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载规范讲义2019-精选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76.50 KB
- 文档页数:2
3荷载分类和荷载效应组合3.1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3.1.1结构上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三类:1永久荷载,例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例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
3偶然荷载,例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注:自重是指材料自身重量产生的荷载(重力)。
3.1.2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3.1.3永久荷载标准值,对结构自重,可按结构构件的设计尺寸与材料单位体积的自重计算确定。
对于自重变异较大的材料和构件(如现场制作的保温材料、混凝土薄壁构件等),自重的标准值应根据对结构的不利状态,取上限值或下限值。
注:对常用材料和构件可参考本规范附录A采用。
3.1.4可变荷载的标准值,应按本规范各章中的规定采用。
3.1.5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标准组合设计时,对可变荷载应按组合规定采用标准值或组合值作为代表值。
可变荷载组合值,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组合值系数。
3.1.6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频遇组合设计时,应采用频遇值、准永久值作为可变荷载的代表值;按准永久组合设计时,应采用准永久值作为可变荷载的代表值。
可变荷载频遇值应取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频遇值系数。
可变荷载准永久值应取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3.2荷载组合1.2.1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2.2.2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yoSWR(3.2.2)式中yo——结构重要性系数;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9主要修订内容简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9的修订从2009年开始,到2019年5月28日发布,同年10月1日实施,再到10月中旬正式上架,经历的时间是够长的。
结合这次新版规范的培训,查阅相关资料以及个人的理解进行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一、扩充荷载规范的涵盖范围和内容第1.0.4条,规范编制依据由《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19改为《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19,以便扩大设计范畴。
第1.0.4条,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荷载)和间接作用。
前者是指分布或集中作用中结构上的力,习惯称之为荷载,如恒载、活荷载、风雪荷载等,后者是指引起结构变形的原因,如温度、收缩和徐变等。
现行荷载规范只涵盖直接作用,这次增加了温度作用后,规范内容覆盖了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根据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荷载规范属于通用设计标准,名称为“建筑结构荷载和间接作用规范”。
但本着尊重习惯、方便使用的原则,新的荷载规范名称保持不变。
修订后的荷载规范共有10章、10个附录。
其中增加l了“永久荷载”、“温度作用”和“偶然荷载”3章,增加了“消防车荷载考虑覆土厚度的折减系数”、“横风向及扭转风振的等效风荷载”和“高层建筑顺风向和横风向风振加速度计算”等3个附录。
二、荷载分类和组合1. 增加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设计使用年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要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
主要体现在调整荷载设计值和耐久性两个方面。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19)规定的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如下表: 类别 设计使用年限(a )示 例15 临时性建筑结构 225 易替换的结构构件 350 普通房屋和构造物 4 100 标志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 在强条第3.2.3条的荷载基本组合式中,增加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荷载基本组合公式改为:(1-1)(1-2)式中,、分别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第i 个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分别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效应值;可变荷载的组合系数。
2004-12-16 21:012004-12-16 22:242004-12-20 08:412005-3-23 18:502005-3-24 22:40linlutsydtc积分133帖子59#72005-4-3 09:58抗震设计中,是5.4.1 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应按下式计算:S=γG×SGE+γEh×SEhk+γEv×SEvk+γw× Swk×ψw式中S――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包括组合的弯矩、轴向力和剪力设计值;γG――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应采用1.2,当重力荷载效应对构件承载能力有利时,不应大于1.0;γEh、γEv――分别为水平、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按表5.4.1 采用;γw――风荷载分项系数,应采用1.4;SGE――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有吊车时,尚应包括悬吊物重力标准值的效应;SEh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SEvk――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Swk――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ψw――风荷载组合值系数,一般结构取0.0,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高层建筑应采用0.2。
注:本规范一般略去表示水平方向的下标。
其实,你说的 1.4G+1.2P在抗震中就是对应于“ SGE――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דγG――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不过,一般来说,对于结构抗震时,γG=1.2,而P(活载)前的分项系数一般为:0.5??还是多少,记不太清并不是公式没有用,而是在抗震中,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使用的荷载组合系数有调整,这个你可以仔细看看抗震规范的条文说明另外,抗震设计和正常荷载设计时候,计算结构并对比何为控制性的,取两者大值。
