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串联型三极管稳压电路。

串联型三极管稳压电路。

串联型三极管稳压电路。
串联型三极管稳压电路。

用三极管V代替图8.2中的限流电阻R,就得到图8.3所示的串联型三极管稳压电路。

在基极电路中,VDZ与R组成参数稳压器。

图8.3 串联型三极管稳压电路

2. 工作原理

〔实验〕:

①按图8.3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接通电路。

②保持输入电压Ui不变,改变RL,观察U0。

③保持负载RL不变,改变UL,观察U0。

结论:输出电压U0基本保持不变。

该电路稳压过程如下:

(1)当输入电压不变,而负载电压变化时,其稳压过程如下:

(2)当负载不变,输入电压U增加时,其稳压过程如下:

(3)当UI增加时,输出电压U0有升高趋势,由于三极管T基极电位被稳压管DZ固定,故U0的增加将使三极管发射结上正向偏置电压降低,基极电流减小,从而使三极管的集射极间的电阻增大,UCE增加,于是,抵消了U0的增加,使U0基本保持不变.

上述电路虽然对输出电压具有稳压作用,但此电路控制灵敏度不高,稳压性能不理想。

8.3.2 带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1.电路组成

在图8.3电路加放大环节.如图8.4所示。可使输出电压更加稳定。

图8.4带放大电路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取样电路:由R1、RP、R2组成,当输出电压变大时,取样电阻将其变化量的一部分送到比较放大管的基极,基极电压能反映出电压的变化,称为取样电压;取样电压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若太大,控制的

灵敏度下降;若太小,带负载能力减弱。

基准电路:由RZ、VDZ组成,给V2发射极提供一个基准电压,RZ为限流电阻,保证VDZ有一个合

适的工作电流。

比较放大管V2:R4既是V2的集电极负载电阻,又是V1的基极偏置电阻,比较放大管的作用是将输出电压的变化量,先放大,然后加到调整管的基极,控制调整管工作,提高控制的灵敏度和输出电压的稳定

性。

调整管V1:它与负载串联,故称此电路为串联型稳压电路,调整管V1受比较放大管控制,集射极间相

当于一个可变电阻,用来抵消输出电压的波动。

2.工作原理

(1)当负载RL不变,输入电压UI减小时,输出电压U0有下降趋势,通过取样电阻的分压使比较放大管的基极电位UB2下降,而比较放大管的发射极电压不变(UE2=UZ),因此UBE2也下降,于是比较放大管导通能力减弱,UC2升高,调整管导通能力增强,调整管V1集射之间的电阻RCE1减小,管压降UCE1下降,使输出电压U0上升,保证了U0基本不变。其过程表示如下:

(2)当输入电压不变,负载增大时,引起输出电压有增长趋势,则电路将产生下列调整过程:

当负载RL减小时,稳压过程相反。

可见,稳压过程实质上是通过负反馈使输出电压维持稳定的过程。

3.提高稳压性能的措施和保护电路

为提高稳压电源的稳压性能,稳压电源的比较放大器可采用其它相应的电路,如图8.5所示电路,即具有恒流源负载的稳压电路。图中稳压管VDZ2和R5确定V3管的静态工作点的偏置电路,因为V3的基极电位稳定在UVDZ2上,加上R4的负反馈作用,V3的集电极电流IC3恒定不变。另外,V3又是比较放大器的V2负载,所以称恒流源负载,由于调整管V1和比较放大管V2都有是PNP管,为了使恒流源电流方向与V2的负载电流方向一致,所以V3必须采用PNP管,因为恒流源具有很高的输出阻抗,使得比较放大器具有很高的电压放大倍数,从而可以提高电源的稳定性能。其次,由于IC3恒定不变,输入电压Ui的变化不能直接加到调整管基极,从而大大削弱了Ui的变化对输出的影响,有利于输出电压稳定。

图8.5具有恒流源负载的稳压电源

对于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路,由于负载和调整很容易串联的,所以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加,调整管的电流也要增加,从而使管子的功耗增加;如果在使用中不慎,使输出电路短路,则不断电流增加,且管压降也增加,很可能引起调整管损坏。调整管的损坏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发生,用一般保险丝不能起作用。因此,通常用速度高的过载保护电路来代替保险丝。过载保护电路的形式很多。

例1:如图8.6(a),晶体管V3和电阻R5、R6组成过载保护电路。当稳压电路正常工作时,V3发射极电位比基极电位高,发射结受反向电压作用,使V3处于截止状态,对稳压电路的工作无影响;当负载短路时,V3因发射极电位降低而导通,相当于使V1的基、射极间被V3短路,从而只有少量电流流过调整管,达到保护调整管的目的,而且可以避免整流元件因过电流而损坏。

图8.6过载保护电路

例2:如图8.6(b)由晶体管V3、二极管VD和电阻R5、RM组成过载保护电路。在二极管VD中流过电流,二极管VD的正向电压UF基本恒定。正常负载时,负载电流流过RM产生的压降较小,V3的发射结处于反向偏置而截止,对稳压电路无影响;当IL增大到某一值时,RM上的压降增大,V3发射结转变为正偏,V3导通,RC上的压降增大,UCE3减小,即调整管的基极电位降低,调整管的UCE1增加,输出电压U0下降,IL被限制。从图可以写出V3导通时的发射结电压方程为:

用被限制的电流IL代入上式,即可求出Rm来,Rm称为过载信号检测电阻或电流取样电阻。

8.3.3 集成稳压器电路

集成稳压器是将调整电路、取样电路、基准电路、启动电路及保护电路集成在一块硅片上构成的芯片。它完整的功能体系、健全的保护电路、安全可靠的工作性能,给稳压电源的制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集成电路稳压器的型号很多,按单片的引出端子分类,有三端固定式、三端可调式、和多端可调式等。三端集成

