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第二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 格式:ppt
- 大小:851.03 KB
- 文档页数:76
审计目标和审计过程1. 引言审计是组织内部和外部对财务报表、业务运营和内部控制系统的一种独立评价活动。
审计过程是通过收集、分析和评价相关材料和信息,以确定一个实体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和完整,同时评估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审计的目标和审计过程,帮助读者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审计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和目标。
审计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1. 审计准则合规性审计目标之一是确保审计过程符合相关的审计准则。
审计准则是制定审计活动和评估审计程序的规范,包括国际审计准则、国家审计准则以及行业自律组织的准则。
确保审计准则的合规性能够增加审计活动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2.2. 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审计的核心目标是评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审计师通过收集、分析和评估相关的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来确定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反映实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能够帮助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2.3.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目标还包括评估实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内部控制是一个组织的一套规范、准则和措施,用于确保实体在经营过程中达成其目标,并防止欺诈和错误的发生。
审计师需要评估实体的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可靠、有效,并提供改进意见,以帮助实体改进其内部控制。
3. 审计过程审计过程是指审计师根据审计准则和内部控制进行财务报表和业务运营的评估的一系列步骤。
审计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3.1. 规划阶段规划阶段是审计过程的第一个步骤。
在这个阶段,审计师需要了解实体的业务和战略目标,收集相关的文档和信息,并制定审计计划和程序。
审计师还需要评估实体的内部控制系统,以确定审计的重点和风险。
3.2. 测试阶段测试阶段是审计过程的核心步骤,包括获取审计证据、分析和评估财务报表和业务运营记录,并进行风险和控制的测试。
审计师通过进行抽样、确认、计算和比较等方法,来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评估实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第一节审计目标概括地讲,审计目标是对审计对象的评判。
它是审计主体通过审计活动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结果,是审计主体进行审计前所确定的工作方向。
能够说,明确了审计目标,开展审计工作就会有的放矢。
审计目标包括审计总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两部分。
一、审计总目标依照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那么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目标是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以下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那么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在评判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那么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以下内容:〔1〕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那么和相关会计制度,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形;〔2〕治理层作出的会计估量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明白得性;〔4〕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明白得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阻碍。
在评判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公允反映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以下内容:〔1〕经治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2〕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
二、审计具体目标审计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具体化,它应当依照审计总目标和被审计单位的认定来确定。
〔一〕被审计单位的认定被审计单位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认定与审计目标紧密相关,注册会计师的差不多职责确实是确定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
注册会计师了解了认定,就专门容易确定每个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并以此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
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在财务报表上的认定有些是明确表达的,有些那么是隐含表达的。
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1. 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指进行审计的目的和预期结果,即审计的目的和目标。
通过审计目标的设定,可以明确审计的范围和方向,为审计工作提供指导。
审计目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发现错误和不合规行为审计的首要目标是发现企业在财务报告过程中是否存在错误和不合规行为。
审计人员会通过对财务报表、相关凭证和其他相关文件的检查,以及与公司管理层和其他相关人员的沟通,来判断企业是否按照相关法规和准则进行财务报告。
1.2 评估风险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还旨在评估企业的风险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审计人员会通过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估,以及对企业运营和管理过程的了解,来判断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是否能够有效防范潜在的风险。
1.3 提供建议和改进意见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还会提供建议和改进意见,帮助企业改善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体系。
审计人员会根据发现的问题和风险,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意见,帮助企业优化财务报告过程,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2. 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指完成审计目标所需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
审计程序根据审计目标的不同,会有一定的差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确定审计范围和目标在开始审计工作之前,审计人员需要与企业管理层进行沟通,明确审计范围和目标。
审计人员会与企业管理层讨论财务报表的核算方法、内部控制的组织和运行情况,以及其他与审计目标相关的事项,从而明确审计的范围和目标。
2.2 收集和分析审计凭证审计人员会收集和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相关凭证和其他相关文件,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审计人员会仔细检查财务报表和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比对企业的财务数据和相关文件,确保其是否一致和合理。
2.3 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人员会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他们会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并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和评估,以判断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