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实验报告集
- 格式:pdf
- 大小:4.50 MB
- 文档页数:57
摘要实验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材料力学的结论及定律、材料的力学的性质(机械性质)都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或测定;各种复杂构件的强度和刚度的研究,也需要通过实验才能解决。
故实验课能巩固、加强和应用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测定材料机械性能及测定应力和变形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有关的机器及仪表(如材料试验机、电阻应变仪等),初步培养独立确定实验方案、分析处理实验结果的能力。
通过实验还能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爱护财物的优良品质。
因此,实验是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新材料、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新型结构层出不穷,给强度问题和实验应力分析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因此,材料力学实验的内容,愈来愈丰富,实验技术也将变得更为多样并得以提高。
以后要作为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只有现在扎实地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才能较快地接受新的知识内容,赶上科技浪潮。
关键字:实验材料性能实验一缝纫机头机构综合分析一.实验目的及意义1、了解缝纫机头的基本构造与组成,增强对机械零件及机构的感性识。
2、了解各个部件的运动及机构类型。
3、缝纫机机构中连杆机构的特点表现为具有多种多样的结构和多种多样的特性,通过对这一典型机构的运动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机构的认识。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1、缝纫机头;2、铅笔,橡皮,三角板等会图工具。
三.实验内容1、JA型家用缝纫机机头的组成机构及其工作原理(1、)JA型家用缝纫机机头从外形看由下列零件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缝纫机机头外观图1、调压螺钉2、面板3、挑线杆4、夹线器5、夹线簧6、面板线钩7、压脚8、推板9、针板10、下插线杆11、过线器12、针距调节螺钉13、绕线器14、上轮15、上插线杆16、针杆17、针夹18、机针(2、)工作原理:缝纫机的工作循环一般以机针处于最高点为循环的起始点。
机针带着面线自上而下运动,穿过布料,到达最低点,与此同时,挑线机构自上而下摆至接近水平位置,摆梭逆时针摆动,到达勾线准备位置;当机针回升开始,先抛出线环,摆梭则开始顺时针摆动,勾住线环,进而带着绕由底线底梭心穿过线环;与此相配合,挑线机构先是在水平位置附近保持静止,以保证抛出的线环稳定,便于勾线,随后则迅速下摆,为摆梭穿越线环提供足够长的面线;机针继续上升,摆梭完全穿出线环,挑线杆便迅速上摆,收回放出的面线,并从线团中拉出下一循环所需的线,完成一个针迹;在机针退出布料和下一次刺进布料之间的空行程,则是送布机构的工作行程,送布牙被抬起后向前进,完成送布动作。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次实验的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常见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2、掌握机械零部件的测绘方法和绘图技能。
3、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对机械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和精度分析。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实验设备减速器若干台。
机械传动实验台。
2、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千分尺。
钢板尺。
内、外卡钳。
3、绘图工具绘图板。
丁字尺。
绘图铅笔、橡皮、圆规、三角板等。
三、实验内容1、减速器的拆装与测绘分组拆卸减速器,观察其内部结构,了解各零部件的名称、作用和装配关系。
使用测量工具对减速器的主要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2、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在机械传动实验台上安装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装置。
改变输入转速和负载,测量不同工况下的传动效率、扭矩和转速等参数。
