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汽车内饰感知质量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30 MB
- 文档页数:41
车辆工程技术38 车辆技术1 感知质量的基本概述 简单来讲,所谓的“感知质量”指的是在当前汽车功能性趋同化较为显著的当代社会,用户选车的第一印象和决定因素,从技术广义上面来讲,它主要包括汽车品牌、产品用户口碑、设计产品质量、制造生产工艺及实际操作用户体验等,而从狭义上面来讲,汽车产品静态环境感知产品质量评价是泛泛指购车顾客通过内部视觉、听觉、触觉和外部嗅觉等多种感知质量方式,对一个车辆进行设计和生产制造的精致度和程度、可靠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所需要做的主观价值评价。
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产业时代背景下,顾客在选购汽车产品时,某些主观因素往往会导致使一些顾客在未经正式允许使用任何汽车电子产品前,就对汽车产品本身的实际质量性能产生一个主观的印象,即所谓的感知质量,具体来看感知质量具有如下显著特征如下: 其一,客体主观性的理论相对性。
很多顾客在初次选择同类产品时,不会舍二择一就近购买,而是货比三家,对目前市场上所有在售同类产品的顾客总体服务质量水平进行相对比较。
在所有的产品质量影响因素中,顾客不太有可能通过进行全面的质量比较最后来决定选择最优,只是对自己最为关心的质量因素可以进行大的衡量,并且这种大的衡量都与大是相对的,顾客往往正是从这种大的相对性中最终选择了自己认为满意的一个产品; 其二,非主观客体全面性。
尽管企业顾客也可以试图对自己产品的整体各种使用质量及其特性性能进行全面性的判断,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企业顾客只是根据部分一些典型的质量指标或者一些自认为重要的质量指标等来评价自己产品的各种整体使用质量。
2 汽车静态感知质量评价体系的应用概述2.1 感知质量评价方法 为了使感知质量评价结果具有统一性和便于统计性,需要明确评价感知结果质量的具体评价办法方式、评价质量项目及具体评价质量标准,从而能够使不同类别评价者的感知结果评价具有科学可比性和科学统计性,具体而言本文主要从如下两方面对当前整车视觉感知系统质量状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估:2.1.1 形象评价分析 对中国汽车品牌形象设计方面的具体描述主要从汽车安全性、耐久性、坚固性、协调性及汽车使用者的满意度五个主要方面上来进行具体表达,具体而言汽车安全性无论是对汽车驾驶者还是对乘车者来说都应如是第一般来考虑安全要素,需要通过坚固的车体外形、材料及其在车辆上的抓地力等要素来准确表达,可以给普通用户驾驶带来极大安全感;产品耐久性的最大特点主要是由于使用方便经济、易于日常维护,同时使用可靠性高。
汽车内饰调查方案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消费者对汽车内饰的需求和偏好,以便汽车制造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有购车需求的消费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群体:•拥有私家车的车主•正在考虑购买私家车的消费者•网约车、出租车司机等从事汽车相关行业的人员调查方法为了尽可能多地收集有价值的数据,本次调查将采用以下方法:线上问卷调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汽车论坛、问卷调查网站等渠道发布问卷调查链接,向广大消费者征集反馈意见。
线下实地访谈通过走访汽车销售店、汽车美容店、汽车展会等现场,与客户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偏好和需求。
将线上和线下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调查结果中的共性、差异点和热点问题。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将涉及以下方面的问题:1. 座椅•消费者对座椅材质的要求•消费者对座椅舒适度和支撑力的要求•定制座椅的需求情况2. 内饰颜色•消费者对内饰颜色的喜好•内饰颜色对购车决策的影响•消费者愿意为个性化定制内饰颜色付费吗3. 中控台•中控台操作是否方便易用•对中控屏幕大小、分辨率的要求•消费者对是否配备导航、多媒体系统等设施的看法•消费者对车内温度控制的要求•空调噪音大小对消费者的影响•消费者对多区域温度控制系统的需求情况5. 灯光•消费者对车内环境灯光的要求•灯光颜色和亮度的选择•消费者对柔光灯光功能的需求情况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信息:•不同年龄段、性别、职业等群体对汽车内饰的需求差异•消费者更注重的内饰因素,例如座椅舒适度、内饰颜色与空间感的关系等•消费者对个性化车内定制的需求程度结语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将得到关于汽车内饰的全面数据,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有价值的市场研究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提高竞争力。
