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秋福师《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 格式:doc
- 大小:99.50 KB
- 文档页数:6
福师《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000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客观依据是
A:教学内容
B:教学模型
C:教学方法
D:教学目标
答案:A
对教学方法正确的认识应该是
A:一系列活动,有目的的活动,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B:固定的方式或动作
C:属于教学工具
D:教学手段的总称
答案:A
()保证了思维的论证性和推理的理由充足性
A:同一律
B:充足理由律
C:不矛盾律
D:排中律
答案:B
思维最显著的特征是
A:间接性
B:概括性
C:直观性
D:差异性
答案:B
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方式
A: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价值的认识
B: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结果
C:让学生经受一定程度的挫折
D:给学生以发展的机会
答案:C
()数学能力可以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新成就。
A:创造性
B:学习性。
福师《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研究时间论的公式是()。
. 教师工作时间=教学时间. 教师工作时间=研究时间. 教师工作时间>(教学时间+研究时间). 教师工作时间=教学时间+研究时间正确答案:2. ()提出“生活即教育”。
. 罗素. 陶行知. 杜威. 加涅正确答案:3. 以下四项中,()是其它三项的前提和保障。
. 校本管理. 校本研究. 校本课程. 校本培训正确答案:4. 每门课程要以()为本位。
. 知识传授. 发展. 技能提升. 价值观培养正确答案:5. 课程结构的()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
. 综合性. 选择性. 理性. 均衡性正确答案:6. ()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强调理解的外在性。
. 创新性学习. 继承性学习. 机械学习. 有意义学习正确答案:7. 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可分为()个阶段。
. 一. 二. 三. 四正确答案:8. 新课改理念下小学阶段课程以()为主。
. 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正确答案:9. 新旧知识建立“人为性”和“字面性”的联系是(). 机械学习. 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 有意义学习正确答案:10. ()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 教育研究. 教学实践. 教学引导. 教学反思正确答案:11. 课程结构的()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
. 综合性. 选择性. 理性. 均衡性正确答案:12. 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
. 教师. 督促. 问题. 感知正确答案:13. ()提出“教育即生活”。
. 罗素. 陶行知. 杜威. 加涅正确答案:14. 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的学习方式属于()。
. 接受学习. 启发学习. 探究学习. 发现学习正确答案:15. ()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16秋福建师范大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数学的抽象必须以具体的()为基础. 概念. 素材. 公理. 命题标准答案:2. 对教学方法正确的认识应该是. 一系列活动,有目的的活动,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固定的方式或动作. 属于教学工具. 教学手段的总称标准答案:3. 美国NTM数学课程标准(1998)把()作为有“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
. 具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具有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具有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 具有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标准答案:4. 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方式. 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价值的认识. 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结果. 让学生经受一定程度的挫折. 给学生以发展的机会标准答案:5. 以下哪项不属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分析与综合标准答案:6. ()数学能力可以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新成就。
. 创造性. 学习性. 再生性. 再造性标准答案:7. 数学概念的定义应符合的合理性要求不包括. 定义的相容性. 定义的确定性. 定义的系统性. 定义的独立性标准答案:8. 哪种教学模型有利于对学习者进行个别辅导,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传递接受模型. 自学辅导模型. 引导发现模型. 示范模仿模型标准答案:9. 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 强烈意志. 学习动机. 学习态度. 外在激励标准答案:10. 思维最显著的特征是. 间接性. 概括性. 差异性标准答案:11. ()保证了思维的论证性和推理的理由充足性. 同一律. 充足理由律. 不矛盾律. 排中律标准答案:1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客观依据是. 教学内容. 教学模型.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标准答案:13. 关于能力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主观条件,. 能力是指主观条件中的一种心理特征。
福师秋《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一、(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V 1.生成性目的取向追求的是__________。
A. 普遍主义B. 唯科学主义C. 实践理性D. 解放理性满分:2分2.斯金纳根据操作条件反映的学习理论,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改善的教学机器,使学生能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称为__________。
A. 机器教学B. 程序教学C. 强化教学D. 编程教学满分:2分3.“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__________。
