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仁粕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2
进口泰国米糠粕(饼)、棕榈仁粕(饼)检验检疫要求
一、检验检疫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
(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三)《进出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与泰王国农业与合作社部关于泰国米糠粕(饼)、棕榈仁粕(饼)输华卫生与植物卫生要求议定书》。
二、允许进口商品名称
米糠粕(饼)(Rice Bran meal/cake)、棕榈仁粕(饼)(Plam Kernel meal/cake)是指原产于泰国的米糠和棕榈仁,经过榨油工艺后生产的副产品。
三、企业批准
泰王国农业与合作社部(以下简称“MOAC”)应确保输华米糠粕(饼)、棕榈仁粕(饼)来自其考核批准的加工企业。
加工企业由MOAC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以下简称“GACC”)推荐,GACC对推荐文件进行核查,必要时,将派遣专家进行实地检查。
企业获得GACC批准注册登记后方可输华。
获准向中国出口米糠粕(饼)、棕榈仁粕(饼)的加工企业名单可在GACC网站查询。
四、检疫性有害生物
输华米糠粕(饼)不得带有中方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水稻茎线虫(Ditylenchus angustus)。
输华棕榈仁粕(饼)不得带有中方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五、产品生产和出口要求
(一)包装、储藏及运输。
棕榈油基本情况介绍一、棕榈油基本情况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中榨取出来的,棕榈树原产西非,18世纪末传到马来西亚,逐渐在东南亚地区广泛种植。
目前,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的很多国家都种植棕榈树。
棕榈果经水煮、碾碎、榨取工艺后,得到毛棕榈油,毛棕榈油经过精炼,去除游离脂肪酸、天然色素、气味后,得到精炼棕榈油(RBD PO)及棕榈色拉油(RBD PKO)。
根据不同需求,通过分提,可以得到24度、33度、44度等不同熔点的棕榈油。
棕榈油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抗氧化性,在食品工业以及化学工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棕榈果实中脂肪酶或脂肪酸过氧化氢酶的水解使得棕榈油的品质不够稳定,需要采取在储罐中充填氮气等方法来保证其质量。
(一)棕榈油的发展历史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Elaeis Guineensis)中榨取出来的,它被人们当成天然食品来使用已超过五千年的历史。
油棕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长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
油棕的商业性生产可保持25年。
油棕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产油植物,棕榈树通常2-3年开始结果,8-15年进入旺产期,到18-20年后开始老化、产量降低,这个时候通常需要砍掉重植。
棕榈果生长在棕榈树的大果串上,每个果串大约有棕榈果2000多个。
棕榈油的原产地在西非。
1870年,棕榈树传入马来西亚,当时只是作为一种装饰植物。
直到1917年才进行第一次的商业种植。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马来西亚为了减少对橡胶和咖啡的贸易依赖,开始大规模提高棕榈油的产量。
现在经过改良后的棕榈产品已经广泛在热带地区的非洲、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种植。
其中棕榈油产量高度集中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二)棕榈油的生产工艺人们通过水煮、碾碎、榨取的过程,可以从棕榈果肉中获得毛棕榈油(CPO)和棕榈粕(PE);同时在碾碎的过程中,棕榈的果子(即棕榈仁)被分离出来,再经过碾碎和去掉外壳,剩下的果仁经过榨取得到毛棕榈仁油(CPKO)和棕榈仁粕(PKE)。
油棕果实中含两种不同的油脂,从果肉中获得棕榈油;从棕榈种子(仁)中得到棕榈仁油,这两种油中前者更为重要。
