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比试验计划以及优化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13.96 KB
- 文档页数:2
水稳碎石目标配合比报告一、引言水稳碎石是指以碎石为主要骨料,通过特定的配合比和工艺进行混合搅拌后用于基层的一种道路材料。
水稳碎石的配合比对其性能和使用效果有重要影响。
因此,本报告旨在研究水稳碎石的目标配合比,并分析不同配合比对水稳碎石性能和使用效果的影响。
二、目标配合比的确定2.1骨料配合比骨料是水稳碎石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水稳碎石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实际需要和已有的骨料资源,确定了水稳碎石的骨料配合比,主要包括粗骨料、中骨料和细骨料的比例。
2.2沥青配合比沥青是水稳碎石中起到胶结作用的关键材料,对水稳碎石的抗水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混合实验和试验结果分析,确定了水稳碎石中沥青的配合比。
2.3添加剂配合比为了提高水稳碎石的性能和使用效果,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辅助剂,如增粘剂、改性剂等。
根据已有的实验数据和相关技术要求,确定了水稳碎石中添加剂的配合比。
三、配合比的试验研究与分析为了验证目标配合比的合理性和性能优化效果,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
3.1骨料试验根据确定的骨料配合比,制备了一组不同配合比的水稳碎石试件,并进行了相关试验。
通过比较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骨料配合比对水稳碎石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合理的骨料配合比能够提高水稳碎石的抗压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3.2沥青试验根据确定的沥青配合比,制备了一组不同配合比的水稳碎石试件,并进行了相关试验。
通过比较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沥青配合比对水稳碎石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沥青的用量能够提高水稳碎石的抗水性和耐久性。
3.3添加剂试验根据确定的添加剂配合比,制备了一组不同配合比的水稳碎石试件,并进行了相关试验。
通过比较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添加剂配合比对水稳碎石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适量添加合适的添加剂能够提高水稳碎石的抗裂性和抗老化能力。
四、配合比优化方案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优化了水稳碎石的配合比方案。
主要包括调整骨料比例、增加沥青用量和适当添加其中一种添加剂。
混凝土工程师工作总结和计划作为一名混凝土工程师,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同时,对于未来的工作,我也有着清晰的规划和目标。
以下是我对过去工作的总结以及未来工作的计划。
一、过去工作总结1、原材料的选择与检测在混凝土生产中,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性能。
我严格把控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的质量,对每一批次的原材料进行详细的检测和分析。
通过对原材料的细度、强度、含泥量等指标的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工程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我与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原材料质量波动的问题。
2、配合比设计与优化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施工条件,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是至关重要的。
我通过大量的试验和数据分析,不断优化配合比,以达到提高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的目的。
例如,在某高层建筑项目中,通过调整水泥用量、水胶比和外加剂的种类及掺量,成功配制出满足泵送要求且具有良好抗裂性能的混凝土。
3、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我密切关注搅拌时间、计量精度、坍落度等关键参数,确保每一盘混凝土的质量稳定。
同时,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搅拌机、配料机等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施工现场的技术服务积极参与施工现场的技术服务工作,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混凝土质量问题。
例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坍落度损失过大的情况,我迅速赶到现场,通过调整外加剂的掺量和二次搅拌等措施,保证了混凝土的顺利浇筑。
5、质量问题的处理与改进面对混凝土出现的质量问题,如裂缝、强度不足等,我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通过对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等方面的排查和调整,预防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同时,建立质量问题档案,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取得的成绩1、保证了多个重要工程的混凝土质量,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配合比设计与调整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配合比的设计和调整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配合比能够确保路面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本文将就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配合比设计和调整进行探讨。
