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单位: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姓名:陈闽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高中地理湘教版教版必修二的第三单元第二节的内容,工业地域的形成

是对前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内容的深化,同时也为第三节传统工业区

和新工业区的学习做铺垫,在教材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1、学习方式:本节课具体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发现—推理式教学、问题探究教学、小组协作学习。

这教学方法的实施,其根本性目的就是为了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实现人人参与、面向

全体,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合作,进一步突出学习的主体性,发展学生

的个性化思维。

2、学习任务: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对工业区位因素已有所了解;在实际生活中,对不同类型的

工业区域,如经济开发区等有所耳闻,但是真正要理解其含义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的学

生能接触到一些工厂,但并不见得能了解到整个生产过程,更难以知道工厂发展的过程及

今后的方向。从这方面看,教材过于简单、抽象,学生对本节内容缺乏感性认识。

三、设计思想《地理新课程标准》倡导让课程走向生活,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

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课堂充满创新的活力;要把教学过程当作师生交流、

交往的过程,当作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

为了贯彻这一理念,笔者将本节内容的教学形式设计为任务型教学。由教师指定任务,创设情境,学生在任务的驱使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

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工业联系的形成和原因,初步学会分析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利与弊。

(2)掌握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尝试对某一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核心工业部门以及各工业部门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实例学会分析工业地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一个工业区的发展规模、主要发展方向形成的内在原因,提高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由工业地域的形成认识我国大力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意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加强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发展特点。

难点:联系实际,让学生能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发展特点。

突破口:充分利用多媒体,结合乡土地理,进行案例分析,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九、板书设计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工业的联系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

三、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的根本原因: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

2、工业分散的实现条件:①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

②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十、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大部分学生能联系工业区位因素,根据实例,说明工业地域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能较好地达成课标中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正确途径的资料搜集,联系实际,自

己举例,在课堂上交流,较好地实现了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工业区相关资料的搜集,

较好地达成了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

欠缺之处: 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很多突发的因素,学生在课下所做的准备也没有进行及时的跟踪了解,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些环节把握得不够好,布置的课后作业也没有很好的体

现分层教学,没有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来布置作业,反馈的效果不是太好

改进措施:本节课以案例教学为主,所以在时间的把握上可再作适当的调节,让学生从案例中充分理解本节知识点,进一步加强教学效果。

发展方向: 设计最大特点是体现新课程“人文地理”课程标准强调的“案例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先以典型案例为依托,通过解决问题,诠释和概括规律和原理;然后又以案例实证分析促

进拓展和提高;最后再以案例应用达成巩固和深化。本设计对“案例的运用”的特别之处

还在于是以“通过不断解决问题”统整教学过程,其意义更有:(1)突出“过程与方法”

目标的落实;(2)真正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思维力度,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

位;(3)能将“感知、理解、巩固、应用、提高”等合为一体,真正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