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 第七章(1) 地形图基本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8
测绘测量学基础知识1、什么是测绘测绘是测量和地图制图的统称。
测绘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表面的各种固定物体的几何形状和空间位置。
2、什么是 3S 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GPS) 、遥感( RS )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 )。
3、什么是 4D 技术数字高程模型 (DEM) 、数字正射影像( DOM )、数字线划图 (DLG) 和数字栅格图 (DRG) 。
4、什么是地形图。
地形图是按一定比例,经过综合取舍,在图纸上按规定的符号和一定的表示方法描绘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5、什么是正射投影所谓正射投影,也叫等角投影,就是将地面点沿铅垂线投影到投影面上,并使投影前后图形的角度保持不变。
6、什么是地图按一定比例,有选择的在平面上表示地球上若干现象的图称为地图。
7、什么叫做水准面我们将水在静止时的表面叫做水准面。
8、什么叫做大地水准面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一个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水准面叫做大地水准面。
9、什么叫地球椭球体人们经过长期精密测量,发现大地体接近于一个两级稍扁的旋转椭球体,这个与大地形状和大小十分接近的旋转椭球体,我们称为地球椭球体。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什么是地球的扁率?是多少?扁率 = (长半径—短半径) / 长半径国际 1: 289.2572、地球的半径如何计算,是多少?R=1/3( 长半径 + 长半径 + 短半径) ≈ 6371 ㎞3、我国的大地原点设在什么地方?我国新的大地原点设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测量坐标系的概念1、什么是地理坐标,地理坐标又分为哪两类?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称为地理坐标。
地理坐标又分为两类;即天文坐标和大地坐标。
以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坐标系统称为天文坐标;以参考椭球面及其法线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坐标系统称为大地坐标。
2、什么是首子午面?国际上公认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面,称为首子午面或者起始子午面。
第七章 控制测量1、测绘地形图和施工放样时,为什么要先建立控制网?控制网分为哪几种?答: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所以要先建立控制网。
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导线的布设形式有哪些?选择导线点应注意哪些事项?导线的外业工作包括哪些内容?答:导线点布设形式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导线网。
选择导线点应该注意:(1)相邻点间必须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3)视野开阔,便于测图或放样;(4)导线各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导线点外业工作包括:(1)踏勘选点(2)测角(3)量边(4)联测3、已知A 点坐标x A =437.620,y A =721.324;B 点坐标x B =239.460,y B =196.450。
求AB 之方位角及边长。
m D X Y X m Y AB AB AB AB AB AB 035.5616.59812496.59816918016.198874.524arctan 1800,016.198620.437460.239,874.524324.721450.196='''='''+=--+=<∆<∆-=-=∆-=-=∆o o α4、闭合导线1-2-3-4-5-1的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列入表7-30,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999.499,001.500,569.372,251.315,628.521,433.215,163.615,189.369198.586198.86500593.435407.64500,430.127,750.184,059.149,818.99,535.93,756.153,965.28,404.66198.8661.10785.763174.0223.86407.6461.10785.76315.0386.64200013300185.763230.01230.0174.015.0174.0481.127018.149494.93982.28223.8615.0794.184853.99721.153390.66386.64481.127sin ,794.184cos 018.149sin ,853.99cos 494.93sin ,721.153cos 982.28sin ,390.66cos 223.86sin ,386.64cos 00541260015871800063341800063340331891800394303180039430300928718003812111800381211036012518000521561800052156000215018000541261800054126033189212431890092872121928703601252124601250002150212102150001587212115871180)25(2431892192872460125210215021158711554433121212125151454534342323121212121212222251515151515145454545454534343434343423232323232312121212121215112545514344532334212231254321=========+='∆+==-='∆+=='∆='∆-='∆='∆-='∆--='∆='∆-='∆=⨯-=⨯∑-+∆='∆-=⨯--=⨯∑-+∆='∆<==∑==+=+==+--+==++---===∆==∆-==∆==∆-==∆-==∆==∆-==∆==∆-==∆'''='''-+'''='-+='''='''-+'''='-+='''='''-+'''='-+='''='''-+'''='-+='''='''-+'''='-+='''='''=''-'''=''''=''-'''=''''=''-'''=''''=''-'''=''''=''-'''=''=⨯--'''+'''+'''+'''+'''=Y X Y X Y X Y X Y Y Y X X X Y X Y X Y X Y X D D f Y Y D D f X X D f K f f f f f D Y D X D Y D X D Y D X D Y D X D Y D X f y x y x y x ααααααααααβααβααβααβααβαααββββββ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5、附合导线的已知数据及观测数据列入表7-31,计算附合导线各点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