一、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如下:1. 确定目标性能:在进行配合比设计之前,需明确路面所需的目标性能,如抗剥落性、抗滑性、耐久性等。
根据目标性能的不同,配合比的设计也会有所差异。
2. 确定沥青品种和级配:根据施工地区的气候条件、交通量以及沥青品种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沥青品种。
同时,根据所选沥青品种,进行级配设计,即确定石料的种类和粒径分布。
3. 控制沥青用量:沥青的用量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凝土的性能和成本。
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合理控制沥青的用量,以满足路面的要求,同时尽量节约材料。
4. 控制颗粒间隙:颗粒间隙是指石料之间的空隙,对沥青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适当控制颗粒间隙的大小,可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配合比调整的方法和原则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对配合比进行调整。
配合比调整的方法和原则如下:1. 增加或减少沥青用量:如果路面的性能未能满足要求,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沥青的用量来调整配合比。
增加沥青用量可提高路面的柔性和抗裂性,但同时可能会降低强度;减少沥青用量则相反。
调整沥青用量时需要进行试验,以确保达到预期的效果。
2. 调整石料粒径:石料的粒径大小对沥青混凝土的性能有较大影响。
通过调整石料的粒径分布,可以改变沥青混凝土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采用粗细石料搭配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但可能会降低柔性;采用细石料可以提高柔性和耐水性,但可能会降低强度。
3. 添加改性剂:在调整配合比时,可以考虑添加适量的改性剂。
改性剂可以改善沥青的性能,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常见的改性剂有SBS改性剂、APP改性剂等。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混凝土检测试验配合比优化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42468混凝土检测试验配合比优化措施Optimization measures for mix ratio of concrete detection test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混凝土检测、试验及配合比优化措施由于本标段所用混凝土有统供和自拌两种供料模式,故检测、试验任务也据此进行。
1任务根据招标文件,本标段检测,试验任务主要为:(1)所有进场原材料性能检测。
如钢筋、钢铰线、止水材料及自拌混凝土的水泥、粉煤灰、外加剂、水、粗细骨料等检测;(2)各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性能试验;(3)各类砂浆配合比设计和性能试验;(4)出机口以后混凝土质量检测与控制及硬化试件试验(统供混凝土);(5)自拌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控制和硬化试件试验;(6)统供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试验;(7)坝顶门机预应力大梁静载试验。
2统供混凝土的试验、检测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统供混凝土中承包方不负责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检测,而只负责提供配合比并对出机口后的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
为保证工程质量,我们的试验检测工作将首先从配合比入手,并依靠后来的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检验和硬化混凝土性能检验反馈配合比的适应性,并及时调整、优化。
统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性能试验,参见附件1-2。
2.1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检测拌和物性能检测,由于拌和系统附近不能建值班室,我们计划改装一部简易的检测车,在车内进行混凝土坍落度试验和含气量试验,试件成型用混凝土则用检测车及时拖至试验室成型。
对于坍落度、含气量、温度等不满足要求者,我们将及时向在场监理人员汇报,通过监理调整拌和系统配料。
除了拌和系统附近的控制以外,在混凝土的浇筑仓面,我们将安排人员监控混凝土拌和物的分离情况、坍落度损失、温度等情况,也及时反馈给拌和系统的人员,及时调整,以更好地满足施工要求。
预拌商品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背景介绍预拌商品混凝土是工程建设中常用的一种混凝土,具有质量稳定、施工方便等优点。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因素很多,很可能出现配合比设计不合理的情况,这时需要进行配合比的调整。
