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法律法规之执业医师法
- 格式:ppt
- 大小:6.71 MB
- 文档页数:55
执业医师法管理制度(全文)执业医师法管理制度(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执业医师的管理,规范执业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执业医师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
第三条执业医师的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分类管理,注重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评价和培养,促进医务人员的不断成长和提高。
第二章执业医师资格第四条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二)通过国家统一举办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三)具有住院医师规定的实习岗位实习并取得规定的实习时数;(四)无执业限制或者暂停执业处罚。
第五条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包括:(一)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二)临床实践能力;(三)执业医师职业道德和执业行为规范。
第六条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申请和领取:(一)具备申请条件的考生可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定的渠道申请;(二)申请材料包括个人身.分.挣明、学历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等;(三)领取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后,应及时办理相关执业登记手续。
第三章执业行为规范第七条执业医师在执业行为中应遵守以下规范:(一)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对患者实行高度负责的服务态度;(二)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不得从事与医学职业无关的经营活动;(三)认真履行医疗保密义务,保护患者的隐私;(四)遵循医学伦理规范,不得实施虚假宣传、误导患者、隐瞒治疗风险等行为;(五)积极参预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第八条对执业医师违反执业行为规范的,将根据情节轻重赋予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暂停执业等,并移交相关机构处理。
第四章执业医师的继续教育第九条执业医师应每年参加一定学时的继续教育,以提高专业素质和保持医疗行业发展的要求。
第十条继续教育的形式包括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执考笔记卫生法规(全) l.2015年考18个卫生法规: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母婴保健法、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管理条例、处方管理条例。
共计考18分。
一、执业医师法l.1999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
2.考试和注册:考过医师资格证后到当地卫生局注册然后拿到医师执业证书。
吊销的只能吊销医师执业证书。
考过:医师资格证书。
注册:卫生局发医师执业证书。
报考条件:中专0年大学试用一年助理证五年执业医师证书大专3年大学试用一年助理证两年执业医师证书本科5年大学试用一年执业医师证书注册流程:考试合格→医师资格证书→到县级卫生局提出申请注册:A:提交材料给县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卫生局)申请注册,卫生局30天内给予审核完毕。
B:不予注册,个人申请复议15天。
C:变更注册,到卫生局,卫生局30天审核完毕。
D:刑事处罚医疗事故,吊销医师执业证书。
2年内不能注册。
E:个体行医必须在医疗机构满5年,个人15天,卫生局30天,摊上事2年,满5年。
3.执业规则:权利:应得的,享有的,被动的。
1.开具各种医学证明2.从事医学研究、艺术交流3.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4.获得工资报酬。
5.参加继续教育。
义务:应做的,遵守的,主动的。
1.努力钻研业务,提高自身水平。
2.关心爱护患者。
3.遵守各种法规道德。
4.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4.考核和培训:A:医师定期考核:考核部门:卫生局委托机构或组织。
处理:不合格,立即暂停执业3-6个月,接受培训,再次考核。
如果再不合格,注销注册收回执业医师证书考核内容:业务水平、工作成绩、职业道德。
5法律责任1.没证出事《刑法》。
无证非法行医,情节严重,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无证非法行医,损害人体健康可判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无证非法行医造成人员伤亡,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无证非法行医,卫生局发现罚10万。
对已经看过的病人,无损害不赔偿。
2.有证出现医疗事故受行政处罚。
执业医师法名词解释
执业医师法是指规范和管理执业医师行为的法律法规。
下面是一些与执业医师法相关的名词解释:
1. 执业医师: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和技术,经国家批准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从事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等医疗活动的人员。
2. 执业许可: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医师颁发的合法从事医疗活动的准许证明。
3. 执业注册:执业医师获得执业资格后,需要向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注册,以便监管和管理其执业行为。
4. 执业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包括医院、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5. 执业医师行为规范:规定执业医师在医疗活动中应遵守的道德和职业行为准则,包括医德、诊疗规范、患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6. 执业医师考核:对执业医师进行职业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考核,以确保其具备安全、有效从事医疗工作的能力。
7. 执业医师违规行为处理:对执业医师违反执业行为规范的行为进行处罚和处理,包括警告、罚款、暂停执业、吊销执业许可等措施。
这些名词解释帮助解释了执业医师法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和条款。
公卫执业医师-综合笔试-卫生法规-第十四单元执业医师法[单选题]1.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的权利之一是A.宣传普及卫生保健知识B.尊重患者隐私权C.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江南博哥)D.努力钻研业务,及时更新知识E.爱岗敬业,努力工作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1.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的权利主要是:①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疔、预防、保健方案;②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③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医师协会和专业学术团体;④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⑤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⑥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⑦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单选题]2.《执业医师法》规定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暂停期限是3个月至A.5个月B.6个月C.7个月D.8个月E.9个月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执业医师法》规定,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3至6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的,允许其继续执业;对考核不合格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掌握“执业规则、考核培训、法律责任★”知识点。
[单选题]3.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发生医疗事故不按规定报告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A.行政罚款处罚B.暂停1至6个月的执业活动C.暂停6至12个月的执业活动D.注销执业证书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医师在执业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
《执业医师法》的适用对象
《执业医师法》是我国于1999年颁布实施的一部重要法律法规,旨在规范和管理执业医师的行为,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该法的适用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执业医师法适用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师。
无论是在医院、诊所、社区卫生中心还是其他医疗机构,只要医师从事临床医疗工作,都需要遵守《执业医师法》的规定。
这些医师包括门诊医师、住院医师、急诊医师、手术医师等等,无论是专科医师还是全科医师都适用。
其次,执业医师法也适用于相关的医疗机构。
这些医疗机构包括各级各类医院、诊所、社区卫生中心、药店等。
这些机构需要遵守《执业医师法》的规定,配备合格的医师,提供合格的医疗服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此外,执业医师法还适用于医师的培训机构和医疗考试机构。
医师的培训机构需要依法进行医师培训,确保培养出合格的医师;医疗考试机构需要依法组织医师执业资格考试,确保医师具备执业的基本条件。
最后,执业医师法还适用于医师的监督管理机构。
这些机构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等,负责监督、管理和执法,确保医师的执业行为合法合规。
需要指出的是,执业医师法对不同适用对象有不同的具体规定和要求,但总的目标都是为了保护患者的权益,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在实施过程中,各适用对象都需要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共同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是为了加强医师队伍建设、提高医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障医师的合法权益、保护人民健康而制定的。
本法适用于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
医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执业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
全社会应当尊重医师,医师依法受法律保护。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医师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医师工作。
对在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医师,国家给予奖励。
医师的医学专业技术职称和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聘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医师可以依法组织和参加医师协会。
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分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医师资格统一考试的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具有一定条件的人员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具体条件可参见法律第九条和第十条的规定。
本法的制定,有助于提高医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加强医师队伍建设,保障医师的合法权益,促进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