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练习题.doc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12
初中语文文言文《狼》习题专练一、默写1.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2.“一狼径去”的目的是:_________。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前狼假寐”的目的是:_________。
3.盖以诱敌4.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二、基础题1.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思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B.乃悟前狼假寐.C.屠暴.起D.屠自后断其股.1.B2.下列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一狼洞.其中B.狼不敢前.C.其一犬.坐于前D.止.有剩骨2.D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B.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C.其一犬坐于前.狼不敢前.D.止.有剩骨止.增笑耳3.D4.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断三处)(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断两处)(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断三处)4.(1)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5.《狼》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著名文学家,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其中的“聊斋”是作者的________名,“志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5.蒲松龄清书斋记述奇异的事三、单篇阅读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对狼的本性尚未彻底认识,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
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作出了与敌斗争的果断抉择。
《狼》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狼》一文中,狼在故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A. 受害者B. 猎人C. 牧羊人D. 狼2. 故事中,狼为什么会被牧羊人发现?A. 狼在羊圈里睡觉B. 狼在羊圈外徘徊C. 狼在羊圈里偷吃羊D. 牧羊人偶然发现3. 牧羊人最初是如何处理狼的?A. 赶走狼B. 杀死狼C. 把狼关在羊圈里D. 用石头砸狼4. 牧羊人后来为什么决定杀死狼?A. 狼再次偷吃羊B. 狼攻击牧羊人C. 牧羊人担心狼会报复D. 牧羊人听从了朋友的建议5. 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A. 要善待动物B. 要警惕潜在的危险C. 要勇敢面对困难D. 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二、填空题6. 在《狼》的故事中,牧羊人最初对待狼的态度是_________,但后来因为_________,他决定杀死狼。
7. 故事中,牧羊人的朋友建议他_________,以防止狼再次伤害羊群。
8. 狼在故事中的行为表明,它是一个_________的动物,这给牧羊人带来了_________。
9. 牧羊人最终杀死狼的行为,反映了他对于_________的重视,以及对于_________的预防。
10.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学到在生活中应该_________,以避免潜在的威胁。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狼》故事的主要内容。
12. 牧羊人对待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13. 牧羊人的朋友在故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他的建议对牧羊人产生了什么影响?14. 故事中狼的行为对牧羊人产生了哪些影响?15. 从《狼》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生活的智慧或教训?四、论述题16. 结合《狼》的故事,论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对待潜在的威胁和危险。
17. 从《狼》的故事中,分析牧羊人的行为是否合理,并给出你的理由。
18. 以《狼》为例,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19. 描述《狼》故事中牧羊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并分析其对行为决策的影响。
《狼》练习题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黠.()积薪.()假寐.()少.时()目似瞑.()意暇.甚()屠大窘.()缀.行甚远()苫.蔽()尻.尾()麦场.()2.填空。
(1)《狼》的作者____________,是_________朝著名文学家,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