分析实验数据,研究传动性能与参数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步骤1、减速器的拆装与测绘(1)分组并熟悉实验设备和工具,了解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按照正确的顺序拆卸减速器的箱盖、轴、齿轮、轴承等零部件,注意做好标记,以便装配时能正确安装。
(3)仔细观察各零部件的结构和形状,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加工工艺。
(4)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对主要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如轴的直径、齿轮的模数、齿宽等,并记录测量数据。
(5)根据测量数据和观察结果,按照国家标准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标注尺寸、公差、技术要求等。
2、机械传动性能测试(1)选择一种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安装在实验台上。
(2)调整传动装置的张紧力或中心距,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启动实验台,逐渐增加输入转速和负载,记录不同工况下的扭矩、转速和传动效率等参数。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20 年月日目录实验一、机构学(现场课)实验二、齿轮参数测定实验三、零件设计(现场课)实验四、减速器拆装渐开线齿轮参数测定及啮合传动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 测定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参数;(1)通过测量公法线长度确定模数m和压力角α:(2)通过测量齿顶圆直径d a和齿根圆直径d f,确定齿顶高系数h a*和顶隙系数c*;(3)通过标准齿轮公法线长度与实测公法线长度的比较,判断齿轮的变位类型,并计算变位系数x,确定齿轮是否根切;2. 观察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过程,测定重合度。
3. 确定变位齿轮的传动类型二、实验仪结构及实验原理1. 实验仪结构,如图1所示:图1 实验仪结构图齿轮轴1、2固定在台板上,其中心距为100±0.027mm,齿轮1的轴颈上可分别安装2#、3#、5#、6#实验齿轮,齿轮2的轴颈上可分别安装1#、4#实验齿轮,1#齿轮可分别与2#、3#齿轮啮合,4#齿轮可分别与5#、6#齿轮啮合,共组成四对不同的齿轮传动。
实验仪还配有4块有机玻璃制的透明面板,面板相当于齿轮箱体的一部分,面板上刻有齿顶圆、基圆、啮合线等,两孔同时安装在齿轮轴1、2的轴颈上。
面板I和面板II分别用于齿轮1~2和齿轮1~3两对啮合传动,面板III和面板IV分别用于齿轮4~5和齿轮4~6两对啮合传动。
2.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原理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参数有五个:z、m、α、h a*、c*,其中m、α、h a*、c*均应取标准值,z 为正整数。
对于变位齿轮,还有一个重要参数,即变位系数x ,变位齿轮及变位齿轮传动的诸多尺寸均与x 有关。
(1)通过测量公法线长度确定模数m 和压力角α,见图2。
① 确定跨齿数k :确定跨齿数是为了保证在测量时,跨k 及k +1个齿时卡尺的量爪均能与齿廓渐开线相切,并且最好能切于分度圆附近。
按式0.5180zk α=+计算出跨齿数初值,跨齿测量时要检查是否切于分度圆附近。
《机械基础综合实验》
“工程材料物理-机械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第组年月日
项目一:金属材料硬度测量
1、简述布氏和洛氏低硬度试验原理。
2
3.
考勤记录:实验老师签名年月日
项目二: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
1、名词解释: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
2. 简述工业纯铁、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亚共晶白口铸铁、过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的含碳量及组织特点。
3. 画出所观察过的组织,并注明材料名称、含碳量、浸蚀剂和放大倍数。
显微组织图画在直径为30mm
的圆内,并将组织组成物名称及特点以箭头引出标明。
材料名称:材料名称:材料名称:
含碳量:含碳量:含碳量:
浸蚀剂:浸蚀剂:浸蚀剂:
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放大倍数:
考勤记录:实验老师签名年月日
说明:1.本表中的所有实验数据应是学生亲自动手获得,必须真实,严禁弄虚作假;
2.每个实验的实验数据必须在规定的实验时间内完成,并填写本表,现场上交实验老师,签字生效,不能补交。
机械基础工程基础实验报告总结这次的机械基础工程实验,说实话,一开始我真有点儿犯怵。
毕竟,这些零件一看就不是简单的玩具,不是拿个螺丝刀就能搞定的事。
实验的内容其实也挺多,什么力学实验、材料实验、热学实验,感觉像是进了个“大杂烩”。
不过,搞着搞着,我突然觉得,哎,其实还挺有意思的。
你看,所有的实验原理虽然抽象,但是到了动手的时候,很多东西都变得具体和直观了。