稳压器只有三个端子,安装和使用都很方便。

1.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

(1)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外形及管脚排列

三端固定式集成电路稳压器的外形和管脚排如图8.7所示。

图8.7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外形及管脚排列

(2)三端固定式稳压器的型号组成及其意义

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的型号组成及其意义如图8.8所示。

国产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有CW78XX系列(正电压输出)和CW79XX系列(负电压输出),其输出电压有5V、6V、8V、9V、12V、15V、18V、24V,最大输出电流有0.1A、0.5A、1A、1.5A、2.0A

等。

图8.8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型号组成及意义

(3)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的应用

①固定输出稳压器

在实际上工作中,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取符合要求的CW78XX、CW79XX系列产品。电路组成如图8.9所示。图中C1可以防止由于输入引线较长时产生的电感而引起的自激。C2用来减小由于负载电流瞬时变化而引起的高频干扰。C3是容量较大的电解电容,主要用来进一步减小输出脉动和低频干扰。

图8.9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典型接法

②扩压、扩流和可调电路

如果需要输出电压高于三端稳压器输出电压时,可采用图8.10所示电路。

图8.10提高输出电压接线图

串联型三极管稳压电路。

用三极管V代替图8.2中的限流电阻R,就得到图8.3所示的串联型三极管稳压电路。 在基极电路中,VDZ与R组成参数稳压器。 图8.3 串联型三极管稳压电路 2. 工作原理 〔实验〕: ①按图8.3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接通电路。 ②保持输入电压Ui不变,改变RL,观察U0。 ③保持负载RL不变,改变UL,观察U0。 结论:输出电压U0基本保持不变。 该电路稳压过程如下: (1)当输入电压不变,而负载电压变化时,其稳压过程如下: (2)当负载不变,输入电压U增加时,其稳压过程如下: (3)当UI增加时,输出电压U0有升高趋势,由于三极管T基极电位被稳压管DZ固定,故U0的增加将使三极管发射结上正向偏置电压降低,基极电流减小,从而使三极管的集射极间的电阻增大,UCE增加,于是,抵消了U0的增加,使U0基本保持不变.

上述电路虽然对输出电压具有稳压作用,但此电路控制灵敏度不高,稳压性能不理想。 8.3.2 带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1.电路组成 在图8.3电路加放大环节.如图8.4所示。可使输出电压更加稳定。 图8.4带放大电路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取样电路:由R1、RP、R2组成,当输出电压变大时,取样电阻将其变化量的一部分送到比较放大管的基极,基极电压能反映出电压的变化,称为取样电压;取样电压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若太大,控制的 灵敏度下降;若太小,带负载能力减弱。 基准电路:由RZ、VDZ组成,给V2发射极提供一个基准电压,RZ为限流电阻,保证VDZ有一个合 适的工作电流。 比较放大管V2:R4既是V2的集电极负载电阻,又是V1的基极偏置电阻,比较放大管的作用是将输出电压的变化量,先放大,然后加到调整管的基极,控制调整管工作,提高控制的灵敏度和输出电压的稳定 性。 调整管V1:它与负载串联,故称此电路为串联型稳压电路,调整管V1受比较放大管控制,集射极间相 当于一个可变电阻,用来抵消输出电压的波动。 2.工作原理 (1)当负载RL不变,输入电压UI减小时,输出电压U0有下降趋势,通过取样电阻的分压使比较放大管的基极电位UB2下降,而比较放大管的发射极电压不变(UE2=UZ),因此UBE2也下降,于是比较放大管导通能力减弱,UC2升高,调整管导通能力增强,调整管V1集射之间的电阻RCE1减小,管压降UCE1下降,使输出电压U0上升,保证了U0基本不变。其过程表示如下: (2)当输入电压不变,负载增大时,引起输出电压有增长趋势,则电路将产生下列调整过程: 当负载RL减小时,稳压过程相反。

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 9.5.1 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一、基本调整管电路 如下图(a)所示为稳压管稳压电路,负载电流最大变化范围等于稳压管的最大稳定电流和最小稳定电流之差,即(I-I)。ZZM扩大负载电流的最简单方法是:利用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将稳压管稳定电路的输出电流放大后,再作为负载电流。电路采用射极输出形式,因而引入了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压,如图(b)所示,常见画法如图(c)所示。 其工作原理如下: 调整管:晶体管的调节作用使U稳定,晶体管称为调整管。O要使调整管起到调整作用,必须使它工作在放大状态。 串联稳压电源:由于调整管与负载相串联,故称这类电路为串联型稳压电源。 线性稳压电源:由于调整管工作在线性区,故称这类电路为线性稳压

电源。 二、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稳压电路★电路构成 基本调整管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不可调,且输出电压因U的变BE化而变,稳定性较差。为了使输出电压可调,加深电压负反馈,可在基本调整管稳压电路的基础上引入放大环节。 电路如图所示,由调整管、基准电压电路、取样电路和比较放大电路组成。 . . ★稳压原理 当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电阻的变化)使输出电压U上升时,O取样电压U增大,由于稳压管的电压U不变,运放的输入电压 ZN U(=U-U=U-U)增大,使A的输出减小(即调整管的基极电位降ZNPNPN 低),而使调整管T的c-e压降低增大,从而调节输出电压U(=U-U) ceOI减小。使输出电压得到稳定。 可见,电路是靠引入深度电压负反馈来稳定输出电压。

★输出电压的可调范围 当电位器R的滑动端在最上端时,输出电压最小为2 当电位器R的滑动端在最下端时,输出电压最大为2 若R=R=R=300Ω,U=6V,则输出电压9V≤U≤18V。O213Z★调整管的选择 在串联型稳压电路中,调整管是核心元件,它的安全工作是电路正常工作的保证。调整管一般为大功率管,因而选用原则与功率放大电路中的功放管相同,主要考虑其极限参数I、U 和P。CMCMBRCEO)(◆I 的选取CM调整管中流过的最大集电极电流为 I=I+I R1CmaxLmax其中I为负载电流最大额定值,I为取样、比较放大和基准R1Lmax环节所消耗的电流,通常R上的电流可忽略,所以1I?I LmaxCM ◆击穿电压的选取 . . 当电网电压波动±10%时,稳压电路输入电压U到最大值U,ImaxI同时输出电压又最低时,调整管承受的管压降最大,所以要求调整管击穿电压为 U?U-U OminImax BRCEO )(◆功率P的选取CM调整管可能承受的最大集电极功耗为 P=U I=(U-U)I Cmax CmaxOminCmaxImax CEmax U是考虑到电网电压波动±10%时,稳压电路输入电