配合比的调整方法1.实验室试验法通过对混凝土进行实验室试验,分析不同配合比下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等性能指标,确定最优配合比。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试验计划:试验计划应包括配比变化范围、试件制作数、试验方法、试验时间等。
2)试验制作与养护:按照试验计划制作混凝土试件,并进行标准养护。
3)试验结果分析:通过试验结果分析确定最佳配合比。
2.现场试验法在现场施工中,通过调整混凝土材料的用量和控制施工工艺等方式,提高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实现配合比的调整。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试验方案:试验方案应包括料比变化范围、工艺参数等。
2)施工试验:在指定施工工艺条件下,根据试验方案进行试验。
3)试验结果分析:通过试验结果分析确定最佳配合比。
3.专家经验法通过分析经验资料和专家经验,较快地确定最优配合比。
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经验资料:收集相关经验案例,分析不同配合比下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等性能指标。
2)请教专家:请教从事混凝土设计施工多年的专家,咨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相关注意事项1.在进行配合比调整前,需全面分析混凝土受力特点、施工条件、使用要求等因素,结合具体情况制定试验计划。
2.在进行试验前,需要摸清实际掺配率、水胶比、强度等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试验,否则试验结果无效。
3.在进行试验时,应控制试验条件,确保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通过实验室试验、现场试验和专家经验法,可以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从而达到更好的施工效果和使用效果。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调整方法,并注意相关注意事项。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与耐久性。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确保混凝土具有所需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工程所需的强度和其他性能指标,确定水泥、砂、石、水等原材料的比例,以实现目标性能的混凝土。
基本原理如下:1.合理的水灰比: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与水泥质量之比,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性。
合理选择水灰比可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适量的骨料: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填充物,对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适量的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确保与现场条件的适应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例如施工方法、温度、湿度等因素,以确保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主要有经验法和试验法两种方法。
下面将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经验法经验法是基于已有的实际工程经验和规范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相似的工程、相似的材料和相似的施工条件,参考已有的成功案例进行设计。
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和分析类似工程的数据:要设计合适的配合比,首先需要收集和分析类似工程的数据,如强度、流动性等。
这些数据将作为设计时的依据。
2.确定适宜的水灰比:根据相似工程的数据和规范要求,确定适宜的水灰比范围。
3.确定骨料配合比:根据相似工程的数据和规范要求,确定适宜的骨料配合比范围。
4.调整配合比参数: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对水泥、骨料、矿粉等材料的用量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设计要求。
试验法试验法是通过试验研究,确定混凝土各组分的最佳配合比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在实验室中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试验,从而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试件:根据设计要求,制备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件。
2.进行试验:对每种配合比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流动性试验等,以评估其性能。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方案(太原西北二环ZH05标项目)一、优化目的在满足设计标准、施工和易性、耐久性前提下,通过配合比优化,提高混凝土各项工作性能、降低混凝土成本。
二、优化依据及原则优化依据:①G2003太原绕城高速公路义望至凌井店段(太原西北二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②《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20;③《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3660-2020;④JTG/T 3310-2019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优化原则: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满足耐久性要求、满足经济性要求。
