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论证方法(高三复习用)
- 格式:ppt
- 大小:2.14 MB
- 文档页数:28
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论证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正反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论证(反证法)、假设论证、及整体上的归纳论证、演绎论证、因果论证等12种1.举例论证,简称例证法,通过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其作用“事实胜于雄辩”说服力强,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法: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用做论据的道理应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一般用于整体运用归纳法的文章中,因此类文章论点一般是从具体的材料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在很多条件下是很难完全的,结论往往未必可靠因此,常常须用理论加以衡量,就能够保证其可靠性。
除了引用普遍性原理和原则外,各门学科的理论也可以作为论据。
如物理学理论、文学理论等。
理论论证的论据还可以是某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和成语等。
)3.引用论证(引证法):道理论证的一种,就是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可以充实文章内容,增强文章底蕴;充分证明观点,增强说服力;展示作者的修养和积累(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
引用方法多变,十分灵活)。
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
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4.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全面地突出论证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让人印象深刻)。
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一)所谓论证方法,指的是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方法:论证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例证法证法是运用归纳推理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主要是用典型的具体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
通常所说的“摆事实”,就是例证法。
事例可以多举,也可以少举,但应注意详略适当和排列顺序。
由于例证法是以个别事实作为前提证明一个一般性的结论的,所以,为使结论正确,有较强的说服力,列举的个别事实必须注意应该是真实的、典型的。
[精彩选文一]守住心灵的契约(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我常常被那个叫做尾生的古人感动得落泪。
“尾生与女子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
”尾生就是这样一位执著得可爱的君子,为了那一个或许并不重要的约定,为了守住自己心灵深处写给自己的那一份契约,他竟然用生命来壮烈地捍卫它。
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闪光的两个字——诚信。
(极端诚信的例子,直点主题)我常常怀念远古,那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时代。
那些君子翩翩风度的背后,是一个用诚实、信用、执著的信念支撑的人的结构。
那别萧萧易水而去的荆轲,难道他不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难道他不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他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满怀对誓言的忠贞。
那手执和氏璧在秦王殿上慷慨陈词的蔺相如,难道不知秦王的阴险与贪婪?他在出发前已经许下完璧归赵的诺言!他正是循着一条实践诺言的艰难道路在英勇地捍卫国家的利益和个人心灵深处那份不朽的契约。
(开篇一例讲对个人的守诺,紧跟两例由对国君诚信上升为对国家忠信。
摆事实,讲道理,更见诚信之伟大)这些都是古老的故事了,历史和时间或许把它们打磨得有些褪色了,市井的喧嚣与霓虹灯的艳影淹没了人性的光华,我们不得不为那些失落的品质扼腕叹息。
(古今对比,赞古贬今,以古讽今,发人深思)(诗化语言过渡,自然的承上启下,忧愤溢于言表)那些唱着“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浮躁的人们,或许忘记了婚姻是一份幸福的契约,它是心灵的契约,只有用心守护,才能获得幸福的果实。
议论文常用论证方法议论文基本的论证方法[整理]1、归纳法论证归纳法是从大量的现象中,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归纳出它的共同点,即一般性的道理,然后,用结论的形式写出来,即从个别到一般。
我们从下面这段文字来了解这种写法。
例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理论上的重大创造,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往往是从“疑”开始的。
“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这个疑,对于探索万有引力的牛顿曾有极大的启示;“水开了,壶盖为什么被掀起来”这个疑,使瓦特发现了蒸汽的力量;“挂灯摇摆幅度不论大小,为什么时间都是一样的”的这个疑,使伽利略发现了等时性原理。
这些自然现象,皆是人们生活中惯常所见,然而,寻常人熟视无睹,惟有探索精神的人对此产生“疑”,努力探求,以致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1)结构特点:纵观这一段,第一句是立论,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句是对论点的解释;第三句是摆论据,列出可证明论点的论据;第四句是议论析理,针对论据的内容进行解析,挖掘内在的含义。
可见“立—摆—议”是这个段的主要结构特点。
(2)论证特点:第四句是在上句列举了牛顿、瓦特、伽利略三个事例之后,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惯常所见—产生疑问—努力探求—有所建树”。
这些共同点正是三个事例中所包含的必然因素。
这种分析例证中的内在联系,归纳其本质特征的方法,正是辩证归纳推理的思维方法。
