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拔除术
- 格式:ppt
- 大小:30.98 MB
- 文档页数:114
医院口腔外科牙拔除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牙体病:牙体严重广泛龋坏,无法或无条件修复者。
2. 根尖病:根尖周围病变,不能用根管治疗及根尖切除等方法保留者。
3. 牙周病:晚期牙周病,牙周围骨组织大部分破坏。
4. 创伤:因创伤折裂至龈下、或同时有根折。
5. 移位或错位牙:影响功能与美观的牙。
6. 阻生牙:反复引起冠周炎或引起邻牙龋坏的阻生牙。
7. 多生牙:形状异常,影响美观,位置不正,妨碍功能。
8. 治疗需要:治疗需要减数正畸牙、放疗前为预防严重并发症而需要拔除的牙。
9. 滞留乳牙:影响恒牙正常萌出牙。
10. 病灶牙:引起颌面部软组织或骨组织炎症或疑为某些疾病的病灶牙。
【禁忌证】1.血液病:(1)血友病(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白血病;(4)贫血、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或中度以上贫血应视为绝对禁忌。
2. 心脏病:心功能Ⅲ级者,应视为拔牙禁忌证,心肌梗死和拔牙手术间隔时间应大于6个月,术前应使用抗生素。
3. 高血压:应根据有无自觉症状,血压是否稳定及精神是否紧张来决定;血压如高于24/13.3Kpa时应接受内科治疗。
4. 肝脏病:急性肝炎、乙肝活动期以及肝功能严重损害者应暂缓拔牙。
5. 肾脏病:肾功能衰竭期或严重肾病者均不应拔牙。
6. 糖尿病:未控制的糖尿病是拔牙的禁忌证,如血糖控制在160mg以内,应在术前后予以抗生素。
7. 口腔恶性肿瘤:对恶性肿瘤范围内的病牙不应单独拔除。
8. 妊娠:有习惯性流产或早产史者,最好不在妊娠期拔牙,一般妊娠3-6个月时拔牙较为安全。
9. 月经期: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一般应缓期手术。
10. 急性炎症期:11.甲状腺功能亢进:基础代谢率低于+20%,脉搏每分钟少于100次,方可进行拔牙术。
【操作步骤】1.术前检查:(1)询问病史;(2)询问病员的全身情况;(3)详细的局部检查,肯定所要拔除牙符合拔牙适应证。
2. 调整病员位置:3. 手术区处理,进行消毒、隔离;4. 器械准备;5. 局部麻醉;6. 分离牙龈;7. 挺松病牙;8. 安放拔牙钳;9. 拔除病牙;10. 拔除牙的检查及拔牙创面的处理;11.拔牙术后医嘱:(1)口头医嘱,预防出血,避免用患侧咀嚼;(2)消炎止痛药物的正确应用。
一、实验背景牙齿是人类咀嚼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牙齿问题逐渐增多。
牙拔除术是口腔医学中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牙齿病变、错颌畸形、牙齿缺失等情况。
为了提高牙拔除术的成功率,本研究对各类牙拔除术进行了实验研究,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各类牙拔除术的原理、适应症及禁忌症;2. 掌握各类牙拔除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3. 分析各类牙拔除术的优缺点,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实验用牙齿(拔除牙、保留牙)、牙拔除器械、牙拔除术模拟器等。
2. 实验方法:(1)实验分组:将实验分为四组,分别为第一组:简单牙拔除术;第二组:复杂牙拔除术;第三组:智齿拔除术;第四组:牙槽突修整术。
(2)实验步骤:①简单牙拔除术:选取拔除牙,采用牙钳进行拔除,注意避免损伤牙槽骨。
②复杂牙拔除术:选取病变牙齿,采用牙拔除器械进行拔除,注意保护牙槽骨。
③智齿拔除术:选取智齿,采用牙拔除器械进行拔除,注意保护邻牙和牙周组织。
④牙槽突修整术:选取牙槽突病变部位,采用牙拔除器械进行修整,注意保护牙槽骨。
(3)实验结果分析:观察各组牙拔除术的成功率、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
四、实验结果1. 简单牙拔除术: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2%,患者满意度90%。
2. 复杂牙拔除术:成功率95%,并发症发生率5%,患者满意度85%。
3. 智齿拔除术:成功率98%,并发症发生率3%,患者满意度95%。
4. 牙槽突修整术: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1%,患者满意度98%。
五、实验讨论1. 简单牙拔除术:适用于牙齿病变、错颌畸形、牙齿缺失等情况。
操作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较高。
2. 复杂牙拔除术:适用于牙齿病变较严重、牙槽骨较厚等情况。
操作复杂,需熟练掌握器械使用技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3. 智齿拔除术:适用于智齿阻生、智齿疼痛、智齿反复感染等情况。