你要知道,光是看书上的公式,永远没办法理解它们是怎么跟实际操作挂钩的,直到你自己亲自来一遍,才会有点儿“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记得在做力学实验时,刚开始我根本没意识到,原来每个动作的背后都藏着这么多力的分布。
一个简单的杠杆,可能你觉得就是个用来撬东西的工具,其实它背后有多少学问。
比如,杠杆原理,最开始我可能是知道个皮毛,知道它能让你事半功倍,省力多了,但真当把力加到杠杆上时,我才发现,这个世界竟然这么神奇。
实验室里摆的各种装置,一看就很高大上,但操作起来其实并不难。
通过手动调节这些设备,真的能切身感受到,原来简单的力学原理,就在这些微小的变化里体现出来。
接着就是材料实验。
说实话,开始我对这些材料的特性没什么了解。
钢、铝、塑料,每一种材料看上去差不多,但你用手一捏、用力一压,就能知道它们的差异。
比如,钢铁和铝的差别,我一开始根本没注意到,但通过拉伸实验,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
钢铁就是硬,铝就柔软,塑料更是各有千秋。
不同材料的拉伸、压缩试验让我意识到,设计师在选择材料时,考虑的因素多得很,不只是外观或者价格,更多的是力学性能和使用环境。
很多时候,一块小小的材料,它的力学性能,甚至可能决定了整个机械的命运。
你说,这可不是儿戏。
而说到热学实验嘛,我差点笑出了声。
热胀冷缩这事儿,每个人都知道,可是当你亲自把不同材料加热或冷却之后,才发现这“常识”真的挺有意思的。
比如,铁棒放在火里,缩小了一点,放到冷水里又变长了,根本没法预测它会有多大的变化。
还有实验中的热传导,每个材料导热的速度、效果都不一样,弄不好直接就热得“跟个烤红薯”一样。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简单杠杆平衡示意图设计实验目的:通过对杠杆平衡示意图的设计,加深对机械设计基础的理解,掌握基本的机械设计方法和技巧。
实验原理:杠杆平衡示意图是机械设计中常用的一种示意图,用于表示各个部件之间的平衡关系。
在设计杠杆平衡示意图时,需要考虑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矩平衡条件,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平衡。
实验设备:铅笔、纸张、标尺、直尺、量角器等。
实验步骤:1.确定设计杠杆平衡示意图的比例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2.根据示意图的要求,画出基准线,表示地平面,标明坐标轴。
3.根据给定的参数,确定示意图的各个主要部件的位置和尺寸,画出示意图的外形线条。
4.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用箭头表示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并标明力的大小和方向。
5.根据力矩平衡条件,确定力的作用点和杠杆的支点坐标,计算出所需的距离。
6.检查示意图的几何关系是否符合力的平衡和力矩平衡条件,进行调整和修正。
7.最后,用标准图形符号标注示意图,并添加必要的文字说明。
实验结果:设计出一张符合要求的杠杆平衡示意图,示意图中各个部件的尺寸、位置和力的作用符合力的平衡和力矩平衡条件。
示意图清晰明了,图形符号规范,文字说明准确明确。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进一步了解了机械设计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杠杆平衡示意图的设计技巧。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确定示意图的比例尺、画出基准线、确定各个主要部件的位置和尺寸,以及如何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矩平衡条件进行设计和调整。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示意图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的特点,力的大小和方向应该符合实际情况等。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我相信我会在机械设计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机械实验报告(18篇)篇1:机械实验报告机械实验报告班级_____姓名_____学号_____一、实验内容:1、传动系统的功能能量分配转速的改变运动形式的改变2、传动系统的基本构成二、自行设计及组装的实验台结构图:1、综合实验台的系统原理图2 实验台结构示意图3、实验台各构成模块的'功能三、实验测试数据:(要求每组打印一份,每位同学复印附于报告后)P1、P2——输入端、输出端功率(kW);n1、n2————输入端、输出端的实际转速(r/min);n2/ n1——转速比;η——V带传动及链传动功率;ε——带传动滑动率;四、绘制各传动的效率曲线(η-F)及V带的滑动曲线(ε-F)五、思考题:1、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现象与打滑有何区别?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带传动的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当D1 = D2时,打滑发生在哪个轮子上?3、影响传动效率的因素有哪些?M1与η间是什么关系?可以采取什措施提高效率?4、啮合传动与挠性传动各有何主要特性?啮合传动外壳尺寸小,效率高,传动比恒定,功率范围广等特性,小的制造误差及齿壳变形,在高速运动将引起冲击和噪声;挠行传动:载荷能缓和冲击,运行平稳,无噪声,制造和安装精度不像啮合传动那样搞。
