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 格式:pdf
  • 大小:247.02 KB
  • 文档页数: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象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发表时间:2011-07-15T10:27:52.437Z 来源:《素质教育(教师教育)》2011年第5期供稿作者:荆桂珍[导读] "空白"是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的部分。是能"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能让学生不拘一格,大胆思索,淋漓尽致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利用思维空间创设情景,诱导和激励学生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成为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有很多,我觉得在语文课堂上运用 "空白艺术"进行教学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空白"是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的部分。是能"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古希腊的维纳斯女神雕像断臂的空白艺术,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中国古代《诗品》中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文学创作空白艺术,更让读者展开充分的想象。空白艺术强调的是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无言之美",追求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共鸣效应。

文章中耐人寻味的"空白"正是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想象点"。而对这些"空白"的填补正是学生阅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动力机制之一,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所以在我们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是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1、填补文章中故事情节的"空白"

这种"空白",虽然是文学作品中未明确写出的部分,但它仍是文中已实写的内容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部分。它最明显的是存在于情节结构层面上。如《孔乙己》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学过程中,我在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小说的结局时,提出一个问题:孔乙已最后一次离开咸亨酒店后命运如何?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全文,思索他的结局如何?他死了吗?他是怎么死的?这里我就启发学生联系上文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性格、品行去思考,这样不少同学能认识到:孔乙己受封建教育制度的毒害而好逸恶劳,四体不勤,又死要面子,被丁举人打折腿后,连"窃"也不能,其结局的这一空白点充溢了作者独特的感情。到这里学生想象的翅膀已展开,并各抒己见,解说这一空白:有的说孔乙己在冰天雪地中冻死,有的说他没钱医治活活痛死,有的说他饿死;也有的学生说孔乙己没有死,他借钱治好了腿,后来还中了举,也像丁举人一样淫威乡里……试想如果鲁迅写出了结局,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争论,就会缩小读者思考的空间,作品的余味也会降低。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这不是很好吗?

2、填补文章中人物描写的"空白"

有些课文描写人物的语言时往往用省略号留下空白,让读者去联想,去补充,其实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如《故乡》中对闰土的语言描写,写少年闰土用了四处省略号,写中年闰土用了十处省略号,这实际上是留下了需要我们去仔细体味的空白。我就在此处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他们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把文中空白处合理、恰当、具体地填补出来,然后再让他们比较补充后与原文"空白"的优劣。学生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不仅真切地感受到了闰土处境、地位的变化,准确地把握了人物鲜活的性格特点,同时也理解了这些省略号"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3、填补文章中思想感情的"空白"

在一些文章(包括诗歌)中,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常常不直接说出来,而是借助某些形象含蓄地表达出来,让读者去腾飞想象,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通过作品中启发性、暗示性的语句进行联想,去体会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或相近之处,去感受作品中隐含着的"言外之意" 。如在讲授《我爱这土地》时,提出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把自己比作一只鸟呢?这就要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艾青的思想,以填补作品中这一思想感情的"空白",便于学生更准确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除了合理利用教材中的"空白"以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在教学时留有余地,有目的地创造知识上、心理上、板书上的暂时性"空白",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使学生生出"实"来,以收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形成幽远的教学氛围。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布白艺术。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教学空白艺术的运用正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的有效途径。不过在一堂课中,可以布白的地方很多,教学时要根据需要适当地运用,不能为布白而布白。如果教师布的"白"太多,或竟是一片毫无意义的空白,让学生无从捉摸,则不能取得启发学生思维的效果。惟有艺术地利用"空白",才能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同时还能淡化教育的痕迹,增强教学的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让"空白"美丽起来,精彩起来,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更富有成效,最终适应新时代、新课标的要求。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蓼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