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笔下的三种爱情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值得收藏!莎士比亚笔下最美的八首情诗1.你可以疑心星星是火把;你可以疑心太阳会移转;你可以疑心真理是谎话;可是我的爱永没有改变。
爱像一盏油灯,灯芯烧枯以后,它的火焰也会由微暗而至于消灭。
一切事情都不能永远保持良好,因为过度的善反会摧毁它的本身,正像一个人因充血而死去一样。
我们所要做的事,应该一想到就做;因为人的想法是会变化的,有多少舌头、多少手、多少意外,就会有多少犹豫、多少迟延。
那时候再空谈该做什么,只不过等于聊以自慰的长吁短叹,只能伤害自己的身体罢了。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2.当你在我身边的时候,黑夜也变成了清新的早晨。
除了你之外,在这世上我不企望任何的伴侣;除了你之外,我的想象也不能再产生出一个可以使我喜爱的形象。
当我每一眼看见你的时候,我的心就已经飞到你的身边,甘心为你执役,使我成为你的奴隶。
我是一个傻子,听见了衷心喜欢的话就流起泪来!——莎士比亚《暴风雨》3.旭日不曾以如此温馨的蜜吻给予蔷薇上晶莹的黎明清露,有如你的慧眼以其灵辉耀映那淋下在我颊上的深宵残雨;皓月不曾以如此璀璨的光箭穿过深海里透明澄澈的波心,有如你的秀颜照射我的泪点,一滴滴荡漾着你冰雪的精神。
每一颗泪珠是一辆小小的车,载着你在我的悲哀之中驱驰;那洋溢在我睫下的朵朵水花,从忧愁里映现你胜利的荣姿;请不要以我的泪作你的镜子,你顾影自怜,我将要永远流泪。
啊,倾国倾城的仙女,你的颜容使得我搜索枯肠也感觉词穷。
——莎士比亚《爱的徒劳》4.整个世界都是属于我所有,我愿意把一切捐弃,但求化身为你。
啊!教给我怎样流转眼波,用怎么一种魔力操纵着狄米特律斯的心?我向他皱着眉头,但是他仍旧爱我。
我给他咒骂,但他给我爱情。
我越是恨他,他越是跟随着我。
我越是爱他,他越是讨厌我。
——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5.不惧黄昏近,但愁白日长;翩翩书记俊,今夕喜同床。
金环束指间,灿烂自生光,唯恐娇妻骂,莫将弃道旁。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6.我借着爱的轻翼飞过园墙,因为砖石的墙垣是不能把爱情阻隔的;爱情的力量所能够做到的事,它都会冒险尝试,所以我不怕你家里人的干涉。
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爱情与命运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之一,他的作品涵盖了各种人类情感和主题。
在他的作品中,爱情与命运是两个重要而深刻的主题。
本文将探讨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爱情与命运,并分析其对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影响。
1. 爱情的表达方式和挑战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爱情被描绘得非常丰富多样。
从浪漫、激烈到悲伤、复杂,各种形式的爱情都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
1.1 爱情表达莎士比亚通过对话、独白以及角色之间的相处方式来表达爱情。
他使用了动人而富有诗意的文字,使得读者能够体会到角色们内心深处真挚而强烈的感情。
1.2 爱情挑战然而,在莎士比亚作品中,爱情并不总是美好如画。
角色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阻碍,如家族仇恨、政治斗争、身份差异等。
这些因素使得他们的爱情经历了艰辛和波折,触动了读者对爱情坎坷面的共鸣。
2. 命运的作用和影响莎士比亚深刻地探讨了命运对人生和爱情的重要影响。
他认为命运是无法逆转或改变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的命运。
2.1 命运之手莎士比亚中常有命运之手出现,将角色们置于注定的境地。
即使他们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还是无法摆脱宿命的束缚。
这种悲剧性的安排使得作品更具有深邃和感染力。
2.2 命运与选择尽管莎士比亚强调了命运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但他也提醒人们在困境中应该保留一份希望,并通过自己选择来寻找解决办法。