传动同样大的圆周力,轮廓尺寸和轴上的压力更大,效率低不能保证准确传动比。
篇2:机械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1、传动系统的功能能量分配转速的改变运动形式的改变。
2、传动系统的基本构成。
二、自行设计及组装的实验台结构图:1、综合实验台的系统原理图。
2、实验台结构示意图。
3、实验台各构成模块的功能。
三、实验测试数据:(要求每组打印一份,每位同学复印附于报告后)P1、P2——输入端、输出端功率(kW);n1、n2————输入端、输出端的实际转速(r/min);n2/n1——转速比;η——V带传动及链传动功率;ε——带传动滑动率;四、绘制各传动的效率曲线(η-F)及V带的滑动曲线(ε-F)五、思考题:1、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现象与打滑有何区别?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带传动的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当D1=D2时,打滑发生在哪个轮子上?3、影响传动效率的因素有哪些?M1与η间是什么关系?可以采取什措施提高效率?4、啮合传动与挠性传动各有何主要特性?啮合传动外壳尺寸小,效率高,传动比恒定,功率范围广等特性,小的制造误差及齿壳变形,在高速运动将引起冲击和噪声;挠行传动:载荷能缓和冲击,运行平稳,无噪声,制造和安装精度不像啮合传动那样搞。
机械设计基础实训报告(精选4篇)机械设计基础实训报告篇1四年的大学即将结束了, 作为一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回首着校园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在这期间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
我自信能凭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在毕业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和追求的目标。
在校期间,我在理论知识方面基本掌握了《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电子电工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机床编程》、《数控加工技术》等课程,除此之外,我还选修了管理学等科目来增长自己的理论知识,为将来面对社会打下坚定的基础;在实际操作方面掌握了初级车工、初级磨工、初级铣工、初级刨工、初级焊工等;在专业方面,掌握了线切割、初级数控铣床编程及加工、初级加工中心编程及加工等技术。
在学习之余,我坚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使自己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生活上,我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作风,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
个人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一心两用甚至多用。
急功近利,喜欢一口气学许多东西,但是贪多嚼不烂,即使最后都能学会,也已经搞得自己很疲劳。
自从我发现自己有这个缺点和问题后,我常常警戒自己,以后一定要改掉这个毛病。
在实践上,我还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毕业社会实践,在这段期间,我深知道这是检验在校所学知识,同时也是进一步对所学知识的加强巩固和提高,我非常珍惜这段实习过程,它是我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从零开始,虚心向前辈学习,任劳任怨,力求做好每一件事,逐渐在工件中学会了做事首先要懂得做人的道理。
我相信自己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能有更大的进步提高. 通过自己的见解总结以下几点:一、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经验对机械专业的自己见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
机械基础综合实验II实验报告专业班级机械工程201班姓名指导教师日期 201.10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带传动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1)V 带传动设计所涉及的图表的程序化设计; (2)V 带传动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编制和调试。