这样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可靠的,因而这段文字的说服力很强。
——文章深刻、丰富的保证运用归纳法修改下面一段文字,使其更具有说服力。
战胜自我华罗庚年轻时,在一个中学干杂活,晚上在如豆的油灯下演算,为以后成为著名数学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普勒长期操劳杂役,业余时间便刻苦钻研,从而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童话作家安徒生,当过学徒,干过剧院杂活………他们都是战胜自我的人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因果关系,深刻。
战胜自我华罗庚年轻时,在一个中学干杂活,晚上在如豆的油灯下演算,为以后成为著名数学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普勒长期操劳杂役,业余时间便刻苦钻研,从而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童话作家安徒生,当过学徒,干过剧院杂活……:所有伟大的生平都会有平凡的片断,而不拘于平凡,挣脱平凡对自我的束缚,破茧成蝶,平凡的生命也就焕发出巨大的光芒。
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共3篇)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共3篇)篇一:高考语文作文技法议论文写作6种事理结合分析论证的方法素材语文:高考作文技法:议论文写作6种事理结合分析论证的方法不少考生在写议论文时,所举事例古今中外,不可谓不丰富,但给阅卷老师的感觉却是堆砌事例,论证力度不够,说服力不强。
究其原因,是考生不明白议论文重在议文章在举出“木子美”“小沈阳”等典型事例后,分析了这种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揭示了问题的实质,令人警醒。
二、由此及彼法分析论证时,所举事例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人类社会的;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国家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当今的;可以是中国的,也可以是外国的。
其实,不论哪方面的事例,都是相通的,分析论证时,可以由所举事例联想到与之相关或相反的方面。
一头毛驴被主人牵着,来到桥头,透过一道道宽宽的石板缝,可以看见桥下湍急的流水。
毛驴被这可怕的景象吓呆了,任凭主人怎么催赶就是不敢前行。
主人走上桥往前拉它,它就向后撤;主人用树枝狠狠地抽打它,它就前腿立起,昂首长嘶,好像在抱怨:“为什么非要我走这么危险的路?想让我掉下去淹死吗?”主人只得住手。
后来,主人想出一个办法,他牵驴下桥,直奔一块庄稼地而去。
毛驴看见绿油油的庄稼,早已馋涎欲滴,顺从地往前走。
这时,主人脱下褂子蒙住了驴的眼睛,在原地兜了一圈,就径直奔桥头而来。
毛驴就这样被一步步牵上了危险的境地却茫然不知。
它还幻想着正一步步走近那片庄稼,好大嚼一通哩! 牵驴过危桥,是因为驴戴上了“眼罩”,两眼一抹黑,看不见前面的危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日常生活中,那些看得见的陷阱,人人都能避开;而一旦被某种东西所诱惑,丧失了理智,迷了心窍,就好像一头戴上眼罩的毛驴,再也看不到危险,只能乖乖地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作者在讲述了“牵驴过危桥”的故事后,揭示出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从而给读者以人生启迪:看得见的陷阱,容易避开;一旦诱惑在前,看不到危险,便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议论文基本的论证方法[整理]1、归纳法论证归纳法是从大量的现象中,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归纳出它的共同点,即一般性的道理,然后,用结论的形式写出来,即从个别到一般。
我们从下面这段文字来了解这种写法。
例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理论上的重大创造,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往往是从“疑”开始的。
“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这个疑,对于探索万有引力的牛顿曾有极大的启示;“水开了,壶盖为什么被掀起来”这个疑,使瓦特发现了蒸汽的力量;“挂灯摇摆幅度不论大小,为什么时间都是一样的”的这个疑,使伽利略发现了等时性原理。
这些自然现象,皆是人们生活中惯常所见,然而,寻常人熟视无睹,惟有探索精神的人对此产生“疑”,努力探求,以致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1)结构特点:纵观这一段,第一句是立论,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句是对论点的解释;第三句是摆论据,列出可证明论点的论据;第四句是议论析理,针对论据的内容进行解析,挖掘内在的含义。
可见“立—摆—议”是这个段的主要结构特点。
(2)论证特点:第四句是在上句列举了牛顿、瓦特、伽利略三个事例之后,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惯常所见—产生疑问—努力探求—有所建树”。
这些共同点正是三个事例中所包含的必然因素。
这种分析例证中的内在联系,归纳其本质特征的方法,正是辩证归纳推理的思维方法。
这样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可靠的,因而这段文字的说服力很强。
——文章深刻、丰富的保证运用归纳法修改下面一段文字,使其更具有说服力。
•战胜自我•华罗庚年轻时,在一个中学干杂活,晚上在如豆的油灯下演算,为以后成为著名数学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普勒长期操劳杂役,业余时间便刻苦钻研,从而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童话作家安徒生,当过学徒,干过剧院杂活………他们都是战胜自我的人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因果关系,深刻。
•战胜自我•华罗庚年轻时,在一个中学干杂活,晚上在如豆的油灯下演算,为以后成为著名数学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普勒长期操劳杂役,业余时间便刻苦钻研,从而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童话作家安徒生,当过学徒,干过剧院杂活……:所有伟大的生平都会有平凡的片断,而不拘于平凡,挣脱平凡对自我的束缚,破茧成蝶,平凡的生命也就焕发出巨大的光芒。
篇一:高考语文 作文技法 议论文写作6种事理结合分析论证的方法素材语文:高考作文技法:议论文写作6种事理结合分析论证的方法 不少考生在写议论文时,所举事例古今中外,不可谓不丰富,但给阅卷老师的感觉却是堆砌事例,论证力度不够,说服力不强。