(2)《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__________名,“志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文叙事部分按其情节可分为四层,即______狼、______狼、______狼、_____狼。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一屠.晚归________________ (2)缀.行甚远__________________(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4)屠大窘.__________________ (5)顾.野有麦场__________________(6)苫蔽..成丘__________________ (7)弛.担持刀__________________(8)眈眈..__________________ ..相向__________________ (9)一狼径去(10)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_______(11)目似瞑.,意暇.甚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12)屠暴.起__________________ (13)又数刀毙.之__________________ (14)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 (1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__ (16)止露尻.尾__________________ (17)狼亦黠.矣__________________(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9)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___ (20)乃.悟前狼假寐_______________4.解释一词多义现象。
狼思考练习题一、填空题1. 狼属于哺乳动物中的______类。
2. 狼的科学名称是______。
3. 狼是什么性别的狮子群的领导者?4. 狼的食物主要是______。
5. 狼的寿命通常为______年。
6. 狼对外界的响声非常______。
7. 狼适应于______生活环境。
二、选择题1. 狼的特征包括:a. 强大的咬合力b. 发达的听觉c. 大尾巴d. 羽毛状的毛发e. a、b、cf. a、b、d2. 狼队合作狩猎的方式包括:a. 狼循序渐进地围捕猎物b. 狼独自追赶猎物c. 狼集体围攻猎物d. 狼用暴力迫使猎物投降e. a、b、cf. a、c、d3. 下列关于狼的陈述哪个是错误的?a. 狼是非常社会化的动物b. 狼是灵活而优秀的猎手c. 狼只在极冷地区生存d. 狼通过嚎叫进行沟通e. a、b、c都是正确的三、判断题1. 人类对狼的捕杀导致许多狼种濒临灭绝。
()2. 狼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动物,对人类具有攻击性。
()3. 狼群中只有一对繁殖父母,其他成员主要负责保护幼崽。
()4. 狼是陆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之一。
()5. 狼很少离开自己的领土,往往一生只有一个领地。
()【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1. 狼属于哺乳动物中的兽类。
2. 狼的科学名称是Canis lupus。
3. 狼是雄性狮群的领导者。
4. 狼的食物主要是兔子、鹿等小型草食性动物。
5. 狼的寿命通常为8-13年。
6. 狼对外界的响声非常敏感。
7. 狼适应于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
二、选择题1. 答案:e. a、b、c解析:狼具有强大的咬合力、发达的听觉和大尾巴是其特征之一。
2. 答案:e. a、b、c解析:狼通常采用循序渐进地围捕猎物、个体和集体围攻猎物的方式进行合作狩猎。
3. 答案:c. 狼只在极冷地区生存解析:狼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各种不同地理环境中,不仅仅生活在极冷地区。
三、判断题1. 正确(√)解析:由于过度的猎杀,许多狼种已经濒临灭绝,需要保护。
《狼》练习题及答案一、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困窘.(jǐng) 苫.蔽(shàn) 尻.尾(kāo)B.狡黠.(xiá) 缀.行(zhuì) 积薪.(xīn)C.弛.担(chí) 眈.眈(dān) 目似瞑.(míng)D.假寐.(mèi) 禽.兽(qín) 少.时(shǎo)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顾.野有麦场( )(2)止.有剩骨( )(3)屠自后断其股.( )(4)意.暇甚( )(5)盖.以诱敌( )(6)其一犬.坐于前( )(7)一狼洞.其中( )(8)意.将隧入( )3.用“/”画出下列句子的语音停顿,并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其一犬坐于前。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4.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中点明狼假装睡觉的神态的句子是:。
(2)文中点明狼假装睡觉的目的的句子是:。
(3)文中描写“径去”之狼动作及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4)文中发表评论、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二、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缀.行甚远( )(2)弛.担持刀( )(3)目似瞑.( )(4)狼亦黠.矣(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测试题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窘()苫蔽()()奔倚()数刀毙之()()隧()入尻()尾chí()担持刀dān dān()()相向目似míng()意xiá()甚狼亦xiá()矣假miè()二、填空。