棕榈仁粕在家禽饲粮中的营养价值与应用彭运智;谭会泽;刘松柏;陈丹;邹轶【摘要】棕榈仁粕(PKM)是棕榈仁果榨油后的副产品,主要产于东南亚地区,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生产量最大.PKM由于价格优势大、霉菌毒素风险小、质量相对稳定,近年来我国大量进口作为豆粕替代原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家禽饲粮.本文综述了PKM的化学成分、代谢能值、氨基酸消化率以及家禽生产应用等方面内容.【期刊名称】《动物营养学报》【年(卷),期】2018(030)009【总页数】6页(P3388-3393)【关键词】棕榈仁粕;化学成分;代谢能值;氨基酸消化率;家禽;应用【作者】彭运智;谭会泽;刘松柏;陈丹;邹轶【作者单位】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养禽事业部饲料营养室,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重点实验室,云浮 527400;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养禽事业部饲料营养室,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重点实验室,云浮 527400;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养禽事业部饲料营养室,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重点实验室,云浮527400;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养禽事业部饲料营养室,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重点实验室,云浮 527400;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养禽事业部饲料营养室,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重点实验室,云浮 527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15棕榈仁粕(palm kernel meal,PKM)是棕榈仁果榨油后的副产品,颜色呈棕褐色,有巧克力气味。
目前PKM主要采用压榨(expeller)和浸提(solvent extracted,SE)2种加工工艺方式生产,其中压榨法具有加工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等优势,是PKM主要的加工方式。
我国饲料营养数据库中暂无PKM数据,参考国外数据库将PKM常规组成数据汇总,详见表1。
压榨法生产的PKM的粗脂肪(ether extract,EE)残留率较高,EE含量为6.5%~9.1%,而浸提法生产的PKM的EE含量仅为1.6%~2.5%。
52 | 2014年第34卷第12期 总215期 |试验研究三种处理棕榈仁粕对肉仔鸡代谢能的影响郭全奎,王璐菊(1.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武威 733006)摘 要:棕榈仁粕分别作如下处理,未做任何处理的棕榈仁粕是PKM-a;果胶水解+甘露聚糖酶水解的棕榈仁粕是PKM-b;去皮+果胶水解+甘露聚糖酶水解的棕榈仁粕是PKM-c。
测定棕榈仁粕三种处理后对肉仔鸡表观代谢能(AME)和校正代谢能(AMEn)的影响,结果显示,PKM-a 组和PKM-b 组的AME 和AMEn 均差异不显著(P >0.05),PKM-a 组和PKM-c 组的AME 和AMEn 均差异极显著(P ≤0.01),说明棕榈仁粕去皮后添加甘露聚糖酶能显著提高消化吸收利用率和代谢能利用率。
关键词:棕榈仁粕;肉仔鸡;代谢能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14)12-0052-02棕榈仁粕不含有黄曲霉素,带有巧克力味,含有较高的粗脂肪,作为饲料时适口性较好。
化学分析显示,棕榈仁粕含粗蛋白14 %~21 %、总能为4 998 kcal/kg、粗纤维小于 21 %~23 %、脂类含量8 %~17 %、粗灰分约3 %~6 %、水分11.43 %、无氮浸出物54.62 %和还原糖2.87 %[1]。
棕榈仁粕的营养成分报道有差别,这可能与它的品种来源、收获期和加工方法的不同有关。
棕榈仁粕含有丰富是营养物质,蛋白质含量远高于玉米,而且氨基酸含量较平衡,有资料显示,经处理后的棕榈仁粕,氨基酸利用率也较高;棕榈仁粕富含各种维生素,特别是B 组维生素和维生素E 含量较高,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如磷、锰、铁等[2]。
众多资料显示,用棕榈仁粕可代替部分玉米,不仅很大程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拓宽了饲料原料来源,补充饲料原料的缺乏,棕榈仁粕略带有巧克力气味,适口性好,但含有抗营养因子甘露聚糖,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不高[3]。
棕榈仁粕的制取
棕榈仁粕是以棕榈果仁为原料制取的一种植物油粕。
下面是棕榈仁粕的制取方法:
1. 原料准备:选择质量较好的棕榈果仁,并进行洗净。
2. 去壳处理:将棕榈果仁进行去壳处理,可以通过蒸煮或水浸的方法将果肉与果壳
分离。
3. 研磨研磨:将去壳的棕榈果仁进行研磨,使其变成较为细腻的粉末状。
4. 榨油提取:利用榨油机或压榨设备对研磨好的棕榈果仁粉末进行榨油提取。
该过
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榨油机的温度和压力来控制所得榨油的质量和产量。
5. 油粕制取:提取过程中,除了得到棕榈仁油外,也会得到一些残渣物,即棕榈仁粕。
通过对残渣物进行烘干和压制,可以制取出棕榈仁粕。
6. 除杂洗涤:将棕榈仁粕进行洗涤,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纯物质。
