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春机械基础实验一毕业清考实验报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54.09 KB
- 文档页数:4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一、引言机械设计是现代工程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分支。
通过对机械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从而满足人们对各种机械设备的需求。
为了加深对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本次实验将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来探讨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对机械设计中的一些基础原理和方法进行实践验证,包括力的分析、连杆机构的设计、轴的设计等。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机械设计中的相关概念和原理,并培养我们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三、实验装置和方法本次实验使用了一台自行设计和搭建的机械系统,该系统包括了平衡臂、连杆机构和转轴等组成部分。
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改变不同力的大小和方向,在不同工况下对系统进行测试和分析。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使用测力计、转轴测力仪等仪器进行力的测量,并使用电脑辅助设计软件进行部分计算和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分别测试了平衡臂和连杆机构在不同工况下受力情况,并得到了相应的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平衡臂的受力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平衡臂在不同力作用下的平衡位置。
通过计算和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平衡臂所受的力矩大小和方向,从而判断系统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平衡臂能够保持平衡,并能够保持稳定的运动状态。
这为我们进一步设计更复杂的机械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2. 连杆机构的设计与优化连杆机构在机械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将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测试和分析连杆机构在不同工况下的力矩传递和运动特性。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确定连杆机构的大小和连接方式,进一步优化设计,提高机械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3. 轴的设计与强度分析轴在机械系统中起到了连接各个部件并传递力矩的作用。
为了使轴能够承受外界力的作用而不发生断裂或变形,轴的强度设计至关重要。
机械金工实习报告答案
本次机械金工实习主要学习了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技巧。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掌握了一定的编程技能。
在实习过程中,我主要负责操作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进行加工实验。
通过调整参数,编写程序,设置工件夹具等工作,我逐渐掌握了数控机床加工的流程和技巧。
在实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在师傅的指导下,我都能够及时解决并且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此外,我还学习了机械加工的一些理论知识,包括工件加工的工艺流程、加工精度的要求、加工工序的选择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我对机械加工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总的来说,这次机械金工实习让我收获颇丰。
