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奥秘知多少
- 格式:doc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10
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90字大家都知道月球,圆圆的,有时大有时小,像一个可复原的橙子,可你们真的了解月球吗?来吧,让我们去一起看看月球的奥秘吧!
月球天体名称,人们肉眼所见,称它为月亮古代中国又称太阴、玄兔、婵娟、玉盘,没想到,月球还有这么多称呼呢!
月球也是地球的卫星,但它比地球小多了,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它的质量是地球的八分之一。
月球虽然小,但是却附有许多物质,月球上有着铀、钍、钾、硅、镁、氧、钛、钙、铝及氢。
月球上的稀有金属竟然比地球上的还多!
但最重要的莫过于这个话题了:“月球上到底能不能供人类生存?”虽然宇航员可以像嫦娥一样登上月球,可是却不能长久的居住,因为人的生存需要氧气、水、合适的温度,以及生物圈。
而月球上却没有,还有那早上高达127摄氏度,而夜晚却可以达到零下183摄氏度,差别巨大,但经过人类的努力后,是可以把月球改造成一个适宜居住的星球的!
啊!我爱月球,我爱他的变幻无常,我爱他的夜夜明亮,它就是我们地球的卫视,也是我的小伙伴。
月球奥秘知多少明月当空照,中秋已来到。
XX预祝您节日快乐,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月球奥秘知多少--中秋的月亮作文,忘了痛苦,忘了喜悦,冲吧!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都前来投师学艺。
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知道了这事。
悲痛欲绝地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仿佛就是嫦娥。
百姓们得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未来月球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我梦到了未来的月球,梦到了我到了月球上。
在不知道多少年后的一天,人类登月的梦想实现了。
人类在月球上的基地已经建成了,一批又一批的人迁入基地开始新的是生活。
月球上的宝贵资源对人类来说,可真是价值惊人啊。
地球上稀有的铀、钍、稀土等,而在月球上却十分充足。
而且,在月球上的玄武岩里的钛铁矿的体积占了百分之二十五,钛大概有100万亿吨以上,这个数目多得惊人啊,并且人类能直接利用这些石头来生产水、液氧燃料等等。
面积还不如亚洲大,月球10大冷知识,带你了解不一样的月球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能够知道,地球是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在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有海洋生物、有两栖生物、有陆地生物和微生物等等,人类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从人类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世界的奥秘,现在人类已经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这说明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很快,人类走出地球之后,探索最多的星球就是月球,在1969年7月20日,人类终于成功登陆了月球,这是人类第一次载人登陆月球,在上世纪40年代的时候,苏联和美国开始冷战,1955年美国首次提出两年内发射太空探测器的计划,不过在1957年的时候,苏联率先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的第一年,将探测器送出了地球轨道,这个举动在人类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1969年的时候阿波罗11号成功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送往月球,其中阿姆斯特朗在这次登月活动中说出了著名的语句: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是人类的一大步。
之后科学家还进行了多次研究和登陆月球,并且还带回了很多月球土壤,这对人类研究月球来说有很大的帮助,毕竟月球作为地球唯一的卫星,对人类未来探索宇宙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科学家在月球上面还发现了很多稀有资源,千百年来,人类一直都没有放弃对月球的探索,从古至今,月球始终保持着它神秘的面纱,不过有很多人对月球的奥秘了解并不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关于月球的冷知识,看看你知道多少?第一个冷知识——月球是太阳系的第五大卫星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得出,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当中,很多行星都有自己的卫星,比如说木星、土星、海王星、等等,而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目前人类在太阳系发现的卫星数量是218颗,按照体积的大小排序,月球的大小仅次于木卫三、土卫六、木卫四、木卫一这5颗卫星,它可以说是太阳系中第五大卫星,月球的直径大约是3476.28公里,是木卫三直径的三分之二,其实在太阳系众多卫星当中,月球的这个体积已经不小了,毕竟我们的地球体积也并不是很大,相比于木星来说,月球能够策成为地球的卫星,科学家到现在还充满疑惑,关于月球的来源,目前在科学界还有很多种说法,未来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说不定人类能够解开月球起源的奥秘。
月球冷知识月球的冷知识6篇月球又称“月亮”。
在望远镜发明之前,古代的人们只能在晴朗的夜晚,用眼睛仰望皎洁的明月。
看到月亮表面有明有暗,形状奇特,于是人们就编出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免捣药等美丽神话。
古希腊人则把月球看作美丽的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并且把女神狩猎时从不离身的银弓作为月球的天文符号。
