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岭南版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鸟语花香》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鸟语花香美术教案教案标题:鸟语花香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自然界中的鸟类和花卉。
2. 能够运用各种绘画技巧表达对鸟类和花卉的观察和感受。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学生对于鸟类和花卉的观察和感受。
2. 绘画技巧的运用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鸟类和花卉图片或实物样本。
2. 绘画工具,如颜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画纸等。
3. 教学投影仪或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鸟类和花卉的图片或者展示实物样本,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如:“你们是否注意到身边的鸟类和花卉?它们是如此美丽而又多样化。
”2. 学生自由讨论或互相分享他们对鸟类和花卉的观察和感受。
鼓励他们用描述性的词汇和句子描述。
主要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介绍各种常见的鸟类和花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特征和不同品种。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实物样本和简短的解释。
2. 学生练习用铅笔或铅笔颜色进行简单的素描,表达对所提供鸟类或花卉的观察和感受。
教师可以提供简单的绘画指导,如线条的运用、形状的表现等。
3. 学生使用彩色铅笔或水彩颜料对他们之前的素描作品进行上色,增加图画的生动和表现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运用不同的色彩和图案。
巩固拓展活动:1. 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并提供肯定的反馈。
2. 学生将绘画作品用于制作个人画册或班级展览,以展示他们对鸟类和花卉的观察和感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写一个关于他们作品的小故事或描述。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技巧运用情况,给予口头反馈。
2. 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估,关注他们对鸟类和花卉的观察和感受的表达效果。
教学延伸:1. 可以引导学生去户外进行实地观察,并记录下他们所看到的鸟类和花卉。
2. 学生可以进行更复杂的美术创作,如绘制鸟类和花卉的立体画或创作带有场景的绘画作品。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鸟语花香1教学目标1.了解水墨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水墨的基本特点,认识水墨画的基本概念。
2.能控制水墨线条的变化,懂得调配墨色的浓淡层次,用水墨的基本技法做自由的造形练习。
3.感受中国画独特的水墨韵味美感,增强民族自豪感,体验探索的自由、游戏的快乐。
2学情分析我承担八年级6个班的美术课,初二(1)至(6)班各有特色,先说初二(1)(2)班吧整体的感觉是单纯,听话,好学。
可能是从小学升过来的原因,也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到美术鉴赏的原因,或是彼此还比较陌生,他们一吓唬能顶事。
初二(3)(4)班,年龄结构比较正常,但男女比例失调。
本班学生大都来自附近乡村,就美术课而言,这几个班上课比较安静,有几位学生特别听话,让画什么就在下面专心的画什么,上课换座位的现象没有,自控能力比较强,但不活泼,参加活动不积极。
初二(5)(6)班,年龄结构正常,男女比例轻度失调。
也均大都来自附近乡村,整体特别活泼,思维也比较敏捷,班级内文化课成绩较差,需加大文化课学习力度,讲课比在(1)班容易进行,相对而言,(6)班讲课更有吸引力些。
这个班上课存在换座位和吃零食的现象。
在最后面有几个比较捣蛋的学生,上课不听讲,影响他人,但是严肃起来也能管住他们。
(6)班比较聪明,积极。
3重点难点1、重点:多种水墨语言的掌握。
2、难点:感受水墨的墨韵之美,墨色浓淡与水分的掌握。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合作探究(认识水墨)1.谈话导入:介绍《小蝌蚪找妈妈》剧情:刚才我们看的影片是根据方慧珍,盛璐德创作的同名童话改编,于1960年登上荧屏。
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水墨动画是世界动画界的珍宝,《小蝌蚪找妈妈》就是代表作之一,取材于齐白石的鱼虾形象,奠定了影片的美术水准。
(1)看了图片,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要说的吗?(2)出示水墨作品,这件作品和我们平时见到的3)介绍水墨画: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
鸟语花香教案《鸟语花香》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画工具材料常识,认识和欣赏中国写意花鸟画,感受写意花鸟画的独特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生活的热爱。
学习写意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和技巧,根据中国画工具材料的特点,尝试在宣纸上进行花鸟画练习,训练心手相应的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技巧和方法,能够独立创作一幅花鸟画作品。
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运用中国画工具材料的特点表现出鸟语花香的意境。
三、教学步骤:导入新课:播放鸟鸣声音,课件展示美丽的花卉和鸟儿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
知识讲解:介绍中国画工具材料常识,包括毛笔、宣纸、墨汁、国画颜料等,以及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等技巧。
欣赏分析:出示中国画名家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作品中如何运用中国画工具材料的特点表现出鸟语花香的意境。
同时对比出示美术作品和生活实物图片,加深学生对写意花鸟画的视觉印象。
示范演示:教师现场示范写意花鸟画的创作过程,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学习如何用笔、用墨、用色表现鸟语花香的意境。