2、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惧狼→()→()四、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1)目似瞑()(2)意暇甚()(3)屠自后断其股()(4)乃悟前狼假寐()(5)缀行甚远()(6)两狼之并驱如故()(7)一狼仍从()(8)屠大窘()(9)顾野有麦场()(10)屠乃奔倚其下()(11)乃悟前狼假寐()(12)屠暴起()(13)恐前后受其敌()(14)一狼洞其中()(15)其一犬坐于前()(1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17)狼亦黠矣()(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五、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1)之: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③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④又数刀毙之()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敌: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盖以诱敌()(3)止:①一狼得骨止()②止增笑耳()(4)意:①目似瞑,意暇甚()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5)前: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狼不敢前()六、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4、“投以骨”的正常语序应该为,屠户这样做的目的是5、“屠大窘”说明此时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七、选择题1.下列是对本文的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B.不要被像狼一样的人的假象所迷惑,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C.胜利是斗争换来的,没有斗争,就没有胜利。
D.勇敢,坚决,果断,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2.下面是对本文文体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屠户。
2、【止】仅,只。
3、【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4、【投以骨】把骨头投给狼。
5、【从】跟从。
6、【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驱】,追随、追赶。
【如故】,跟原来一样。
7、【窘】处境困迫,为难。
8、【受其敌】遭受它的攻击。
9、【顾】看,视。
10、【积薪】堆积柴草。
11、【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
【苫蔽】,覆盖、遮盖。
12、【弛】解除,卸下。
13、【眈耽相向】瞪眼朝着屠户。
【耽眈】,注视的样子。
14、【少时】一会儿。
15、【径去】径直离开。
【径】,径直。
16、【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7、【久之】时间长了。
18、【暝】闭上眼睛。
19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从容、悠闲。
20、【暴】突然。
21、【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
【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22、【隧入】从通道进入。
【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23、【尻】屁股。
24、【假寐】假装睡觉。
【寐】,睡觉。
25、【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26、【黠】狡猾。
27、【顷刻】一会儿。
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变诈】,巧变诡诈。
【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
29、【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古今异义,古义:离开;今义:到某—地方。
②少.时:古今异义,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小。
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今异义,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
④止增笑耳.:古今异义,古义: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狼》这篇文章的主题?A. 对狼的恐惧B. 对人性的探讨C. 对自然界的赞美D. 对社会现实的批判2. 下列哪一项不是《狼》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A. 比喻B. 比拟C. 描写D. 议论3. 下列哪一项不是《狼》这篇文章中的主要人物?A. 狼B. 猎人C. 村民D. 老虎4. 下列哪一项不是《狼》这篇文章中的情节?A. 狼袭击村庄B. 猎人射杀狼C. 村民合力驱赶狼D. 狼与老虎的战斗5. 下列哪一项不是《狼》这篇文章中的象征意义?A. 狼代表邪恶势力B. 猎人代表正义力量C. 村民代表团结互助D. 狼与老虎的战斗代表弱肉强食二、填空题1. 《狼》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____。
2. 《狼》这篇文章发表于__________。
3. 《狼》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的故事。
4. 《狼》这篇文章通过__________的手法,揭示了__________的主题。
5. 《狼》这篇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1. 《狼》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对狼的恐惧。
