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感知质量
- 格式:pdf
- 大小:5.24 MB
- 文档页数:59
图1 KANO模型质量特征曲线表中字母A代表魅力需求(Attractive Repuirement)要素;字母M代表必须需求(Must-be Repuirement)要素;字母B代表基本需求(Base Repuirement)要素;字母I代表无关需求图2 问卷调查表示意图 图3 分类对照表示意图(3)(4)(5)其中A为魅力需求(Attractive Repuirement)要素;B为基本需求图4 分缝线属性展开图整车外造型的整体感知质量应该与各个子项存在函数关系为[4]。
观察感知质量的各个单项,可以发现,大部分单项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而言要弱于其与整体之间的相关性,比如,颜色单项与几何造型单项之间的相关性较不密切。
此外,由于感知质量分为多个层级,其函数关系同样应逐层分解演绎,对于层级X 1,可以如下进行分解。
(9)对式(7)进行求解,根据所采集的感知质量数据,利用最小二对式(9),分别对估计值求偏导数,n个α11的估计值即可获得。
根据需求分类表,可以计算受访者群体对相关问题的敏感程度,设计团队可以对灵敏度高的问题优先考虑,以最佳性价比的形式提升感知质量,满足受访者的情感需求(图7)。
图5 问卷调查表示例图6 需求分类表示意图图7 需求分类结果分析表示意图分析调查结果,针对侧围区域的分缝数据进行归类分析,整理出需求分类表如图6所示。
根据对分类结果统计表,可以看出,受访者对于前门与翼子板分缝线使用大幅前偏的设计、B柱区域分缝凹凸面的凸面部分采用大幅前偏式设计均有非常高的满意度;对于后侧门与侧围分缝使用大幅后偏的设计、B柱区域凹凸面V型面使用后偏式设计也有较高的满意度;对于B柱区域分缝凹凸面凹面使用后偏式设计,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这是一个必须满足的要求;对于B柱区域凹凸面V型面使用后偏式设计,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这只是一个所需要满足的基本特征。
3.2 感知质量对标数据分析通过以上基于KANO模型的分析数据,设计团队从中归纳得到关于汽车侧围区域分缝线的感知质量典型特征的设计方向。
车辆工程技术38 车辆技术1 感知质量的基本概述 简单来讲,所谓的“感知质量”指的是在当前汽车功能性趋同化较为显著的当代社会,用户选车的第一印象和决定因素,从技术广义上面来讲,它主要包括汽车品牌、产品用户口碑、设计产品质量、制造生产工艺及实际操作用户体验等,而从狭义上面来讲,汽车产品静态环境感知产品质量评价是泛泛指购车顾客通过内部视觉、听觉、触觉和外部嗅觉等多种感知质量方式,对一个车辆进行设计和生产制造的精致度和程度、可靠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所需要做的主观价值评价。
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产业时代背景下,顾客在选购汽车产品时,某些主观因素往往会导致使一些顾客在未经正式允许使用任何汽车电子产品前,就对汽车产品本身的实际质量性能产生一个主观的印象,即所谓的感知质量,具体来看感知质量具有如下显著特征如下: 其一,客体主观性的理论相对性。
很多顾客在初次选择同类产品时,不会舍二择一就近购买,而是货比三家,对目前市场上所有在售同类产品的顾客总体服务质量水平进行相对比较。
在所有的产品质量影响因素中,顾客不太有可能通过进行全面的质量比较最后来决定选择最优,只是对自己最为关心的质量因素可以进行大的衡量,并且这种大的衡量都与大是相对的,顾客往往正是从这种大的相对性中最终选择了自己认为满意的一个产品; 其二,非主观客体全面性。
尽管企业顾客也可以试图对自己产品的整体各种使用质量及其特性性能进行全面性的判断,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企业顾客只是根据部分一些典型的质量指标或者一些自认为重要的质量指标等来评价自己产品的各种整体使用质量。
2 汽车静态感知质量评价体系的应用概述2.1 感知质量评价方法 为了使感知质量评价结果具有统一性和便于统计性,需要明确评价感知结果质量的具体评价办法方式、评价质量项目及具体评价质量标准,从而能够使不同类别评价者的感知结果评价具有科学可比性和科学统计性,具体而言本文主要从如下两方面对当前整车视觉感知系统质量状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估:2.1.1 形象评价分析 对中国汽车品牌形象设计方面的具体描述主要从汽车安全性、耐久性、坚固性、协调性及汽车使用者的满意度五个主要方面上来进行具体表达,具体而言汽车安全性无论是对汽车驾驶者还是对乘车者来说都应如是第一般来考虑安全要素,需要通过坚固的车体外形、材料及其在车辆上的抓地力等要素来准确表达,可以给普通用户驾驶带来极大安全感;产品耐久性的最大特点主要是由于使用方便经济、易于日常维护,同时使用可靠性高。
奔驰GLC感知质量评价报告目录一、对标概述二、评价结论三、优缺点问题展示目录一、对标概述二、评价结论三、优缺点问题展示项目概述通过11项感知质量评价要素,对高端品牌车型——奔驰GLC进行全方面的感知质量评价分析,采集相关车型信息,共提出优点109项,缺点26项,共计:135项,为在研车型项目设计研发提供借鉴及规避参考。
