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16.50 KB
- 文档页数:8
第三章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联系》
第1课时导学案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科书有关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的内容,填写下列知识结构图中空白框内的内容
2
12、工业微观布局和宏观布局的区位差异(这里所谓的“微观”指城市内部的工业区位,“宏观”指某地区的工业区位)
活动二:某城市新建火力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和服装厂各一个,请在下图合适的位置布局,并简述理由。
活动三:珠三角地区部分产业转移到茂名韶关等地的原因?。
达标训练
1.下列工厂中存在投入一产出工业联系的是()
①纺织厂、印染厂②钢铁厂、重型机械厂③造纸厂、化纤厂④食品厂、家具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
完成2〜4题。
2.图中a、b、c分别代表()
A.电厂、化工厂、盐场
B.盐场、电厂、化工厂
C.电厂、盐场、化工厂
D.盐场、化工厂、电厂
3.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
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
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
4•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
A.晋南
B.粤北
C.冀东
D.闽西
读下面“我国不同产业地理集中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统计图''(基尼系数越高,产业3-3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区域
达标训练
集中程度越高),完成5〜7题。
作业小结
1980 19821984 1986 19881990 1992 19941996 19982000 2002 2004(年)
5.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布从较为分散到显著集中的产业是()
A.食品加工业
B.电子制造业C・服装制造业D.黑色金属冶炼业
6.引起此产业由较为分散到集中的区位因素最主要是()
A.技术因素
B.自然资源因素
C.劳动力因素
D.市场因素
7.该种产业从较为分散到集中分布,直接引起了我国()
A.北煤南运
B.南水北调
C.人口迁移
D.西气东输。
①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②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会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一、课前预习1、工业区位是指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一般来说,、和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
P672、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和,减少可以提高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P673、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如厂、厂。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如厂、厂。
4、土地是的资源,且是不可移动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因素是仅次于因素的工业区位因素。
P675、集聚是指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生产成本降低的外部经济因素。
相关产业的集聚,一方面能够,降低,集中处理;另一方面可以开展 ,促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P676、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还有:P68①自然资源:诸如资源、资源、资源、生物资源等。
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区域的资源状况。
②自然条件:主要是指工业布局区域的、、、、植被状况,以及有无大的自然灾害。
如大型工厂不宜布局在地形起伏大、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
③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当地的水平、、、劳动力供给,以及投资环境与经济政策等。
一般成衣加工业宜布局在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较低的地区;高级时装的设计和加工宜布局在消费水平较高的大城市;一些有优惠政策的工业区有利于降低成本,可以优先考虑。
④生产技术因素:包括与工艺、素质与水平等。
如一部分制造工业对技术工人的综合素质有比较高的要求;产业应当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比较高的地区。
⑤市场因素:日益变化的需求,对于工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
工业生产直接面向市场,工业企业靠近,有利于及时和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
⑥环境生态因素:工业生产不仅输出工业产品,同时还会产生和。
在工业布局的过程中,要努力减少工业生产对的破坏,严格控制工业区对居住区和其他城市功能区及生态环境的。
⑦信息化与工业布局:如今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的重要力量,信息(如市场信息、科技开发信息、人才信息等)对企业作用十分重大。
铁力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地理导学案设计者:邓立辉审核者:批准人:班级;:姓名:3.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第2课时导学案【使用说明】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思考导学案中的问题,并在书中画出或导学案上写上相关答案。
受知识的限制,可以本组讨论或质疑时提出共同解决。
【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联系的形式和各类工业地域的形成;2、通过了解工业生产活动过程,理解工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3、通过工业与环境的学习,培养环境保护意识;【重点难点】工业联系的形式和各类工业地域的形成。
成为企业主还要为企业的发展做计划,比如:您的企业与哪些企业或部门有联系、为了获取高利润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哪些地方更适合建立分厂……§工业地域联系一、工业联系探究材料:教材P70页“工业联系”探究问题:1、(A)填空:工业生产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2、(B)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工业部门之间存在哪些直接或间接地联系。