()2. 《狼》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主要是议论。
()3. 《狼》这篇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是猎人。
()4. 《狼》这篇文章中的情节是狼袭击村庄。
()5. 《狼》这篇文章中的象征意义是狼代表邪恶势力。
()四、简答题1. 简述《狼》这篇文章的主题。
2. 简述《狼》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
3. 简述《狼》这篇文章中的主要人物。
4. 简述《狼》这篇文章中的情节。
5. 简述《狼》这篇文章的象征意义。
五、论述题1. 结合《狼》这篇文章,谈谈你对狼的认识。
2. 结合《狼》这篇文章,谈谈你对人性善恶的看法。
3. 结合《狼》这篇文章,谈谈你对自然界的认识。
4. 结合《狼》这篇文章,谈谈你对社会现实的看法。
5. 结合《狼》这篇文章,谈谈你对团结互助的认识。
六、词语解释题1. 解释“狼吞虎咽”在文中的含义。
《狼》的练习题狼是一种令人神秘而敬畏的动物,身上散发着野性的力量,它们聪明、狡猾,具有强大的捕食能力。
同时,狼也是群居动物,凭借着紧密的合作与默契,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并且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
在人类文化中,狼既象征着勇敢和坚韧,又代表着精神的自由和狂野。
下面是一些关于狼的练习题供大家思考和验证自己对狼的了解程度。
1. 狼的种类:狼属于哺乳动物的一种,全球分布较广,适应能力强。
请列举目前已知的狼的种类及其分布地区。
2. 狼的特征:狼体型适中,外形与狗相似,但却更为魁梧。
请描述狼的外貌特征,并说明狼是如何利用这些特征进行捕食和生存的。
3. 狼的社会结构:狼是群居动物,它们组成了一个清晰的社会结构。
请简要描述狼的社会结构,并解释为什么狼要形成这样的社会结构。
4. 狼的繁殖行为:狼每年都会经历一次繁殖季节,狼群中的配偶会通过一系列的行为表达自己的愿意和吸引力。
请详细介绍狼的繁殖行为和狼子诞生后的生活状态。
5. 狼的食性:狼属于肉食动物,它们以猎物为食。
请列举几种狼常见的猎物,并描述狼是如何捕猎并狩猎技巧。
6. 狼与人类的关系:由于狼的神秘和强大,与人类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议和纠纷。
请探讨一下狼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包括历史上的相处和现代社会中的冲突。
7. 保护狼的意义:狼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自然界的调控者。
请详细阐述保护狼种群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当前保护狼的措施和行动。
8. 狼的文化象征:狼在各种文化中都扮演着特殊的角色,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请挑选一个文化,描述一下狼在该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并解释为何狼成为该文化的象征。
狼作为一种神奇的生物,在人类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对狼的练习题的探索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狼的生态特征、行为习性,以及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能够意识到保护狼种群的重要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
让我们一起走进狼的世界,领略它们的独特魅力。
《狼》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狼在传说中通常象征着什么?A. 野性与凶猛B. 聪明与机智C. 忠诚与勇敢D. 温和与友善答案:C. 忠诚与勇敢2. 下列哪个是狼的特征?A. 壮观的鬃毛B. 强大的臂力C. 善于游泳D. 发达的嗅觉答案:D. 发达的嗅觉3. 狼群的社会结构中,通常由谁来领导狼群?A. 雄狼B. 雌狼C. 幼狼D. 狼父母共同领导答案:A. 雄狼4. 狼通常属于哪个动物家族?A. 犬科B. 猫科C. 猪科D. 牛科答案:A. 犬科5. 狼的食性主要是以什么为主?A. 肉类B. 水果C. 蔬菜D. 昆虫答案:A. 肉类二、填空题1. 狼的体型和嗅觉视听都非常优秀,适应了它们在各类环境中的生存。
(精确回答的题目)答案:狼的体型和嗅觉视听都非常优秀,适应了它们在各类环境中的生存。
2. 狼群中的幼狼通常接受领导狼的训练,以便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生存。
(精确回答的题目)答案:狼群中的幼狼通常接受领导狼的训练,以便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生存。
三、问答题1. 狼在人类文化中有何象征意义?请举例说明。
答:狼在人类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勇气、坚韧和团结。
在许多民族的传说和故事中,狼被描绘为勇敢、忠诚和狡猾的角色。
例如,希腊神话中的儿希俄斯被养在狼身边,狼成为了他的保护者和伙伴。
此外,许多旗帜、徽章和体育队的标志中都出现了狼的形象,以展示团队的力量和勇气。
2. 请简述狼群的社会结构和分工。
答:狼群通常由一对成年狼(雄狼和雌狼)领导,并由幼狼组成。
雄狼通常是整个狼群的领导者,负责保护和领导群体。
雌狼负责繁殖和照顾幼狼。
幼狼则通过观察和模仿领导狼的行为来学习生存和狩猎技巧。
在狼群中,分工明确,每个成员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以确保整个群体的生存和繁衍。
四、简答题1. 狼的狩猎方式是怎样的?答:狼通常以群体行动的方式进行狩猎。
它们会使用集体合作的战术,通过分工合作来追捕猎物。
一群狼会密切合作,分散并包围猎物,然后通过相互协作驱使猎物陷入劣势或者直接击杀猎物。
狼练习题(通用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狼练习题(通用9篇)狼练习题(1)语文文言文《狼》阅读练习题举例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狼相关练习题狼是一种聪明、善于合作和适应力强的动物,它们分布在全球各地,并在许多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为了加深对狼的了解,下面是一些有关狼的练习题,供大家测试自己的知识。