A. 《老师,再见!》B. 《爱的教育》C. 《班级生活》D. 《隐性课程论》满分:2分4.在课程开发与教学想象中,具体体现教育价值的是________。
A. 教育目的B. 教育目的C. 课程与教学目的D. 课时目的满分:2分5.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期性的角色特性是:A.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B. 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C.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D. 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满分:2分6.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不是________。
A. 学校教学B. 教学规律C. 教学现象D. 教学问题满分:2分7.行为目的具有的特点是具体性、可操作性和__________。
A. 精确性B. 普遍性C. 规范性D. 模糊性满分:2分8.“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是_________的观点。
A. 被动顺应论B. 积极顺应论C. 滞后论D. 超越论满分:2分9.课外、校外教育的重要特点是________。
A. 计划性、自愿性、实践性B. B.组织性、灵活性、自愿性C. C.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D. D.目的性、灵活性、实践性满分:2分10.“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_________。
A. 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B. 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C.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D. 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满分:2分二、多选题(共25 道试题,共50 分。
福师《数学教育学》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 16 道试题,共 32 分。
)1. 英国数学课程的两个显著特色是____. 数学应用与课程综合. 数学应用与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与课程综合. 问题解决与数学欣赏正确答案:2. ____就是系统的输出对本系统的输入产生间接或直接的影响,从而引起系统状态的输出的变化过程. 调控. 反应. 反馈正确答案:3. 数学学习中的直观,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____. 形象直观. 表象直观. 语言直观正确答案:4. 现行统编教材初中代数的知识体系中,在整式加减之后,没有讲整式的乘除,而安排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这体现了什么原则?. 连续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 应用的广泛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正确答案:5. 若方程X^2+(m-2)X+5-m=0的二根都比2大,实数m的范围是(). m≥-4. m≥-3. m≤-3. m≤-4正确答案:6. 小学数学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的数学知识作为课程内容. 最初步的. 最基础的. 最容易的正确答案:7. 一件商品,成本价为元,出售时,定价提高元的20%,又由于季节性降价,按照定价的85%售出。
结果比成本价____. 赔了5%. 赚了2%. 赔了3%正确答案:8. “纯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这一论述是谁概括的?. 亚里士多德. 恩格斯. 马克思. 罗素正确答案:9. 数学的实践价值主要表现在(). 科学的语言、计算的工具和锻炼思维的体操. 科学的语言、计算的工具和科学抽象的工具. 科学的语言、锻炼思维的体操和科学抽象的工具. 计算的工具、科学抽象的工具和锻炼思维的体操正确答案:10. 概念的形成以学生的____为基础. 直接经验. 间接经验. 认知结构. 年龄特征正确答案:11. 一个正三棱锥和一个正四棱锥,它们的棱长相等。
它们重叠一个侧面后还有()个暴露面. 3个. 4个. 5个. 6个正确答案:12.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是一种(). 公民教育. 基础教育. 精英教育. 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13. 数学是关于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____的科学. 逻辑推理. 形象思维. 数的基础知识. 空间形式正确答案:14. 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 学生的认识兴趣. 学生的思维水平. 已有的知识水平. 学生的认知特点正确答案:15. 在数学教学中,什么是培养能力的核心. 培养运算能力. 发展实践能力. 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发展思维能力正确答案:16. ____是一种特殊的刺激一反应的重复,是对学习效果产生强化作用的学习行为. 练习. 迁移. 复习正确答案:福师《数学教育学》在线作业二二、判断题(共 19 道试题,共 38 分。
福师《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提出“教育即生活”。
【A.项】罗素
【B.项】陶行知
【C.项】杜威
【D.项】加涅
[正确选择]:C
2.每门课程要以()为本位。
【A.项】知识传授
【B.项】发展
【C.项】技能提升
【D.项】价值观培养
[正确选择]:B
3.()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A.项】教育研究
【B.项】教学实践
【C.项】教学引导
【D.项】教学反思
[正确选择]:D
4.学校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是()。
【A.项】学校功能重建
【B.项】学校精神文化重建
【C.项】学校制度文化重建
【D.项】学校物质文化重建
[正确选择]:A
5.课程结构的()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
【A.项】综合性
【B.项】选择性
【C.项】理性
【D.项】均衡性
[正确选择]:A
6.新旧知识建立“人为性”和“字面性”的联系是()
【A.项】机械学习
【B.项】接受学习
【C.项】发现学习
【D.项】有意义学习
[正确选择]:A。
福师1603春《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40 道试题,共80 分。
)得分:80V1. 在某些活动之前进行的,为了了解和掌握评价对象的基础和情况,而进行的评价是_________。
A. 形成性评价B. 诊断性评价C. 阶段性评价D. 终结性评价满分:2 分得分:22. “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__________。
A. 巴班斯基B. 布卢姆C.帕克赫斯特D. 瓦根舍因满分:2 分得分:23. 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_____。
A. 情境模式B. 目标模式C. 批判模式D. 过程模式满分:2 分得分:24. “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__________。