月球基本上没有水,也就没有地球上的风化、氧化和水的腐蚀过程,也没有声音的传播,到处是一片寂静的世界。
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因而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很大。
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低到-183℃。
由于没有大气的阻隔,使得月面上日光强度比地球上约强1/3左右;紫外线强度也比地球表面强得多。
由于月球大气少,因此在月面上会见到许多奇特的现象,如月球上的天空呈暗黑色,太阳光照射是笔直的,日光照到的地方很明亮;照不到的地方就很暗。
因此才会看到的月亮表面有明有暗。
由于没有空气散射光线,在月球上星星看起来也不再闪烁了。
月面上到处是裸露的岩石和环形山的侧影。
整个月面覆盖着一层碎石粒和浮土。
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表面有明亮的区域和暗灰色部分。
原来明亮的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山区和高地,暗灰色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平原月球在绕地球运动的过程中,还要跟着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
这就是说,月球绕地球运动一周后,再回到的空间位置已不是原出发点了。
由此可见,月球在运动过程中还要参与多种系统的运动。
月球的运动和其他天体一样,月球也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月球除东升西落外,它每天还相对于恒星自西向东平均移动13°多,因此,月亮每天升起来的时间,都比前一天约迟50分钟。
月亮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而自西向东的移动却是月亮围绕地球公转的结果。
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叫做一个“恒星月”,平均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
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它本身也在自转。
月亮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是相等的,即1:1,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也就是它自转的周期。
月球奥秘的知识资料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宇宙中最贴近我们的天体之一。
虽然我们对月球已经有了很多了解,但是它仍然隐藏着许多奥秘。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月球的知识,带您一起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月球的形成。
据科学家的研究,月球形成于约45亿年前的一次巨大碰撞事件中。
当时,一个叫做“甘比亚”的行星大小的天体与年轻的地球相撞,碰撞后的物质在地球轨道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环状物质盘。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物质盘逐渐聚集起来形成了月球。
月球的表面主要由岩石和尘埃组成。
根据地球上的岩石样本,科学家认为月球的表面主要由玄武岩和高地岩组成。
而尘埃主要是由小行星撞击月球表面产生的。
这些小行星撞击形成了月球上的撞击坑,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月球正面的“月海”,实际上并非海洋,而是被熔岩填充的巨大撞击坑。
月球上的撞击坑是研究月球历史的重要线索。
通过研究撞击坑的数量和分布,科学家可以推断出月球的年龄和演化历史。
据估计,月球的年龄约为45亿年,比地球年龄稍小一些。
而月球的演化历史则包括了数十亿年的火山活动、撞击事件和风化侵蚀等过程。
月球对地球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潮汐作用上,还对地球的气候和生物演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月球的引力作用使得地球的自转速度逐渐减慢,这导致了地球的日长逐渐增加。
此外,月球的存在还稳定了地球的轴倾角,使得地球的季节变化相对稳定。
而在生物演化方面,月球的存在对生物的生物钟和行为模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月球也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目标之一。
自从上世纪60年代起,人类就开始向月球发射探测器和宇航员,进行月球探索任务。
在1969年,阿波罗11号成功实现了人类登月的壮举,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此后,人类陆续发射了多个月球探测器,对月球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测和研究。
除了上述的一些奥秘,月球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现象和特点。
例如,月球上有许多月谷和月山,其中最著名的是阿波山和雪山。
此外,月球上还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叫做“月尘”,它是由月球表面的尘埃颗粒形成的。
人类登月课件了解月球的知识
人类登月录像
探索月球奥秘
——月球文化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同学们搜集月亮相关的古诗、词、传说故事等、感受古代文化,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
2、初步了解月球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整体发展。
月球奥秘知多少
1、月球的来源
月球被俘获说、地月同源说、
地球分裂说。
一、知识擂台赛
38 万多公里
2、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
3、月海是海吗?