题目一:狼的科学名称是什么?题目二:狼的一般寿命是多少年?题目三:狼属于哪个动物科?题目四:狼的主要食物是什么?题目五:狼属于什么类型的动物?题目六:狼是什么类型的动物群体?题目七:狼如何进行长途迁徙?题目八:哪种狼是体型最大的?题目九:狼的社会结构是什么样子的?题目十:狼的繁殖季节是什么时候?题目十一:狼如何与其他狼进行沟通?题目十二:狼的捕食策略是什么?题目十三:狼如何保护自己免受其他天敌的威胁?题目十四:狼在当代文化中有什么象征意义?答案及解析:题目一:狼的科学名称是Canis lupus。
它属于Canidae科。
题目二:狼的一般寿命是6-8年,但在人工饲养环境下可以达到10-15年。
题目三:狼属于Canidae科,与狐狸、狗等动物有亲缘关系。
题目四:狼的主要食物是野生动物,包括鹿、兔子、鼠类等。
题目五:狼属于大型食肉动物。
题目六:狼是社会性动物,它们生活在由一个领导者(alpha)和一群下属成员组成的包括家庭、部落或群体等结构中。
题目七:狼通过进行长途迁徙来寻找新的食物和栖息地。
它们可以覆盖数百甚至上千公里的距离。
题目八:北美灰狼(Canis lupus)是体型最大的狼种,雄性体重可达到100多公斤。
题目九:狼的社会结构通常由一个领导者(alpha)、数个副领导者(beta)和其他成员组成。
领导者负责决策和保护群体,副领导者则辅助领导者。
题目十:狼的繁殖季节通常在冬季,雌性狼在季节性发情期间与雄性狼交配,约60-63天后产下幼崽。
题目十一:狼通过声音、姿势、面部表情和体味等方式与其他狼进行沟通。
它们可以通过嗥叫、吼叫和咆哮来传递信息。
题目十二:狼的捕食策略通常是采取合作行动,通过团队协作进行狩猎。
它们会利用集体智慧和协调来追捕并击倒猎物。
《狼》练习题答案《狼》练习题答案《狼》是一本由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创作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狼和人的故事。
这本小说中有很多练习题,下面我们来一一解答。
1.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谁?答: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只名叫白牙的狼。
2. 白牙是如何长大的?答:白牙是在野外长大的,它的母亲是一只狼,它从小就和母亲一起生活在野外,学习狼的生存技能。
3. 白牙在野外学到了哪些技能?答:在野外生活中,白牙学会了狩猎、寻找食物、保护自己等生存技能。
它还学会了与其他狼群成员协作,共同狩猎。
4. 白牙在野外遇到了什么困难?答:白牙在野外遇到了食物匮乏、天敌的威胁等各种困难。
它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才能在野外生存下去。
5. 白牙后来被人类发现了吗?答:是的,白牙后来被人类发现了。
它被人类捕获,并被带到城市中的一个马戏团表演。
6. 白牙在马戏团中过得如何?答:在马戏团中,白牙过得并不好。
它被迫表演各种恶劣的把戏,受到虐待和剥削。
7. 白牙最终逃脱了吗?答:是的,白牙最终逃脱了马戏团的囚禁。
它重新回到了野外,重返自己的狼群。
8. 白牙在野外重新适应了吗?答:白牙在野外重新适应了生活。
它利用在马戏团中学到的技能,成功地狩猎食物,并与狼群中的其他成员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9. 这本小说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答:这本小说告诉我们,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不断学习和适应,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10. 你对这本小说有什么感想?答:这本小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顽强。
白牙在野外和马戏团中的经历让我对动物的权益有了更深的思考。
总结:通过解答这些练习题,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狼》这本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这本小说通过一个狼的成长经历,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坚韧和适应能力。
同时,它也引发了我们对动物权益的思考和关注。
希望通过阅读这本小说,我们能够更加关注和保护自然界中的生物,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
第18课《狼》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一、字词书写1.给下列汉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
屠( )眈( )瞑( )薪( )隧( )shàn( )蔽chí( )担假mèi( )kāo( )尾变zhà(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行______大窘.______积薪.______苫.蔽______弛.担______径.去______suì入______ 假mèi______yòu敌_____狡xiá______意xiá甚______。
二、选择题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一狼洞.其中B.其一犬.坐于前C.目似瞑,意.暇甚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4.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B.《诫子书》是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C.《狼》的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的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D.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自清,我国现代散文家。