A. 《老师,再见!》B. 《爱的教育》C. 《班级生活》D. 《隐性课程论》满分:2 分得分:25. 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论专家是________。
A. 古德莱德B. 帕里斯C. 斯金纳D. 兰德满分:2 分得分:26. “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__________。
A. 一般发展B. 自我实现C. 全面发展D. 情感发展满分:2 分得分:27. 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是:A. 教育思想B. 专业精神C. 教育智慧D. 专业人格满分:2 分得分:28. 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__________。
A. 复习B. 实践C. 方法D. 拓展满分:2 分得分:29. 学习方式转变意味着:A. 用自主学习代替指导学习B. 用合作学习代替个体学习C. 用探究学习代替接受学习D. 强调由单一形转向多样性满分:2 分得分:210.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_________。
A. 量的研究B. 质的研究C. 课堂研究D. 试验研究满分:2 分得分:211. 下列各项中_________不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福师《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0003思维最显著的特征是
A:间接性
B:概括性
C:直观性
D:差异性
答案:B
以下哪项不属于数学课程内容改革
A: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考虑全体学生的需要
B:课程内容范围应有所扩展,选择更多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C:将现代数学中新的内容和新的技术引入数学课程之中
D: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抽象内容为主体
答案:D
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
A:强烈意志
B:学习动机
C:学习态度
D:外在激励
答案:B
以下哪项不属于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A: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B: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说C:奥苏伯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D:托尔曼的认知学习理论
答案:B
数学的抽象必须以具体的()为基础A:概念
B:素材
C:公理
D:命题
答案:B
传递接受教学模型的框架不包括
A:激发学习动机。
福师《数学教育学》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 16 道试题,共 32 分。
)1. 实证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 观察法与调查法.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法.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法. 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法正确答案:2. 数学的实践价值主要表现在(). 科学的语言、计算的工具和锻炼思维的体操. 科学的语言、计算的工具和科学抽象的工具. 科学的语言、锻炼思维的体操和科学抽象的工具. 计算的工具、科学抽象的工具和锻炼思维的体操正确答案:3. “纯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这一论述是谁概括的?. 亚里士多德. 恩格斯. 马克思. 罗素正确答案:4.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是一种(). 公民教育. 基础教育. 精英教育. 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5. 制约数学课程的根本因素是(). 数学因素. 政治、经济因素. 学生因素. 教师因素正确答案:6. 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是由____的一种教学范型. 学生认识活动为主. 学生模仿活动. 教师直接控制教学过程. 教师参与活动正确答案:7. 数学教育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是(). 理论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微观研究方法和定性分析. 历史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 历史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正确答案:8. “结构”课程论是那个国家,那位教育家提出的?.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 前苏联教育家布鲁纳. 美国教育家赞可夫.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正确答案:9. 数学学习中的直观,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____. 形象直观. 表象直观. 语言直观正确答案:10. 一个正三棱锥和一个正四棱锥,它们的棱长相等。
它们重叠一个侧面后还有()个暴露面. 3个. 4个. 5个. 6个正确答案:11. 实系数方程x^2+2x+=0有实根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是(). ^2≥. 2≥. 2^2≥. 2+1≥正确答案:12. 英国数学课程的两个显著特色是____. 数学应用与课程综合. 数学应用与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与课程综合. 问题解决与数学欣赏正确答案:13. 自学辅导型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 独立自学→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 讨论交流→独立自学→启发指导→练习总结. 独立自学→启发指导→讨论交流→练习总结. 独立自学→启发指导→练习总结→讨论交流正确答案:14. 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 学生的认识兴趣. 学生的思维水平. 已有的知识水平. 学生的认知特点正确答案:15. 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一般应采用().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正确答案:16. 现行统编教材初中代数的知识体系中,在整式加减之后,没有讲整式的乘除,而安排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这体现了什么原则?. 连续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 应用的广泛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正确答案:福师《数学教育学》在线作业二二、判断题(共 19 道试题,共 38 分。
福师《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红字部分为答案!
