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第六章地形图基本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62
地形图知识点地形图是以比例尺为基础,通过等高线、颜色、符号、文字等手段表现一个区域的地表地貌特征及相关信息的地理图形。
它是地图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学习地形图知识点是每个地理爱好者的必修课程。
一、地形图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是指地形图上图像与实际地类地貌的比例关系。
比较常见的有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1:250,000等,比例尺越大,地图上的图像和实际被代表地貌的比例就越大。
二、等高线等高线是地形图最常用的标记方式之一,通常用棕红色表示。
等高线是贯穿地图的线条,代表相同高程的地理线。
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即高差可以计算出来。
等高线的形态可以呈现山脊、山谷、水域等地貌特征。
三、地形符号地形符号是地图上标注地类地貌的方法之一,它可以标记各种地貌形态、地表特征,如山体、塔楼、平原、道路、桥梁、建筑物等。
地图上的地理西湖等水域通常用蓝色标记,山峰等地物通常用黑色标记。
四、颜色颜色是地面特征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常用的颜色有绿色、棕色、深浅红色和灰色等。
其中,绿色适用于植被茂密的地区,棕色适用于荒漠、岩石等地貌特征区,深浅红色适用于高山、山谷等特征区。
可以通过颜色的不同来快速地识别地形的特点。
五、比例尺尺度线由于地图的比例尺代表实地比例的大小,所以在地形图的角落或多或少地还有一段比例尺线。
比例尺线通常会用中佑(mm)或英寸(英寸)代表,图中通过比例的变化来让读者知道多少远距离的地图实际长度是多少毫米、英寸。
六、注记注记是地图上除了图形符号和颜色之外的一种重要标记方式。
注记可以标示地名、标志点、测高值、坐标等信息。
注记既可以在坐标轴、比例尺线、图例甚至图框上加上文字也可以在地形图内的特定位置加上文字。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地形图是地理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让学生了解地质地貌特征,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地理概念。
将地图上,将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等高线。
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叫等高距。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如山峰、丘顶等);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如盆地、洼地等)。
等高线是曲线状时,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
数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相交一处时,该处的地形部位为陡崖,并在图上绘有陡崖图例。
由一对表示山谷与一对表示山脊的等高线组成的地形部位为鞍部。
等高线密集处,表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表示缓坡。
等高线图的判读1、数值大小:平原:海拔200米以下;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2、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
3、形状特征: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
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
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
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
地形剖面图1、画法:从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各点海拔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
2、注意点:①剖面线连续多次经过同一条等高线时,多取几点;②剖面线经过河流时,应画出河床。
三、实际运用:(1)选“点”设计: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地形图基本知识(1)地形图基本知识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军事地形学的基本知识,主要学习五个方面:(2)一是基本概念;二是地形图比例尺及图上距离的量算;三是点的坐标及其量读;四是方位角、偏角的量读及换算;五是地貌的表示、识别与判读。
下面我们学习第一个问题。
(3)一、基本概念(4)地图是按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上的若干现象的图(地图,是地球表面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缩写图)。
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完整的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根据不同用图的目的和用图层次的需要,对所表示的内容进行了有原则的取舍及综合。
(5)地形是地球表面自然起伏的形态和分布在地面上人工或自然形成的固定物体的总称。
前者称为地貌,如山地、丘陵、平原;后者称为地物,如道路、房屋、河流和森林等。
所以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即比例尺大于1:1000000的普通地图称为地形图。
我国军用系列比例尺地形图有七种,即:1:10000、1:25000、1:50000、1:10000 0、1:250000、1:500000、1:1000000地形图。
(6)地图按其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7)普通地图是综合反映地表物体和自然、社会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
它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表示自然地理要素(地貌、土质、水系、植被)和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道路网、行政区划分)。