评价方向一、外观感知质量整车尺寸(mm)竞品车售价范围(万)轴距(mm)对标时间长宽高二、内部感知质量奔驰GLC39.48—57.62973476518981659三、乘降性四、座椅舒适性五、操作便利性六、视野性七、娱乐温控操作体验八、灯光效果九、安保提警示十、维修便利性十一、储物空间目录一、对标概述二、评价结论三、优缺点问题展示评测结果展示外观感知质量8储物空间内部感知质量奔驰GLC奔驰GLC 优点个数缺点个数76512 外观感知质量 7.29 7.34 6.90 7.06 6.876.917.047.10 6.82 6.68 6.75 6.9821 33 6 9 6维修便利性安保提警示 乘降性内部感知质量乘降性 32 4 座椅舒适性 操作便利性 视野性14 16 41 座椅舒适性5 46 1娱乐温控操作体验 75 0 灯光效果操作便利性8 灯光效果 安保提警示 维修便利性 储物空间4 0 娱乐温控操作体验视野性94 0 10 112 3 / / 奔驰GLC 整车分值6.9高于平均水平,且各方面较为均衡,不在客户抱怨范围,内部评分较高,视觉冲击感较强,外饰前后大灯型态具有设计感,内饰材质用料方面较为出色,整车在细节匹配方面略有不足。
整车分值10926功能配置展示序号功能配置说明奔驰GLC序号功能配置说明奔驰GLC1 2 3 4 5 6 7 8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天窗形式后视镜电动折叠LCD后排出风口车内氛围灯分段式电动天窗定速巡航牵引力控制系统电子驻车驻车雷达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盲点监测自适应巡航●●●屏幕7英寸●前●/后●●3色USB后排接口车联网●后排1个●●无钥匙进入系统无钥匙进入启动多功能方向盘座椅腰部支撑座椅按摩●全车●座椅加热座椅通风座椅记忆方向盘调节HUD抬头显示方向盘记忆●9●●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手动上下+前后调节—---扬声器数量近光灯9喇叭LEDLED●---全液晶仪表盘座椅迎宾功能内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后视镜加热---远光灯---智能远光灯控制功能迎宾灯内●/外●●●------●●●---●●行人识别/保护系统—后排侧隐私玻璃交通限速标识智能识别自动头灯奔驰GLC配备全景分段式天窗深受客户喜爱,座椅通风功能提升了长时间开车时的座椅舒适性,自适应巡航系统有效的提升了行车的安全性,建议项目增加座椅通风功能及HUD抬头显示功能。
理想汽车感知品质评价规则一、外观设计外观设计是汽车感知品质中的重要一环。
一辆理想汽车应该具备独特而吸引人的外观设计,以及与时俱进的造型。
这包括车身线条、前脸设计、车灯造型等方面。
外观设计应该符合人们审美的喜好,同时也要体现品牌的独特性和品质。
二、内饰舒适度内饰舒适度是评价一辆汽车感知品质的关键指标之一。
理想汽车的内饰应该采用高品质的材料,手感舒适,色彩搭配合理。
座椅的舒适性也是评价内饰的重要因素,应该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和适应不同身材的需求。
三、驾驶体验驾驶体验是评价一辆汽车感知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理想汽车应该具备良好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驾驶过程中能够给人以安全感和信心。
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刹车系统等的表现也是评价驾驶体验的关键因素。
四、动力性能动力性能是评价一辆汽车感知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理想汽车应该拥有高效的动力系统,动力输出平稳有力,加速表现出色。
同时,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也是评价动力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该能够在保证动力的同时降低燃油消耗。
五、安全性能安全性能是评价一辆汽车感知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理想汽车应该配备先进的安全技术,如主动刹车系统、车道保持系统等,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有效的保护。
同时,车身结构的稳固性和碰撞安全性也是评价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
六、智能科技智能科技是评价一辆汽车感知品质的新兴指标之一。
理想汽车应该具备智能互联功能,能够与手机、互联网等进行无缝连接,提供便捷的导航、娱乐、通讯等功能。
智能科技的应用能够提升用户的驾车体验和便利性。
七、售后服务售后服务是评价一辆汽车感知品质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理想汽车应该提供全面的售后服务,包括质保期、定期保养、维修等方面。