一、单选题
1.以下哪项不属于数学课程内容改革
A.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考虑全体学生的需要
B.课程内容范围应有所扩展,选择更多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C.将现代数学中新的内容和新的技术引入数学课程之中
D.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抽象内容为主体
2.阶梯模式的学习过程不包括
A.选择阶段
B.回忆阶段
C.概括阶段
D.分析阶段
3.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方式
A.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价值的认识
B.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结果
C.让学生经受一定程度的挫折
D.给学生以发展的机会
4.如果判断本身包含其它判断,则称之为
A.复合判断
B.简单判断
C.关系判断
D.联言判断
5.数学研究的对象是
A.形式化了的思想材料
B.自然界的运动形态
C.理性的思维方式
D.客观的自然规律
6.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
A.强烈意志
B.学习动机
C.学习态度
D.外在激励
7.关于能力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主观条件,
B.能力是指主观条件中的一种心理特征。
C.能力总是和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并且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D.能力与心理特征无关
8.数学概念的定义应符合的合理性要求不包括
A.定义的相容性
B.定义的确定性。
奥鹏17春16秋福师《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
1. 数学的抽象必须以具体的()为基础
A. 概念
B. 素材
C. 公理
D. 命题
正确答案:
2. 对教学方法正确的认识应该是
A. 一系列活动,有目的的活动,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B. 固定的方式或动作
C. 属于教学工具
D. 教学手段的总称
正确答案:
3. 美国NCTM数学课程标准(1998)把()作为有“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
A. 具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B. 具有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C. 具有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
D. 具有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正确答案:
4. 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方式
A. 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价值的认识
B. 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结果
C. 让学生经受一定程度的挫折
D. 给学生以发展的机会
正确答案:
5. 以下哪项不属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三维目标
A.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 知识与技能
C. 过程与方法
D. 分析与综合
正确答案:
6. ()数学能力可以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新成就。
A. 创造性
B. 学习性
C. 再生性
D. 再造性
7. 数学概念的定义应符合的合理性要求不包括
A. 定义的相容性
B. 定义的确定性
C. 定义的系统性
D. 定义的独立性
正确答案:
8. 哪种教学模型有利于对学习者进行个别辅导,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A. 传递接受模型
B. 自学辅导模型
C. 引导发现模型
D. 示范模仿模型
正确答案:
9. 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
A. 强烈意志
B. 学习动机
C. 学习态度
D. 外在激励
正确答案:
10. 思维最显著的特征是
A. 间接性
B. 概括性
C. 直观性
D. 差异性
正确答案:
11. ()保证了思维的论证性和推理的理由充足性
A. 同一律
B. 充足理由律
C. 不矛盾律
D. 排中律
正确答案:
1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客观依据是
A. 教学内容
B. 教学模型
C. 教学方法
D. 教学目标
正确答案:
13. 关于能力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主观条件,
B. 能力是指主观条件中的一种心理特征。
C. 能力总是和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并且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D. 能力与心理特征无关
正确答案:
14. 如果判断本身包含其它判断,则称之为
B. 简单判断
C. 关系判断
D. 联言判断
正确答案:
15. 加强()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A. 集中思维
B. 发散思维
C. 分析思维
D. 逻辑思维
正确答案:
福师《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二、多选题(共15 道试题,共45 分。
)
1. 数学教育学的特点有
A. 综合性
B. 实践性
C. 科学性
D. 教育性
正确答案:
2. 如何正确进行概念的教学
A. 了解概念的体系,注意概念的引入
B. 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C. 牢记概念的定义
D. 重视概念的巩固和应用
正确答案:
3. 外部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哪些阶段
A. 认知阶段