三、原材料选用1.水泥:根据项目涉及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及标准要求,选用较为合理的水泥,一般选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本项目采用岚县金隅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砂:优先选用河砂,河砂供应紧张地区,可选机制砂代替,但要控制机制砂的级配、石粉含量指标,配合比设计时充分考虑砂率影响,经试验确定。
(本项目采用娄烦县尖山铁矿生产的机制中砂)。
3.碎石:优先采用质地坚硬、洁净、级配合理、粒形良好、吸水率小的碎石。
(本项目采用娄烦县尖山铁矿/古交岩鑫产生产5~20mm碎石)。
4.粉煤灰:应选用能保证其产品品质稳定,来料均匀的生产单位,等级不低于II级。
(本项目采用忻州广宇煤电有限公司生产的F类II级粉煤灰)。
5.水: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的拌制和养护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或对水质有疑问时,应对水质进行检验。
(本项目古交地下水)。
6.外加剂:选用与水泥、矿物掺合料之间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的高效减水剂。
(本项目采用安徽中铁工程材料科技公司生产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1.1%)。
四、配合比调整优化方向1.水胶比确定:水胶比是指混凝土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比值,水胶比的大小直接决定混凝土强度,水胶比的大小与混凝土强度关系成反比,与稠度成正比,在能满足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的前提下宜取上限,既能满足要求,又能达到更好的经济性。
2012年配合比方案优化水泥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和水按照适当比例混合,在需要时掺加适宜的外加剂、掺和料等配制而成。
其中水泥起胶凝和填充作用,集料起骨架和密实作用,水泥和水作用生成具有胶凝作用的水化物,将骨料颗粒紧紧粘结在一起,经过一定的凝结硬化时间后形成人造石,即水泥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方案设计,是针对设计任务,根据技术要求(主要有强度、工作性及耐久性等)和经济性要求、考虑施工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组成材料,确定各组成材料用量,使配制的混凝土在满足经济性要求的原则下,达到期望的技术性能。
而进行配合比设计满足经济性要求,就是在满足设计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的前提下,设计中通过合理减少价高材料(如水泥)的用量,多采用当地材料以及利用一些替代物(如工业废渣)等措施,降低混凝土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配合比方案优化就是混凝土满足经济性要求的前提下,混凝土费用最低。
怎么来体现混凝土费用最低,具体如何去做?这是发布此篇的目的。
方案优化是为了降低混凝土费用,即每方混凝土单价。
方法一:不同的地域,市场决定原材料的单价不同,同一配比混凝土的单价不同。
怎么对比单价?我们要求:收集同一项目或同一省份,相邻标段或相邻项目配合比资料。
进行同标号同原材混凝土单价统计比对,说明我们使用的配合比单价最低。
方法二:不同地域、不同原材料、同一标号混凝土配合比统计比对,我们的水泥用量最少。
方法三:同一标号混凝土,我们使用工业废渣或当地废渣取代部分水泥,充分利用当地地材,降低混凝土成本。
方法四:用低标号水泥取代高标号水泥,设计高标号混凝土或高性能混凝土,单价比对,降低混凝土费用。
方法五:就地取材,里用现场废渣取代粗骨料或细骨料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使用,降低混凝土费用。
方法六:优化方案确定为优化混凝土工作性能,使混凝土浇筑时间缩短,质量提高,施工进度加快从而降低施工成本、、、、混凝土配合比方案优化方法很多,上报配合比优化资料需加优化说明,优化结果经济效益以混凝土单价说明,我们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只要能说明你的配合比方案是最好的,单价是最低的就行。
C50箱梁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计划及优化方案合武高速铁路箱梁使用高新能混凝土,对混凝土要求很高。
除满足施工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满足高新能混凝土耐久性能要求,包括抗裂,抗冻融,抗渗,抗氯离子,电通量,其核心就是要具备高度的密实性和引入一定的含气量;其二,必须满足泵送要求,特别强调混凝土的塌落度一小时经时损失,和泵送过程损失;其三,对和易性能的要求,因高性能混凝土的大塌落度,大流动度, 和易性能不好,容易造成混凝土离稀,泌水,不能满足桥梁的内实外美的要求。
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的高要求,对原材料的要求更高,我们首先对原材料进行送检(满足业主要求资质的试验室,如铁四院检测中心,华中科技大学试验室,武汉理工大学试验室以及铁科院检测中心)。
配合比试验需要使用的方法和具备的条件1 原材料性能及力学性能测试水泥、磨细矿渣等的性能检测均参照GB1345-91,GB8074-87,GB/T208-94,GB1596-91,GB1346-89等标准进行。
各种水泥胶砂流动度,胶砂强度的测试分别按GB/T2419-94,GB177-85进行。
混凝土力学性能测试参照GBJ82等,本研究报告中除特殊说明,所测试的强度均为15×15×15cm试件测试的强度。
2 混凝土的搅拌制度称量所需的砂、石、水泥和掺和料,干搅半分钟后,边搅边加入一半用水量,搅拌1分钟,再加入配制好的的减水剂与另一半用水量,搅拌3分钟出料。