同时,售后服务的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也是评价的重要因素,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安心和信任。
总结:理想汽车的感知品质评价规则涵盖了外观设计、内饰舒适度、驾驶体验、动力性能、安全性能、智能科技和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标准的评价,可以全面地了解一辆汽车的品质和性能。
感知质量在客车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车几乎成了每人家中必备的消耗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车辆的品质以及舒适度。
对于私家车来讲,由于是居民自行选择的,所以在感知体验上顾客会有选择的空间;但是在客车的乘车体验当中,往往没有针对乘客的舒适度进行检验。
本文主要探讨一下感知质量在客车内饰设计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感知质量;客车;应用研究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喜欢出去游玩,客车变成了他们主要的交通工具,但是现阶段来讲,我国在客车的设计和生产上基本上都属于低端的品牌形象,如何能够提高客车的体验感是我国客车行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作者主要通过感知质量等理念的分析进而对汽车内饰设计的开发进行了讨论。
一、什么是感知质量感知质量用通俗点的话语讲就是人的对产品的感知度。
这些感知可以包括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耳朵听到的或者身体感受到的等一系列的人对物品的真实体验与感受效果。
而这种整体的感受效果就叫做感知质量。
人们会通过自身的这些感知而影响自己对某些产品的整体印象。
那么关于客车的感知质量也就是让顾客能够从自身的感受上来评价整个客车的舒适度。
对于感知质量来讲,其主要是由于顾客对于产品的一种主观感受,有时这种主观感受并不能完全地反映出整个产品的好坏,但是这种感受能够直接决定于顾客是否有要购买这些产品的欲望。
在感知质量的概念当中感知价值也是其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那么感知价值就是直接决定顾客是否要购买产品的因素,感知价值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第一时间内顾客的第一印象是感知质量主要发挥作用的时候,在这个时期顾客通过对车内包括其颜色等细节整体了解来判断自己是否想要购买。
感知价值和时间的关系上如图1所示。
图1感知价值和时间关系图根据图1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一个购买点,如果在购买点没有进行购买,那么购买的欲望就会降低,感知价值也就随之降低。
感知质量在汽车整车开发中的应用关键词:感知质量;人体工程学;市场调研;1.汽车感知质量的概念与意义设计质量,是以设计是否满足前期设定的目标技术参数为衡量标准的,这是从技术和工艺来保证质量。
而通常客户在与产品直接接触后会对产品质量有主观的、感性的认知,这种认知虽然以人的主观感受为基础,却反映了人的真实感受,直接影响购车选择,这种对产品质量感性的认识叫做感知质量。
产品的静态感知质量和动态感知质量都是客户对产品设计质量的直观感受,是第一手信息。
感知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客户对产品的购买决定,决定了使用满意度以及产品的质量口碑。
正是因为感知质量直接面对客户,它带给客户的印象最深刻,产生的正效应或者是负效应也最直接,对产品的口碑宣传意义重大。
2.汽车感知质量管理方法感知质量方法是从客户需求出发,通过质量功能展开,将客户需求转化为产品的关键属性,并对产品关键属性进行主观评价,从而实现产品性能最终满足客户需求。
感知质量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在项目前期,通过感知质量管理小组策划客户需求,进行调研,然后对调研结果进行分类、整理和筛选,挖掘出真正的客户呼声(VOC),再将VOC转化为产品的关键属性。
通过了解产品关键属性在市场的横向表现,向项目提出感知质量目标。
同时感知质量管理小组组织跨职能团队将关键VOC转换为功能要求(CTQ),并对竞争车型进行技术评估,以及根据整车项目对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求,为CTQ设立最佳目标。
CTQ传递的是对产品性能/功能的要求,产品关键属性传递的是客户关注,二者相互结合,指导产品开发。
感知质量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要持续跟踪、评审和记录。
在样车试制阶段,确认感知质量目标是否实现,最终还是以客户和市场的反馈来确认产品的感知质量。
3.汽车感知质量在项目开发中的应用3.1 感知质量市场调研感知质量在调研市场、了解客户需求、挖掘潜在客户期望时,主要从以下方面获取信息。
