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隧道工程的认识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隧道认识实习报告一、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并铺设铁路供机车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
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
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
这三类隧道中修建最多的是山岭隧道。
二、隧道工程的施工:隧道勘测为确定隧道位置、施工方法和支护、衬砌类型等技术方案,对隧道地处范围内的地形、地质状况,以及对地下水的分布和水量等水文情况要进行勘测。
在隧道勘测和开挖过程中,须了解围岩的类别。
围岩是隧道开挖后对隧道稳定性有影响的周边岩体。
围岩分类是依次表明周围岩石的综合强度。
隧道设计包括隧道选线、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辅助坑道设计等。
此外,隧道设计还包括洞门设计,以及开挖方法和衬砌类型的选择等。
隧道贯通控制测量是为了保证测量的中线和高程在隧道贯通面处的偏差不超出规定的限值。
隧道开挖方法分为明挖法和暗挖法。
明挖法多用于浅埋隧道或城市铁路隧道,而山岭铁路隧道多用暗挖法。
按开挖断面大小、位置分,有分部开挖法和全断面开挖法。
在石质岩层中采用钻爆法最为广泛,采用掘进机直接开挖也逐渐推广。
在松软地质中采用盾构法开挖较多。
钻爆法在隧道岩面上钻眼,并装填炸药爆破,用全断面开挖或分部开挖等将隧道开挖成型的施工方法。
钻爆法开挖作业程序包括测量、钻孔、装药、爆破、通风、出碴、锚杆、立架、挂网、喷锚等工序。
①钻孔:要先设计炮孔方案,然后按设计的炮孔位置、方向和深度严格钻孔。
单线隧道全断面开挖,采用钻孔台车配备中型凿岩机,钻孔深度约为2.5~4.0米。
双线隧道全断面开挖采用大型凿岩台车配备重型凿岩机,钻孔深度可达5.0米。
炮孔直径约为 4~5厘米。
炮孔分为掏槽孔(开辟临空面)、掘进孔(保证进度)和周边孔(控制轮廓)。
②装药:在掘进孔、掏槽孔和周边孔内装填炸药。
一般装填硝胺炸药,有时也用胶质炸药。
隧道工程认识实习隧道工程认识实习(一)了解并学习了隧道工程的基本知识。
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并铺设铁路供机车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
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
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
这三类隧道中修建最多的是山岭隧道。
隧道贯通控制测量隧道测量是为了保证测量的中线和高程在隧道贯通面处的偏差不超出规定的限值。
隧道开挖方法分为明挖法和暗挖法。
明挖法多用于浅埋隧道或城市铁路隧道,而山岭铁路隧道多用暗挖法。
按开挖断面大小、位置分,有分部开挖法和全断面开挖法。
在石质岩层中采用钻爆法最为广泛,采用掘进机直接开挖也逐渐推广。
施工通风,排出或稀释爆破后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由内燃机产生的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同时排除烟尘,供给新鲜空气,借以保证隧道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改善工作环境。
施工支护,隧道开挖必须及时支护,以减少围岩松动,防止塌方。
装碴与运输,在开挖作业中,装碴机可采用多种类型,如后翻式、装载式、扒斗式、蟹爪式和大铲斗内燃装载机等。
运输机车有内燃牵引车、电瓶车等,运输车辆有大斗车、槽式列车、梭式矿车及大型自卸汽车等。
运输线分有轨和无轨两种。
由钻孔直到出碴完毕称为一个开挖循环。
开挖循环作业的特点是一个工序接一个工序必须逐项按时完成,否则前一工序推迟就会影响下一工序,因而拖长全部时间。
其中最主要的工序为钻孔及出碴,所用时间占全部作业时间比例较大。
现代高度竞争的地下采矿与隧道工程要求成本集约,安全开凿与岩石加固等程序步骤。
采矿的机器设备必须安全可靠,并紧密跟随工业持续提高的生产力与飞速发展的经济步伐。
掘进机开挖法正在不断研究改进,并生产出各种新机械,其应用有广阔前景。
液压凿岩机不断更新完善,使隧道开挖进度大大提高。
光电测量仪器和激光导向设备的使用,使长隧道施工精确程度有所提高。
对隧道工程的理解
嘿,朋友!咱今天来聊聊隧道工程。
你想啊,那长长的隧道就像是在地下挖出的一条神秘通道,这多神奇啊!