同时,也将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舒适、更符合个性化需求的购车方案。
车辆工程技术68车辆技术 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水平提升,汽车设计除了要满足基本的功能性需求外,还应该重点关注人们的感性需求。
尤其是在现代化社会当中,人们的需求更加趋于个性化,这也给设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果依旧沿用传统设计理念,无法做到设计工作的与时俱进,将会极大影响人们的体验。
尤其是在内饰IP部件设计中,应该以当前用户的审美取向为基础,创新设计理念和方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为此,汽车内饰IP部件设计应该综合考量人的五感,提升人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满足其个性化感性需求。
这就需要设计人员能够针对五感的基本机理进行探索,同时明确汽车内饰IP部件设计对五感的影响效果,制定针对性设计方案。
1 汽车内饰IP与五感的基本概念 如前所述,人的五感主要包括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在不同感觉作用下,可以形成人的整体感受,进而出现通感。
由于通感的出现,人的感受会更加具体与形象。
汽车IP即汽车仪表板,承载汽车的开关与指示仪表等,在汽车内饰设计当中,则需要重视IP 设计,以保障汽车性能得到及时反馈,同时增强汽车内饰的整体艺术效果[1]。
不同部件之间的组合方式,都会对人的五感产生直接影响,进而使人们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与状态。
尤其是在当前人们驾乘需求呈现出个性化与多元化的趋势下,更应加强对内饰产品设计的重视,给人们带来更好的体验。
2 汽车内饰IP部件设计中的五感体现方式2.1 视觉 为了能够给人们带来良好的视觉感受,应该加强对空调出风口、方向盘、显示屏和按键的针对性设计,以整体IP风格为依据,确保各部件视觉形象得到优化,使得汽车内饰风格相统一[2]。
以周边主题与线性趋势等为依据,确定空调出风口的形状,选择合理的色彩与工艺,给身处其中的人们带来良好的体验。
尤其是随着汽车功能的逐渐丰富,汽车显示屏与互联网的连接,使得人们获取视觉信息的方式得到改变,应该综合考量静态视觉与动态视觉特点,增强人们的视觉感知。
汽车内饰感官品质主观评价体系汽车内饰是汽车品质的一个重要体现,它不仅直接关系到车内的舒适度和美观度,也是消费者用来评价车辆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汽车内饰的感官品质评价体系,旨在通过对汽车内饰各方面细节的评价,全面客观地反映汽车内饰的品质水平。
本文将以个人主观感受为基础,尝试制定一套汽车内饰感官品质主观评价体系,以期为广大消费者在购车时提供参考。
一、外观设计外观设计是汽车内饰的第一个显著特征,优秀的外观设计将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在评价汽车内饰外观设计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整体协调性:汽车内饰的整体外观是否统一协调,各个部件的设计风格是否统一。
2.细节处理:汽车内饰的各个细节是否处理得体,包括线条、色彩、材质等。
3.实用性:汽车内饰的设计是否符合实际使用需求,各个功能区域是否合理布局。
4.工艺水平:汽车内饰的工艺水平表现如何,各个部件的拼接、装配是否精细。
二、材质质感1.软质材料:触摸汽车内饰软质材料时,是否给人舒适的手感,手感的细腻度如何。
3.皮革材料:如果汽车内饰采用皮革材料,其质地、手感如何。
4.异材质搭配:不同材质在汽车内饰中的搭配效果如何,是否显得高档大气。
三、功能实用性汽车内饰的功能性对于驾驶者和乘客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好的功能设计可以提高驾驶乐趣和驾驶安全。
在评价汽车内饰功能实用性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仪表盘设计:汽车仪表盘是否简洁清晰、易于操作。
2.操控台布局:各种操控按钮和旋钮的布局是否方便实用,是否易于操作。
3.座椅舒适性:座椅设计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是否舒适。
4.储物空间:汽车内饰是否设计了足够的储物空间,是否易于存放物品。
四、灯光效果灯光效果是汽车内饰的一大亮点,通过灯光效果可以提升内饰的豪华感和时尚感。
在评价汽车内饰灯光效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氛围灯效果:汽车内饰是否设计了氛围灯,灯光效果如何。