串联型稳压电源的安装与调试

任务二、串联型稳压电源的装配与调试 任务描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通信技术不断的发展,同学们天天使用手机,手机的充电器就是一个稳压电源。在我们电子生产实习中,经常需要用到稳压电源,为后一级电路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图2-2-1 为串联型稳压电源的原理图。 图2-2-1 串联型稳压电源原理图 活动1 识读电路元件,实施元件检测 技能目标 1、能够识读和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 2、能够识读和检测稳压二极管 3、能够用MF-47型万用表检测各元器件 知识储备 一、稳压二极管 (一)简介 稳压二极管,英文名称Zener diode,又叫齐纳二极管。利用pn结反向击穿状态,其电流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而电压基本不变的现象,制成的起稳压作用的二极管。此二极管是一种直到临界反向击穿电压前都具有很高电阻的半导体器件.在这临界击穿点上,反向电阻降低到一个很小的数值,在这个低阻区中电流增加而电压则保持恒定,稳压二极管是根据击穿电压来分档的,因为这种特性,稳压管主要被作为稳压器或电压基准元件使用。稳压二极管可以串联起来以便在较高的电压上使用,通过串联就可获得更高的稳定电压。其图形符号和封装形式如图2-2-2。

图2-2-2 稳压二极管的图形符号及其封装形式(二)原理 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正向特性和普通二极管差不多如图2-2-3,反向特性是在反向电压低于反向击穿电压时,反向电阻很大,反向漏电流极小。但是,当反向电压临近反向电压的临界值时,反向电流骤然增大,称为击穿,在这一临界击穿点上,反向电阻骤然降至很小值。尽管电流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而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却基本上稳定在击穿电压附近,从而实现了二极管的稳压功能。 图2-2-3 稳压二极管特性曲线 (三)主要参数 1、Uz—稳定电压 指稳压管通过额定电流时两端产生的稳定电压值。该值随工作电流和温度的不同而略有改变。由于制造工艺的差别,同一型号稳压管的稳压值也不完全一致。例如,2CW51型稳压管的Vzmin为3.0V, Vzmax则为3.6V。 2、Iz—额定电流 指稳压管产生稳定电压时通过该管的电流值。低于此值时,稳压管虽并非不能稳压,但稳压效果会变差;高于此值时,只要不超过额定功率损耗,也是允许的,而且稳压性能会好一些,但要多消耗电能。 3、Rz—动态电阻 指稳压管两端电压变化与电流变化的比值。该比值随工作电流的不同而改变,一般是工作电流愈大,动态电阻则愈小。例如,2CW7C稳压管的工作电流为

串联型稳压电源设计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要求:设计并制作用晶体管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指标:1、输出电压6V、9V两档,同时具备正负极性输出; 2、输出电流:额定电流为150mA,最大电流为500mA; 3、在最大输出电流的时候纹波电压峰值▲V op-p≤5mv; 一.原理电路和设计程序 小功率稳压电源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四个部分组成,如图所示。220V的交流电经变压器后变成电压值比较小的交流,再经桥式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形成直流,稳压部分采用串联型稳压电路。下图为其基本框架 1.方案比较确定 方案一:用晶体管和集成运放组成的基本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方案二:用晶体管和集成运放组成的具有保护环节的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

上面两种方案中,方案一较简单,但功能较少,没有保护电路和比较放大电路,因而不够实用,故抛弃方案一。从简单、合理、可靠、经济而且便于购买 的前提出发,选择方案二位最终的设计方案。 2.变压电路 (1)电源变压器T 的作用是将电网220V 的交流电压变换成整流滤波电路所需要的交流电压Ui 。变压器副边与原边的功率比为P2/ P1=η,式中η是变压 器的效率。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决定于后面电路的需要。根据经验,稳压电 路的输出电压一般选取U i =(2~3)Uo 。所以选择15V10W 的变压器。 3.整流和滤波电路 整流电路在工作时,电路中的四只二极管都是作为开关运用,根据整流滤波电路工作原理图可知: 当正半周时,二极管D1、D2导通(D5、D4截止),在负载电阻上得到正弦波的正半周; 当负半周时,二极管D5、D4导通(D1、D2截止),在负载电阻上得到正弦波的负半周 滤波电路一般由电容组成,其作用是把脉动直流电压u 3中的大部分纹波加 以滤除,以得到较平滑的直流电压U I 。U I 与交流电压u 2的有效值U 2的关系为: 2)2.1~1.1(U U I = 在整流电路中,每只二极管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 22U U RM = 流过每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为: R U I I R D 245.02== 4.稳压电路 交流电压经过整流、滤波后虽然变为交流分量较小的直流电压,但是当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变化时,其平均值也随机变化。稳压电路的功能是使输出直流电压基本不受电网的电压波动和负载电阻变化的影响,从而获得更高的稳定性。 由于成本、元件和仿真的条件限制,稳压电路只采取一个具有放大环节的基本串联型稳压电路和一个保护电路 由于简易串联稳压电源输出电压受稳压管稳压值得限制无法调节,造成电路

晶体管串联型稳压电源

串联型稳压电源 1、直流稳压电源框图 直流稳压电源由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四部分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所示。电网供给的交流电压u (220V,50Hz) 经电源变压器降压后,得 1 ,然后由整流电路变换成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变到符合电路需要的交流电压u 2 化的脉动电压u ,再用滤波器滤去其交流分量,就可得到比较平直的直流电压 3 。但这样的直流输出电压,还会随交流电网电压的波动或负载的变动而变化。u I 在对直流供电要求较高的场合,还需要使用稳压电路,以保证输出直流电压更加稳定。