7. 精制工艺:对清洗后的棕榈仁粕进行精制处理,以提高其质量和纯度。
8. 包装储存:经过精制的棕榈仁粕可以进行包装,储存和销售。
通过以上的制取方法,可以得到高品质的棕榈仁粕,该产品可以广泛用于食品、饲料、化妆品、生物柴油等方面。
棕榈仁粕营养指标
棕榈仁粕是一种由棕榈果核经过压榨后得到的残渣,其在食品和饲料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棕榈仁粕的营养指标是包括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成分的含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棕榈仁粕的营养指标。
1.蛋白质
棕榈仁粕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含量在20-25%左右。
蛋白质是人体组成物质的重要成分,也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必需营养素。
棕榈仁粕中的蛋白质含有多种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等。
2.脂肪
3.纤维素
棕榈仁粕中纤维素的含量较高,一般在15-20%之间。
纤维素是一种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对促进肠道蠕动和维持肠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4.碳水化合物
5.矿物质
棕榈仁粕富含多种矿物质,包括钙、磷、钾、镁、铁和锌等。
这些矿物质对于维持骨骼健康、传递神经冲动、维持血液正常循环以及参与酶的活性调节等功能都至关重要。
6.维生素
棕榈仁粕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B6等。
其中,维生素E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
总体而言,棕榈仁粕是一种富含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品和饲料原料。
其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适用于用作动物饲料,特别是在禽畜饲料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此外,棕榈仁粕中的纤维素含量较高,可用于制作高纤维素食品,在人类饮食中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棕榈仁粕中的脂肪含量较高,如果摄入过量可能会增加热量摄入,应合理控制摄入量以维持健康的饮食平衡。
饲料原料详解和介绍1、玉米蛋白粉加工工艺:玉米经过清杂,通过浸泡后,粉碎除去玉米胚芽,再经过纤维分离等干燥后的产品。
营养特点:玉米蛋白粉叶黄素含量高达200-250mg/kg,可以使鸡蛋呈金黄色,可使鸡皮肤呈黄色。
主要指标:水分≤10% 粗蛋白≥60% 叶黄素(粉状250≥ppm 颗粒状200≥ppm)粗灰分≤6% 赖氨酸≤0.85%如何识别伪劣玉米蛋白粉(1)看外观,检查样品在水中的溶解情况纯的玉米蛋白粉在水中不溶解,迅速沉淀,其水溶液是无色澄清透明的(叶黄素不溶于水),伪劣的玉米蛋白粉在水中悬浮,沉淀很慢,其水溶液呈混浊状,甚至呈黄色(掺水溶性色素) (2)检查玉米蛋白粉在稀酸稀碱中的变化情况2、膨化玉米粉将生玉米粉碎后,配入一定比例的水,然后经膨化加工过程而得到的一种利用率较高的饲料源料。
饲料加工中膨化玉米粉所起到的效果是粘合。
例如鱼饲料或其他水产养殖所用的饲料中通常都加有膨化玉米粉,因膨化玉米粉有较好的粘合力度和在水中较耐泡的特性。
根据终产品的水份、容重、淀粉糊化度的差别可分为三种不同的产品:1 低膨化度产品容重>0.5kg/L,一般采用低温膨化,成品水分较高,糊化度能做到60~80%2 中等膨化度产品容重0.3~0.5kg/L,成品水分8~10%,糊化度能做到90%以上。
用于乳猪料,貉、狐及水貂等特种动物饲料,及水产饲料。
海大的指标一般是容重380-430g/L。
3 高膨化度产品容重0.1~0.3 kg/L,温度在140~170,成品水分4~8%,可完全糊化。
主要的指标:水分≤10% 霉菌、酵母菌≤50cfu/g 大肠杆菌≤40cfu/g 膨化度≤0.4kg/L粗灰分≤7% 粗蛋白3、DDGS(玉米)DDGS饲料,是酒糟蛋白饲料的商品名,即含有可溶固形物的干酒糟。
在以玉米为原料发酵制取乙醇过程中,其中的淀粉被转化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其他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纤维等均留在酒糟中。
味道:有发酵的气味,含有机酸,口感有微酸味。
关于棕榈仁粕的介绍棕榈一、产品介绍棕仁粕亦称“油棕仁渣” 或“棕榈仁渣” ,英文名为“Palm Kernel Cake”或“Palm Kernel Expeller”(简写PKC或PKE)。
它是在榨压棕榈仁时,除去棕仁油的剩余物,初呈黑色泥块状,经去除杂质和控制水分加工处理后呈褐色小颗粒状。
主要产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主要加工出口地:马来西亚。