2.指示灯效果:各种仪表指示灯和按钮背光效果如何。
理想汽车感知品质评价规则一、外观设计外观设计是汽车感知品质中的重要一环。
一辆理想汽车应该具备独特而吸引人的外观设计,以及与时俱进的造型。
这包括车身线条、前脸设计、车灯造型等方面。
外观设计应该符合人们审美的喜好,同时也要体现品牌的独特性和品质。
二、内饰舒适度内饰舒适度是评价一辆汽车感知品质的关键指标之一。
理想汽车的内饰应该采用高品质的材料,手感舒适,色彩搭配合理。
座椅的舒适性也是评价内饰的重要因素,应该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和适应不同身材的需求。
三、驾驶体验驾驶体验是评价一辆汽车感知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理想汽车应该具备良好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驾驶过程中能够给人以安全感和信心。
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刹车系统等的表现也是评价驾驶体验的关键因素。
四、动力性能动力性能是评价一辆汽车感知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理想汽车应该拥有高效的动力系统,动力输出平稳有力,加速表现出色。
同时,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也是评价动力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该能够在保证动力的同时降低燃油消耗。
五、安全性能安全性能是评价一辆汽车感知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理想汽车应该配备先进的安全技术,如主动刹车系统、车道保持系统等,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有效的保护。
同时,车身结构的稳固性和碰撞安全性也是评价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
六、智能科技智能科技是评价一辆汽车感知品质的新兴指标之一。
理想汽车应该具备智能互联功能,能够与手机、互联网等进行无缝连接,提供便捷的导航、娱乐、通讯等功能。
智能科技的应用能够提升用户的驾车体验和便利性。
七、售后服务售后服务是评价一辆汽车感知品质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理想汽车应该提供全面的售后服务,包括质保期、定期保养、维修等方面。
同时,售后服务的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也是评价的重要因素,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安心和信任。
总结:理想汽车的感知品质评价规则涵盖了外观设计、内饰舒适度、驾驶体验、动力性能、安全性能、智能科技和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标准的评价,可以全面地了解一辆汽车的品质和性能。
感知质量在客车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车几乎成了每人家中必备的消耗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车辆的品质以及舒适度。
对于私家车来讲,由于是居民自行选择的,所以在感知体验上顾客会有选择的空间;但是在客车的乘车体验当中,往往没有针对乘客的舒适度进行检验。
本文主要探讨一下感知质量在客车内饰设计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感知质量;客车;应用研究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喜欢出去游玩,客车变成了他们主要的交通工具,但是现阶段来讲,我国在客车的设计和生产上基本上都属于低端的品牌形象,如何能够提高客车的体验感是我国客车行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作者主要通过感知质量等理念的分析进而对汽车内饰设计的开发进行了讨论。
一、什么是感知质量感知质量用通俗点的话语讲就是人的对产品的感知度。
这些感知可以包括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耳朵听到的或者身体感受到的等一系列的人对物品的真实体验与感受效果。
而这种整体的感受效果就叫做感知质量。
人们会通过自身的这些感知而影响自己对某些产品的整体印象。
那么关于客车的感知质量也就是让顾客能够从自身的感受上来评价整个客车的舒适度。
对于感知质量来讲,其主要是由于顾客对于产品的一种主观感受,有时这种主观感受并不能完全地反映出整个产品的好坏,但是这种感受能够直接决定于顾客是否有要购买这些产品的欲望。
