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理综综合训练十二
- 格式:doc
- 大小:505.00 KB
- 文档页数:12
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014年高考大纲版理综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2.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细胞呼吸作用3、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4.某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②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③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甲乙丙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 丙、乙、甲5.为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
绝密★启用前2014届高三第三次大联考(全国新课标卷)理科综合试卷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细胞中广阔的膜面积为许多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的合成、修饰、加工、分泌都离不开生物膜B.蓝藻、绿藻、衣藻的细胞壁合成都离不开高尔基体C.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都在膜上形成[H]D.植物有丝分裂过程离不开生物膜的作用2.P53基因能编码一个由39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可与DNA发生特异性结合以阻止损伤的DNA复制,促使DNA自我修复;如修复失败则引起细胞出现“自杀”现象。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P53蛋白质的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B.细胞分裂过程中若DNA受损,P53蛋白质可使间期时间延长C.癌细胞的形成可能与P53基因突变有关D.细胞出现“自杀”现象属于细胞凋亡3.下列有关实验材料或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相同B.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C.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实验中,胚芽鞘是否接受单侧光照射为自变量D.显微镜下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所用的材料必须始终处于生活状态4.某基因(14N)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
理综化学7+5(十二)7. 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明矾常做净水剂B. 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易发生腐蚀C. 发酵粉中含有较多的NaHCO3,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D. 金属钠、金属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可以使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8. 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 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其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B. 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C.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D. 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9.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24L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 AB. 1.8g NH4+离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 AC. C60和石墨的混合物共1.8g,含碳原子数目为0.15N AD. 0.5mol/LNaOH溶液中,含Na+离子数目为0.5N A10. 某高分子化合物由和—CH2—CH2—两种结构单元组成,该化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是A. 5.2%B. 7.8%C. 14.3%D. 20%11. 萤火虫发光前后物质的变化如下:下列关于荧光素和氧化荧光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二者的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OB. 二者的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2OC. 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 都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1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稀盐酸中c(H+)=c(Cl—)+c(OH—)B. 常温下,在0.1mol/L的HN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C. 将Na2CO3水溶液加热、蒸干,最后得到NaOH固体D. 酸与碱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可能大于713. 在下列装置中,MSO4和NSO4是两种常见金属的易溶盐。
当K闭合时,SO42—从右到左通过交换膜移向M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溶液中c(M2+)减小B. N的电极反应式:N=N2++2e—C. X电极上有H2产生,发生还原反应D. 反应过程中Y电极周围生成白色胶状沉淀26.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使用铜及铜器最早的国家之一,直到现在铜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理科综合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份。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2.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呼吸作用3.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4.某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②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③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如下: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①、②、③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5.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
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B .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 .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D .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 ,一定会使结果偏低 7.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lmol FeI 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B .2 L0.5 mol • L -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 C .1 mol Na 20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 D .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 N A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SO 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 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B .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 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C .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D .用AgNO 3溶液可以鉴别KC1和KI 9.右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MH -Ni 电池)。
高2014级第六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5.本试卷共16页。
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情况,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I-127 Na-23 Al-27 Fe-56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的合成都能够体现“基因选择性表达”的是()A.血红蛋白和促甲状腺激素B.RNA聚合酶和抗体C.神经递质和呼吸酶D.ATP和胰高血糖素2.用2 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细胞不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的细胞B.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C.BC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D.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3.下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图中a~g为物质,①~⑥为反应过程)。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图中a物质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绿色植物能利用它将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c中B.图中①表示水分的吸收,③表示水的光解C.将b物质用18O标记,最终在(CH2O)中能检测到放射性18OD.在g物质供应充足时,突然停止光照,C3的含量将迅速下降4.研究人员将小鼠第8号染色体短臂上的一个DNA片段(长约30 kb)进行了敲除,结果发现培育出的小鼠血甘油三酯极高,具有动脉硬化的倾向,并可以遗传给后代。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14.6本试卷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1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
