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时间在流逝》时间的测量PPT教学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27
课题:时间在流逝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自然现象估计时间;感受时间的存有以及注重我们每天流逝的时间。
2、让学生经历使用多种方法感受1分钟长短的活动过程,从而能比较准确地估计一分钟长短时间。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记录表教学活动过程:1.游戏引入: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猜猜看”2.在生活中,我们能够利用自然现象、身边的信息来估计时间,要想知道时间,能够借助什么工具?课件出示:猜时间。
二、感受一分钟有多长?又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流逝。
(课件揭示课题:时间在流逝)当我们吃饭的时候,时间从饭碗里过去了;当我们洗手的时候,时间从水盆里过去了。
当秒针嘀嗒一下,就过去了——一秒钟。
2.闭上眼睛,感受一秒钟有多长。
-----听表的一秒嘀嗒声3.你能用自己的方法去估计一秒钟的长度吗?学生用自己的方法估计一秒种:(眨一下眼、拍一下手、呼吸一次、心跳一次……)5.小结:是啊!一秒钟的时间很短,但是他却让我们做很多事!所以有个成语叫做“争分——夺秒”!那一分钟时间有多长呢?(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
听一分钟滴答声)6.边听边思考,你能用什么方法来估计一分钟的长度?待会和四人小组的同学实行交流。
(生充分发言:拍60次掌,数60次“滴答”,眨60次眼,走60步,做4道脱式计算题,跳绳,呼吸,……)7.同学们方法说得挺多,究竟行不行呀?让我们来做个测试吧,先请4位同学上台,分别用不同的方法估计一分钟,如果你认为一分钟到了就把手举起来,下面四个组的同学分别帮他们看误差。
8.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误差?怎样让你的估计准确些呢?有没有好的办法?(引导学生理解到:先要测一测)9.那我们就来测量一下好吗?测量的过程中应该要做记录。
让学生拿出估测1分钟记录表)老师给你们设计了一张实验记录表:两人一组,一人试验一人填表。
第一栏填上你的方法;这儿填上你刚才估计的次数和误差,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科学,我们要做三次,测量结果就是三次的平均值。
教材分析:《时间在流逝》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的第1课。
研究内容由“现在几点了”“一分钟有多长”“过去多长时间”三部分组成。
因为时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本课的活动设计试图通过一些可操作、可感受的具体活动,增强学生对时间的理解,利用各种自然现象,估计时间。
同时也要意识到时间的长短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它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根据自然现象及身边信息估计时间;感受时间的存有以及注重我们每天流逝的时间。
2.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使用多种方法感受一分钟长短的活动过程,从而能比较准确地估计一分钟的时间长短,并能够进一步估计10分钟、1小时时间的长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长短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要珍惜时间。
4.教学重点:使用多种方法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5.教学难点:如何更准确地估计一分钟的长短。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记录表。
教学活动过程:1.同学们,对于“时间”我们熟悉吗?是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时间的流逝中生活、学习、成长。
我们是怎么了解到时间、感受到时间的?2.既然时间能够被感受,那么不看钟表,你能估计现在大约几点钟吗?把你估计的时间写在纸上(板书:估计)。
3.好,现在我们来对照时钟,看我们大家估计得是否准确。
4.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有没有不一样的看法?你们同意吗?还能够根据什么估计时间?5.小结:从上面的讨论我们能够看出:我们能够感受时间,也能够估计时间,但是容易发生偏差(板书当时的时间)。
又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流逝。
当我们吃饭的时候,时间从饭碗边溜走了;当我们睡觉的时候,时间从我们睡梦里溜走了。
当我们游戏的时候,时间从我们快乐的记忆中匆匆流逝,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感受时间的流逝(揭示课题:时间在流逝)。
当秒针嘀嗒一下,就过去了一秒钟。
让我们闭上眼睛,来感受一下一秒钟有多长。
2.感受一秒钟有多长(课件:一秒嘀嗒声,两次)再来感受一下秒的节奏(课件:连续嘀嗒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