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三大改造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17.67 KB
- 文档页数:9
历史三大改造知识点
一、知识概述
“历史三大改造”
①基本定义:三大改造就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简单说,就是把之前那种个体的、私有制的生产方式改成集体的、公有制的,这样就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啦。好比一家人做小生意是自己干自己赚(私有制),现在变成集体一块干大家一起分(公有制)。
②重要程度:在历史学科里可太重要了。它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了。这就像是打地基,对之后咱们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有着根本意义的奠基作用。
③前置知识:得先知道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经济情况,比如那时候有个体农民经济、手工业经济,还有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而且得了解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知道公有制、私有制啥区别,像公有制就是大家的财产一起用,私有制就是自个儿的财产自个儿管这种简单的区别。
④应用价值:从实际讲,三大改造完成后,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局面有利于国家的计划经济发展。国家能更有效地调配资源生产啥的。今儿个的企业有国企、央企靠国家调配,一定程度上就有那时的影子。
二、知识体系
①知识图谱:三大改造在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板块里可是超级重要的内容。在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建设起步阶段,这是经济制度变革的核心事件。
②关联知识: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有关联。土地改革让农民有了地,三大改造就是让农民这种小个体经济变成集体所有制经济,也是生产关系进一步变革发展。还和后面的“一五”计划息息相关,三大改造奠定了所有制基础,“一五”计划重点在工业建设,二者共同推动新中国初期的发展。
③重难点分析:
- 掌握难度:对当时具体政策和实施方式理解有点难。比如对农业改造的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各个阶段具体咋样发展,涉及很多细节,容易乱。
- 关键点:抓住每个改造过程中的主导变革方向和群众参与的方式比较重要。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公私合营模式,是和平过渡的创举,理解这种和平赎买政策实施的内涵就关键。
④考点分析:
- 在考试中相当重要。可能以选择题考查改造的具体内容、阶段、政策;简答题考查三大改造的意义、对国情的影响等。也有可能出材料分析题,给一段当时经济数据或者农民、资本家的反应等材料,让分析三大改造当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三、详细讲解
【理论概念类】 ①概念辨析:
- 农业改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始是简单互助,然后形成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最后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就像把一个个小水滴汇聚成大河流,生产力量集中了。
- 手工业改造:从分散生产的个体手工业者转变成集体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就像以前那些小手艺人自己做活,现在一群人一起做,能承接更大的单子等。
-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等形式,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和平赎买”政策。通俗讲就是国家出钱把资本家的企业慢慢变得公有化。
②特征分析:
- 农业:渐进式发展,从自主互助到合作化不断深入。例如初级社的时候农民土地入股,初级社统一经营,还保留土地分红;到高级社土地完全集体化没有分红了这一变化体现渐进性。
- 手工业:由小到大的合作方式。手艺人从几个同行合作慢慢到和同一个地区众多同行组合成大规模生产合作社,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能统一改进等。
- 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过渡,不像有的国家采取强制没收资本家财产的方式。咱们国家还安排资本家工作,给他们股息啥的,让他们接受改造心里舒服点。
③分类说明: - 农业改造按阶段可分互助组(简单互助生产关系没啥大变化)、初级社(土地入股有分红部分集体经营)、高级社(完全集体所有制)。
- 手工业改造最终就是以集体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这种形式存在,整合资源优化生产。
- 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个别公私合营(几家企业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不同层次的过渡。
④应用范围:
- 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便于兴修水利工程等大规模农业基础建设。像五六十年代大修水利,集体的力量就能调动很多人力物力,要是一家一户个体的可难办。
- 手工业:能提升产品数量和质量,还能发展对工人的福利保障等。以前小作坊没能力搞福利啥的,合作社能统一安排。
- 资本主义工商业:使经济能服务于国家的整体计划,可以更好地进行工业布局等,要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独立自由发展,国家就没法统一规划国家工业化进程啥的。但是早期那种大规模公私合营也有些仓促,有的企业合营后管理上出现一些混乱,这就是当时这一应用有一点局限性。
四、典型例题
例题一《农业改造初级阶段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①题目内容: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级阶段,其主要形式为以下哪种?A.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B.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 互助组;D. 人民公社。 ②解题思路:首先要清楚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逐步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对来说是生产关系调整比较浅的形式。然后对比选项,人民公社是后来大跃进时期的形式不合适,高级社也不是初级阶段,初级社比初级阶段要更进一步,所以应该是互助组。
③详细解析:农业改造开始是从比较松散的互助开始,互助组主要是农民在农忙季节互相帮助,生产资料还是各自所有,只是劳动上互相协作。这是早期比较基础的形式。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有土地入股等更深入的合作形式,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就是完全意义上的集体所有制了。
④相关变式:简述互助组相比于个体农民经营在农业生产力发展上有哪些好处?