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B.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C.酶与ATP均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D.ATP含有核糖,而所有的酶均不含核糖2.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3.2010年11月是第十个全球肺癌关注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肺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分裂期B.肺癌患者体内所有细胞均发生了癌变C.肺部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D.只要不吸烟并避免吸入“二手烟”就不会患肺癌4.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A.乙烯B.吲哚丁酸C.赤霉素D.2,4-D5.有关DNA的叙述正确的是()A. 碱基序列的多样性构成了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B. DNA 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C. 双链DNA分子的任意一条链中碱基A的数量一定与T相等D. 细胞内DNA双链必须完全解旋后才进行复制6.关于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变异均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太空射线能使种子发生定向变异C.一个碱基对的缺失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D.自然选择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乙烯、聚乙烯、苯乙烯都是不饱和烃B.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会有沉淀析出C.苯能与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8.下列无色溶液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K+、Na+、MnO4-、SO42-B.H+、K+、NO3-、SO32-C.Na+、Ba2+、Cl-、Br-D.Fe3+、NH4+、SCN-、HCO3-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3.4gNH3中含有电子数为0.2NA (相对原子质量:N-14、H-1)B.标准状况下,22.4L Cl2参加所有化学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都是2NAC.标准状况下,0.5NA个SO3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11.2LD.500mL 1mol/L氯化铁溶液中的Fe3+数小于0.5NA10.参照反应Br+H2 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变大C.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D.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11.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2014年高考大纲版理综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2.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细胞呼吸作用3、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4.某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②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③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甲乙丙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 丙、乙、甲5.为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
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
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所示)中,正确的是()二、非选择题31.(9分)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1)右图表示了对某种C3植物和某种C4植物的影响。
当光照强度大于p时,C3植物和C4植物中光能利用率高的是植物。
通常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有的面积,补充气体等。
(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4植物吸收的CO2被固定后首先形成化合物。
(3)C3植物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需要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这两种物质在叶绿体内形成的部位是。
河南省六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6页,共30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校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书写作答,在试题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l 27 Si 28 P31 S 32 Ca 40 Ni 59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细胞一定均含有叶绿体②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起促进作用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⑤人体细胞有氧呼吸全过程一定在线粒体中⑥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⑦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⑧将斐林试剂加入某植物组织样液,显现蓝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不含有还原糖A.全部不正确B.有一个正确C.有两个正确D.有三个正确2.下列实验所选用的材料、试剂和实验目的正确的一组是A.利用甘蔗组织样液进行还原性糖的鉴定,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会出现明显的砖红色沉淀B.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用0.5g健那绿和50mL蒸馏水配制的染液C.观察渗透现象时,在长颈漏斗口外封上一层玻璃纸,往漏斗内注入蔗糖溶液,然后将漏斗浸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向3%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酶溶液3.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甲代表种群,a为能量输入,则b、c可分别代表散失的热量和储存在ATP中的能量B.若甲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浆渗透压下降,则b、c可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尿液减少C.若甲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及淋巴因子的作用,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D.若甲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提高4.某校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搭建DNA分子模型的实验中,若有4种碱基塑料片共20个,其中4个C,6个G,3个A,7个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4个,脱氧核糖塑料片40个,磷酸塑料片100个,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A.能搭建出20个脱氧核苷酸B.能搭建出410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C.所搭建的DNA分子片段最长为7碱基对D.能搭建出一个4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5.自然界中,与花生相比,玉米更适合生长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旱的环境中,其利用CO2的能力也远远高于花生。
2014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试题 答 卷生物B AC BD D 化学 B D C D D B B 物理 A D A B CD BC BCD 21.(1) 5.60 cm (2) 0.21 (3) 0.48-0.50 m/s 2 0.11 m/s22.(1)先步骤乙后步骤甲 1.703 (2)甲 待测电阻阻值比较小,比 电压表的内阻小得多,跟电流表的内 阻相当,因此电压表引起的误差比电 流表引起的误差小得多。
(3)待测金属丝 23 (3)不正确,D 到C ,B 到A 过程与C 到D 比较,速度不同,根据向心力公式,支持力不同,摩擦力也不同,则摩擦力做功不同。
(3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密 封 装订 线 0.0.0.24.(2)(3)(5分)考虑粒子以一般情况入射到磁场,速度为v ,偏向角为θ,当n 趋于无穷大时,运动轨迹趋于一条沿入射速度方向的直线(渐近线)。
(1分)又因为速度大小不变,因此磁场中运动可以等效视为匀速直线运动。