B. 分解阶段
C. 连锁阶段
D. 自动化阶段
正确答案:
4. 自学辅导模型的基本框架包括
A. 独立自学
B. 讨论交流
C. 启发指导
D. 练习总结
正确答案:
5. 引导发现模型的基本框架包括
A. 提出问题
B. 广泛假设
C. 实例验证
D. 总结提高
正确答案:
6. 数学教学改革的特点包括
A.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是充当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学习环境的营造者。
B. 充分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C. 注重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
D. 注重计算器与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正确答案:
7. 教学模型的种类有哪些
A. 传递接受模型
B. 自学辅导模型
C. 引导发现模型
D. 示范模仿模型
正确答案:
8. 如何对学生启发引导,保持其思维的持续性?
A. 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B. 启发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
C. 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
D. 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正确答案:
9. 桑代克的试误说的主要内容有
A. 学习的实质就是形成一定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即学习者对某个情境所作的反应
B. 学习是在尝试与错误中进行的,在重复的尝试中,错误反应逐渐摒除,正确反应逐渐增强,最后形成固定的刺激反应联结,获得成功。
C. 人类学习虽与动物的学习有别的,人类的学习在尝试过程中是有意识地分析与选择,
D. 学习是一个主观能动的过程
正确答案:
10. 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规定,通过义务教育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A.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B.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C.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D.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正确答案:
11. 如何有效的进行数学技能培养和训练
A. 对练习要加强指导,提供有效练习的条件。
B. 外部操作技能的训练要使学生形成正确动作的视觉形象与动觉结合,并促进其转化。
C. 加大练习时间和次数
D.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促进内部心智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正确答案:
12. 学习过程的网状模式包括
A. 闻见、感知阶段
B. 理解、加工阶段
C. 熟练、巩固阶段
D. 应用、实践阶段
正确答案:
13. 思维活动可以分为哪些层次
A. 直观行动思维
B. 归纳推理思维
C. 抽象逻辑思维
D. 具体形象思维
正确答案:
14.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A. 教学要求应恰当、明确。
B. 教学中要逻辑严谨,思路清晰,语言准确。
C. 教学中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地讲解数学知识,
D. 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所涉及的问题不宜太难,不能让学生望而生畏,
正确答案:
15. 程序教学法是斯金纳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教学方法,其原则是
A. 小步子原则
B. 操作反应原则
C. 及时反馈原则
D. 自定步调原则
正确答案:
福师《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三、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25 分。
)
1. 教学模型是由某些有效的具体的教学活动方式经过筛选、概括、加工的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 教育内容的数学可分为抽象的符号运算、图形分解与证明等方面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 最优的教学方法应有两条标准——最大可能的效果和定额的时间消费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4. 教师和学生是最活跃的两个基本成分,是教学过程诸矛盾中的主要矛盾。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5. 矛盾律指出两个矛盾(对立)的判断是一真一假。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6. 两个互逆命题必然是逻辑无关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7. 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与开放性,是各国数学学习评价改革的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8. 讲解教学的优点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传递较多的信息。
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9. 为了实现数学教学过程的优化,根据控制论的原理,对数学教学的过程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0. 计算器和计算机已经使数学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目前还未对学校数学的内容和教学形式产生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