它广泛地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军队作战训练和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而且还可以作为编制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
(8)专题地图,又称“专门地图”或“主题地图”,简称专题图。
它是根据专业方面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
如军事交通图、军事部署图、野战医院分布图等。
(9)二、地形图比例尺及图上距离的量算(10)(一)、地形图比例尺1、定义地形图比例尺是图上线段长与实地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设图上线段长为l,实地相应线段之水平距离为L,则地形图的比例尺为:比例尺=l/L=1/M,式中,M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率。
地形图基本知识整理2010年8月13日地形图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念1、地形:地形是地球表面自然起伏的形态和分布在地面上人工或自然形成的固定物体的总称(地貌和地物的统称)。
2、地貌:地貌是地球表面高底起伏的自然状态,依照地貌的分类,可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3、地物:地物是地球表面固定性的物体,依照地物的分布和土壤性质,可分为居民地、江河与湖泊、山林地、沙漠、沼泽地等。
4、地形图: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即比例尺大于1:1000000的普通地图称为地形图。
我国军用系列比例尺地形图有七种,即: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1:250000、1:500000、1:1000000地形图。
二、地形图比例尺1、定义:地形图比例尺是图上线段长与实地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设图上线段长为l,实地相应线段之水平距离为L,则地形图的比例尺为:比例尺=l/L=1/M,式中,M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率。
为了明显地看出缩小倍率,规定分子以1表示。
2、比例尺的形式:①数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是以数字显示比例关系的比例尺形式,如:1:5万、1:50000等,数字比例尺的优点是比例关系明确,根据公式能方便地依比例尺进行图上长或实地长的计算。
L=l*M、l= L/M。
②直线比例尺:直线比例尺是将图上长,按比例尺关系直接注记成相应实地水平距离的比例尺形式。
直线比例尺由尺头和尺身组成。
从0分划向左的部份为尺头,尺头全长为1厘米,并将其等分为10个分划,每一分划的分划值为1毫米;从0分划向右的部份为尺身,尺身亦按1厘米一个刻划。
尺头的左端点按比例尺以米为单位将图上长注记为实地水平线段长,尺身以整公里为单位注记。
3、图上量读距离:两点间距离的量读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用两脚规在直线比例尺上比量;二是用厘米尺和地形图比例尺量算;三是用里程表量读。
①用两脚规在直线比例尺上比量:在地形图上用两郐规量得土堆至独立房之间的张距后,在直线比例尺上进行比量。
模块六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任务一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任务二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任务三地形图的绘制任务四地形图的识读和应用平面图:将地面上各种地物的平面位置按一定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和线条缩绘在图纸上,并注有代表性的高程点,这种图称为平面图。
一、平面图、地形图地形地物—地面人工建筑物,如房屋、道路、农田、桥梁……地貌—地面自然形态,如山脉、河流、平原、洼地……任务一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平面图1:2000地形图:如果既表示出各种地物,又用等高线表示出地貌,这种图称为(等高线)地形图。
城市地形图1:1000二、地形图的比例尺(一)地形图上一段直线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图距/实距2.图示比例尺最常见的图示比例尺为直线比例尺优点:便于直接量取长度,并可减小因图纸伸缩变形而引起的误差。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1.数字比例尺M d D D d 1/1==l:500,l:1000,l:2O00M 越大,比例尺越小(二)地形图按比例尺分类大比例尺图l:500 、l:1000 、l:2000l:5000、l:1万中比例尺图: 1:2.5万、1:5万、1:10万小比例尺图:l:20万、1:50万、l:l00万(二)比例尺精度人用肉眼能分辨的最小距离一般为0.1mm所以把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即0.1mm×MM—为比例尺分母注:比例尺越大,其比例尺精度越高。
比例尺精度的概念,对测图和用图都有重要意义三、地形图符号为便于测图和用图,用各种符号将实地的地物和地貌在图上表示出来,这些符号总称为地形图符号,由测绘总局统一制定,均载于《地形图图式》中,它是测绘和使用地形图的重要依据和标准。
地形图图式制定原则:简明象形易于判读地物地形图图式的作用地形图图式是地形图制图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有助于“去粗取精”地把地表上最重要的信息反映到图上去;2.有助于在有限的图面上多反映一些信息3.有助于读图4.有助于美化图面地形图符号分为:地物符号、地貌符号、注记符号(一)地物符号地物的类别、形状和大小及其在图上的位置用地物符号表示。
第六章地形图基本知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2.理解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3.了确测图的准备工作的。
4.掌握常规测图方法。
5.了解地形图的绘制。
6.掌握地形图的识读和应用。
二、课程内容与知识点第一节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一、地形图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和规定的符号,将测区内的地物和地貌在图纸上绘制成图。