角色们通常会在挫折中展现出勇气和智慧,并为自己制订新的命运。
3. 例子与分析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充满了展现爱情与命运主题的鲜活例子。
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位年轻人被家族仇恨所困,他们的爱情面临着巨大挑战和不可抗力。
最终,他们选择以死来守护彼此的爱情,这表达了对命运无奈的态度。
另一个例子是《麦克白》,主角在追求权力时逐渐失去了自我,并堕落成为一个冷血无情的暴君。
他成为了命运与野心交织的悲剧受害者。
总结莎士比亚作品中对爱情和命运进行了深入而精准地刻画。
莎士比亚的经典之作:《罗密欧与朱丽叶》
简介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6世纪的一部著名戏剧作品。
它被认为是全球文学中最杰出和最具影响力的爱情故事之一,也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剧情梗概
故事背景设定在意大利的维罗纳市。
两个家族,蒙太古家族和卡普莱家族,因为长期仇恨而相互对立。
罗密欧是蒙太古家族的成员,朱丽叶是卡普莱家族的成员。
尽管两个家族之间存在仇恨,但他们相爱并决定私下结婚。
然而命运的捉弄和误解导致了悲剧结局。
主题与意义
1.爱情与缘分:《罗密欧与朱丽叶》通过描述两个年轻人无法抵挡的爱情展
示了真爱的力量。
他们在家族仇恨中相遇并相爱,但最终被家族纷争所阻隔。
这个主题表达了爱情的强大和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2.家族纷争与暴力:戏剧中家族之间的长期仇恨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莎士比
亚通过描绘家族之间复杂的关系和冲突,呼吁人们反思仇恨和暴力带来的破坏,提倡和平与理解。
3.命运与宿命论:《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多次出现命运和宿命论的意象。
无
论是误会还是悲剧结局,都似乎是无法避免的结果。
这种观点使人们思考自由意志与命运之间的关系。
影响与传播
《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其深刻而普遍的主题,成为很多戏剧、电影、音乐等艺术作品的灵感源泉。
该作品不断在全球范围内上演,并被译为多种语言,深受观众喜爱。
总结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展示了真爱、家族纷争和命运的伟大戏剧作品。
通过莎士比亚独特的文字表达和精彩的剧情,这个爱情故事成为文学史上永恒的经典之一,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艺术创作。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爱情、权力与命运的抉择概述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欢迎,如今依然深受全球读者和观众喜爱。
其中,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以其深刻而引人思考的主题而闻名。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些悲剧中关于爱情、权力与命运抉择的论点和表现。
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最为著名的爱情悲剧之一。
故事描述了两个年轻人因为族群间的仇恨而被迫进行秘密恋情,并最终选择了死亡来证明他们对彼此的真爱。
这部作品中,莎士比亚通过描绘少年热烈而冲动的恋情,展现了命运对于个人选择所带来的无可逆转的后果。
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最具讽刺和深度的悲剧之一。
故事以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中心,探讨了权力、背叛和复仇的主题。
哈姆雷特在面对众多困境时,一直在思考自己是否应该报仇,或者是否接受命运安排的结局。
他最终选择了面对命运并作出决定,尽管结果是悲惨的。
奥赛罗《奥赛罗》是莎士比亚在戏剧中涉及种族和权力关系的经典之作。
故事讲述了一个黑人将军奥赛罗与他的白皮肤妻子德斯得蒙娜之间发生的嫉妒和背叛。
这部悲剧展现了爱情如何被外界势力否定、政治权谋和种族歧视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李尔王《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最为黑暗和残酷的悲剧之一。
