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综合征
- 格式:ppt
- 大小:3.23 MB
- 文档页数:90
塞旦!坠堕堕鱼筻疸盘查兰Q!Q生!兰旦箜!墨鲞筮!兰塑浅谈脑卒中后废用综合征王印青,刘红1911矢口识窗【摘要】从脑卒中后废用综合征的治疗目的及意义、发生原因、常见症状、预防与治疗等方面对脑卒中后废用综合征进行阐述,提高人们对于废用综合征的认识,减轻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关键词】脑卒中;废用综合征【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971(2010)12—1911—011治疗目的及意义在现代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致残率也在不断增加。
致残率不仅在于脑卒中本身病变导致的肢体、语言、认知等功能障碍,还在于脑卒中是一重症,又是病程较长的慢性疾病,在发病期间由于对各种并发症治疗及护理不当,加重了患者的致残程度。
而废用综合征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继发并发症,医务工作者应该对废用综合征有着重要的认识。
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为其重返社会提供重要保障。
2发生原因脑卒中后废用综合征的发生,不仅是由于不动或过度静止,也可以因为低运动、低刺激、低活动。
这些原因的产生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仅与脑卒中疾病本身有关,也与心理因素、年龄、家庭及社会因素有关。
具体原因如下:(1)原发病的性质决定患者短期内不能活动。
(2)神经系统疾病导致中枢性或周围性运动麻痹。
(3)由于不正确功能练习导致关节疼痛,从而限制了活动。
(4)出现抑郁等精神症状,导致不动或活动减少。
(5)由于感觉障碍,缺少刺激,导致活动减少。
(6)老年人病后不爱活动。
3常见症状废用综合征是一组由同一原因引起的不同症状所组成的症候群。
根据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由局部性废用引起(如:关节挛缩、废用性肌萎缩、褥疮、静脉血栓形成、水肿等);由全身废用引起(如:心肺功能低下、消化功能低下、易疲劳等);由卧位重心低引起(如:直立性低血压、尿频、血液量减少等);由缺乏感知、运动刺激引起(如:抑郁、认知活动减少、自主神经不稳定等)。
脑卒中的知识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组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
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
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的MONICA研究表明,我国脑卒中发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
脑卒中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脑卒中危险因素非常复杂,分为可干预和不可干预两类。
在可干预危险因素中,吸烟、饮酒过量、缺乏体力活动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以及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疾病与脑卒中的关系尤为密切。
针对脑卒中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培养良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危险因素的产生;特别是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通过早期改善不健康生活方式,及早控制危险因素。
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体检,一般每年检查一次为宜。
了解心脑血管有无异常;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高危个体应进行颅内外血管评估。
发现异常应积极干预。
对于有脑卒中家族史的人群,应及时接受遗传咨询,评估脑卒中风险。
重视脑卒中早期症状,脑卒中早期症状:1、突发一侧面部或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流涎;2、突发视力模糊或失明;3、突发语言表达或理解困难;4、突发严重的不明原因头痛、呕吐;5、突发不明原因的头晕、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遗忘或记忆力障碍,尤其是伴有1至4项中任一症状时。
出现脑卒中早期症状,不论时间长短应及时就医,以缩短院前延误时间。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772020年 第28期解和引导民众心理,促进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卢黎歌,岳潇,李英豪.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博弈与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2017,01(06):75-79.[2]赵玉枝,谢玉进.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9,3(5):44-48.[3]侯天佐.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境遇与应对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2(7):106-107.[4]唐金权.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35(003):16-19,46.[5]孙洲.网络空间下意识形态功能发挥面临的挑战与进路[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9,020(002):148-152.患者在发生脑卒中问题之后,肩手综合征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通常情况下,此类问题发生于患者脑卒中发病之后3个月之内,发病率约为30%,在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的情况之下,患者的疾病会进一步严重,除了肩关节畸形的问题之外,患者还会同时出现手关节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的问题。
导致进一步出现肢体运动功能缺失的情况,进而增加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负担。
一、脑卒中后患者出现肩手综合征问题的原因导致患者出现肩手综合症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现阶段临床上对这一问题还没有给出明确的定论,很多学者都认为,患者之所以会出现肩手综合征的问题与他们患肢部位发生损伤的关节结构有关,同时也与患者自身存在的肌肉痉挛以及患者的肩关节半脱位不活动等因素有关。
而从患者的发病机制的角度来讲,大脑的传导束以及大脑的皮质在发生损伤之后,血管的运动神经会出现麻痹的情况,进而引发疼痛以及水肿的问题。
也有研究人员认为,患者出现肩手综合征的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手腕部位长期受到压迫,同时处于屈曲的状态之中,导致手关节长时间被过度牵拉,液体在进入到手背之后,肌肉泵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进而导致发生损伤,且这种损伤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传导至上肢以及交感神经,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引言:脑卒中是导致全球死亡和长期残疾的主要成因之一,约占所有死亡原因的10%。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合康复