2、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其整流部分为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分析各个元器件的作用:独立查资料完成。另用纸记载。 /稳压部分为串联型稳压电路,它由调整元件(晶体管T1);比较放大器T2、R7;取样电路R1、R2、RW,基准电压DW、R3和过流保护电路T3管及电阻R4、R5、R6等组成。 /整个稳压电路是一个具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闭环系统,其稳压过程为:当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变动引起输出直流电压发生变化时,取样电路取出输出电压的一部分送入比较放大器,并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产生的误差信号经T2放大后送至调整管T1的基极,使调整管改变其管压降,以补偿输出电压的变化,从而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 /由于在稳压电路中,调整管与负载串联,因此流过它的电流与负载电流一样大。当输出电流过大或发生短路时,调整管会因电流过大或电压过高而损坏,所以需要对调整管加以保护。在电路中,晶体管T3、R4、R5、R6组成减流型保护电路。当此电路在开始起保护作用时,输出电流减小,输出电压降低。故障排除后电路应能自动恢复正常工作。在调试时,若保护提前作用,应减少R6值;若保护作用迟后,则应增大R6之值。 3、串联型稳压电源性能测试 1) 初测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实验报告

模电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学校:XX 专业:XXXX 课题: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指导老师: XXX 设计学生: XXXXXXX XXX 学号:XXXX XXX XXXX 2011/7/4 惠州学院 HUIZHOU UNIVERSITY

目录 一、课题--------------------------------------------------3 二、课题技术指标--------------------------------------------------3 三、设计要求--------------------------------------------------3 四、元件器件清单--------------------------------------------------3 五、设计方案--------------------------------------------------3 六、直流稳压电源的元器件--------------------------------------------------4 七、设计计算--------------------------------------------------6 八、焊接实图--------------------------------------------------8 九、心得体会--------------------------------------------------9

一、课题: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二、课题技术指标 1、输出电压:8~15V可调 2、输出电流:I O=1A 3、输入电压:交流220V +/- 10% 4、保护电流:I Om =1.2A 5、稳压系数:S r = 0.05%/V 6、输出电阻:R O < 0.5 Ω 7、交流分量(波纹电压):<10mV 三、设计要求 1、分析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2、单元电路设计计算; 3、采用分立元件电路; 4、画出完整电路图; 5、调试方法; 6、小结与讨论。 四、元件器件清单 先对输入电压进行降压,然后用单相桥式二极管对其进行整流,整流后利用电容的充放电效应,用电解电容对其进行滤波,将脉动的直流电压变为更加平滑的直流电压,稳压部分的单元电路由稳压管和三极管组成(如图1),以稳压管D1电压作为三极管Q1的基准电压,电路引入电压负反馈,当电网电压波动引起R2两端电压的变化增大(减小)时,晶体管发射极电位将随着升高(降低),而稳压管端的电压基本不变,故基极电位不变,所以由可知将减小(升高)导致基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的减小(增大),使得R两端的电压降低(升高),从而达到稳压的效果。负电源部分与正电源相对称,原理一样。 直流稳压电源一般由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组成。变压器吧市电交流电压变所需要的低压交流电。整流器把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经滤波后,稳压器再把不稳定的直流电压变为稳定的直流电压输出。本次设计主要采用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通过220V 、50HZ交流电压经电源变压器降压后,通过桥式整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报告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报告 (2009-06-18 14:59:21) 转载 标签: 杂谈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报告 一、计题目 题目: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二、计任务和要求 要求:设计并制作用晶体管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指标:1、输出电压6V、9V两档,正负极性输出; 2、输出电流:额定电流为150mA,最大电流为500mA; 3、纹波电压峰值▲Vop-p≤5mv; 三、理电路和程序设计: 1、方案比较 方案一:先对输入电压进行降压,然后用单相桥式二极管对其进行整流,整流后利用电容的充放电效应,用电解电容对其进行滤波,将脉动的直流电压变为更加平滑的直流电压,稳压

部分的单元电路由稳压管和三极管组成(如图1),以稳压管D1电压作为三极管Q1的基准电压,电路引入电压负反馈,当电网电压波动引起R

两端电压的变化增大(减小)时,晶体管发射极电位将随着升高(降低),而稳压管端的2 电压基本不变,故基极电位不变,所以由可知将减小(升高)导致基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的 减小(增大),使得R两端的电压降低(升高),从而达到稳压的效果。负电源部分与正 电源相对称,原理一样。 图1 方案一稳压部分电路 方案二:经有中间抽头的变压器输出后,整流部分同方案一一样擦用四个二极管组成的单相 桥式整流电路,整流后的脉动直流接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由两个电容组成,先用一个较大阻 值的点解电容对其进行低频滤波,再用一个较低阻值的陶瓷电容对其进行高频滤波,从而使 得滤波后的电压更平滑,波动更小。滤波后的电路接接稳压电路,稳压部分的电路如图2 所示,方案二的稳压部分由调整管,比较放大电路,基准电压电路,采样电路组成。当采样 电路的输出端电压升高(降低)时采样电路将这一变化送到A的反相输入端,然后与同相 输入端的电位进行比较放大,运放的输出电压,即调整管的基极电位降低(升高);由于电 路采用射极输出形式,所以输出电压必然降低(升高),从而使输出电压得到稳定。