故事以英国君主李尔王为中心,描述了权力欲望、家庭纷争和疯狂对于个人命运的毁灭性影响。
这部作品中,莎士比亚通过描绘王子与女儿之间的亲情关系,呈现了个人在面对残酷命运时的挣扎和抉择。
总结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从不同角度切入,通过爱情、权力和命运这些深刻而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主题,引发了读者和观众们对于人性、道德和命运不可回避的思考。
这些作品以其精湛的艺术表达和富有启示性的故事内容,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并且至今仍然被广泛研究和欣赏。
以上就是我对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关于爱情、权力与命运抉择的论点和表现所做的简述。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并使他们对这些经典戏剧产生更多兴趣。
爱情一直是文学作品中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则被公认为是最传世的爱情诗篇之一。
在这些十四行诗中,莎士比亚用精湛的词藻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爱情的甜美、苦涩和复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对爱情的刻画。
一、甜美的爱情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最为经典的甜美爱情描写莫过于《十四行诗集》中的第18首和第116首。
在第18首中,诗人借助春天和夏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他对爱人的深情厚爱。
莎士比亚用“你的永恒之夏将永不凋零”这样的诗句,将爱人与美好的自然景色相提并论,给人一种甜蜜温馨的感受。
而在第116首中,莎士比亚则以更加理性的方式来描述爱情。
他认为真正的爱情是永恒不变的,是超越时间、疾病和命运的。
莎士比亚的这种理性的爱情观,给人以更加深远的思考和启发。
二、苦涩的爱情除了甜美的爱情,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还有许多关于苦涩爱情的描写。
比如《十四行诗集》中的第138首,诗中所述的爱情不再像第18首和第116首中那样美好和甜蜜,而是真实的有血有肉、有瑕疵的。
莎士比亚诗中写到:“我知道你的缺点,但我还是爱你”,这句话真实地展现了一种苦涩的爱情观。
另外,《十四行诗集》中的第147首也是关于苦涩爱情的描述。
诗人在诗中借助医学的比喻,描述了一种痛苦的爱情。
这种爱情看似美好,实则却充满了痛苦和折磨。
莎士比亚通过这些诗篇,将爱情的复杂性体现得淋漓尽致,给人带来许多思考。
三、复杂的爱情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还有许多描绘爱情的诗篇是关于复杂的爱情。
比如《十四行诗集》中的第29首,诗人在诗中通过对贫困和命运的反思,描绘了一种有着复杂情感的爱情。
这种爱情既有甜蜜的时刻,也有痛苦的时刻,让人感受到爱情的复杂性和真实性。
另外,《十四行诗集》中的第130首也是关于复杂爱情的描述。
诗人在诗中讲述了一位黑皮肤女士的美丽,虽然她不符合当时的审美标准,但她的内在美让诗人为之倾倒。
这种复杂的爱情观,反映了莎士比亚对于爱情的深刻理解和体悟。
三大爱情故事
首先,我们要说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是一部莎士比亚的经典爱情悲剧,讲述了两个年轻人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故事。
他们来自两个敌对家族,但他们的爱情却是无法阻挡的。
他们不顾一切地相爱,最终却因为家族的仇恨而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情是无法被束缚的,它可以跨越一切障碍,但也可能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变得脆弱。
其次,我们要说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这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之一,讲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