在感知质量的概念当中感知价值也是其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那么感知价值就是直接决定顾客是否要购买产品的因素,感知价值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第一时间内顾客的第一印象是感知质量主要发挥作用的时候,在这个时期顾客通过对车内包括其颜色等细节整体了解来判断自己是否想要购买。
感知价值和时间的关系上如图1所示。
图1感知价值和时间关系图根据图1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一个购买点,如果在购买点没有进行购买,那么购买的欲望就会降低,感知价值也就随之降低。
汽车内饰零部件质量管理与控制摘要: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汽车零部件的开发尤为引人关注。
汽车内饰设计既要保持美观性和舒适性,还要强化内饰的感知品质,满足用户需求与设计价值属性。
本文以此为视角,借助各类质量控制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汽车内饰常见的问题,阐述了优化汽车内饰件设计原则,总结了汽车内饰设计研究设计构架的复杂性,提出了内饰零部件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对策与举措,探索了内饰创新设计质量管理的优化途径,旨在为从业者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期促进汽车零部件良性开发与进步。
关键词:汽车;内饰;零部件;质量;控制一、汽车内饰常见问题及质量管理现状研究在汽车内饰零部件开发项目中,仪表板和门内饰板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瑕疵。
一方面,仪表板受材质以及安装位置的影响,在高速行驶中容易发生共振,产生扭曲和不和谐的噪声。
同时受仪表板壁厚过厚以及杂物盒的配合因素,缩影与除霜效果不佳的现象比较普遍;另一方面,门内饰板门内饰板难度大,包覆区域强度不够容易拍碎卡口,间隙不均匀导致装配较为困难。
在开发项目质量管理中,专业人员管理经验缺失,项目管理的层级相对较差,尤其是受开发项目模糊计划的影响,计划数据不够准确,难以点燃团队的精神,零部件开发的进度与质量差强人意,造成企业的经济效益存在一定的风险。
此外管理流程存在隐患,汽车零部件体系十分之后,核心技术应用与长远规划暴露出巨大的危机,受管理流程薄弱的制约,员工的工作效率可想而知。
此外,企业内部管理过程缺乏全员参与,员工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丧失,致使质量基础数据收集管理形同虚设,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不利于企业在市场行业中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汽车内饰设计复杂性及原则匹配汽车内饰设计是视觉特征的延续,从造型对象产生进化,能够助涨汽车空间溢出附加价值,在显性特征与隐性特征中,汽车内饰凸显了其结构功能和审美价值,包含了直觉上的冲击与导向,其中汽车内饰对于相对封闭空间而言,只有在一个围合的型面上,持续注重显性特征和隐性特征二者的协调,才会深入挖掘设计的真正价值意图与内涵,这就需要根据用户需求与设计价值目标,增强日益复杂的消费体验感,在用户与产品的交流体验中灌输科技价值观,借助发展和动态概念的影响力,遵循汽车内饰件设计原则。
创新感知品质培训产品品质 风格特征 品牌形象 技术同质化 用户变革需求 体现品牌风格的造型亮点令人赞叹的科技 驾驶乐趣及享受 牢固可靠、分缝精致、 视觉触觉品质精良,使用方便 整体简洁、姿态、风格、造型 协调一致, 彰显需求 1、根植于用户,从整个打分的工作抽离出来,看感知体系的金字塔2、启动时间太晚3、参与层级太低,不能动态化的解决问题 吸引力 体现品牌的风格设计令人赞叹的科技牢固可靠、面差对齐、分缝精致、运行噪音视觉触觉品质精良,使用方便、信箱效果、精致度 整体简洁、姿态、识别性、安全性 协调一致,外观耐久,保养方便性,可视牢固 关键词 4+9 个区域24+38 个部件109+171 个零件件11个评价项 9个评价项 3个评价项什么是品质?产品品质不仅仅是质量,而是综合:•功能(Performance)•特点(Features)•可信赖度(Reliability)•耐用度(Durability)•服务度(Service ability)•高品质的外观(Premium Image) 的几种特质日常生活中的品质quality in daily life日常生活中的品质quality in daily life什么是品质–互动普通的插座我们天天都能用到,那如何才能将插座的品质提高呢?凌派 Crider 全新桑塔纳Niveau Santana 全新科鲁兹Niveau Cruze 荣威360 Roewe 360 逸动 Eado 新帝豪 Nouveau EMGRAND. . ... . 车如美女,之于男人,都是魅惑的尤物客户感受到的一台车 设计和制造的精心程度 视觉嗅觉听觉触觉 感知品质定义现有感知体系的疑惑?感知评价高的产品是否是美观的产品感知评价高的产品能否被客户接受现有感知体系的疑惑?感知评价高的产品是否是美观的产品?感知评价高的产品能否被客户接受?泛90后用户成为主力消费人群 Post 90‘s customer will be the main consumption population 泛90后人口规模 Post 90’s population泛90后城镇消费贡献 Post 90’s urban consumption 23%17% 60% 95年后出生 泛90后(86-95年出生) 85年前出生15% 35% 2012年占比 2020年预计占比 “叛逆、个性张扬、敢于挑战新事物”的泛90后将成为主流消费人群泛90后用户成为主力消费人群-社会背景Post 90‘s customer will be the main consumption population社会高速发展,全球化快速发展,物质极为丰富,信息时代。
