括辐射、传导和对流等,以及它们对大气运动和气象现象的影响。
4. 什么是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科学。
在动力气象学中,动力学主要研究大气中的运动方程和运动规律,包括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等,以及它们对大气运动和气象现象的影响。
5. 什么是大气稳定度?大气稳定度是指大气中的气块上升或下沉时,受到的抵抗力和推动力之间的平衡状态。
当气块受到的抵抗力大于推动力时,大气稳定,气块下沉;当推动力大于抵抗力时,大气不稳定,气块上升。
6. 什么是大气边界层?大气边界层是指大气中与地表直接接触并受地表摩擦影响的一层大气。
它的高度一般在几百米到几千米之间,对大气中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具有重要影响。
7. 什么是风?风是指大气中的气体运动。
它的产生和变化与大气压力差、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等因素有关,是大气环流和气象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8. 什么是气压场?气压场是指大气中不同地点的气压分布。
它是由大气中的气块运动和密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对大气运动和天气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9. 什么是风场?风场是指大气中不同地点的风速和风向分布。
它是由大气压力差和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引起的,是描述大气运动和气象现象的重要参数。
10. 什么是气象现象?气象现象是指大气中的各种现象,如降水、云层、气温和湿度等的变化。
它们是由大气运动和能量交换等因素引起的,对天气和气候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影响。
名词解释:1. 旋转参考系: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自然是在地球上观察大气运动的,而地球以常值角速度Ω绕地轴旋转,所以任何一个固定在地球上并与它一道运动的参考系,就是一个旋转参考系 2. 气压梯度力:当存在气压梯度时,作用于单位质量空气上的力 3. 科氏力: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表上运动的物体发生方向偏转的力。
4. 尺度:各物理量具有代表意义的量值称为该物理量的特征值。
这一特征值就是尺度。
5. 尺度分析:依据表征某类运动系统各场变量的特征值,来估计大气运动方程中各项量级大小的一种方法。
6. 基别尔数:100惯性特征时间运动平流时间i a Vf T fV T τετ−====基别尔参数大小可以反映运动变化过程的快慢程度 7. 罗斯贝数:200特征惯性力项特征科氏力项V L R fV ==表示大气运动的准地转程度00010,特征惯性力很小,加速度很小,可忽略满足准地转;10,非地转。
R R ⎧<<⇒⎪⎨≥⇒⎪⎩ 8. f 平面近似在中纬度地区,若运动的经向水平尺度远小于地球半径时1La ⎛⎫<< ⎪⎝⎭,可以取0f f ≈ 9. β平面近似在中高纬地区,对于大尺度运动,则fyβ∂=∂,即0f f y β=+ 10. 重力位势和位势高度⚫ 重力位势:单位质量空气由海平面上升到z 高度时,克服重力所做的功表达式为: 0zgdz φ=⎰,单位:焦耳/千克⚫ 位势高度:单位:位势米(gpm )11. 自由大气和平衡运动:⚫ 自由大气:指距离地球表面1-2km 以上的大气层,它是大气的主体部分。
在此层, 摩擦力比起其它力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 平衡运动:各种力的平衡下,大气风场、气压场、温度场之间的关系。
12. 地转平衡:自由大气中,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科氏力二者的平衡称为地转平衡 13. 地转偏差'g v v v =−,实际风与地转风的矢量之差,地转偏差与加速度相互垂直,在北半球指向水平加速度的左侧。
一、各章节重点内容第一章:地球大气的基本特征?第二章:描述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包括哪些?根据P23(2.52)推导位温公式。
根据球坐标运动方程组P28(2.78),证明绝对角动量守恒P29(2.82)式。
绝对坐标系、旋转坐标系、球坐标系和局地直角坐标系的区别,作图说明。
第三章:掌握尺度分析的方法,能对简单的方程进行尺度分析。
第四章:z坐标转化到p坐标所需要的数学物理条件,P坐标的优缺点?第五章:自由大气中根据力的平衡存在哪几种平衡?平衡的关系式是什么?正压大气与斜压大气的概念。
推导热成风方程(p94-p95),并利用热成风判断冷暖平流。
第六章:自然坐标系中,推导涡度的表达式,并分析各项的意义P111。
根据z坐标系中的水平动量方程推导涡度方程,并简要解释各项的意义。
根据位涡守恒原理解释形成过山槽的原因。
第七章:有效位能的概念。
内能、重力位能、动能、潜热能的表达式。
第八章:大气中行星边界层的主要特征,公式推导及解释埃克曼抽吸?公式推导及解释旋转衰减作用?第九章:利用微扰动法和标准波型法分析大气波动特征,如重力外波、重力惯性外波?或者,根据布西内斯克近似方程组分析,重力内波或惯性内波?第十章:描述地转演变过程?地转适应过程和演变过程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区分?第十一章:通过无量纲化方程组,利用摄动法推导第一类正压大气零级和一级方程组(P255-P257)。
利用P260(11.45)推导位势倾向方程并说明位势倾向方程中各项物理意义,或推导ω方程及解释各项物理意义。
第十二章:几个概念:惯性不稳定、正压不稳定、斜压不稳定、对称不稳定第十四章:CISK,热带大气动力学的基本特征名词解释(20分左右)简述题(20分左右)简单计算(10分左右)简单推导(10分左右)复杂推导、证明、解释等题(40分左右)二、名词解释要求(1)冷暖平流,(2)罗斯贝数,(3)梯度风,(4)地转风,(5) 平面近似,(6)Ekman抽吸,(7)旋转减弱,(8)惯性不稳定,(9)斜压不稳定,(10)CISK,(11)正压不稳定,(13)尺度,(14)基别尔数,(15)里查森数,(16)热成风,(17)地转偏差,(18)速度环流,(19)涡度,(20)有效位能,(21)摄动法,(22)惯性稳定,(23)中尺度对称不稳定,(24)条件不稳定,(25)气压梯度力,(26)重力,(27)平衡流场,(28)Q矢量,(29)位势倾向,(30)质量守恒数学表达三、理解物理过程要求1.地转偏差及其作用?2.有效位能及其性质?3.尺度,尺度分析法,尺度分析法的不确定性?4.为什么说等压面图上等高线愈密集的地区水平气压梯度力愈大?5.p坐标建立的条件是什么?p坐标的优缺点是什么?6.简述大气长波的形成机制?7.什么是微扰动法?8. 斜压不稳定波的结构有哪些特点?9.简述科里奥利力随纬度的变化?10.大气中考虑哪几种能量?简述净力平衡大气中全球能量平衡过程?11.薄层近似?12.局地直角坐标系?与一般直角坐标系的区别?13.热力学变量尺度及其特征?14.什么是σ坐标系?15.位势涡度守衡及其过山槽的形成?16.标准波形法?17.重力惯性外波生成的物理机制是什么?为什么说当地转平衡遭到破坏后,就会激发出重力惯性外波?而在地转平衡条件下,不存在或者说滤去了重力惯性外波?18.什么是Boussinesq近似?什么是滞(非)弹性近似?采用Boussinesq近似或滞弹性近似为什么可以滤去声波?从物理上说明静力平衡近似可以滤去沿垂直方向传播的声波,但不能滤去沿水平方向传播的Lamb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