我不仅学到了实际操作的技能,也对相关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通过实习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能够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章加工设备的选择1-1 试说明下列机床型号的含义。
CKA6150N第十八次重大改进加工最大直径为500mm落地及卧式数控车床X6132x轴工作台移动最大范围为3200mm卧式升降台铣床TH6110镗孔的最大直径为1000mm卧式加工中心(自动换刀)铣镗床Z3050钻孔最大直径为50mm摇臂式钻床1-2选择加工设备应符合什么原则?选择加工设备,首先要保证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能够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其次是要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还应依据加工零件的材料状态、技术要求和工艺复杂程度,选用适宜、经济的机床。
1-3选择加工设备时,机床类型确定后还应考虑哪些具体问题?(1)机床主要规格的尺寸应与工件的轮廓尺寸相适应。
(2)机床的工作精度与工序要求的加工精度相适应。
(3)机床的生产率应与加工零件的生产类型相适应。
(4)机床的功率与刚度以及机动范围应与工序的性质和最合适的切削用量相适应。
(5)装夹方便、夹具结构简单也是选择机床时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6)机床选择还应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
第2章刀具与切削参数选择记,切削刃用字母S标记,副切削刃及相关的刀面标记在右上角加一撇以示区别。
(1)前面(前刀面)Ar:刀具上切屑流出的表面;(2)后面(后刀面)Aα:刀具上与工件新形成的过渡表面相对的刀面;(3)副后面(副后刀面)Aα′:刀具上与工件新形成的过渡表面相对的刀面;(4)主切削刃S:前面与后面形成的交线,在切削中承担主要的切削任务;(5)副切削刃S′:前面与副后面形成的交线,它参与部分的切削任务;(6)刀尖: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汇交的交点或一小段切削刃。
2-4刀具正交平面参考系平面P r、P s、P o及其刀具角度γo、αo、κr、λs如何定义?用图表示。
1.刀具角度参考平面用于构成刀具角度的参考平面主要有:基面、切削平面、正交平面、法平面、假定工作平面和背平面。
2.正交平面参考系中的刀具标注角度在正交平面参考系中,刀具标注角度分别标注在构成参考系的三个切削平面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次实验的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常见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2、掌握机械零部件的测绘方法和绘图技能。
3、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对机械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和精度分析。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实验设备减速器若干台。
机械传动实验台。
2、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千分尺。
钢板尺。
内、外卡钳。
3、绘图工具绘图板。
丁字尺。
绘图铅笔、橡皮、圆规、三角板等。
三、实验内容1、减速器的拆装与测绘分组拆卸减速器,观察其内部结构,了解各零部件的名称、作用和装配关系。
使用测量工具对减速器的主要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2、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在机械传动实验台上安装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装置。
改变输入转速和负载,测量不同工况下的传动效率、扭矩和转速等参数。
分析实验数据,研究传动性能与参数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步骤1、减速器的拆装与测绘(1)分组并熟悉实验设备和工具,了解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按照正确的顺序拆卸减速器的箱盖、轴、齿轮、轴承等零部件,注意做好标记,以便装配时能正确安装。
(3)仔细观察各零部件的结构和形状,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加工工艺。