疗法已被证明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可行方法。
本研究旨在观察综合康复疗法治疗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
方法:本研究采用前后比较研究设计,选择了50名患有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都接受了综合康复疗法,包括肩关节牵引、肌肉强化、运动训练、
电疗及手法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
收集病史信息和对症状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血液学检查,头颅CT或MRI,以及X-光或CT扫描等。
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肩功能,特别是主动动作的范围,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
患者的肩疼痛得到缓解,肩和手的功能受到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改善。
治疗后,患者的平均肩关节运动幅度提高了28.5±2.5°。
患者的手的感觉和手活动灵活
度也得到了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结论:综合康复疗法可有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通过改善患者的肩和手的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的质量。
这表明,综合康复疗法应作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方
法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但是,由于本研究没有设置对照组,所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认综
合康复疗法的有效性。
卒中后脑心综合征脑心综合征又称脑源性心脏损害,指并发于各种脑部病变(卒中、癫癎、外伤头部手术等)的心脏损害,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心电图(ecg)复极改变,心律失常,血浆心肌酶活性升高以及心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可发生猝死。
脑卒中患者常出现心脏损害,脑卒中后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来自于心脏事件,包括心律失常或心室复极改变,使易损期增加,而在易损期出现的早搏更可能导致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或室颤,这可能是卒中患者发病后最初1个月内易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
心律失常常影响心脏功能,降低脑灌注,减少脑血流,进而加重脑原发病变,影响患者预后。
因此,研究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临床特征1.1心电图复极改变心电图复极改变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心脏异常。
最近,khechinashvile等(1)对来自29个研究包括1844例心电图改变研究作一系统回顾,结果发现76%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出现ecg异常,与既往是否存在心脏疾病无关,提示其ecg改变由sah直接导致。
在脑出血及脑梗死患者中出现的ecg异常可能不是特异性的,而很可能与患者卒中发病以前存在冠状动脉疾病(包括无症状性)有关。
鉴别卒中后的心电图异常是由卒中直接产生还是因为同时伴随有心脏疾病非常重要,若误认由心肌缺血所致的ecg异常为由脑病变产生,可能导致不必的甚至有危险的干预,如甘露醇脱水治疗加重心脏负担,而由脑部病变所致的ecg缺血样改变被误认为心肌缺血所致,则可能影响对卒中的治疗,包括运动和康复的延迟及sah的手术治疗。
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解决。
1.2心脏损害的生化指标变化反映卒中相关心脏损害的生化指标包括ck、ck-mb、ldh及ctni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正常情况下,ck、ldh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卒中后由于神经细胞、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变性坏死以及血清心肌酶的增高,另一方面,发生卒中时导致支配心脏的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儿茶酚胺在心脏内积累,使心肌受损,也可造成心肌酶增高。
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中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是指由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局部或者全面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综合征。
脑卒中引起的残疾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生活负担。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300万人因脑卒中而死亡,同时脑卒中成为我国导致残疾的主要病因。
脑卒中后并发的肩手综合征(SHS)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特点是患侧上肢肌张力增高,手指挛缩和肌肉萎缩等,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康复治疗。
如何有效地进行SHS的康复治疗是目前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康复护理作为脑卒中并发SHS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本文将探讨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并发SHS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1. 康复护理对SHS的症状缓解效果SHS患者由于肌张力增高和手指挛缩等症状,常常伴随着持续性疼痛和肌肉萎缩,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康复治疗。
康复护理在SHS的康复治疗中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如按摩、理疗、功能锻炼等,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症状。
通过按摩可以有效地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通过理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萎缩,通过功能锻炼可以恢复肌肉功能和手部活动能力。
这些康复护理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SHS患者的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并发SHS康复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够加速他们的康复进程。
值得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深入研究和应用,以提高脑卒中并发SHS的康复治疗效果。
患者和家属也应该重视康复护理,在接受康复治疗的同时积极配合康复护理,共同努力提高康复效果,重返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