如何评估一辆汽车的内饰品质一、外观设计汽车内饰的外观设计是评估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个高品质的汽车内饰应该具有简洁、大气、舒适的设计风格,同时与整体车身风格相协调。
观察汽车内饰的线条、曲面和比例是否匀称,细节设计是否精致,都能反映出内饰设计的水平和品质。
二、材料质地汽车内饰的材料质地直接关系到舒适度和耐久性。
触摸汽车座椅、仪表板、方向盘等部位,感受其所用材料的质感,如皮革、织物、塑料等,是否具备高品质的触感和质感。
优质的材料具有柔软舒适、手感细腻、耐磨损等特点,而劣质材料则容易磨损、老化,影响整体的外观和使用寿命。
三、工艺制作工艺制作是评估一辆汽车内饰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精湛的工艺制作可以体现在各个细节上,如缝线的密度和均匀度、接缝的精准度等。
检查汽车内饰的缝线是否平整、无断线,接缝是否紧密,有无明显的毛刺,这些都能反映出内饰的工艺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内饰的组装是否牢固也是评估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通过轻轻拍打或晃动内饰部件,检查是否有松动或异响。
四、功能配置内饰的功能配置与汽车的实用性和乘车体验密切相关。
评估内饰的功能配置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包括座椅调节、仪表盘布局、娱乐系统、空调系统等。
座椅调节是否灵活,是否能够满足不同身高体型的乘客需求;仪表盘布局是否合理,信息是否清晰易读;娱乐系统是否丰富多样,易于操作;空调系统是否快速、有效地调节车内温度等都是评估内饰功能配置的重要指标。
五、噪音隔绝优质的汽车内饰应该能够有效隔绝噪音,提供舒适安静的乘车环境。
评估内饰的噪音隔绝性能可以通过在车内进行试乘试驾来感受。
在高速行驶时,细听车内是否有较大的风噪、胎噪或悬挂噪音;在怠速或低速行驶时,观察发动机噪音是否低,车身是否有明显的共振或响度过大的异响。
六、舒适度与空间舒适度与空间也是评估一辆汽车内饰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乘坐车辆时,感受座椅的包裹性和支撑性,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同时,观察车内座椅、脚部空间是否宽敞,乘客是否能够自由伸展身体,从而提供舒适的乘车体验。
汽车尺寸感知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应用崔庆泉【摘要】为了更好地量化整车的感知质量指标,系统地在整车开发阶段开展感知质量评价,文章主要从客户对尺寸感知的角度出发,借助虚拟现实分析工具,分析了尺寸感知要素的设计方法和产品开发阶段中的评分体系.实践表明,量化地开展造型和结构的虚拟评审,辅以适当的实物验证,可以更好地改进设计,尤其在造型和尺寸同步工程阶段更具指导意义.【期刊名称】《汽车工程师》【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3页(P13-15)【关键词】感知质量;尺寸工程;尺寸技术标准;评价【作者】崔庆泉【作者单位】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设计院【正文语种】中文感知质量区别于体现产品在造型、材料、功能或服务方面体现出的内在本质的产品质量,也区别于体现接近“零缺陷”目标的程度,它最重要的特征是客户产品质量和制造质量的一种感知,并且这种感知随客户的个性、需求和偏好的差异而对产品品质和档次的评价及其信赖程度产生差异。
它与品牌忠诚度、知名度、品牌联想和其他固有品牌资产(专利、商标和渠道关系)同列为品牌价值的5 大核心要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文章主要从客户视觉上对尺寸设计及其波动所产生的主观感觉即尺寸感知质量上探讨其目标的设定、可靠性的设计和评价方法。
1 尺寸感知质量的目标和意义汽车质量的差异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客观的感知效果上[1],这要求在整车开发的早期阶段,如实物评审模型之前,感知质量小组就应该启动对整车外观和配合的静态评价工作,进而在数字化设计阶段改进潜在的感知风险,提高客户对新车外观的第一印象。