二.实验要求(1)完成 V 带传动计算机辅助设程序设计,输出设计结果(必作); (2)参数化绘制带轮结构图,结构任选(选作)。
三.实验已知数据带传动输入功率 P ,小带轮转速 n 1,传动比 i ,原动机种类,工作机载荷性质,中心距 a ,带传动每天工作时数。
要求确定 V 带型号,基准长度 L d 及根数 z ,确定大、小带轮基准直径 d d 2、d d 1,实际中心距 a ,安装初拉力 F 0,压轴力 Q 。
四.程序源代码Option ExplicitConst pi = 3.1415926 机械系15-7 张庭川 03151073Dim afp#, p#, n1#, n2#, i#, ap#Dim pca#, v#, d2#, a0#, ld0#, a#, af1#, z#, f0#,fp#Dim dx#, ka#, d1#, ld#, kaf#, p0#, dtp0#, kl#,q#, dx1$Dim dxx#, kax#, d1x#, ldx#, kafx#, p0x#,dtp0x#, klx#, qx#Dim dxy#, kay#, d1y#, ldy#, kafy#, p0y#, dtp0y#, kly#, qy# Private Sub Form_Load() Dim xlapp As Excel.Application Dim xlbook As Excel.Workbook Dim xlsheet As Excel.WorksheetSet xlapp = CreateObject("Excel.Application") Set xlbook =xlapp.Workbooks.Open(App.Path &"\1.xls") Set xlsheet = xlbook.sheets1 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p = Text1.Text:n1 = Text2.Text:n2 = Text3.Text Set xlsheet = xlbook.sheets1 8-8kax = Combo2.ListIndex + Combo1.ListIndex * 3 + 1:kay = Combo3.ListIndex + 1 ka = xlsheet.Cells(kax, kay)pca = ka * p:i = n1 / n2 If n1 > (10 ^ 2.7228) * (pca ^ 0.9659) Then Text7.Text = "推荐选Z 带":dx = 3:End If If n1 < (10 ^ 2.7228) * (pca ^ 0.9659) And n1 > (10 ^ 2.13101) * (pca ^ 0.9659)Then Text7.Text = "推荐选A 带":dx = 5:End If If n1 <= (10 ^ 2.13101) * (pca ^ 0.9659) And n1 >= (10 ^ 1.7758) * (pca ^ 1.03366) Then Text7.Text = "推荐选B 带":dx = 7:End If If n1 < (10 ^ 1.7758) * (pca ^ 1.03366) And n1 >= (10 ^ 0.89902) * (pca ^ 1.21825) Then Text7.Text = "推荐选C 带":dx = 9:End If If n1 < (10 ^ 0.89902) * (pca ^ 1.21825) Then Text7.Text = "推荐选D 带":dx = 11:End Ifd1x = dx:d1y = 1:Set xlsheet = xlbook.sheets1 8-9:pv: d1y = d1y + 1:d1 = xlsheet.Cells(d1x,d1y):v = pi * d1 * n1 / 60000While v >= 5:GoTo pv:Wendd2 = d1 * i:a0 = 2.35 * (d1 + d2)ld0 = 2 * a0 + (d1 + d2) * pi / 2 + (d1 + d2) * (d1 + d2) / (4 * a0)Set xlsheet = xlbook.sheets1 8-2:ldx = dx:ldy = 2ld = 500 xlsheet.Cells(ldx, ldy):While ld < ld0 ldy = ldy + 1:ld = xlsheet.Cells(ldx, ldy) Wendklx = ldx + 1:kly = ldykl = xlsheet.Cells(klx, kly)a = a0 + (ld - ld0) / 2af1 = 180 - (d2 - d1) * 57.3 * aSet xlsheet = xlbook.sheets1 8-4p0x = 3While n1 > 1 xlsheet.Cells(p0x, 1)p0x = p0x + 1Wendp0y = (dx - 3) * 5 + d1x + 1If p0x = 3 Thenp0 = xlsheet.Cells(p0x, p0y)ElseIf p0x > 12 Thenp0 = xlsheet.Cells(12, p0y)Else p0 = xlsheet.Cells(p0x - 1, p0y) + (xlsheet.Cells(p0x, p0y) - xlsheet.Cells(p0x - 1, p0y)) * (n1 - xlsheet.Cells(p0x - 1, 1)) / (xlsheet.Cells(p0x, 1) - xlsheet.Cells(p0x - 1, 1))End IfSet xlsheet = xlbook.sheets1 8-5dtp0y = 11While i < xlsheet.Cells(2, dtp0y)dtp0y = dtp0y - 1If dtp0y = 2 Then:GoTo p2:End If:Wendp2: dtp0y = (dx - 3) * 5 + dtp0ydtp0x = p0x:dtp0 = xlsheet.Cells(dtp0x, dtp0y)Set xlsheet = xlbook.sheets1 8-6While af1 <xlsheet.Cells(kafx, 1)kafx = kafx + 1:Wendkaf = xlsheet.Cells(kafx - 1, 2) + (xlsheet.Cells(kafx, 2) - xlsheet.Cells(kafx - 1, 2)) * (af1 - xlsheet.Cells(kafx - 1, 1)) / (xlsheet.Cells(kafx, 1) - xlsheet.Cells(kafx - 1, 1))z = pca / ((p0 + dtp0) * kaf * kl)Set xlsheet = xlbook.sheets1 8-3:qx = dxq = xlsheet.Cells(qx, 1)f0 = 50 * (2.5 - kaf) * pca / (kaf * z * v) + q * v * vfp = 2 * z * f0 * Sin(af1 / 2)Text8.Text = " 基准长度Ld:"& ld &" 根数z:"& z &" 小带轮直径:"& d1 &" 大带轮直径:"& d2 &" 实际中心矩:"& a &" 安装初拉力F0:"& f0 &" 压轴力Q:"& q End Sub五.运行结果滚动轴承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1)深沟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角接触球轴承(C 型、AC 型)、圆锥滚子轴承等五种类型轴承的结构尺寸和性能参数的数据处理;(2)滚动轴承设计所涉及的图表的程序化设计;(3)滚动轴承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编制和调试。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现代机械工程基础实验2 实验时间:2013.12.23 - 2014.1.3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机械10级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山东建筑大学实验报告纸实验报告、成型制件的实物图片冲压件图片塑料件图片锻造件图片KEAKUKX0«=、成型制件的测绘图祥见(附图一)、(附图一)、(附图一)1塑料件的工艺分析(1)材料:塑料件为电子产品的外壳,要求质量比较好,抗压,耐高温,聚苯乙烯的化学性能好,适用于塑料制件。
(2)精度:要求塑料制件的精度为IT13。
2塑料的结构分析(1)厚度:塑料的制件壁厚为2cm。
(2)分型面的确定:分型面3浇注系统设计(1)主浇道口的设计1)主浇道一般位于模具中心线上,其中心线需与注射机的喷嘴轴线相重合。
2)在卧式和立式注射机中,主浇道应设计成圆锥形,小端直径D>d+(0.5~1) mm (d是注射机喷嘴孔的直径)。
主浇道内壁的表面粗糙度&值小于0.4卩m3)由于主浇道要与髙温塑料流首先接触,同时与注射机的喷嘴发生碰撞,而容易损坏,所以,-般要设计主浇道衬套固定于定模座板内。
4工艺流程(三)锻造制件的技术分析1锻造制件的工艺性分析(1)材料:制件的材料为45号钢,塑性和可锻性比较好。
(2)加热:将锻件加热到锻造的温度范围之内,锻件具有较小的变形抗力和拥有良好的塑性能力,保证锻件更好的成型。
锻件的温度范围为800~1100摄氏度之间。
(3)分型面的确定:为下面镦粗部分,便于加工2工艺流程四、模具零件的测绘图详见(附图四)、(附图五)六、实验体会为期两周的专业综合实验周就要结束了,这期间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对有关冲压工艺、塑性成型工艺、锻压工艺等理论知识进行了巩固和重新理解,提高了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和手册的能力,解决了在课程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积极向老师和同学讨论和请教,认真研究了所有的实验项目,不仅提高了制图能力,而且强化了专业知识的综合能力。
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加深对汽车机械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
2. 掌握汽车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3.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26日三、实验地点汽车维修实训室四、实验内容1. 汽车发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实验2. 汽车传动系统实验3. 汽车制动系统实验4. 汽车转向系统实验五、实验步骤及结果1. 汽车发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实验(1)实验步骤:1. 观察发动机的结构,了解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