他们两人相爱深厚,但却因为家庭的阻挠而分离。
祝英台被迫嫁给了别人,梁山伯则被贬谪到远方。
最终,他们化为一对蝴蝶,飞舞在一起,成为了永恒的传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情可以超越生死,可以超越世俗的束缚,成为永恒的传奇。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这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情节,讲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情纠葛。
他们两人相爱,却因为家族的复杂关系和世俗的束缚而无法在一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情并不总是美好的,它可能会受到外界的干扰,也可能因为自身的复
杂情感而变得扑朔迷离。
总的来说,这三个爱情故事都充满了悲剧色彩,但它们也让我
们看到了爱情的伟大和坚韧。
无论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激情澎湃,
还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相濡以沫,又或者是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曲折
离合,这些故事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深刻力量。
爱情或许会给
人带来痛苦,但它也会让人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
让我们珍惜爱情,让我们相信爱情,让我们一起去创造更多美好的爱情故事。
莎士比亚的爱情故事莎士比亚的爱情故事是经典中的经典,他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洞察力,创作了一系列令人难以忘怀的爱情故事。
无论是剧中的人物、故事情节还是整体的主题,都展现了他对人类感情和人类性格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以下就是莎士比亚几个著名的爱情故事的相关参考内容。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爱情故事之一。
这个故事讲述了两个年轻人罗密欧和朱丽叶由于家族仇恨而不能在一起的悲剧。
莎士比亚通过这个故事传递了爱情的强大力量和它在社会、家庭和个人生活中的影响。
他描绘了年轻人们狂热的爱情、冲动的行为以及最终导致灾难的后果。
这个故事中充满了对爱情的追求、痛苦和牺牲的描绘,使读者深深地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和脆弱。
《哈姆雷特》也是莎士比亚的另一部经典作品,它被誉为世界最优秀的戏剧之一。
虽然它不是一部传统的爱情故事,但爱情在这个故事中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主人公哈姆雷特的爱情故事主要包括他对已故父亲的爱和对女友奥菲莉娅的爱。
从哈姆雷特对父亲的爱中,可以看出他对正直、公正和道德价值的追求。
而他对奥菲莉娅的爱则呈现了他对真挚感情的执着和对爱情和性的深思熟虑。
通过哈姆雷特的爱情故事,莎士比亚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和对真爱的追求。
《驯悍记》是另一部莎士比亚的爱情戏剧,讲述了波特列洛对哈丽奥在改变自己过程中的发现和成长的故事。
故事中,波特列洛追求哈丽奥的爱情使他不断努力改善自己,逐渐展示出他的真实品质和深情款款的一面。
他通过自我反思和改变,最终赢得了哈丽奥的心。
这个故事传递了一个重要的爱情主题,即爱情可以使人改变自己、成长和进步。
莎士比亚以他独特的笔触和对人性的敏锐洞察,展现了爱情对人类的价值和力量。
莎士比亚的爱情故事探讨了爱情的各个方面,包括爱情的甜蜜与痛苦、对爱情的追求和牺牲、以及爱情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性格。
他通过这些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内心深处最纯粹、最真实的情感。
莎士比亚细致入微的描写、动人的对白和独特的角度使他的爱情故事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深深地触动着读者们的心灵。
