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第二章语音知识汇总
- 格式:pdf
- 大小:48.81 KB
- 文档页数:6
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以交际的声音,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首先是一种声音,它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性质。
语音的物理性质具有四个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
声波每秒振动的周期次数就是声波的频率。
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多,频率就高,声音就高;振动的次数少,频率就低,声音就低。
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与发音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张力等因素有关。
发音体长的、大的、松的、厚的一类,振动慢,频率低,发出的声音就低,反之则高。
语音的高低,则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人的声带是不完全相同的。
一般成年男子声带长而厚,成年女子声带短而薄,因而听起来男性比女性声音略低。
此外,同一个人发音时声带的松紧不同,声音也有高低之别。
汉语的声调,如普通话里的dū(督)、dú(独)、dǔ(赌)、dù(度),主要是由不同的音高构成的。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敲鼓时,用力大,音强就强,发出的声音就大;用力小,音强就弱,发出的声音就小。
普通话里的“孝子”和“儿子”里的“子”音强不同,前一个“子”音强比较强,后一个“子”音强比较弱。
词语中的轻重音主要是音强的不同形成的。
并且,声音的强弱在普通话中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如“地道”中的“道”,分别读为轻声和非轻声时,所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3音长指声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
时间长,音长就长;时间短,音长就短。
英语中元音的音长与否,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比如ship(船)和sheep(羊)的区别,主要是其中元音[i]的音长不同。
sheep里的[i:]音长长,ship里的[i]音长短。
在普通话和多数汉语方言中,音长对于区别字词的意义作用不大,但在语句感情的表达上有一定作用。
现代汉语知识点大全:语音语音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就是语音。
2、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
3、音强:声音的强弱,也叫音势或音量,决定于一定时间内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4、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音波持续时间的长短。
5、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个性、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6、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7、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8、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9、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
(详见文末链接《塞音擦音塞擦音》)10、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
11、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
12、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转道鼻腔流出,发出鼻音。
13、边音:发音时舌尖和上腭的某一点接触,形成阻碍,舌的两边松弛、自然,气流沿舌的两边(或一边)流出,造成边音。
14、零声母:有一些音节的开头不是辅音而是元音,这就是说,它们的声母是“零”,所以把不用辅音充当声母的字称为“零声母字”。
15、声母:传统的分析法把音节里开头的辅音字母叫声母。
16、韵母:传统的分析法把音节里声母后面的部分叫做韵母。
17、押韵:把两个以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这种情况就叫做押韵(或压韵)。
18、声调:贯穿整个字音的高低升降,这就是声调,汉语的一个音节基本上是一个汉字,所以声调也叫字调。
第二章语音一、目的要求语音这一章,详细讲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以及汉语语音的分析方法,语音的规范,朗读的技巧等,要求学生较全面牢固地掌握语音理论知识,具有熟练准确地发音和分析语音的能力。
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重点。
切忌只讲语音理论知识,而不要求学生学好普通话。
第一节语音概说什么是语音?语音是人类说话时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职能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才能表达出来。
“语音”这一概念要从两方面来解释:(1)必须是人发出的声音;(2)必须有明确的意义,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人们发出的呻吟声、打哈欠、打喷嚏等声音不能叫语音,因为这些声音并不表示确切的含义。
人们在特定环境中发出的信号,如咳嗽声、学鸟叫的声音,不能叫语音,因为这些声音所表示的意义是临时性的,而且只有交际双方才能理解,不具有社会性。
汽车行进途中的喇叭声、冲锋号声、警车声、警报声也不能叫语音,因为这些声音虽然代表一定的意义,但并不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
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它同自然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属性;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还具有物理属性;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社会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有具有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一)语音的物理属性语音的物理属性表现在语音的物理四要素上。
四要素即为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这四要素在普通话里有其作用,其中音色是最重要的,它是区别意义得罪重要的因素。
造成不同音色的主要条件有以下三种:第一,发音体的不同。
在语音学中称发音部位的不同。
举例说明,例如,胡琴的声音和口琴的声音不同,因为一个是琴弦,一个是簧片。
甲乙两人说同样一句话,我们可以听出不同,这是由于两人的声带等发音体的不同,所以形成的音色就有区别。
第二,发音方法不同。
现代汉语重点笔记第二部分——语音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3音长:指声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
时间长,音长就长;时间短,音长就短。
4音色:指声音的特色,是由声波的不同形状决定的。
也叫音质。
发声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会造成音色的不同。
(二)语音的生理性质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生理性质。
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肺和气管2.喉头和声带3.口腔和鼻腔(三)语音的社会性质1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具备社会性质。
2语音的社会性是它的本质属性,突出地表现在语音和语义的联系上。
3在不同语种或方言中,同一个意思会用不同语音来表示。
此外,各语种或方言都有自身独特的语音系统,这也是语音社会性的表现。
二、语音单位(一)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节就是由音素构成的。
普通话的一个音节,最少的由一个音素构成,最多的由四个音素构成。
音素可以按照音色的不同划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两大类。
元音指的是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普通话中有10个元音。
辅音指的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而形成的音。
普通话中有22个辅音。
元音和辅音区别:1、元音发音时,气流在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鼻腔时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
这是元音和辅音的最主要区别。
2、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辅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部位比较紧张,其他部位比较松弛。
3、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
4、元音发音时,声带要颤动,发出的声音比较响亮;辅音发音时,有的声带颤动,有的辅音声带不颤动。
(二)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断,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