目前,在整车开发流程中系统地引入和实施感知质量评价的汽车公司还很少,仅片面地追求产品造型、材料及纹理或密封噪声等传统项目,而对尺寸感知质量在整个开发阶段需要同时进行量化研究和定性研究的领域关注很少。
很多企业尺寸工程的实施也只是解决制造或零部件匹配精度能否满足的问题,而不去关注这种精度及其表现形式是否能够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10.16638/ki.1671-7988.2018.21.043汽车内外饰感知质量评价研究王如德,李俊贤(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研究院,北京101300)摘要:论文通过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质量屋分解、统计分析等方法,将顾客模糊抽象的主观感知特性向客观的产品设计参数进行有效转化,建立产品感知质量评价模型,通过在开发前期设定感知质量目标,开发过程中进行有效管控,开发后期验证目标达成等一系列活动,以确保感知质量效果的达成,以更好的满足顾客消费升级的需求。
关键词:感知质量;汽车内外饰开发;感知特性;评价模型中图分类号:U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18)21-123-05Research on the Perceptual Quality Evaluation for Vehicles Interior andExterior DecorationWang Rude, Li Junxian( Beijing Automotive Technology Center, BAIC MOTOR Co., Ltd, Beijing 101300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QFD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house of quality decomposi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are used with the customer's fuzzy and abstract subjective perception characteristics, which would be applied to the objective product design parameters for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 Product perception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is built by a series of measures including setting perception quality goals in the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during the development, and verification goals achieved late-stage to ensure perceived quality results are achieved, which make better meet customer demand for consumer upgrades.Keywords: perceptual quality; automo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perceptual characteristics; evaluation system CLC NO.: U46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18)21-123-05前言现代的汽车内外饰越来越强调精致细腻,充满人性化;不但要满足法规、安全、功能、工艺、刚度、强度等传统要求,更是提出了感知质量要求:即要全面考虑人的感受,包括听觉、视觉、触觉、嗅觉、舒适性、方便性等主观感受等。
2021年第7期1200 引言为什么需要研究感知质量?这是基于客户导向,“你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改变第一印象”。
而客户对汽车的使用和乘坐精细程度的感觉,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来自于座椅。
座椅是乘员在乘坐过程中人体接触面积最大的零部件单元。
若要提升座椅外观质量优越,精致,舒适的感觉,就要基于客户感知角度,研究座椅舒适性精致工程,提升座椅舒适性。
1 座椅舒适性评价的概念阐述1.1 感知质量PQ :英文全称Perceptual Quality ,中文全称为感知质量;PQ 是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嗅觉、感觉等五个人体感知的评价,来提升内外饰精细化,模拟客户对产品进行评价,提升客户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信任度,提升客户舒适性和满意度 ,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简单的说,就是提升客户在进4S 店看车时的前30分钟的感受。