二、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探究材料:教材P71页“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探究问题:3、(A)阅读课文后,我想你对“工业转移的原因”和“世界制造业重心的转移”问题会感到很简单,发表你的想法或答案。
4、(A)都听说过世界名表、名牌轿车;用过数码相机和其他电子产品。
那你知道哪些国家对世界高端产品拥有垄断权或是短时期内发展中国家所难以取代的吗?5、(B)对“工业集聚”的内容教材没有涉及到,那就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工业集聚”及“工业集聚有何意义”。
三、开发区和专业化产业区花点时间自己读一读,想一想。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一县一品、一镇一品、一乡一品发展方向明确开发区专业化产业区技术工艺先进产品大规模进入国际商场四、工业与环境探究材料:A.教材P73页B.看图,不同工厂对环境的影响探究问题:6、(B)不同的工厂对环境有不同的影响。
污染严重的工厂应该怎样选址?★课堂及课后作业完成“考试报”相关习题,课后阅读《新新学案》内容讲解及做练习题。
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学案(第一课时)工业区位因【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大主要因素。
2.从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看工业联系。
【知识梳理】1.工业区位:指工业企业的,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
2.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3.三大主要因素(1)运输;其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和。
①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
②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
(2)土地:土地供给状况和的区域差异,影响工业企业。
(3)集聚①概念: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降低的外部经济因素。
②意义:(1);(2) ;【合作探究】工业区位因素问题1: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
下图中图甲是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图乙是设想的以攀枝花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评价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2)图乙所示的生产流程中,字母A表示______,B表示______,C表示______。
(3)试分析此生产流程模式的优点:(4)图示地区还可发展炼铜工业,其主要的优势条件有: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学案(第二课时)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学习目标】1.工业联系的形式和各类工业地域的形成。
2.从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看工业联系。
【知识梳理】1.工业联系(1)组成:工业生产系统主要由、和三部分组成(2)表现①从工业生产过程来看,许多中间环节的承担者既是,又是。
②工业部门之间形成或的联系。
③形成系统与地方生产系统。
2.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1)工业转移①原因:各地区的、劳动力素质、、市场需求、环境容量的不同及变化。
②表现: 重心的转移;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工业集聚: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创新的产品和的服务,几乎由少数地区供应。
3.开发区和专业化产区(1)开发区:独资引进或合资合作建设的为数众多的工业企业,发展方向明确,技术工艺先进,产品大规模进入。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2.了解工业联系的形式和各类工业地域的形成。
3.理解环境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学习重点:工业的区位因素。
学习难点:工业的区位因素。
预习案: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1.工业联系(1)工业生产系统的组成:①______ 投入、②______ 活动和③______ 产出。
⑵表现a.从工业生产过程來看,许多中间坏节的承担者既是④___________ ,又是⑤ ___________ 。
b.工业部门之间形成⑥________________ 联系。
c.形成全球生产系统与⑦________________ 系统。
2.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1)工业转移原因:各地区的⑧________________ 、劳动力素质、⑨_________________ 、市场需求、⑩________________ 的不同及变化。
表现(2)工业垄断:高质量的产品、迅速______ 的产品和__________________ 的服务,儿乎由少数地区供应。
一些________________ 维持着对高端产品的垄断地位。
3.开发区和专业化产业区独资引进或建设的为数众多的工业企业,发展方向明确,技术开发区工艺先进,产品大规模进入专业化产业区 同一个工业部门的企业相对化服务:区域呈现出该种工业的文化氛围,分享专业化协作、专业商场营销网络、社会 得以健康发展, 部门兴起, (1) 环境质量是 _____________ 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污染的防治在很大程度上 制约着工厂的 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 0(2) ______________ 和污染治理费用,对污染型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很大。
探究案:下图为“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S 读图完成3〜4题。
下图为“某工业城市工业发展规划图”,计划在图中四个区位布局四3下列工厂宜靠近钢铁厂布局的是A. 汽车厂、机床厂B.造船厂、食品厂1. A. B. C. D.2. A. B. C. D. 名牌服装函鼠讦草服装面料纺织机械 si 对该镇服装产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牛产服务与社会服务较为完备产品生产附加值高,企业利润丰厚企业生产规模大,生产过程集小原材料、设备和产品市场均在海外该镇各类服装企业高度集中的最主要原因是()共用基础设施,便于牛产协作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集散增加就业,提高城市人口比重集屮治理工业污染) I;商生产阶段销售阶段C.化纤厂、水泥厂D.钟表厂、电视机厂4.工业集聚可以①提高生产成本②扩大总体生产能力③提高环境质量④提高经济效益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5、钢铁工业区位指向变化是A、铁矿区位一煤炭区位一港口区位B、铁矿区位一港口区位一煤炭区位C、煤炭区位一铁矿区位一港口区位D、港口区位一铁矿区位一煤炭区位。