平面图:只表示地物不表示地貌。
二、测图比例尺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距离D之比,通常以分子等于1的分数形式表示,即:1/M,M称为比例尺分母。
1、数字比例尺:1/M2、图示比例尺三、地形图分类1、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1:50002、中比例尺地形图1:5000~1:10万3、小比例尺地形图:小于1:20万四、比例尺精度人眼在图上能分辨的最小距离为0.1mm,因此在地形图上0.1mm所代表的地面上的实地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
即:比例尺精度=0.1M(mm)根据比例尺精度可以知道地面上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度,比例尺越大,表示地形变化的状况越详细,精度越高。
所以测图比例尺应根据用图的需要来确定,工程常用的几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如表8-1所列。
表8-1第一节地形在图上的表示方法一、地物的表示方法五、地物符号1、比例符号:如房屋、池塘等,2、非比例符号:如水井、独立树、测量控制点等3、半依比例尺符号:线状地物4、注记符号:用文字、数字或特殊的标记对地物加以说明的符号称为注记符号,如城镇名、道路名、高程注记、平面控制点点号等。
六、地貌符号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起伏形态,它包括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
1.等高线原理1)等高线的形成和定义用不同高程而间隔相等的一组水平面P1,P2,P3与地表面相截,在各平面上得到相应的截取线,将这些截取线沿着垂直方向正射投影到水平投影面P上,便得到表示该地表面的一些闭合曲线,即等高线。
如图8-5所示的就是地面高程为90m、95m、100m的等高线,所以等高线就是地面上高程相等Array的相邻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地形图基础知识一、地形图的基本组成一幅正规地形图由图名、图号、比例尺、内外图括、接图表、坡度尺、三北方向线、图面内容(地形与地物)和图例等部分组成。
1、图名:一般以图幅范围内最大获最重要的地名作为图名,写在图纸的正上方。
2、图号:即地形图的编号。
由地形图所处的经纬度范围所决定。
一般放在图名下方。
3、比例尺:分为数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表示成1:M,M为分母,M越大则比例尺越小,如1:50000就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长度500米;线段比例尺是用线段长度直接说明实地距离,通常是把一根线段分成五等分,每等分1厘米,左手第一厘米处为0刻度,向左划分到毫米,端点处写上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向右每两个厘米写一个数字(公里数)。
一般1:5000~1:50000为中比例尺,大于1:5000就叫大比例尺如1:2000或1:500等,小于1:50000的叫小比例尺如1:100000、1:200000等。
4、内外图括:地形图的内图括用细实线,南(下)北(上)两条线为本图幅的南北纬度界线,左(西)右(东)两条线为本图幅的经度范围。
如罕达汽幅1:50000地形图西界细线和东界细线分别代表这幅图的经度为126°00′和126°15′,南界和北界细线分别代表这幅图的纬度范围为“自北纬50°00′到北纬50°10′。
外图括用粗实线表示,与内图括平行,用图有二。
一是为了图面美观,二是在内外图括之间留出空间方便表示坐标值和经纬度。
5、接图表:为方便查找相邻地形图,在图纸的左上角或右下角绘制一个方框,分成九等分,每个小矩形代表一幅图,将本图放在中心位置用阴影线表示,上下左右四幅图分别表示本图北、南、西和东面相邻的四幅图,他们与本图为线接合,四个角上的图与本图幅为点接合。
6、坡度尺:一般放在图幅的左下角,其中的曲线代表等高线,由左向右越来越密集,相应的坡度也越来越大。
它用来量测地形图上两点之间的坡度,有相邻两根等高线坡度尺和相邻6根等高线坡度尺之分。
地形图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念1、地形图坐标系我国的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该坐标系中,横轴:赤道,用Y表示;纵轴:中央经线,用X表示;坐标原点:中央经线与赤道的交点,用O表示。
赤道以南为负,以北为正;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
我国位于北半球,故纵坐标均为正值,但为避免中央经度线以西为负值的情况,将坐标纵轴西移500公里。
2、北京54坐标系1954年我国在北京设立了大地坐标原点,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依此计算出来的各大地控制点的坐标,称为北京54坐标系。
3、WGS84坐标系即世界通用的经纬度坐标系。
4、6度带、3度带、中央经线我国采用6度分带和3度分带: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
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9度。
如河北省位于东经113度-东经120度之间,跨第19带和20带,其中东经114度以西(包括阜平县的下庄乡以西、平山的温塘、苏家庄以西,井陉的矿区以西,邢台县的浆水镇以西,武安的活水乡以西,涉县全境)位于第19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1度;114度以东到山海关均在第20带,其中央经线为117度。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即东经1.5~4.5度为第1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4.5~7.5度为第2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6度。
河北省位于东经113度-东经120度之间,跨第38、39、40共计3个带,其中东经115.5度以西为第38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4度;东经115.5~118.5度为39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17度;东经118.5度以东到山海关为40带,其中央经线为东经12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