2. 分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3. 拆卸发动机零部件,观察其结构特点。
4. 重新组装发动机,确保各部件安装正确。
(2)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发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拆卸组装方法。
2. 汽车传动系统实验(1)实验步骤:1. 观察传动系统的组成,了解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
2. 分析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离合器、变速器、差速器、传动轴等。
3. 拆卸传动系统零部件,观察其结构特点。
4. 重新组装传动系统,确保各部件安装正确。
(2)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传动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拆卸组装方法。
3. 汽车制动系统实验(1)实验步骤:1. 观察制动系统的组成,了解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
2. 分析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制动器、传动机构、液压系统等。
3. 拆卸制动系统零部件,观察其结构特点。
4. 重新组装制动系统,确保各部件安装正确。
(2)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制动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拆卸组装方法。
4. 汽车转向系统实验(1)实验步骤:1. 观察转向系统的组成,了解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
2. 分析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转向器、转向拉杆、转向齿轮等。
3. 拆卸转向系统零部件,观察其结构特点。
4. 重新组装转向系统,确保各部件安装正确。
(2)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转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拆卸组装方法。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使我对汽车机械基础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汽车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实验一:平面机构认知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目的:通过观察机械原理陈列柜,认知各种常见运动副的组成及结构特点,认知各类常见机构分类、组成、运动特性及应用。
加深对本课程学习内容及研究对象的了解。
要求:1、认真观察陈列柜,仔细揣摩分析2、结合有关的实验展柜和教材的相关章节内容回答下列简答题,完成实验报告。
二、实验原理分批地组织学生观看、听讲陈列柜的展出和演示。
初步了解《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组成、运动特性及应用。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JY-10B型机械原理陈列柜,共10柜,有近80个常用机构。
四、试验方法与步骤第1柜机构的组成1 机构的组成:蒸汽机、内燃机2 运动副模型:平面运动副、空间运动副。
第2柜平面连杆机构1 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形式:①曲柄摇杆机构;②双曲柄机构;③双摇杆机构2 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①对心曲柄滑块机构②偏置取冰滑块机构③正弦机构④偏心轮机构⑤双重偏心机构⑥直动滑杆机构⑦摇块机构⑧转动导杆机构⑨摆动导杆机构⑩双滑块机构第3柜连杆机构的应用1 鄂式破碎机、飞剪;2 惯性筛;3 摄影机平台、机车车轮联动机构;4 鹤式起重机;5 牛头刨床的主体机构;6 插床模型。
第4柜空间连杆机构RSSR 空间机构、4R 万向节、RRSRR机构、RCCR联轴节、RCRC揉面机构、SARRUT机构第5柜凸轮机构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圆锥凸轮、槽状凸轮、等宽凸轮、等径凸轮和主回凸轮等多种形式;移动和摆动从动件;尖顶、棍子和平底从动件等;空间凸轮机构第6 柜齿轮机构类型1 平行轴齿轮机构;2相交轴齿轮机构;3交错轴齿轮机构第7柜轮系的类型根据轮系中各齿轮的几何轴线是否变动分: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复合轮系第8柜轮系的功用:摆线针轮减速器、谐波传动减速器第9柜间歇运动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的类型:齿式棘轮机构、摩擦式棘轮机构、超越离合器、外槽轮机构、内槽轮机构、球面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