究其原因,是考生不明白议论文重在议(说理)这一根本要求。
那么,议论文写作中,在举出典型事例后,如何对事例进行分析,以使事理有机结合,从而增强论证力度呢?下面教你6种事理结合分析论证的方法。
一、由果溯因法或由现象揭示本质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其外在与内在的原因,任何现象的背后都有其实质,举出事例后,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或揭示事件的实质,以增强文章的论证力量。
木子美等一批网络写手,凭借浅薄的语言、暴露的照片将作家的定义完全扭曲;小沈阳以忸怩的姿态、嗲声嗲调的语言在春晚中将全国人民狠狠地“雷”了一把。
一时间,“不要脸”似乎成为通向“名誉”的捷径。
这种现象没有出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变化最大、人心最躁动的上世纪80年代,反而出现在不断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素质教育的今天。
应该说,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流于形式和都市发展中的文化媚俗,对一些人灵魂的迷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珍惜你的脸面》片段)文章在举出“木子美”“小沈阳”等典型事例后,分析了这种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揭示了问题的实质,令人警醒。
二、由此及彼法分析论证时,所举事例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人类社会的;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国家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当今的;可以是中国的,也可以是外国的。
其实,不论哪方面的事例,都是相通的,分析论证时,可以由所举事例联想到与之相关或相反的方面。
一头毛驴被主人牵着,来到桥头,透过一道道宽宽的石板缝,可以看见桥下湍急的流水。
毛驴被这可怕的景象吓呆了,任凭主人怎么催赶就是不敢前行。
主人走上桥往前拉它,它就向后撤;主人用树枝狠狠地抽打它,它就前腿立起,昂首长嘶,好像在抱怨:“为什么非要我走这么危险的路?想让我掉下去淹死吗?”主人只得住手。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那么,高考议论文论证方法有哪些?1、喻证法喻证法是用打比方来论证论点的方法。
在议论文中,设喻可以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生动、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
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运用喻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以小见大,就近取譬。
要精选生活中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做为设喻的喻体。
喻体如果不是读者常见熟知的,就达不到喻证的目的。
《下蛋、唱鸡及其他》一文,通篇是用鸡的形象来帮助说明问题的,给人的印象是具体的生动的。
②喻体不求形似,求神似。
做为喻证的喻体与做为比喻的喻体不同。
比喻的喻体是为了强调特征,描绘事物,侧重形似,以形比形;而喻证的喻体是为了阐发观点,以正视听,力求神似,以义取形。
一定要对自己所要论争的对象和用来设喻的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细致入微的体味与揣摩。
③精剖喻体,丝丝入扣。
《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的喻证法运用得是很经典的。
他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混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的几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
十分贴切,浑然一体,令人信服并不由得拍案叫绝。
④多方面挖掘喻体含义。
比喻物往往具有多方面的含义,考生在应考时可根据论题和论点的需要,通过深入挖掘后,恰如其分地加以利用。
例如前面提到的“指南针”,在那篇文章中考生将它比喻成为“理论”,而在别的文章中,有人将它比喻为“理想”,指引着人生的道路。
1988年高考时,有考生将“清流与活源”比作“实践与认识”、“人才与教育”,也有人比作“现代化与改革开放”。
⑤可一连用多个比喻来说理。
例如毛泽东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文中针对一些同志对实行“精兵简政”政策的意义认识不足,一连用随季换衣,孙悟空对付铁扇公主,“黔之驴”等三件事作比喻,深入浅出地加以阐明。
高中语文备考-议论文常见论证方法论证是议论文三要素之一,它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
如果说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那么论证则用来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下面针对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假言因果法、正反对比论证法)举例指导。
一、例证法例证法就是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个别事例来论证论点。
这种方法是学生作文中最宜掌握,使用频率高,同时又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要用好例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
一般来讲,应优先考虑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2.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否则容易犯文体不分的错误。
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不是为了弄清事实,切忌本末倒置。
3.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
同类事例掌握多时可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
4.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不能将例证法变成事例整理,忌有例无证。
