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第二章 语音(三)
- 格式:ppt
- 大小:378.50 KB
- 文档页数:2
一、现代汉语教案(语音部分)第一章:普通话声母1. 教学目标:了解普通话声母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声母的发音方法和特点,提高学生准确发音的能力。
2. 教学内容:a. 声母的定义和作用b. 声母的分类和特点c. 常见声母的发音方法和示例3. 教学方法:a. 讲解法:讲解声母的定义、分类和特点b. 示范法:教师示范声母的发音,学生跟随模仿c.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发音错误4. 教学步骤:a. 引入声母的概念,讲解声母的作用b. 介绍声母的分类和特点,举例说明c. 示范常见声母的发音,学生跟随模仿d.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发音错误e. 总结声母的发音方法和注意事项5. 教学评估:a.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发音的准确性和发音方法的正确性b. 练习反馈:收集学生的练习成果,给予评价和建议二、现代汉语教案(语音部分)第二章:普通话韵母1. 教学目标:了解普通话韵母的定义和分类,掌握韵母的发音方法和特点,提高学生准确发音的能力。
2. 教学内容:a. 韵母的定义和作用b. 韵母的分类和特点c. 常见韵母的发音方法和示例3. 教学方法:a. 讲解法:讲解韵母的定义、分类和特点b. 示范法:教师示范韵母的发音,学生跟随模仿c.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发音错误4. 教学步骤:a. 引入韵母的概念,讲解韵母的作用b. 介绍韵母的分类和特点,举例说明c. 示范常见韵母的发音,学生跟随模仿d.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发音错误e. 总结韵母的发音方法和注意事项5. 教学评估:a.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发音的准确性和发音方法的正确性b. 练习反馈:收集学生的练习成果,给予评价和建议三、现代汉语教案(语音部分)第三章:普通话声调1. 教学目标:了解普通话声调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声调的发音方法和特点,提高学生准确发音的能力。
2. 教学内容:a. 声调的定义和作用b. 声调的分类和特点c. 常见声调的发音方法和示例3. 教学方法:a. 讲解法:讲解声调的定义、分类和特点b. 示范法:教师示范声调的发音,学生跟随模仿c.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发音错误4. 教学步骤:a. 引入声调的概念,讲解声调的作用b. 介绍声调的分类和特点,举例说明c. 示范常见声调的发音,学生跟随模仿d.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发音错误e. 总结声调的发音方法和注意事项5. 教学评估:a.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发音的准确性和发音方法的正确性b. 练习反馈:收集学生的练习成果,给予评价和建议四、现代汉语教案(语音部分)第四章:普通话儿化音1. 教学目标:了解普通话儿化音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儿化音的发音方法和特点,提高学生准确发音的能力。
现代汉语练习第2章语⾳(附答案)第⼆章语⾳⼀、填空:1、语⾳具有三个⽅⾯的性质,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是语⾳的本质属性。
2、语⾳同其他声⾳⼀样,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要素。
3、⾳⾊不同⼤体是由三个条件决定的,即__________不同,__________不同,_________不同。
4、普通话的辅⾳⼤多是_______辅⾳,只有m、n、ng、l、r是______辅⾳。
5、普通话辅⾳的发⾳⽅法复杂,除有________和________之分,还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别。
6、传统⾳韵学把汉字字⾳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叫做⾳节的三要素。
7、《汉语拼⾳⽅案》是给汉字________和拼写________的⽅案,其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部分。
8.从语⾳的物理性质看,⾆头"与"蛇头"中两个"头"的区别主要决定于。
9.北京⼈所说的shi sheng(师⽣)与重庆⼈⼝⾥的意思相同,这种现象决定于语⾳的性10.国际⾳标是由制定的,公布于年,⽬标是⽤来,其记⾳原则是。
11.语⾳是的物质外壳,是社会的⼯具。
12. ⾳⾼指的是,决定于的快慢。
13. ⾳强指的是,它与有关。
14. ⾳长指的是,它决定于的时间的久暂。
15. ⾳⾊指的是,决定于。
造成不同⾳⾊的条件主要三种,,。
16. 发⾳器官包括、、三个部分。
17. 普通话共有________个声母,除⼀个________外,其余都是________声母。
18. 任何⼀个辅⾳声母的发⾳,都是由_____和______两个⽅⾯决定的。
19. 普通话共有_______个韵母,按照韵母的内部成分,可以把韵母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按照韵母开头的元⾳,可以把韵母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
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以交际的声音,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首先是一种声音,它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性质。
语音的物理性质具有四个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
声波每秒振动的周期次数就是声波的频率。
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多,频率就高,声音就高;振动的次数少,频率就低,声音就低。
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与发音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张力等因素有关。
发音体长的、大的、松的、厚的一类,振动慢,频率低,发出的声音就低,反之则高。
语音的高低,则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人的声带是不完全相同的。
一般成年男子声带长而厚,成年女子声带短而薄,因而听起来男性比女性声音略低。
此外,同一个人发音时声带的松紧不同,声音也有高低之别。
汉语的声调,如普通话里的dū(督)、dú(独)、dǔ(赌)、dù(度),主要是由不同的音高构成的。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敲鼓时,用力大,音强就强,发出的声音就大;用力小,音强就弱,发出的声音就小。
普通话里的“孝子”和“儿子”里的“子”音强不同,前一个“子”音强比较强,后一个“子”音强比较弱。
词语中的轻重音主要是音强的不同形成的。
并且,声音的强弱在普通话中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如“地道”中的“道”,分别读为轻声和非轻声时,所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3音长指声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
时间长,音长就长;时间短,音长就短。
英语中元音的音长与否,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比如ship(船)和sheep(羊)的区别,主要是其中元音[i]的音长不同。
sheep里的[i:]音长长,ship里的[i]音长短。