二、棕榈仁粕的营养特性2.1营养指标粗蛋白:14~17% 粗脂肪:8~10%粗纤维:15~20% 消化能:13.08兆焦/公斤粗灰分:5~7% 磷锰铁等元素含量丰富,富含维生素B、E等水分:12% 富含多种氨基酸气味:咖啡味和酒香味色泽:咖啡色2.2. MEOMA(马来西亚油厂工会)制定的马来西亚国内销售标准:成份含量蛋白(Protein) 14%以上(MIN)脂肪(Fat/Oil) 8%以上(MIN)水份(Moisture) 9.5%以下(MAX)杂质(Dirt & Shell) 15%以下MAX)2.3. MEOMA制定的马来西亚出口标准:成份含量蛋白及脂肪(Profat) 21%以上(MIN)水分(Moisture) 10%以下(MAX)棕榈粕不仅含有较高的能值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B、E,锰,钾,硅含量也很高,氨基酸也很平衡。
他可用于能量原料和玉米搭配试用,能大大提高能量饲料的利用率,同时对蛋白饲料(浓缩料)是一个有益的补充,从而使禽畜生长更迅速,健康,并达到减低饲料成本的目的。
其特点是:1. 营养丰富均衡,蛋白质氨基酸较平衡,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适口性好消化率高。
2. 经高温后杀灭各种细菌,无污染,而且高温高压后营养组织重新组合。
提高蛋白质和脂肪酸的品质,去除真菌、细菌以及有碍消化吸收的物质。
3. 去核加工后,质感细腻,禽畜爱吃。
4. 低于12%的水分,耐储存,放置安全,储存时间长达10个月。
5. 可代替10~30%的玉米,也可用于蛋白质补充原料,适用于水产以及各种禽畜养殖。
临武鸭对添加复合酶棕榈粕和椰子粕的养分、氨基酸和能量的利用率张旭;蒋桂韬;王向荣;李闯;黄璇;吴端钦;戴求仲【摘要】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palm kernel meal ( PKM ) and copra meal ( CM) supplemented with compound enzymes on nutrient, amino acid and energy utilization rates of Linwu ducks. Forty healthy adult Linwu ducks with body weight of ( 2. 0 ± 0. 2 ) k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 with 8 replicates in each group and 1 duck in each replicate. The metabolizabl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by hunger strike⁃gavage method. Ducks in groups 1 and 2 were fed 50 g PKM and ducks in groups 3 and 4 were fed 50 g CM by gavage, and ducks in group 5 were fed 50 g diet with no nitrogen by gavage. Diets of groups 2 and 4 were added with 250 mg/kg compound enzymes. The experiment included a 7 days pre⁃experi⁃mental period and a 4 days experimental period. 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1) the true utilization rates of dry matter (DM), crude protein (CP), ether extract (EE), crude fiber (CF) and gross energy (GE) of PKM were 48.81%, 54.34%, 65.69%, 40.36% and 39.37%, respectively. The apparent metabolizable ener⁃gy ( AME) and true metabolizable energy ( TME) were 6.18 and 7.49 MJ/kg, respectively. The true utiliza⁃tion rates of 15 kinds of amino acids were 50.28% to87.97%. The true utilization rates of DM, CP, EE, CF and GE of CM were 52. 23%, 58. 49%, 70. 28%, 34. 67% and 54. 76%, respectively. The AME and TME were 7.47 and 9.64 MJ/kg, respectively. The true utilization rates of 15kinds of amino acids were 58.53% to 90.21%. 2) Adding with compound enzymes, the apparent utilization rate and true utilization rate of CP in PKM and CM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 P<0.05); the TME increased by 5.61% and 3.63% ( P>0.05) , respectively; the true utilization rates of 15 kinds of amino acids increased by 0.27% to 7.36% and 0.67% to 4.99%, respectively; the true utilization rates of tyrosine and proline in PKM, and the true utilization rates of aspartate, isoleucine and tyrosine in CM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 P<0.05) .