(1分) 轨迹长度为θcos s s =',运动速率为θcos 0v v = (1分) 时间0v s v s t ='= (1分)代入数据解得:s t 6102-⨯= (1分)25. (1) 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外电阻r n R 1=外 电路总电阻r n n r R R 1+=+=外总 …2分 由E B d v = 2分E U R R =总外 …2分可得 Bd Un v )1(+= ………… 2分2014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综 第 3 页 共 5 页(2)人对跑步带做功功率等于克服阻力做功和电路发热功率之和总热R E P 2= 2分 fv P f = 2分得:热P P P f +=r nUn Bd fUn 2)1()1(+++= 2分(3)加速过程中,人输出能量等于电路发热、克服阻力做功消耗能量和皮带增加动能之和, k f E E Q E ++= 2分其中mgx E μ=fx E f =221Mv E k =又L n x )1(8-= 匀速时总R v d B f mg22+=μ 5分 得:442222)1()(21)1)((8d B n r n f mg M L n f mg Q +----=μμ 1分26、(14分)(1)N 4S 4 (2分), (2分)(2)6SCl 2+16NH 3= N 4S 4+2S+12NH 4Cl (2分)(3)SCl 2+2CH 2=CH 2→Cl—CH 2—CH 2—S —CH 2—CH 2—Cl (2分) (4) 可能(2分) NaNO 2中的氮的化合价为+3价,NH 4Cl 中的氮的化合价为-3价,因而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 (2分)(5)取少量氯化铵固体加水溶解,分成两份。
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湖北省八校荆州中学孝感高中襄阳五中襄阳四中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学校:荆州中学考试时间:2014年3月21日上午9:00—11:30本试题卷共16页,40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考生应根据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
答题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B 11 N 14 O 16 Na 23 Al 27 P 31 S 32 Cl 35.5 K 39 Fe 56 Cu 64Ce 140 H 1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H2OB.含有叶绿体的细胞都含有线粒体C.只有含叶绿体的细胞才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D.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站”,能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所有酶的合成都受基因控制B.在最适温度、pH条件下,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体现了酶的高效性C.酶适宜于在最适温度下长期保存以保持最高活性D.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pH、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3.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中期,在细胞核中可看到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B.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处理插条的时间随生长素浓度不同而不同C.可用低倍镜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D.鉴定还原糖时,为避免样液本身颜色的干扰,应选取接近白色或无色的甘蔗提取液4.甲至丁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生殖器官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遗传定律发生在甲、乙两图表示的细胞分裂时期B.乙图所示时期,该细胞中有两个四分体和两个染色体组C.甲、乙、丙、丁所示细胞可出现在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D.丁是由乙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卵细胞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B.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种群之间的隔离C.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共同进化D.突变能改变核苷酸序列,不能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6.下列有关正常机体生命活动调节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图1曲线中处于b点时,血糖浓度最高,此时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最低B.图2中曲线乙可表示下丘脑破坏后的小鼠随环境温度变化的耗氧量C.图3中,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c点、d点分别表示顶芽、侧芽生长素浓度D.图4中,HIV侵入人体内,oa段数量急剧上升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用自来水制蒸馏水过程中,应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B.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可分为9种分散系C.甲基丙烯酸甲酯能发生加成、水解、氧化等反应D.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称为取代反应或者称为皂化反应8.X、Y、Z、W是前20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2014届高三理综综合训练十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满分6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多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关于物质鉴定的方法和结果(“△”表示需要沸水浴加热,“×”表示不需要沸水浴加热)2.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密闭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他们对温室内CO2含量、O2含量及CO2吸收速率进行了24 h测定,得到如右图所示的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d点光合速率最大,f点有机物积累最多B.进行细胞呼吸的区段只有ab段和fg段C.c、d之间的区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D.d、e之间的区段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3.某自然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丁,其中甲是自养型生物。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所含的有机物中能量分别为a、b、c、d。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即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若b>0.2a,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影响C.甲种群的一个个体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在四种生物单一个体中最多D.这四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构成一个自然生物群落4.已知玉米的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下表为玉米6个纯系的表现型、相应的基因型(字母表示)及所在的染色体。
品系②~⑥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的,其他性状均为显性。
下列有关B.若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品系①和④做亲本进行杂交C.选择品系③和⑤做亲本杂交得F1,F1F2,则F2表现为长节高茎的植株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9D.玉米的高度与胚乳颜色这两种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5.下图是同一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
下列与此有关的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心法则所表示的生命活动内容主要是在图⑤所显示的时期进行B.基因突变在图②分裂方式传递给下一代的可能性要比图③分裂方式大得多C.图③是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有8条姐妹染色单体D.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图①有关而与图③无关6.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与右图走势不相符的是(纵轴代表前者,横轴代表后者)A.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饮水量B.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C.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D.T细胞浓度——HIV浓度7.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已烷B.用BaCl2溶液鉴别SO42—与SO32—C.用浓HNO3与Cu反应制备NO2D.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8.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7H6O5B.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C.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D.在水溶液中羟基和羧基均能电离出氢离子9.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10.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图a 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B .图b 中,开关由M 改置于N 时,Cu-Zn 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C .