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稳压原理

2015/9/16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稳压原理 https://www.doczj.com/doc/1e17379573.html,/jpk08/mndz/jxsk/zsd07/zsd0710.htm 1/1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稳压原理 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稳压原理可用图Z0718 所示电路来说明。图中可变电阻R与负 载R L 相串联。若R L不变,当输入电压U i增大(或 减小)时,增大(或减小)R值使输入电压U i 的变 化全部降落在电阻R上,从而保持输出电压U L基本 不变。同理,若U i 不变,当负载电流I L变化时(导 致U L变化),也相应地调整R的值,以保持R上的 压降不变,使输出电压U L也基本不变。 在实际的稳压电路中,则是用晶体三极管来代替可变电阻R,利用负反馈的原理,以输出电压的变化量控制三极管集射极间的电阻值,以维持输出电压的基本不变。 最简单的串联型稳压电路如图Z0719 所示。晶体管T在电路中起电压调整作用,故称调整管,因它与负载R L 是串联联接的,故称串联型稳压电路。图中D Z与R组成硅稳压管稳压电路,给晶体管基极提供一个稳定的电压,叫基准电压U Z 。R又是晶体管的偏流电阻,使晶体管工作于合适的工作状态,由电路可知 U L = U i - U CE U BE = U B - U E = U Z - U L 该电路的稳压原理如下:当输入电压U i 增加或负载电流 I L减小,使输出电压U L 增大时,则三极管的U BE减小,从而使I B、I C都减小,U CE 增加(相当于R CE增大)结果使U L基本不变。这一稳压过程可表示为: U i↑(或I L↓)→U L↑→U BE↓→I B↓→I C↓→U CE↑→U L↓ 同理,当U i减小或I L增大,使U L减小时,通过与上 述相反的调整过程,也可维持U L 基本不变。 从放大电路的角度看,该稳压电路是一射极输出器(R L接于T 的射极),其输出电压U L 是跟随输入电压U B =U Z变化的, 因UB 是一稳定值,故U L 也是稳定的,基本上不受U i 与I L 变 化的影响。 该稳压电路,由于直接用输出电压的微小变化量去控制调整管,其控制作用较小,所以,稳压效果不好。如果在电路中增加一级直流放大电路,把输出电压的微小变化加以放大,再去控制调整管,其稳压性能便可大大提高,这就是带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串联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知识原理要点 直流稳压电源原理框图如图4-1 所示。 四、实验原理 图为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它除了变压、整流、滤波外,稳压器部分一般有四个环节:调整环节、基准电压、比较放大器和取样电路。当电网电压或负载变动引起输出电压Vo变化时,取样电路将输出电压Vo的一部分馈送回比较放大器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产生的误差电压经放大后去控制调整管的基极电流,自动地改变调整管的集一射极间电压,补偿Vo 的变化,从而维持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当输入电压(VI)改变时,能自动调节(VCE)电压的大小,使输出电压(Vo)保持恒定。例如:VI↑→Vo↑→经取样和放大电路后→IB↓→VCE↑→Vo↓ VI是整流滤波后的电压,T为调整管,A为比较放大电路,VREF为基准电压,它由稳压管Dz与限流电阻R构成。R1与R2组成反馈网络,是用来反映输出电压变化的取样环节。

工作原理图及功能方框图 假设由于某种原因(如电网电压波动或者负载电阻变化等)使输出电压上升,取样电路将这一变化趋势送到比较放大管的基极,与发射极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并且将二者的差值进行放大,比较放大管的基电极电位(即调整管的基极电位)降低。由于调整管采用射极输出形式,所以输出电压必然降低,从而保证Uo基本稳定。 稳压电路由于直接用输出电压的微小变化量去控制调整管。其控制作用较小,所以,稳压效果不好。如果在电路中增加一级直流放大电路,把输出电压的微小变化加以放大,再去控制调整管,其稳压性能便可大大提高,这就是带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当输入电压Ui增大(或减小)时,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稳压原理可用电路来说明。图中可变电阻R与负载RL相串联。若RL不变。增大(或减小)R值使输入电压Ui变化全部降落在电阻R

贴片三极管 二极管 稳压管Mark对照表

Codes / Markings SMD codes 1st character/以第一个字符为基准 01234 56789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印字器件厂商类型封装器件用途及参数 0 2SC3603 Nec CX SOT173Npn RF fT 7GHz 005 SSTPAD5 Sil J -PAD-5 5pA leakage diode p01PDTA143ET Phi N SOT23pnp dtr 4k7+4k7 t01PDTA143ET Phi N SOT23pnp dtr 4k7+4k7 01Gali-1MC AZ SOT89DC-8GHz MMIC amp 12dB gain 010 SSTPAD10 Sil J -PAD-10 10pA leakage diode 011 SO2369R SGS R SOT23R2N2369 02 BST82 Phi M -n-ch mosfet 80V 175mA 02 MRF5711L Mot X SOT143npn RF MRF571 02 DTCC114T Roh N -50V 100mA npn sw + 10k base res 02Gali-2MC AZ SOT89DC-8GHz MMIC amp 16dB gain p02PDTC143ET Phi N SOT23npn 4k7+4k7 bias res t02PDTC143ET Phi N SOT23npn 4k7+4k7 bias res 03Gali-3MC AZ SOT89DC-3GHz MMIC amp 22dB gain 03DTC143TE Roh N EMT3npn dtr R1 4k7 50V 100mA 03DTC143TUA Roh N SC70npn dtr R1 4k7 50V 100mA 03DTC143TKA Roh N SC59npn dtr R1 4k7 50V 100mA 04 DTC114TCA Roh N SOT23npn dtr R1 10k 50V 100mA 04 DTC114TE Roh N EMT3npn dtr R1 10k 50V 100mA 04 DTC114TUA Roh N SC70npn dtr R1 10k 50V 100mA 04 DTC114TKA Roh N SC59npn dtr R1 10k 50V 100mA 04 MRF5211L Mot X SOT143pnp RF MRF521 04Gali-4MC AZ SOT89DC-4GHz MMIC amp 17.5 dBm -04PMSS3904Phi N SOT3232N3904 t04PMBS3904Phi N SOT232N3904 05Gali-4MC AZ SOT89DC-4GHz MMIC amp 18 dBm o/p 05 DTC124TE Roh N EMT3npn dtr R1 22k 50V 100mA 05 DTC124TUA Roh N SC70npn dtr R1 22k 50V 100mA 05 DTC124TKA Roh N SC59npn dtr R1 22k 50V 100mA 05F TSDF1205R Tfk WQ -fT12GHz npn 4V 5mA 06Gali-6MC AZ SOT89DC-4GHz MMIC amp 115 dBm o/p 06 DTC144TE Roh N EMT3npn dtr R1 47k 50V 100mA 06 DTC144TUA Roh N SC70npn dtr R1 47k 50V 100mA 06 DTC144TKA Roh N SC59npn dtr R1 47k 50V 100mA