在普通话和多数汉语方言中,音长对于区别字词的意义作用不大,但在语句感情的表达上有一定作用。
第二章语音一、目的要求语音这一章,详细讲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以及汉语语音的分析方法,语音的规范,朗读的技巧等,要求学生较全面牢固地掌握语音理论知识,具有熟练准确地发音和分析语音的能力。
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重点。
切忌只讲语音理论知识,而不要求学生学好普通话。
第一节语音概说什么是语音?语音是人类说话时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职能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才能表达出来。
“语音”这一概念要从两方面来解释:(1)必须是人发出的声音;(2)必须有明确的意义,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人们发出的呻吟声、打哈欠、打喷嚏等声音不能叫语音,因为这些声音并不表示确切的含义。
人们在特定环境中发出的信号,如咳嗽声、学鸟叫的声音,不能叫语音,因为这些声音所表示的意义是临时性的,而且只有交际双方才能理解,不具有社会性。
汽车行进途中的喇叭声、冲锋号声、警车声、警报声也不能叫语音,因为这些声音虽然代表一定的意义,但并不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
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它同自然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属性;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还具有物理属性;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社会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有具有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一)语音的物理属性语音的物理属性表现在语音的物理四要素上。
四要素即为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这四要素在普通话里有其作用,其中音色是最重要的,它是区别意义得罪重要的因素。
造成不同音色的主要条件有以下三种:第一,发音体的不同。
在语音学中称发音部位的不同。
举例说明,例如,胡琴的声音和口琴的声音不同,因为一个是琴弦,一个是簧片。
甲乙两人说同样一句话,我们可以听出不同,这是由于两人的声带等发音体的不同,所以形成的音色就有区别。
第二,发音方法不同。
现代汉语重点笔记第二部分——语音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3音长:指声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
时间长,音长就长;时间短,音长就短。
4音色:指声音的特色,是由声波的不同形状决定的。
也叫音质。
发声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会造成音色的不同。
(二)语音的生理性质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生理性质。
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肺和气管2.喉头和声带3.口腔和鼻腔(三)语音的社会性质1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具备社会性质。
2语音的社会性是它的本质属性,突出地表现在语音和语义的联系上。
3在不同语种或方言中,同一个意思会用不同语音来表示。
此外,各语种或方言都有自身独特的语音系统,这也是语音社会性的表现。
二、语音单位(一)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节就是由音素构成的。
普通话的一个音节,最少的由一个音素构成,最多的由四个音素构成。
音素可以按照音色的不同划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两大类。
元音指的是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普通话中有10个元音。
辅音指的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而形成的音。
普通话中有22个辅音。
元音和辅音区别:1、元音发音时,气流在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鼻腔时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
这是元音和辅音的最主要区别。
2、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辅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部位比较紧张,其他部位比较松弛。
3、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
4、元音发音时,声带要颤动,发出的声音比较响亮;辅音发音时,有的声带颤动,有的辅音声带不颤动。
(二)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断,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
第二章语音一、单项选择题1.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A.物理属性B.社会属性C.生理属性D.心理属性【解析】B 语音具有物理、生理、社会三方面的性质,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口腔中最灵活的部分是()A.唇B.舌C.软D.小舌【解析】B 舌头是口腔内最灵活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人体五脏六腑气血运行阴阳盛衰情况。
3.在声腔中,最重要的是()A.鼻腔B.咽腔C.口腔D.喉腔【解析】C 在声腔中,最重要的是口腔。
4.普通话里,“衣”、“移”、“以”、“亿”的不同,主要是()的不同。
A.音高B.音强C.音长D.音色【解析】A 本题考查音高,在普通话里,“衣”、“移”、“以”、“亿”的不同,主要是音高的不同。
5.普通话里,短“一朵鲜花儿”的读音包含()个音节。
A.5B.4C.3D.2【解析】B 本题考查音节,音节是人们听感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人能够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段。
在普通话中的儿化音节是用两个汉字来代表一个音节,如“花儿”“圈儿”等里面的“儿”,只表示发音上的儿化韵尾,而不记录音节。
6.普通话里,“张”的读音包含()个音素。
A.5B.4C.3D.2【解析】C 本题考查音素,因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不可再分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如“张(zhang)”包含zh、a、ng三个音素。
7.在标音方法上,《汉语拼音方案》采用()A.音节标音法B.音素标音法C.声韵调标音法D.音位标音法【解析】D 本题考查音位标音法,音位标音法指的是语音和符号的关系来说的,是用音标标记语音的方法。
《汉语拼音方案》采用音位标音法。
8.下列汉字中,其读音为零声母音节的是()A.吨B.根C.森D.文【解析】D 普通话共有22个声母,其中21个为福音声母,分别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还有一个是零声母,就是韵母独立成音节,例如:ān(安)、ō(喔)、yī(衣)、wǔ(五)、(wén)文等,在普通话语音学中称之为“零声母”9.下列辅音中,既能做声母又能做韵尾的是()A.nB.IC.rD.ng【解析】A 本题考查辅音,在22个辅音因素中,既能做声母又能做韵尾的是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