莎士比亚的爱情故事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戏剧家之一,他的作品涵盖了各个领域,其中尤以他的爱情故事而闻名。
莎士比亚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情感的激荡、深刻的人性思考以及令人惊叹的艺术表达。
这些故事一直以来都深受读者和观众们的喜爱与赞赏。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最为经典的爱情故事之一。
它讲述了两个家族之间的世仇,却无法阻挡年轻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的相爱。
他们为了彼此终身相守,不惜破家、弃亲,并且最终选择了以死来证明他们纯粹而真挚的爱意。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爱情的伟大,也谴责了仇恨和偏见所带来的悲剧。
而《哈姆雷特》则是一部极具深度与复杂性的爱情故事。
故事发生在丹麦王国,哈姆雷特深爱着已故父王的玛丽皇后。
然而,他的叔父克劳狄斯揽权篡位,成为新国王,并娶了玛丽皇后。
哈姆雷特的爱情受到了家庭和政治的阻碍,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这部作品通过哈姆雷特的爱情纠葛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黑暗面。
除了这两部经典之作外,莎士比亚还有许多其他的爱情故事,如《暴风雨》、《仲夏夜之梦》等。
这些故事中的爱情常常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如命运的安排、社会地位的差距等。
然而,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和挑战,莎士比亚的角色们都坚持追求真爱,勇敢地面对命运,并且愿意为了爱情去冒险和付出。
莎士比亚的爱情故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感悟,它们教会了我们勇敢追求真爱的重要性,同时也警示我们爱情并非一帆风顺,会面临各种考验。
这些故事中的角色们以其复杂的性格和深刻的心理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总的来说,莎士比亚的爱情故事是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不仅是美丽而动人的故事,更是对于人类情感以及人性的思考和探讨。
这些爱情故事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时代的限制,至今仍然是深受人们喜爱和赞赏的经典之作。
1582年,18岁的莎士比亚和26岁的安妮·哈撒韦(Anne Hathaway)缔结良缘,此时的安妮已怀有身孕。
莎士比亚自身的爱情故事似乎有悖于那时的时代伦理,超前地契合了当今的时代风潮。
他的情感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无从知晓。
但是通过阅读他留下来的剧作,我们能确定他对爱情的理解,是基于人情事理却又超脱了世俗羁旅。
爱情的模式与意外,爱情的甜蜜与灾难,莎士比亚都知道。
1.爱情是什么爱的本质是“彼此对他者超越理性的需求”,它能占据整颗心的全部情绪。
“它是充满了叹息和眼泪的”,“它是全然的忠心和服务”,“它是全然的空想,全然的热情,全然的愿望,全然的崇拜、恭顺和尊敬;全然的谦卑,全然的忍耐和焦心;全然的纯洁,全然的磨练,全然的服从”。
《皆大欢喜》所有人都会被爱情诱惑,“爱情是一个魔鬼,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罪恶的天使。
可是参孙也曾被它诱惑,他是个力气很大的人;所罗门也曾被它迷惑,他是个聪明无比的人。
”《爱的徒劳》能遇见爱情是幸运的,它能为心灵开启一个新世界。
“爱情是一个有绝大威权的君王,我已经在他面前甘心臣服,他的惩罚使我甘之如饴,为他服役是世间最大的快乐。
”《维洛那二绅士》2.为什么要爱你关于这个问题,总的原则是:爱是没有理由的,“爱的理由是没有理由”。
《辛白林》如果细细考究,某些个人魅力增加了被爱的可能性。
文艺复兴时期对男子的评判标准,在当今社会也并不过时。
“家世、容貌、体格、谈吐、勇气、学问、文雅、品行、青春、慷慨,这些岂不都足以加强一个男子的美德吗?”《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说他心思不正,行为懦弱,出身寒贱,这三件是女人家听见了最恨的事情。