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导学案第1课时工业区位因素考试大纲解读(高考高频考点—5年5考)1.影响工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变化;2.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及工业类型;3.工业区位选择及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通过对工业区位的分析,评价工业区位和工业布局。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趋势与原因;2. 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工业导向类型。
二.教学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2.常见的表示工业指向型的模式图判读和分析。
三.教学难点:1.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2.某些特殊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教师:请同学们首先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三环节:原料投入、生产活动和产品产出。
想一想,假若你是一位投资者,工厂选址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课件展示〗第三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一.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自主学习)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1)自然因素(2)(3)2.影响工业区位三大主要因素运输(影响工业区位的首要因素)①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原料、零部件和动力能源燃料的输入以及产品的外运。
②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运费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土地主要考虑占地面积和地价高低集聚—降低生产成本的外部经济因素 ①集聚目的——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②集聚意义——*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耗,集中处理废弃物。
*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工业集聚类型—— *无生产关系的工业集聚(新兴工业区或开发区) 原因:共享基础设施和廉价劳动力,共享国家优惠政策。
*有生产关系的工业集聚(传统工业区)原因:丰富的自然资源(煤、铁或石油),生产协作关系好。
过渡:我们了解到影响工业的多种因素,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
那么,作为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下面让大家看一个资料,看完之后再请大家思考问题。
《工业区位》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工业区位的概念,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结合实例,分析不同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特点。
3、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不同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特点。
2、难点(1)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2)综合分析和评价不同工业部门的区位条件。
三、知识梳理(一)工业区位的概念工业区位是指工业企业的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空间联系。
(二)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1、自然因素(1)土地:工业需要一定面积的土地来建设厂房和仓储设施。
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都会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2)水源:工业生产需要有充足的、优质的水源供应。
对于一些耗水量大的工业部门,如造纸、化工等,水源条件尤为重要。
(3)原料: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和运输成本等都会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例如,制糖工业通常靠近原料产地,以减少原料运输成本。
2、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市场需求的大小、产品的销售范围和市场竞争状况等都会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接近市场可以及时了解市场动态,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交通:便捷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例如,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附近往往吸引大量的工业企业。
(3)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工资水平和劳动力的地域分布等都会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劳动密集型工业通常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而技术密集型工业则更注重高素质的劳动力。
(4)政策: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例如,政府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往往会提供优惠的政策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企业入驻。
(5)科技:科技的进步可以改变工业生产的工艺和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科技创新也会催生新的工业部门和工业区位选择。
3、环境因素(1)大气污染:对于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导学案第1课时工业区位因素考试大纲解读(高考高频考点—5年5考)1.影响工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变化;2.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及工业类型;3.工业区位选择及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通过对工业区位的分析,评价工业区位和工业布局。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趋势与原因;2. 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工业导向类型。
二.教学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2.常见的表示工业指向型的模式图判读和分析。