(4)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对主要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如轴的直径、齿轮的模数、齿宽等,并记录测量数据。
(5)根据测量数据和观察结果,按照国家标准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标注尺寸、公差、技术要求等。
2、机械传动性能测试(1)选择一种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安装在实验台上。
(2)调整传动装置的张紧力或中心距,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启动实验台,逐渐增加输入转速和负载,记录不同工况下的扭矩、转速和传动效率等参数。
2-1 进行某动态压力测量时,所采用的压电式力传感器的灵敏度为90.9nC/MPa ,将它与增益为0.005V/nC 的电荷放大器相连,而电荷放大器的输出接到一台笔式记录仪上,记录仪的灵敏度为20mm/V。
试计算这个测量系统的总灵敏度。
当压力变化为 3.5MPa 时,记录笔在记录纸上的偏移量是多少?解:若不考虑负载效应,则各装置串联后总的灵敏度等于各装置灵敏度相乘,即S=90.9(nC/MPa) 0.005(V/nC) 20(mm/V)=9.09mm/MPa。
偏移量:y=S 3.5=9.09 3.5=31.815mm。
2-2 用一个时间常数为0.35s 的一阶装置去测量周期分别为1s、2s 和5s 的正弦信号,问稳态响应幅值误差将是多少?解:设一阶系统H (s)1s,H( )1 11jA( ) H ( )1 12221 ( )1 ( )T,T 是输入的正弦信号的周期稳态响应相对幅值误差 A 1 100% ,将已知周期代入得58.6% T 1s32.7% T 2s8.5% T 5s2-3 求周期信号x( t )=0.5cos10 t +0.2cos(100 t - 45 ) 通过传递函数为H( s)=1/(0.005 s+1) 的装置后得到的稳态响应。
解:H ( )11 j 0.005,1A( ) ,( ) arctan(0.005 )21 (0.005 )该装置是一线性定常系统,设稳态响应为y( t ) ,根据线性定常系统的频率保持性、比例性和叠加性得到y( t )= y01cos(10 t + 1)+ y02cos(100 t - 45 + 2)其中1y ( A 1 0 x ) ,00 1 20 11 ( 0 . 0 01 (10) arctan(0.005 10) 2.861y A(100)x 0.2 0.179 ,02 0221 (0.005 100)2 (100) arctan(0.005 100) 26.57所以稳态响应为y(t) 0.499cos(10t 2.86 ) 0.179cos(100 t71.57 )2-5 想用一个一阶系统做100Hz 正弦信号的测量,如要求限制振幅误差在5%以内,那么时间常数应取多少?若用该系统测量50Hz 正弦信号,问此时的振幅误差和相角差是多少?解:设该一阶系统的频响函数为H ( )1 1j,是时间常数1则A( )21 ( )稳态响应相对幅值误差1A( ) 1 100% 1 100%21 (2 f )令≤5%,f =100Hz,解得≤523 s。
大工15春《机械基础实验(一)》毕业清考实验报告及要求高分答案
移动凸轮:纺织机械中的织机上落纬机构。
圆柱凸轮:汽车发动机中的气门控制机构。
3.锥齿轮箱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实现双向输出?答:锥齿轮箱具有传动比大、传动平稳、噪音小等特点。
实现双向输出可以通过在锥齿轮上设置两组齿轮,使其在不同方向上啮合。
4.蜗轮蜗杆传动的优点是什么?答:蜗轮蜗杆传动具有传动比大、传动平稳、噪音小等优点。
三、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双曲柄机构、凸轮机构、锥齿轮箱和蜗轮蜗杆传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交互式操作中,我亲身体验了这些机构的运动特性,加深了对其的理解。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如锥齿轮箱在高速运转时容易产生振动,需要加强平衡措施。
这些发现对我今后的研究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不仅掌握了机械基础实验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研究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 机械振动基础>>实验报告学号::班级:组别:成绩:实验成绩及评分标准实验评分标准:实验成绩按在实验室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和实验报告情况综合评分1)实验实作成绩评分以学生在实验室中完成实验内容、实验要求和试验结果分析等给出评定成绩,实验总成绩按照各个实验成绩平均给出。