他的散文《背影》截取父子离别中最鲜明的片断一一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B.《傅雷家书》是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的家信的汇编。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C.高尔基的《海燕》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文中的“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D.《狼》是明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作品,课文写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较量,文笔简练,情节曲折。
《狼》、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 ) 窘( ) 苫蔽( )( )奔倚( )数刀毙之( )( )隧( )入尻( )尾ch 1( )担持刀dm d )( )相向目似m mg ( ) 意xi a()甚: 狼亦xi a() 矣假mi e()二、填空。
1《狼》选自________________ ,原文共三则,这里选的是第二则。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 ,字________ ,号 ________ ,世称_____________ ,山东淄川人, _代文学家,小说家,著有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 》。
“聊斋”是他____________ 的名称,“志”是________ 的意思,“异”是______________ 。
2、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7 惧狼T ( )7( )三、理解默写1、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从文中找出表现狼贪婪、凶恶本性和狡诈阴险的句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练习题1.选出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缀行(zhuì)大窘(jiǒng)意暇甚(xiá)B.眈眈(dān)黠矣(jié)积薪(xīn)C.苫蔽(shàn)顷刻(qǐng)目似瞑(míng)D.假寐(mèi)诱敌(yòu)隧入(suì)2.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3.下列各句中对加粗的“其”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一狼洞其中(积薪)B.屠自后断其股(狼)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D.场主积薪其中(麦场)4.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一狼径去B.止增笑耳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顾野有麦场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无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B.本文的基本情节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有幻想。
D.“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和“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表现了狼的狡猾。
6.张飞是个卖肉的屠户,请你为他的店铺选一副对联( )A.古今书籍凭君选中外文章任你观B.何愁架上药生尘但愿世间人无病C.回府可煎炒烹炸进门须劈切剁砍D.龙蛇蜿蜒归梨枣鸟兽飞腾入简笺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的复习题及答案《狼》复习题一、选择题1. 《狼》是哪位作家的作品?A. 鲁迅B. 郭沫若C. 巴金D. 老舍2. 《狼》中,狼的形象主要代表了什么?A. 忠诚B. 狡猾C. 勇敢D. 凶残3. 在《狼》中,主人公与狼的第一次交锋发生在什么情况下?A. 主人公在森林中迷路B. 主人公在夜晚回家的路上C. 主人公在狩猎时D. 主人公在放牧时4. 《狼》中,主人公最终是如何战胜狼的?A. 用枪射杀B. 用陷阱捕捉C. 用智慧欺骗D. 用力量制服5. 《狼》的主题思想是什么?A.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B. 人的智慧与勇气C. 人与动物的斗争D. 人对自然的征服二、填空题6. 《狼》中,主人公在与狼的斗争中展现了_________的精神。
7. 故事中,主人公最初对狼的态度是_________,但随着故事的发展,他的态度转变为_________。
8. 在《狼》中,狼的狡猾体现在它_________的行为上。
9. 主人公在故事中使用了_________来对付狼。
10. 《狼》通过主人公与狼的斗争,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的思考。
三、简答题11. 简述《狼》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12. 描述《狼》中主人公与狼的第一次交锋的过程。
13. 阐述《狼》中狼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14. 分析《狼》中主人公战胜狼的方法和策略。
15. 讨论《狼》的主题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四、论述题16. 结合《狼》的内容,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提出你的观点。
17. 从文学角度分析《狼》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手法。