1.2座椅舒适性评价要点座椅舒适性评价基于人体感知出发,从座椅颜色,材质,造型,性能等维度进行评价。
对感知较突出的项目进行动态及静态性能价值判断,需要打分,并进行文字描述,对于无明显感知的项目可不填写。
评审要求: 静态乘坐5分钟后、动态乘坐30分钟后对舒适性进行打分。
评价细项主要分为18个要点,见表1。
2汽车座椅舒适性精致工程的提升策略座椅舒适性精致工程考虑两个维度,一是客户需求,二是设计考虑。
设计之前了解客户的需求:对标车定位,客户需求车型类别,简化关键问题。
舒适性设计要考虑:涉及领域,乘身高体重,成本概念。
舒适性精致工程关键点基于感知质量的座椅舒适性研究及内外饰精致工程张旭飞 康保山(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1228)摘要:随着质量、安全性、全球化的不断提升,品牌、造型、内外饰设计、感官质量等越来越成为汽车竞争力提升的重点方向。
本文首先阐述了座椅舒适性评价要点、座椅舒适性评分,接着阐释了基于感知质量的人体座椅舒适性分析,然后从舒适性分析入手详细剖析座椅舒适性精致工程的相关提升策略。
简述汽车感知质量一、汽车感知质量?什么是感知质量?生活中的感知质量就是你能感觉到某一物体、某一个环境设计及打造的精心程度。
图 OPPO Find X机身光影流转,科技感全隐藏式摄像头,图片来自官网图卢旺达bisate lodge森林别墅内景,设计感十足,图片来自建筑学院而汽车感知质量也可以说是消费者能感觉到的一台车辆设计及制造的精心程度,整车静态感知质量是指消费者通过视觉、触觉、嗅觉和听觉以及车辆使用过程中所感知到的产品质量。
消费者虽然无法直接判断汽车产品的真实质量水平,但却能通过其“第一感受”判定该款汽车是否是一款“高质量”的产品,进而决定其是否继续体验或购车消费。
汽车感知质量是汽车品牌实现品牌价值的必然途径之一。
图整车静态感知质量,图片来自搜狐网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于汽车产品,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也经历了从“静态质量”向“感官质量”的转变,对细节的追求日益提升。
同时,传媒对汽车感知质量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因此,汽车厂商提升汽车感知质量十分必要,需要对于车身内外饰的精致度、舒适性和品质感更加关注。
二、从材料和工艺上提升汽车内外饰感知质量那么怎么提升汽车感知质量?我们可以从材料和工艺两个方面入手,实现材料感知质量的提升,以满足个性化造型设计和产品舒适性的改善。
在汽车整体装饰品的设计过程中,汽车内外饰产品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那么今天,我们主要来了解下如何从材料和工艺上提高汽车内外饰感知质量。
汽车外饰主要包括塑料本体和装饰条(喷漆、烫印、镀铬等工艺),关联零件有轮眉、防擦条、前格栅、车身油漆等;图高性能电镀级ABS材料应用于汽车格栅汽车内饰主要包括塑料本体、装饰条(喷漆、水转印、模内转印、镀铬、烫印等工艺)、织物(无纺布、机织、针织)、皮革及表皮(真皮、人造革、表皮),关联零件有仪表板、座椅、门护板、主地毯、顶棚、行李箱地毯、方向盘、遮阳板、电器件等。
汽车内外饰设计质量控制【摘要】汽车内外饰设计在汽车制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内饰设计质量控制、外饰设计质量控制以及内外饰设计一体化控制等方面展开探讨。
通过质量控制工具与方法的运用,建立专业团队来提升设计质量。
同时结合前人经验总结与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在汽车内外饰设计质量控制方面应该加强的地方。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进一步提高汽车的设计质量和用户体验。
【关键词】汽车,内饰,外饰,设计,质量控制,一体化,工具与方法,专业团队,引言,背景介绍,研究意义,结论,总结,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汽车内外饰设计是汽车制造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它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汽车的整体感受和审美评价。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汽车外观和内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汽车厂商对内外饰设计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增加。
汽车内饰设计质量控制不仅仅是关乎外观美观与舒适性,更是关乎车辆内部功能的正常运作以及乘坐者的安全性。