2)实验报告成绩按照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实验中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方面综合给出实验成绩,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情况评定成绩,评定按:不及格〔<60〕、及格(60-70) 、中等(70-80) 良好(80-90)、优秀(>90)实验报告一振动测试与控制实验系统认知与使用实验日期:实验组别:实验成绩:1、振动测试与控制实验系统有哪几局部组成?简述其各局部功能。
答:振动测试与控制实验系统由“振动测试与控制实验台〞、“激振与测振系统〞、“动态采集分析系统〞组成。
振动测试与控制实验台用于承载实验装置,产生振动源,收集振动信号;激振与测振系统用于调整振动源,得到需要的振动频率,测试振动大小;动态采集分析系统用于人们能清晰明了的看到振动现象,用线条表达振动的过程。
2、采用信号发生器-激振器的激振系统,在使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不能短路,放大器输出适宜,输出电压不应过大,正常使用一般小于5V;保证接线正确;调压器的电压调节不应过高;转动过程中切记不可用手等物件碰转动件实验完毕前或中间暂停较长时,将信号发生器的电压输出归零;调压器电压调到最小,才可关闭电源,否那么带负荷关时机造成设备损坏;只有接入的传感器为IEPE〔ICP〕传感器时,才能选择IEPE输入方式,否那么会损坏传感器。
3、本实验所用传感器如何安装?安装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本实验所用传感器为电涡流位移传感器,使用时将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接到专用的前置器上,用专用的连接线连接采集仪和电涡流传感器的前置器,输入灵敏度,输入方式SIN_DC,即可测量位移。
大工15春《金工实习(一)》实验报告答案第一篇:大工15春《金工实习(一)》实验报告答案网络高等教育《金工实习(一)》实验报告学习中心:厦门电子职业中专学校奥鹏学习中心层次:高中起点专科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年级: 14年春/秋季学生姓名: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金工实习(一)实验报告1.请简述根据所起的作用不同,切削运动可分为哪两种运动。
答:切削运动可难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动是提供切削可能性的运动,在切削过程中,运动速度最高消耗机床动力最大进给运动是提供继续切削可能性的运动。
2.请简述卧式铣床的组成及其作用。
答:1)组成床身主轴纵向工作台,转台,横向工作台,升降台,横梁和底座组成。
2)作用床身:是铣床的基础零件,用于支撑和连接铣床的各部件。
床身内部装有传动机构。
底座:用于支撑床身,并与地基连接。
主轴:卧式铣床的主轴线平行于主轴工作台。
台面:用于安装铣床刀和刀轴。
横梁:它可沿床身顶部的水平导轨移出。
工作台:分四层,1纵向工作台,2转台,3横向工作台,4升降工作台3.请简述牛头刨床的组成及作用。
答:组成:床身、滑枕、刀架、横梁、、工作台、底座。
作用:床身用于支撑和连接刨床各部件、其顶部水平导轨供滑枕作往复运动用。
滑枕带动刨刀作往复直线运到。
刀架滑枕前端安装刨刀的部分;横梁可沿床身前侧垂直导轨上下移动;工作台用于安装夹具和工作4.刨床主运动是什么?答:刨床主运动是滑枕带动刨刀的反复运动为主运动。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金工实习(一)实验报告5.平面磨床的组成及其作用有哪些?答:组成:平面磨庆由床身、工作台、立柱、磨头、电气操作板组成。
作用:磨头:砂轮装在磨头上,砂轮可高速旋转,磨头可沿庆身后部横向导轨作横向及前后移动或进给。
磨头还可沿立柱上的垂直导轨作垂向及上下移动或进给。
工作台:安装在床身水平纵向导轨上,由液压传动实现工作台的纵向及左右往复移动。
工作台移动的速度可根据磨削加工的需要进行无级调速工作台装有电磁吸盘。
网络高等教育《金工实习(一)》实验报告
学习中心:
层次:
专业:
年级:年季
学生姓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金工实习(一)实验报告
1.请简述根据所起的作用不同,切削运动可分为哪两种运动。
答:切削运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运动是提供切削可能性的运动,在切削过程中,运动速度最高消耗机床动力最大。
进给运动是提供继续切削可能性的运动。
2.请简述卧式铣床的组成及其作用。
答:组成:床身、主轴、纵向工作台、转台、横向工作台、升降台、横梁和底座等组成。
床身是铣床的基础零件,用来支撑和连接铣床的各部件。
床身的内部装有传动机构。
底座用于支撑床身,并与地基连接。
3.请简述牛头刨床的组成及作用。
答:床身、滑枕、刀架、横梁、工作台、底座。