3 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能的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测试参照标准GBJ80-85,坍落扩展度值的测试是在坍落度试验的基础上,同时测定拌和物在水平方向上的扩展值,测量两垂直方向上的扩展值,取平均值,即为坍落扩展度值。
另外,需要观察混凝土的粘度时,使用坍落度桶倒流的方法测量混凝土从筒倒流出来的时间。
4 试件养护条件C,湿度不小于90%。
︒2±C。
混凝土试件送至养护室进行标准养护。
养护温度为20︒2±砂浆试件送至标准养护室,拆模后进行水养护,水温为20拌和前试验1.细集料配制混凝土用砂为滠口河砂,细度模数为Mx=2.64,堆积密度为1.51g/cm3,表观密度为2.60g/cm3。
混凝土配比优化方案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混凝土配比是一个关键问题,它决定着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混凝土配比优化的方案。
第一部分:背景介绍混凝土配比优化是指通过合理调整水泥、骨料、砂浆和外加剂的配比以及控制水灰比等方式,使混凝土具备更优异的性能。
在设计混凝土配比时,我们面临许多挑战,如使用不同种类的水泥、骨料和外加剂、满足不同工程要求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混凝土配比进行优化。
第二部分:水泥的选择与用量水泥是混凝土中的基础材料之一,其性质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选择水泥时,应综合考虑工程要求和材料成本,并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
同时,要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性能要求确定水泥的用量,过多或过少的使用都不利于混凝土的性能优化。
第三部分:骨料的选择与用量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骨架材料,其种类和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选择骨料时,应考虑其物理性质、坚固程度和石料表面性质等因素。
同时,要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工程要求确定骨料的用量,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最优化。
第四部分:砂浆与外加剂的选择与用量砂浆和外加剂是调节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关键材料。
在选择砂浆时,要考虑其粒度、净含量和比表面积等参数;在选择外加剂时,要根据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要求,综合考虑其水泥消耗量和混凝土强度的关系。
同时,要合理控制砂浆和外加剂的用量,以保证混凝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第五部分:水灰比的控制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泥与水的质量比,在混凝土配比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合理控制水灰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和耐久性。
在确定水灰比时,要根据混凝土的工程要求、气候条件和材料特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使水灰比达到最优化。
第六部分:配合比的优化与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各种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的结果。
在配合比的优化与调整中,要考虑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要求,尽可能降低材料使用量和成本,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配合比试验计划以及优化方案
1.配合比采用粉煤灰和矿粉双掺,或者采用粉煤灰单掺。
粉煤灰和矿粉都具有火山效应,但一般在后期才体现强度的增长,所以对混凝土坍落度的的经时损失很小,粉煤灰由于珠形玻璃体的作用,流动性好于矿粉,矿粉减水效果好与粉煤灰,对强度的增长优于粉煤灰,且矿粉具有良好的粘聚性,泌水性小,保水性好,所以粉煤灰和矿粉的双掺不仅能提高混凝土的性能而且还能节约成本,减少水泥的用量。
2.混合材掺量的选择
目前高性能混凝土为延缓水化热高峰,防止裂纹,大体积混凝土都提倡掺加混合材料,一般经验,水泥用量多混合材用量少,早起强度高,水泥用量少混合材用量多,前期强度偏低,后期强度高。
3.胶凝材料的选择
根据标准,胶凝材料用量不超过500kg,在满足所有施工和设计要求的情况下,选择最小的胶凝材料用量,以达到控制成本的效果。
3.混凝土含气量的选择
提高混凝土含气量对结构物的耐久性有好处,但是对桥梁的外观质量却有影响,怎样控制含气量,出机含气量和入模含气量的关系,振捣对混凝土含气量的影响。
4.外加剂的选择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是一种高性能减水剂,基本不含有有害成分,减水率高,且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受水泥的的适应性也较萘系减水剂影响小,对混凝土的坍落度保持,凝结时间的控制很有效果,且因掺量小,价格相差不太大,故考虑选择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4.石子级配的选择
配合比使用的石子采用两级级配,有效地保证了石子在混凝土中的最小空隙率,保证了混凝土的密实性,耐久性,寻找石子的最佳分掺比例,达到最小的孔隙率。
5.砂率的选择
砂率是高性能混凝土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密实性能,根据实际经验和参考资料泵送混凝土最佳砂率是38%-42%。
为保证可比性,试拌混凝土时一律按照40%的砂率,确定其他材料后,再细调最佳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