就好比说,你走在路上,突然前面出现一座山,嘿,挡路了咋办?这时候隧道工程就派上大用场啦!你看那些工人师傅们,他们就像勇敢的战士,一头扎进山里,一点一点地把隧道给挖出来。
比如说有名的秦岭隧道,那么长的隧道,他们得付出多少汗水和努力呀!你能想象他们在那昏暗的环境里,一锹一锹地挖着的情景吗?那可真是不容易啊!
隧道工程可不只是挖个洞那么简单哦!它就像给大地做一次大手术,得考虑好多好多的问题呢!比如怎么保证隧道不塌,怎么让空气流通,怎么排水,哎呀,想想都头大!但那些工程师们就有办法,他们用各种高科技手段,把这些难题都一一解决掉。
这不就像你打游戏,一道道关卡,都被你巧妙地攻克了嘛!
还有啊,隧道修好了之后,给我们带来的好处那可太多啦!原本要绕好大一圈的路,现在一下子就通过了,节省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呀!这就好比你原本要走很远的路去拿一个宝贝,现在有条捷径直接就到了,那多爽啊!
我觉得吧,隧道工程真的是特别了不起的东西!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它是人类智慧和勇气的结晶,是我们不断前进的见证呀!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些隧道,感谢那些为隧道工程付出努力的人们!。
土木工程中的隧道工程隧道工程是土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分支,涉及到地下隧道的设计、建设和维护等方面。
隧道工程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类历史的演变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隧道设计、施工技术和隧道工程的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隧道设计隧道设计是隧道工程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隧道设计需要考虑到地质条件、地下水、地下空间利用等因素。
首先,根据地质勘察和地下水情况,确定隧道的路线和断面形状。
其次,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到隧道的使用功能,比如是用于铁路、公路还是地铁等。
最后,还要考虑到隧道的排水、通风、灯光等配套设施的设计。
通过科学的隧道设计,可以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二、隧道施工技术隧道施工是隧道工程的核心环节,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部分。
隧道施工技术包括开挖技术、支护技术、掘进技术等。
首先,开挖技术是指通过不同的开挖方法,如顶管法、盾构法、爆破法等,对土壤和岩石进行开挖。
其次,支护技术是指通过使用钢筋混凝土衬砌、预制管片等材料对隧道进行支护,保证隧道的结构稳定。
最后,掘进技术是指通过推进巨型掘进机或人工掘进工具,使隧道逐步向前推进。
隧道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三、隧道工程的意义隧道工程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隧道工程可以解决交通运输中的地形障碍问题。
比如,通过隧道可以打通山脉,缩短地理距离,提高交通效率和便捷性。
其次,隧道工程可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变得尤为重要,隧道工程可以为地下管线、地铁、水利工程等提供空间支撑。
最后,隧道工程对于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也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建设隧道,可以提供战略通道,保障国家安全。
总结起来,隧道工程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分支,涉及到隧道设计、施工技术和隧道工程的意义等多个方面。
隧道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隧道的使用功能,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而隧道工程的发展对于交通运输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隧道工程的特点:1、整个工程埋于地下,因此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的成败起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2、公路隧道是一个形状扁平的建筑物3、地下施工环境较差4、施工工地一般都位于偏远的深山峡谷之中5、公路隧道埋设于地下,一旦建成就难以更改6、施工可以不受或少受昼夜更替。
新奥法的基本原则可概括为: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隧道施工方案,要考虑的因素有:1、工程的重要性一般由工程的规模、使用上的特殊要求、以及工期的缓急体现出来2、隧道所处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3、施工技术条件和机械装备状况4、施工中动力和原材料供应情况5、工程投资与运营后的社会效益和经营效益6、施工安全状况7、有关污染、地面沉降等环境方面的要求和限制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以控制爆破为开挖方法,以喷射混凝土和锚杆为主要支护手段,通过检测控制围岩的变形,动态修正设计参数和变动施工方法的一种隧道施工法,其核心内容是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隧道施工方法:1、山岭隧道施工方法(矿山法(传统矿山方法、新奥法)、掘进机法)2、浅埋隧道施工方法(明挖法、地下