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KM and CM supplemented with compound enzymes containing protease, cellulase and xylanase can improve utiliza⁃tion rates of nutrient and energy of Linwu ducks.%本试验旨在研究临武鸭对添加复合酶棕榈粕( PKM)和椰子粕( CM)的养分、氨基酸和能量的利用率。
棕榈粕经营范围-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棕榈粕是指从棕榈果中提取的一种副产品,它是在棕榈油的提取过程中得到的残渣物质。
棕榈粕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用植物油之一,棕榈油的需求在近年来不断增加,而棕榈粕则作为一种副产品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棕榈粕主要由纤维素、蛋白质和少量脂肪组成,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
与其他植物粕类相比,棕榈粕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且氨基酸组成较为均衡,具有较高的生物价值。
这使得棕榈粕成为了畜牧业中重要的饲料原料。
在农业领域,棕榈粕的应用十分广泛。
它可以用作有机肥料,富含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可以为作物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棕榈粕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持水量,提高土壤的肥力。
在畜牧业中,棕榈粕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
其高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可以为家禽、猪、牛等动物提供丰富的营养。
此外,棕榈粕还具有一定的抗病作用,可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研究和分析棕榈粕的经营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了解棕榈粕的经营范围可以帮助农业和畜牧业生产者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其次,对棕榈粕的经营范围进行研究可以促进农业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最后,探讨棕榈粕的经营范围可以为相关行业的决策者提供参考,推动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了探讨棕榈粕的经营范围,从而为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棕榈粕的经营范围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挖掘其潜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通过本文的阐述,相信读者能够对棕榈粕的经营范围以及其在农业和畜牧业中的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对这一领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章节结构进行叙述,并分别介绍各个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章节一:棕榈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棕榈粕的基本概念、由来以及其主要特点。
黑曲霉发酵棕榈仁粕在肉仔鸡日粮中营养价值的评估蔡发国译自Proc. 11th AAAP Congress 2004 Vol.3(广州博仕奥集团广东广州 510663)摘要本文设计了2个试验来检验未处理的棕榈仁粕日粮(PKC)和发酵处理的棕榈仁粕日粮(FPKC)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干物质消化率(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总能(GE)的影响。
在试验1中,设计不同水平的米糠与棕榈仁粕混合后采用黑曲霉发酵,筛选并确定最适发酵底物。
在本试验中,根据发酵产物中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棕曲霉素的含量(43.31 ppb),将发酵底物设置为70%的棕榈仁粕(PKC)和30%的米糠(RB)。