4、最大的月海叫什幺?
5、人到月球上为什幺会变
得那幺轻?
6、月球是行星吗?
不是,是平原风暴洋因为月球引力小
不是,是地球的卫星。
文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
那皎(jiǎo)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里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劳动。
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们多次发射宇宙飞船,把月球上的石块和尘土带回来化验,还把宇航员送到月球上去探险。
可是,月球上仍有许多谜,至今还未解开。
月球离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4401公里。
科学家们用来发射飞船的三级运载火箭,有110米高,起飞时的重量是3200吨。
这样重的东西,飞向那么遥远的地方,多不简单啊!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在地球上,阳光是从头顶上照下来的,可这里的上空是黑洞洞的,月球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
宇航员的周围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
月球是一片荒漠的世界。
把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四种尘土化验一下,结果更使人感到月球还有许多的谜。
把月球尘土撒在细菌上做试验: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尘土撒到细菌上,细菌一点变化也没有;第四种尘土撒到细菌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
第四种尘土是美国阿波罗飞船12号从月球表土的下层取回来的。
它怎么会有特殊的杀菌力呢?再瞧用植物做试验的结果。
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它的生长与在地球土壤里没有明显不同。
可是,水藻一碰到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这一连串试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苏联科学家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说,月球岩石中有玄武岩,这就证明月球上曾经有火山活动。
关于月球早先有火山活动,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的看法是一致的。
但是,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据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了,而在地球上,只有在格陵兰最偏僻的地方才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
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著名的宇宙航行科学家齐奥尔可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神秘的天体宇宙正在向我们招手。
月亮的奥秘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
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成的荒漠.还有许多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
1.月陆和山脉月面上高出月海的地区称为月陆,一般比月海水准面高2-3千米,由于它返照率高,因而看来比较明亮。
在月球正面,月陆的面积大致与月海相等但在月球背面,月陆的面积要比月海大得多。
从同位素测定知道月陆比月海古老得多,是月球上最古老的地形特征。
在月球上,除了犬牙交差的众多环形山外,也存在着一些与地球上相似的山脉。
月球上的山脉常借用地球上的山脉名,如阿尔卑斯山脉,高加索山脉等等,其中最长的山脉为亚平宁山脉,绵延1000千米,但高度不过比月海水准面高三、四千米。
山脉上也有些峻岭山峰,过去对它们的高度估计偏高。
现在认为大多数山峰高度与地球山峰高度相仿,最高的山峰(亦在月球南极附近)也不过9000米和8000米。
月面上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个,5000-6000米20个,4000-5000米则有80个,1000米以上的有200个。
月球上的山脉有一普遍特征:两边的坡度很不对称,向海的一边坡度甚大,有时为断崖状,另一侧则相当平缓。
除了山脉和山群外,月面上还有四座长达数百千米的峭壁悬崖。
其中三座突出在月海中,这种峭壁也称“月堑”。
2.月面辐射纹月面上还有一个主要特征是一些较“年轻”的环形山常带有美丽的“辐射纹”,这是一种以环形山为辐射点的向四面八方延伸的亮带,它几乎以笔直的方向穿过山系、月海和环形山。
辐射文长度和亮度不一,最引人注目的是第谷环形山的辐射纹,最长的一条长1800千米,满月时尤为壮观。
其次,哥白尼和开普勒两个环形山也有相当美丽的辐射纹。
据统计,具有辐射纹的环形山有50个。
形成辐射纹的原因至今未有定论。
实质上,它与环形山的形成理论密切联系。
现在许多人都倾向于陨星撞击说,认为在没有大气和引力很小的月球上,陨星撞击可能使高温碎块飞得很远。