连续墙法、盖挖法、浅埋暗挖法、盾构法)3、水底隧道施工方法(沉管法、盾构法)全段面法适用于Ⅳ—Ⅵ类岩质较完整的硬岩中,这个长度不应小于1KM全断面法的优点是:工序少、相互干扰少,便于组织施工和管理;工作空间大,便于组织大型机械化施工,因此施工进度高、施工环境好台阶法分为长台阶法(适用于Ⅰ—Ⅲ级围岩、速度快)、短台阶法(特点:可以缩短支护结构闭合的时间Ⅱ—Ⅴ级围岩)、超短台阶法(特点:有利于控制围岩变形,适用于膨胀形围岩和土质围岩)在所有台阶法施工中,开外下半断面时要求做到以下几点:1、下班断面的开挖应在上班断面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进行,或采用其他有效措施确保初期支护体系的稳定性;采用单侧落底或双侧交错落底,避免上部初期支护两侧同时悬空;又如,视围岩状况严格控制落底长度,一般采用1—3米,并不得大于6米2、下部边墙开挖后必须立即喷射混凝土,并按规定做初期支护3、量测工作必须及时,以观察拱顶、拱脚和边墙中部位移值,当发现速率增大,应立即进行底(仰)供封闭,或缩短进尺,加强支护,分割掌子面等分部开挖法可分为三种变化方案:台阶分部开挖法、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发。
隧道工程的认识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并铺设铁路供机车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
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
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
这三类隧道中修建最多的是山岭隧道隧道分类1、按照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分类:分为土质隧道和石质隧道。
2、按照隧道的长度分类:分为短隧道(铁路隧道规定:L≤500m;公路隧道规定:L≤500m)、中长隧道(铁路隧道规定:500<L≤3000m;公路隧道规定500<L<1000m)、长隧道(铁路隧道规定:3000<L≤10000m;公路隧道规定1000≤L≤3000m)和特长隧道(铁路隧道规定:L>10000m;公路隧道规定:L>3000m)。
3、按照国际隧道协会(ITA)定义的隧道的横断面积的大小划分标准分类:分为极小断面隧道(2~3㎡)、小断面隧道(3~10㎡)、中等断面隧道(10~50㎡)、大断面隧道(50~100㎡)和特大断面隧道(大于100㎡)。
4、按照隧道所在的位置分类:分为山岭隧道、水底隧道和城市隧道。
5、按照隧道埋置的深度分类:分为浅埋隧道和深埋隧道。
6、按照隧道的用途分类: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和矿山隧道挪威洛达尔隧道挪威洛达尔隧道也可谓“世界第一”——世界上最长的单洞公路隧道,全长约24.5公里。
它位于挪威中部地区,东起洛达尔城,西至艾于兰城,是连接首都奥斯陆与第二大城市卑尔根的咽喉要道。
过去,来往于奥斯陆和卑尔根的车辆不仅要在洛达尔乘三个小时的轮渡穿越松恩峡湾,还要在洛达尔和艾于兰之间翻越地势险峻的山路,并且冬季冰冻时期禁止通行。
洛达尔隧道通车后,两地间的行车时间从原先的14个小时缩短至7个小时,车辆在冬季照常通行。
根据设计,洛达尔隧道每小时通车能力为400辆。
对隧道工程的认识和体会
隧道工程是一种建造在地下的通路,通常用于连接两个地点,以便交通、输送或通信。
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地下水流、地下设施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以下是我对隧道工程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隧道工程的建造需要考虑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对于隧道的建造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它会影响开挖难度、支护方式、工期和成本等方面。
如果地质条件恶劣,如土层不稳定、岩石层复杂等,那么开挖难度就会增加,同时需要采用更加复杂的支护方式,这也会增加工期和成本。
其次,隧道工程的建造需要考虑地下水流。
地下水流是隧道建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建造隧道时,需要考虑如何控制地下水流,以避免水流对施工造成不利影响。
如果地下水流量很大,会导致隧道内部积水,影响施工质量和安全。
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地下水流,如加固隧道支护结构,安装排水系统等。
另外,隧道工程的建造需要考虑地下设施和环境影响。
隧道的建造会对周围地下环境产生影响,如噪音、振动和空气质量等。
同时,在建造隧道时,还需要考虑周围地下设施的影响,如地铁、管道、电缆等。
这些设施的位置和状态可能会影响隧道施工的进度和安全性,因此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总之,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在隧道工程的建造
中,需要密切关注地质条件、地下水流、地下设施和环境影响等因素,以确保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姓名:郭远鑫学号:20091866 班级:09级土木(8)班
对隧道的感性认识
一、隧道的基本概念
1、广义定义:以任何方式修建,最终使用于地表面一下的条形建筑物,其
空洞内部净空断面在2平方米以上者。
2、狭义定义:在地下工程中,用以保持地下空间作为运输的孔道。
二、隧道的功能与特点
(一)隧道工程的功能:1.克服高程障碍;2.裁弯取自;3.避开不良地质地段;4.避开其他重要建筑或工程等。
(二)隧道工程的特点
1)优点:1.缩短线路长度,减少能耗;2.节约土地资源;3.有利于环境保护;4.保证行车安全;5.不受气候影响,提高防护能力;
6.