分析稳压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相信谈到稳压三极管,很多从业不久或刚刚入门的设计者都会觉得比较陌生。因为在电路设计中,最常见的稳压器件为二极管,而非三极管,但实际上三极管也是拥有稳压作用的,在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关于稳压三极管电路的工作分析,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来帮助大家理解。 图1是一个固定稳压电路。电阻作用1是向三极管提供偏置电流,使三极管导通。2是向稳压管提供工作电流,稳压管接在基极上。所以基极的电压被稳压管稳定了。又因为三极管基极与射极之间是一个二极管,而二极管导通时两端电压是稳定的0.7V(以硅管算)。所以此电路输出电压等于稳压管稳定值减0.7V。电容的作用与稳压无关,但是在这类稳压电路中往往“顺便”用它。其作用是与三极管构成“电子滤波”电路,利用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在输出端得到扩大了hFE(三极管放大倍数)倍的滤波效果,这是接在输出端的滤波电容无法相比的。右图的电容也是此作用。 图2是一个输出可调的串联调整稳压电路。三极管V1叫调整管,起到调整输出电压作用。V2叫比较放大管。起到把取样信号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并放大后控制调整管的作用。电阻1作用是向三极管V1提供偏置电流,使三极管导通。电阻1另一个作用是向V2提供工电源。电阻2向稳压管提供工作电流。电阻3.4及W构成取样电路。稳压管给V2提供基准电压。 此电路工作原理如下:设因负载变化或输入电压波动或其它原因使输出电压升高---------经取样电路取样,V2基极电压也升高---------V2基极电流加大------V2集电极电流加大--------V2集电极电压即V1基极电压下降----------V1射极即输出电压下降------结果就是输出电压实际并没有

串联型稳压电源的设计说明

集成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报告 一、计题目 题目:集成直流稳压电源 二、计任务和要求 要求:设计并制作用晶体管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指标:1、输出电压6V 、9V 两档,正负极性输出; 2、输出电流:额定电流为150mA ,最大电流为500mA ; 3、纹波电压峰值▲Vop-p ≤5mv ; 三、理电路和程序设计: 1、方案比较 方案一:先对输入电压进行降压,然后用单相桥式二极管对其进行整流,整流后利用电容的充放电效应,用电解电容对其进行滤波,将脉动的直流电压变为更加平滑的直流电压,稳压部分的单元电路由稳压管和三极管组成(如图1),以稳压管D1电压作为三极管Q1的基准电压,电路引入电压负反馈,当电网电压波动引起R 2两端电压的变化增大(减小)时,晶体管发射极电位将随着升高(降低),而稳压管端的电压基本不变,故基极电位不变,所以由E B BE U U U -=可知BE U 将减小(升高)导致基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的减小(增大),使得R 两端的电压降低(升高),从而达到稳压的效果。负电源部分与正电源相对称,原理一样。 图1 方案一稳压部分电路 方案二:经有中间抽头的变压器输出后,整流部分同方案一一样擦用四个二极管

组成的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整流后的脉动直流接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由两个电容组成,先用一个较大阻值的点解电容对其进行低频滤波,再用一个较低阻值的陶瓷电容对其进行高频滤波,从而使得滤波后的电压更平滑,波动更小。滤波后的电路接接稳压电路,稳压部分的电路如图2所示,方案二的稳压部分由调整管,比较放大电路,基准电压电路,采样电路组成。当采样电路的输出端电压升高(降低)时采样电路将这一变化送到A的反相输入端,然后与同相输入端的电位进行比较放大,运放的输出电压,即调整管的基极电位降低(升高);由于电路采用射极输出形式,所以输出电压必然降低(升高),从而使输出电压得到稳定。 图2 方案二稳压部分单元电路 对以上两个方案进行比较,可以发发现第一个方案为线性稳压电源,具备基本的稳压效果,但是只是基本的调整管电路,输出电压不可调,而且输出电流不大,而第二个方案使用了运放和调整管作为稳压电路,输出电压可调,功率也较高,可以输出较大的电流。稳定效果也比第一个方案要好,所以选择第二个方案作为本次课程设计的方案。 2、电路框图 整体电路的框架如下图所示,先有22V-15V的变压器对其进行变压,变压后再对其进行整流,整流后是高低频的滤波电路,最后是由采样电路、比较放大电路和基准电路三个小的单元电路组成的稳压电路,稳压后为了进一步得到更加稳定的电压,在稳压电路后再对其进行小小的率波,最后得到正负输出的稳压电源。

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路

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路 班级:09电控姓名:宋辉学号:31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9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单项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特性。 3、掌握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路指标测试方法 二、虚礼实验仪器及器材 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等仪器、晶体三极管3DG6×2(9011×2)、DG12×1(9013×1)、晶体二极管IN4007×4、稳压管IN4735×1 三、知识原理要点 直流稳压电源原理框图如图4-1 所示。 四、实验原理 图为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它除了变压、整流、滤波外,稳压器部分一般有四个环节:调整环节、基准电压、比较放大器和取样电路。当电网电压或负载变动引起输出电压V o变化时,取样电路将输出电压Vo的一部分馈送回比较放大器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产生的误差电压经放大后去控制调整管的基极电流,自动地改变调整管的集一射极间电压,补偿V o 的变化,从而维持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1.如下所示,输入电路 1、整流滤波电路测试 按图连接实验电路。取可调工频电源电压为16V,作为整流电路输入电压u2。

整流滤波电路 1) 取RL=240Ω,不加滤波电容,测量直流输出电压UL 及纹波电压L,并用示波器观 察u2和uL波形,记入表5-1 。U2=16V 2) 取RL=240Ω,C=470μf ,重复内容1)的要求,记入表5-1。 3) 取RL=120Ω,C=470μf ,重复内容1)的要求,记入表5-1 (V) L 2. 测量输出电压可调范围 更改电路如下所示