18. 论述《狼》中主人公与狼的斗争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19. 以《狼》为例,探讨动物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20. 论述《狼》对当代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启示。
答案:一、选择题1. D2. B3. B4. C5. B二、填空题6. 勇敢、智慧7. 恐惧、勇敢8. 伪装、诱敌9. 计谋10.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三、简答题11. 主人公性格特点:勇敢、机智、果断。
《狼》练习题(含答案)
一、文学常识
1、作者,字,又字,号,世称,(朝代)人,郭沫若称赞他的写作是。
(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文章选自,该书名的意思是:。
(《聊斋志异》意思:在书房里记述奇异的故事)
三、阅读
1、“乃悟前狼假寐”中的“假寐”的表现是:
2、表现屠户的警觉性高的句子是:
3、表现狼阴险狡诈的句子有:
4、表现狼贪婪的句子有:
5、描写狼“犬坐于前”的神态的句子是:
6、描写狼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7、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
8、表现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的句子是:
9、本文按照、和杀狼、的顺序,第三部分属于情节发展中的,第四部分属于情节发展中的。
(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发展高潮和结局)叙述了两狼与屠户之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最后作者点明故事的主题:
(用原文回答)你能用现代汉语说该主题的意思吗?
10、屠户起先怕狼,后来怎样战胜狼
的?。
(放弃了妥协的思想,认清了狼的贪婪的本质)。
屠户战胜狼的原因是什么?。
(能抓住最佳时机凭借自己的勇敢智慧)
11、全文以和表达方式为主,揭示出,说明。
告诫人们。
记叙和议论狼贪婪、凶残、狡猾的本质狼再狡猾,都敌不过人的智慧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11、你知道有关狼的成语吗?(写出5个)
狼心狗肺狼吞虎咽狼狈为奸狼烟四起杯盘狼藉
12、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
写的是。
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
13、全文分两部分。
前一部分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很清楚。
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
(狼无论多么狡诈阴险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
14、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找出相关语句。
15、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16、本文谁是主要人物?为什么?文章是以狼为主体来叙事的,并从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归结故事的主旨的。
狼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开始是不停地追,企图伺机吃掉屠户;屠户背倚积薪后,又是狼主动诱敌进攻。
而屠户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迫不得已进行自卫,奋起
杀死两狼。
因此,在这个故事中,狼是主要人物,而屠户是次要人物。
17、“志异”即“记述奇异的故事”,本文的“奇异”表现在何处?
一狼诱敌于前,一狼隧入而攻其后,两狼如此合作,其心计与人无异,令人称奇。
18、怎样理解本文的主旨?
从内容来看,文章以狼为主要人物来叙事,并从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归结故事的主旨。
屠户是次要人物。
虽然也表现了屠户的机智勇敢和斗争精神,但非故事主旨所在。
从《聊斋志异》的“志异”来看,志异,即记述奇异的故事,主要突出故事之“奇”。
当然,人们从故事中可以受到某些启发,如: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狼》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⒈解释加点词
⑴一屠晚归屠:
⑵缀行甚远缀:
⑶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并:故:⑷屠大窘窘:
⑸顾野有麦场顾:
⑹苫蔽成丘苫蔽:
⑺弛担持刀弛:
⑻眈眈相向眈眈:
⑼一狼径去径去:⑽其一犬坐于前犬坐:
⑾目似瞑,意暇甚瞑:暇:⑿屠暴起暴:
⒀又数刀毙之毙:⒁一狼洞其中洞:
⒂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⒃止露尻尾尻:
⒄狼亦黠矣黠:⒅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
⒉一词多义:
⑴止①止有剩骨止:_____
②一狼得骨止止:_____⑵意①意暇甚意:_____
②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意:_____
⑶敌①恐前后受其敌敌:_____
②盖以诱敌敌:_____
⑷前①恐前后受其敌前:_____
②狼不敢前前:_____
⑸之①又数刀毙之之:_____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之:_____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之:_____
⑷复投之之:_____
⑹以①投以骨以:_____
②以刀劈狼首以:_____
③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以:_____
④盖以诱敌以:_____
⑤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_____
⑺其①恐前后受其敌其:_____