练习辅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在宣纸上进行花鸟画练习,教师巡回辅导,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展示评价: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和技能。
拓展延伸:介绍一些中国画名家和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画的知识和技巧,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评价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写意花鸟画的技巧和方法,能够独立创作一幅花鸟画作品。
同时通过欣赏分析名家作品和生活实物图片,加深了学生对写意花鸟画的视觉印象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示范演示和学生实践操作的结合,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初中美术鸟语花香的教案初中美术鸟语花香篇一:鸟语花香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认识和欣赏花鸟画名家作品,感受花鸟画独特的魅力,激发学对传统文化和生活的热爱。
2.学习写意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和技巧,尝试在宣纸上进行花鸟画练习,训练学生心手相应的表现能力。
3.体验中国花鸟画用笔,用墨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方法表现花鸟,体验笔墨趣味。
教学难点:掌握一定的中国画笔墨技巧,理解笔墨情趣。
教师准备:本课多媒体课件、美丽自然风景图片、中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教师国画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毛笔、墨汁、生宣纸、调色盒、国画颜料、水桶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导入:播放鸟鸣声音,课件展示美丽的花卉和鸟儿的图片。
导语:听到小鸟婉转的歌唱,看到这么多漂亮的花鸟,我们就仿佛来到了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闻到了芬芳扑鼻的花香。
2. 欣赏:出示中国画名家作品图片。
课件对比出示美术作品和生活实物图片,加深学生视觉印象。
引出本课主题“鸟语花香”二、学习新知1. 请同学们说说中国画工具材料。
教师现场展示:毛笔、宣纸、墨、中国画颜料等等。
(重点讲解毛笔、宣纸的特点)2. 欣赏:看看国画大师是怎样表现花鸟的。
——在画家的笔下,花鸟画不仅表现了花鸟的外形和色彩,更重要的是画面富有深刻的寓意。
3. 探索中国画的技巧。
① 用笔的方法教师示范中锋、侧锋用笔及其轻重缓急的基本笔法。
(注意讲解线条的粗细、曲直变化)② 用墨的方法教师演示蘸墨的方法,及其墨色的变化。
4. 探究花鸟画法学习花鸟画,主要要通过对描绘对象的细心观察,研究和体会,掌握不同花的形态特点和不同鸟的形体特点,反复练习,才能画出好的作品来。
① 观察齐白石《麻雀》图(顺带讲解齐白石这名画家)。
② 了解麻雀的基本结构(头、身子、两条腿、两翅、尾巴)。
③ 学习鸟的画法。
教师边示范边教步骤。
鸟的基本形体我们可以用两个圆表示。
a 用羊毫笔调墨,一笔点出“头”,二笔点出“身子”。
《鸟语花香》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体验,增强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
2. 学习运用绘画技巧表现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象,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意识。
二、作业内容1. 观察与体验:学生需在校园内或附近公园寻找并观察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象,注意观察鸟儿的形态、动作以及花草的颜色、形状等细节。
2. 绘画作业:学生需在课后完成一幅以“鸟语花香”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绘画工具不限,可采用水彩、油画棒、彩铅等材料。
学生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观察到的景象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3. 拍摄作业:鼓励学生利用手机或相机拍摄校园或公园中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象,拍摄过程中注意构图、光线、色彩等要素。
三、作业要求1. 观察与体验:学生需认真观察并记录所观察到的景象,包括细节和感受。
2. 绘画作业:学生需在课后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或参考网络图片。
作品完成后,需在班级内展示并由同学互评。
3. 拍摄作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拍摄过程中注意安全,不得损害公共设施和他人权益。
作品完成后,需在班级内展示并由同学互评。
4. 提交时间:请于下节课上课前将作业作品交至教师处。
四、作业评价1. 观察与体验:评价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是否能够准确捕捉和记录观察到的细节和感受。
2. 绘画作业:评价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表现能力,是否能够将观察到的景象生动、真实地表现出来。
同时,鼓励学生在作品中展现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3. 拍摄作业:评价学生的摄影技能和构图能力,是否能够拍出具有美感、表现“鸟语花香”主题的照片。
同时,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拍摄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便进一步提高。
五、作业反馈1. 学生互评:在评价作业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绘画和摄影技能。
2. 教师点评:教师将对所有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绘画和摄影技能。
《鸟语花香》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鸟语花香》这一主题的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加深学生对自然美的理解和感受。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观察与记录:学生需选择一种鸟类和一种花卉作为创作主题,进行实地观察并记录其形态、色彩、纹理等特征。
要求观察细致,记录准确。
2. 创意构思:结合观察记录,学生需进行创意构思,想象鸟类与花卉在画面中的布局、色彩搭配以及表现手法等。