月球奥秘知多少答案: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
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比地球直径的1/4稍大些。
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万千米,还不如我们亚洲的面积大。
月球的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重力则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
它的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
满月时亮度平均为-12.7等。
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成的荒漠。
还有许多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
月球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但是可能有供饮用的水。
最近在月球阴面的一个很深的陨石坑底发现了冰。
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冰可能是某次与月球相撞的彗星带来的。
彗星的冰没有融化,因为月球的背阴面温度非常低。
月球的轨道运动月球以椭园轨道绕地球运转。
这个轨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圆称“白道”。
白道平面不重合于天赤道,也不平行于黄道面,而且空间位置不断变化。
周期173日。
月球轨道(白道)对地球轨道(黄道)的平均倾角为5°09′。
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个恒星月,所以我们看不见月球背面。
这种现象我们称“同步自转”,几乎是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
一般认为是行星对卫星长期潮汐作用的结果。
天平动是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它使得我们得以看到59%的月面。
主要有以下原因:1.在椭园轨道的不同部分,自转速度与公转角速度不匹配。
2.白道与赤道的交角。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朔望月29.53059日;恒星月27.32166日。
月球地形月面上山岭起伏,还有洋、海、湾、湖等各种特种名称。
其实月面上并没有水。
环形山是碗状凹坑结构。
直径大于1千米的环形山有33000多个。
许多环形山的中央有中央峰或峰群。
肉眼所看到的月面上的暗淡黑斑叫月海,是广阔的平原。
月海有22个。
最大的是风暴洋,面积500万平方千米。
中秋节的月球知识你了解多少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
在这个阖家团圆的节日里,人们常常会仰望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寄托着无尽的思念和美好的祝福。
而月球,作为地球的天然卫星,它有着许多神秘而有趣的知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关于中秋节月球的那些事儿。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月球的基本情况。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它的平均直径约为 3476 千米。
与地球相比,月球要小得多,体积大约只有地球的 1/49。
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这些撞击坑是由无数年来小行星和彗星的撞击形成的。
月球上最著名的撞击坑之一就是位于月球正面的雨海,它的直径达到了 1123 千米。
月球的表面看起来像是一片荒芜的沙漠,其实它也有着丰富的地质特征。
比如,月球上有山脉、峡谷、平原等。
月球上最高的山峰叫做惠更斯山,高度超过了 8000 米,比地球上的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而月球上的峡谷,被称为月谷,它们是由月球表面的地质活动和撞击形成的。
说到月球的地质活动,大家可能会觉得月球是一个死寂的天体,没有任何活动。
但实际上,月球在过去也曾经有过活跃的地质时期。
科学家通过对月球岩石的研究发现,月球在早期曾经有过火山活动,形成了大片的玄武岩平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月球内部逐渐冷却,地质活动也逐渐停止。
那么,月球是怎么形成的呢?目前,关于月球的形成有几种主流的假说。
其中,最被广泛接受的是“大碰撞说”。
这个假说认为,在大约45 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与地球相撞,撞击产生的大量物质被抛射到太空中,最终这些物质逐渐聚集形成了月球。
月球对地球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的引力作用引起了地球上的潮汐现象。
每天的涨潮和退潮,就是月球引力和地球自转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且,月球的存在也稳定了地球的自转轴,使得地球的气候相对稳定,为生命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中秋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看到的月亮通常是又大又圆。