按照此比例配制底物,设计发酵工艺,获取发酵后的棕榈仁粕材料,为试验2做准备。
在试验2中,试验肉仔鸡被分成4组,分别饲喂相同蛋白和能量水平的日粮,此日粮包括PKC(20%),FPKC(20%和25%),用来确定PKC和FPKC对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饲喂FPKC基础日粮试验组的仔鸡平均终体重,低于饲喂PKC基础日粮对照组的仔鸡平均终体重;饲喂25%FPKC基础日粮试验组的仔鸡料肉比(FCR)为2.42,然而饲喂PKC日粮的对照组的料肉比(FCR)为1.85;FPKC基础日粮的DM、CP、NDF、ADF的消化率和能量代谢率均低于对照组日粮。
关键词:发酵型棕榈仁粕(FPKC)黑曲霉生长性能消化率棕曲霉毒素简介棕榈仁粕(PKC)是棕榈果提取油脂后的副产物。
马来西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每年大约能够生产200万吨棕榈仁粕,其中大部分棕榈仁粕被用作肉牛和奶牛饲料原料。
如果棕榈仁粕能够被有效的应用在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饲料上,它不仅可以用来储备外汇,同时也是一种物美价廉和来源丰富的能量原料。
然而,棕榈仁粕含有大量的纤维和主要线性甘露聚糖,用于构成适量的纤维素和少量的其它多糖成份。
棕榈粕的营养特性和应用畜产品价格长期低迷,一些大中型饲料企业必须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才能生存。
所以在目前的形势下,使用棕榈仁粕替代部分玉米便成了首选产品。
1棕榈粕的营养特性棕榈仁粕是棕榈仁脱壳榨油后的副产品,形状、颜色与菜子粕相似,气味略有巧克力气味,棕榈仁粕视其脱壳程度和加工工艺品质、指标有差别(以棉粕工艺相似)。
其营养成分如下:粗蛋白16.20%,蛋氨酸0.312%,粗脂肪11.13%,赖氨酸0.528%,粗纤维1790%,苏氨酸0.526%,水分9.80%,胱氨酸0.228%,粗灰分468%,缬氨酸0.84%;钙0.15%,组氨酸0.264%,磷0.41%,精氨酸2.064%,总能17.15兆焦/千克,色氨酸0.12%,无氮浸出物64.8%苯丙氨酸0.624%。
2棕榈粕的应用棕榈仁粕因其粗脂肪肪含量较高,在具体使用中可将其归为能量饲料,可按1:1比例替代部分玉米或麸皮,也可在替换时与蛋白饲料一并综合考虑到其中的氨基酸组成棕榈仁粕以前主要供应韩国、日本和东欧等玉米主销区,但随着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棕榈树的大规模扩种,棕榈仁粕的产量已超出了该地区的饲用量,出现了剩余价格也逐步下降。
使用棕榈仁粕替代部分玉米,最直接的表现是:饲养效果不变,但饲料成本大幅降低,畜产品在同行中的竞争力明显提高。
而其目前比玉米每吨便宜500-600元,随着我国北方地区及华北地区的玉米价格长期呈上涨趋势。
3使用棕榈粕的注意事项棕榈仁粕价格低廉,无霉性和副作用,缺点是对单胃动物来说,能量和粗蛋白的利用率较低,同时也没有详细的转化指标可供参考。
另外,因其粗纤维含量较高,适口性较差,雏鸡和小猪不宜适用。
棕榈仁粕特别适用于反刍动物如牛、羊、马、鹿等的饲料而且也可用于家畜如猪、鸡的饲料当中,但要掌握添加比例。
建议添加比例(按1:1替代玉米)如下:蛋鸡:3%~7%,肉鸡:1% 5%,猪:3%~9%,鸭:3%~7%,反刍动物:15%~30%。
棕榈粕应用研究概况作者:程时军訾乃涛等来源:《湖南饲料》 2010年第6期程时军訾乃涛周樱张伟(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武汉,430074)摘要:当前,饲料原料资源短缺,棕榈粕以其低廉的价格和潜在的饲喂价值逐步受到行业的关注,本文结合酶制剂综述了棕榈粕的应用研究进展,为同行更好地使用提供思路。
关键词:棕榈粕甘露聚糖酶制剂近年来,饲料资源短缺,新的替代资源研究已成为行业热点。
棕榈粕作为饲料原料在国外畜牧行业已经应用多年(Woll,1922;Shamsuddin,1987),在节约粮食资源、降低饲养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国外对这种原料的应用研究也有报道,如Kim( 2001)报道在育肥猪中使用棕榈粕替代豆粕不影响猪生产性能;中国对这种原料的相关应用研究近年来才起步,日前广东、广西等地区开始使用并初见成效。
本文结合酶制剂综述了国内外棕榈粕的相关应用研究,为同行更好地使用棕榈粕提供思路。
1棕榈饼/粕( Palm Kernel Cake/Meal,PKC/M)的营养价值及使用推荐量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PKC/M出口国,2006年生产215万吨PKC/M( MPOB,2006)。
PKC作为饲料原料的优点是:一般无黄曲霉毒素污染,含VE具有抗氧化性.适口性好适于反刍动物。
PKC对肉牛代谢能为11.7~13.1 MJ/kg,对猪消化能为7.69 MJ/kg。
一般PKC代谢能值差异大,与其油脂含量、CF含量及动物种类相关,如(Sundu等,未出版)报道3周龄和6周龄的肉鸡棕榈仁粕的代谢能分别为7.87MJ/kg和9.46MJ/kg,这种变化可能是因为不同日龄的鸡对养分的消化利用不一样。
新华扬实验室( 2010)实测国内饲料厂使用的PKM主要指标为:CP15.0%,CF13.0—20.0%,EE6.7~8.5%,国内棕榈粕CF较高可能是厂家使用棕榈壳回填再流向市场。
PKC常规营养成分见下表l:棕榈粕在饲料中的推荐使用量是行业普遍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