(1)直接获取客户信息通过对目标客户的抽样调查,推断整个目标客户群体的认识、要求或期望。
汽车研发:汽车感知质量及控制方法!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出行,对造型质量、做工等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涉及到汽车的外观感知质量。
那今天漫谈君就和大家聊一聊:汽车感知质量及其控制方法!一汽车感知质量的概念设计质量,是以设计是否满足前期设定的目标技术参数为衡量标准的,这是从技术和工艺来保证质量。
而通常客户在与产品直接接触后会对产品质量有主观的、感性的认知,这种认知虽然以人的主观感受为基础,却反映了人的真实感受,直接影响购车选择,这种对产品质量感性的认识叫做感知质量。
二汽车感知质量的意义产品的静态感知质量和动态感知质量都是客户对产品设计质量的直观感受,是第一手信息。
感知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客户对产品的购买决定,决定了使用满意度以及产品的质量口碑。
正是因为感知质量直接面对客户,它带给客户的印象最深刻,产生的正效应或者是负效应也最直接。
直接能影响到产品在面对类似J.D.Power这种客户调研时的表现,对产品的口碑宣传意义重大。
当今随着生产技术及管理手段越来越高,产品的理论质量通常都能以各种手段来提高。
这些在行业内普遍硬指标越来越接近的时候,感知质量这一软指标的高低就越体现出价值。
三汽车感知质量的分类四评价方式与评分标准1评价方式在汽车感知质量评价过程中,汽车评价人员通过观察、耳听、操作及身体接触与感受等办法,用专业的主观评价规范及评分标准,对汽车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设计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2评分标准汽车感知质量评价的评分标准采用10分制,如下图所示。
参加评价的试验人员需认真熟悉被评价汽车的性能及结构,通过多次反复操作被评价汽车后,按照评分标准对评价内容进行打分。
五静态评价静态评价:是指评价人员在汽车静止状态下,对汽车的外观、居住性、乘降性、使用操作性及视野进行评价。
1外观外观是指汽车的整体造型,其主要评价点有:A、汽车正面a、评价汽车外观是否整洁、大方及美观;b、整体形状、颜色搭配是否协调统一;c、是否具有高档、豪华感;d、是否做工优良、品质高;e、漆面质量是否优秀,非金属件与车身是否存在色差;f、进气格栅、保险杠、前照灯、翼子板、发动机罩盖、风挡玻璃及雨刮等是否美观;g、车身外观间隙大小、均匀性及平面度是否协调。
《装备制造技术》2018年第01期从手机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用户的需求和对品质的追求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原地踏步将会被市场淘汰,汽车的发展也是同理,国内大多公司对于汽车品质还处于起步积累阶段,为了解决客户对汽车品质不断上升的需求,准确体现公司的品牌定位,自主品牌汽车也开始引入感知质量的概念,自主车企在学习和借鉴外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发展及品牌定位,认真分析、研究和不断发展、积累,寻找并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感知质量提升体系。
1感知质量的定义及范围1.1认知感知质量感知质量指用户在不同场景中接触车辆,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基础感知方面,结合交互操作和心理感觉,做出的自发性评价,最终形成车辆的综合印象;区别于设计质量,感知质量通常是由客户在与产品直接接触后会对产品质量主观的、感性的认知,这种认知虽然以人的主观感受为基础,却反映了人的真实感受,直接影响购车选择。
1.2感知质量评价范围汽车感知质量通常分为7类,分别为PQ 设计感知、PQ 静态感知、操控性能、舒适便利性、多功能性、安全性、成本控制,其中运用较多的为静态评价,即指评价人员在汽车静止状态下,对汽车的外观、居住性、乘降性、使用操作性及视野进行评价。
评价中一般把关注区域进行分解,分为外部、内部、前后舱三大部分,再逐级进行细分,如下图1所示。
而除了评价的范围外,根据汽车的可视区域,把整车分成如下图2所示的A 、B 、C 、D 四种区域,来标示不同关注位置的优先级,A 、B 区域是在质量检查和控制环节中重点关注的区域,C 、D 区域则次之,对于不同的区域,投入的关注程度就不同。
这样质量控制的效率就得以快速提高。
2感知质量体系建立感知质量通过对顾客需求的要素整理,建立转化体系。
将客观类要素转换为技术参数,主观类要素汽车感知质量的运用何琪,李德辉(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0)摘要:90年代中末期,国外整车厂开始研究感知质量,感知质量的概念开始融入汽车设计,欧洲企业称之为感知质量,日韩企业称为品质保证,2000年开始一线合资品牌开始真正了解客户需求,并把感知质量应用到整车开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