”《维洛那二绅士》同样,对女子的评断标准,也可以从这段话中一窥端倪:“这位绅士在那时一口咬定,并且不惜用流血证明,他的爱人比我们法国无论哪一位绝世女郎更美丽、贤淑、聪明、贞洁、忠心、富于才能而不可侵犯。
”《辛白林》一见钟情是存在的,一见钟情最主要是原因是相貌(气质)。
莎士比亚笔下的三种爱情
作者:宋石男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6年第06期
莎士比亚的天才之光,烛照了古代和他所身处时代的人性,也洞见到了四百年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性
今
年是莎士比亚400年忌辰,也是其452年诞辰。
他的生日和忌日是同一天。
他的生与死,形成一个巧妙的共振与循环。
对莎士比亚最美妙的赞誉来自雨果的《莎士比亚传》,这不是莎翁最好的传记,但一定是莎翁最漂亮的传记。
雨果将莎士比亚称作“醉醺醺的野蛮人”,莎士比亚是野蛮的,好像原始森林;又是醉醺醺的,好像滔滔大海。
对莎士比亚更脍炙人口的赞誉,则来自与他同时代的英国剧作家本·琼生——“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我同意本·琼生,即使这句话已经被引用得太多,以至于会发出类似《爱情买卖》那样震耳欲聋的音响。
不过,本·琼生并没有解释,为什么莎士比亚属于所有的世纪,包括我们的世纪。
如果你问我,今天我们凭什么还要读莎士比亚,我只能回答:因为爱情。
这个答案显然不是最好的,也肯定不是最标准的,却是我能想到的最充分的理由。
当我还是少年时,常会沉浸在吵吵闹闹的相爱、亲亲热热的怨恨中,是莎士比亚为我打开对爱情的认知之门。
如今我已近中年,爱情不再是叹息吹起的一阵烟,更像每天都要坐的电梯,它给你短暂的上上下下的感觉,最终会带你回家。
如今我重读莎士比亚,恰似在暮年重拾初恋。
莎士比亚笔下的爱情,有三种非常典型。
若用女主角来对应,则是朱丽叶(《罗密欧与朱丽叶》)、米兰达(《暴风雨》)与克莉奥佩特拉(《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朱丽叶代表一个时代的青春与爱情,仿若脱手弹丸永不回还。
这种爱情在健康中带点愁容,温柔中带点粗野,兼有月亮的柔和与太阳的炽烈。
就像海涅说的那样,“朱丽叶的爱情如同她的时代和环境一般,带有一种比中世纪更浪漫的、迎着文艺复兴盛开的性格;她色彩绚烂有如斯卡里格的宫廷,又坚强如隆巴迪的贵族,爱得有力,也恨得有力。
”朱丽叶浸透了一个时代的热情和确信,就连冰冷发霉的坟墓,也不能动摇她的爱念,不能熄灭她的火焰。
米兰达则跳出任何一个时代之外。
她高蹈远举、蝉蜕尘埃,不但能够远离时代影响,甚至可以避开时间的毒手。
她就好比在洁净无染的土壤中开出的花朵,而这土壤,只有仙女之履才
能轻踏其上。
腓迪南王子在米兰达身上激起的爱情,用纯真来形容还不够,必须用“仙界的纯真”才可以。
对米兰达来说,一切早已存在,只有路过时显形。
克莉奥佩特拉是一个同时恋爱着又背叛着的女人。
谁若以为这样的女人一旦背叛她的情人,就不再爱他了,那就大错特错。
克莉奥佩特拉的爱情,正是一个衰微文明的时代图腾。
她的爱情没有信任,没有忠诚,只有轻浮而放荡,最终上升为令人胆寒的疯狂。
仍如海涅说的那样,“这种爱情犹如一颗狂奔的彗星,带着光焰的尾巴,混乱地旋转着冲向太空,即使不会毁掉,也会骇走路上的一切星体,最后悲惨地粉碎,一团烟火似地迸为千万粒火花。
”
炽热而坚贞的爱、纯洁而非凡的爱、疯狂而肉欲的爱,朱丽叶、米兰达、克莉奥佩特拉,这三种爱情,经由莎士比亚的天才描摹,像铁笔在蜡纸上刻下印记一样刻在我脑海,进而唤起我的人生经验,让我在甜蜜与苦楚中回忆,在回忆中理解情感与命运。
这就是莎士比亚这种天才对我们的意义,他可以增加我们间接经验的广度,进而增加我们直接经验的厚度。
在任何一种文学史里面,都有关于天才的记述,而其中大多数却只是误会或阿谀。
莎士比亚是为数不多的配得上天才之名的人。
他这种天才一出世,就骄傲地像一个大师;他这种天才一旦成熟,与他同时代的所有同行就黯然无光;他这种天才也会死去,但他的身影将永远照彻黑暗的人类之城。
莎士比亚的天才之光,烛照了古代和他所身处时代的人性,也洞见到了四百年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性。
这就是我们今天还要读莎士比亚的理由。
如雨果所言,“在莎士比亚身上,有才气,有灵智,有媚药,有颤动,有荡漾的微风,有使人看不见的感化力,还有不知名的高贵的营养汁。
这一切形成他的动乱,在这动乱深处却是宁静。
而动乱,却是所有第一流的作家都具有的。
这种动乱,就是人性。
”歌德的赞词也恰如其分:“莎士比亚就像是有着透明水晶表面的钟表,它不仅像别的钟表一样向你显示时间,而且内部机械也全是清晰可见的。
”
为了动乱的人性,为了内部的机械,我们应该纪念并重读莎士比亚。
(作者为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