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起义
- 格式:doc
- 大小:19.30 KB
- 文档页数:3
陈胜起义原文及翻译陈胜起义原文及翻译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
此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为大家分享了陈胜起义原文翻译,欢迎阅读!原文: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文:陈胜是阳城人,字涉。
吴广是阳夏人,字叔。
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陈涉停止耕作到田边高地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说:“如果有一天富贵了,不要彼此忘记。
”同伴们笑着回答说:“你做雇工为人家耕地,哪里谈得上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调贫苦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驻在大泽乡。
陈胜、吴广都被按次序编入戍边的队伍里面,担任了小头目。
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
误期,按照秦朝法令都要斩首。
陈胜、吴广于是一起商量说:“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陈胜说:“全国百姓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堪。
文言文阅读之陈胜吴广起义(优秀5篇)文言文阅读之陈胜吴广起义篇一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会天大雨会:__________上使外将兵将:__________为天下唱唱:__________宜多应者应:__________2、下列句子和“扶苏以数谏故”中的“以”字意思理解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境过清B、以君之力C、以天下之所顺D、必以情3、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陈胜认为起义将取得人民支持的理由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果没有导火线,陈胜吴广会起义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会:适逢将:带领唱:倡导应:响应2、A3、(1)现在逃跑也会死,发动大事也会死,同样都是死。
(2)有的认为项燕战死了,有的认为项燕逃走了。
4、(1)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人民的不满;(2)楚人怀念楚将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
5、示例:会起义,因为戍卒在开赴渔阳的途中遇雨失期仅是直接原因,而不是本原因,其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只要残暴的'秦朝的统治存在,就有起义的必然性。
(或不会起义。
在短时间内暂时不会,因为惧于秦朝统治的残暴,没有导火线不会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之一,发生在秦朝末年。
陈胜和吴广两人原本是秦朝的官吏,但由于对秦朝的暴政和压迫感到不满,于公元前209年发动了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索是秦朝的统治者秦始皇实行的苛政,使得百姓生活艰难,民不聊生。
陈胜和吴广深知百姓的疾苦,他们决心领导起义军,推翻秦朝的统治,为百姓谋取自由和幸福。
起义军在陈胜和吴广的带领下,迅速发展壮大。
他们以平民百姓为主要力量,积极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
在起义军的影响下,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号召,加入到起义军的队伍中来。
陈胜吴广起义的军队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与秦朝的军队发生了多次激烈的战斗。
起义军以民众的力量和对自由的渴望为后盾,不断取得战斗的胜利。
在起义军的努力下,秦朝的统治势力逐渐削弱,陈胜和吴广的名声也日渐响亮。
最终,陈胜吴广起义军攻破了秦朝的都城咸阳,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秦朝灭亡后,陈胜吴广起义军建立了西楚霸王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英雄。
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展现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和人民群众的不屈精神。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证明,只要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就能够推翻暴政,争取自由和幸福。
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激励着后人不断奋发向前,为民族和人民谋求幸福和团结。
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伟大贡献。
他们的事迹激发了后人对于自由和民主的追求,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
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前行,为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
陈胜吴广秦末农民起义的领导者陈胜吴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领导者,他们在秦朝末年率领大量农民群众反抗秦朝的暴政。
陈胜吴广的起义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国农民起义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介绍陈胜吴广的个人背景和起义的原因,分析其领导力的特点,并探讨他们的起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陈胜吴广的个人背景和起义原因陈胜是楚国的一个贫苦农民,身世卑微,但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农民领袖的潜质。