这是因为此时月球、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完全朝向地球,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满月。
探索月球奥秘教案:揭秘月球背面的神秘之谜在人类历史上,月亮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存在。
它由于它的形态和明亮的表面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且与人类的创造神话、宇宙探索和宗教仪式等相关联。
然而,尽管人类已经多次探索月球,但我们对月球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特别是对于其背面,我们的知识相对较少。
因此,探索月球的奥秘是一个仍然吸引着人类的议题。
本文将深入讨月球背面的神秘之谜,分享那些未被人类完全了解的事实,并解答一些许多人们心中的问题。
1.月球背面的特点我们需要了解月球背面的特点。
与月球正面不同,月球背面的地形复杂度较低,其表面少有玄武岩,而更多地是掩埋在灰尘和岩石中的高地和山脉等地形。
这使得它的外观难以与月球正面相提并论。
此外,月球背面存在一个叫做“秤盘盖”的区域,这个区域是月球上最大的一片被轰击坑填平的区域。
这些轰击坑有时候被称为“巨形台地”,因为它们创建了这个区域的小山丘。
在月球背面,还存在着一些奇特的山脉。
例如,“奥斯曼第喀环形山”就是一座在月球背面的巨大火山口。
此外,这里也存在一高达三千米的山峰等充满了奇特之处的地形。
2.人类探索月球史在了解月球背面的特征后,我们再来看看人类前往月球的历史。
令人惊奇的是,人类首次登陆月球时间距今仅有50年,但自那以后已有超过1000名宇航员在月球上工作和探索。
在1961年,前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地球轨道卫星。
此外,1969年,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巴兹”·奥尔德林成功降落到月球,标志着人类开始探索这块神秘的星球。
自此之后,研究月球的热情被点燃,并吸引了许多其他国家进入太空竞赛。
说起来简单,但是月球登陆是一项不可思议的任务。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宇航员不仅需要克服月球上强烈的重力和适应缺氧环境,还要面对很多别的难题,例如降落伞和勘探设备等的设计,以及如何飞船准确实现着陆等问题。
3.未被探索的月球虽然人类已经探索了月球,但现在仍有许多未被探索的区域,特别是月球的背面。
探索月球奥妙演讲稿三分钟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月球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对象。
自从1969年阿波罗11号成功登陆月球以来,人们对月球的探索就愈发热切。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探索月球的奥妙。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月球的基本情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月球的表面积约为美国的1/4大小,它没有大气层,因此也没有风和水。
月球的表面被撞击坑和山脉所覆盖,这些地貌形成的过程主要是由于宇宙中的小行星和流星不断地撞击月球表面所致。
月球奥妙的第一点在于它的表面地貌。
月球上有许多撞击坑,这些撞击坑是宇宙中的小行星和流星撞击月球表面形成的。
其中最大的一座撞击坑是南极-艾特肯盆地,直径约2500公里,是月球上最大的撞击坑,也是太阳系中已知最大的撞击坑之一。
此外,月球上还有许多的山脉,其中最著名的是喜玛拉雅山脉,它是月球上最高的山脉,最高峰海拔约为8800米。
其次,月球的表面也有一些特殊的地貌,比如月海和月球的地质构造。
月海是月球表面的一些平坦的地区,它们看起来像是被液体填满的,因此被称为“海”。
实际上,这些月海并不是真正的海洋,而是古老的火山喷发留下的熔岩平原。
此外,月球的地质构造也十分复杂,有许多的断裂带、陨石坑和地堑,这些地质构造记录着月球上的演化历史。
最后,月球的奥妙还体现在它对地球的影响上。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产生了潮汐现象,形成了海洋的涨落。
同时,月球也是地球上观测天体的理想场所,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没有光污染,所以在月球上可以看到更加清晰的星空。
总的来说,月球是一个充满奥妙的天体,它的表面地貌、地质构造以及对地球的影响都让人们充满了好奇。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将会更加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揭开更多月球的奥秘。
感谢大家的聆听。