【典型范文】谈骨气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文章首句提出中心论点,全文都是为了证明这个论点)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用孟子的话来阐释骨气的含义,注意:如果引用文言文,要用现代汉语对其进行解释)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
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议论文专题复习论证方法一常见的论证方法有:(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
(2)道理论证:引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二典型考题回顾:1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
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
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 可贝多芬不消沉, 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
”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3分)2如今有些人,总是特别害怕别人说自己不深刻,因此总是千方百计伪装自己、表演自己。
a固然,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都是表演者。
但是,一位真正优秀的演员,不是仅仅依靠外表的华丽取悦观众,而是凭借内心世界的真诚、丰富来赢得更多的掌声。
b正如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所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
”语段中画线的ab部分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a b3责任是成就事业的可靠途径。
责任出勇气,出智慧,出力量。
有了责任心,再危险的工作也能减少风险;没有责任心,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
责任心强,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责任心差,很小的问题也可能酿成大祸。
本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说说使用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4分)总结: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充分更深入。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优秀10篇.分析产生的原因。
篇一原因有时是多层的,有些现象看起来似乎是发生作用的原因,但在它们的背后,却还有产生它们的原因。
对于多重原因的事物,如果只停留在其中的某个层面上,把它当成最终因素,论点就可能不深刻,也难以把问题说透,这样的因果论证,其说服力是有限的。
遇到这种情况,应当一层一层地追究下去,不可轻易罢休,要一直到提示出最终极的原因为止。
一般来说,越是表层的原因,越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其论证力也就越有限;越深层的原因,就越能说明问题的实质,就越有说服力。
比较论证篇二比较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
通常将它分为两类:一类是类比法,另一类是对比法。
1、类比论证。
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其逻辑形式为:A具有a、b、c、d的属性,B具有a、b、c的属性,所以,B可能具有d的属性,属于形式逻辑中的归纳推理。
类比论证属于或然性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式,其结论不一定为真,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
在某些情况下,有时无法获得更确切的论据。
运用类比论证,有时是有效的。
类比法富于启发性,它深入浅出,使读者易于领悟抽象的道理,可使文章简练生动。
使用这一方法要注意,类比对象应有共同的或相似的属性,要防止出现机械类比的毛病。
由于用来类比的前提是特殊的事物,所以类比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论述复杂问题时只用类比说理就会显得不够充实。
类比论证有一定的哲学依据,因为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
从思维方式来看,类比论证不拘于事物表面上的差异,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考查,试图在异中求同,是包含了辩证法的因素的`,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有其意义,许多类比的结论虽然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假说。
但是,作为一种论证方式,由于它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其结论不是完全可靠,所以在表述上多用“可能”;另外,即使一个基本正确的类比结论中,也包含着某些谬误。
高考语文:10种论证方法,标准议论段五部分,写法指导与实战,详细实用!一、高质议论文段举例二、标准议论段五部分三、标准议论段写法四、高质议论写作练习在高考议论文写作中,常常会犯“文体不清”的错误。
记叙不像记叙,议论也不深入透彻这种“以叙代议例而不议”的问题,就是对所举事例缺少具体的分析,论点仍然是论点,材料仍然是材料,由于缺少必要的分析论证文章常常没有说服力。
因此无论是事例、名言都要通过分析才能彰显论证的力量。
一、高质议论文段举例1.例: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自古才子出寒门”。
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
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优点:观点明确,论据丰富。
缺点:“观点+论据”格局。
弊端:论点和论据之间互相脱离,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桥梁,论点还是论点,论据还是论据;论据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论点孤立无援,也就失去了立足的依据。
这种“不讲道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论怎样充足,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2.修改建议:补充内容,规范成段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观点句)自古“寒门出贵子,白屋出公卿”,贫困让人学会努力、学会思考、学会成长。