床身:用于支撑连接刨床各部件、其顶部水平导轨供滑枕作往复运动用。
滑枕:带动刨刀作往复直线运动。
刀架:滑枕前端安装刨刀的部分。
横梁:可沿床身前侧垂直导轨上下移动。
工作台:用于安装夹具和工作。
2。
【关键字】实验机械制造工程学实验1车刀几何角度的测量参照答案:实验数据:前角后角刃倾角副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外圆车刀10o 5o 2o 5o 90o 8o端面车刀5o 7o 2o 3o 45o 45o切断车刀6o 10o 5o 7o 90o 1o数据处理:1.计算外圆车刀法剖面γn,αn切深剖面αp,γp,进给剖面γf,αf 求γn,αntanγn=tanγocosλsγn=arctan(tanγocosλs)=arc(tan10o cos2o)= 10o 同理:αn=arccot(cotαocosλs)=arctan(cot5o cos2o)= 5o求αp,γpαp=arccot(cotαocoskr + tanλs sinkr)=arccot(cot5o cos90o + tan2o sin90o)= 88oγp=arctan(tanγocos kr + tanλs sinkr)=arctan(tan10o cos90o + tan2o sin90o)= 2o求γf,αfαf=arccot(cotαosinkv - tanλscoskv)=arccot(cot5o sin90o - tan2o cos90o)= 5oγf=arctan(tanγosinkv - tanλscoskv)=arctan(tan10o sin90o - tan2o cos90o)= 10o思考题:1.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测量车刀法剖面前角n和后角n?答:在刀具设计,制造,刃磨和检验时,需要测量法剖面,前角和后角,许多斜角切削刀具,特别是大刃倾角刀具,如大螺旋角圆柱铣刀,必须知道法剖面角度2.刃倾角的正负对车削加工有什么影响?(试从车削力和刀具耐用度方面分析)答:刃倾角对切削力的影响:当刃倾角由负变到正时,Ff切削力稍微增大,Fp减小(影响大),Fc对影响很小当刃倾角为负时,使远离刀尖的切削刃先切入工件,避免刀尖受到冲击,同时,使刀尖强固,刀尖处导热和散热条件较好,有利于延长刀具使用寿命,刃倾角为零次之刃倾角为正时最差3.前角的大小对车削加工有什么影响?(试从前刀面摩擦和切削热方面分析)答:在一定范围内,前角大,切削温度低,前角小,切削温度高,若进一步加大前角,则因刀具散热体积减小,切削温度不会进一步降低,反而升高.前角越大,变形系数会减小,切削力Fc减小,并且能很快弄断切削,提高工件质量,减小刀具的磨损.实验2 加工过程误差的统计分析参照答案:实验数据:数据处理:直方图:T-R图:T-Q图:实验3PLC顺序控制设计与调试参照答案:实验程序:梯形图:指令表:31 OUT T3 K5034 MPP35 AND T336 OUT C1 K339 END思考题:1.编写能实现下列要求的PLC控制程序:2.编写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PLC控制程序。
实验一:平面机构认知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目的:通过观察机械原理陈列柜,认知各种常见运动副的组成及结构特点,认知各类常见机构分类、组成、运动特性及应用。
加深对本课程学习内容及研究对象的了解。
要求:1、认真观察陈列柜,仔细揣摩分析2、结合有关的实验展柜和教材的相关章节内容回答下列简答题,完成实验报告。
二、实验原理分批地组织学生观看、听讲陈列柜的展出和演示。
初步了解《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组成、运动特性及应用。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JY-10B型机械原理陈列柜,共10柜,有近80个常用机构。
四、试验方法与步骤第1柜机构的组成1 机构的组成:蒸汽机、内燃机2 运动副模型:平面运动副、空间运动副。
第2柜平面连杆机构1 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形式:①曲柄摇杆机构;②双曲柄机构;③双摇杆机构2 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①对心曲柄滑块机构②偏置取冰滑块机构③正弦机构④偏心轮机构⑤双重偏心机构⑥直动滑杆机构⑦摇块机构⑧转动导杆机构⑨摆动导杆机构⑩双滑块机构第3柜连杆机构的应用1 鄂式破碎机、飞剪;2 惯性筛;3 摄影机平台、机车车轮联动机构;4 鹤式起重机;5 牛头刨床的主体机构;6 插床模型。