接入负载,并调节R6,使输出电流U0=9V。若不满足要求,可适当调整R1、R2之值。 3. 测量各级静态工作点 调节输出电压U0=9V,输出电流I0=100mA ,测量各级静态工作点,记入表5-2。 表5-2 U2=14V U0=9V I0=100mA 4. 测量稳压系数S 取I0=100mA,按表5-3改变整流电路输入电压U2(模拟电网电压波动),分别测出相应的稳压器输入电压UI及输出直流电压U0,记入下表。 六、思考 1、对所测结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特点。 2、计算稳压电路的稳压系数S和输出电阻R0,并进行分析。 3、分析讨论实验中出现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TIP147和LM7815组成的直流电源模块电路图

TIP147和LM7815组成的直流电源模块电路图 。+15 V用于“压控恒流模块”和运算放大器供电;-15 V用于运算放大器负电源供电;+5 V用于数控模块供电。将+5 V用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稳压芯片稳压后再为DSP处理器供电。 “扩流电路”由电阻Rp3和大功率达林顿管TIP147组成,调节Rp3可使+15 V电流得到2 A以上的大电流输出。为减少直流电流中纹波采用RC-π型有源滤波方法,变阻Rp1,Q1,C3与Rp2,Q2,C4组成两个RC 滤波电路分别对+15 V和-15 V电源高效滤波。为NPN型晶体管,利用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可以间接增大滤波电容的容值。 假若Q1和Q2放大倍数为β1和β2,则Q1,Q2基极电容C3,C1等效到射极,分别就为(1+β1)C3和(1+β2)C4,从实现大电阻大电容滤波并减小了电路的体积。图中D5,D6为电源故障显示,D7和D8起保护稳压器LM7815,LM7915的作用。当输出端有负载时,如果LM7915稳压器的输入端开路,这时LM7915无输出,+15 V经负载加到LM7915的输出端以致损坏LM7915。LM7815的保护原理相同。+15 V用于“压控恒流模块”和运算放大器供电;-15 V用于运算放大器负电源供电;+5 V用于数控模块供电。将+5 V用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稳压芯片稳压后再为DSP处理器供电。

达林顿管就是两个三极管接在一起,极性只认前面的三极管。具体接法如下,以两个相同极性的三极管为例,前面为三极管集电极跟后面三极管集电极相接,前面为三极管射极跟后面三极管基极相接,前面三极管功率一般比后面三极管小,前面三极管基极为达林顿管基极,后面三极管射极为达林顿管射极,用法跟三极管一样,放大倍数是两个三极管放大倍数的乘积。 [编辑本段] 原理 达林顿管原理 达林顿管又称复合管。它将二只三极管适当的连接在一起,以组成一只等效的新的三极管。这等效于三极管的放大倍数是二者之积。在电子学电路设计中,达林顿接法常用于功率放大器和稳压电源中。 [编辑本段] 相关 达林顿电路有四种接法:NPN+NPN,PNP+PNP,NPN+PNP,PNP+NPN. 前二种是同极性接法,后二种是异极性接法。NPN+NPN的同极性接法:B1为B,C1C2为 C,E1B2接在一起,那么E2为E。这里也说一下异极性接法。以NPN+PNP为例。设前一三极管T1的三极为C1B1E1,后一三极管T2的三极为 C2B2E2。达林顿管的接法应为:C1B2应接一起,E1C2应接一起。等效三极管CBE的管脚,C=E2,B=B1,E=E1(即C2)。等效三极管极性,与前一三极管相同。即为NPN型。 PNP+NPN的接法与此类同。 NPN PNP 同极型达林顿三极管 NPN PNP 等效一只三极管 异极型达林顿三极管 达林顿管的典型应用 1、用于大功率开关电路、电机调速、逆变电路。 2、驱动小型继电器 利用CMOS电路经过达林顿管驱动高灵敏度继电器的电路,如右上图所示。虚线框内是小功率 NPN达林顿管FN020。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一、设计目的.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三、电路原理分析与方案设计 四、电压仿真过程及结果 五、电压调试过程与结果 六、心得体会. 七、参考文献资料. 八、实物图

稳压管稳压电路输出电流较小,输出电压不可调,不能满足很多场合下的应用。串联型稳压电路以稳压管稳压电路为基础,利用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增大负载电流;在电路中引用深度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压稳定;并且,通过改变反馈网络参数使输出电压可调。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要求:设计并制作用晶体管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指标:1、输出电压6V、9V两档,同时具备正负极性输出; 2、输出电流:额定电流为150mA,最大电流为500mA; 3、在最大输出电流的时候纹波电压峰值▲Vop-p≤5mv; 任务:1、了解带有放大环节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电路图; 2、识图放大环节串联型稳压电路的电路图; 3、仿真电路并选取元件; 4、安装调试带有放大环节串联型稳压电路; 5、用仪器表对电路调试和测量相关; 6、撰写设计报告、调试; 三,电路原理分析与方案设计 采用变压器、二极管、集成运放,电阻、稳压管、三极管等元件器件。220V 的交流电经变压器变压后变成电压值较小的交流,再经桥式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形成直流,稳压部分采用串联型稳压电路。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压为稳定电压,且比例系数可调,所以其输出电压也以调节;同时,为了扩大输出大电流,集成运放输出端加晶体管,并保持射极输出形式,就构成了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1、方案比较 方案一:用晶体管和集成运放组成的基本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方案二:用晶体管和集成运放组成的具有保护环节的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方案三:用晶体管和集成运放组成的实用串联型直流稳压电压 可行性分析: 上面三种方案中,方案一最简单,但功能也最少,没有保护电路和比较放大电路,因而不够实用,故抛弃方案一。方案三功能最强大,但是由于实验室条件和经济成本的限制,

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电路串联稳压式放大电路

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电路 串联稳压式放大电路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实验六:1运算放大器2.利用时域分析及交流扫描观察并记录输出的波形,分析放大倍率和频率响应,并通过公式法验算放大倍率正确性。 输出电压: Uo=-Rf(UI1/R1+UI2/R2+UI3/R3)=-179mV ∴放大倍率正确