吴广则是一个游侠出身,勇武且机智过人。
他们两人通过各自的经历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对秦朝的统治不满。
秦朝统治期间,农民遭受了巨大的压迫和剥削。
秦始皇实行的一系列中央集权措施,导致了地方势力的衰落和农民的疾苦。
农民们的田地被没收,重税压迫使他们日子艰难。
陈胜和吴广深受其害,由此积聚了起义的愤懑之情。
二、陈胜吴广起义的领导力特点陈胜和吴广领导的起义虽然规模较小,但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领导力特点。
首先,陈胜吴广善于组织和号召。
他们在起义之前积极走访各地,将农民的不满和愤怒统一起来。
他们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动员他们参与起义,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农民势力。
其次,陈胜吴广勇猛无比,带领农民群众与秦朝军队进行战斗。
他们身先士卒,勇猛善战,为农民群众展示了战胜强敌的勇气和决心。
第三,陈胜吴广善于凝聚人心。
他们将起义的理想和目标传递给农民,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权益而战。
他们让农民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三、陈胜吴广起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陈胜吴广的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陈胜吴广的起义引发了秦朝的覆灭。
他们揭示了秦朝统治的弊端和腐败,为后来的反秦斗争奠定了基础。
在陈胜吴广之后,刘邦、项羽等人相继兴起,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其次,陈胜吴广起义展示了中国农民的力量和抗争精神。
他们向世人证明了农民不是唯一被统治者,他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争取自己的权益。
这对中国农民阶级的觉醒产生了积极影响,激励了后来几千年中国农民的斗争。
大泽乡起义简介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大泽乡起义简介,希望你喜欢。
中文名称:大泽乡起义参战部队:秦朝,陈胜吴广农民军战争结果:农民军失败时间: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地点:陈县(今河南淮阳)人物:陈胜吴广秦始皇大泽乡起义详情失期密谋公元前209年,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了两个军官,押着九百名民夫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去防守。
军官从这批壮丁当中挑了两个个儿大、办事能干的人当屯长,叫他们管理其他的人。
这两个人一个叫陈胜,阳城人,字涉,是个给人当长工的;一个叫吴广,阳夏人,是个贫苦农民。
陈胜年轻时候,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用耕田,一次当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休息时,感慨恼恨了好一会儿,说:“假如谁将来富贵了,大家相互不要忘记了。
”和他一起受雇佣的伙伴们笑着回答说:“你是被雇给人家耕田的,哪能富贵呢?”陈涉叹息着说:“唉!燕子、麻雀这类小鸟怎么能理解大雁、天鹅的远大志向呢!”七月,恰遇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他们估计已经误了到达渔阳规定的期限。
过了规定的期限,按照法津规定是都该杀头的。
陈胜、吴广就商量说:“如今逃走也是死,起义干一番大事业也是死,同样都是死,为国事而死好不好?”陈胜说:“天下受秦王朝统治之苦已经很久了。
我听说二世皇帝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该他来继位,应该继位的是公子扶苏。
扶苏因为屡次规劝始皇帝的缘故,始皇帝派他领兵在外地驻守。
如今有人听说他并没有什么罪,却被二世皇帝杀害了。
老百姓都听说他很贤德,不知道他已经死了。
项燕原是楚国的,多次立功,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很爱戴他。
有的人以为他已经死了,有的人以为他逃亡在外躲藏了起来。
现在假使我们冒用公子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向天下人民发出起义的号召,应该会有很多人响应。
”吴广认为很对。
于是他他就去占卜吉凶,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道:“你们的事都能成,能够建功立业。
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农民起义。
发生在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206年的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次规模宏大,具有重大影响的农民革命起义。
陈胜和吴广起义前,先秦时期的中国社会已进入到一个分封割据的时代。
各诸侯争霸,社会不公不平,民不聊生。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导火索是当时秦始皇统治下的暴政和苛政。
秦始皇采用极端的中央集权政策,取消了诸侯的分封,并实行一系列严苛的徭役和征税政策,致使民不聊生,人民怨声载道。
在这种背景下,陈胜和吴广联合发动了农民起义。
陈胜自称为"王",吴广自称为"将",并改元"义渠",号召百姓响应。
起义农民不但自发地向往这支军队,也受到其他地区农民的积极支持,形成一股强大的农民力量。
陈胜吴广起义军有数万人之多,势如破竹,一度攻下了许多城池,直逼都城咸阳。
可是,由于农民武装力量不强大,农民缺乏有效组织和指挥能力,起义军未能最终攻破咸阳城,结果被秦军围歼,陈胜和吴广都被擒杀,起义失败。
虽然陈胜吴广起义以失败告终,但它却揭示了两千多年前农民大众的觉醒与反抗精神。
这场起义虽失败,但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在今天的中国,我们仍然可以从陈胜吴广起义中看到对不公不义的反抗,对压迫与剥削的不满,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求。
陈胜吴广起义不仅激励了后人的反抗斗争,也启示我们应当关注民生,追求社会公平正义。
历史的发展永远在向前,陈胜吴广起义仍然鼓舞着我们前行。