不影响水路交通。
2)缺点:1.造价较高;2.施工期限长;3.施工作业环境和条件较差;
4.附属设备能耗大。
三、隧道的种类及作用
1、按所处地理条件分:土质隧道和石质隧道。
2、按埋置深度分:浅埋隧道(Z≤2D)和深埋隧道(Z>2D)。
3、按横断面积分:极小断面隧道、小断面隧道、中等断面隧道、
大断面隧道和特大断面隧道。
4、按长度分:短隧道、中长隧道、长隧道和特长隧道。
5、按所在位置分:山岭隧道、水底隧道和城市隧道。
6、按用途分: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等。
四、隧道的发展历史
(一)发展目标:20世纪:高层建筑;21世纪:地下空间
美国“未来学家”杂志社预测21世纪将有1/3的人口生活于地下。
在我
<1>
国,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始于60年代,主要是地铁与人防工程,65年修建北京地铁;70年代修建了大量的人防工程,经改造利用,成了地下商业街、地下工厂、仓库和招待所,较好地发挥了经济效益。
(二) 历史发展
1.国际上
(1)古代:公元前180~2160年前后,在古巴比伦城幼发拉底河下修筑的人行隧道,是迄今已知的最早用于交通的隧道,为砖砌构
构造物。
(2)现代:现代隧道开挖技术的产生是在火药的发明和19世纪的产业革命后出现的,尤其是铁路的出现对交通隧道起到了很大的
推动作用。
(3)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交通隧道:山岭铁路隧道:日本的大清水隧;
交通隧道:日本的青函隧道,英法海峡隧道;公路隧道:瑞士的
圣哥达隧道。
2.国内
(1)古代:1、春秋时代《左传》就有“隧而相见”的记载2、三国时期的“官度之战”,曹操掘地道…3、封建时期各个朝代的帝
王坟墓陵寝均修在地下。
(2)近代:1、最早的隧道是:台湾的狮球岭隧道2、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建的隧道是詹天佑负责设计的八达岭隧道。
(3)现代:1、已建成的最长铁路隧道:秦岭隧道;2已建成的最长公路隧道:秦岭终南山隧道。
(三) 技术发展
1.国际上
隧道工程的长度标志着一个国家发展的水平,如日本的三代清水隧道,穿越海拔2000m的谷川山脉;其他的有:日本——南朝鲜拟建
海底隧道;意大利连接西西里岛的海底隧道正在建设之中,它们可望
在本世纪实现。
2.在我国
(1)铁路隧道的建造:至2000年底,我国运营铁路隧道已有6880多座,总延长为3700Km。
(2)公路隧道的建造: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高等级公路的修建,隧道
<2>
才越来越长。
近十多年来,公路隧道的建造也取得了迅猛发展,每年几乎都有十座以上的隧道建成。
目前我国已建成400余座
公路隧道,总长度已超过100km。
(3)水底隧道的建造:近年来,跨海隧道开始得到大力发展,目前在建的有厦门海底隧道,规划中的有山东胶州湾海底隧道,上
海崇明岛海底隧道,琼州海峡隧道,台湾海峡隧道。
(4)在隧道设计与理论分析计算方面:衬砌结构的设计与计算采用了与电子计算机技术配套的数值计算方法,如有限元、边界元、离散元等。
普遍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从而节省了大量劳力和
时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