三.教学难点:1.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2.某些特殊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教师:请同学们首先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三环节:原料投入、生产活动和产品产出。
想一想,假若你是一位投资者,工厂选址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课件展示〗第三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一.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自主学习)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1)自然因素(2)(3)2.影响工业区位三大主要因素过渡:我们了解到影响工业的多种因素,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
那么,作为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下面让大家看一个资料,看完之后再请大家思考问题。
〖课件展示〗合作探究活动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19世纪以及20世纪早期,钢铁工业基地大多选择在煤田或铁矿产地附近。
但近几十年来,一部分钢铁工业基地(中国上海宝钢、日本福山、意大利塔兰托)却靠近海港城市。
材料二材料三 钢铁工业区位指向变化请从工业区位因素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
3.影响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学以至用,互帮互学】第一组题:(2016 ·湖南长沙明德中学高三10月月考)东风汽车公司是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其前身是1969年始建于湖北西北部大巴山区十堰的“第二汽车制造厂”,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已陆续建成了十堰、襄阳、武汉、广州四大基地,除此之外,还在上海、浙江杭州、新疆乌鲁木齐、云南昆明等多地设有分支企业。
普通高中地理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
1.工业区位因素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引入话题:请同学们回答:你所在的城市有哪些工业区?
2.引发思考:为什么工业区总是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地方?
二、学习工业区位因素(30分钟)
1.解释工业区位因素的含义和作用。
2.分别介绍地理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对于工业区位的影响。
3.利用实例讲解各个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1.将同学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
3.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和展示。
五、总结与反思(20分钟)
2.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总结。
教学方式:
2.合作学习:分组进行讨论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辅助工具:
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实例资料和图片。
教学评价与反馈: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对教学过程进行反馈。
①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②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会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一、课前预习
1、工业区位是指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一般来说,、和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
P67
2、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和,减少可以提高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P67
3、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
近;如厂、厂。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
近;如厂、厂。
4、土地是的资源,且是不可移动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因素是仅次于因素的工业区位因素。
P67
5、集聚是指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生产成本降低的外部经济因素。
相关产业的集聚,一方
面能够,降低,集中处理;另一方面可以开展 ,促进技
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P67
6、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还有:P68
①自然资源:诸如资源、资源、资源、生物资源等。
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区域的资源状况。
②自然条件:主要是指工业布局区域的、、、、植被状况,以及有无大的自然灾害。
如大型工厂不宜布局在地形起伏大、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
③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当地的水
平、、、劳
动力供给,以及投资环境与经济政策等。
一般成衣加工业宜布局在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较低的
地区;高级时装的设计和加工宜布局在消费水平较高的大城市;一些有优惠政策的工业区有利于降低成本,可以优先考虑。
④生产技术因素:包括与工艺、素质与水平等。
如一部分制造工业对技术工人的综合素质有比较高的要求;产业应当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比较高的地区。
⑤市场因素:日益变化的需求,对于工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
工业生产直接面向市场,工业企业靠近,有利于及时和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
⑥环境生态因素:工业生产不仅输出工业产品,同时还会产生
和。
在工业布局的过程中,要努力减少工业生产对
的破坏,严格控制工业区对居住区和其他城市功能区及生态环境
的。
⑦信息化与工业布局:如今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的重要力量,信息(如市场信息、科技开
发信息、人才信息等)对企业作用十分重大。
一些对信息要求高的企业,需及时了解信息,因此
会选择科技发达、信息富集的区位。
P69
7、工业联系:工业生产系统主要由投入、活动和产出三部分组成。
各工业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P70 工业联系的三种主要方式:(1)生产过程的联系;(2)产品用途的联系;(3)生产基础条件的联系。