月球奥秘知识1、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登上月球的?(1969年7月21日11时56分20秒)2、哪个国家的哪个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美国、阿姆斯特朗)3、关于月球的来源有哪些说法?(月球被俘获说、地月同源说、地球分裂说、月球—宇宙飞船说)4、你知道月球上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土壤、岩石、硬金属、放射性物质、磁场等)5、人造月亮是怎么回事?(用巨大的反光镜反射太阳光到地球背光面)6、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38万多公里)7、月海是海吗?(不是,是平原)8、最大的月海叫什么?(风暴洋)9、月球与地球的年龄哪个大?(月球大)10、月球的半径是多少?(1738公里)11、为什么会发生日食现象?(当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月亮的影子透到地球上形成了日食。
)12、月球上大大小小的坑是怎么回事?(陨石坑)13、人到了月球上为什么那么轻?(因为月球引力小)14、月球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是由于日、地、月三者的运行造成的自然现象)15、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上的什么建筑?(万里长城)16、月球是行星吗?(不是,它是地球的卫星)17、你能说出哪些天文仪器?(天文望远镜、射电望远镜)18、天文台为什么建在山上?(地势高、视线好、便于观察)19、天文台为什么是圆的?(观察面广,便于确定位置)20、我国战国时代著名的《甘石星经》的作者是谁?(甘德和石申)21、岁差现象是由谁发现的?(虞喜)22、祖冲之编定的历法叫什么名字?(《大名历》)23、唐朝是谁主持测定了午线长度?(僧一行)24、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是由谁编定的?这个历法叫什么?(郭守敬、《授时历》)25、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是什么?(水运仪象台)26、水运仪象台是在哪部书中记载的?(《新仪象法要》)27、《新仪象法要》的作者是谁?(苏颂)28、祖冲之在自己编定的历法中把一年定为多少天?(365天)29、《甘石星经》发现了哪些行星的运行规律?(金、木、水、火、土)30、《甘石星经》记录了多少颗恒星的方位?(120)31、月亮的几个别号?(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32、带月的词语(月黑风高、月色朦胧、月光皎洁、年年月月、风花雪月、一弯新月、皓月当空、月如银盘、明月如镜、望月思乡、月下独酌、月下老人、新月如钩、月中带影、嫦娥奔月、日月如梭、月薪、月晕等)33、关于月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探索月球奥秘》有关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月球十大谜团详细资料】月球起源之谜:对于月球的起源,科学家提出三种理论:捕获说、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它们全都有缺陷,但是“阿波罗”计划却有助于证明,其中看似可能性最小的理论却是最佳理论。
有些科学家认为,月球是和地球一起,于46亿年以前,从一团宇宙尘埃中生成的。
另一种理论认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也许是从太平洋地区“抠”出去的。
然而“阿波罗”登月探险的结果表明,地球和月球的结构成分差别很大,有一些科学家提出了另一种假说,即“俘获说”。
他们认为,月亮是偶然闯入地球引力场,而被锁定在目前的轨道上。
可是,要从理论上解释这一过程的机制,难度相当大。
因此,上述三种理论全都难以站得住脚。
正如罗宾·布列特博士所称:“要解释月球不存在,要比解释月球存在更容易些。
”月球年龄之谜:令人惊异的是,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经分析发现其中99%的年龄要比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更加年长。
阿姆斯特朗在“寂静海”降落后拣起的第一块岩石的年龄是36亿岁。
其他一些岩石的年龄为43亿岁、46亿岁和45亿岁──它几乎和地球及太阳系本身的年龄一样大,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
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年龄为53亿岁的月球岩石。
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古老的岩石都采自科学家认为是月球上最年轻的区域。
根据这些证据,有些科学家提出,月球在地球形成之前很久很久便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月球土壤的年岁比岩石年岁更大之谜:月球古老的岩石已使科学家束手无策,然而,和这些岩石周围的土壤相比,岩石还算是年轻的。
据分析,土壤的年龄至少比岩石大10亿年。
乍一听来,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科学家认为这些土壤是岩石粉碎后形成的。
但是,测定了岩石和土壤的化学成分之后,科学家发现,这些土壤与岩石无关,似乎是从别处来的。
当巨大物体袭击月球时,月球发出空心球似的声音之谜:在“阿波罗”探险过程中,废弃的火箭第三节推进器会轰的一下撞在月球表面。
月球奥秘知多少一、月球的起源
简介:对月球的起源,大致有三大派,但仍未定论。
有些科学家认为,月球是46亿年前,与地球一样是宇宙的气体和尘埃形成的;另一些人则认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从地球分裂出去的。
然而,太阳神号几次带回的数据显示,月球和地球的组成成份大不相同。