图c 中,接通开关时Zn 腐蚀速率增大,Zn 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D .图d 中,Zn-MnO 2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要是由MnO 2的氧化作用引起的11.CO (g )+H 2O (g )H 2(g )+CO 2(g )△H ﹤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 .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 也随之改变B .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 .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13.发射人造卫星是将卫星以一定的速度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场一般选择在尽可能靠近赤道的地方.这样选址的优点是,在赤道附近A .地球的引力较大B .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大C .重力加速度较大D .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大14. 以相同的材料做成的A 、B、C 三物体放在匀速转动的平台上,若都相对于平台静止,且,,则( )A. C 的向心加速度最大B. A 受到的摩擦力最大C. 转速增大时,C 比B 先滑动D. 转速增大时,B 比A 先滑动海水图a图b图c 图d2 4Cl 糊状物15.在无风的情况下,跳伞运动员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跳伞,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下列描绘下落速度的水平分量大小Vx、竖直分量大小V y与时间t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16.某缓冲装置可抽象成右图所示的简单模型,图中K1、K2为原长相等,劲度系数不同的轻质弹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缓冲效果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无关B.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不相等C.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长度保持相等D.垫片向右移动时,两弹簧的弹性势能发生改变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满分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2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只选1项且正确的得3分,有多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7.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块A、B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B足够长、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光滑。
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
在物块A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A、B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当A、B加速度相等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B.当A、B的速度相等时,A的速度达到最大C.当A、B加速度相等时,A、B的速度也相等D.当A、B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18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B太阳系中的行星均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C 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所受引力的方向不变D.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19.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
有关同步卫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为B.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垫片C.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2Mm GRD.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0.图右是滑道压力测试的示意图,光滑圆弧轨道与光滑斜面相切,滑道底部B 处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其示数N 表示该处所受压力的大小,某滑块从斜面上不同高度h 处由静止下滑,通过B 是,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 .N 小于滑块重力 B .N 大于滑块重力 C .N 越大表明h 越小 D .N 越大表明h 越大21如图是宇宙飞船在低轨1向高轨2变轨的理想图,不考虑变轨过程质量的变化,相对于在轨道1上,飞船在轨道2上的A .动能大B .运行周期长C .向心加速度大D .角速度小22.铜锌原电池(如下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正极反应为:Zn —2e-=Zn 2+B . 电池反应为:Zn+Cu 2+=Zn 2+ +CuC . 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D . 盐桥中的K +移向ZnSO 4溶液23.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B .不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C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 .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24.菠菜叶片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实验材料.下列哪些实验适宜用菠菜叶片做实验材料?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B .观察质璧分离和复原C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D .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25.以下是有关某种淀粉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根据结果判断.下列叙述合理的是试管I 试管II 试管IIIpH值8 8 7温度60"C 40"C 40"C淀扮酶Iml lml lml淀粉Iml Iml ImlA.甲物质可能是淀粉酶的激活剂B.该酶较适合在40℃的环境下作用C.该酶在中性环境中的作用速度比碱性快D.该酶在作用35分钟后便会失去活性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82分。
按题目要求作答。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6.(14分)右图I中放一盆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Ⅱ处为一U型管,Ⅲ处放一只健康的小白鼠,V 使装置中的空气以一定速度按箭头方向流动。
根据装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开关①打开,②③关闭,如果不给光照,装置内空气中(物质)含量增加。
(2)与(1)相同条件,给装置l中绿色植物适量的水、矿质元素,同时给以适宜光照一段时间后,B、D两处的成分差别是。
(3)开关①关闭,②③打开,同样光照条件下,Ⅰ中植物叶肉细胞的C3含量;C5含量;C处液面。
(4)在(3)中条件下,Ⅰ中植物刚开始产生O2较多,但随时间延长,O2产生量越来越少,原因是(4分)。
27.(16分)人类白化病(a)对正常(A)为隐性,并指(B)对正常(b)为显性,它们都属于常染色体遗传.右圈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人体内一个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中仅表示相关染色体的变化,假设相关染色体没有发生过交叉互换)。
(1)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在此分裂图中正确标出所有A(a)、B(b)基因。
②该细胞是细胞,分裂发生的部位在,分裂完成时将生成个子细胞。
请绘出这些子细胞的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图。
(只考虑图示染色体及基因的变化)(2)此人与基因型为Aabb的某人结婚。
①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种;②这对夫妇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
28.(16分)右图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该免疫为免疫。
(2)图中d细胞的名称是。
(3)试写出b细胞和c细胞在其他免疫中的作用:b细胞c细胞(4)若用大剂量的x射线杀死b细胞和c细胞,对机体免疫分别造成什么影响? b细胞被大量杀死使c细胞被大量杀死使(5)在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以上免疫过程时,能否同时刺激机体产生其他特异性免疫?若能,请说明免疫类型。
29.(18分)洋葱是高中课堂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实验材料。
请回答:(1)用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可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在这个实验中要用到解离液,目的是。
(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能否用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为什么?(3)铝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但在人和动、植物体内的含量却较低。
有文章报道,铝对植物生长有益,但在一定的条件下铝对植物也有毒害作用。
请设计实验探究三氯化铝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提示:细胞分裂情况可用细胞分裂指数来衡量,即分裂中期细胞数与所观察的细胞总数之比值)a.实验材料:市售优质无污染洋葱,1 .0g/L的AICl3溶液,显微镜,解离液,龙胆紫染液,蒸馏水,镊子,烧杯,培养皿,载玻片和盖玻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