例题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国家采取的特殊政策是什么》
①题目内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我国采取了一项特殊政策,这项政策为?A. 没收资本家财产;B. 排挤资本家企业让其倒闭;C. 和平赎买;D. 让资本家无偿捐赠企业给国家。
②解题思路:回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特点,中国是温和的改造方式,不是那种强制的没收或者排挤手段,也不可能让资本家无偿捐赠,所以要选和平赎买。
③详细解析:和平赎买就是国家给资本家一定的补偿(如定息等方式),然后逐步将企业转变为公私合营最后到国营企业的方式。这样既实现了所有制转变,又不用担心资本家反抗和工商业发展中断。
④相关变式:举例说明和平赎买政策下一个资本主义工商业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的逐步转变。
例题三《阐述三大改造的整体意义》
①题目内容:请详细阐述三大改造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整体意义。
②解题思路:得从所有制转变、对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对后续发展几个方面来想。简单说就是三大改造是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基础。
③详细解析:从所有制看,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私有制变为公有制了。从社会主义制度方面讲,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了。对后续发展来说,公有制基础便于国家计划经济调配资源搞建设等。但是也要知道改造后期有些急躁冒进,遗留了一些小问题,但总体意义是巨大的。
④相关变式:论述三大改造的意义影响到今天中国经济的哪些体现?
五、巩固练习
①基础题型:
- 题目: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高级社相比于初级社的最大区别在于?
- 解题思路:回忆高级社和初级社在生产关系的核心差别比如土地所有制等。
- 答案:初级社土地入股有分红,土地不完全公有;高级社土地完全集体化无分红,是完全的公有制度。
②提高题型:
- 题目:分析三大改造过程中政府应对不同阶层人民(农民、手工业者、资本家)的策略共性和差异,并说明原因。
- 解题思路:共性得从社会主义改造大目标上找,差异从不同阶层生产特点和社会地位来想。
- 答案:共性是基本都以温和和平行的变革方式引导向公有制过渡。差异是农民引导起来通过互助组慢慢发展;手工业者主要是集中起来办合作社;资本家是采取和平赎买,因为他们资本多社会影响力大。原因是各阶层经济地位不同,农民分散但是个体力量小容易引导,资本家掌握庞大资本如果强行没收会破坏经济和带来社会动荡等。
③易错分析:
- 常见错误:混淆各个阶段的形式和政策。例如把手工业改造不同阶段形式混同,或者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公私合营前期后期政策弄混。
- 提醒:一定要仔细对比各阶段的核心概念和差别,多列表格整理对比区别。
④解题技巧:
- 对于三大改造的题目,如果是考查基础概念,就直接记忆概念内容。如果是分析比较意义之类的,记住从所有制转变、社会角色转变、对后来的发展影响等角度去思考。
六、知识延伸
①相关知识点: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后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有联系。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某种程度上是在三大改造基础上走了弯路,想更快发展经济违背了经济规律。和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有关。改革开放就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调整生产关系,让市场更有活力不像以前计划经济那么死板。
②拓展内容:可以深入研究当时每个领域改造的典型案例,比如深入去看一个资本主义大企业如何从私人经营转变成公私合营的详细过程和内部的管理人事变动。还可以研究三大改造过程中的地方差异。
③实际应用:
- 如今的农村合作社模式有当时农业改造的影子,都是为了集中力量发展生产。比如有的农村合作社一起搞特色农产品种养殖结合销售,走向富裕路。
- 现在一些国企改革其实也有点像当初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反向思考,就是如何让公有制企业在市场经济里更有活力,而当初是如何把私有制企业纳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系。
④最新进展: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有制和私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理论上对于当初三大改造结果的认识有了新的思考角度,研究如何利用公有制的稳定性和私有制的灵活性促进经济更好发展等。
七、补充说明 ①重点难点提示:
- 重点就是理解每个改造的具体形式和政策措施。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公私合营模式里的股权划分、资本家工资待遇等政策要记清。
- 难点就是如何从整体把握三大改造在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和关联关系,要能从所有制、社会关系、经济基础等多方面理解。
②常见疑问解答:
- 疑问:为啥资本主义工商业不直接没收资本家财产?解答:没收会引起紧张的阶级关系,经济会动荡,和平赎买就避免了这些而且资本家还能为企业经营管理继续发挥一些能力。
- 疑问:农业改造为啥有那么多阶段?解答:农民之前长期个体经营习惯,要逐步改变经营方式引导,太急会引起农民抵触情绪影响生产等。
③学习建议:
- 列表整理各个改造的时间、阶段形式、政策、意义。
- 多找当时的纪实资料或者当事人回忆来辅助理解改造的一些细节。
- 结合今天类似的经济现象对比学习。
④参考资料:要多看历史教材,像人教版的高中历史教材讲得很详细。还可以找一些专门写新中国经济建设历程的书籍,像《中国近现代经济史》,里面对于三大改造的论述比较系统完整。另外像一些历史纪录片也会有关于三大改造时期的讲述和采访,都是很值得参考的资料。