不少的科学家认为,月球在很多年以前,偶然被吸入地心引力范围,因而才意外地纳入地球的轨道。
但也有人引用天体力学来反对这种说法。
1、同源说
地月同源说
与俘获说、分裂说和碰撞成因说一样,月球的同源说也是月球起源研究的著名假说之一。
月球起源的同源说坚信月球与地球是姐妹或兄弟关系,月球与地球在太阳星云凝聚过程中同时“出生”,或者说在星云的同一区域同时形成了地球和月球。
同源说力图合理解释地球与月球成分差异和月球的核、幔与壳的组成,但其模式与太阳星云的凝聚过程和地月系的运动特征不尽相符。
因此,这一假说也不尽人意
2、分裂说
地月分裂说
月球的共振潮汐分裂说是月球起源研究中著名的假说之一。
月球的共振潮汐分裂说坚持月球是地球的亲生女儿,即月球是从地球中分裂出来的。
由于这种假说提出月球是从地球分离出去的,因此这种假说被形象地比喻为“母女说”。
不过,由于这一假说与地月系的基本特征不相符,现在已经被大多数科学家所摈弃。
3、俘获说
月球捕获说认为,月球是地球抢过来的“女儿”,即地球与月球由不属于同一星云团的物质形成,由于地-月轨道的变化,在1~10个地球半径范围内,外来的月球在飞过地球附近时被地球的强大引力所捕获,最终成为一颗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
月球正面在39亿年前发生的开凿月海事件——雨海事件也许是俘获说的重要证据。
通过地月轨道的精细计算及激光测距的数据表明,现今月球的轨道愈来愈远离地球,每年后退约3.8厘米。
4、撞击说
分裂说、同源说、浮获说这些关于月球起源的假说只能解释部分观测事实,不能令人满意。
因此不断有科学家另辟蹊径,提出新的假说。
其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撞击成因说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它能解释更多的观测事
实,是当前较合理的月球起源假说。
撞击成因说也被称为“大碰撞分裂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早期受到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撞击碎片(即两个天体的硅酸盐幔的一部分)最终形成了月球。
2006年,欧洲宇航局的绕月航天器Smart-1完成对月球表面化学成分的测定,测定结果显示月球表面含有包括钙和镁在内的一些化学元素。
一直以来人们关于月球是由地球一部分撞击分裂形成,这次发现为月球起源的“撞击分裂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5、核爆炸说
2010年初,南非和荷兰的两位科学家又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和解释。
他们认为,月球并非是由于太空撞击或太空爆炸所造成的,而是由于地球自身的一次核爆炸而从地球分离出去的。
月球的别称
蟾宫、月宫、银钩、婵娟、桂宫、望舒、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顾兔、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月亮与人类的关系
阿波罗计划(Project Apollo)或作阿波罗工程,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从1961年到1972年从事的一系列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在60年代的十年中主要致力于完成载人登月和安全返回的目标。
在1969年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达成了这个目标,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表面的人类。
为了进一步执行在月球的科学探测,阿波罗计划一直延续到1970年代早期。
总共耗资约240亿美元,因此有人认为,资金是美国能领先一步登月的最大因素。
阿波罗计划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执行的迄今为止最庞大的月球探测计划,“阿波罗”飞船的任务包括为载人登月飞行作准备和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已于1972年底结束。
迄今(2012年)为止还没有过其他的载人航天器离开过地球轨道。
阿波罗计划详细地揭示了月球表面特性、物质化学成份、光学特性并探测了月球重力、磁场、月震等。
后来的天空实验室计划和美国、苏联联合的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也使用了原来为阿波罗建造的设备,也就经常被认为是阿波罗计划的一部分。
月球的外貌
月球在太阳系中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在太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是天然卫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
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
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
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
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
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