8、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由于各地区的供给、素质、水平、需求、环
境容量的不同,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工业布局相应地会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
①世界制造业重心转移轨迹为:英德→德美→美日→东亚与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与地区→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等。
②近半个世纪来,国家将一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国家。
P71
9、开发区和专业化产业区
①我国的开发区在引进资金和技术、加强国际经贸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②我国出现了“一县一品”“一镇一品”“一乡一品”的现象,反映了产业区的特征。
如珠江三角洲:东莞和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群;顺德、中山、珠海、南海的电气机械产业群;顺德伦教、龙江、乐从的家具簇群;佛山石湾区和南海南庄的陶瓷簇群等。
P72
10、工业与环境 P73
①质量是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污染的防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厂的成本和效率,因而成为工厂的区位因素之一。
工业排放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对环境质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深刻的影响。
因此,工业布局必须考虑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②单位产量污染控制成本的费用国家比国家要高,
比农村要高。
二、补充知识
1、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① (与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关)、 的数量(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有关)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 ;
② (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 、 的素质、 因素、环境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如钢铁工业的布局的变化:原料—交通—市场);
③ 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2、工业区位选择
①经济效益:
②社会效益: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国防的需要;个人偏好的影响;工业惯性的影响;
③环境效益: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要考虑风向、水源等。
3、连线
电子计算机厂 市场 炼铝厂 原料 制糖厂 廉价劳动力 服装厂 技术 啤酒厂 动力
4、环境与工业布局
①风向玫瑰图:图中外点到中心的距离越大,表示风频越,其为当地主导风向,外点到中
心的距离越小,表示风频越,其为当地最小风频。
②水泥厂、火力发电厂、酿造厂等有污染的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最大风频的风向地带,或在最小风频的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的郊外。
③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等有污染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该远离及河
流游。
④化工厂、炼油厂等既污染又污染的工厂,既要考虑,又要考虑;
⑤发电厂、钢铁厂等既污染并有污染的工厂,既要考虑,又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⑥以上所有布局方式应强调必须对所有污染物进行处理
.........,做到达标排
放,以最大限度减少污染对城乡居民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另外无污染
...
工厂可设在城区
.......;轻微污染工厂可设在郊
..........
..........区.;严重污染工厂可设在远
离城区的郊区
......。
5、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有利影响:合理的农业生产,使土地等资
源为人类持续利用,并且为我们提供衣食来
源。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大大增加了农作物
的产量。
②不利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可能导致
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
土流失、土壤污染等。
(滥砍乱伐导致
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
漠化;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③不
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地盐碱化;化肥
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农药的不合
理使用导致农产品和土壤污染)
6、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有利影响: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
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②不利影响: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
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
盾越来越突出;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
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
境。
7、工业布局思考题
⑴.读所给城市平面图(右图),根据工业布
局原理,各工业区的布局相对合理的是:
A.①微电子工业②纺织工业
③食品工业④化学工业
B.①纺织工业②化学工业
③食品工业④微电子工业
C.①食品工业②化学工业
③微电子工业④纺织工业
D.①食品工业②纺织工业
③化学工业④微电子工业
⑵.读“广州某城镇规划示意图",图中a自来水厂、b火电厂、c 印染厂、d电子仪表厂,布局比较合理的一组是: ( ) A.a和c B.b和d C.b和c D.a和d
⑶.读右图,分析回答:
Ⅰ.副业、渔业、果林业分别在甲、乙、丙
三地何处发展较为合理,试述理由。
甲地应发展业,理由:。
乙地应发展业,理由:。
丙地应发展业,理由:。
Ⅱ.计划在①~⑥处,分别建化工厂、制碱厂、罐头加工厂、石油输出港、自来水厂、疗养院,
应分别建在何处较为合理,试述理由。
A化工厂应建在,理由:。
B石油输出港应建在,理由:。
C自来水厂应建在,理由:。
D疗养院应建在,理由:。
E罐头加工厂应建在,理由:。
F制碱厂应建在,理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