在汽车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如何确保内饰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具有良好的材质质量和耐久性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而汽车外饰设计质量控制则包括了外观设计的精美度、外部材料的选择和防腐蚀性能等方面。
一个漂亮且耐用的外观设计可以为汽车增添更高的价值和吸引力。
汽车内外饰设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确保设计质量符合要求,才能使汽车制造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1.2 研究意义汽车内外饰设计质量控制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汽车的整体质量水平,增强汽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汽车内外饰设计是汽车产品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体验和感受。
优秀的内外饰设计可以提升汽车的品牌形象和用户满意度,而质量不合格或设计不精致的内外饰则会影响消费者对汽车的好感度,直接影响汽车的市场销售和口碑评价。
通过对汽车内外饰设计质量控制的研究,可以帮助汽车制造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设计水平,确保汽车内外饰符合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
FRONTIER DISCUSSION | 前沿探讨时代汽车 浅谈汽车感知质量评价战怡心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摘 要: 汽车工业发展到现在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美国、日本等汽车企业在全球汽车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国内车企的强势崛起,汽车行业的竞争程度日益加剧,原来的质量管理模式已难以全面有效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也难以促进车企改进和创新。
在新时代发展环境下,应加强对市场的深入探讨和细致研究,准确合理地把握客户需求,坚持以客户为基础的感知质量管理模式,以此在准确把握市场命脉的基础上扩大市场份额,促进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收益。
本文首先对质量感知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概述,而后对质量感知涉及到的主要类别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汽车感知质量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希望本研究可以为车企改善汽车感知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汽车质量 感知质量 质量评价 竞争策略 视觉质量1 引言在汽车研发、设计环节,提高汽车感知质量水平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由此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加强汽车质量感知评价便于及时有效地发现质量问题,便于研发人员采取合理手段妥善处理各种现有问题,促进车辆性能、功能全面改善,更全面、更有效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体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2 质量感知质量感知主要指的是通过调动感官器官的方式感知并评价汽车的工艺水平。
它追求视觉、听觉等各种不同感官的良好协调,希望能够达到甚至超越消费者的期望水平;作为汽车设计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质量感知比较强调消费者比较敏感的部件,重视对消费者体验的有效满足和提升[1]。
感知质量并非只应用于汽车行业,目前,在钟表、家具等行业也得到大力推广和积极应用。
一个产品,既能够做到造型美观,也能够在声音、触觉等方面获得良好体验。
可以说,感知质量水平是汽车企业在愈演愈烈的行业竞争中取得优胜的强大武器。
3 质量感知分类3.1 触感感知质量触感质量主要包含触觉期望、触觉弱化等,可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静态信息的触觉表达,主要指的是手被动地碰到某产品时而获得的皮肤感知,譬如,在开门过程中,内开手柄的触觉信息;二是动态信息的触觉表达,主要指的是在主动操作时肢体获得的感知,比如按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