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海”。
月球的成分
月壳由多种主要元素组成,包括:铀、钍、钾、氧、硅、镁、铁、钛、钙、铝及氢。
当受到宇宙射线轰击时,每种元素会发射特定的伽玛辐射。
有些元素,例如:铀、钍和钾,本身已具放射性,因此能自行发射伽玛射线。
但无论成因为何,每种元素发出的伽玛射线均不相同,每种均有独特的谱线特征,而且可用光谱仪测量。
直至现在,人类仍未对月球元素的丰度作出面性的测量。
现时太空船的测量只限于月面一部分。
月食
在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
这时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
如果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就产生月偏食。
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时,应该是半影食,但由于它的亮度减弱得很少,不易察觉,故不称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月食都发生在望(满月),但不是每逢望都有月食,这和每逢朔不都出现日食是同样的道理。
月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阶段。
初亏:月球刚接触地球本影,标志月食开始。
食既: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的西边缘内切,月球刚好全部进入地球本影内。
食甚:月球的中心与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生光:月球东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内切,这时全食阶段结束。
复圆:月球的西边缘与地球本影东边缘相外切,这时月食全过程结束。
月球被食的程度叫“食分”,它等于食甚时月轮边缘深入地球本影最远距离与月球视经之比。
潮汐
凡是到过海边的人们,都会看到海水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助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
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
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
随着人们对潮汐现象的不断观察,对潮汐现象的真正原因逐渐有了认识。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余道安在他著的《海潮图序》一书中说:“潮之涨落,海非增减,盖月之所临,则之往从之”。
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写道:“涛之起也,随月盛衰。
”指出了潮汐跟月亮有关系。
到了17世纪80年代,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提出了“潮汐是
由于月亮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假设,科学地解释了产生潮汐的原因。
潮汐是所有海洋现象中较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海水运动现象,它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渔、盐、水产业,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都与潮汐现象密切相关。
尤其是,永不休止的海面垂直涨落运动蕴藏着极为巨大的能量,这一能量的开发利用也引起人们的兴趣。
开发月球
大量研究表明,月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月球虽然环境恶劣,但也有独特的优点:引力很小,在那里建造发射场向空间发射载荷成本很低;没有大气,在那里建造天文台能看得更远、更清楚;在那里建造太阳能发电站效率高;月球有丰富的矿藏,能造福人类……总之,月球有巨大的开发价值。
1970年,美国航天局制定了一个庞大的月球基地计划。
1987年,美国女宇航员萨利·赖德受宇航局委托,领导一个小组,较完整地提出了建立月球基地的长远计划。
该计划提出,将分3阶段建成月球基地。
它最重要的探测结果是: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有冰存在。
这对于建立月球基地有极重要的意义。
1998年1月6日,美国又发射“月球勘探者”探测器。
美国宇航局公布探测结果时说:月球表面南北两极有大量的冰,贮量可能高达60亿吨,在极区甚至有冰湖存在。
这个探测结果可信度很高,令科学家激动不已。
发现月球上有水,对于建造月球基地和开发月球有巨大意义。
因为水是人员生活和植物生长的必需品,而且,水经过电解产生的氧和氢,又是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
如果水的问题解决了,月球基地的建设和人在月球的长期生活,就都有了可靠保证。
现在发现月球上有水,使月球基地建设有了现实的基础。
美国航空航天局已宣布2018年耗资1040亿美元的“新登月计划”。
根据该计划,宇航员将在月球住上1个星期左右,建设月球基地。
我们马上就要进入21世纪。
在新世纪的入口,人们将有幸看到:月球基地的建设和月球资源的开发,序幕已经徐徐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