②场主积薪其中其:_____
③屠乃奔倚其下其:_____
④一狼洞其中其:_____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其:_____
⑥屠自后断其股其:_____
⑻故①两狼之并驱如故故:_____
②一年未归,妻跑问其故故:_____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故:_____
④故使人问之故:_____
⑼恐①恐前后受敌恐:_____
②不治将恐深恐:_____
⒊划分朗读音节
⑴其一犬坐于前⑵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⑶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⑷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⒋古今异义:
屠自后断其股股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⒌填空:⑴《狼》节选自《_____》, 作者是_____,字_____,号____, 清朝著名_____家。
⑵这篇短篇小说通过屠夫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的________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_____,嘲笑了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是要被消灭。
⑶文中表现狼“黠”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
⑷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⑸表现狼贪得无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⑹“乃悟前狼假寐”照应上文_____________一句。
⑺第⑤段写的内容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____,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
⑻作者发表议论,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是
⑼这篇文章叙事部分的情节可以概括为:遇狼——()——()——杀狼。
⒍写出含下列加点字的成语。
⑴场主积[薪]其中
⑵屠乃奔[倚]其下
⑶意[暇]甚
⑷乃[悟]前狼假寐⒎说说“投以骨”时,屠夫是怎么想的?
⒏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⒈⑴原为宰杀牲畜,这里动词用做名词,指屠户⑵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⑶一起;旧,原来⑷困窘,处境危急⑸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⑹覆盖,遮蔽⑺放松,这里指卸下⑻注视的样子⑼径直走开⑽像犬一样坐着⑾闭眼;空闲⑿突然⒀杀死⒁打洞⒂从洞中,
即钻洞⒃屁股⒄狡猾⒅作假,欺骗;多少
⒉⑴①同“只”;②停止
⑵①神情;②打算,企图
⑶①胁迫,攻击;②敌方
⑷①前面;②向前
⑸①代词,它,指狼;②助词,的;
③助词,调整音节,不译;④代骨头
⑹①介词,把;②介词,用;③连词,来;④连词,用来;⑤认为
⑺①指狼;②指打麦场;③指柴草堆;④拾柴草堆;⑤指屠户;⑥指狼
⑻①原来,从前;②原因,缘故;
③老的,旧的;④特意,故意
⑼①担心②恐怕⒊⑴其一/犬坐/于前⑵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⑶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⑷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⒋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⒌⑴《聊斋志异·狼三则》,蒲松龄,剑臣,柳泉居士,小说。
⑵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机智勇敢。
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假暝,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⑷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⑸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⑹目似瞑,意暇甚
⑺议论点明主题
⑻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⑼惧狼御狼
⒍⑴抱薪救火、釜底抽薪
⑵倚门傍户、倚马可待
⑶应接不暇、目不暇接
⑷恍然大悟
⒎屠户心里很害怕,想把骨头扔给狼,让狼吃了骨头就不再紧跟他。
⒏⑴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⑵邪不敌正
《狼》练习题(含答案)
作者,字,又字,号,世称,(朝代)人,郭沫若称赞他的写作
是
(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文章选自,该书名的意思是:(《聊斋志异》在书房里记述奇异的故事)
全文以和表达方式为主,揭示出,
说
明。
告诫人
们
(记叙和议论狼贪婪、凶残、狡猾的本质狼再狡猾,都敌不过人的智慧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你知道有关狼的成语吗?(写出5个)
(狼心狗肺狼吞虎咽狼狈为奸狼烟四起杯盘狼藉)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
写的是
(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
)
全文分两部分。
前一部分
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很清楚。
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说
明
(狼无论多么
狡诈阴险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