愿我们能够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珍惜当下,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陈胜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和吴广,两位伟大的农民起义领袖,在秦末时期,带领农民群众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运动。
他们的领导才能和勇敢无畏的斗争精神,对于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陈胜吴广的背景、起义的过程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陈胜和吴广出身于秦末农民家庭,他们在困苦的农村环境中成长。
自幼受到封建统治的压迫和剥削,饱受苦难。
这使得他们对现状产生了极大的不满和愤怒,决心要为农民争取权益,改变社会的不公。
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相遇并成为好友。
他们共同经历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中央集权政权对农民的压迫愈发加重的时期。
面对农民生活的恶化和人们的怨愤,陈胜和吴广决定率领农民起义,力图推翻秦朝的统治。
在起义之前,陈胜和吴广深入农村,与农民们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他们倾听农民的痛苦和诉求,并秘密组织起义力量。
陈胜和吴广在起义之初,并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因此他们着重依靠口才和争取群众支持。
他们以平民百姓的身份,频繁地出入官府,向人们宣传起义的意义和目标,号召农民参加起义。
陈胜和吴广的起义在开始时并不被看好,但他们通过巧妙的策略和群众的支持,渐渐壮大了起义军力量。
他们提出了“肆意崇尚法家之法,杀秦之官,以保墙下困民百姓,而富贵为灰飞烟灭之物”的口号,正面挑战了秦朝的统治。
他们以德报怨、以德服人,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蔓延至各地,秦朝的统治阶级开始感到威胁。
起义军多次战胜秦朝的军队,各地纷纷响应起义的号召。
起义军攻占了许多城市,解放了大片土地。
秦始皇死后,秦朝政权迅速瓦解,陈胜和吴广的起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陈胜吴广的起义最终失败了。
他们虽然在起义运动中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却因为内外交困和政权的挽救,前去寻求帮助的灵武君刘邦和高陵君项梁等因为而分离开陈胜和吴广。
陈胜和吴广于起义失败后被捕并被秦军处决。
但是他们的勇敢行动和斗志,激励了后来的起义军和革命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这段话出自司马迁《史记》中的《陈涉世家》当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起一段历史故事,没错那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秦二世当皇帝的第一年秋天,陈胜吴广和许多戍卒在赶往防守地点渔阳的途中遇到了大雨,要知道在遥远的秦国时期,交通不发达,遇到大雨河水猛涨,你只能等到雨停之后才能赶路的。
秦朝也是刑法严酷,按照法律,迟到是要被斩首的,所以这就让陈胜吴广等人无路可走了,赶到渔阳要被杀头,不去抓到后也是死罪。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杀死负责押送他们的将尉,带领一行人走上了反对秦王朝的道路。
陈胜吴广因为带领号召大家起义,陈胜被推举为,吴广为都尉。
他们做了充分准备,在鱼肚子里装进写有陈胜王的纸条,意思是陈胜要当王了,百姓看到后一传十,十传百,都以为是天意。
接着他们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迅速组织起了一支农民起义军。
他们这次起义得到了广大劳动百姓的支持,规模迅速壮大,夺取了秦很多郡县。
当然这也震动了秦王朝,秦二世派秦将章邯镇压,最后起义军节节败退,吴广被迫自杀,陈胜也被自己的车夫暗杀了。
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最终宣告失败。
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对秦王朝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动摇了秦的统治根基,此后农民起义不断,秦王朝也被刘邦项羽起义军所灭。
陈胜是个怎样的人陈胜作为秦朝末年时期在秦王残虐的暴政下,首个勇于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领袖,足以可见他是个勇敢的人。
而在之后的起义战争中,也可以看出陈胜是个不仅有勇还有谋、志向远大、很有抱负的领导人物。
陈胜在早期还是被别人雇佣的工人时,就非常不甘心被人奴役,并且还曾跟共事的伙伴们说如果日后有人发达了,不要忘了现在一起吃苦的兄弟,并在这个想法遭到伙伴们的嘲笑时感慨,小小的燕雀又怎么会懂得振翅高飞的鸿鹄所拥有的远大抱负呢。
从中就可以看出陈胜的远大抱负以及对自己终会发达的自信。
第2课陈胜吴广起义
第2课陈胜吴广起义教学目标知识能力 1、识记大泽乡起义的时间、领导人 2、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3、培养用积极观点和积极分析方法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学习因果分析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秦始皇,为巩固同意采取的措施引入新课 2、通过分析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的关系,及陈胜吴广的起义与秦灭亡的关系,学习因果关系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揭露秦的暴政,肯定和赞扬陈胜吴广起义的首创精神及推翻暴政的历史功绩 2、认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
作用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1、大泽乡起义 2、秦朝的灭
亡难点:1、秦朝暴政对农民起义的影响 2、项羽刘邦反秦活动的作用教学突破秦始皇的暴政、秦二世的暴政是导致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和根本原因,而陈胜吴广起义又是导致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因此,本课的重难点有着较大的内在联系,要引导学生把握这些知识,最主要的是抓住其内在联系,分析因果关系,串联知识点,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教师:1、秦末农民起义动态图课件 2、秦暴