第4柜空间连杆机构RSSR 空间机构、4R 万向节、RRSRR机构、RCCR联轴节、RCRC揉面机构、SARRUT机构第5柜凸轮机构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圆锥凸轮、槽状凸轮、等宽凸轮、等径凸轮和主回凸轮等多种形式;移动和摆动从动件;尖顶、棍子和平底从动件等;空间凸轮机构第6 柜齿轮机构类型1 平行轴齿轮机构;2相交轴齿轮机构;3交错轴齿轮机构第7柜轮系的类型根据轮系中各齿轮的几何轴线是否变动分: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复合轮系第8柜轮系的功用:摆线针轮减速器、谐波传动减速器第9柜间歇运动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的类型:齿式棘轮机构、摩擦式棘轮机构、超越离合器、外槽轮机构、内槽轮机构、球面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答案【篇一: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验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20 年月日目录实验一、机构学(现场课)实验二、齿轮参数测定实验三、零件设计(现场课)实验四、减速器拆装渐开线齿轮参数测定及啮合传动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 测定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参数;(1)通过测量公法线长度确定模数m和压力角?:(2)通过测量齿顶圆直径da和齿根圆直径df,确定齿顶高系数ha*和顶隙系数c*;(3)通过标准齿轮公法线长度与实测公法线长度的比较,判断齿轮的变位类型,并计算变位系数x,确定齿轮是否根切;2. 观察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过程,测定重合度。
3. 确定变位齿轮的传动类型二、实验仪结构及实验原理1. 实验仪结构,如图1所示:图1 实验仪结构图2.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原理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参数有五个:z、m、?、ha*、c*,其中m、?、ha*、c*均应取标准值,z为正整数。
对于变位齿轮,还有一个重要参数,即变位系数x,变位齿轮及变位齿轮传动的诸多尺寸均与x有关。
①确定跨齿数k:确定跨齿数是为了保证在测量时,跨k及k+1个齿时卡尺的量爪均能与齿廓渐开线相切,并且最好能切于分度圆附近。
按式k??z180?0.5计算出跨齿数初值,跨齿测量时要检查是否切于分度圆附近。
如果切点偏于齿顶圆,则减少跨齿数,直至切于分度圆附件为止;如果切点偏于齿根圆,则增加跨齿数,直至切于分度圆附件为止。
②测量公法线长度wk?和wk??1。
并注意卡尺在测量时不要倾斜,造成卡脚与齿廓的局部接触,卡尺面应与齿轮面平行。
③确定模数m、压力角?:图2 用游标卡尺测公法线长度根据渐开线性质:发生线沿基圆滚过的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
wk??(k?1)pwk? sb?sb?1?kpb?b?所以pb?wk??1?wk??mcos?式中因?一般只为20。
或15。
,m应符合标准模数系列,由此可试算确定齿轮的模数m和压力角?。
(2)通过测量齿顶圆直径da与齿根圆直径df,确定齿顶高系数ha*和顶隙系数c*:a)偶数齿齿轮 b)奇数齿齿轮图3 齿轮da与df的测量偶数齿齿轮的da、df可直接用游标卡尺测得,如图3(a)示。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集(机类)胡培钧陈元斌编写浙江理工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0年1月目录实验一典型机械认知(实验报告) (1)实验二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实验报告) (2)实验三机械运动参数测定(实验报告) (5)实验四齿轮范成原理(齿轮加工)实验报告 (8)实验五渐开线直齿轮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11)实验六回转构件的动平衡(实验报告) (13)硬支承动平衡试验(实验报告) (15)实验七机组运转及飞轮调节(实验报告) (17)实验八机械手程序控制及应用(实验报告) (20)实验九机械方案创意设计模拟(实验报告) (22)实验十凸轮廓线检测(实验报告) (24)实验十一螺栓联接(实验报告) (27)实验十二平皮带传动(实验报告) (30)三角带传动(实验报告) (32)实验十三减速器的拆装(实验报告) (35)实验十四轴系结构搭接及分析(实验报告) (39)实验十五滑动轴承试验(实验报告) (42)实验十六机械传动综合设计型实验(实验报告) (44)实验十七封闭式齿轮传动效率实验报告 (49)实验十八链及万向节传动实验报告 (51)实验十九实验报告3 (55)实验一典型机械认知(实验报告)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成绩同组人姓名一、实验目的二、观察、画机器工作时序图三、解释机器的含义评阅教师:审阅日期:实验二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实验报告)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成绩同组人姓名一、实验目的二、机构运动简图及分析三、思考题1、以油泵的结构说明转副扩大的际功能。
