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苯
- 格式:ppt
- 大小:3.21 MB
- 文档页数:30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教学设计高一化学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它是在学生学习过饱和烃──甲烷、不饱和烃──乙烯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有饱和烃、又有不饱和烃的性质,也是新的一类烃的代表,使烃的知识得到完善和升华,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的重要内容,更是高考中重点考查知识点之一。
苯环上碳碳间的这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和前面学过的烷烃和烯烃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一时很难理解,苯结构的知识不应该是老师强加给予的,而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建构获取的,这样印象会特别深刻.【学情分析】我们学校是一所普通中学,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过程不是很快,在初步学习了甲烷和乙烯的性质之后,学生已具备了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基本能力。
可以根据分子式的特点,推断出可能的结构简式;并能够根据实验验证结构简式的正误。
由学生自己推断、实验、验证等。
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还使他们养成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组成。
2.掌握苯的结构式并认识苯的结构特征。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苯分子结构(结构-性质)的探究,加强观察、归纳推理等方法技能的训练。
2.掌握学习有机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苯的凯库勒式的发现过程,体会“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巴斯得)”的含义,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品质。
2.苯的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是对学生进行(内因──外因)辩证关系教育的典范。
【教学重点】苯的分子结构知识的建构【教学难点】苯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探究相结合,具体采用比较、类比、模型、假说、合作交流讨论等教学方法【教学用品】仪器:试管、烧杯等用品:苯、溴水、酸性KMnO4(aq)、冰水混合物等【课时安排】1课时【设计思路】在整个过程中,分为四个阶段: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拓展学习。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1. 引言苯,一种具有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₆H₆,是化工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
它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石油和煤中,通过化学提炼的方式获得。
由于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性质,苯广泛应用于塑料、合成纤维、树脂、制药、染料等众多领域,成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苯的来源与制备1.1.1 石油提炼过程中的苯生产石油,这一自然界中的“黑色金子”,是苯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石油提炼过程中,通过催化重整和蒸汽裂解等工艺,可以将石油中的芳香烃馏分转化为苯。
催化重整是将较重的烃类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较轻的烃类,而蒸汽裂解则是利用高温将长链烃分子断裂成短链烃,其中就包括苯。
1.1.2 煤化工中的苯生产除了石油,煤也是苯的重要来源。
在煤化工中,通过干馏、气化或液化等过程可以生产苯。
干馏是指将煤在缺乏氧气的条件下加热,使煤分解产生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其中就包含苯。
而气化和液化则是将煤转化为气体或液体燃料的过程,这些燃料中含有可以提炼出苯的成分。
1.1.3 苯的生产工艺及改进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苯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进步。
为了提高苯的产率和纯度,科研人员开发出多种高效的催化剂和提炼技术。
例如,采用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重整工艺,可以显著提高苯的产率。
此外,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和设备设计,降低能耗和减少废弃物排放,也使得苯的生产过程更加环保和经济。
苯的性质与用途2.1 苯的物理性质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较强的芳香气味。
在常温常压下,苯的密度为0.879 g/cm³,沸点为80.1℃,凝固点为5.5℃。
苯的折射率为1.4967,闪点为-11℃,燃点为430℃。
苯的蒸汽压较高,易挥发,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
苯的溶解性能良好,可以与许多有机溶剂混溶,如醇、酮、醚等。
同时,苯也能与一些无机物如卤素、硝酸盐等发生反应。
2.2 苯的化学性质苯分子由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组成,具有独特的芳香性。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课件新版高中化学必修教学课件教学 (一)石油和煤是两种非常重要的化石燃料资源,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除了作为能源来源外,石油和煤还是化工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
本篇文章将重点介绍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旨在为新版高中化学必修教学课件的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石油石油是指一类复杂的有机物混合物,经过提炼、分离和加工后可以得到多种化工原料。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石油醚、乙烯和苯等。
1. 石油醚石油醚是指分子量在100以下、沸点在30-200℃之间的有机化合物混合物。
它是石油提炼后轻质分馏得到的副产品之一,也是化工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原料。
常用于溶剂、氯仿、地洛西泮等药品的制造。
2. 乙烯乙烯是一种简单的烯烃化合物,化学式为C2H4。
它是一种无色、无臭、易燃气体,常用于工业中的聚合反应。
乙烯聚合可以得到聚乙烯,是目前全球化工行业中最重要的基础材料之一。
聚乙烯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制造塑料袋、塑料瓶、管材、垃圾袋、保鲜膜等。
3. 苯苯是一种无色、有毒、易燃的液体,化学式为C6H6。
它是石油提炼后轻质馏分经过脱芳烃和重整反应后得到的化学原料。
苯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有机合成材料,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染料、药品和塑料等。
二、煤煤是一种黑色固体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氢、氧、硫和少量氮等元素。
除了作为能源外,煤还是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之一,可以得到苯、甲醛和甲酸等化工原料。
1. 苯在煤化工生产中,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常用的制备方法是通过煤焦油的干馏、加氢和催化裂解等工艺得到。
苯可以用于制造各种有机合成材料,如聚苯乙烯、苯酚、涂料、橡胶和塑料等。
2. 甲醛甲醛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CHO。
它可以通过甲醇蒸汽氧化、煤焦油的干馏和甲醛脱氢反应等方式得到。
甲醛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合成材料,如尿素、醛酸、醛胶和合成树脂等。
3. 甲酸甲酸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COOH。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组成;掌握苯的结构式并认识苯的结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苯分子结构(结构-性质)的探究,加强观察、归纳推理等方法技能的训练;掌握学习有机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苯的凯库勒式的发现过程,体会“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巴斯得)”的含义,体验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过程。
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苯的化学性质三、教学难点:苯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探究相结合,具体采用比较、类比、模型、假说、合作交流讨论等教学方法【教学用品】仪器:试管、烧杯等用品:苯、溴水、酸性KMnO4(aq)等【教学过程】【讲述】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代表——甲烷和乙烯。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种不饱和的环烃——苯。
【导入】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字谜——“有人说我笨,其实并不笨;脱去竹笠换草帽,化工生产逞英豪”。
猜一字【提问】大家知道他是什么字咯吗?。
【生】苯让学生记住字的写法,避免作业、考试中写错字。
【过渡】关于苯的发现,那可是有历史可寻的。
在19世纪初,欧洲许多国家都已普遍使用煤气照明。
煤气通常是压缩在桶里贮运的,人们发现这种桶里总有一种油状液体,但长时间无人问津。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对这种液体产生浓厚的兴趣,他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提取这种液体,直至1825年从这种油状液体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一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
【讲述及演示实验】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动手时间,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种油状液体,那个同学愿意上台来做实验,先在试管中加入2ml苯,观察一下苯的颜色、状态,某某你再来闻一下它的气味(注意,闻气味的方法),有没有气味。
接下来你再向其中加入5ml水,振荡,观察他有什么现象,并把你观察到的现象告诉大家。
【过渡】从刚才的实验中能归纳出苯的那些物理性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