一般抗震等级高的,都是抗震验算得到的内力和配筋需要大,是控制性的以上是个人理解,请大家指正!2005-6-4 21:082005-9-8 17:442005-9-11 06:472005-9-13 12:082005-9-27 21:352005-9-30 22:462005-10-5 04:062006-1-23 11:122007-8-26 15:49问大家对荷载规范中“由可变(永久)荷载控制”怎么理解?怎样才能确定一个结构是由可变或永2003-3-13 14:252003-3-13 18:052003-3-15 16:472003-4-10 13:292003-4-15 09:132003-4-30 22:062003-5-4 15:49p py.l积分154帖子1162003-6-10 16:01新的荷载规范中恒载的分项系数在实际工作中怎么取?什么时候取1.35什么时候取1.2?1.2恒+1.4活1.35恒+0.7*1.4活抗浮验算时取0.9砌体抗浮取0.81.35G+0.7*1.4Q>1.2G+1.4QG/Q>2.8所以当恒载与活载的比值大于2.8时,取1.35G+0.7*1.4Q否则,取1.2G+1.4Q对一般结构来说,1.楼板可取1.2G+1.4Q2.屋面楼板可取1.35G+0.7*1.4Q3.梁柱(有墙)可取1.35G+0.7*1.4Q4.梁柱(无墙)可取1.2G+1.4Q5.基础可取1.35G+0.7*1.4Q ----------总结的很好!!呵呵2004-5-30 20:542004-6-5 19:082004-6-10 21:422004-6-12 17:442004-6-25 22:562004-12-1 15:482006-1-23 11:37荷载组合详解荷载组合详解荷载规范里的荷载组合中提到的荷载“基本组合”、“频遇组合”和“准永久组合”分别表示什么?分别用在什么情况下?1)基本组合是属于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荷载效应组合,它包括以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组合和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组合,荷载效应设计值取两者的大者。
2019新规范风荷载计算及其在PKPM软件中的实现引言相对于上一版规范GB50009-2019(以下简称2019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9(以下简称2019规范)对风荷载的计算方法做了较大的修改。
其中不仅调整了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和体型系数等静力计算内容,而且对风振计算的内容与方法做了大量的改进和完善工作,这其中包括:修改了顺风向风振系数的计算表达式和计算参数,增加了大跨度屋盖结构风振计算的原则规定;增加了横风向和扭转风振等效风荷载计算的规定,增加了顺风向风荷载、横风向及扭转风振等效风荷载组合工况的规定;增加高层建筑结构顺风向及横风向风振加速度计算等内容。
在风荷载的计算中,除了少数工程通过风洞试验获得数据以外,大多数工程仍需要借助于软件的自动计算功能,这就需要由工程人员自行确定相关的参数,由于2019规范中风荷载计算涉及的参数较2019规范明显增多,且计算方法变得更加复杂,使得参数的选择和对计算结果的定性校核变得比较困难,因此有必要对各参数的选择和主要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
在本文中,依据2019规范提供的计算方法,结合PKPM的软件,讨论了不同的参数设置和结构的特征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对规范中的重要条文,如适用范围等进行了重点探讨。
1顺风向风荷载2019规范关于顺风向风荷载的计算公式没有形式上的变化,仍然采用平均风压乘以风振系数的表达形式。
对于主要受力结构,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如下:w k=βzμsμz w0(1) 其中:w k—风荷载标准值(kN/m2);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w0—基本风压。
如果不考虑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则由平均风压引起的静荷载取决于体型系数μs、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及基本风压w0这三项因素,下面首先讨论顺风向作用下的静荷载计算:1.1基本风压w02019规范在2019规范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统计,部分城市在补充新的气象资料重新统计后,基本风压有所提高。
2019新荷载规范风荷载计算及其在PKPM软件中的实现引言相对于上一版规范GB50009-2019(以下简称2019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9(以下简称2019规范)对风荷载的计算方法做了较大的修改。
其中不仅调整了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和体型系数等静力计算内容,而且对风振计算的内容与方法做了大量的改进和完善工作,这其中包括:修改了顺风向风振系数的计算表达式和计算参数,增加了大跨度屋盖结构风振计算的原则规定;增加了横风向和扭转风振等效风荷载计算的规定,增加了顺风向风荷载、横风向及扭转风振等效风荷载组合工况的规定;增加高层建筑结构顺风向及横风向风振加速度计算等内容。
在风荷载的计算中,除了少数工程通过风洞试验获得数据以外,大多数工程仍需要借助于软件的自动计算功能,这就需要由工程人员自行确定相关的参数,由于2019规范中风荷载计算涉及的参数较2019规范明显增多,且计算方法变得更加复杂,使得参数的选择和对计算结果的定性校核变得比较困难,因此有必要对各参数的选择和主要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
在本文中,依据2019规范提供的计算方法,结合PKPM的软件,讨论了不同的参数设置和结构的特征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对规范中的重要条文,如适用范围等进行了重点探讨。
1顺风向风荷载2019规范关于顺风向风荷载的计算公式没有形式上的变化,仍然采用平均风压乘以风振系数的表达形式。
对于主要受力结构,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如下:w k=尾z 渭s渭zw0(1)其中:w k—风荷载标准值(kN/m2);—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风荷载体型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w0—基本风压。
如果不考虑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则由平均风压引起的静荷载取决于体型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及基本风压w0这三项因素,下面首先讨论顺风向作用下的静荷载计算:1.1基本风压w02019规范在2019规范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统计,部分城市在补充新的气象资料重新统计后,基本风压有所提高。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1章总则1.0.1 为了适应建筑结构设计的需要,以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
1.0.3 本规范是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的原则制订的。
1.0.4 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包括直接作用(荷载)和间接作用(如地基变形、混凝土收缩、焊接变形、温度变化或地震等引起的作用)。
本规范仅对有关荷载作出规定。
1.0.5 本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 年。
1.0.6 建筑结构设计中涉及的作用或荷载,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其他国家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永久荷载permanent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或其变化是单调的并能趋于限值的荷载。
2.1.2可变荷载variable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
2.1.3偶然荷载accidentalload在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
2.1.4荷载代表值representativevaluesofaload设计中用以验算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例如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
2.1.5设计基准期designreferenceperiod为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2.1.6标准值characteristicvalue/nominalvalue荷载的基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例如均值、众值、中值或某个分位值)。
2.1.7组合值combinationvalue对可变荷载,使组合后的荷载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能与该荷载单独出现时的相应概率趋于一致的荷载值;或使组合后的结构具有统一规定的可靠指标的荷载值。
2.1.8频遇值frequentvalue对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频率为规定频率的荷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