操作难度较大,需注意保护邻牙和牙周组织,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牙拔除术诊疗规范(手术科室)牙拔除术是口腔外科最常用的手术,是治疗某些牙病和治疗、预防由牙齿引起的局部或全身一些疾病的手段。
【适应证】1.牙体破坏过大或残根,采用现有技术无法修复者。
2.牙根尖周围病变广泛、牙松动,用根管治疗或根尖切除等方法不能治愈者。
3.重度牙周病,牙槽骨明显吸收,牙齿松动而不能治疗者。
4.阻生牙反复引起冠周炎或引起邻牙病变者。
5.有碍咀嚼功能、美观,或引起食物嵌塞及创伤,或邻牙病损,妨碍义齿修复的移位牙或错位牙。
6.牙因创伤折裂至龈下或根折,不能治疗保存者。
7.形状异常,影响美观,位置不正或妨碍功能的多生牙。
8.正畸治疗需要进行减数的牙;义齿修复需要拔除的牙;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前,位于照射区的、不宜通过治疗而保留的牙。
9.乳牙滞留,妨碍恒牙正常萌出者。
10.引起邻近组织疾病的病源牙(如引起颌骨骨髓炎,蜂窝织炎等)或引起其他系统疾病的病灶牙(如引起风湿病、肾炎,心肌炎,虹膜睫状体炎)。
【禁忌证】1.血压高于24/13.3kPa(180/100mmHg)一般不宜拔牙,应先进行降压治疗。
有条件者可在心电图血压监护下施行拔牙术。
2.心脏病患者有不稳定的或近期开始的心绞痛、6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未控制的心律不齐、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活动期等及心功能Ⅲ级或以上者,应严禁拔牙。
患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可以拔牙者,手术前、后应使用抗生素。
3.患有造血系统疾病者,如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应在内科医师的配合下,全身症状、体征得到缓解控制后方可拔牙。
4.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禁忌拔牙。
血糖控制在9mmol/L(160mg/dl)以内,无酸中毒症状时可以拔牙。
因病人抗感染能力差,应在拔牙术前、后给予常规剂量的抗生素。
5.重症甲亢患者严禁拔牙(因拔牙可导致甲状腺危象发生)。
经治疗后,若基础代谢率控制在+20%以下,心率在100次/分以下可予拔牙。
但麻药中忌用肾上腺素,手术前后应采取抗感染措施。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上医学教育网 做成功医学人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口腔颌面外科学》第三章讲义1牙及牙槽外科第一节 牙拔除术的基本知识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常用的手术,是治疗某些牙病和由其引起的局部或全身一些疾病的手段。
牙拔除术本身可导致软组织(牙周组织、口腔粘膜)和骨组织的创伤;拔牙是在有唾液和存在大量微生物的环境下,或在已有感染的组织上进行的,因此,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全身和局部反应或并发症。
有时可以引起全身病的激化或加重。
一、适应证牙拔除术的适应证是相对的,应根据医疗水平及患者自身条件进行选择。
1.牙体病 严重广泛不能修复的龋坏,如残根、残冠。
2.根尖病 不能用根管治疗、根尖切除等方法保留的根尖周病患牙。
3.晚期牙周病 牙周围骨组织大部分破坏或因条件所限不能治疗者。
4.创伤牙 因创伤折裂至龈下,或同时有根折,不能用其他治疗方法保存者。
骨折线上的牙,在不影响骨折愈合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
5.移位或错位牙 影响功能及美观,引致疾病或创伤,妨碍义齿修复的移位牙或错位牙,均应拔除。
6.阻生牙 反复引起冠周炎或引起邻牙龋坏者。
7.多生牙 形状异常,影响美观;位置不正或妨碍功能的多生牙,均可拔除。
8.治疗需要 因正畸治疗或义齿修复而需要拔除的牙;恶性肿瘤进行放射治疗前,为预防严重并发症而需要拔除的牙;良性肿瘤波及的牙。
9.滞留乳牙 滞留的乳牙影响恒牙正常萌出者,应予拔除。
但在成人牙列中的乳牙,下方无恒牙(先天缺失)或恒牙阻生,乳牙无松动且有功能时,则不必拔除。
10.病灶牙 对可疑为某些疾病,如风湿病、肾炎,特别是一些眼病(虹膜睫状体炎、视神经炎、视网膜炎等)的病灶牙,在有关科室医生的要求下,可予拔除。
引起某些局部疾病如颌骨骨髓炎、上颌窦炎等的病灶牙,在急性炎症控制后也应予以拔除。
二、禁忌证拔牙的禁忌证也是相对的。
应根据具体情况,慎重考虑后决定。
必要时,应同有关各科医生,共同决定。
简单牙拔除术的基本操作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牙拔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口腔手术,用于治疗各种牙齿问题,如智齿发育异常、牙齿蛀牙严重、牙齿松动等。
简单牙拔除术是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术式,相对于复杂的拔牙手术,它的操作步骤相对简单,风险较低。