(阐释句)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
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材料句)他们因为贫穷,才更知道珍惜,知道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摆脱。
因为贫穷,才会在黑暗中长途跋涉,在逆境中执着前行。
(分析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结论句)二、标准议论段五部分一个标准的议论段必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依次包括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总结句1、观点句:(1)位置:主体段的段首(2)句式:简洁的陈述句(3)数量:一句(4)句末标点:句号2、阐释句:紧跟观点句,力求清晰简洁易懂。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和“构段方法”一、议论文的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即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我们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事例必须紧扣论点,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
这就要善于分析那些和论点有关的材料,从中选出确凿可靠、有代表性,而又最能证明论点的事例来。
二是举例要简练、概括。
可以从完整的事实中截取有关的一段来概括说明,而不按事件发展的本来顺序去过多地描绘。
举例记事虽然也要用到记叙的表达方式,但和记叙文的写法不同,忽略了这一点,就会以叙代议,以事代理,失去了议论文的特色。
如果不考虑论点的需要,信笔写去,甚至进行大段的记叙,那事例不但起不到应有的论证作用,还会使议论文变成“两头议、中间叙”的不伦不类的文章。
例如,要证明“人才成功往往要在磨难中砥砺自己”这一论点,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几个论据:司马迁宫刑而作《史记》,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列宁流放西伯利亚而写《俄国资木主义的发展》,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红楼梦》,以上古今中外的四个例子,如果每个都要详尽描写的话,恐怕要写成长篇小说了,但在这里我们只要抓住了四个事例中的共同点(人物受到压抑、苦难甚至欺辱,但历经磨难,砥砺,终于脱颖而出)进行高度简明而恰当的概括就行了。
议论文中的论据仅仅是用来阐明道理的,不需要完整无缺地写到文章中去,不需要写细节,不需要具体铺叙和描绘,只要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取其二端,写出和论点有关的那个侧面,就可以了。
2.道理论证是指引用具有权威性的古今中外名人名言或具有代表性的话语典故寓言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等,来证明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是经过验证的真理,因为这些道理具有权威性,这种方法使用得当,就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举例之后的分析也是道理论证,所以我们要学会分析事例的道理论证的方法。
二、议论文的构段方法1.引议联结式这种构段方法的思路是:先引述一个或数个事例,再对该事例进行分析,然后联系社会实际进行分析,最后做出总结。
(引)越王勾践面对亡国的挫折,忍辱负重,卧薪尝胆,让吴王放松警惕,终于获得机会一举复国。
高考语文-议论文论证方法汇总-最全常用论证方法如下:对比论证法、因果分析法、反向假设法、比喻论证法、归纳点题法等一般性的议论段论证包括如下层次:摆论点(解说)—举例并分析论据—小结论点标准议论段: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议论文之分析说理之一正反对比法一种情况是举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反面的例子,然后,对这两个例子还要进一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证明论点。
另一种情况是举一个例子,但这个例子里面含有正反两种因素,这个例子举完了,再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加以对照性分析以证明论点。
注意由事例推及观点,在举例后辅以论理,一正一反,比较阐述。
语段模式:观点句+正面事例+反面事例+事例后的对比分析+总结句正反对比法1俗话说:勤能补拙。
//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吧,他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
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
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
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
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
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
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
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不难看出,张溥虽然很"笨",但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勤学苦练才使他的文思变得逐渐敏捷起来;而仲永虽然天赋出众,但他后来不思进取,终致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
观点句+正面事例+反面事例,注意其转述的简洁及侧重点+分别对两个事例作对比分析论证+总结句正反对比法2致敬英雄,致敬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
为什么一句"精忠报国"壮志凌云而不朽?为什么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对比而鲜明?一个是岳飞,一个是秦桧,为何一个千古留名,一个遗臭万年?就是人生的价值观正确与否,爱国还是祸国,利人还是利己?"壮志饥食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宁可牺牲自己,也要誓死"还我河山"!——祸福荣辱又何足道哉?这便是英雄的爱国情怀、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向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