现代汉语专题第二章:语音音素: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一种语言或方言里能区别词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语音:语音就是人类说话时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它包括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三个方面。
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
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普通话里的轻音与音强有关。
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
音色:又叫音质,就是声音的特色、本质,是不同的声音能够互相区别的最基本的特征,它决定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音节: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人们在听觉上自然感受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碍、声带一定振动、响亮清晰的音素,称为元音辅音:发音时气流受到发音器官各种阻碍,声带不一定振动,不够响亮清晰的音素称为辅音。
声母:音节开头的部分韵母:音节结构声母后头的部分复韵母:有两个或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的韵母鼻韵母:有一个或两个元音和一个鼻辅音做韵尾组成的韵母单韵母:有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韵腹:韵母中开口度最大、最清晰响亮的原因,韵腹是韵母中不可缺少的,必须有元音充当。
声调:音节高低升降变化而有区别意义的作用的一种语音现象。
儿化:普通话的卷舌韵母“er”不与声母拼合,除自成音节外,还可以附加在别的音节的后面,和前面的韵母融为一体。
使前面的韵母变成卷舌韵母。
这种现像叫“儿化”。
轻声:一个词或一句话里有的音节失去原有的声调,变得又短又弱的声调,这种语音现象就是轻声。
调值:声调的实际读法,音节高低升降屈指的音高变化调类:一种方言里,调值相同的字归为一类,有多少种基本调值就有多少种调类开口呼:没有韵头且韵腹不是i ǖü的韵母。
普通话共16 个齐齿呼:韵头或韵腹是i的韵母,共10个合口呼:韵头或韵腹是u 的韵母,共9个撮口呼:韵头或韵腹是ü的韵母,共4个句法重音:由句法成分决定的重音句子重音:由说话者强调表意重心的潜在意识决定的重音。
现代汉语第二章语音知识汇总章二语音一、名词解释;1、语音: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目的是用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2、音素:从音色角度划分出的最小语音单位,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3、元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鼻腔中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又称母音;4、辅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鼻腔中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又称子音;5、声母:指音节中处于元音前面的那部分,多数为音节开头的辅音;6、音节:由音素构成的自然能感受到的最小语音片段,一般情况下一音节对应一汉字,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7、音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从音色角度划分出的具有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8、四呼:我国传统语音学对韵母作出的分类法,利于揭示出普通话中声母与韵母的配合规律。
按照韵母开头的元音发音将之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9、押韵:指相邻的句末两个音节韵腹和韵尾相同或韵腹同而韵尾相近的情况;10、声调:音节内部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高低升降的变化;11、调类:即声调的类别,是某种语言或方言将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到一起所建立的类别,包括阴平、阳平、上声、去声;12、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折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读法,包括55、35、214、51;13、调位:即声调音位,由声调中归纳所得的音位,普通话中有四个调位,即55(阴平)、35(阳平)、214(上声)、51(去声);14、音位变体:即一个音位在不同条件下呈现出的不同表现形式的音素,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大类;15、轻声:在词或句子中,某些音节被说或读得相对轻而短,以体现某些语义或语法功能,此现象即轻声;16、儿化: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音“儿”(er)而形成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17、音变:语流中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相互影响而导致声音变化的现象;18、逻辑重音:为突出句中主要思想或强调句中的特殊感情而重读的即为逻辑重音;19、语调:句中中用以表达意思和感情的抑扬顿挫的调子即语调。
第二章語音章二语音
一、名词解释;
1、语音: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目的是用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是语言的物
质外壳;
2、音素:从音色角度划分出的最小语音单位,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3、元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鼻腔中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又称母音;
4、辅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鼻腔中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又称子音;
5、声母:指音节中处于元音前面的那部分,多数为音节开头的辅音;
6、音节:由音素构成的自然能感受到的最小语音片段,一般情况下一音节对应一汉字,是语音结构的基
本单位;
7、音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从音色角度划分出的具有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辨义作
用归纳出的音类。
8、四呼:我国传统语音学对韵母作出的分类法,利于揭示出普通话中声母与韵母的配合规律。
按照韵母
开头的元音发音将之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
9、押韵:指相邻的句末两个音节韵腹和韵尾相同或韵腹同而韵尾相近的情况;
10、声调:音节内部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高低升降的变化;
11、调类:即声调的类别,是某种语言或方言将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到一起所建立的类别,包括阴平、阳平、
上声、去声;
12、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折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读法,包括55、35、214、51;
13、调位:即声调音位,由声调中归纳所得的音位,普通话中有四个调位,即55(阴平)、35(阳平)、214
(上声)、51(去声);
14、音位变体:即一个音位在不同条件下呈现出的不同表现形式的音素,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大
类;
15、轻声:在词或句子中,某些音节被说或读得相对轻而短,以体现某些语义或语法功能,此现象即轻声;
16、儿化: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音“儿”(er)而形成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17、音变:语流中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相互影响而导致声音变化的现象;
18、逻辑重音:为突出句中主要思想或强调句中的特殊感情而重读的即为逻辑重音;
19、语调:句中中用以表达意思和感情的抑扬顿挫的调子即语调。
20、浊音:发音时气流受阻,同时振动声带而发出的乐音即浊音,一般指重而浑浊的声音;
21、变调:指或因临近音的影响,或因音节在连续发音中的地位不同,或因说话的韵律特征不同而使音节改
变原来的调值或调类的语流音变现象。
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中性语调,即音与音之间相互影响
而发生的变化,二是口气语调,即因说话时口气、情感不同而发生的变化。
二、简答题;
1、语音的物理属性;
答:主要体现在“语音四要素”,具体如下:
(1)音高: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长、大而松的发音体振动慢,频率低,声音低。
可分为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构成声调和语调;
(2)音强: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振幅高则声音强;
(3)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持续时间的长短,在某些方言中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广州话“三”
【sa:m】与“心”【sam】;
(4)音色:声音的品质,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2、音色不同的原因;
(1)音色又称音质、音品,指声音的特色,主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可分为绝对音色和相对音色,形成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