2、一张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具备哪些条件?评阅教师:审阅日期:实验三机械运动参数测定(实验报告)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成绩同组人姓名一、实验目的二、机构运动简图三、数据曲线四、与理论曲线比较五、思考题1、从测量结果分析三种机构的特点,试举例使用场合。
2、举例说出其它不同的测量方法。
3、简单说出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评阅教师: 审阅日期:实验四齿轮范成原理(齿轮加工)实验报告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成绩同组人姓名一、实验目的二、刀具参数m= α= ha*= c*= 三、齿轮尺寸计算比较表(见后)被加工齿轮参数Z=正变位系数X=+负变位系数X=—四、附上所描绘的齿廓图,并注明尺寸。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机械实验报告答案篇一:机械设计实验部分答案机械设计实验报告(一)成绩批阅人实验名称:带传动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速、转矩的测量方法,然后根据此数据计算并绘出弹性滑动曲线和传动效率曲线。
3.利用Rs232串行线,将实验装置与pc机直接连通。
随带传动负载逐级增加,计算机能根据专用软件自动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并输出滑动曲线、效率曲线和所有实验数据。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三、试验台结构图及主要参数1.主要参数2.试验台结构简图四、实验记录计算结果1、带的类型(平带/V带)五、绘制滑动率曲线,效率曲线图六、回答思考题1.实验过程中“加载”与对带轮加砝码各指什么含义,有何区别?答:加载:并上一个负电阻,使发电机负载逐步增加,电枢电流增加,随之电磁转矩也增大,即发电机的负载转矩增大,实现负载的改变。
加法码:直接增加初始拉力F2.什么叫滑差率?滑动曲线与效率曲线有何不同?答:滑差率:即主动轮与从动轮的线速度之差与主动轮的线速度之比,效率曲线的斜率逐渐减小,即效率的增长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滑动曲线的图像时先缓后快的趋势。
七、体会与建议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到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并且掌握了转速,转矩的测量方法,而且对于带传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同时也掌握了用计算机专用软件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二)成绩批阅人实验名称:齿轮传动效率实验1、了解齿轮在同样转速下而载荷不同时齿轮传动效率的变化规律。
2、了解齿轮在同样载荷下而转速不同时齿轮传动效率的变化规律。
3、了解封闭功率流式齿轮实验台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三、封闭式齿轮试验台结构示意图五、实验数据及曲线图曲线图六、思考题及结果分析篇二:机械设计试验报告2(附答案)实验二、机械设计课程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减速器名称班级同组实验者姓名回答下列问题减速器拆装步骤及各步骤中应考虑的问题一、观察外形及外部结构1.起吊装置,定位销、起盖螺钉、油标、油塞各起什么作用?布置在什么位置?答:定位销:为安装方便,箱座和箱盖用圆锥定位销定位并用螺栓连接固紧起盖螺钉:为了便于揭开箱盖,常在箱盖凸缘上装有起盖螺钉起吊装置:为了便于吊运,在箱体上设置有起吊装置箱盖上的起吊孔用于提升箱盖箱座上的吊钩用于提升整个减速器油标:为了便于检查箱内油面高低,箱座上设有油标油塞:拔下即可注油,拧上是为了防止杂质进入该油箱,常在箱体顶部位置设置油塞2.箱体、箱盖上为什么要设计筋板?筋板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布置?答:原因:为保证壳体的强度、刚度,减小壳体的厚度。
第一章化工设备材料及其选择一. 名词解释A组:1.蠕变:在高温时,在一定的应力下,应变随时间而增加的现象。
或者金属在高温和应力的作用下逐渐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