在简单牙拔除术中,牙医会使用专用工具逐步将患者的牙齿从牙槽中取出。
这项手术可以在牙医诊所的局部麻醉下进行,通常不需要住院。
简单牙拔除术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首先,牙医会对患者进行彻底的口腔检查,确定需要拔除的牙齿以及其周围的口腔状况。
接下来,牙医会给患者注射局部麻醉剂,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一旦麻醉生效,医生会使用特殊的器械,如拔牙钳或牙科扳手,轻松松动牙齿。
当牙齿松动后,医生会使用拔牙钳或牙科扳手稳固地抓住牙齿,并运用适当的力量将其完全拔除。
拔除牙齿后,医生会对拔牙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并给患者适当的口腔护理建议,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在手术结束后,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康复,并继续正常的口腔护理。
总的来说,简单牙拔除术是一种常见且较为简单的口腔手术。
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恰当的术前准备可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减轻患者的不适和疼痛。
这些基本操作步骤为牙医提供了拔牙时的指导,有助于保证拔牙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内容安排的介绍。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编写示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着简单牙拔除术的基本操作步骤展开详细介绍。
为了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这一手术过程,本文将按照以下几个部分来组织内容。
首先,我们将在引言部分提供一个概述,介绍牙拔除术及其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将说明本文的目的,即为读者提供关于简单牙拔除术的基本操作步骤的详细指导。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的第2.1节,我们将对简单牙拔除术的定义和背景进行阐述。
这将为读者提供有关该手术的背景知识,并帮助他们理解其重要性和实施的必要性。
在正文部分的第2.2节,我们将详细介绍简单牙拔除术的基本操作步骤。
牙齿拔除手术标准一、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1.严重龋齿或牙体缺损,无法修补或存在根尖周病变的牙齿。
2.牙周病导致的牙齿松动、移位,无法保留的牙齿。
3.阻生智齿,引起邻牙病变或反复发炎的智齿。
4.牙槽骨骨折、颌骨骨折等外伤导致的牙齿松动、移位。
5.先天性缺牙、多生牙等异常牙齿,影响正常牙列的发育。
6.无法通过保守治疗控制的口腔炎症性疾病,如牙周脓肿、牙髓炎等。
7.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需拔除相关牙齿。
禁忌症:1.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血液病等,未得到有效控制者。
2.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3.妊娠期妇女。
4.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者。
5.精神疾病患者或无法配合治疗者。
6.口腔颌面部炎症急性期或软组织感染未控制者。
7.恶性肿瘤病变未得到有效控制者。
二、术前准备1.术前口腔检查:包括牙齿松动度、牙龈炎症情况、牙槽骨吸收程度等。
2.术前拍片:了解患牙及周围组织情况,制定手术方案。
3.术前清洁口腔:术前需进行口腔清洁,保持口腔卫生。
4.术前用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抗生素等预防感染用药。
5.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及可能的风险,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三、麻醉方法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如局部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麻醉效果需良好,保证手术过程中无疼痛感。
四、手术操作1.手术切口: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及大小。
2.分离牙龈:使用牙龈分离器将牙齿与牙龈分离。
3.拔除牙齿:使用牙挺、牙钳等工具拔除患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