3. 绘画表现:学生需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和技能,将构思转化为绘画作品。
绘画应注重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以及构图的整体感。
4. 创作完善:学生可对完成的作品进行适当修改和完善,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鼓励学生在作品中添加个人特色,体现个性化和创造性。
三、作业要求在具体操作中,对作业要求有以下几点具体说明:1. 主题明确:作业应围绕《鸟语花香》主题展开,确保作品内容与主题相符。
2. 观察细致:学生在观察记录时需细致入微,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3. 创意独特:学生在创意构思时需发挥想象力,使作品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
4. 绘画技巧:学生应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和技能进行绘画,注重线条、色彩和构图的表现。
5. 时间安排:作业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保证作品的质量和效率。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主题表现:作品是否围绕《鸟语花香》主题展开,内容是否与主题相符。
2. 观察记录:学生的观察记录是否细致入微,记录的准确性。
3. 创意构思:学生的创意构思是否独特,是否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
4. 绘画技巧: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是否得当,色彩搭配和构图是否合理。
五、作业反馈在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反馈。
对于优秀作品,将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指出作品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于一般作品,将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美术创作能力。
3鸟语花香1学情分析对学生的绘画表现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课堂的趣味性,体会艺术品的价值,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初步了解国画的写意与写实手法.2教学目标1.了解水墨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水墨的基本特点,认识水墨画的基本概念。
2.能控制水墨线条的变化,懂得调配墨色的浓淡层次,用水墨的基本技法做自由的造形练习。
3.感受中国画独特的水墨韵味美感,增强民族自豪感,体验探索的自由、水墨流畅的快乐。
3重点难点1、重点:多种水墨语言的掌握。
2、难点:感受水墨的墨韵之美,墨色浓淡与水分的掌握。
画面对象主次关系,画面的重心分布,空间布局.色彩的变化运用自如.4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写意花鸟画的讲评2一、先讲解岭南八年级上册美术的内容,借鉴别人的绘画方法,交流经验.二、教具准备:水墨画名家作品欣赏、表现浓淡墨变化的有代表性欣赏范图、表现不同的用笔变化的代表性欣赏范图、学生优秀的习作范图、教师常用的水墨画工具与材料(一)谈话导入,合作探究(认识水墨)1.谈话导入:介绍《小蝌蚪找妈妈》剧情:刚才我们看的影片是根据方慧珍,盛璐德创作的同名童话改编,于1960年登上荧屏。
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水墨动画是世界动画界的珍宝,《小蝌蚪找妈妈》就是代表作之一,取材于齐白石的鱼虾形象,奠定了影片的美术水准。
(1)看了图片,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要说的吗?(2)出示水墨作品,这件作品和我们平时见到的作品有什么区别吗?(3)介绍水墨画: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
是指运用毛笔、墨、颜料、水画在生宣纸以及其他吸水性较强的绘画(4)出示课题: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笔情墨趣,去感受水墨的乐趣。
(二)动手尝试,感受水墨(尝试水墨)(1) 了解文房四宝及用笔、用墨的方法。
师:你们谁知道水墨画的工具有哪些?生:笔、墨、纸、砚生:也叫文房四宝。
图片展示:教师介绍水墨画的工具(文房四宝),(2)、体验水墨的线、点、面、色。
《鸟语花香》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的笔墨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
2.指导学生用富有墨色变化和多样的线条表现有诗意的画面。
教学重点:
运用富有创意的应用中国画技法特点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现画面。
教学难点:
掌握中国画水与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
教具准备:
师备表现自然界美好景色彩图片及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课件演示:观看欣赏自然美景。
师与学生一起凭自己对鸟语花香的理解,交流自己对画面的想象。
2.引导学生解读和理解大师的写实与写意的表现手法。
齐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鱼虫:要求简单描述画面的形象、线条、笔法。
让学生说出从画面上看到的东西。
吴冠中的泼墨写意画:荷塘、小鸟天堂----知道墨色有浓有淡。
吴冠中的线条画----简洁、明快、用流动的线来表现流动的物体和凝固的形体。
3.运用中国画水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然后相互欣赏、取长补短。
二、发展阶段:
1.师生共同作画,探索水墨画的表现手法:
请一学生在板上的宣纸上随意点个点,师即兴添画成花或鸟。
2.归纳表现手法:勾画添画方法、色彩写意法。
3. 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和墨色深浅变化和浓淡变化来塑造形象。
充分体现国画的墨色韵味变化的特点。
三、展示交流:
把学生作业进行展示,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发扬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
增强学习信心。
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课后进一步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与内容尝试练习,使他们更好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来描绘学生对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