2.延伸率:试件受拉力拉断后,总伸长的长度与原始长度之比的百分率。
3.弹性模数(E):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应力和应变成正比,即σ=Eε,比例系数E为弹性模数。
4.硬度:金属材料表面上不大的体积内抵抗其他更硬物体压入表面发生变形或破裂的能力。
5.冲击功与冲击韧性:冲击功是冲击负荷使试样破断所做的功。
冲击韧性是材料在外加动载荷突然袭击时的一种及时和迅速塑性变形的能力。
6.泊桑比(μ):拉伸试验中试件单位横向收缩与单位纵向伸长之比。
对于钢材,μ=0.3 。
7.耐腐蚀性:金属和合金对周围介质侵蚀(发生化学和电化学作用引起的破坏)的抵抗能力。
8.抗氧化性:金属和合金抵抗被氧化的能力。
9.屈服点: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的应力,即开始出现塑性变形的应力。
它代表材料抵抗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10.抗拉强度:金属材料在受力过程中,从开始加载到发生断裂所能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B组:1.镇静钢:镇静钢在用冶炼时用强脱氧剂 Si, Al等完全脱氧脱氧,是脱氧完全的钢。
把FeO中的氧还原出来,生成SiO2和Al2O3。
钢锭膜上大下小,浇注后钢液从底部向上,向中心顺序地凝固。
钢锭上部形成集中缩孔,内部紧密坚实。
2.沸腾钢:沸腾钢在冶炼时用弱脱氧剂Mn脱氧,是脱氧不完全的钢。
其锭模上小下大,浇注后钢液在锭模中发生自脱氧反应,放出大量CO 气体,造成沸腾现象。
沸腾钢锭中没有缩孔,凝固收缩后气体分散为很多形状不同的气泡,布满全锭之中,因而内部结构疏松。
3.半镇静钢:介于镇静钢和沸腾钢之间,锭模也是上小下大,钢锭内部结构下半部像沸腾钢,上半部像镇静钢。
4.低碳钢:含碳量低于0.25%的碳素钢。
5.低合金钢:一般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5%的合金钢。
6.碳素钢:这种钢的合金元素含量低,而且这些合金元素不是为了改善钢材性能人为加入的。
大工春机械基础实验一毕业清考实验报告答案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网络高等教育
《机械基础实验(一)》实验报告
学习中心:
层次:高起专
专业:
年级:年春/秋季
学号:
学生姓名:
机械基础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双曲柄机构主动件和从动件的角速度变化,了解四杆机构中的急回特性,并通过一个应用实例进行交互式操作加深对其的理解。
2.通过交互式操作动态观察凸轮机构的分类,使学生对各种凸轮机构的典型类型有所认知。
3.通过交互式操作动态观察锥齿齿轮箱的运动特性,使学生了解锥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啮合过程,同时使学生了解锥齿轮实现双向输出的方式,而且还通过一个内齿轮使学生了解内齿轮的传动特性和啮合过程。
4.通过交互式操作动态观察蜗轮蜗杆传动,使学生了解蜗轮蜗杆的传动特点和运动特性。
二、实验习题
1.双曲柄机构的运动过程有哪些特点?
答:
普通的双曲柄机构中,主动曲柄作匀速转动时,从动曲柄作变速运动。
若是平行四边形机构,运动特点是两曲柄以相同速度同向转动,连杆作平动。
若是反平行四边形机构,当以其长边为机架时,两曲柄沿相反方向转动,角速度不等;当以其短边为机架是,运动特性与普通双曲柄机构相似。
2.针对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分别列举一种应用实例。
答:
盘形凸轮:内燃机配气凸轮机构;
移动凸轮:冲床装卸料凸轮结构;
圆柱凸轮:罐头盒封盖机构。
3.直齿圆锥齿轮主要应用在哪些场合?它有哪些特点?
答: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一般应用于轻载、低速场合。
圆锥齿轮传动是用来传递两相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的。
它的轮齿是沿着圆锥表面的素线切出的。
轮齿是均匀分布在一个圆锥体上的,它的齿形一端大,另一端小,取大端参数为标准值。
工作时相当于用两齿轮的节圆锥做成的摩擦轮进行滚动。
两节圆锥锥顶必须重合才能保证两节圆锥传动比一致,这样就增加了制造、安装的困难,并降低了圆锥齿轮传动的精度和承载能力。
4.蜗轮蜗杆传动有哪些优缺点(100字以内)?
答:
优点:
1、有比较大的传动比,非常紧凑的结构;
2、能都平稳的饿传动,噪声也非常的小;
3、其自身能够使用自锁性能。
缺点:
1、传动摩擦损失比较大,效率也很低;
2、成本比较大,有的时候为了减少其摩擦损耗,蜗轮会使用贵重的减摩材料(青铜)制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其制造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