政内容的课件学生:1、收集“焚书坑儒”的有关史料 2、收集陈胜吴广的相关史料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1、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而这个国家的缔造者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政治的、经济的、也有思想文化的,而这个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却成为引发农民起义的暴政之一。
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新课――陈胜吴广起义。
2、讲解:秦始皇是一位伟大的封建帝王,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功绩不可抹灭,但是她有极其残暴,政治上专制独裁,经济上横征暴殓,而且还有严酷的刑罚,而最让人痛心的莫过于“焚书”和“坑儒”。
请学生代表讲解自己收集的有关“焚书坑儒”的史料。
二、起义的原因 1、肯定学生收集的史料,告诉学生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初衷,是为了巩固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统治,但结果去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破坏了人才。
另外,秦始皇的暴政还体现在残酷和剥削以及严酷的刑罚。
2、组织学生阅读56页有关秦始皇暴政的辅栏内容及相关图片资料,深入理解秦暴
政。
3、引导学生了解秦始皇死后,胡亥夺位且昏庸残暴,可补充“指鹿为马”的成语加深学生的认识。
三、大泽乡起义 1、讲述引导:秦二世的昏庸残暴,加速了秦的灭亡,也是引发秦末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而直接的原因却是因为延误军期。
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呢。
同学们阅读57页辅栏里的内容后就会知道大泽乡起义是怎么爆发的了。
(在教师引导下阅读教材,了解到陈胜吴广本是秦军队中的小官,但是因天气原因误了军期,无奈之下,揭竿而起。
2、出示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的动态课件,讲解: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由此开始。
(看课件学生了解时间地点) 3、指图分析,告诉学生大泽乡起义后,起义军东征西战,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吴广陈胜先后被害。
陈胜吴广牺牲后,农民起义继续发展,其中以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最为著名。
四、秦朝的灭亡 1、分析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告诉学生,继陈胜吴广之后,项羽和刘邦的队伍逐渐强大,其中项羽率部在巨鹿歼灭秦军主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辅栏里的史料。
2、带领学生齐读最后一部分材料的内容。
(明确秦朝灭亡的时间和标志,同时也理解到秦朝灭亡就是秦末农民起义的结果教师总结板书设计:达标训练: 1.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发布焚书令。
焚书令的建议人是() A.蒙恬 B.李斯 C.白起 D.廉颇 2.秦朝政府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有()①农民缴纳大部分收获物作为赋税②征发农民去服兵役③征发农民去
服徭役④农民缴纳一定数量的秦半两钱作为赋税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秦朝刑法残酷,一人有罪,周围邻里都要受到牵连,这叫() A.族诛 B.车裂 C.腰斩 D.连坐法 4.显赫一时的秦朝,亡于() A.匈奴进攻 B.农民起义 C.宫延政变 D.武将夺权 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①陈胜②项羽③吴广④刘邦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 秦始皇设想秦朝的江山传至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结果只传到秦二世就灭亡了,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
请算算它共存在了多少年? A.10年 B.14年 C.25年 D.30年 7.下列哪一次战役中,秦军主力被歼灭,从此便无力抵抗农民起义军了。
() A.
长平之战 B.桂陵之战 C.巨鹿之战 D. 赤壁之战 8. 请把对秦末农
民战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挑选出来() A.爆发于大泽乡 B.建立过农民政权 C.推翻了秦朝统治 D.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9.
材料解析:西汉贾谊《过秦论》中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
人手,为天下笑,何也?”(原文大意:一人发动起义,就使整个秦朝崩溃了,秦二世也死于他人之手,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什么原因呢?)结合材料和你了解的知识,回答贾谊提出的问题。
拓展训练: 10.
根据你学过的知识,下列四本书在焚书坑儒之后,还能阅读的是()A.《周易》 B.《道德经》 C.《离骚》 D.《论语》11.“竹帛烟销
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事件是秦末农民战争和() A. 统一中国 B. 焚书坑儒 C.楚汉之争 D.修筑长城 12.成语典故“破釜沉舟”与下列
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A. 孙膑 B.刘邦 C.项羽 D.吴广 13.司
马迁在《史记》中对陈胜的评价:“陈胜虽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涉首事也。
”请你说说陈胜吴广和项羽刘邦在推翻秦朝统治的斗争中,各起了什么作用?培优训练: 14. 有人说,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15.在你原先的印象中,秦始皇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在影视剧或通俗历史小说中了解的秦始皇
与历史上的秦始皇有没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