4.测试上下限频率 心得: a.温习了反相加法器,在推到Uo的过程中,要根据虚短和虚断的原则, 在节点N列电流方程,可得UI1/R1+UI2/R2+UI3/R3=-Uo/Rf所以Uo=-Rf(UI1/R1+UI2/R2+UI3/R3) b.对于多输入的电路除了用节点电流法求解运算关系外,还可以利用叠加 原理,首先分别求出各输入电压单独作用时的输出电压,然后将他们相加,便得到所有信号共同作用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运算关系 2反馈放大电路 1.分别利用运放和三极管实现两个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并级联后再实现负 反馈,其中三极管电路中要求使用3个三极管形成级联。 a.运放的电压并联负反馈 b.三极管级联 c.级联后 2.利用时域分析及交流扫描观察并记录输出波形,分析放大倍率和频率响 应,并通过公式法验算放大倍率的正确性 a.运放 放大倍率Au=Uo/Us=Uo/If*Rs=(1/Fiu)*1/Rs=-R/Rs=1000 ∴成立 b.三极管 c.级联后 3.测试不同负载时的输出波形

a.运放 RL=100K时,输出波形 b.三极管,RL=100K时,输出波形 c.级联后, RL=100K时,输出波形 4.测试上下限频率 a.运放,fH=10KHz b.三极管,fL=1KHz,fH=500KHz c.级联后,fL=,fH= 心得: a.通过电压并联负反馈进而温习了其他三种负反馈。 b.在运放电压并联负反馈中,是因为若Uo↑则UN↑所以(UP-UN)↓, 进而使Uo↓,形成了负反馈。 c.在三极管电压并联负反馈中,是因为Uo↑则Uc↑,If↑则Ib↑,Ic↑则 Uc↓,Uo↓ 3串联稳压式放大电路 1.设计并实现包含串联稳压式放大电路的稳压电源 2.利用时域分析及交流扫描观察并记录输出的波形,分析放大倍率和频率 响应,并通过公式验算放大倍率的正确性 输出波形: Uo=(Ube+UD1)*(R3+R5)/R5 = Ui≈20V ∴Au=Uo/Ui=

稳压三极管7805

[编辑本段] 三端稳压集成电路7805 7805概述 电子产品中,常见的三端稳压集成电路有正电压输出的78 ××系列和负电压输出的79××系列。顾名思义,三端IC是指这种稳压用的集成电路,只有三条引脚输出,分别是输入端、接地端和输出端。它的样子象是普通的三极管,TO- 220 的标准封装,也有9013样子的TO-92封装。 用78/79系列三端稳压IC来组成稳压电源所需的外围元件极少,电路内部还有过流、过热及调整管的保护电路,使用起来可靠、方便,而且价格便宜。该系列集成稳压IC型号中的78或79后面的数字代表该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如780 6表示输出电压为正6V,7909表示输出电压为负9V。 因为三端固定集成稳压电路的使用方便,电子制作中经常采用。 注意事项 在实际应用中,应在三端集成稳压电路上安装足够大的散热器(当然小功率的条件下不用)。当稳压管温度过高时,稳压性能将变差,甚至损坏。 当制作中需要一个能输出1.5A以上电流的稳压电源,通常采用几块三端稳压电路并联起来,使其最大输出电流为N个1.5A,但应用时需注意:并联使用的集成稳压电路应采用同一厂家、同一批

号的产品,以保证参数的一致。另外在输出电流上留有一定的余量,以避免个别集成稳压电路失效时导致其他电路的连锁烧毁。 在78 ** 、79 ** 系列三端稳压器中最常应用的是TO-220 和TO-202 两种封装。这两种封装的图形以及引脚序号、引脚功能如附图所示。 从正面看①②③引脚从左向右按顺序标注,接入电路时①脚电压高于②脚,③脚为输出位。如对于78**正压系列,①脚高电位,②脚接地,;对与79**负压系列,①脚接地,②脚接负电压,输出都是③脚。如附图所示。 此外,还应注意,散热片总是和接地脚相连。这样在78**系列中,散热片和②脚连接,而在79**系列中,散热片却和①脚连接。 [编辑本段] 7805应用电路 7805典型应用电路图: 78XX系列集成稳压器的典型应用电路如下图所示,这是一个输出正5V直流电压的稳压电源电路。IC采用集成稳压器7805,C1、C2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滤波电容,RL为负载电阻。当输出电流较大时,7805应配上散热板。 下图为提高输出电压的应用电路。稳压二极管VD1串接在78XX稳压器2脚与地之间,可使输出电压Uo得到一定的提高,输出电压Uo为78XX稳压器输出电压与稳压二极管VC1稳压值之和。VD2是输出保护二极管,一旦输出电压低于VD1稳压值时,VD2导通,将输出电流旁路,保护7800稳压器输出级不被损坏。

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

─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 一、实验目的 1、研究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特性。 2、掌握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电子设备一般都需要直流电源供电。这些直流电除了少数直接利用干电池和直流发电机外,大多数是采用把交流电(市电)转变为直流电的直流稳压电源。 图18-1 直流稳压电源框图 直流稳压电源由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四部分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18-1 所示。电网供给的交流电压u 1 (220V,50Hz) 经电源变压器降压后, 得到符合电路需要的交流电压u 2 ,然后由整流电路变换成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 变化的脉动电压u 3 ,再用滤波器滤去其交流分量,就可得到比较平直的直流电压 u I 。但这样的直流输出电压,还会随交流电网电压的波动或负载的变动而变化。在对直流供电要求较高的场合,还需要使用稳压电路,以保证输出直流电压更加稳定。 图18-2 是由分立元件组成的串联型稳压电源的电路图。其整流部分为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稳压部分为串联型稳压电路,它由调整元件(晶体 管T 1);比较放大器T 2 、R 7 ;取样电路R 1 、R 2 、R W ,基准电压D W 、R 3 和过流保护电 路T 3管及电阻R 4 、R 5 、R 6 等组成。整个稳压电路是一个具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闭 环系统,其稳压过程为:当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变动引起输出直流电压发生变化时,取样电路取出输出电压的一部分送入比较放大器,并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 产生的误差信号经T 2放大后送至调整管T 1 的基极,使调整管改变其管压降,以 补偿输出电压的变化,从而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